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学一年级学生布置这样的数学家庭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6
一年级小学生上册数学家庭作业【篇一】一年级小学生上册数学家庭作业一、填空。
1、○○○○○○○△△△△△____比____多,多____个。
2、与19相邻的数是〔〕和〔〕。
3、一个加数是8,另一个加数是5,和是〔〕。
4、减数是8,被减数是19,差是〔〕。
5、16里面有〔〕个一,〔〕个十,20里面有〔〕十。
6、〔〕+6=138+〔〕=177、6个一,1个十组成的数是〔〕。
30里面有〔〕个一。
8、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十位是第〔〕位。
9、写出与8+4相等的三个加法算式。
二、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
顺序排一排。
17、11、79、19、42、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1、直接写得数4+5= 7+5= 5+8= 9+4= 8-2= 8+7= 7-3=13-3= 7-7= 8+3= 9+6= 9+9= 18-5=7+6= 15-3= 8-6= 9-5= 6+9= 10-8=9-7= 3+3+2= 7+2-5= 10-6+5= 8+6-3=2、在○里填上“〞或“=〞。
5+9○14 9○18-10 7+8○1612○3+8 8+5○7+4 10-8○7四、用数学。
1、体操队的同学排成2排做操,一排6人,另一排9人,一共多少人?2、小明看一本书,昨天看了9页,今天看了8页,一共看了多少页?3、一年级一班美术小组共有学生15人,女生10人,男生有多少人?【篇二】一年级小学生上册数学家庭作业一、直接写得数。
45+8= 28+2= 53-6= 63+7= 78-5=43+7= 44-5= 36-7= 48+3= 72+3=48-9+5= 42-8= 40-7= 40+30= 64+7-4=二、填空。
1、〔〕,〔〕,30,〔〕,〔〕,〔〕,34。
2、4个一和5个十组成〔〕;5个十是〔〕。
3、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5,这个数是〔〕。
4、60比〔〕大1,比〔〕小1。
一年级上册数学家庭作业布置参考一、整体目标1.1 通过家庭作业的布置,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1.2 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情况,促进家校合作。
二、数学家庭作业布置原则2.1 适当性原则:家庭作业的难度和量应当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难。
2.2 系统性原则:家庭作业内容应当与学校课程内容相呼应,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3 可操作性原则:家庭作业应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能力完成。
三、数学家庭作业布置参考3.1 数的认识3.1.1 数的认识任务: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常见的数字,如1-10。
并能用手指、计数棒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计数。
要求:学生画出1-10的数字,并进行简单的计数练习。
3.1.2 比较大小任务:通过实物比较大小,让学生掌握大小的比较原则。
要求:学生在家中找到不同大小的物品,进行两两比较,并用字母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3.2 加法和减法3.2.1 加法的认识任务:让学生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的简单运算方法。
要求:学生用竖式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如3+2=,5+3=等。
3.2.2 减法的认识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减法的简单运算方法。
要求:学生用竖式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如5-2=,7-3=等。
3.3 图形与位置3.3.1 图形的认识任务: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了解它们的名称要求:学生在家中找到圆、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3.3.2 位置的认识任务:通过实物操纵,让学生了解位置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方位词。
要求:学生找到自己家中的不同位置,并进行简单的方位描述。
四、家长辅导指南4.1 定期检查家长应当定期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4.2 鼓励交流家长应当鼓励孩子与自己交流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4.3 创设氛围家长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创设学习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进行学习。
附件1
第五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纸
学校_______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
各位家长你们好:
我们已经学习了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时间的认识”我们今天的课外作业是要求小朋友回家按要求来完成作业,包括以下信息。
二、作业内容
1、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意图:钟面,孩子们并不陌生,可是具体让他们介绍钟面上的各部分名称,钟面由哪些部分组成,却又不是很清楚。
因此,设计这个作业,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画、做,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进一步认识钟面。
要求:动手画、做一个钟面,带回学校,全班评比,设立一、
二、三等奖。
2、和妈妈一起认时间
设计意图:学完时分秒的知识之后,发觉学生对认识钟面的时间还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快几时的,比如8:55,因为时针接近指向9,于是有很多学生就认为是9:55。
全班交流的时候,会的同学说得很好,可是不会的还是出错。
这个设计的好处是,学生和家长面对面交流,如果不会家长也会及时教。
要求:妈一起认时间”的主要环节是妈妈拨钟,我认时间,请妈妈判断正确与否;然后是妈妈说个时刻,我拨钟,请妈妈做裁判。
一年级的家庭作业布置一、语文作业1. 识字练习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中的字词,并在作业本上书写每个字的正确写法和拼音。
每天至少练习10个字,直到课本中的全部字词都掌握为止。
2. 课文跟读每天选择一篇课文,在家里进行跟读练习。
学生需要注意正确的发音和语调,尽量模仿老师的朗读。
3. 朗读故事每周朗读一篇儿童故事,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理解。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但要求朗读时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二、数学作业1. 计算练习每天完成指定的数字计算练习题。
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家长可以通过编写一些题目来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2. 数字排序给定一组随机的数字,要求学生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写下排列后的结果。
3. 数量比较使用各种物品(如水杯、书本、水果等),让学生进行数量比较练习。
例如,比较两组物品的数量并写下哪一组多,哪一组少。
三、英语作业1. 单词记忆每周给学生一组英语单词,让他们背诵并写下单词的中文意思。
可以通过图片或示意图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2. 句子翻译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英语句子,要求他们将其翻译成中文,并写下翻译后的句子。
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尝试,可以以图画或其他方式来表达翻译内容。
3. 英语歌曲选择一首简单的英文歌曲,让学生在家里进行跟唱练习。
同时,鼓励他们写下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四、科学作业1. 观察实验给学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实验任务,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不同材料的浮沉等。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 科学问题提出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科学问题,要求他们思考并尝试回答。
例如,为什么太阳升起和落下?为什么冰会融化?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观察自然现象等方式来解答。
3. 自然图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和想象,画出一幅自然图画,并写下图画中的场景和想法。
五、综合作业1. 小故事编写鼓励学生编写自己的小故事,可以是一个小事件、一个梦境或自己的想象故事。
2024年一年级数学寒假特色作业
2024年一年级数学寒假特色作业建议如下:
1. 数学游戏:设计一款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寒假期间通过游戏提升数学技能。
可以是数字拼图、数学迷宫或者数学题目答题游戏等。
2. 数学实践:要求学生利用寒假期间的实际生活场景,进行数学实践活动。
比如,让学生在超市购物时计算商品价格,或者在家里制作点心时进行测量、比较等数学操作。
3. 数学挑战:提供一系列数学挑战题,鼓励学生在寒假期间解决这些问题。
题目可以涵盖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形状等多个数学概念,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数学绘画:要求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数学概念。
可以让学生绘制数字、几何形状或者数学问题的图示,通过绘画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5. 数学故事书:要求学生编写一本关于数学的故事书。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数学概念,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将数学概念融入其中。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通过以上特色作业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寒假期间保持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技能,同时也增加了寒假学习的趣味性。
一年级特色作业数学
一年级数学特色作业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旨在帮助学生巩固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一些一年级数学特色作业示例:1.数数练习:让学生在家中找到各种物品(如苹果、香蕉、玩具等),然后数一
数有多少个。
之后,他们可以写下这些物品的名字和数量。
2.分类练习:让学生整理他们的玩具或书籍,按照大小、颜色或形状进行分类。
3.测量练习:让学生测量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如他们的小手、房间的长度和宽
度等。
他们可以记录下来,并比较大小。
4.图形识别:让学生在家中找到各种形状的物品,例如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他们可以画出这些形状或用剪刀剪下来。
5.数字游戏:设计一些数字游戏,如猜数字、24点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
习和巩固数学知识。
6.生活应用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解决,例如购物时找
零、计算时间等。
7.数学故事创作:让学生创作一个与数学相关的故事,可以是他们在生活中遇
到的数学问题,或者是他们想象中的数学世界。
8.数学绘画:让学生用画笔来表达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例如画出他们对加减法
的理解。
9.制作数学模型:让学生用纸板、塑料或其他材料制作简单的数学模型,例如
立方体、圆柱体等。
10.家长参与的作业:设计一些需要家长参与的作业,例如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完
成的数学游戏、家长与学生一起解决数学问题等。
1/ 1。
【导语】数学是⼀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去学习,尤其是孩⼦,更要去学习数学,并且以此来构架⾃⼰的思维体系。
学数学就是在学⼀种思维体系,在⽇常教导孩⼦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这⼀点。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年级⼩学⽣数学家庭作业》,希望帮助到您。
【篇⼀】 ⼀、填空。
1、数位顺序表上,从右边起,第⼀位是()位,第⼆位是()位。
2、正⽅形有()条边,四条边都()。
3、由1个⼗和6个⼀组成的数是()。
⼆、计算。
9+6= 15-9= 5+8= 13-8= 7+5= 14-7= 6+5= 12-6= 5+9= 10-5= 3+8= 11-3= 15+2= 16-6= 19-10= 17-4= 三、画线计算。
2+5+6= 14-8+6= 19-6-3= 5+7-6= 15-3+4= 11+5-9= 16-6+7= 17-10+8= 四、在○⾥填、或=。
7○11-4 6+8○15 8+6○15-3 16-8○15-7 五、列式计算。
1、17⽐8多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4少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解决问题。
1、有17个圈,我套中了8个,还有⼏个没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灰兔有12只,⽩兔有7只。
⽩兔灰兔少⼏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鸡有7只,母鸡有11只。
母鸡⽐公鸡多⼏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篇⼆】 ⼀、直接写出得数。
11-2= 8+6= 16-8= 13-4= 9+7= 13-7= 11-6= 15-7= 14-8= 15-9= 12-5= 11-3= 12-4= 14=-6= 17-9= 4+8= ⼆、填⼀填。
一年级数学优秀作业设计案例一、设计背景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一年级数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计算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们特此设计一套优秀作业案例,旨在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作业设计原则1. 针对性:作业内容紧密围绕教学目标,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题目。
2. 层次性:作业设计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实践性: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趣味性:作业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率。
三、作业内容1. 数的认识(1)基础题:认识数字1-10,能正确书写数字,并进行大小比较。
(2)提高题:找出生活中与数字相关的物品,进行数数练习。
(3)拓展题:用数字1-10编写数学故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计算能力(1)基础题:掌握10以内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提高题: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等。
(3)拓展题:探索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3. 形状与空间(1)基础题: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和立体图形(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2)提高题:用平面图形拼组出不同的图案。
(3)拓展题:观察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描述其特征。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关注学生的进步。
2. 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欣赏、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 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作业反馈1. 定期检查:教师定期检查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提供依据。
2.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参与作业的辅导,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3. 成果展示:组织作业展示活动,让学生在展示中收获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浅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创新作业设计——以小学一、二年级为例摘要:在“双减”背景下,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减量不减质”的目标。
在小学数学学科作业布置方面,精心设计小学数学创新作业,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创新;作业2021年7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双减”政策在全国各中小学全面铺开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各中小学老师对作业设计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让学生减负不减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达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在小学三个年段里,作业要求有所不同。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里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那么对于小学一、二年级数学作业设计,既要符合教育部要求,又要能达到减负提质效果,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如何设计小学数学创新作业呢?一、“小学数学创新作业”设计遵循原则第一,作业形式多样化,注重多感观能力培养;第二,作业内容丰富性,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三,作业方向多元化,注重学科融合;第四,作业数量减少,质量提升。
二、“小学数学创新作业”设计方向“小学数学创新作业”从内容上来说不是简单的计算、概念掌握和应用,而是要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先导,以学习项目为载体,制定具有探究性、实践性、拓展性、创新性、个性化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具有一定要求的开放性作业。
从时间上来看,因为需要在掌握课堂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主观思考,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完成。
从意义上来看,数学创新作业能把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效融会贯通,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会用数学的眼光提出问题,会用数学的思维和数学语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给小学一年级学生布置这样的数学家庭作业组织学生做适当的数学家庭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布置这样的数学家庭作业,对学生很有帮助。
1.说
一年级学生虽然不太会写,却很愿意说。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一年级学生是非常渴望与人交流的,六七岁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基于这一认识,我给一年级学生布置的第一道数学家庭作业就是“说”。
即把你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课上有趣的事说给家长听。
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新知,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督促学生主动参与
数学学习。
2.玩
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的乐趣,我把一些数学家庭作业设计成了“玩”,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觉学和玩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例如在《比多少》教学后,我设置了这样一道作业:用4个杯子装一样多的水,然后分别放入1、2、3、4块方糖,再猜猜哪杯水最甜,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糖最多的那杯水最甜。
又如:“比高矮”的作业是:回家和家长排排队,看看谁最高谁最矮(巩固比高矮的方法,创设学生与家长交流的机会)。
“10以内的加法”作业:和爸爸妈妈玩凑数游戏(复习10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反应能力,提高口算速度)。
“前后、左右”作业:请家长坐好,说
说家长及自己前后、左右有些什么。
3.用
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意义与价值。
所以,在一年级的作业布置中,我给学生的第三道家庭作业是“用”。
例如在学习了“分类”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整理自己的房间和客厅;在学习了“统计”以后,我布置学生回家统计家中桌椅的数量、电器的数量等等。
4.问
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
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为了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我不仅在课堂中关注学生提问的训练,而且把提问延伸到课外。
在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上,我根据课堂学习内容,把提问作为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
主要的形式有:回家给爸爸、妈妈提几个数学问题,让爸爸、妈妈回答;回家让爸爸、妈妈给自己提几个数学问题,自己回答,让爸爸、妈妈评判自己回答得对不对等等。
5.记
这里的“记”不是记忆,而是记录。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有一些让人“惊奇”的东西。
这些“惊奇”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会淡忘。
怎样才能留住这些美好的回忆
和闪光的智慧呢?在布置数学家庭作业时,我给学生布置了“写数学日记”的作业。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会写的字较少,所以我在家长会上建议家长给学生买一盒磁带,让学生把日记“写”在磁带里,然后由家长或自己记在周记本上(防止磁带损坏而丢失录音内容)。
日记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老师布置的内容,另一部分是学生自选的内容(学生自己认为与数学有关的日常发现)。
一个多学期下来,很多家长都反映在这样的作业中看到了自己孩子的成长,感受到了与孩子交流的乐趣。
总之,数学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做作业的“机器”。
所以教师在布置数学家庭作业,特别是在给一年级学生布置数学作业时,创造性地对家庭作业进行改革,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余杭镇太炎小学,浙江杭州3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