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风·朝弄紫泥海》古诗译文
- 格式:docx
- 大小:15.73 KB
- 文档页数:2
唐山师范学院学士学位论文题目论李白的游仙诗学生李海洋指导教师王双教授专业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方向)年级 2014级专接本系别中文系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2015年5月目录题目 (1)摘要 (1)正文 (1)一、李白游仙诗的表现特征 (1)二、李白游仙思想形成的原因 (4)三、李白游仙诗的艺术特征 (6)注释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外文页 (12)论李白的游仙诗李海洋摘要李白的游仙诗大约占其诗作的十分之一,可以说是占有很大比重。
李白的游仙诗并不是表面上对宗教信仰的非理性依赖和信任,而是对他高洁傲岸,飘逸浪漫,豪迈奔放形象的塑造和展示,还是他面对权贵的表达蔑视的利器,是寄托理想,塑造自我的一种手段。
本文拟从李白大量的游仙诗中,找到诗仙李白独特的游仙情怀。
关键词李白游仙诗评价批判游仙诗是道教诗词的一种体式。
游仙诗的鼻祖是屈原的《离骚》,于魏晋南北朝基本成熟和定型。
游仙诗在思想上超凡脱俗,充满摆脱尘世羁绊的强烈渴望;在艺术上,游仙诗想象奇特,善于运用夸张、拟人、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再加上传统神话传说的点缀,使游仙诗更加美轮美奂,神奇曼妙的浪漫气息更加浓郁。
李白的游仙诗有近百首,大约占其所有诗作的十分之一。
李白的游仙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伟大形象,他的游仙诗善于运用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联想来营造一个个奇幻的神仙境地。
他的游仙诗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社会大环境的思想熏染,更是李白谪仙意识的苏醒和对黑暗现实的犀利批判。
当我们真正深入研究和解读李白游仙诗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的游仙诗并不是宣扬宗教的道家青词 ,而是一种想要抱负得以施展,成就自我的手段。
一、李白游仙诗的表现特征贺裳在《载酒园诗话》中说:“太白胸怀高旷,有置身云汉、糠批六合意,不屑屑为体物之言,其言如风卷云舒,无可踪迹”[1]。
宋人曾季狸在《艇斋诗话》中亦云:“古今诗人有《离骚》体者,惟李白一人,虽老杜亦无似骚者。
”[2]指出了李白诗歌旷远飘逸的风格及深得屈子《离骚》精义的特点。
思念故土家乡的诗句1、故乡桃李应满园,烂漫香风随处著。
—强至《临洛驿雨中作》2、啼鸟数声春事了,故乡回首几长亭。
——王炎《出郊书怀》3、穷漠三万里,还复思故乡。
——岳珂《九月一日闻雁》4、游子思故乡,天涯两相逢。
——韩元吉《送庞佑甫五首·游子思故乡》5、吟得溪女曲,动君思故乡。
——袁说友《江舟掩夫有唱湖州歌者殊动家山之想赋吴歌行》6、岁月换,作诗思故乡。
——王柏《和立斋元日韵》7、木叶秋容瘦,客怀思故乡。
——黄庚《宿龙瑞山房次周云隐韵》8、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何逊《边城思诗》9、故乡春事正如许,春事只缘思故乡。
——汪莘《闰十一月东行腊月立春夜秀州船场玩月甲辰正》10、若为化得身干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11、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2、一餐历万岁,何用还故乡。
——李白《古风其四十一·朝弄紫泥海》13、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司马相如《凤求凰》14、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杜甫《成都府》15、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曹操《却东西门行》16、王幽茅土削,秋放故乡归。
——杜牧《秋娘诗并序》17、旌竿旗*嚯嚯(火霍),意气横鞭归故乡。
——杜牧《郡斋独酌》18、亦有亲情满故乡。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19、故乡杏无际,明发怀朋从。
——贺知章《晓发》20、三江归望断,千里故乡遥。
——骆宾王《冬日野望》21、驱车旧忆太行险,始知游子悲故乡。
——孟郊《出门行》22、故乡黯脂锁玄云,皓齿吴娃唱柳枝。
——鲁迅《无题二首》。
李白关于成都的古诗1.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二》:“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哇,你看这描写,把成都夸得像天堂一样,难道不是吗?就好像一个梦幻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2. 《登锦城散花楼》:“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哎呀呀,这阳光洒在成都的城头和散花楼上,多美的景象呀,就像给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3. 《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你想想,把蜀道的难形容得比登天还难,这是多么夸张又生动的表达呀,就像我们面对一个巨大挑战时的感受。
4. 《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听听,这路崎岖得很呢,就好像在跟我们诉说着它的艰辛,让人不禁为友人的旅途担心。
5.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那半轮秋月倒映在江水中,多有意境啊,就如同我们心中那一抹淡淡的思念。
6. 《古风·其四十一》:“朝弄紫泥海,夕披丹霞裳。
挥手折若木,拂此西日光。
”这描述多神奇呀,就好像李白在成都经历了一场奇幻之旅。
7. 《登峨眉山》:“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息。
”哇,说蜀国的仙山,峨眉山简直无可比拟,这不就是对成都美景的高度赞扬嘛。
8. 《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看着这描述,感觉成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就像我们身边热闹的集市一样。
9. 《赠别从甥高五》:“鱼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
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
”把从甥比作明月,多形象呀,就好像他在成都闪闪发光一样。
10. 《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那琴声就像万壑松涛,多震撼呀,就如同我们在成都听到了一场绝美的音乐会。
我的观点结论:李白的这些关于成都的古诗,生动地展现了成都的美丽和独特魅力,让我们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向往和喜爱。
李白《古风》其二十九(三季分战国)赏析《古风》其二十九李白“三季分战国,七雄成乱麻。
王风何怨怒,世道终纷拏。
至人洞玄象,高举凌紫霞。
仲尼欲浮海,吾祖之流沙。
圣贤共沦没,临歧胡咄嗟。
”诗名《古风》,这又是李白追古思今的一首诗,我们来看李白《古风》其二十九原诗:“三季分战国,七雄成乱麻。
”字词典故“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
《汉书·叙传下》:“三季之后,厥事放纷。
”颜师古注:“三季,三代之末也。
”】“战国”:【春秋战国。
“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
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强国。
】赏析李白说,夏、商、周末期的道德沦丧,最终导致中华大地分化成了春秋战国,到了战国七雄的时候,这世间简直乱成了麻。
李白为什么从“三季”讲起呢?“三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末期,这三个末期分别有“夏桀王”、“商纣王”、“周幽王”和“周厉王”这样的暴昏君。
关于中华历史,“曹植”在诗歌《惟汉行》中从“太极定二仪,清浊如以形。
”讲起,讲到夏商周的时候,是这么写:“明主敬细微,三季瞢天经。
二皇称至化,盛哉唐虞庭。
禹汤继厥德,周亦致太平。
”这“二皇”是指“伏羲氏”和“神农氏”,“唐虞”指“唐尧”和“虞舜”,“禹汤”指“夏禹”和“商汤”,“周”就是周朝了。
曹植说,二皇的时候,有着极其美好的教化;尧舜的时候,是一片盛况;夏禹和商汤时,继承了这样的德行;周朝也大致得到太平。
也就是说,到此大体还行,可是接下去呢?曹植之前也提到了“三季”:“三季瞢天经”,用了一个“瞢meng2”字,事实上说明这三季对“天经地义”的天道伦常已是模糊不清了。
而李白也就是要从这里说起,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就更模糊,更乱了,到了战国七雄的时候,那简直就乱成了麻。
“王风何怨怒,世道终纷拏。
”字词典故“王风”:【东周王朝统治区的诗歌。
】“纷拏na2”:【纷挐。
亦作“纷拿”。
混乱貌;错杂貌。
汉王逸《九思·悼乱》:“嗟嗟兮悲夫,肴乱兮纷挐。
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
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
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
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
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
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
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
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
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
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
古风五十九首·其二蟾蜍薄太清。
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
金魄遂沦没。
螮蝀入紫微。
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
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
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
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
感我涕沾衣。
古风五十九首·其三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
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
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
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
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
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
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
扬波喷云雷。
鳍鬣蔽青天。
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
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
金棺葬寒灰。
古风五十九首·其四凤飞九千仞。
五章备彩珍。
衔书且虚归。
空入周与秦。
横绝历四海。
所居未得邻。
吾营紫河车。
千载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
采铅青溪滨。
时登大楼山。
举首望仙真。
羽驾灭去影。
飚车绝回轮。
尚恐丹液迟。
志愿不及申。
徒霜镜中发。
羞彼鹤上人。
桃李何处开。
此花非我春。
唯应清都境。
长与韩众亲。
古风五十九首·其五太白何苍苍。
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
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
披云卧松雪。
不笑亦不语。
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
长跪问宝诀。
粲然启玉齿。
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
竦身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
苍然五情热。
吾将营丹砂。
永与世人别。
古风五十九首·其六代马不思越。
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
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
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
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虮。
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
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
白首没三边。
古风五十九首·其七五鹤西北来。
飞飞凌太清。
仙人绿云上。
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的意思
“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口号赠征君鸿》,其古诗全文如下: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
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
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
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
【注释】⑷天书:诏书。
⑸紫泥:用以封玺书的印泥。
⑹杨伯起:《后汉书·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
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翻译】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的职务,梁鸿回归会稽隐居。
我读遍高士传,你与古代的隐逸之士一样齐名。
云卧在丹壑绿溪,突然朝廷降下紫泥天书,征召你去。
不知您这位杨伯起式的人物,何时才能入关西。
【赏析】接着“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特指朝廷突降下紫泥天书,征召杨征君前往报效朝庭。
您却在丹塑中云卧不起。
最后“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意指不知您这位杨伯起式的人物,何时才能入关西。
此诗前四句以隐士陶潜和梁鸿相比,点出隐士身份,后四句言被召。
末以关西孔子杨伯起相比,切其姓与被征。
离别之际,友情无暇,以口号赠杨征君,以表达李白倾慕高士轻世肆志的清高。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春日行·深宫高楼入紫清》翻译及鉴赏(1)份《春日行·深宫高楼入紫清》翻译及鉴赏 1《春日行·深宫高楼入紫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
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
万姓聚舞歌太平,我无为,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
帝不去,留镐京。
安能为轩辕,独往如窅冥。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__垂鸿名。
《春日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用乐府古题创作的古诗。
此诗旨在讽刺封建帝王们好神仙,求长生而不成功,而提倡道家无为的__之术。
诗人借用祝寿之机,用黄帝升天的故事来劝告唐玄宗要清静无为,休养生息,才能__安民。
⑴春日行:《乐府古题要解》无此此题。
明胡震亨:鲍照《春日行》咏春游,太白则拟君王游乐之辞⑵紫清:天上,神仙所居⑶手语:指弹奏琴筝一类弦乐器⑷升天行:古乐府篇名⑸“因出”句:天池,池名,指汉武帝时所建太液池,于池中以象海上蓬莱、瀛洲、方丈三神山。
事见《史记·封禅书》⑹蹙沓:密集迫近貌⑺双蛾:女子双眉。
这里代指美女⑻挝钟考鼓:敲钟击鼓⑼我无为,人自宁:《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
这里指无为而治⑽三十六帝:道书上谓天上有三十六帝⑾云軿:这里指仙人在云中乘坐的有帷有盖的车子。
軿,有帷有盖的车子⑿镐京:西周国都。
在今陕西西安西南。
这里汉唐都城长安深幽宽广的皇城,高大巍峨的宫殿啊,直插云霄!窗楹大柱上镶嵌着金铸的黄龙在云雾中盘旋。
漂亮美丽的宫女临窗而坐,素手纤纤拨弄琴弦,琴声陶醉了宙斯,让他垂涎三千,不知道何处是西边!春风与琴声缠绵,袅袅灌进君王的耳中,琴声送他升上九重天,正好做个神仙。
仿佛航船要从皇宫的天池起程,乘长风破万里浪,直趋大海中的蓬莱三仙岛,有惊无险!三千宫女齐歌颂,八方钟鼓一起鸣,声波欲把宫殿倾,百姓也聚集在宫外为您送行。
晚霞的诗词晚霞的诗句古诗唯美今天给各位分享晚霞的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晚霞的诗句古诗唯美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形容晚霞很美的古诗形容晚霞很美的古诗形容晚霞很美的古诗如下:1、过雨园林绿渐浓,晚霞明处暮云重。
——赵彦端《浣溪沙·过雨园林绿渐浓》意为:下过雨的园林景色越来越浓绿,晚霞明亮之处暮云重重。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意为:一直大雁飞上天空与即将消失的晚霞融为一体,江水与这漫天的景象相映成。
3、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
——仲殊《南柯子》意为:白露渐渐退去残留的暑热,清风徐来与晚霞相辉映。
4、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
——刘禹锡《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意为:雨停了,天空的晚霞明亮了,晚风送来了夜晚的清凉。
5、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
——李白《宴陶家亭子》描写晚霞的诗词:1、晚霞诗宋· 林用中晚霞掩映祝融峰,衡岳高低烂熳红。
愿学陵阳修炼术,朝餐一片趁天风。
2、[唐] 刘禹锡《浪淘沙》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3、【唐】王勃《滕王阁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近代] 王国维《浣溪沙》爱棹扁舟傍岸行,红妆素蓞斗轻盈。
5、红歌《打靶归来》歌词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拔营归。
风展红旗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写晚霞的诗词有哪些写晚霞的诗词有哪些晚霞的诗句整理如下:1、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3、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4、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5、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
——贯云石《蟾宫曲·送春》6、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7、长天落彩霞,远水涵秋镜。
李白《古风·其十九》全诗赏析李白《古风·其十九》全诗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古风·其十九》全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解】此诗作于天宝十五年(756)春。
时安禄山已陷洛阳,并自称大燕皇帝;李白由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奔亡至华山。
或谓李白在宣城一带作此诗,恐未谛。
萧士赟云:“太白此诗似乎纪实之作,岂禄山人洛阳之时,太白适在云台观乎?”(《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二)甚是。
诗中前半写在莲花山之游仙生活,飘忽虚幻。
后半写洛阳人民惨遭屠戮,安禄山封赏逆臣。
末二句突出描绘战乱之酷烈与叛军之肆恣,沉痛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前半之游仙,反衬后半之写实,后人赞赏此诗,多着眼于此。
【全诗】《古风·其十九》[唐].李白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释】①本诗为《古风》第十九首,写于至德元年(756)春。
诗借登山游仙写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悲惨情景。
②迢迢:遥远貌。
明星:华山仙女名。
③把:持、拿。
④蹑:踏。
太清:太空。
⑤霓裳:虹霓似的衣裳。
曳:拖。
⑥云台:即北峰云台峰。
⑦卫叔卿:神仙名。
据《神仙传》载,卫为汉代中山人,服云母成仙。
汉武帝曾于殿上见他乘云车、驾白鹿自天而降。
⑧紫冥:高空。
⑨冠缨:即衣冠簪缨,代做官。
【赏析】1李白擅长各种诗体,但他最喜写乐府歌行和古风。
在五言古诗上取得很大成就,其中《古风》(五言)组诗五十九首,则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从这组古诗中,可以看出李白直接继承了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大型组诗)和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组诗)的传统,并又多方接受曹植、左思、郭璞等人诗风的影响。
古诗词中描写飘飘的诗句(50条)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古诗词中50条描写飘飘的诗句,供大家欣赏阅读。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曹植《美女篇》▶孤客飘飘岁载华,况逢寒食倍思家。
——卢纶《寒食》▶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关汉卿《双调·大德歌》▶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
——关汉卿《双调·大德歌》▶鸥,飘飘随钓舟。
今非旧,对花一醉休。
——任昱《金字经·重到湖上》▶飘飘如无倪,稽首祈上皇。
——李白《古风其四十一·朝弄紫泥海》▶一片飘飘下,欢迎有晚莺。
——毛泽东《五律·看山》▶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杜甫《燕子来舟中作》▶轻装照水,纤裳玉立,飘飘似舞。
——王沂孙《水龙吟·白莲》▶思飘飘。
拥仙姝独步,明月照苍翘。
——王沂孙《一萼红·石屋探梅》▶飘飘限江裔,想像空留滞。
——李白《禅房怀友人岑伦》▶雨师习习洒,云将飘飘翥。
——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飘飘凌云身,杳杳送鸿目。
——方回《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况我病倦翮,飘飘信风翔。
——张耒《旦起》▶飘飘出尘气,难与映麒麟。
——黄省曾《壬午对镜一首》▶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
——陶渊明《闲情赋》▶虽飘飘其日败兮,吾不忍改其此佩。
——黄庭坚《悼往》▶衣冠甚古须髯苍,飘飘一似乘孤舟。
《玉壶吟》注释赏析及译文鉴赏《玉壶吟》是由李白所创作的,全诗充满着郁勃不平之气。
按气韵脉络而论,诗可分为三段。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玉壶吟》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玉壶吟》唐朝:李白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玉壶吟》古诗简介《玉壶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诗人在诗里不仅抒写了“壮心惜暮年”、抱负无法实现的苦闷,并以丑女效颦为喻来表现自己鄙视权贵、耻与为伍的傲岸性格,反映了诗人当时内心的抑郁和愤慨。
《玉壶吟》注释⑴玉壶吟:据《世说新语·豪爽》记载:东晋王处仲酒后常吟唱曹操《步出夏门行》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壮诗句,一面唱,一面用如意(古代供玩赏的一种器物)敲打吐痰用的玉壶,结果壶口都被敲缺了。
《玉壶吟》即以此为题。
⑵烈士,壮士。
⑶壮心:雄心。
暮年:垂暮之年,即老年。
⑷涕:眼泪。
泗:鼻涕。
涟:流不断。
两句意为:酒后在秋月下拔剑起舞;忽然内心愤慨,高歌泪下。
⑸凤凰诏:据《十六国春秋》记载:后赵武帝石虎下诏时,坐在高台上,让木制的凤凰衔着诏书往下飞。
后称皇帝的诏书为凤诏。
紫泥:甘肃武都县的一种紫色泥,性粘,古时用以封诏书。
谒(yè):朝见。
称觞(shāng):举杯。
御筵:皇帝设的宴席。
两句意为:当初我奉诏入京朝见皇帝,登御宴举杯畅饮。
⑹揄(yú)扬:赞扬。
九重:这里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万乘(shèng)主:这里指唐玄宗。
⑺谑(xuè)浪:戏谑不敬。
赤墀(chí):皇宫中红色的台阶。
青琐:刻有连琐花纹并涂以青色的宫门。
赤墀、青琐,指宫廷。
贤:指皇帝左右的大臣。
⑻朝天:朝见皇帝。
飞龙马:古时皇帝有六个马厩,其中飞龙厩所养的都是上等好马。
壮丽意象的李白诗歌当代人读古代文学,有助于提高修养、智力、心理素质,增加人谈吐有节、举止有度的能力。
读古代诗词歌赋能提高人的智力、德行。
小编在此整理了壮丽意象的李白诗歌,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壮丽意象的李白诗歌11、《扶风豪士歌》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
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
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
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
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脱吾帽,向君笑。
饮君酒,为君吟。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2、《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放歌倚东楼,行子期晓发。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
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
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
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
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
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
3、《上留田行》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
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壮丽意象的李白诗歌21、《田园言怀》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2、《送杨少府赴选》大国置衡镜,准平天地心。
群贤无邪人,朗鉴穷情深。
吾君咏南风,衮冕弹鸣琴。
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
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
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流水非郑曲,前行遇知音。
衣工剪绮绣,一误伤千金。
何惜刀尺馀,不裁寒女衾。
李白《古风其十九》全诗赏析李白《古风(其十九)》全诗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古风其十九》全诗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风(其十九)李白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赏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释:古风即古体诗,这种诗体,用韵可平可仄,可换韵可不换韵,平仄声调完全听其自然,单句散行,篇幅可长可短,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诗体。
称为“风”,表示继承诗经中《国风》的传统精神。
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内容广泛,非一时一地之作,因为体制相同,便结集在一起,以《古风》标题。
这一首大约作于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
这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
这时作者在隐居学道求仙,社会的巨大动乱,使他从追求超脱中惊醒过来,写了这首表明心迹的诗篇。
莲花山:即西岳华山的莲花峰。
迢迢:遥远貌。
明星:神话传说中的华山仙女。
芙蓉:莲花。
传说华山上有池,池中生千叶莲华,食之可以成仙。
虚步:凌空行走。
蹑nie:踏。
太清:天空。
这两句写仙女的行动。
霓裳chang:彩云做的衣裳sang,仙人的服装。
曳ye:拖曳。
广带:宽大的衣带。
漂拂:随风飞行。
这两句写仙女飞行的姿态。
云台:华山东北面的高峰。
高揖yi:高拱双手作揖。
是一种表示尊敬的拱手礼。
卫叔卿:汉武帝时人,传说他服食云母石而成仙,曾降临汉宫,被汉武帝看见,武帝派人寻找他,终于在华山绝岩下望见他与仙人们下棋。
恍恍:恍惚不由自主的样子。
驾鸿:驾着飞鸿。
凌紫冥:升到紫色的高空。
这两句写飞游太空的情形。
洛阳川:洛阳一带平原。
川,平地。
胡兵:指安禄山的军队。
涂野草:沾满了野草。
指叛军对人民进行大屠杀。
豺狼:指安禄山的部下官员。
李白在成都写的诗1. 《登锦城散花楼》:“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你看这诗写得多美呀!就好像阳光一下子洒在了成都的城头上,那散花楼都变得闪闪发光了呢!李白站在那儿,是不是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住啦?2.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二》:“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哇塞,这简直是把成都夸上天了呀!说成都就像是从天上开出来的一样,那千家万户不就像是画里的美景吗?这比喻太绝了吧!3.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哎呀,李白在三峡的时候还看着月亮想念峨眉山呢,他对这地方感情多深呀!就像我们也会时常怀念某个特别的地方一样。
4. 《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他这是在告诉友人去蜀地的路不好走呢,多贴心呀!就好像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人提前给你打预防针一样。
5. 《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可太有名啦!那语气词用的,感觉李白都要跳起来了!真的就像那蜀道难到根本没法走一样。
6. 《登峨眉山》:“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李白说蜀国的仙山好多呀,但峨眉山那可是谁也比不上的呢!这是有多喜欢峨眉山呀!7. 《古风·其四十一》:“朝弄紫泥海,夕披丹霞裳。
挥手折若木,拂此西日光。
”这画面感多强呀!就像李白在那尽情地玩耍,还和太阳互动呢,多有意思呀!8. 《白头吟二首·其一》:“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锦水悠悠地流着,那鸳鸯多自在呀!就好像我们看到美好的景色也会心情愉悦一样。
9. 《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哇,这蜀僧从峨眉峰下来,为李白弹琴,那声音就像万壑松涛一样,多震撼呀!10. 《长干行二首·其一》:“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这里面的情感多真挚呀!就好像我们对爱情的渴望和坚守一样。
李白《古风·朝弄紫泥海》古诗译文李白《古风·朝弄紫泥海》古诗译文《古风·朝弄紫泥海》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朝弄紫泥海,夕披丹霞裳。
挥手折若木,拂此西日光。
云卧游八极,玉颜已千霜。
飘飘如无倪,稽首祈上皇。
呼我游太素,玉杯赐琼浆。
一餐历万岁,何用还故乡。
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
【前言】《古风·朝弄紫泥海》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此诗为游仙诗,表达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的.神仙世界的向往,其实是诗人对现实生活不满的反映。
【注释】⑴紫泥海:指东方朔成仙事。
《汉武洞冥记》:东方朔去,经年乃归。
母曰:“汝行经年一归,何以慰我耶?”朔曰:“儿至紫泥海,有紫水污衣,仍过虞渊(日入之处)湔洗(洗涤),赵发中返,何云经年乎?”⑵若木:传说日入处的树木。
语出《山海经·大荒北经》。
⑶“云卧”句:即游八极而卧云山,意谓漫游四海,栖居林泉。
八极,八方极远之地。
⑷倪:边际。
⑸上皇:天帝。
⑹太素:指太素宫。
道教仙尊所居。
【翻译】东方朔啊东方朔,您清晨在紫泥海游玩,把衣服弄脏,黄昏却披上了彩霞纺织的衣裳。
您手中挥动着昆仑山上的琼枝,让落日的光辉婆娑起舞。
您乘着云彩的卧铺,游遍了天堂,到如今已经经过千年的风霜,依旧容颜如玉发光。
飘飘然,入天宫,见上皇,作个揖,给他面子一点亮。
您叫我与您一起游天堂,天天饮我玉杯琼浆,天天醉千场。
天堂一顿饭,人间已万年,何必回故乡?乘长风,破万里浪,游戏在天堂,心情如阳光灿烂。
【赏析】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
这是其中的第四十一首。
这是一首游仙诗,诗人因不满现实生活而向往无拘无束的神仙世界。
诗分三层意思。
前四句,效仿东方朔游紫泥海。
“云卧”六句,游八极祈(求告)上皇。
末四句,言不还故乡之愿。
东方朔是李白崇拜的偶像,与之在智慧、性情各个方面都很相象。
李白也想和东方朔一样,大隐金马门,可惜时间太短,毕竟唐玄宗不是汉武帝。
什么叫紫⽓东来?为什么紫⾊在古代被认为是代表祥瑞的颜⾊?紫⾊代表权威、声望、深刻和精神, 紫⾊是由温暖的红⾊和冷静的蓝⾊化合⽽成,是极佳的刺激⾊.紫禁城由称“紫宫”,注:“紫宫,天⼦所居处.紫⽓,紫⾊云⽓.古代以为祥瑞之⽓.附会为帝王、圣贤等出现的预兆.紫⾊代表优雅,⾼贵,魅⼒,⾃傲,神秘,印象深刻,压迫感,⾼贵神秘的颜⾊,略带种忧郁的⾊彩,让⼈不忍忘记的颜⾊,代表权威、声望、深刻和精神.紫 zǐ形声.字从此从⽷,此亦声.“⽷”指“系列”.“此”意为“就近”、“近处”.“此”与“⽷”联合起来表⽰“彩虹的⾊条系列之距⼈最近者”.本义:彩虹七个⾊条中由外向内数的第七条.引申义:彩虹七个⾊条中由外向内数的第七条的颜⾊.说明:1.彩虹的七个⾊条,从外⾄内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靛、紫.我们把“外”当作“远”,把“内”当作“近”,那么紫⾊条是七个⾊条中距离⼈们最近的.或者理解为:“外”即“彼”,“内”即“此”,这就是“紫”字从“此”的根据所在.2.“紫”字所从之“⽷”,即指“七个⾊条”所组成的⾊谱系列,⽽⾮指“丝线”、“丝帛”.类似地,“红”字中所含有的“⽷”,也是指彩虹的⾊谱系列.3.“紫”有“内”的意思,因此古代皇宫,既可以叫做“⼤内”,也可以叫做“紫宫”.【紫旭】清晨的太阳.《江南靖⼠诗稿·早春游园》诗:“杂树鸣禽欢紫旭,前河涨⽔移苍⽟.居家三⽇未观园,不觉池塘春草绿.” (摘⾃《载敬堂集》)【紫⽔晶】⽯英的⼀种.紫⾊,呈玻璃光泽,性脆,可作为⼯艺雕刻品的材料.【紫⽟】1.紫⾊宝⽟.古代以为祥瑞之物.《宋书·符瑞志下》:“黄银紫⽟,王者不藏⾦⽟,则黄银紫⽟光见深⼭.” 南朝梁刘勰《⽂⼼雕龙·正纬》:“⽩鱼⾚鸟之符,黄⾦紫⽟之瑞.”2.传说中春秋时吴王夫差⼩⼥名.亦名⼩⽟.据晋⼲宝《搜神记》载:吴王夫差⼩⼥紫⽟ ,年⼗⼋,悦童⼦韩重,欲嫁⽽为⽗所阻,⽓结⽽死.重游学归,吊紫⽟墓.⽟形现,并赠重明珠.⽟托梦于王,夫⼈闻之,出⽽抱之, ⽟如烟⽽没.后遂⽤以指多情少⼥.王闿运《采芬⼥⼦墓志铭》:“出郊⽽望,但见紫⽟之烟;舞鹤还来,俱⼊泉台之镜.”3.⽤为⼥⼦早逝之典.唐李⽩《经乱後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胡牀紫⽟笛,却坐青云叫.” 唐杜甫《桃⽵杖引赠章留後》诗:“斩根削⽪如紫⽟,江妃⽔仙惜不得.”4.紫⽵的别名.南唐陈陶《题僧院紫⽵》诗:“霞杯传缥叶,⽻管吹紫⽟.” 元陈旅《次韵友⼈京华即事》:“仙⼥乘鸾吹紫⽟,才⼈骑马勒黄⾦.” 清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词:“⼀任紫⽟⽆情,夜寒吹裂.”5.古⼈多截紫⽵为箫笛,因以紫⽟为箫笛之代称.【紫⽯】紫⾊⽯.传说古代曾⽤为货币.汉桓宽《盐铁论·错币》:“夏后以⽞贝, 周⼈以紫⽯,後世或⾦钱、⼑布.” 南朝梁江淹《伤友⼈赋》:“凋碧⽟之神树,销紫⽯之灵根.”【紫外线】⼀种波长⽐可见光线短的电磁波,波长由4000埃到60埃,在光谱上位于紫⾊光的外侧.紫外线能使磷光和荧光物质发光,能透过空⽓,不易穿过玻璃,有杀菌消毒的能⼒,对眼睛有伤害作⽤.也称紫外光.【紫⾦】⼀种珍贵矿物.汉刘桢《鲁都赋》:“紫⾦扬晖于鸿岸,⽔精潜光乎云⽳.”《新唐书·西域传下·康》:“南有钵露种,多紫⾦.” 明曹昭《格古要论·珍宝论·紫⾦》:“古云半两钱即紫⾦.今⼈⽤⾚铜和黄⾦为之.然世⼈未尝见真紫⾦也.”【紫狐】野狐.唐段成式《⾣阳杂俎·诺皋记下》:“旧说野狐名紫狐,夜击尾⽕出,将为怪,必戴髑髅拜北⽃,髑髅不坠,则化为⼈矣.”【紫府】道教称仙⼈所居.晋葛洪《抱朴⼦·祛惑》:“及⾄天上,先过紫府,⾦牀⽟⼏,晃晃昱昱,真贵处也.” 前蜀贯休《寄天台道友》诗:“紫府称⾮远,清溪径不迂.”《醒世恒⾔·杜⼦春三⼊长安》:“教他免堕红尘,早登紫府.”康有为《将⾄桂林望诸⼭⽯峰》诗:“天愍⾄诚割紫府,掷之桂林西南隅.”【紫泥海】传说中海名.传说汉东⽅朔童时失踪,累⽉⽅归,后复去,经年乃归,邻母见⽽⼤惊,叩问何往.朔⽈:“⼉⾄紫泥海 ,有紫⽔污⾐,仍过虞渊湔浣,朝发中返,何云经年乎?”见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唐李⽩《古风》之四⼀:“朝弄紫泥海 ,⼣披丹霞裳.”【紫宙】宇宙;上天;⾼空.南朝梁江淹《构象台》诗:“⽹紫宙兮洽万品,冠璇宇兮济羣⽣.” 唐徐彦伯《南郊赋》:“告紫宙之成功,定皇天之寳位.” 宋苏舜钦等《荐福塔联句》:“踊甓皇都壮,盘基紫宙雄.”【紫穹】天空.《宋书·乐志⼆》:“ 昭皇太后神室奏《昭德凯容》之乐舞歌词:‘膺华丹燿,登瑞紫穹.’”【紫皇】道教传说中最⾼的神仙.《太平御览》卷六五九引《秘要经》:“太清九宫,皆有僚属,其最⾼者,称太皇、紫皇、⽟皇.” 唐李⽩《飞龙引》之⼆:“载⽟⼥,过紫皇, 紫皇乃赐⽩兔所擣之药⽅.” 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四》:“紫皇⼀⼣下纶旨,细祓丹铅勘⽂字.”【紫泉】紫⾊之泉.唐王勃《怀仙》诗:“紫泉漱珠液,⽞巖列丹葩.” 唐李商隐《隋宫》诗:“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林屋洞》:“⼜坐紫泉光,⽢如酌天酒.”原注:“⽩芝、紫泉皆此洞所出,乃神仙之饮饵,⾮常⼈所能得.”【紫风流】花名.麝囊花的别名.宋陶⾕《清异录·紫风流》:“庐⼭僧舍有麝囊花⼀藂.⾊正紫,类丁⾹.号紫风流.江南後主诏取数⼗根植于移风殿 ,赐名蓬莱紫.”【紫庭】1.帝王宫廷.《後汉书·皇甫规传》:“⾂⽣长边远,希涉紫庭,怖慴失守,⾔不尽⼼.” 晋左思《悼离赠妹》诗之⼆:“以兰之芳,以膏之明,永去⾻⾁,内充紫庭.” 唐⽩居易《骠国乐》诗:“ 德宗⽴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年》:“今陛下已御正殿,⾂谓何惜紫庭数步之地,使之稽⾸拜伏,瞻仰清光.”2.神仙所住宫阙.三国魏嵇康《代秋胡歌诗》:“受道王母 ,遂升紫庭.” 唐李康成《⽟华仙⼦歌》:“溶溶紫庭步,渺渺瀛台路.” 宋王禹偁《李太⽩真赞》:“仙之来兮峨眉扃,曳素⾐兮游紫庭.”【紫宫】1.星官名.指紫微垣.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于是范蠡乃观天⽂,拟法于紫宫筑作⼩城,周千⼀百⼆⼗⼆步,⼀圆三⽅.” 南朝陈沈炯《太极殿铭》:“⾂闻在天成象,紫宫所以昭著;在地成形,⾚县居其区宇.”2.指帝王宫禁.《⽂选·左思;之五》:“列宅紫宫⾥,飞宇若云浮.” 李周翰注:“紫宫,天⼦所居处.” 唐李⽩《感遇》诗之三:“紫宫夸蛾眉,随⼿会凋歇.” 明何景明《昔游篇》:“三千艳⼥罗紫宫,倾城⼀笑扬双蛾.”3.神话中天帝的居室.《淮南⼦·天⽂训》:“紫宫者,太⼀之居也.” 汉扬雄《⽢泉赋》:“闶阆阆其寥廓兮,似紫宫之峥嵘.” 元本⾼明《琵琶记·新进⼠宴杏园》:“看奎光飞缠紫宫,光摇万⽟班中.”【紫⽓】1.紫⾊云⽓.古代以为祥瑞之⽓.附会为帝王、圣贤等出现的预兆.《史记·⽼⼦韩⾮列传》“莫知其所终”司马贞索隐引汉刘向《列仙传》:“ ⽼⼦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浮关,⽽⽼⼦果乘青⽜⽽过也.”《南史·后妃传下·梁武帝丁贵嫔》:“贵嫔⽣于樊城,初产有神光之异,紫⽓满室.” 明梁⾠鱼《浣纱记·治定》:“烟霞⾼捧,看郁郁稽⼭紫⽓浓.喜逢⼀统,车书尽同.”2.旧时以为宝物的光⽓.《晋书·张华传》:“初, 吴之未灭也,⽃⽜之间常有紫⽓…… 华⽈:‘是何祥也?’ 焕⽈:‘寳剑之精,上彻于天⽿.’” 唐⽩居易《李都尉古剑》诗:“⽩光纳⽇⽉,紫⽓排⽃⽜.” 明何景明《观吴进⼠舞剑歌》:“仰瞻南⽃有紫⽓,却顾东海⽆波涛.”【紫⽓东来】《史记·⽼⼦韩⾮列传》“于是⽼⼦乃著书上下篇,⾔道德之意五千馀⾔⽽去,莫知其所终” 司马贞索隐引汉刘向《列仙传》:“ ⽼⼦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浮关,⽽⽼⼦果乘青⽜⽽过也.”后遂以“紫⽓东来”表⽰祥瑞.清洪升《长⽣殿·舞盘》:“紫⽓东来,瑶池西望,翩翩青鸟庭前降.”【紫烟】亦作“ 紫烟 ”.紫⾊瑞云.晋郭璞《游仙诗》之三:“ ⾚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梁书·皇后传·⾼祖丁贵嫔》:“贵嫔⽣于樊城 ,有神光之异,紫烟满室,故以‘光’为名.” 宋范仲淹《上汉谣》:“冉冉去红尘,飘飘凌紫烟.” 清钮琇《觚賸续编·樾巢近体》:“书成招⼿呼青鸟,歌罢翻⾝上紫烟.”2.⼭⾕中的紫⾊烟雾.南朝梁武帝《游锺⼭⼤爱敬寺》诗:“长途弘翠微,⾹楼间紫烟.” 唐李⽩《望庐⼭瀑布⽔》诗之⼆:“⽇照⾹炉⽣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宋刘弇《宿长⼭寺》诗:“破暝紫烟⽣,写⾕清樾好.”【紫宸】1.宫殿名,天⼦所居.唐宋时为接见群⾂及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在⼤明宫内.唐杜甫《冬⾄》诗:“杖藜雪後临丹壑,鸣⽟朝来散紫宸.”2.泛指宫廷.明沈鲸《双珠记·邮亭失珠》:“纔离紫宸 ,平步莲鞋稳.” 清孙枝蔚《北⼭》诗:“战⼠从来苦,谁曾达紫宸.”参阅《唐六典·尚书⼯部》、宋王应麟《⽟海·宫室·唐紫宸殿》.3.借指帝王、帝位.《晋书·后妃传序》:“若乃作配皇极,齐体紫宸,象⽟牀之连後星,喻⾦波之合羲璧.”《梁书·元帝纪》:“紫宸旷位,⾚县⽆主,百灵耸动,万国回皇.”【紫磨】上等黄⾦.汉孔融《圣⼈优劣论》:“⾦之优者,名⽈紫磨,犹⼈之有圣也.” 北魏郦道元《⽔经注·温⽔》:“华俗谓上⾦为紫磨⾦,夷俗谓上⾦为阳迈⾦.”《法书要录》卷四引唐张怀瓘《⼆王等书录》:“往在翰林中,见古锺⼆枚……上有古⽂三百许字,记夏禹功绩,字皆紫磨⾦钿,光彩射⼈.” 宋蔡绦《铁围⼭丛谈》卷六:“其⾦,紫磨也,光艳溢⽬,异常⾦.”【紫檀】⽊名.常绿乔⽊,⽊材坚实,紫红⾊,可做贵重家具、乐器或美术品.晋崔豹《古今注·草⽊》:“紫旃⽊,出扶南,⾊紫,亦谓之紫檀.”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装背褾轴》:“故贞观、开元中,内府图书,⼀例⽤⽩檀⾝,紫檀⾸,紫罗褾织成带,以为官画之褾.”《红楼梦》第三回:“当地放着⼀个紫檀架⼦⼤理⽯屏风.”【紫霞】紫⾊云霞.道家谓神仙乘紫霞⽽⾏.《⽂选·陆机;》:“献酬既已周,轻举乘紫霞.”刘良注:“众仙会毕,乘霞⽽去.” 唐李⽩《古风》之三⼗:“⾄⼈洞⽞象,⾼举凌紫霞.” 明张凤翼《灌园记·君后⾃责》:“谁知道絜带咱,享荣华,似拔宅飞升凌紫霞.”【紫鸾】传说中神鸟.唐杜甫《秋⽇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百韵》:“紫鸾⽆近远,黄雀任翩翾.” 唐李商隐《海上谣》:“紫鸾不肯舞,满翅蓬⼭雪.” 明梅⿍祚《⽟合记·义姤》:“⽟笙吹彻也会双仙,⼀任天风驾紫鸾.”。
一、《将进酒》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译文:您难道没看见,那黄河之水从天而降,奔腾不息流向大海,却再也无法返回。
您难道没看见,那高堂之上的明镜映出我悲戚的白发,清晨如同青丝,傍晚却已化成白雪。
二、《庐山谣》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太阳照耀香炉峰,升起紫色的烟雾。
远远望去,瀑布如同挂在山前。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从九天坠落。
三、《望庐山瀑布》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太阳照耀香炉峰,升起紫色的烟雾。
远远望去,瀑布如同挂在山前。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从九天坠落。
四、《静夜思》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床前明月光照,疑似地上铺满霜。
抬头仰望明月,低头思念故乡。
五、《赠汪伦》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坐小舟即将离去,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踏歌而来。
桃花潭水深千尺,却不及汪伦送我之情。
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友孟浩然告别黄鹤楼,烟花盛开的三月前往扬州。
孤帆远去的身影消失在碧空之中,只见长江水流向天际。
七、《夜泊牛渚怀古》原文:牛渚西江夜泊船,客行虽云乐未央。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译文:我在牛渚西江夜泊船只,虽然旅途充满乐趣,但还未到尽头。
潮水平缓,两岸宽阔,风势适中,帆船悬挂。
《李太白全集》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将进酒》、《庐山谣》、《望庐山瀑布》等。
这些诗作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通过这些翻译,我们可以领略到李白的诗歌魅力,感受到他的人生哲学和思想情感。
李白《古风·朝弄紫泥海》古诗译文
《古风·朝弄紫泥海》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朝弄紫泥海,夕披丹霞裳。
挥手折若木,拂此西日光。
云卧游八极,玉颜已千霜。
飘飘如无倪,稽首祈上皇。
呼我游太素,玉杯赐琼浆。
一餐历万岁,何用还故乡。
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
【前言】
《古风·朝弄紫泥海》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此诗为游仙诗,表达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的神仙世界的向往,其实是诗人对现实生活不满的反映。
【注释】
⑴紫泥海:指东方朔成仙事。
《汉武洞冥记》:东方朔去,经年乃归。
母曰:“汝行经年一归,何以慰我耶?”朔曰:“儿至紫泥海,有紫水污衣,仍过虞渊(日入之处)湔洗(洗涤),赵发中返,何云经年乎?”
⑵若木:传说日入处的树木。
语出《山海经·大荒北经》。
⑶“云卧”句:即游八极而卧云山,意谓漫游四海,栖居林泉。
八极,八方极远之地。
⑷倪:边际。
⑸上皇:天帝。
⑹太素:指太素宫。
道教仙尊所居。
【翻译】
东方朔啊东方朔,您清晨在紫泥海游玩,把衣服弄脏,黄昏却披上了彩霞纺织的衣裳。
您手中挥动着昆仑山上的琼枝,让落日的光辉婆娑起舞。
您乘着云彩的卧铺,游遍了天堂,到如今已经经过千年的风霜,依旧容颜如玉发光。
飘飘然,入天宫,见上皇,作个揖,给他面子一点亮。
您叫我与您一起游天堂,天天饮我玉杯琼浆,天天醉千场。
天堂一顿饭,人间已万年,何必回故乡?乘长风,破万里浪,游戏在天堂,心情如阳光灿烂。
【赏析】
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
这是其中的第四十一首。
这是一首游仙诗,诗人因不满现实生活而向往无拘无束的神仙世界。
诗分三层意思。
前四句,效仿东方朔游紫泥海。
“云卧”六句,游八极祈(求告)上皇。
末四句,言不还故乡之愿。
东方朔是李白崇拜的偶像,与之在智慧、性情各个方面都很相象。
李白也想和东方朔一样,大隐金马门,可惜时间太短,毕竟唐玄宗不是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