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上《植物的光合作用》word同步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3
第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单选题1.人们常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題,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家里自制米酒时要加入“酒曲”,主要原因是“酒曲”中有乳酸菌B.人低头看书太久,突然抬头远跳,瞬间模糊后会清晰,主要是瞳孔的调节作用C.医生对病人做膝跳反射测试,主要是检测人体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状况D.种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合无机盐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叶片见光部分产了淀粉,这主要说明A.淀粉遇碘变蓝 B.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C.叶绿体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 D.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3.下列对甲、乙、丙三幅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无机盐B.图乙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BC段出现血糖含量上升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C.图丙表示一天内大棚中CO2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孔的目的是补充大棚二氧化碳D.图丙曲线显示,大棚内的生物在13~17时段内呼吸作用强度没有变化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素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C.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植物生长越旺盛,需要的有机物就越多5.莘县香瓜闻名全国,为提高产量,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下面列举的措施中,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A.合理密植 B.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C.增长光照时间 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6.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子从萌发到长出幼叶前,体内有机物不断增多B.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包括胚芽、胚根、子叶和胚轴C.精子和卵细胞在花粉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D.有机物由导管从叶片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7.“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操作与目的有误的是A. A B. B C. C D. D8.早春时节,海棠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选择题1. 木材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让水沸腾,柴中能量最终来源于()A. 水 ________B. 阳光____________C. 叶绿体___________D. 细胞2. 金鱼缸里有绿色水草,想一想其主要作用是()A. 增加养料 ________B. 增加氧气 _________C. 保持水清洁 __________D. 美化鱼的生活环境3. 检验绿叶在光下是否产生淀粉,所用的试剂是()A. 生理盐水 ________B. 酒精___________C. 清水 ___________D. 碘液4. (2015秋?高台县期末)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对一片完整的叶部分遮光的原因是()A •作为对照B •太大用不了C •具观赏性D •消耗体内淀粉5.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A.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 吸收空气中的氧气C. 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D. 耗尽叶片内的储存淀粉6.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 溶解淀粉 ________B. 将淀粉煮熟C.把叶绿素溶到酒精中___________D.使氧气排出7.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证明了( )A. 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B. 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进行,并释放氧气C.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D.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连线题8. 找朋友,不要弄错喽!① 光書柞IIJKM 料 ② 比合作用的场所 ③ 光合作用的动力三、探究题9.找到朋友了吧,试着写出光合作用的公式吧:四、综合题10.明明是个喜欢探究的孩子!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他做了一个实验,在黎明和傍晚从同一植株上各摘取一片叶,用打孔器在两片叶上取同样大小、相同数目的圆片分别放置, 烘干后称重,发现两组质量不等,这时明明却忘了哪一份是黎明时采集的,哪一份是傍晚 时采集的。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同步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木材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让水沸腾,柴中能量最终来源于()A.水B.阳光C.叶绿体D.细胞2.金鱼缸里有绿色水草,想一想其主要作用是()A.增加养料B.增加氧气C.保持水清洁D.美化鱼的生活环境3.检验绿叶在光下是否产生淀粉,所用的试剂是()A.生理盐水B.酒精C.清水D.碘液4.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对一片完整的叶部分遮光的原因是()A.作为对照B.太大用不了C.具观赏性D.消耗体内淀粉5.“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A.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吸收空气中的氧气C.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D.耗尽叶片内的储存淀粉6.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溶解淀粉B.将淀粉煮熟C.把叶绿素溶到酒精中D.使氧气排出7.“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可以证明()A.光合作用需要光,并释放氧气B.光合作用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是淀粉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D.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二、连线题8.找朋友,不要弄错喽!三、填空题9.找到朋友了吧,试着写出光合作用的公式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探究题10.明明是个喜欢探究的孩子!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他做了一个实验,在黎明和傍晚从同一植株上各摘取一片叶,用打孔器在两片叶上取同样大小、相同数目的圆片分别放置,烘干后称重,发现两组质量不等,这时明明却忘了哪一份是黎明时采集的,哪一份是傍晚时采集的。
你认为:(1)黎明取下来的叶片质量_______,傍晚取下来的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把圆片脱色后用碘液处理,结果蓝色较浅的是_____,蓝色较深的是____。
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第2课时)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光能,把________和________转化成贮存能量的________(如淀粉),并释放出________的过程。
2.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因为能进行________作用;其反应式是:反应式中的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3.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________是叶片的主要部分。
4.如图所示,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图,请回答:(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用数字表示)。
(2)图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进出植物体的。
(3)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1%-5%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________]________散失掉了。
(4)植物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________]________的效率;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的[________]________中。
答案和解析1.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解析: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的过程是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为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能量转化的过程是将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光合;二氧化碳;光;氧气解析: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所以A是二氧化碳,B是光,C是氧气。
3.叶;叶肉解析: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植物的绿叶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中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的主要部分。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3.4.1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步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深秋季节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同株树上而远离路灯的叶子A.先黄B.晚一点黄C.一起黄D.永不黄2 . 观察绿叶的颜色时,会发现一般叶片的上面颜色较深,而叶片的下面的颜色较浅。
叶片上面颜色较深的主要原因是()A.上表皮细胞里含有很多叶绿体B.上表皮细胞里含有很多叶绿素C.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较多D.靠近上表皮的海绵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较多3 . (题文)下列各名称中属于叶片的基本结构的是()①表皮②叶脉③叶柄④叶肉⑤托叶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⑤4 .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示意图,a、b、c、d表示光合作用的有关原料、产物,则其中表示有机物的是()A.a B.b C.c D.d5 . 做“验证绿色开花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实验前要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这样处理的目的是()A.降低温度B.使根的吸收作用停止C.降低输导组织的运输D.消耗叶肉细胞内储存的有机物6 . 恩施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该州建始县花坪乡的关口村盛产“关口葡萄”,由于那里特殊的地理位置,白天光照强、气温高,夜间气温较低,所产的“关口葡萄”特别甜。
这是因为与别处相比A.关口村的土地特别肥沃B.关口村的葡萄品种与别处不一样C.关口村的葡萄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D.关口村的葡萄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对较少7 . 将金鱼藻放在装满水的玻璃杯中,用漏斗罩住金鱼藻,并在漏斗上倒扣一支装满水的试管,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当气体充满1/2试管时,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该气体,小木条复燃。
该气体A.二氧化碳B.氧气C.水蒸气D.空气8 . 下列有关初中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的使用及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A.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先在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制作叶片临时切片时要用碘液进行染色便于观察C.将果蔬提取液向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果蔬提取液中的维生素C可使其褪色D.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滴上碘液后叶片遮光部分变蓝,见光的部分不变蓝9 . 在做“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这一实验时,先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A.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B.使叶片中的淀粉贮存起来C.降低温度D.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等有机物10 .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A.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B.绿色植物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C.绿色植物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D.以上都是二、填空题11 . 不同的植物细胞功能不同,例如,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______细胞吸水,通过叶的______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通过含有_______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3.6・2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2023年同步练习卷(3)1柳树的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是(A.表皮细胞含有叶绿体C.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2.叶肉栅栏层细胞的特点是()A.细胞圆柱形,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多B.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D.叶脉细胞含有叶绿体B.细胞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多C.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少D.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少3.叶脉的功能是()①光合作用②输导作用③支持作用A.①B.①③C.②③D.①@©4.做观察叶片气孔实验时,最好用锻子撕取叶片的()A.上表皮B.叶肉C.下表皮D.叶脉5.气体交换的“窗口”是()A.气孔B,叶肉 C.叶脉 D.表皮6.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叶片由叶肉、叶柄。
叶脉组成C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D.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7.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光化学反应,该反应发生在植物细胞的()A.叶绿体中B.液泡中C.线粒体中D.细胞核中8.叶的下列结构中,能制造有机物的部分是()A.上下表皮细胞B.叶肉细胞C.角质层D.叶脉9.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是()A.适宜的氧含量B.充足的空气C.适量的水分D.进行光照10.阵雨过后,许多植物的宽大叶片上,常有水珠滚动,水分并没有渗到叶片内部,其原因是叶片具有下列哪种结构?()A.气孔B.叶脉C.角质层D.保卫细胞11.叶片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A.栅栏层细胞B,表皮细胞 C.海绵层细胞 D.保卫细胞.下列关于叶片表皮的叙述错误的是C.表皮属于保护组织D.表皮上有气孔12.如图是叶片下表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和2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1细胞的外壁上有角质层C.陆生植物叶上表皮3的数量通常多于下表皮D.通过3进出叶片的气体只有氧气和二氧化碳14.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菠菜叶切片,当他调节细准焦螺旋时,视野中有一部分细胞看得很清楚,另一部分较模糊,这主要是由于()A.物镜损坏B.反光镜未调节好C.标本厚薄不均D.细准焦螺旋损坏15.下列结构中含叶绿体较多的是()A.海绵层B.栅栏层C.叶脉D.表皮16.有人统计过,一平方毫米鱼麻的叶片中,A组织中含有叶绿体403000个,B组织中仅含叶绿体30000个,请推断A、B分别属于叶肉的何种结构?()①A是栅栏层②A是海绵层③B是栅栏层④B是海绵层A.@@B.②③C.①③D.②④17.构成植物叶片的下列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有()①叶肉细胞②保卫细胞③无色索的叶表皮细胞④叶脉中的筛管细胞。
七年级生物上册3.4.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步练习(共2套苏科版)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一、选择题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天竺葵黑暗饥饿处理一昼夜后,用黑纸对叶片的一部分进行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A.被遮光的部分B.见光的部分c.只是叶片的边缘变蓝D.整个叶片都变蓝王大爷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为了提高温室大棚内蔬菜的产量,你认为他可以在温室大棚内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二氧化碳浓度B.增加氧气浓度c.大量施肥D.增加湿度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先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A.合成淀粉B.将淀粉运走耗尽c.产生二氧化碳D.产生氧气如果连续出现阴天、雨雪天,会使大棚蔬菜的产量下降。
主要是阴天、雨雪天不利于大棚蔬菜的A.花的传粉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小明穿白裤子坐在草地上,不小心裤子沾上了绿色汁液,下列方法中最容易将绿色汁液洗去的是A.自来水B.酒精c.肥皂水D.沸水生物形态结构总是与生长的环境相适应的。
某地区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项目表面积表皮厚度甲型叶29214乙型叶14424A.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以下对叶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叶片阔而扁平,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B.叶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c.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D.海绵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比栅栏组织叶肉细胞中的多一株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A.叶绿素B.光c.二氧化碳D.水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下图①——④部分实验装置来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以观察倒置的装满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观察指标。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一、单项选择题1.叶片中不能停止光协作用的细胞是〔〕A. 捍卫细胞B. 无色素的表皮细胞C. 栅栏组织细胞D. 海绵组织细胞2.能为一切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是〔〕A. 人类B. 植物C. 绿色植物D. 森林3.如下图,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2﹣3天,然后放在阳光下4小时,取下两塑料袋中的叶片,经过脱色、漂洗、滴碘液处置,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该植物放在黑暗处的目的是为了消耗原有的无机物B. 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协作用的原料C. 袋中的水是为光协作用提供原料D. 该处氢氧化钠是微利吸收袋中的二氧化碳4.实验中,天竺葵的叶片见光局部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协作用发生的物质中含有少量的〔〕A. 蛋白质B. 脂肪C. 淀粉D. 无机盐5.关于用天竺葵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遮光处置之前要将天竺葵暗处置一昼夜B. 实验中的变量是光,需求在常温下停止C. 实验结果应该是叶片遮光局部呈蓝色D. 本实验能证明光协作用发生淀粉和需求光6.在莲的严惩叶面上,阵雨事先,经常看到有水珠在叶面上滚动,而没有渗进叶内,其缘由是〔〕A. 气孔没有开放B. 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角质层C. 水分太多,已吸收饱和D. 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脂肪层7.图中表示〝探求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进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暗处置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积聚的淀粉等无机物B. 局部遮光的实验操作不用要,由于曾经停止了暗处置C. 酒精脱色后,大烧杯内的清水呈绿色,小烧杯内酒精无色D. 滴加碘液和显色以后,叶片上用黑纸片遮光的局部呈蓝色8.绿色植物光协作用制造的无机物主要是〔〕A. 脂类B. 蛋白质C. 糖类D. 维生素9.把一片新颖的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会看到叶片的外表发生了许多的气泡,而且实验显示叶片反面发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由此可以说明〔〕A. 叶片反面的呼吸作用比正面强B. 叶片反面的光协作用比正面强C. 叶片反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多D. 叶片反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少10.做〝验证绿叶在光下分解淀粉〞的实验时,要先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A. 使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B. 使叶片内的淀粉贮藏到叶绿体中C. 中止光协作用,使淀粉贮藏到叶肉细胞中D. 储藏养料,预备停止光协作用二、填空题11.人呼吸所需的氧气来源于________。
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第1课时)1.下列各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使叶片的绿色褪去的是()2.如图所示装置先放暗处一昼夜,然后用铝箔纸将甲叶片全部包裹,乙叶片不包裹。
在连续照光数小时后,摘下甲、乙叶片通过去除叶绿素和漂洗后,再滴加碘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包铝箔纸的目的是为防止水分散失B.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C.滴加碘液之后,甲叶片呈蓝色,乙叶片呈黄白色D.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需要照光后才能由叶片合成3.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过程中,首先将植物置于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A.保存叶片中的有机物B.将叶片内原有有机物运走耗尽C.储存能量D.释放能量4.将下列实验装置(玻璃瓶左边底部有一台抽气泵)放在阳光下,你认为这些装置可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的哪一项()A.二氧化碳B.水C.光照D.叶绿体5.用金鱼藻按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问题:(1)将乙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其玻璃管收集的气体可以助燃,这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淀粉等有机物外,还有。
(2)若将乙装置用钟罩罩住,并放入另一只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后密封,发现产生的气泡逐渐变少,甚至停止,究其原因是钟罩内缺少;除此之外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
(3)甲装置内无气泡产生,这说明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条件。
答案和解析1.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叶绿素的特性。
叶绿素只溶解于酒精不溶解于水,所以要将叶片放入酒精中,但酒精很容易燃烧,为了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盛有酒精的小烧杯应放入盛水的大烧杯里隔水加热。
2.D 解析:本题考查对实验的分析。
包铝箔纸的目的是为进行对照。
乙叶未覆盖铝箔纸,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之后,乙叶片呈蓝色;甲叶覆盖铝箔纸,因得不到光照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之后,甲叶片呈黄白色。
因此,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需要照光后才能由叶片合成。
3.B 解析:本题考查对实验的分析。
绿叶中储存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如果直接进行实验,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会有影响。
4.1植物的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把大蒜瓣植入土壤中,若一直在露天环境下则长成绿色的蒜苗,若长期在黑暗中则长成蒜黄,这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 )A. 水分B. 无机盐C. 光照D. 土壤2.当踏入山林时,会感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A.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 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C.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 茂盛的林木遮住了大部分太阳光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中水分的主要来源B. 只要有光,植物就能进行光合作用C. 绿色植物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4.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绿色植物所有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 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C. 光合作用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 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5.把一片新鲜的叶片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会看到叶片的表面产生很多气泡,而且叶片下表皮产生的气泡比上表皮产生的气泡多。
由此可以说明A. 叶片下表皮的呼吸作用比上表皮强B. 叶片下表皮的光合作用比上表皮强C. 叶片下表皮的气孔数量比上表皮多D. 叶片下表皮的吸收作用比上表皮弱6.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这是农民在梨树坐果时期增加产量的一种常用的一种处理方式,其原理是A. 防止了害虫的侵害B. 限制了水分向茎叶运输C. 限制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D. 限制了有机物向茎叶运输7.在甘蔗的茎和中贮藏着大量的糖分,这些糖分是( )A. 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B. 由甘蔗茎内细胞制造的C. 由甘蔗的绿叶制造的D. 由甘蔗的果实制造的8.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放入装有70℃温水的烧杯中, 发现叶片背面冒出的气泡比正面多, 这说明( )A. 叶片背面的组织细胞排列疏松B. 叶片正面有角质层,背面没有C. 叶片背面的气孔多于正面D. 叶片背面的叶脉多于正面9.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绿色植物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且晚上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B.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C. 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是植物长高主要原因D.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10.下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甲B. 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C. 曲线乙a→c过程中,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D. 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1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用酒精溶解叶绿素之后,漂洗叶片,滴加碘液,叶片的变化是( )A. 未遮光的部分变为黄色,遮光部分不变色B. 遮光部分无明显变化,未遮光的部分变为蓝色C. 遮光的部分变为蓝色,未遮光的部分不变色D. 都是淡黄色12.下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的两个步骤的示意图,图甲是遮光处理,图乙是脱色处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遮光部分与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B. 叶片见光的部分遇碘变成蓝色C. 实验时,先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D. 大烧杯液体A是酒精,小烧杯液体B是清水1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过程。
植物的光合作用练习题一
选择题
1、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下图中的部分装置来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以观察装满水并倒置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实验指标),应选择()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上海世博园中一些场馆的外墙种植了很多的绿色植物,让游人顿觉空气湿润而清新这是由于植物体的()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
3、在观察了叶片的结构后,晓东将刚摘下的叶片放人70度的热水中,很快
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
种现象说明()
A.叶片下表面的光照弱
B.叶片上表面含叶绿体比下表面的多
C.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
D.叶片下表面的气孔多
4、在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应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
B.脱色过程中应把叶片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热
C.遮光时应用不透光的黑纸或铝箔
D.滴加碘液后未漂洗便直接观察
5、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用打孔器从叶片中获得许多叶圆片,抽取其中空气,将等量的叶圆
(说明: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叶圆片光合作用放出的O2在细胞间隙积累,能使叶圆片
上浮,叶圆片平均上浮所需要的时间可作为光合作用强弱的比较依据)该实验在研究何种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A. CO2和温度
B.温度
C.CO2
D. 光照
6、医生忠告糖尿病患者,要尽量少吃像马铃薯一样含淀粉较多的食物。
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是()
A.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
C.由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
D.由根细胞合成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
7、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壁
D.细胞
8、小李穿的白裤子被绿色的菠菜弄脏,将裤子上的绿色除去的最佳材料是()
A.普通洗衣粉B.酒精C.沸水D.肥皂水
9、“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天竺葵黑暗饥饿处理一昼夜后,用黑纸对叶片的一部分进行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A.整个叶片都变蓝B.见光的部分
C.只是时片的边缘变蓝D.被遮光的部分
10、下图所示为一个封闭透明的生态瓶,该瓶放在有光的地方,3
天后小鱼仍能正常生活最关键的原因是()
A.水草能制造氧气B.水草能制造有机物
C.水草能吸收二氧化碳D.水草能提供充足的食物
11、下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处
理及结果示意图,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说明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B.说明叶片制造有机物需要光
C.说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D.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1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必须要有光照
B.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
C.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绿色植物所有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有人将90千克土壤盛在木桶里,将重2 3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桶中,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再次称量,发现土壤重量减少0 057千克,柳树重量增加74 5千克。
柳树增加的重量主要来自()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有机物
C.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14、将经暗处理后的植物上的一片叶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瓶套住,瓶口密封,放到
阳光下(如图)。
几小时后,将叶摘下,经酒精脱色后滴碘液,
发现整片叶都不变蓝。
主要是因为()
A.氧气太多B.缺乏二氧化碳
C.缺水D.温度太高
15、下图的植物应该属于____植物。
在阳光下,有4种物质进
出叶片。
其中人类生命活动不需要的是____,能储存在果实里
并能提供能量
的是____
A.被子植物,物质1,物质4
B.裸子植物,物质1,物质4
C.被子植物,物质3,物质2
D.蕨类植物,物质l,物质3
16、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盆栽天竺葵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黎明前,将同处一环境中的甲株用黑网罩上,乙株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比较二者蓝色的深浅
B.黎明前,将甲株放在南面阳台,一株放在北面阳台,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比较二者蓝色的深浅
C.黎明前,选取同株天竺葵上的两片叶,甲叶用黑网罩上,乙叶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比较两叶片蓝色的深浅
D.黎明前,选取天竺葵上的一片叶,部分区域双面夹上黑纱布条,其余区域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比较两类区域蓝色的深浅
答案
1.C
2.B
3.D
4.D
5.A
6.C
7.A
8.B
9.B 10.A11.C 12.D 13.D
14.B 15.A1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