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仓储危化品经营单位应急预案
- 格式:docx
- 大小:28.07 KB
- 文档页数:15
无仓储危化经营单位应急预案范文【篇一】无仓储危化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无储存经营单位,只从事票据业务,不参与危化品的装卸和运输环节。
无储存经营单位有无必要编制应急预案?如需编制主要针对哪些事故进行编制。
另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中规定,申请经营许可证时应提交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而《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只规定带储存经营危化品单位需备案,无储存经营未做具体规定,这样无储存经营单位应急预案需要备案吗?回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第五条第二款对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应急救援预案作出了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
扩展山东危化品菏泽郓城电子交易市场、危化百科负责人张经理表示我们市场是由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可以为入驻企业代办危化品经营许可证,从递交危险化学品申请材料到审批下证三个工作日,政策稳定,绝无二次收费的情况发生,真正的做到让你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市场有专门的会计为入驻的企业进行税务登记,开票等。
张经理同时说,政府为我们市场创造了政策十分宽松的的环境,就是让入驻的企业安心经营。
【篇二】无仓储危化经营单位应急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规范全省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为危化品)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应急响应程序,科学、及时、有效地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预防和减少次生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江苏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无仓储危化品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XXXX年XX月XXX目录1.总则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适用范围1.4 应急工作原则2.经营单位概况3.应急救援的组成和职责3.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联系方式3.2 职责与分工4.应急程序、通讯联络4.1 报警与救援程序4.2 社会救援报警电话5.预警和预防机制5.1 信息报送5.2 事故预防6.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措施6.1 黄磷6.2 硫磺6.3 硫酸说明:该预案旨在规范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并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加强公司应急救援工作,规范应急救援流程,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自然灾害等。
1.4 应急工作原则应急工作必须遵循“快速、科学、有序、有效”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2.经营单位概况公司是一家从事化工生产的企业,主要生产危险化学品,如硫酸、硫磺、黄磷等。
公司员工100人,主要分为生产、质检、管理等部门。
3.应急救援的组成和职责3.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联系方式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包括领导小组、指挥部、救援队伍等。
领导小组成员由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和组织实施。
指挥部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工作,救援队伍负责具体救援工作。
联系方式包括电话、短信、网络等多种方式。
3.2 职责与分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组织演练、协调救援工作等;指挥部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工作、调度救援队伍、协调相关部门等;救援队伍负责实施救援工作、保障现场安全、协调社会救援等。
一、编制依据为确保经营无储存单位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经营无储存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中毒、交通事故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信息报送、物资保障等工作。
3. 设立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措施。
四、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1)发现事故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情况。
2. 应急处置(1)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2)采取应急措施,包括但不限于:a. 人员疏散:立即组织人员撤离事故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b. 现场控制:设置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c. 灭火救援:组织消防队伍进行灭火救援,防止火势蔓延。
d. 环境保护: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e. 医疗救护:组织医疗救护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3. 事故调查与处理(1)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3)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组织应急队伍,明确人员职责,加强应急演练。
2.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需要。
3. 资金保障:设立应急基金,确保应急处置资金需求。
4.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信息报送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六、预案实施与更新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预案实施过程中,如遇重大变化,应及时修订和完善。
3. 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应急指挥部所有。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确保经营无储存单位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保障公司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
危化品(无储存)公司应急预案危化品是指对人体、动物、设施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物质,其存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因此,危化品公司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和保障公司及周边居民的安全。
下面是一份针对无储存危化品公司的应急预案,供参考。
一、公司概况无储存危化品公司位于城市郊区,周围居民较少,主要从事化工原料的销售和运输工作,无生产过程和污染排放。
公司现有员工40人,其中危化品操作人员4人,企业安全部门2人。
二、应急组织与责任划分1. 应急组织机构由公司安全负责人担任组织领导,企业安全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应急指挥部,由企业安全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其他部门和人员按职责分工参与应急处置。
2. 责任划分(1)公司安全负责人: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检查、修订和培训。
(2)企业安全部门:负责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协调应急资源、组织应急演练、应急知识培训等工作。
(3)危化品操作人员: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协助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工作。
三、应急设备和物资1. 应急设备(1)手持灭火器:2个(2)破拆工具:2把(3)现场应急箱:备有化学防护服、防毒面具、顶棚扑灭器等应急用品。
2. 应急物资(1)救生衣:2套(2)急救箱:备有止血带、消毒纱布、伤口敷料等应急用品。
(3)通讯设备:备有手机、对讲机等应急通讯设备。
四、应急流程1. 应急处置程序(1)接到报警后,应及时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前往现场。
(2)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安排人员组成救援队,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
(3)救援队员应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进行现场勘查和化验,判断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
(4)对于人员受伤或晕倒者,应立即进行急救和紧急运送。
(5)做好现场监控、随时掌握事态演变,确定有效应对方法并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
2. 应急处置原则(1)保障人员安全第一。
(2)尽量避免扩大事故范围,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危化品无仓储批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前言危化品无仓储批发企业是指没有固定仓库,以批发模式销售危化品的企业。
由于危化品的特殊性,一旦发生事故,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
因此,制定危化品无仓储批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组织机构和责任1.企业应当设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领导小组负责人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担任,成员包括企业高层领导、安全生产负责人、应急救援负责人等。
3.应急救援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应急预案,调集应急资源,协调相关部门和外界力量,确保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高效运行。
三、事前准备1.企业应当对从事危化品无仓储批发工作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应急救援意识和技能。
2.企业应当定期检查危化品储存和装卸设施的完好性,确保设施符合安全要求。
3.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的储备系统,保证及时调集和使用。
四、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1.企业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2.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当立即组织人员撤离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3.企业应当通过各种通讯手段向周边居民发布事故情况和应对措施,引导居民采取相应的避难措施。
五、应急处置措施1.企业应当根据事故情况,采取适当的应急处置措施,如封锁事故现场、隔离现场危险区域等。
2.企业应当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统筹调度各方力量,协调进行事故处置工作。
3.企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调配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提供必要的救援资源。
4.企业应当建立事故信息管理系统,对事故信息进行统一记录和分析,提供决策依据。
5.企业应当与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保持密切沟通,积极获取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六、事故善后处理1.事故处理完毕后,企业应当与相关部门共同进行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根据事故原因和责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2.企业应当及时向受影响的居民赔偿,并提供必要的后续帮助和支持。
危化品(无储存)公司应急预案一、背景在现代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然而,由于危险化学品的特殊性,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危化品公司应当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员安全和减轻损失。
二、指挥机构和责任1.公司应当设立危险化学品应急指挥机构,由厂长或安全总监担任指挥长,应急管理部负责人担任副指挥长,安全员、消防人员等组成的应急小组成员。
2.指挥机构应对突发事件进行全面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确保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1.危险化学品储存分析:对危险化学品储存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种类、数量、存放位置、储存条件等,并建立清晰的图表和数据库。
2.应急救援流程: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流程,并确保所有相关人员了解和掌握应急救援流程。
3.人员疏散和避难计划:制定人员疏散和避难计划,明确各人员的疏散路线和安全避难点,并定期进行演练。
4.应急装备和器材:准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包括防护服、呼吸器材、消防设备等,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5.应急通信与警报系统:建立完善的应急通信与警报系统,确保及时、准确地向相关人员发出警报和信息通知。
6.应急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应急培训与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应急预案的执行1.事故发生时,应急指挥机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情况评估和指挥调度,确保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2.危化品公司应当配备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并与当地政府和相关救援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协作和信息共享。
3.应急预案的执行过程中,应及时汇报事故情况和救援进展,确保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了解事故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五、应急演练和评估1.危化品公司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各种不同类型的事故情况,评估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根据应急演练的结果,及时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水平。
危化品无仓储批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颁布令《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本公司应对突发事故的技术指导性文件,为本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公司所有员工应认真学习本预案,充分掌握应急职责,认真贯彻执行。
本预案已按照专家评审意见,于××××年××月××日修订完毕,现予于公布,并于××××年××月××日实施。
总经理:×××××××年××月××日目录1 总则 (5)2 危险性分析 (6)3 组织机构及职责 (9)4 预警与预防 (9)5 应急响应 (10)6 信息发布 (11)7 后期处置 (11)8 保障措施 (11)9 培训与演练 (12)10 附则 (12)11 附件 (12)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本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编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及其引发的火灾爆炸、化学灼伤、中毒及环境污染等事故的处置。
根据公司实际和危险化学品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分析,将事故级别统一定为一级,即事故现场处置人员不能有效控制事故状态发展,需要公司协助处置。
危险化学品无仓储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篇第一篇:危险化学品无仓储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指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应当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职责。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责任制,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全面负责。
第二章应急准备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应当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
第六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确规定应急组织体系、职责分工以及应急救援程序和措施。
危化品无储存公司应急预案危化品无储存公司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危化品无储存公司职工和客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减轻和避免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的危险,制定了本应急预案。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1.公司总经理是应急管理机构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危化品无储存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
2.公司安全部门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牵头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1)组织制定公司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2)组织进行危险源识别和评估,危险源分类,制定管控措施;(3)组织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置工作,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联络;(4)负责监测、控制和报告事故及数据,及时反馈信息;(5)建立和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备用力量,维护和更新应急设备。
第三章应急预案编制1.应急预案必须根据危化品无储存公司实际情况编制,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工作程序、应急装备等方面的内容。
2.应急预案应按照不同性质的危险源及事故种类分别制定,注意及时更新预案内容,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3.应急预案应向工作人员公开,经常性组织演练,并不断完善和改进。
第四章应急物资储备1.应急物资储备应按照所在地区的危险程度和针对性进行定量储备,确保物资数量充足。
2.应急物资储备应包括:急救器材、消防器材、呼吸保护器、特种器材和应急设备等。
3.应急物资应储存在安全、易达、易使用、易识别的地方,并按照不同类别、不同用途予以分类,设置储备清单,并制定有效的保管措施,确保物资完好无损。
第五章应急演练1.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综合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类型,重点演练重大事故的处置和应急响应流程,并对演练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2.演练内容应按照最坏的情况进行模拟和处理,并实现现场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理等环节。
3.演练后,应总结经验教训,改进预案,完善应急体系,提高应急反应的能力和水平。
第六章应急响应流程1.事发时,应按照预案规定,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指定应急指挥人员,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危化品无仓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危化品无仓储事故:1. 危化品运输过程中的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2. 危化品储存、使用、处置过程中的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3. 危化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发生的其他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危化品无仓储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人员疏散、灭火救援、泄漏控制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现场救护、转送、救治等工作。
(3)环境监测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4)信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人员、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情况。
2. 现场处置(1)安全警戒:设置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确保事故现场安全。
(2)人员疏散: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组织事故现场及周边人员疏散。
(3)灭火救援:组织消防队伍进行灭火救援,防止火势蔓延。
(4)泄漏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泄漏,防止污染扩散。
3. 医疗救护组织医疗救护队伍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并将伤员及时转送至医疗机构救治。
4. 环境监测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5. 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事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五、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 责任追究:对事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3. 复原重建: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修复,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4. 经验总结:总结事故应急处置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应对危化品事故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无仓储的危化品生产、经营、使用、运输等环节发生的危化品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危化品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组织和落实。
3.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1)公安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工作。
(2)消防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灭火救援、人员搜救等工作。
(3)卫生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医疗救护、伤员救治等工作。
(4)环境保护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污染控制等工作。
(5)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事故的应急响应、信息报送、应急演练等工作。
四、预防与预警1.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危化品生产、经营、使用、运输等环节的监督检查。
2.建立健全危化品事故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危化品事故进行预警。
3.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响应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2.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3.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加强现场救援,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5.做好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
6.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六、后期处置1.事故处理后,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责任。
2.对事故责任人依法进行追究。
3.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保障措施1.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由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加强无储存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5.《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无储存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销售、运输、仓储、使用等环节。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无储存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应急专家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指导。
4.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具体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响应程序1.信息报告:发生突发事件时,各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指挥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应急处置: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采取以下措施:(1)现场警戒:设立警戒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2)人员疏散: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组织人员疏散。
(3)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4)应急物资供应:确保应急物资供应充足。
(5)环境监测:对事故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4.应急处置结束: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安全得到保障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处置结束。
六、应急保障措施1.物资保障: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需要。
2.技术保障: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3.人员保障:组织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经费保障:确保应急处置经费充足。
七、应急演练1.应急指挥部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2.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重庆科天化工产品有限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3年6月目录1总则 (4)1.1编制目的 (4)1.2编制依据 (4)1.3适用范围 (4)1.4应急工作原则 (4)2经营单位概况 (5)3.应急救援的组成和职责 (6)3.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联系方式 (6)3.2职责与分工 (6)4.应急程序、通讯联络 (7)4.1报警与救援程序 (7)4.2社会救援报警电话 (8)5预警和预防机制 (8)5.1信息报送 (8)5.2事故预防 (8)6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措施 (9)6.1硫磺 (9)6.2硫酸 (10)6.3磷酸 (11)6.4氢氧化钠 (12)7紧急疏散的原则 (12)7.1建立警戒区域 (12)7.2紧急疏散 (13)8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和处置 (13)8.1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 (13)8.2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原则 (13)8.3应急救援信号规定 (14)9应急培训计划和演练计划 (14)1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对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保证事故应急工作快速、有序、高效地运行,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安全、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结合公司自身经营情况及所经营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4应急工作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1)以人为本,快速反应。
事故发生后,迅速按照预案实施应急工作,处置事故,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
努力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确保社会稳定。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3)分工负责,协同应对。
有关部门根据“三定”方案和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4)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加强应急救援科学研究和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在事故单位开展自救工作的同时,依靠社会力量,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经营单位概况重庆科天化工产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危化品的贸易公司,本公司员工5人,注册资本200万元。
主要经营产品有硫磺,氢氧化钠,硫酸,磷酸等化工产品。
3.应急救援的组成和职责3.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联系方式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如下:刘红林:女公司法人吴波:男公司安全负责人3.2职责与分工不管在任何环节发生事故,公司应急救援组织均有义务协助应急救援工作。
组长: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协助社会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相关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组员:负责在现场收集材料,以便对发生事故调查;负责抢救工作和协助社会医疗救护单位进行救护工作;并向医疗单位说明是受何种危险化学品的伤害,及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特性、急救方法;负责协助公安、消防部门救援队伍疏散事故现场的人员、设立警戒线;负责后勤保障供应。
4.应急程序、通讯联络4.1报警与救援程序根据公司经营方式,当接到事故报警后,迅速召集应急救援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协助应急救援。
在赶赴现场途中,通过电话向在事故现场人员强调尽可能疏散、撤离事故现场的无关人员,根据事故大小首先设立一定范围的危险区,并进行隔离,禁止其他无关人员、车辆进入。
并立即向当地的公安、消防、医疗、环保等部门报警。
到现场后,根据各人职责和分工,迅速展开救援活动;根据事故的大小,协助当地的公安、消防、医疗、环保等部门检测、抢险、救援工作开展,向社会救援单位说明提供危险化学品的救援方法、措施及安全技术说明书,共同迅速制定现场抢险、救援及控制方法。
应急救援人员协助医疗救援人员在现场视受伤人员情况现场进行治疗救护,或迅速安排车辆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4.2社会救援报警电话消防报警电话:119医疗急救电话:120公安报警电话:110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023-涪陵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023-5预警和预防机制5.1信息报送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时,应当立即向主要负责人如实报告。
主要负责人接到事故或险情报告后,应根据各自职责,在规定时限内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5.2事故预防制定公司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满足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的工作人员;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强化日常安全生产检查。
特别是在运输途中,应加强监管,由供货方实施监控管理。
如有运输途中发生意外,监管部门应及时采取救援措施,并向上级汇报。
如自身能力不能施展救援的,应及时向其他有能力的营救部门求援。
6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措施6.1硫磺一、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
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二、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切忌与氧化剂和磷等物品混储混运。
平时需勤检查,查仓温,查混储。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三、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四、人员救援: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开水,催吐,就医。
6.2硫酸一、危险特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
具有强腐蚀性。
二、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
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三、灭火方法:砂土。
禁止用水。
应急处理人员戴好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穿防腐蚀工作服,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皮手套。
四、人员救援: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
立即就医。
6.3磷酸一、危险特性:有腐蚀性。
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
二、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转移到安全场所或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三、灭火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干粉灭火。
应急处理人员戴好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穿防腐蚀工作服,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皮手套。
四、人员救援: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若有灼伤,按酸灼伤处理。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6.4氢氧化钠一、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具有强腐蚀性。
二、泄漏处置: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三、灭火方法:用:雾状水、砂土。
灭火。
应急处理人员戴好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穿防腐蚀工作服,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皮手套。
四、人员救援: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11医。
7紧急疏散的原则7.1建立警戒区域(1)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及需坚守岗位人员以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7.2紧急疏散(1)紧急疏散应向上风向转移,要指定专人带领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警戒岗位,负责引导方向,防止有人误入火灾蔓延区。
(2)不能在低洼处滞留。
(3)疏散时注意清查是否有人停留在着火区,如有人未撤出,应采取紧急救援措施。
8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和处置8.1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在经营过程中一旦发生重大事故,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由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发布或解除应急救援指令,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和向周围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请求有关单位支援。
128.2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原则(1)一旦发生事故,不论大小,均要予以高度重视,按事故可能导致的最严重的后果及时做出判断,妥善处置。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以救人为主,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展,并尽快组织人员紧急疏散,撤离至安全区域。
(2)应急救援队伍,在重大事故发生时应及时赶赴现场,在指挥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根据事故情况,按照“自救为主”的原则和灭火预案,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消除事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
(3)若事故可能危害到周围单位、人员(居民)的安全时,应及时和周围单位及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引导其人员(居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4)在自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向周围单位通报,尽快请求社会力量援助。
社会援助队伍进入危险区域时,应安排专人联络,引导并告知事故概况和安全注意事项。
(5)建立事故应急救援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遇到问题及时处理。
8.3应急救援信号规定统一使用电话报警和联络,危险区边界安排人员设立警戒线。
任何闲杂人等禁止越入警戒线。
9应急培训计划和演练计划全体员工都负有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担负着公司经营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及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