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历史)
- 格式:ppt
- 大小:2.50 MB
- 文档页数:35
高中历史知识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易错点1 不能全面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全面理解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原因(1)直接原因: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其他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市场相对狭小;分期付款过度膨胀,银行信贷泛滥;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2.标志(导火线):1929年10月下旬,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
3.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猛跌,大量农产品被销毁。
4.特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它首先爆发于美国,随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具有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的特点。
5.影响(1)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家降低工人工资、提高捐税等,大大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动荡。
(2)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加紧了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另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展开了激烈的经济战。
处于不利地位的德、日等国则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紧对外扩张,使世界的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
易错点2 不能全面把握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1)新理论:国家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
(2)新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经济运行机制调整为:市场自我调节+国家行政直接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新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使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4)新制度:罗斯福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资本主义生命的可行途径。
2.影响(1)渡过危机: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小结新人教版必修2考纲目标课标要求目录教材内容精解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三个版本的共性三个版本的主要差异1929~1 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历史背景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自由放任”的美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②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存在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③具体原因是贫富差距过大,导致供需矛盾扩大;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经济的虚假繁荣;股票投机过度,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冲击◎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表现:银行倒闭,股价暴跌,企业破产,失业人数剧增,市场萧条,生产锐减◎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来势猛,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影响:①激化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矛盾,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②国际矛盾加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胡佛应对危机的政策◎人教版和岳麓版都简要介绍了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的“繁荣”表现◎对于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人教版和岳麓版的介绍都很简略,而人民版则较为具体◎对于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人民版作了具体介绍和分析:美国的经济大厦轰然坍塌,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失业人数日益增加;美国工业生产水平急剧下降、贫富分化加剧、政局变化;等等罗斯福新政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罗斯福新政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①整顿财政金融;②恢复工农业生产;③开展救济和公共工程;④保护劳工权利;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新政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新政的作用和影响: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以重新正常运行。
考点19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备考策略】复习备考中建议关注以下几点:(1)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影响巨大。
高考经常运用图文材料,考查经济大危机的特征、影响。
解答这类题目注意置于当时历史背景下思考。
(2)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要明确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影响和实质,并联系时政热点,挖掘罗斯福新政现实意义。
(3)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弊端以及福利政策的实质和作用。
在复习备考时,应关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等知识点。
【重要考向】一、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原因: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激化。
③直接原因:股市投机行为和过度信贷消费加剧矛盾。
2.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农产品价格暴跌,农民破产;世界贸易剧减。
3.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巨大。
4.影响:①经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为转嫁危机,资本主义各国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提高关税,货币贬值等,刺激出口,争夺国际市场),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促使资本主义各国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政治: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危机,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不断高涨,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导致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①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
②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固守“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剧了社会动荡,改革呼声高涨。
③1932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倡行新政。
2.措施①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等。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这句话主要是针对()A.剥夺美国公民的自由竞争权力 B .新政强制企业恢复生产C.政府干预经济调整工业生产 D .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革2.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调整,也是一次体制创新。
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其借鉴意义有()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②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③利用国家政权,进行宏观调控④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3.“二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A.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和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影响D.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4.〈〈变形金刚》影片中出现了闻名世界的美国水利工程一一胡佛水坝(下图)。
胡佛水坝是1931年联邦政府立项开始建设的,1935年竣工。
胡佛水坝表明()A.胡佛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胡佛政府在美国率先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C.胡佛政府较好地解决了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问题D.胡佛政府采取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5.下表是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一书关于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2001年会福句开苴占GDP比重(%)1995—2005 年 GDP 年汝帽长速度美国N. T3- 3美国& 2. S23. 9 2. S24. 34芬兰8 3. 5法ES2S. 5 2. 1通寡29. 52- 7个俄达国家的平均■。
% & \注1 l»95-2O05 上讫莎国谷等的计金福礼仟E'GDFttlt与2001年的鼠幌+6 =A.社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B .低福利较有利于经济发展C.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6.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许多新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变化是()A.福利制度的形成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C.第三产业的兴起 D .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企业家们挖空心思地算计,用五花八门的扩大广告宣传以及“超前消费”“赊购”的办法来刺激汽车、住房及大件日用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致使建筑、汽车、电气工业并称为美国当时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
这些现象( )A.为美元世界地位确立创造了条件B.奠定了美国经济长期繁荣的基础C.促使资本主义贸易体系重新构建D.是当时政府经济管理思想的体现2.1930年,美国声称苏联政府企图通过援助美国共产党来颠覆美国政府,虽然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
据此可以推知( )A.美苏争霸加重政治紧张局势B.美国政治经济困局造成政府敏感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受挫D.意识形态对立阻断国际人口流动3.美国小说《愤怒的葡萄》发表于1939年,以破产佃农乔德一家的大迁移为中心,描述了经济恐慌爆发之时美国的景象:银行的冷血、农民的悲惨、警察的蛮横、资产者的无情。
小说1940年被改编为电影,被重印和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经典作品。
据此可知( )A.大危机根源于资金链的断裂B.大危机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C.农民大迁移加剧了经济恐慌D.经济恐慌使社会结构得以改变4.经济大危机爆发后,美国社会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边是垄断资本家为维持产品价格,大量销毁农产品。
而另一边却有无数人饥肠辘辘,四处流浪,不少人因饥饿而死。
据此可知( )A.生产过剩严重影响人民生活B.政府自由放任政策危害严重C.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救济落后D.美国的新政措施具有局限性5.1931年,美国总统胡佛要求银行建立5亿美元的紧急信贷备用金;1932年,他又签署了建立复兴金融公司的法令,为出现问题的银行、铁路和保险公司提供政府贷款,向各州的复兴计划和公共工程提供总额达18亿美元的贷款。
胡佛这些措施( )A.过度依赖经济的自我调整机制B.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借鉴C.以凯恩斯主义为基本理论指导D.使美国逐步摆脱经济危机困扰6.格·普阿波斯托尔在《当代资本主义》一书中说:“国家在和平时期对经济进行干预的第一次大尝试,是罗斯福在美国搞的所谓新政,结果以失败告终。
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一、选择题1.罗斯福和胡佛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是()A.保留自由企业制度B.克服美国经济危机C.政府全面干预经济D.维护资本主义制度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原因不包括()A.生产关系局部调整,促进生产力发展B.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得到消除D.利于对经济的宏观指导3.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的咨文中说:“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
”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罗斯福上述思想的是()A.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B.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C.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D.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4.为应对30年代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其举措不包括()A.整顿财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劳资关系C.实行自由主义,推行自由贸易D.加强政府救济,实行“以工代赈”5.“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
”这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B.促使世界大国联合应对人类困难C.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D.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战争6.19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1946年政府将800家公司收归国有;1947年政府在电力、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
这表明()A.英国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B.英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C.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D.社会主义在西方建立起来7.“新经济”的出现是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它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列有关“新经济”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以知识经济为基础B.以信息技术为主导C.“新经济”不受经济周期规律的影响D.“新经济”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8.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