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析与预测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59.08 KB
- 文档页数:3
信息分析与预测总复习(整理后)第⼀章绪论1.1 信息的定义⽬前⼤家普遍接受的定义是:“信息是客观存在的⼀切事物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切可传递和交换的内容。
”1.2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定义1.2.1信息分析与预测定义的来源我国信息分析与预测来源于---“情报研究”情报研究通常指⽂献情报的分析与综合的过程,即对反映⼀定时期某⼀课题领域进展情况的⽂献情报进⾏分析和归纳,并以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供的专题情报或系统化的浓缩情报,满⾜⽤户或读者的专门需要,或全⾯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信息”⼀词⽇益被⼈们接受,使⽤的范围⽇益⼴泛,情报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法和⼿段上与传统的情报研究相⽐都有了很⼤的不同,如果仍然⽤“情报研究”概括之,则不仅很难反映新形势下这门学科的本来⾯⽬,⽽且很容易成为学科继续向前发展的障碍。
另外,从国际⼤视野来看,为了便于进⾏国际间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度出发,“情报研究”⼀词逐渐被“信息分析与预测”取代了。
尽管也有⼈提出⽤“情报分析”或“情报分析研究”来代替“情报研究”,但从总体上看,“信息分析与预测”使⽤的更为普及和⼴泛。
1.2.2信息分析和信息预测的定义信息分析:信息分析要运⽤科学的理论、⽅法和⼿段,在对⼤量的(通常是零散、杂乱⽆章的)信息进⾏加⼯整理与价值评价的基础上,透过由各种关系交织⽽成的错综复杂的表⾯现象,把握其内容本质,从⽽获取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
信息预测:信息预测就是“鉴往知来”,即以事物过去已知信息的分析结果为依据,参照当前已经出现或正在出现的各种情况,运⽤情报学的、现代管理的、数学的和统计的⽅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对事物的未知和未来状态进⾏科学的预计和推测。
1.2.3信息分析与信息预测的关系(1)信息分析是信息预测的基础;(2)信息预测是信息分析的拓展和延伸;(3)信息分析和预测是交叉往复的过程1.2.4 定义的⼏点理解对这⼀概念的理解,可以从构成这⼀定义的⼏个要素来进⾏:①从成因来看,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是由于存在社会需求。
信息分析与预测复习题一、单选题(10个)1.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生是在( C )之后。
A、1935年B、1937年C、1939年D、1940年2.只有满足条件( C )的Gompertz曲线才能称为生长曲线。
A、K>0, a>0, b>0B、K<0, a<0, b<0C、K>0, 0<a<1, 0<b<1D、K>0, a>1, b>13.信息分析过程中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研究的相对独立性,是为了保证信息分析的( C )。
A、系统性B、预测性C、科学性D、社会性4.对事件实现时间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应该用( D )来表达。
A、评分算术平均值B、满分频度C、中位数D、中位数及上下四分点5.从信息分析的研究内容上看,主要有( D )等类型。
A、跟踪、比较B、比较、预测C、预测、评价D、跟踪、比较、预测、评价6.在四种实际调查形式中,又以( D )为实际调查的主要方法。
A、现场调查B、访问调查C、样品调查D、问卷调查7.文献计量学方法主要是运用数学和( B )处理手段,将文献信息交流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用数学模型表示出来。
A、信息学B、统计学C、计量学D、管理学8.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 A )首先提出的。
A、萨蒂B、布鲁克斯C、齐夫D、洛特卡9.社会调查是收集( D )的主要途径。
A、文献信息B、实物信息C、口头信息D、非文献信息10.在实践中,无论是及时评价还是最终评价,一般都分为定性、定量和( B )三种评价方法。
A、层次法B、半定量法C、计量学法D、平滑移动法1.完整的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一个( D )的活动过程。
A.规范化B.满足特定需求C.满足用户需求D.系列化2.信息分析的目的是( A )。
A、为科学决策服务B、为科学研究服务C、为信息管理服务D、为信息咨询服务3.网上调查的基本方法是( A )。
第三章信息与信息系统3.1什么是信息?联系实际说明信息的主要特性、答: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特性:事实性(例如:新闻必须真实、可靠)扩散性(例如:新闻可以互相扩散)传输性(例如:新闻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传送)共享性(例如:新闻信息可以共享)增值性(例如:原始新闻可以延伸出其他信息)不完全性(例如:新闻也是不可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完全掌握在手中的)等级性(例如:新闻有中央新闻和地区新闻之分)滞后性(例如:新闻总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才能为人所知)3.2为什么说信息是管理的基础?答:管理活动是管理者向管理对象施加影响和管理对象向管理者做出反应两个过程的统一,而整个活动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
离开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环境和管理活动的有关信息,任何管理都无法进行。
因此,信息是管理的基础。
3.3决策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答:(1)情报阶段,任务:搜集有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以发现问题,寻找机会。
(2)设计阶段,任务: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
(3)抉择阶段,任务:决策者按共同的准则对那些可行的方案进行比较,选出一种方案并付诸实施。
3.4什么是结构化决策?什么是非结构化决策?答:所谓结构化决策,是指建立在清楚的逻辑基础上的决策非结构决策是没有明确决策规则的决策。
3.5各管理层的决策有什么特点?答:信息特性决策种类业务性战术性战略性主要来源范围频率精确度时间性可知性寿命保密要求加工方法组织内部外部较小较广高低高低历史的预测的预知的突发的短长低高固定灵活严谨松散3.6什么是信息系统?答: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
3.7解释下列名称:分布式系统、专家系统、BRP答:分布式系统:提供计算机网络把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等资源联系在一起,服务于一个共同的目标的系统。
专家系统:是依据知识法则,运用推理法则来解决某类问题的信息系统。
BRP:是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求在成本质量、速度和服务等绩效标准上取的重大改善。
第一章--信息分析概论1.信息分析与科学研究\咨询服务\竞争情报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与软科学研究则是一种交叉关系。
2.类型:按领域划分: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交通通信;人物;军事信息分析要素||按内容划分:跟踪型(技术跟踪型和政策跟踪型);比较型;预测型;评价型信息分析||按方法划分: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
3.研究课题的针对性与灵活性?针对性:一是研究课题来源和研究本身具有目的性,即研究人员要根据社会需要和特定的委托,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目标;二是最终产品对用户的适用性。
灵活性:①选择课题时,根据社会需要可以有多种选择②收集信息与选择研究方法时,应根据工作条件、课题要求、目标、费用与时间要求等进行灵活处理③在研究工作过程中,有时会发现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以至于需要调整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
4.研究内容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信息分析工作通过系统的加工整理,可以使分散的、片面的、无序的、零星的知识系统、有序和完整,这种系统性是从纵、横两方面来实现的。
信息分析工作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综合性和系统性,是因为现代科学研究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且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军事等领域之间相互联系,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也取决于各种外部条件及因素。
5.研究成果的智能性与创造性?信息分析是对各种相关信息的深度加工,是一种深层次或高层次的信息服务,是一项具有研究性质的只能活动。
对于一项具体的信息研究工作来说,研究人员总是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需要在全面收集有关信息的基础上,经过创造性的智力劳动,然后提出对有关问题和事物的正确认识和看法,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未曾被认识的方面,为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提供有创见性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指导意见。
6.研究工作的预测性与近似性?信息分析与预测是在事件发生之前对其未来状态的预计和推测,或者是对已发生事件的未知状态的估计和判断。
7.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特殊性?信息分析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具体表现①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②数据的客观性和结论的准确性③研究的相对独立性。
第三章预测分析习题答案第三章预测分析习题答案在进行预测分析时,我们需要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技术,以便对未来的趋势和模式进行准确的预测。
本文将针对第三章的预测分析习题,提供详细的答案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预测分析方法。
1. 习题一:某公司过去12个月的销售额如下:10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请预测下个月的销售额。
答案: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移动平均法来预测下个月的销售额。
首先,计算过去12个月销售额的平均值:(10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12 = 165。
因此,下个月的销售额预测值为165。
2. 习题二:某电商平台在过去6个月的销售额如下:200, 220, 230, 240, 250, 260。
请预测下个季度的销售额。
答案:为了预测下个季度的销售额,我们可以使用指数平滑法。
首先,计算过去6个月销售额的加权平均值。
我们可以选择权重为0.6,即最近一个月的销售额占总体权重的60%,而前一个月的销售额占总体权重的40%。
计算方法如下:第一个月的加权平均值:200第二个月的加权平均值:(0.6*220) + (0.4*200) = 212第三个月的加权平均值:(0.6*230) + (0.4*212) = 224.8第四个月的加权平均值:(0.6*240) + (0.4*224.8) = 235.88第五个月的加权平均值:(0.6*250) + (0.4*235.88) = 244.53第六个月的加权平均值:(0.6*260) + (0.4*244.53) = 253.72因此,下个季度的销售额预测值为253.72。
3. 习题三:某公司过去8个季度的市场份额如下:15, 18, 20, 22, 23, 24, 25, 26。
请预测下一个季度的市场份额。
09— 10 学年《信息分析与检索》课程思考题一.选择题(共 10 分,每题 1 分)1.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一项内容广泛的( )活动。
A.信息加工B.信息一般加工C.信息浅加工D.信息深加工2.信息分析旨在通过( )揭示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
A.已知信息B.未知信息C.微观信息D.宏观信息3.信息分析与信息预测的关系是( )的。
A.较好的B.较差的C.十分密切D.一般4.完整的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一个( )的活动过程。
A.规范化B.满足特定需求C.满足用户需求D.系列化5.1984 年美国创办了( )刊物。
A. 《矿业世界综述》B.《工程索引》C. 《科学文摘》D. 《药学总览》6.1898 年英国创办了( )刊物。
A. 《矿业世界综述》B. 《工程索引》C.《科学文摘》D. 《药学总览》7.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生是在( )之后。
A.1935 年B.1937 年C.1939年D.1940 年8. ( )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情报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A.1955B.1958C.1960D.19629.1992 年,第八次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决定将“科技情报”改为( ) 。
A.科技文献B.科技资料C.科技知识D.科技信息10.美国兰德公司首创了( )分析方法。
A.德尔菲分析法B.层次分析法C. 回归分析法D.综合分析法11. 日本的信息分析与预测一般称为( ) 。
A.情报分析B.情报活动C.情报调研D.情报调查12. ( )信息源又称为记录信息源。
A.实物B.文献C. 口头D.机器13.通过正式渠道出版发行的文献是( ) 。
A. 印刷型文献B.机读型文献C.黑色文献D.白色文献14. ( )是以手工或计算机检索系统为基础获取文献信息或文献线索的方法。
A.主题词检索B.分类号检索C.系统检索D.书目检索15.社会调查是收集( )的主要途径。
A.文献信息B.实物信息C. 口头信息D.非文献信息16.信息整理属于信息的( )组织。
预测与决策分析练习册答案1、略2、略3、略4、所述信息没有使用价值。
文中的比较结果是没有意义的,或许参加这门课程的人员本身就已经在对非盈利性组织的销售中占有优势,它们的客户大部分就是非盈利性组织。
因此更好的比较办法是对参加者过去的销售情况与结束课程后的销售情况进行比较。
这样比较的结果才有价值。
第二章 定性预测法 习题答案1、 略2、 德尔菲法中经过多轮征询后,专家间的意见仍存在较大分歧,反映出预测的问题可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引导专家进行深入探讨,使预测者的不同见解明朗化,有利于问题的深入研究。
3、 (1)× (2)× (3)√4、 略第三章 回归预测法 习题答案1、 1、 断定是因为赌场开多了所以犯罪人数就增多是不合适的,因为实际情况可能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使赌场雇佣的员工才多,同时,由于流动人口的增多,使犯罪率也随之上升。
因此采用关闭赌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未免过于简单。
2、 2、 略3、(1)848.0=r(2)719.02=R(3)848.0=r ,说明每周销售额与每周的广告费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719.02=R ,说明每周的销售额有71.9%的部分可以由广告费决定。
(4)x y 00107.0304.8^+= (5)562.1=-W D(6)(13.78,17.21)4、(1)967.0=r(2)x y 65.8531.40^+-= 97.7=bt (3)(69.76,363.53)第四章 时间序列分解法和趋势外推法 习题答案1、 1、 略2、(1)可以(2)不可以,产品价格发生变化,历史趋势会受到影响。
(3)可以(4)不可以,2008年中国将举行奥运会,入境旅游人数会受到较大影响。
3、t Y t 351.07466.20-=,入学人数每年减少351人。
4、(1)存在线性趋势(2)t Y t 54.1586.22+=(3)18.147854.1586.228=⨯+=Y5、(1)0.899,1.362,1.118,0.621(2)第二季度,因为夏季是用船最多的季节。
《信息分析与预测》课程期末试卷(C)卷评分标准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6分)1—5 DBACA 6—10 BBABB 11—13 CDB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1数据处理主要是指对社会经济数据进行搜集,经过初步鉴别,去除无用信息,将原始信息有序化或对它们做量化处理。
(4分)2信息源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信息及其发生源,包括各类信息及其产生和持有机构,如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市场营销部门、图书馆、信息中心、电视台等。
(2分)二是指信息及其懒以传播的各种物质载体或传输通道,如图书、期刊、产品样本、展销会、演唱会等。
(2分)3交叉影响分析法:就是根据若干个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当某一事件发生时,其他事件因受到影响而发生任何形式变化的一种方法。
(4分)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课题选择的一般程序有:(1)课题提出(1分)(2)课题分析与论证(2分)(3)课题选定(2分)2实务信息源的优点:(1)信息成熟、可靠(1分)(2)信息内容丰富(1分)实务信息源的缺点:(1)信息挖掘困难(1分)(2)信息收集、保管传播困难(1分)(3)容易引起只是产权纠纷(1分)3六顶帽子分别代表的含义是:⑴白色思考帽:中立而客观;⑵黄色思考帽:价值与肯定。
(1分)⑶黑色思考帽:否定和质疑的负面意见。
(1分)⑷红色思考帽:感性的直觉、预感。
(1分)⑸绿色思考帽:创造力和想象力。
(1分)⑹蓝色思考帽:控制和调节思维过程。
(1分)4在信息预测与分析的常用逻辑方法中“推理法”的三要素分别是:一是前提,即推理所依据的那一个或几个判断;(1分)二是结论,即有已知判断推出的那个新判断;(2分)三是推理过程,即由前提到结论的逻辑关系形式)(2分)四、计算题(1题10分,2题20分,共30分)1、解:设平均本利润率为b,平均年利润率为c,则有①b= 522%110%108%105++=128.32% (6分)②平均年利率:c=b-1=128.32%-1=28.32% (4分)2、解:①第二季度各月的劳动生产率:(每个3分)②该企业第二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5分)③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劳动生产率:(6分)五、综合分析题(12分)(一)信息分析与预测机构完成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要经过的步骤有:1、确定信息分析与预测查产品的类型;(1分)2、对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进行制作;(1分)3、对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进行评价;(1分)4、对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进行传递,利用和反馈。
信息分析与预测复习题1信息的特征有哪些?答:信息的共认特征:(D普遍性(2)社会性(3)依附性(4)组织性(5)服务性(6)可识别性(7)可处理性(8)可传递性(9)可度量性信息的分岐特征:(1)共享性(2)消耗性(3)时效性2什么是信息分析,有哪些特点?答:信息分析是以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心及科学技术成果为研究对象。
其目的在于合理有效的应用和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或者充分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使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信息分析研究问题的针对性研究内容的综合性研究工作的预测性研究形式的特殊性3信息分析有哪些专题应用,试简要阐述?答:按照信息分析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内容来划分,研究内容有科学技术分析研究,社会科学分析研究,经济技术分析研究。
特点略4预测对信息有哪些基本要求?答(1)可靠性(2)完整性(3)精确性5预测分析信息的原则有哪些?答质变和量变,定性和定量静态与动态。
按照唯物辩证法观点,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全局和局部,宏观和微观历史、现实与未来必然性和偶然性6什么是比较法,试述其分类和作用?答:比较分析是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没有比较,分析就无从谈起。
比较法是指对两个或几个有关的可比现象、类型或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差异和矛盾的一种定性预测方法。
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7市场调查预测法如何分类?答:当缺乏必要的调查统计资料和经济信息时,就需要深入市场调查研究,收集和整理第一手资料,进行市场调查预测,分析判断市场商情发展前景。
常见的市场调查预测方法有:经营管理人员意见调查预测法销售人员意见调查预测法商品展销、订货会调查预测法消费者购买意向调查预测法8专家评估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专家评估法的优点:集思广益,发挥专家的集体智慧,从而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提高预测质量,为决策者提供较可靠的信息有利于专家独立思考,各抒已见,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能过反馈,可以了解不同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修正个人意见预测以专家掌握的情况、理论水平和经验为判断依据,缺少数据时也可以进行简便易行,预测比较快速,节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1 设二元对称信道的传递矩阵为⎥⎥⎥⎦⎤⎢⎢⎢⎣⎡32313132(1) 若P(0) = 3/4, P(1) = 1/4,求H(X), H(X/Y), H(Y/X)和I(X;Y); (2) 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及其达到信道容量时的输入概率分布;解: 1)symbolbit Y X H X H Y X I symbol bit X Y H Y H X H Y X H X Y H Y H Y X H X H Y X I symbol bit y p Y H x y p x p x y p x p y x p y x p y p x y p x p x y p x p y x p y x p y p symbolbit x y p x y p x p X Y H symbolbit x p X H jj iji j i j i i i / 062.0749.0811.0)/()();(/ 749.0918.0980.0811.0)/()()()/()/()()/()();(/ 980.0)4167.0log 4167.05833.0log 5833.0()()(4167.032413143)/()()/()()()()(5833.031413243)/()()/()()()()(/ 918.0 10log )32lg 324131lg 314131lg 314332lg 3243( )/(log )/()()/(/ 811.0)41log 4143log 43()()(222221212221221211112111222=-==-==+-=+-=-=-==⨯+⨯-=-==⨯+⨯=+=+==⨯+⨯=+=+==⨯⨯+⨯+⨯+⨯-=-==⨯+⨯-=-=∑∑∑∑2)2221122max (;)log log 2(lg lg )log 100.082 /3333mi C I X Y m H bit symbol==-=++⨯=其最佳输入分布为1()2i p x =3-2某信源发送端有2个符号,i x ,i =1,2;()i p x a =,每秒发出一个符号。
信息分析课后习题一、选择题1.信息分析有许多相关概念,但以下概念中与信息分析无关的是()。
A.信息组织B.技术跟踪C.数据分析D.情报研究答案:A2.信息分析工作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
A.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B.数据的客观性和结论的准确性C.研究的相对独立性D.以上全是答案:D3.如果同一份信息分析的研究报告,既要供领导决策参考,又要给专业人员使用,则应该把全文分为()两部分。
A.正文和结论B.主件和参考文献C.主件和附件D.主件和结论答案:C4. 信息分析工作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
A.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B.数据的客观性和结论的准确性C.研究的相对独立性D.以上全是答案:D二、填空题:1.信息分析的最终目的是。
答案:为科学决策服务2.信息分析的基本功能是整理、评价、和反馈。
答案:预测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信息分析这一概念?答案要点:(1)从成因来看,信息分析的产生是由于存在社会需求。
(2)从方法来看,信息分析广泛采用情报学和软科学研究方法。
(3)从过程来看,信息分析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相对程序化的环节。
(4)从成果来看,信息分析是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产品。
(5)从目的来看,信息分析是为不同层次的科学决策服务的。
因此,信息分析是对各种相关信息的深度加工,是一种深层次或高层次的信息服务,是一项具有研究性质的智能活动。
2.简述信息分析的作用。
答案要点:(1)在科学管理中发挥参谋和智囊作用。
(2)在研究开发中担负助手作用。
(3)在市场开拓中起保障和导向作用。
(4)在动态跟踪与监视中起耳目和预警作用。
3.如何理解信息分析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答案要点:(1)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2)数据的客观性和结论的准确性。
(3)研究的相对独立性。
4.信息分析与科学研究有何区别?答案要点:(1)研究对象的不同。
(2)研究目的的不同。
(3)研究手段的不同。
(4)研究方法的不同。
(5)社会作用的不同。
信息分析与预测课后习题答案信息分析与预测第一章1.概念: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以信息分析和信息预测为关键环节的一系列活动的统称。
具体的说就是针对用户特定的信息需求,制定研究课题;然后通过文献调查和社会调查,广泛系统的收集与该课题有关的已知信息,经过加工整理、价值评价和分析研究,使已知信息的内容得以系统化、有序化,以揭示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客观事物的未知或未来信息作出合理的预测;最后以某种信息产品的形式将预测的成果通过适当的渠传递给用户,满足用户的需要.是一项内容广泛的信息深加工活动2.性质:目标性;系统性;政策性;创造性;概率性;时效性;任务:为制定政策服务;为制定发展规划服务;为实行科学管理服务;为确定研究课题服务;为决策科学化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3.从影响角度划分:战略信息分析和战术信息分析从内容角度划分:跟踪型信息分析、比较型信息分析、预测型信息分析和评价型信息分析从方法角度划分:定性信息分析、定量信息分析和半定量信息分析从领域角度划分:科学技术信息分析、社会科学信息分析、技术经济信息分析和市场信息分析等4.政府对咨询业予以扶持,拥有完善的从业人员资格限定,咨询行业协会的有效管理。
5. 信息中心与科技信息研究所隶属于各级政府部门或公益性事业单位,它们在信息分析业务上大多拥有稳定市场,在中国仍占主导地位,但它们也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需要独立出来,面向社会服务,参与市场竞争。
信息分析企业属于企业性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市场竞争求生存、求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信息分析机构开始把目光投向市场中的企业,从竞争环境中搜寻研究客体。
第二章1.信息分析选题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2)政策性原则3)创新性原则4)必要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6)效益性原则选题步骤1.课题提出2.课题分析3.选定课题4.签订合同2.信息源的类型1.文献信息源1)按记录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试听型文献,机读型文献。
《信息分析与预测》(A)卷评分标准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6分)DCBBCDDCBBADB二、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12分)1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也称为专家会议法,是借助于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索取未知或未来信息的一种直观预测方法(2分),头脑风暴法一般用于对战略性问题的探索,现在也用于研究产品名称、广告口号、销售方法、产品的多样化研究等,以及需要大量的构思、创意的行业,如广告业 。
(2分)2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2分)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两条规则:规则1: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规则2: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2分)3 加机德尔菲法,又称为德尔菲计算机会议法。
这种方法就是将经典德尔菲法与计算机的使用结合在一起,使德尔菲程序计算机化。
(2分)加机德尔菲法,实际上是“实时联机德尔菲”,它模糊了经典德尔菲法的“轮次”界限,加速了德尔菲法的进程,提高了效率(2分)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1、研究课题的针对性与灵活性、2、研究内容的综合性与系统性。
(2分)3、研究成果的智能性与创造性、4、研究工作的预测性与近似性。
(3分)2德尔菲法:1、匿名性(2分)2、反馈性(2分)3、统计性(1分)3产品差异化战略要求企业努力发展差异性大的产品线和营销项目,(2分)使企业的产品及其营销服务等别具一格,成为行业中的领先者。
(3分)4 SO 对策(最大最大对策MAX(S)MAX(O)):即着重考虑优势因素与机会因素,目的在于通过决策的运用,努力使这些因素趋于最大。
(2分)ST 对策(最大最小对策MAX(S)MIN(T)):即着重考虑优势因素和机会因素,目的在于通过决策的运用努力使企业发挥优势作用,化解威胁(3分)四、计算题(1题10分,2题20分,共30分)1、(5分)∑∑∑∑∑∑=+⋅⋅⋅+⨯⨯+⨯=f f x f f x f f x f f x f f x x n n 332211(5分)2、(10分)第四季度人均增加值(10分)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分析与预测》期末试卷(B )卷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3分)ACABCDDCBBAAB二、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12分)1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7.静态贝叶斯博弈中博弈方的战略有什么特点?为什么?8.不完全信息的古诺模型是静态贝叶斯博弈的典型例子.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
它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 年提出的。
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
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 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
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的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我国的电力市场可看作是寡头垄断市场, 所以利用古诺模型的推广来分析发电侧各发电商的定价策略。
应用举例:古诺模型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均衡电价。
通常每个发电商只知道自身的成本情况以及对于各种可能的成本的概率分布, 所以实际的电力市场往往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可以通过Harsany 转换来处理这类不完全信息问题, 此时的均衡称为Bayes 均衡。
Bayes 均衡的定义为:11.答:员工试用期是指从新员工报到上班开始, 经历岗前培训、岗位熟悉到正式胜任工作岗位所需的时间。
员工的试用期不是越长越好。
理由:运用试用期间劳资博弈的模型进行分析。
试用期间劳资博弈的模型实际上就是重复信号模型。
这个模型具有这样一种特征, 即利用试用期传递重复的信号, 以消除或降低随机因素对人们信号识别和判断的干扰。
重复信号博弈的原理在于雇主通过试用期及对试用期内员工设计一种有效地筛选机制, 不断地接收到从雇员方传递过来的信号, 而这类信号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 可使雇主一方得出试用期内雇员素质优劣的判断,且时间越长, 信息便越充分, 雇主决策的准确度就越高。
但我们都知道试用期的长度往往是受到合同限制的, 而且即使没有合同限制, 过长的试用期也是雇员一方所难以接受的。
同时, 由于试用期内的人员素质甄别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 因此当试用期很长时, 假如那些优秀人员最后因随机因素(人为或运气成分) 而被淘汰, 将使雇佣双方均承受这种过长试用期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成本, 其中雇主方不但承受了浪费在优秀人员身上的时间和培养费用, 而且还可能因为最后没有雇佣到所需的人或雇佣到的是一般人员而失去迅速成长的机会。
第三章
1、信息分析基本方法有哪些:
比较、分析与综合、推理。
2、回归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对于有一定联系的两个变量x和y,若通过观察或实验得到n组样本数据,即(x1,y1),(x2,y2),(x3,y3),……,(xn,yn),将以上各对数据在同一平面上画散点图,发现这些点虽然是散乱的,但大体上散步在某条直线的周围,则表明这两个变量之间大致成线性关系,可用数学公式表示为:y=a+bx,该式代表平面上任意一条直线。
3、聚类分析方法的典型应用案例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设计和指标的形成
三、数据采集
4、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与类型。
特点:时间序列是指具有均匀时间间隔的各种社会、自然现象的数量指标依时间次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数据。
时间序列分析是通过对历史数据变化的分析,来评价事物的现状和估计事物的未来变化。
这种方法在科学决策、研究与开发、市场开拓活动中的许多场合有广泛的应用,如市场行情分析、产品销售趋势预测等。
类型:
5、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
(1)原始指标数据的标准化采集p 维随机向量x = (x1,X2,...,Xp)T)n 个样品xi = (xi1,xi2,...,xip)T ,i=1,2,…,n,n>p,构造样本阵,对样本阵元进行如下
标准化变换:
其中
得标准化阵Z。
(2)对标准化阵Z 求相关系数矩阵
(3)解样本相关矩阵R 的特征方程得p 个特征根,确定主成分,
按确定m 值,使信息的利用率达85%以上,对每个λ
j, j=1,2,...,m, 解方程组
(4)将标准化后的指标变量转换为主成分
U1称为第一主成分,U2 称为第二主成分,…,Up 称为第p 主成分。
(5)对m 个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对m 个主成分进行加权求和,即得最终评价值,权数为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6、决策树方法的主要内容与应用。
主要内容:决策树是数据挖掘分类算法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各种分类算法中,决策树是最直观的一种。
在机器学习中也是一种常用方法。
我们希望从给定的训练集中学得一个模型用来对新实例进行分类,这一类过程称为“决策”过程。
决策树是基于树结构进行决策的。
决策树是以实例为基础的归纳学习算法。
它从一组无次序、无规则的元组中推理出决策树表示形式的分类规则;采用自顶向下递归方式,在决策树的内部节点进行属性值的比较,并根据不同的属性值从该节点向下分支,而叶节点是要学习划分的类。
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一条路径就对应着一条合取规则,整个决策树就对应着一组析取表达式规则。
应用:决策树是数据挖掘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一般用于对新数据对象的分类或预测。
在实际分析中,决策树可以生成推理规则,寻找最佳变量。
决策树可以看成是推理规则的一种图形表示,由决策树可以很容易地得到“IF-THEN”形式的规则。
第四章
1.信息分析成果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成果是否针对用户的实际情况,是否能满足用户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过程中对信息的需求。
准确性,
准确性是指成果内容的可靠,准确程度。
新颖性,
新颖性是指成果与国内外同行业同类成果相比较的水平。
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成果中包含了信息分析人员的创造性劳动。
时间性,
时间性是指成果具有时效性。
加工度,
加工度包括加工深度和加工难度两方面。
效益性,
效益性是指信息分析成果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方面产生的效益。
2.如何构建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信息分析成果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和信息分析成果通用的指标
3.信息分析成果评价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专家定性判断法
综合评分法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4.德尔菲法的基本特点和主要步骤是什么?
特点:匿名性,反馈性,统计性
步骤:
1.成立评价领导小组
2.明确评价目标
3.选择参加评价的专家
4.编制调查表
5.进行反馈调查和专家意见的汇总整理,统计分析
6.编写和提交评价报告
5.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层次分析法根据人类辩证思维过程,先依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讲一个复杂的研究对象划分为梯阶层次结构,同一层的各因素具有大致相等的地位,比同层次因素之间具有某种联系,再对单层次的因素构造判断矩阵以得出层次单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为了计层次总排序,采用逐层叠加的方法,从最高层次开始,由高向低逐层进行计算,推算出所有层次对最高层次的层次总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