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

(满分:70分,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

相应位置上)

1.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年代离我们最为久远的是

A.半坡人B.北京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

2.《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制度是

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奴隶制

3.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牧野之战②盘庚迁殷③商鞅变法④平王东迁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

4.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点

5.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强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D.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6.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秦朝时,在中央设立的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7.西汉初年的统治者都注重发展生产、提倡节俭,主要是因为

①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②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③统治者心地仁厚,百姓富裕④恢复生产有利于巩固统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项羽B.张骞C.蔡伦D.祖冲之

9.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朝代依次是

A.东汉、吴、蜀、南朝B.东汉、蜀、吴、东晋

C.西汉、吴、蜀、南朝D.西汉、蜀、吴、东晋

10.试比较“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引自《史记》)和“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引自南朝《宋书》)。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出发,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超过北方B.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超过北方

C.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D.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第Ⅱ卷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在答题卡的相应处填写)

11.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

(1)约公元前2070年,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定都。

(2)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史称西周。

(3)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建立汉朝,定都,史称西汉。

12.历史的发展需要某些因素的推动。

(1)秦始皇嬴政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2)汉武帝在位时,思想上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13.历史上的“璀璨之星”。

(1)历史巨著《史记》是在西汉时期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2)东汉的改进了造纸术。

(3)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三、辨析改错(8分)

14.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卡相应处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子。

【】(2)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春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3)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奴隶制国家。

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 】(4)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

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1)材料一中的“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2分)

(2)材料一中,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材料二中他突出体现“将

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4分)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材料三中“繁荣局面”具体指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局面对后世产生的深

远影响。(4分)

1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新书》

材料三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出现怎样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三,回答孝文帝“迁都”的目的是什么。(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1分) 五、活动与探究(12分)

17.十二生肖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记岁方法。据专家考证,最早完整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出现于东汉。

让我们一起走进东汉,探讨一下东汉的历史。 【兴盛篇】

材料一 南宋诗人陈亮称赞:“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

——《龙川文集》

材料二 “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1)材料一中陈亮赞颂的是谁统治时期出现的什么局面?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他采取了哪些

措施?(4分)

【衰落篇】 材料三

(2)你能从上面表格中发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使东汉政局出现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给东汉带来了

什么危害?(4分)

材料四 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焚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后汉书·皇甫蒿传》

(3)分析黄巾起义得到天下响应的原因。(2分) 【反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