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课件-节约用水-北京版(10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9.43 MB
- 文档页数:11
节约用水-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了解水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识别日常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并能对其进行批评;
3.学生能够通过数学计算与比较,了解水的浪费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水的重要性;
2.浪费水资源的危害;
3.节约用水的方法;
4.课堂练习。
三、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5分钟)
1.引导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激发学生保护水、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二步:讲解(15分钟)
1.介绍水资源的紧缺性和浪费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阐述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意义;
3.学生互相交流意见、分享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关于节约用水的问题和方法。
第三步:课堂练习(30分钟)
1.给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哪些浪费水资源的行为、有效的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措施等,然后设计出想象中的节水方案;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设计讨论,并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哪种节约用水的方案更加合理、可行。
第四步:总结(10分钟)
1.引导学生对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享;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对节约用水做出总结。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节约用水的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2.教学难点:督促学生践行节约用水的方法,并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2.查看学生设计出的节约用水方案,对其进行评分;
3.综合学生的表现,对他们的学习成果做出评价。
北京版五年级上数学《节约用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简单的统计、量的计量等知识,通过调查、观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以及水资源的宝贵。
了解世界与我国水资源的危机,提高节约用水意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一些节约用水的生活典型事例,让学生懂得节水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掌握一些节水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节约用水生活典例分析。
树立节约用水意识,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
教学难点:感受水资源紧缺形势。
本节内容要结合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内容设计要以活动为中心,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
主要采取课前搜集资料、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利用所学的量的计量、统计等知识解决问题。
所以本节实践活动课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课前准备阶段1、调查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现状。
2、通过走访调查了解生活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3、通过网络、报纸、杂志、走访调查等方式搜集节约用水的资料和方法。
4、小组讨论制定调查活动计划及记录所用相关表格。
二、学生实践调查活动阶段活动时间:一周左右,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
活动内容:1、各小组根据自主设计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活动,收集信息及数据。
2、各小组汇总并整理获取的信息,以备汇报。
三、信息交流、设计方案阶段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提出问题1、(教师给出谜面,学生猜谜语)双手抓不起,有刀切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北京版五上数学实践课《节约用水》教学设计一、活动问题的提出《节约用水》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体会,通过实践,关注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提高认识,增强综合能力。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及比例等知识,通过运用调查、实验、观看、运算、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如何进行材料收集、整理;学会如何进行交流和表达;学会如何运用实验研究数据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发觉问题、科学摸索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从小培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
三、活动预备1. 调查一个滴水的水龙头1分钟的滴水量。
2. 调查家庭的水龙头总数量和滴水水龙头数量。
3. 观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白费水资源的现象。
4. 学生收集有关水资源以及水资源现状的资料四、活动重难点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经历运算过程,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白费的问题五、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最近,老师喜爱上了摄像,没事的时候总喜爱拍些东西。
今天我带来一个小片段,想跟大伙儿分享一下。
播放录制的生活中的这些现象:课间专门多同学挤着喝水,玩水枪,玩灌满水的气球,水龙头哗哗的流,上课铃响后,同学们跑回教室,有的水龙头还在连续流水,有的在滴水那个片段大伙儿熟悉吗,对,主角确实是同学们自己。
也是因为那个片段中的现象,老师交给了你们一个任务,让你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个水龙头在一分钟时刻内的滴水量,下面请各小组派一位代表汇报你们的调查结果表一2.运算水量我们来看看那个水量吧。
最多的多少?最低的多少?谁来用量筒来演示给大伙儿看看?你们觉得如此的滴水量如何样?什么缘故?师:假如以一种进展的眼光来看,流淌的时刻延长,滴水量会越来越大。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节约用水》教案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在学习小数乘除法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节水的主题下,应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与节水有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创设节水情境,让学生在分组合作与交流中,主动发现节水的意义,增强节水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节水、惜水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浪费水和节水数据的计算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到的上月家庭用水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想一想,每年的3月22日是什么日子?(世界水日)2.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条件。
作为每一个北京人,你了解北京的水资源状况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短片。
(放短片)3.看后你有什么感想?(北京的水资源严重缺乏,要节约用水)看来节约用水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上一节节约用水的实践活动课。
(板书:节约用水)二、新课教学(一)填写最近一个月的家庭用水量,感受生活中会存在浪费水的现象。
1.出示表1并独立填表请你填一填根据北京市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市节水办公室提出的用水量标准为:以一户三人计算,每户月均用水量为8吨,根据此标准,调查你家近上月的用水量,填写下表:2.汇报填表结果。
(二人)3.对比二人的填表结果,进行评价。
(ХХ同学的家庭没有节约用水,所以用水量太高,ХХ同学的家庭注意节约用水了,所以用水量接近标准用水量。
)4.了解还有那些同学的家庭,用水量也是高于标准用水量的。
5.全班有这么多的同学家庭用水量都高于标准用水量,说明了什么?(许多家庭都没有重视节约用水,普遍存在浪费现象。
)(二)通过计算浪费的水量,让学生感受到节水的重要性。
1.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都见到过哪些地方有浪费水的现象。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用出示生活中的一些浪费水的录像。
)2.问: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水龙头滴水、线流或开足后会造成多大的浪费呢?(出示表二)3.学生分组合作,填写表2。
节约用水-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重要性,提高节约用水意识。
2.学会计算用水量,了解用水量的概念。
3.学会比较不同用水量的大小。
4.学会制定和执行合理的节约用水方案。
教学过程1. 引入•给学生出示一张用水的漫画或图片,启发学生对用水的认识,了解水的重要性。
可以询问学生对用水的看法,或者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如“你每天用了多少水?”“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等。
2. 学习计算用水量•讲解水表示数的容量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水表示数的单位。
•让学生观察。
给学生展示一些装有不同容量的器皿,例如瓶子、杯子等,引导学生了解容积的概念。
•让学生操作。
让学生根据不同装有水的瓶子和杯子,思考如何计算它们的容积,了解计算容量的方式。
•让学生实践。
在课堂或家里,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测量、记录家庭一天的用水量。
可以要求学生将用水量转换为公斤或吨,了解吨的概念。
3. 学习比较不同用水量的大小•制定多个实例,比较不同情况下的用水量大小。
例如,比较洗澡和刷牙的用水量大小,比较不同家庭的用水量大小等。
•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学习的知识。
例如,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问题,“若一家四口每天需用水15升来洗衣服、洗碗,这些水用多少公斤?用多少吨?”,让学生应用学习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4. 学习制定和执行合理的节约用水方案•具体介绍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充分利用水资源,使用设施节能环保等。
同时,让学生学习如何制定和执行节约用水方案,了解合理的节约用水方法能够为社会和个人节约大量的水资源,给环境带来良好的保护作用。
总结通过此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水的重要性,学会计算用水量、比较不同用水量的大小以及制定和执行节约用水方案。
通过学习,学生的节约用水意识将得到提高,将有助于倡导环保、实践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