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关系图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探究中国民族服饰与地区的关系学校:青岛第六十一中学姓名:纪乐平指导老师:孟宪涛探究中国民族服饰与地区的关系一、调查背景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黄河,长江——各种地形地势交叉相错,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壮丽的山河。
在这壮丽山河之中,有五十六个民族。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身边少数民族的同学穿着各种奇特的衣服,令人新奇。
那么,这些服饰与当地的地理特征有什么关系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开始了探究。
二、调查目的民族的代表是他们的服饰。
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民族服饰千差万别。
因此,是地理环境造就了民族服饰。
透过这些多姿多彩、个性鲜明的服饰,我们不仅可以对其所属的民族做出大致判断,而且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各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性格、文化品格,以及某种神秘奇特的内容。
三、探究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图:1.北方与南方通过各民族服饰之间的联系的差别,可以把我国56个民族大致分为两大类:北方和南方。
北方民族的服装以皮袍、长裤为主要款式,以冬装夏装有明显区别为主要特色,已普遍使用毛皮,多穿靴子而少有刺绣和饰物为主要风格。
其原因是与牧业渔猎业及冬季寒冷的气候有关。
生活在北方草原大漠上的少数民族,因为北方地域主要以大漠戈壁、宽大盆地谷底、高原平原为主。
大漠草原特殊宏伟辽阔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北方服饰审美取向是粗犷豪迈和宽身肥袖的外观风貌。
例如:满族,蒙古族,鄂伦春族,赫哲族。
南方民族的服装都是大襟袍式,左襟大,右襟小,领、袖、襟和底边都镶有各色绸缎或珍贵皮毛,就女性而言,基本上都是短上衣和裙子。
由于南方少数民族生活环境既有崇山峻岭,又有清山水秀,所以人们的服饰具有精美细腻、轻盈飘逸、款式繁多的特点。
仅就裙子而言,分为有褶和无褶:简裙没有褶裥上下宽窄相同。
有一句俗语“离家一里远,别是一乡风”正是由于南方特殊的地理环境,即便是同一民族,一山一勾,一村一寨的服饰民俗都有可能形成一些不同的地方。
例如:苗族,彝族,傣族。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地理环境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中国”与“天下”华夷界限与天下一统统一的经济基础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统一过程与民族融合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现在的五十几个民族及其祖先,几千年来一直共同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除了俄罗斯等少数几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以外,绝大多数民族都是中国的土著民族,都可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追溯出两千年以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这一点与西方很多国家都不同。
中国各民族,长期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之中。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两千多年来,尽管出现过多次分裂,但与统一相比,分裂的时间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而且统一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巩固。
中国的统一与辽阔的疆域,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开发的。
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也是中国56个民族及其祖先在儿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
其中汉族居于主导地位,每一个少数民族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地理环境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历史的面貌与发展方向,一向与自然地理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中国的长期统一和各民族的内聚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东亚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地理环境,由于其天然特点而自成一个半封闭的、内向型的区域。
这种环境一方面阻隔着同这一区域之外的交通,另一方面又保证着这一区域之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密切交往。
中国虽然多次分裂,但最终总能归于统一,而且每次统一的版图都大体相似,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联。
总之,这个地理区域的环境特点促成了多元文化的产生,又使多元文化在发展中逐渐走向一体,走向统一。
中国北方有辽阔的蒙古高原,高原上以草原为主要景观。
草原被横亘于中间的大沙漠、戈壁和阴山分割为内蒙古(漠南)和外蒙古(漠北)两片;在蒙古高原的北方,则是东西向绵延数千公里的山脉,山脉以北就是寒冷的西伯利亚。
在西伯利亚南部,与蒙古草原相邻的山地中,有一些零星的部落居住在一些向阳的山坡和谷地中,如古代的丁零、黠嘎斯(柯尔克孜人的祖先)等部。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周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始周边民族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措施中央机构:典客和典属国来管理民族事务军事打击:击匈奴修长城、抚夷越凿灵渠行政管理:北设九原郡、代郡和辽东郡、南设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汉中央机构:大鸿胪政治联姻:汉初与匈奴和亲+东汉昭君出塞军事打击:西汉卫青霍去病三伐匈奴获胜、东汉窦固败北匈奴,刻铭燕然山行政管理:设河西四郡(敦煌、张掖、武威、酒泉)、设西域都护府(军事行政机构)、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经济政策:推行屯戍政策,移民屯田隋唐中央机构礼部、鸿胪寺隋北部归附:北、西部的突厥、吐谷浑和党项治理岭南: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推行郡县:以当地豪酋大姓为官员三达流求:加强了与台湾的联系唐边疆管理机构东北安东都护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北方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瀚海都督府西北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南方安南都护府措施东突厥形式:战争军事打击俘获首领西突厥形式:行政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回纥形式:册封册封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吐蕃形式:和亲、会盟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9世纪唐蕃会盟南诏形式:册封接受册封向唐学习文化作用开发了边疆,疆域空前辽阔,促进民族交流,推动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宋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北宋与辽和西夏并立、南宋与金对峙两宋和少数民族关系战争-议和-交流民族间战争是短暂的,是支流;民族间和平交流是长期的,是民族关系发展主流在中原先进文化和民族融合的影响下,周边各族迅速封建化,推动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元特点由间接的因而治转变为直接的行政管理,进一步促进了边疆和内地一体化措施①“行汉法”且推行“四等人制”②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③在东北和云南等地设置行省,征发赋役明中央机构礼部、鸿胪寺和提督四夷馆防御设施修长城,设“九边”军镇经济交流辽东、宣府和大同设“马市”边疆管理卫所和土司制度(因俗而治)西藏管理:敕封首领,建立羁縻都司清中央机构理藩院北方政治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控制、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将军西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伊犁将军和 、西宁将军,欢迎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关系图
黄种:
一、阿尔泰系
_契丹
/_奚
//
_匈奴 _乌桓——室韦——蒙古
/ /
蒙古属——东胡——鲜卑——柔然
\_ \_
夫余——高句丽吐谷浑
\\_沃沮
\_秽
_黠戈斯 _突骑施
/ /
突厥属——丁零——敕勒——突厥——沙陀
\\_回纥——畏兀儿
\_薛延陀
_渤海
/
满-通古斯属——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
通古斯系
契丹
——室韦——蒙古
/
/ 吐谷浑(鲜卑人和羌人的融合)通古斯属——东胡----乌桓——鲜卑
\_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
\_ 渤海
二、汉藏系
西戎——氐
\_
羌——党项
吐蕃
白种:
塞种
乌孙
大宛
月氏——大月氏
\_
小月氏——羯
大夏
康居
注:对夫余系、黠戈斯的族属尚存疑,对白种的考证比较简略欢迎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