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鱼市场前景
- 格式:docx
- 大小:10.79 KB
- 文档页数:3
2023年冷冻的鲜鱼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冷冻的鲜鱼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这也使得冷冻的鲜鱼成为了市场上备受追捧的一类食品。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速,全球渔业逐渐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产业,这也为我国冷冻的鲜鱼行业市场前景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从行业背景、市场趋势、品牌策略、发展机遇等几个方面对冷冻的鲜鱼行业市场前景进行深入分析。
一、行业背景中国是一个拥有94526公里海岸线的海洋大国,海鲜资源丰富。
然而,传统的冷链供应链体系不完善,许多鲜鱼很难到达终端市场。
同时,人均收入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也使得消费者对高品质、安全、营养的鲜鱼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冷冻的鲜鱼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
目前,国内的冷冻鲜鱼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报告,2019年,我国冷冻鲜鱼进口量超过了110万吨,渔业行业收入高达3000亿元以上。
据预测,未来几年,该行业将保持高速增长,进口量和产值都将持续攀升。
二、市场趋势1.健康和营养的需求推动冷冻鲜鱼市场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身体健康和营养均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冷冻的鲜鱼不仅可以保存鱼肉的营养价值,还能保证鱼肉的新鲜口感,使得消费者更加愿意购买。
2.电商成为冷冻鲜鱼销售的重要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线上销售已经成为消费者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鲜鱼电商也越来越普及。
冷链物流的发展使得鲜鱼也能够在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而且价格更加优惠便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3.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的影响力不断加强。
随着行业规模的壮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中优秀的企业已经渐渐崭露头角,并在市场上展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
这些企业除了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外,同时注重品牌宣传和营销策略,使得自己的形象不断受到提升,成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和标杆。
三、品牌策略1.建立专业的品牌形象。
在市场中,品牌形象很重要,专业的品牌形象能够体现企业的优势和能力,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养泥鳅赚钱吗养泥鳅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养殖项目,可以说是一项有发展前景的养殖业。
养泥鳅赚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泥鳅繁殖速度快。
泥鳅属于冷水鱼类,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生长快。
一般情况下,泥鳅的繁殖周期为2-3个月,每次产仔可达到数百条,甚至上千条,因此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迅速增殖,产量较高。
在后期的销售中,这些泥鳅可以将养殖成本迅速回收,实现盈利。
其次,泥鳅市场需求大。
泥鳅是我国传统的冷水鱼类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无论是作为食品还是观赏鱼,泥鳅都备受青睐。
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人们对泥鳅的需求更加旺盛。
由于当前市场供应相对不足,价格较高,因此养殖泥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带来更高的利润。
再次,泥鳅养殖成本较低。
相比于一些大型养殖项目来说,养泥鳅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
首先,泥鳅可以利用池塘、水槽等小型设备进行养殖,占用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小。
其次,泥鳅的饲料价格相对较低,可以采用自制饲料,降低饲料成本。
另外,泥鳅对水质要求不高,无需使用过多的药物和化学物质进行治理,也能降低养殖成本。
因此,相对于其他鱼类养殖项目来说,养泥鳅的风险较低,收益相对较高。
最后,泥鳅养殖和其他养殖业形成联动。
泥鳅产仔快、耐繁殖,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产量。
这些泥鳅可以作为其他鱼类养殖的饲料,例如养虾、养鱼等项目,通过泥鳅养殖的副产品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这也为养泥鳅提供了更多的赚钱机会。
总之,养泥鳅是一项有发展前景的养殖业,具有较快的投资回收周期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然而,养殖泥鳅并不是单纯的投资赚钱,也需要熟悉相关养殖技术,合理规划和管理养殖过程,才能实现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发展冷水鱼养殖经济效益高导读五峰地处五陵山脉, 湖北省的西南部, 气候寒冷, 全年平均气温8.9 ℃。
从全县渔业资源分析, 全县有着极为丰富的冷水资源, 亟待开发利用。
而发展冷水鱼养殖具有很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有着广阔前景。
一、冷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养殖情况据初步调查,全县有比较好的冷水泉48 处, 水温均不超20℃, 适宜开发养殖冷水鱼。
其次,五峰为山区, 山涧溪水、地下水都是进行冷水性鱼类养殖的良好水源。
从目前的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周转资金。
冷水鱼养殖建池标准低, 特别是引用水源上缺乏科学性。
养殖池建设布局不合理缺乏科学规划;2、技术管理不到位,养殖中全为粗养型, 饲料配比及投喂方法缺乏合理性,缺少鱼病防治技术;3、规模小, 仅为初步试验养殖, 形不成规模、产业。
二、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及潜力五峰地处湘鄂边缘,河流属长江流域清江水系和澧水水系,大小河流30多条,主要有渔洋河(出宜都汇清江)、天池河、泗洋河、渔泉河(出长阳汇清江)、南河(出松滋曲尺河、入洞庭湖)、湾潭河和百溪河(出石门渫水河汇澧水,入洞庭湖),总长213公里,流域面积为1956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11°15′~111°25′,北纬29°56′~30°25′。
水能资源蕴藏量为23.07万千瓦,较大泉水71处,水电站66座,水能年蕴藏量6.4亿立方米,极易适合淡水养殖。
五峰广大农民发展水产养殖的积极性也十分高涨,今年来,全县有数十名群众来县咨询水产养殖。
五峰立足本地发展优势,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效益为中心,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安全水产养殖业。
水产养殖业规模扩大到2000亩左右,池塘养鱼、水库养殖、流水养鱼等规模继续扩大,虹鳟鱼、俄罗斯鲟鱼、娃娃鱼等特有鱼类养殖面积实现零的突破,目前,已有三个业主开展养殖。
四大家鱼常规品种附加值低,纯天然养殖效益低。
只有养殖适合五峰水域条件的娃娃鱼、虹鳟鱼、俄罗斯鲟鱼,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综合开发利用,既可带动农户从事渔业养殖,增加就业岗位,又能带动当地农村的产业链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关于冷水鱼调研报告冷水鱼调研报告一、引言冷水鱼是指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鱼类,适应低温环境生存,并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
冷水鱼种类繁多,包括鲑鱼、鳟鱼、鳕鱼等等,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分布。
本报告旨在对冷水鱼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冷水鱼市场的潜力和发展趋势。
二、市场需求与潜力1. 高蛋白质营养需求:冷水鱼富含高质量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
近年来,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逐渐增加,从而增加了对冷水鱼的需求。
2. 多样化烹饪方式:冷水鱼有许多不同种类和口感,可提供多种不同的烹饪方式。
消费者对美食的追求不断提升,对冷水鱼的多样化烹饪方式的需求也相对较高。
3. 市场潜力巨大:由于寒冷海域资源丰富,世界各地都有许多潜在的冷水鱼市场。
如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对冷水鱼的需求稳定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会继续增加。
三、市场竞争与机遇1. 区域竞争激烈:由于冷水鱼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许多品牌和生产商的参与,市场竞争激烈。
如挪威、加拿大等地的品牌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2. 品质与可持续发展:冷水鱼市场对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
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对品牌的信任度和形象也会对购买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3. 新兴市场机遇:新兴市场对冷水鱼的需求潜力巨大,且市场竞争相对较小。
如中国市场近年来对冷水鱼需求量快速增长,提供了许多新的机遇。
四、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1. 品牌营销与推广:冷水鱼品牌的营销和推广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重要策略。
通过品牌建设、市场推广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可以提高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 创新产品开发:通过创新产品的开发,满足消费者对多样性和方便性的需求。
如罐头冷水鱼、冷水鱼制品等,可以提供不同的选择,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
3. 可持续发展:提高冷水鱼养殖的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重要发展趋势。
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优化饲料配方,降低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冷水鱼特色产业发展趋势冷水鱼是一种珍贵的水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优点,是人们健康饮食的首选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冷水鱼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世界各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冷水鱼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冷水鱼特色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需求的增长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冷水鱼作为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饮食选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根据中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过去十年间,冷水鱼养殖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0%。
这一趋势预计在未来几年里还将持续。
另外,全球范围内对冷水鱼的需求也在增长。
据国际水产养殖组织(FAO)的数据,全球冷水鱼养殖业的年均增长率为8%左右。
尤其是欧洲和北美市场对冷水鱼的需求十分旺盛,而亚洲市场的增长潜力仍然巨大。
二、技术创新的推动技术创新是冷水鱼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冷水鱼养殖技术不断改进,疾病防控、饲料配方优化、环境监控等方面的技术得到了突破。
例如,通过使用健康饲料、科学合理的养殖密度和水质控制等措施,可以减少鱼类对抗生素的依赖,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一些新兴技术也被应用于冷水鱼养殖。
比如,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品种,增强鱼类抗病能力和产量;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系统实时监测养殖条件,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等。
三、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提高,冷水鱼养殖业也不断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进行改进。
一方面,冷水鱼养殖场的环境控制得到了加强,致力于减少排放物和污染物的产生。
例如,通过使用生物过滤器、流动水体循环系统等技术,提高水质利用率和养殖效率,减少水体污染。
另一方面,冷水鱼养殖业也在积极探索资源节约的方法。
例如,将冷水鱼与其他生物进行多联养,提高养殖水体的资源利用率。
同时,冷水鱼养殖业也开始注意回收利用养殖废弃物,并进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
2024年淡水鱼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淡水鱼市场是指专门销售淡水鱼类的市场,其发展与淡水养殖业息息相关。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和鱼类养殖技术的进步,淡水鱼市场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介绍淡水鱼市场的现状,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淡水鱼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淡水鱼市场的年销售额已突破百亿元人民币。
市场中的淡水鱼品种丰富多样,包括鲤鱼、鳜鱼、草鱼、鲈鱼等。
其中,鲤鱼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种之一。
淡水鱼市场的消费特点淡水鱼市场的消费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意识:由于淡水鱼的养殖过程更加环境友好,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选择健康的食材。
淡水鱼因其低脂肪、高蛋白质的特点,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的首选。
2.消费习惯:相比于海鱼市场,淡水鱼市场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在菜市场或者超市购买鱼类。
这一特点促使淡水鱼市场与零售业的合作更加紧密,从而扩大了市场规模。
3.区域发展不平衡:淡水鱼市场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沿海地区的淡水鱼市场相对发达,而内陆地区的淡水鱼市场仍有提升空间。
市场发展趋势淡水鱼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养殖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淡水鱼养殖技术将更加先进。
通过引入智能养殖设备,优化水质管理和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2.品牌建设:打造淡水鱼品牌是市场发展的关键。
通过加强品牌营销、提升产品质量和信誉度,树立知名淡水鱼品牌,使消费者对淡水鱼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更高。
3.拓展市场渠道:淡水鱼市场可以通过拓展销售渠道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与各类餐饮企业合作,推广淡水鱼消费,扩大市场份额。
4.促进国际贸易:我国淡水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开拓国际市场。
总结淡水鱼市场作为淡水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推动了市场增长。
未来,淡水鱼市场将通过提升养殖技术、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市场渠道和促进国际贸易等措施进一步发展壮大。
北京市冷水鱼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点北京市冷水鱼产业发展的经验。
先说说现状吧。
我感觉北京的冷水鱼产业有它的优势,毕竟是大城市,消费市场潜力大呢。
像一些高档餐厅对冷水鱼的需求量就不小,这是个很好的市场窗口。
不过啊,问题也一大堆。
就拿养殖来说,冷水鱼对水质的要求是相当的高,稍微有点污染,鱼就容易得病。
我之前就吃过这样的亏,自己养的那批鱼啊,因为附近一个小工厂偷偷排污,结果可惨了,死了不少鱼呢,那损失可真是让人心疼!还有就是品种比较单一。
我常常想为什么不多引进一些新的冷水鱼品种呢?可能是大家都怕新东西不好养,风险大吧。
但老是那几种鱼,顾客都有些腻歪了不是?再说到销售渠道吧,感觉还是传统的多。
我觉得大部分都是在一些水产市场,或者是直接卖给饭店了。
可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啊,这方面的开发就比较滞后。
我认识的一个同行想做电商,可是遇到很多问题,像运输过程中的保鲜,还有包装等等,根本搞不定,最后也放弃了。
那针对这些问题,我有几点对策建议。
先说水质这个事儿,我觉得政府啊应该严格监管周边的企业排污,这是从源头上保护水质啊。
像在水源地附近,可以设立专门的环境监测站,监测水质情况。
品种单一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慢慢来。
我感觉可以先小规模地引进一些国外的优质冷水鱼品种进行试养。
比如说虹鳟鱼的新品种或者是三文鱼的近亲之类的,等摸索出经验了再扩大规模。
如果养殖户们怕资金不够或者技术不行,可以几家联合起来一起搞嘛。
哦对了还有销售渠道,得重视互联网啊。
可以和一些大的电商平台合作,让他们帮忙解决运输和包装问题。
我觉得养殖户们自己也得多学习一些现代的销售知识,不能总是守着老一套。
不过我也明白这很难,毕竟大家习惯了传统的方式,都不太愿意改变。
但这是趋势啊,要顺应这个大潮才好。
我知道我的这些建议也可能不完全对,也有局限性。
毕竟整个冷水鱼产业太复杂,受到很多因素影响。
但我想只要大家都朝着积极解决问题的方向去努力,北京市冷水鱼产业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冷水鱼产业发展趋势冷水鱼产业发展趋势引言:冷水鱼是指生活在低温环境下的鱼类,适应冷水环境的鱼类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如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北冰洋等地。
冷水鱼因其高脂肪含量、富含Omega-3脂肪酸和高品质蛋白质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而冷水鱼产业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了一个多元化且快速增长的行业。
本文将分析冷水鱼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全球市场概述冷水鱼产业是一个全球性的行业,其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冷水鱼产量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约100万吨增长到了现在的约200万吨。
其中,挪威、加拿大、俄罗斯、美国和中国是全球冷水鱼产业的主要生产国家,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目前,世界各地对冷水鱼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特别是在亚洲市场的需求表现出了较大的增长潜力。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冷水鱼消费市场之一,对冷水鱼产业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二、市场增长驱动因素1.健康认知提高:冷水鱼富含Omega-3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富含Omega-3脂肪酸的冷水鱼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
2.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冷水鱼由于其高品质蛋白质和口感良好的特点,被认为是高品质、高蛋白的食材之一,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3.亚洲消费市场的崛起:亚洲消费市场的发展速度快于其他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潜力巨大。
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人们对高品质食品的追求,对冷水鱼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4.持续供应的需求:冷水鱼主要分布在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具有自然的环境优势,种植难度较高。
因此,对于冷水鱼的持续供应需求推动了种植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发展趋势1.品种多样化:目前,食用冷水鱼以大西洋鲑、鳕鱼、黑鳕鱼和红鳟鱼等为主。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种植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出现更多种类且更加适应不同环境的冷水鱼。
2.海水养殖:由于天然冷水鱼资源的有限,海水养殖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4年淡水鱼养殖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淡水鱼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方式,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和问题挑战等方面,对淡水鱼养殖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市场需求淡水鱼作为人们餐桌上重要的食材之一,其市场需求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特别是在亚洲地区,淡水鱼是主要的渔业产品之一,供应市场较为广泛。
此外,淡水鱼还可以作为观赏鱼养殖的对象,满足人们对美丽鱼类的追求。
发展趋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淡水鱼养殖行业也受益于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
例如,智能控制系统的引入提高了养殖的效率和便利性,水质监测仪器的应用降低了疾病发生的风险。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也为鱼类的育种和改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环保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面对水资源的有限和环境污染的挑战,淡水鱼养殖行业逐渐重视可持续发展。
通过改良养殖设备和养殖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养殖过程的环境友好性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品种多样化与优质化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淡水鱼养殖行业不断推出新的品种,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口感的追求。
例如,一些养殖企业通过育种和营养调控等手段,提高了淡水鱼的肉质品质和口感,扩大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问题挑战疾病防控难题淡水鱼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是一大难题。
由于养殖环境复杂多变,病原微生物易于传播,防控工作更加困难。
因此,养殖企业需要加强疾病监测和防控措施,提高养殖效益。
行业规范缺失目前,淡水鱼养殖行业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导致养殖过程中存在一些乱象。
因此,建立健全的行业规范和标准是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水资源紧缺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淡水资源日益紧缺,这对淡水鱼养殖行业带来了挑战。
为了应对水资源的紧缺,养殖企业需要研究和应用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结论淡水鱼养殖市场在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和问题挑战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科技创新、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行业规范的建立,可以促进淡水鱼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冷水鱼产业发展趋势是什么冷水鱼产业发展趋势是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冷水鱼产业将面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会。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对高蛋白质食品需求的增加,冷水鱼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将为冷水鱼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机遇。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探讨冷水鱼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需求冷水鱼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Omega-3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多种益处。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高蛋白质食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冷水鱼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另外,冷水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生长适应范围广,可以在寒冷的水域中生存,适应性强。
这使得冷水鱼产业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为冷水鱼产品的市场需求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科技创新冷水鱼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密切相关。
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冷水鱼的养殖效率和产量,并改善鱼的品质。
例如,研发出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新品种,能有效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利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可以提供更为优质的饲料和环境条件,提高冷水鱼的养殖效果。
另外,科技创新还可以推动冷水鱼产业的深加工和附加值提升。
通过开发新的冷水鱼制品和加工技术,可以将冷水鱼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
例如,利用冷水鱼制作高端鱼肉制品、鱼油、鱼骨粉等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选择的需求。
三、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冷水鱼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冷水鱼的养殖过程中,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通过推广可持续的养殖模式,如循环水养殖、有机养殖等,减少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冷水鱼产业还可以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
例如,冷水鱼产业与渔业、旅游业、能源等行业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多元利用。
这有助于提高冷水鱼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冷水鱼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52019-18渔业信息我国冷水鱼产业前景广阔冷水性鱼类,通常是指生活在18~23℃水域中的鱼类,主要包括冷水性的鲑鳟鱼、亚冷水性的鲟鱼以及裂腹鱼等。
特别是鲑鱼,与鲤科鱼和罗非鱼同属于世界三大主养品种。
在我国,冷水鱼养殖已有50余年的历史,2018年,我国鲟鱼产量约8万吨,鲑鳟鱼产量达4.4万吨。
“冷水性鱼类多数生活在清净无污染水域,决定了无公害的产品特质,又由于冷水性鱼类大多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富含EHA和DHA等不饱和脂肪酸,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近日,在四川省天全县举行的全国冷水性鱼类养殖模式现场观摩活动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邓伟表示,我国冷水资源多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地区,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合理发展冷水鱼产业,对产业扶贫和发展现代渔业具有重要意义。
从自然条件看,我国具备大力发展鲑科冷水性鱼类养殖的基础。
据中国水产学会鲑鱼专业委员会统计资料估算,我国目前可利用的冷水资源流量超过5000m 3/秒,冷水鱼养殖的潜力超过50万吨。
2018年鲑鳟鱼类养殖年产量仅占可利用资源的8%。
冷水鱼养殖发展不充分的现状折射出了当前的产业瓶颈和困难。
特色淡水鱼体系鲑鳟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王炳谦表示,目前我国鲑鳟鱼养殖以直流水和网箱养殖为主要模式,总体上属于粗放状态,导致生产规模难以做大,产品形式单一,品质参差不齐,加工能力有限。
四川是冷水鱼产业大省,经过多年的培育,盆周山区以鲑鳟鱼、鲟鱼、雅鱼及土着鱼类为特色的冷水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养殖面积超过10万立方水体,年产值超过10亿元。
“特别是鱼子酱已经成为四川优质水产品的一张新名片,目前产量达20吨,出口量达18吨,并有望在3~5年内占据世界鱼子酱产量的20%~25%。
休闲渔业三分之一以上产值来自冷水鱼产业。
”四川省水产局局长何强说,2019年四川省财政结合产业扶贫政策,投入800万元引导建设冷水鱼养殖基地,支持有资源条件的贫困村发展冷水鱼养殖。
/ 2021年第3期72探讨分析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水资源丰富,气候环境条件适宜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当地坚持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产业中去。
本文通过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当前水域资源、冷水渔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等进行探索分析,寻找适宜当地资源特点的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途径,为全力推进地方特色渔业发展提供参考。
甘肃张家川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及前景分析文/张晓琴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处黄河水系的渭河流域,境内有千河、长沟河、牛头河和葫芦河四大水系,河流总长度234.48km ,自东北部至西南部流淌,还有东峡、石峡、富川三座水库,水域资源丰富。
由于地势地貌复杂,其境内地区差异显著,年平均水温在13℃~16.5℃之间,最高时可达25℃,每年4月~11月水温均高于12℃以上,适宜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
一、养殖现状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渔业发展相对滞后,冷水鱼养殖起步较晚,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冷水鱼养殖产业开始不断壮大,且养殖质量有所提高。
当地先后出现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清泓渔业养殖开发有限公司、马鹿秦岭细鳞鲑驯养繁殖场、关山美渔业开发有限公司、长宁驿休闲度假中心、花园三信养鱼场、天河养鱼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宝林米兰水产养殖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传奇养殖场等11个以养殖冷水鱼为主的水产养殖公司(场),建有国家级秦岭细鳞鲑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保护区面积18.95km 2。
目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水产养殖总面积1550亩,包括池塘养殖面积109亩,水库养殖面积1440亩,水产品年产量120t ,产值260万元。
养殖类型包括以东峡水库、石峡水库、富川水库等为主体的水库生态养殖,以天然河道水体为主的外荡养殖,以马鹿河、樊河为主的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性养殖,以及传统的池塘养殖。
养殖品种从“四大家鱼”发展到虹鳟、金鳟、鲟鱼等十余个品种,经营模式已从单一的生产经营、资源保护型渔业向休闲垂钓型和产业经营型渔业延伸过渡,养殖效益连年提高,充分发挥了水产养殖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引导群众致富等方面的作用。
冷水鱼市场前景冷水鱼是一种高蛋白、高脂肪、胆固醇极低的鱼类,因其品质好、营养价值高,有助于健脑、预防心脏血管等疾病,并能有效抵抗糖尿病等慢性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
目前,冷水鱼已成为欧美等国家人民的主流水产食品,被中国营养协会评为“向全国人民推荐的最佳健脑食品”。
全球冷水鱼年需求量约500万吨,年产量约100万吨。
目前,国内冷水鱼年需求量约13万吨,而年产量约1万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每年对冷水鱼的需求量会以35%~40%的速度递增。
目前供需缺口大,主要依靠进口。
因此,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来看,冷水鱼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1)虹鳟虹鳟属冷水性鱼类,适宜生活温度为12~18℃,最适生长温度16~18℃,原产于美国,是目前世界各地人工养殖最广泛的经济鱼类之一。
虹鳟鱼系冷水性凶猛鱼类,喜栖息于水质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川溪流中,以水生昆虫及幼虫、甲壳类、小鱼虾、蝌蚪和掉入水中的陆生昆虫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给的颗粒饲料。
虹鳟鱼有很发达的胃,肠道短,幽门垂发达。
游泳迅速,适宜集约化养殖,单产很高。
虹鳟鱼肉质鲜嫩、味美、无腥味、无小骨刺、无需刮鳞。
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胆同醇含量几乎等于零。
最新研究表明,经常性的食用鲑鳟鱼类有助于保护心脏。
鲑鱼含有大量ω-3不饱和脂肪酸。
ω-3脂肪酸有增强主动脉血流、降低血脂和抑制血小板形成之功能,可大大降低患病的危险。
除了提供鱼肉外,内脏、鱼卵和鱼头等亦可被加工利用。
鲑鱼卵是加工鱼耔酱的原料,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磷脂体和磷酸盐,而且味道鲜美,是欧美国家餐桌上的珍品。
鲑鱼精巢可制鱼精蛋白,鱼精具有抗氧化功能,可开发为天然氧化剂。
鲑鱼头可提取肽,可预防血压上升。
虹鳟还具有很高的游钓价值和观赏价值。
由于它们大多生活于清澈见底的水体中,并具有优美健硕的流线型体形,吸引了大批鱼类爱好者和垂钓爱好者。
我国冷水鱼养殖潜力巨大前不久,在由湖南省渔业协会、湖南省水产学会主办的“2017年湖南冷水鱼健康养殖技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企业代表、养殖户共同探讨冷水养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时一致表示,我国开展冷水性鱼类养殖发展空间巨大,参与国际竞争仍将面对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据中国水产学会鲑鱼专业委员会资料显示,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有丰富的冷水资源,具备大力发展鲑科等冷水性鱼类养殖的自然条件,据初步统计,上述地区目前可利用冷水资源流量超过5000立方米/秒,养殖冷水鱼的潜力超过50万吨。
按此预估,冷水鱼养殖产值将超过100亿元。
实际上,我国两大冷水鱼养殖品种鲑鳟鱼、鲟鱼的年养殖量仅为12万吨左右,其中鲑鳟鱼4.7万吨、鲟鱼7万吨~8万吨。
因此,开展冷水性鱼类养殖的发展空间巨大。
鲑科鱼类养殖发展缓慢品种及消费结构需调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国从朝鲜引进虹鳟开始进行鲑科鱼类养殖,八十年代又从欧美国家引进优质虹鳟和其它鲑科鱼类进行推广养殖。
目前国内可供养殖的鲑鳟鱼种类包括大马哈鱼属(虹鳟、金鳟、马苏大马哈鱼、大马哈鱼、银大马哈鱼)、鲑属(大西洋鲑、褐鳟)、白鲑属(高白鲑、目笋白鲑、齐耳白鲑、凹目白鲑、欧洲白鲑)、红点鲑属(花羔红点鲑、白斑红点鲑、美洲红点鲑)等品种,但养殖量不能满足消费的需求,如2016年,鲑鱼进口量就有约6万吨。
“我国鲑科鱼类养殖前景广阔,但发展却十分缓慢。
”研讨会上,中国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所徐革锋指出,我国引进鲑科鱼类养殖发展缓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适宜进行鲑科鱼类养殖的冷水资源大多位于交通不发达、经济落后的山区,当地人消费水平低,鲑科鱼类售价较高,商品鱼养成后在当地的销售市场很小。
二是加工、运输技术不完善,鲑科鱼类养成商品鱼后,大部分是在当地以鲜活鱼的方式销售,市场无法扩大。
三是国内鲑科鱼类的主养品种为虹鳟,这是鲑科鱼类中经济附加值不高的品种,很难进入宾馆、酒店等高档消费场所。
冷水鱼市场前景
冷水鱼是一种高蛋白、高脂肪、胆固醇极低的鱼类,因其品质好、营养价值高,有助于健脑、预防心脏血管等疾病,并能有效抵抗糖尿病等慢性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
目前,冷水鱼已成为欧美等国家人民的主流水产食品,被中国协会评为“向全国人民推荐的最佳健脑食品”。
全球冷水鱼年需求量约500万吨,年产量约100万吨。
目前,国内冷水鱼年需求量约13万吨,而年产量约1万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每年对冷水鱼的需求量会以35%~40%的速度递增。
目前供需缺口大,主要依靠进口。
因此,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来看,冷水鱼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1)虹鳟
虹鳟属冷水性鱼类,适宜生活温度为12~18℃,最适生长温度16~18℃,原产于美国,是目前世界各地人工养殖最广泛的经济鱼类之一。
虹鳟鱼系冷水性凶猛鱼类,喜栖息于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川溪流中,以水生及幼虫、、小鱼虾、和掉入水中的昆虫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给的颗粒饲料。
虹鳟鱼有很发达的胃,肠道短,幽门垂发达。
游泳迅速,适宜集约化养殖,单产很高。
虹鳟鱼肉质鲜嫩、味美、无腥味、无小骨刺、无需刮鳞。
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胆同醇含量几乎等于零。
最新研究表明,经常性的食用鲑鳟鱼类有助于保护心脏。
鲑鱼含有大量ω-3不饱和脂肪酸。
ω-3脂肪酸有增强主动脉血流、降低血脂和抑制血小板形成之功能,可大大降低患病的危险。
除了提供鱼肉外,内脏、鱼卵和鱼头等亦可被加工利用。
鲑鱼卵是加工鱼耔酱的原料,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磷脂体和磷酸盐,而且味
道鲜美,是欧美国家餐桌上的珍品。
鲑鱼精巢可制鱼精蛋白,鱼精具有抗氧化功能,可开发为天然氧化剂。
鲑鱼头可提
取肽,可预防血压上升。
虹鳟还具有很高的游钓价值和观赏价值。
由于它们大多生活于清澈见底的水体中,并具有优美健硕的流线型体形,吸引了大批鱼类爱好者和垂钓爱好者。
据估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就有84万鲑鱼游钓者。
此外,虹鳟与其它鲑科鱼类一样,对所生存的水源有非常高的要求,只能在无污染、不浑浊、澄清透明的干净冷水中进行饲育。
所以这类鱼被公认为“干净鱼”和绿色环保食品,因此也使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2)鲟鱼
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
鲟鱼类为软骨硬鳞鱼,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病害少等优良养殖特点。
其肉厚骨软,味道鲜美,肉和卵的蛋白质含量高,是高级营养品,尤其是用鲟鱼卵加工成的鱼籽酱,是欧美市场传统的高档食品,享有“黑色黄金”美称,国际市场上优质鲟鱼鱼籽酱每公斤售价可高达数千美元,另外其皮可制成优质特种皮革;此外从鲟鱼软骨提取的硫酸软骨素,鲟鱼的皮、鳃、脂肪等都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鲟鱼在医药上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因此鲟鱼类的经济价值极高。
鲟鱼全身都是宝,利用率极高,除鲟鱼肉外,其、鱼鼻、鱼筋、鱼骨等都能做出独具风格的,经常出现在国宴的餐桌上;鱼皮可制胶,同时也是高档皮革原料;以鱼骨做原料制成的高钙美味食品,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对防止老年骨质疏松、增强肌体免疫力、提高大脑活力、促进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根据FAO近年来的统计表明,国际市场对鲟鱼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原苏联等国的鲟鱼产业已走向衰退,目前鲟鱼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近年来鲟鱼养殖在我国各地快速发展,我国鲟鱼养殖已遍及20多个省市自治区,2009年年产量超过了2.1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
随着世界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鲟鱼产品的营养保健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接受,我国鲟鱼加工产业的发展,鲟鱼的需求量将不断扩大。
所以鲟鱼养殖业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