福建省厦门市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68.50 KB
- 文档页数:8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B.在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D.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2.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在乳腺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乳腺细胞合成与分泌乳腺分泌蛋白的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图中的A、B、C三条曲线分别代表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C.乳腺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D.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3.组成下列多聚体的单体的种类最多的是()A.血红蛋白B.DNAC.淀粉D.纤维素4.据最新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形成色斑的主要原因。
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后,可以与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
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是()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5.细胞核的模式图如下,①~④表示其中的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只有 DNA 组成B.②与核糖体形成有关C.③是由 2 层磷脂分子层构成的核被膜D.④是蛋白质和 DNA 分子自由出入细胞核的通道6.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3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3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细胞器丙上合成的B.细胞器乙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C.细胞器甲一定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蓝细菌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一定是丙7.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内某些生命活动过程。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 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 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D.若F 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 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2.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3.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自交,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A.1/8 B.3/8 C.1/2 D.1/44.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A.1号B.2号C.3号D.4号5.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F 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F 2的性状分离比是3∶1C.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D.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6.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复制一次,着丝点分裂一次B.染色体和DNA均等分配C.细胞质和细胞核物质均等分配D.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分别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均与分裂前的细胞相同7.下列有关人体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男性的性染色体可能来自其祖母和外祖父B.性染色体上基因表达产物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在精、卵细胞形成过程中X、Y染色体会发生联会行为D.人体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可含一条X染色体8.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C.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9.下图是某家庭遗传图谱,该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伴Y染色体遗传10.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A.减Ⅰ后期B.减Ⅱ后期C.减Ⅱ前期D.分裂间期11.下列关于遗传方式及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12.下列符号代表精子的染色体组成,A和a、B和b分别是两对同源染色体,推断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4个精子是()A.Ab、Ab、ab、ab B.Ab、aB、Ab、aBC.aB、Ab、AB、AB D.AB、Ab、ab、aB13.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分别发生在()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A.①②③B.③③②C.②②②D.②③④14.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形成过程中都会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B.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15.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之间自由组合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16.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 S和放射性同位素32 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 S和32 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 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 P、35 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17.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以下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①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②利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③用噬菌体分别与含有35S和32P的细菌混合培养④放射性检测⑤离心分离A.①③⑤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①③⑤④18.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复习卷 (74)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2.0分)1.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 乌龟和松树具有完全相同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B. 病毒在活细胞中能够生存,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C. 一个生物可以同时属于两个不同的结构层次D. 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都需要滴加清水B.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可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来检测底物变化情况C. 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象D. 酵母菌呼吸方式为兼性厌氧型,改变培养液氧气供应对酵母菌种群的K值没有影响3.关于下列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A. ①的结构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B. ⑤与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有关C. ③结构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D. 五种结构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细胞内4.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碳B. 精瘦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C. 还原性糖包括单糖、蔗糖和乳糖D.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5.分析HIV的化学组成,得到如图所示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a→甲的过程在HIV的核糖体上完成B. 乙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T、C四种碱基C. 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D. 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乙中6.下列概念除哪项外,均可用如图来表示()A. 1表示固醇,2-4分别表示脂质、磷脂、性激素B. 1表示核糖核苷酸,2-4分别表示含氮碱酸、核糖、磷酸C. 1表示糖类,2-4 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D. 1表示双层膜的细胞结构,2-4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7.下列有关化合物分类关系的集合图中正确的是()A. B.C. D.8.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DNA一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不可能是RNA聚合酶B. 在RNA一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可以是来自病毒体内的酶C. 在糖一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有识别、润滑和保护作用D. 在抗原一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可能是由记忆细胞产生9.下列关于水在生物体内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膝跳反射的兴奋传导离不开水B. 结合水的比例越高,人体细胞的代谢越旺盛C. 用于留种的晒干种子中不含自由水D. 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没有水生成10.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方式是通过细胞间的化学物质实现信息传递。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生物试卷第I卷一、选择题:本卷共16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研人员发现,运动能促进骨骼肌细胞合成FDC5蛋白,该蛋白经蛋白酶切割,产生的有活性的多肽被称为鸢尾素。
鸢尾素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被激活的脂肪细胞能快速消耗葡萄糖和脂肪。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鸢尾素的形成过程中有水的参与C.鸢尾素在体内的运输离不开体液D.口服鸢尾素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2.生物学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自然科学。
利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是探究现代生物学的重要途径。
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学实验中观察指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3.在植物体内叶肉细胞中合成的蔗糖不断运出,再由筛管转运到其他部位贮存、利用。
如图表示蔗糖分子的跨膜运输及相关过程。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蔗糖载体和ATP酶之间功能的差异与它们分子结构的差异直接相关B.图中蔗糖和K+的运输都属于主动运输,但两者的运输动力不同C.若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可能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现象D.叶肉细胞保持较高的pH有利于蔗糖分子运出4.有同学用下列示意图表示某两栖类动物(基因型为AaBb)卵巢正常的细胞分裂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正确的是()A.B.C.D.5.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环境下,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中既有躯体运动神经,也有内脏运动神经B.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使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C.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增多,从而增加散热D.炎热环境下,若呼吸运动频率和幅度增加过高且持续过久,可导致内环境pH 下降6.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基因组含有约3万个核苷酸。
该病毒可通过表面S蛋白与人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而进入细胞。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生物试题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中。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单选题(本题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细胞学说为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它揭示了()A.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生物界细胞的多样性2.草履虫、酵母菌、蓝细菌(旧称蓝藻)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相似的结构,即都具有()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C.细胞膜、细胞质、染色体D.细胞膜、细胞质、储存DNA的场所3.下列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A.动物园里的一只大熊猫B.大海草山上的所有生物C.细胞中的所有蛋白质分子D.朗目山风景区4.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叶片表皮细胞,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1转为图2,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转动粗准焦螺旋→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转动转换器B.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调节光圈→转动粗准焦螺旋→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D.转动转换器→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光圈5.在活细胞的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分别是()A.蛋白质和水B.糖类和蛋白质C.水和蛋白质D.水和核酸6.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检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还原糖的试剂可直接用来检测蛋白质B.检测蛋白质需要在50~65℃水浴中加热C.花生子叶是脂肪检测实验的理想材料D.检测花生子叶临时切片中的脂肪时需用清水洗去浮色7.细胞内无机盐的作用不包括()A.维持细胞的渗透压B.维持酸碱平衡C.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D.组成某些复杂化合物8.为避免冬季气温降低引起结冰而自身受损,北方冬小麦细胞内的()A.自由水比例不变B.自由水比例减少C.结合水比例不变D.结合水比例减少9.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多糖分别是()A.纤维素和糖原B.麦芽糖和乳糖C.淀粉和糖原D.葡萄糖和纤维素10.下列关于脂质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脂肪、磷脂均由C、H、O组成B.脂肪具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C.磷脂和胆固醇可参与细胞膜的组成D.脂肪、磷脂和胆固醇均属于脂质11.下列有关蛋白质功能举例,正确的是()A.催化——抗体B.调控——胰岛素C.免疫——血红蛋白D.运输——唾液淀粉酶12.下图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必需氨基酸,需从外界环境获取B.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来自于②和③C.结构④决定氨基酸的种类D.含有氨基和羧基的物质不一定是氨基酸13.蛋白质的功能多种多样,下列决定蛋白质多样的原因表述错误的是()A.氨基酸种类多样B.氨基酸排列顺序多样C.肽键的结构多样D.肽链的空间结构多样14.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由我国科学家研究完成的胰岛素,它由51个氨基酸形成两条肽链构成,则胰岛素分子中共有肽键数目为()A.51B.49C.50D.215.下图表示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物质是核糖核苷酸B.该物质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RNA,它只分布在细胞质中C.该物质含有C、H、O、N、P五种元素D.该物质是RNA的基本单位16.细胞膜对于细胞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中。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病毒(AIDS)。
则有关14C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4C原子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 14C与12C、13C互为同位素C. 14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D. 14C原子与14N原子中所含中子数相同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A.Na+的结构示意图:B.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158 NC.二氧化碳分子结构模型:D.NH4Br的电子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裂解气、煤干馏得到的焦炉气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石油的分馏都是物理变化C.由于煤中含有苯,所以从煤干馏的产品中分离得到苯D.石油没有固定的熔、沸点,但分馏产物有固定的熔、沸点4.下列有关苯与乙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两者分子中都存在碳碳双键B.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都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D.等质量的苯和乙烯完全燃烧时,乙烯耗氧多5.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关于该有机物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B.能发生加聚反应C.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与5mol H2反应D.能发生取代反应6.下列有关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玻璃与氢氟酸B.闪电时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C.单质硅与浓硝酸D.在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生石灰7.某同学学习元素周期律后,作出以下推测,其中不正确的是()A.Ra是第七周期IIA族的元素,推测Ra(OH)2碱性比Ba(OH)2强B.Cl的核电荷数比Al大,推测C1的半径比Al的半径大C.Sb是第五周期VA族的元素,推测NH3比SbH3稳定D.Cs原子半径大于Na的原子半径,推测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8.硒(Se)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与氧为同主族元素。
人教版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测试(一)(范围:必修二第一章~第三章)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40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1.下列不属于对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分离解释的是()A.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B.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C.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D.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会彼此分离2.对孟德尔所做的豌豆杂交实验来说,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选用的相对性状要易于区分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合子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3.显性个体可能是纯合子或杂合子,为了确定某一显性动物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假设为一对等位基因),采用的方法最好是()A.使用显微镜直接观察以确定遗传因子组成B.让该动物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C.让该动物与隐性个体杂交D.让该动物与显性杂合个体杂交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认为F2显性性状的个体可以有两种类型∶它可以是亲本的"恒定"类型或F1的“杂交体”类型。
他继续用F2的显性性状个体自交来检验是哪种类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F2中的“恒定”类型,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F2中的“杂交体”类型,后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F2中“恒定”类型与“杂交体”类型个体比例为1∶2D.F3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个体比例为9∶15. 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水稻,逐代自交三次,F3代中纯合体水稻的比例为()A.7/8B.1/8C.7/16D.9/16 6.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本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 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7.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
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时长: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红楼梦》里的府邸建筑与封建社会的秩序一样,有长幼尊卑,有君臣父子,不可丝毫逾越。
大观园五间正门“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榻,皆是细雕新鲜花样”,“桶瓦”是圆筒状的屋瓦,“泥鳅脊”是圆背屋脊,此建筑规制在当时必须具有一定等级地位的贵族才能用。
元妃省亲时是将“銮舆抬入大门”,宝玉娶亲亦“大轿从大门进”,礼乐精神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院落组群中,该特征体现更为明显,每个院落均前后串连,通过前院达后院,此乃中国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产物。
府邸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直接、紧密相关的联系,反映出了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的一般特征,儒学规范、礼制亦渗透其间。
大观园在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意境营造上均遵循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规律,体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
大观园中的植物配置,充分利用植物所具有的“情感与品格”来赋予园林不同的性格特征。
如怡红院“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怡红院红香绿玉的色调很好地烘托出贾宝玉的性格特征。
又如桃翠庵“有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也是妙玉孤傲性格的物化。
《红楼梦》中描写的大观园“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蕴涵了园林建筑丰富的文化意义。
建筑与山水艺术结合,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园林景观,陶冶人们的身心,激发人们的聪明才智。
园林山水园部分的建筑,更注重它的内在价值,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价值,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乐文化紧密相关。
(摘编自郭芸芳《<红楼梦>中描写的建筑融合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材料二: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山水、植物和建筑构成的综合性的艺术品。
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卷生物科(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40分,每题1分,共40题)()1.右图为某种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此细胞为动物细胞,含有8条染色单体B.此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此细胞为动物细胞,含有8个DNA分子D.此细胞为原癌基因被激活的人体细胞()2.通过显微技术破坏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培养几天后再观察该根尖细胞,预测会有什么结果A.细胞停止分裂B.产生多核细胞 C.正常分裂D.不能形成纺锤体()3.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5.下列图像是某同学观察某种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后期绘制而成的染色体行为简图,你认为正确的是()6.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但是大多数人不患癌症,而只有少数人患癌症,其主要原因是A.大多数人体内有抵抗癌细胞的免疫功能 B.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于受抑制状态C.原癌基因不能被激活 D.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造成的()7.下列细胞中可能发生癌变的是A.游离组织,形态改变 B.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收缩C.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D.酶的活性降低()8.右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
错误的说法是A.AB段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B.BC段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C.CD段表示分裂期的后期D.纵坐标中N=1或2()9.人体内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寿命仅为几天,而红细胞的寿命为上百天,神经细胞则达几十年甚至伴随人的一生。
这说明A.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则寿命不同 B.细胞位置不同则衰老速度不同C.有的细胞衰老,有的细胞不衰老 D.不同细胞具有不同的衰老速度()10.细胞分裂是生物体重要的一项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①,结合图②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①对应图②中的BC段B.此细胞产生AB精子的概率是0C.图①的下一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数也加倍D.图②中C→D形成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11.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
根据细胞中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右图所示。
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C.丙组中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将细胞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目减少()1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全部能看到的结构应该是A.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 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C.细胞壁、细胞膜、核膜 D.细胞壁、纺锤体、核仁()13.下列与癌症产生有关的叙述是①受到电离辐射作用②受到黄曲霉素的毒害③受到肿瘤病毒的感染④骨髓恢复细胞分裂⑤根瘤菌侵入生物组织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14.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B.甲、乙、丙细胞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均为1∶2∶1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15.右图是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物为一种动物 B.该生物的一个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D.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16.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参与分裂活动的细胞器有A.液泡B.核糖体C.叶绿体D.中心体()17.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是A.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 B.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C.间期结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 D.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18.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A.分裂期和分裂间期 B.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C.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D.间期、前期、中期、后期()19.下列哪项不是细胞有丝分裂分裂前期的特点A.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 B.细胞中央出现纵向排列的纺锤体C.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D.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中央()20.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内有染色体20个,则这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有染色体的个数为A.10 B.15 C.20D.30()21.若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个细胞就停留在A.分裂期前期B.分裂期中期 C.分裂期后期D.分裂间期()22.蚕豆体细胞内有12个染色体,其根尖生长点处于有丝分裂期中期的细胞,染色体和姐妹单体的个数分别是A.6和6 B.12和12 C.12和24 D.24和24()23.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24.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A.肝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25.下列符号代表精子的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为同源染色体,下列来自同一精原细胞的精子是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 b′c′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26.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27.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28.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B.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C. 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D. 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29.有关下面遗传图解的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表示产生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B.③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C.Aa能产生数目相等的配子,即雄配子:雌配子=1 :1D.子代中,Aa个体在显性个体中所占的比例为2/3()30.黄色籽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了绿色籽粒的豌豆,则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F1代中的绿色籽粒豌豆都是杂合子 B.黄色籽粒是显性性状C.F1代中绿色籽粒豌豆少于黄色籽粒豌豆 D.这种现象叫做性状分离()31.家兔的毛色黑色(A)对褐色(a)为显性。
要判断一只黑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A.纯种黑毛兔 B.褐毛兔 C.杂种黑毛兔 D.A、B、C都不对()32.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有①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③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④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⑤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比例⑥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雄配子比例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⑥()33.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恰当的是A.鉴定一匹白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B.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C.不断的提高小麦的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 D.检验杂种灰兔F1的基因型用杂交()34.下列杂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 :1的是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35.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
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A.♀yy×♂yyB.♀Yy×♂yyC.♀yy×♂YYD.♀Yy×♂Yy()36.下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时F1自交产生F2的结果统计。
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F1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D.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37.豌豆中,子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粒(r)为显性。
现有甲(黄色圆粒)与乙(黄色皱粒)两种豌豆杂交,子代有四种表现型,如果让甲自交,乙测交,则它们的后代表现型之比应分别为A.9∶3∶3∶1及1∶1∶1∶1 B.3∶3∶1∶1及1∶1C.9∶3∶3∶1及1∶1 D.3∶1及1∶1()38.在家鼠中短尾鼠(T)对正常鼠(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与短尾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A. TTB. TtC. ttD. TT或Tt()39.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雌雄个体之间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40.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
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BB和AabbB.aaBb和AAbbC.AAbb和aaBBD.AABB和aabb考号1.(10分,每空1分)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