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之统计表和统计图
- 格式:ppt
- 大小:3.51 MB
- 文档页数:45
实验三SPSS统计分析与统计图表的绘制一、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能够对频数分析、描述分析和探索分析的结果进行解读;完成基本的统计图表的绘制;并能够对统计图表进行编辑美化与结果分析;能够理解多元统计分析的操作(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2.1 基本的统计分析打开“分析/描述统计”菜单,可以看到以下几种常用的基本描述统计分析方法:1.Frequencies过程(频数分析)频数分析可以考察不同的数据出现的频数与频率,并且可以计算一系列的统计指标,包括百分位值、均值、中位数、众数、合计、偏度、峰度、标准差、方差、全距、最大值、最小值、均值的标准误等。
2.Descriptives过程(描述分析)调用此过程可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并列出一系列相应的统计指标,包括:均值、合计、标准差、方差、全距、最大值、最小值、均值的标准误、峰度、偏度等。
3.Explore过程(探索分析)调用此过程可对变量进行更为深入详尽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故称之为探索性统计。
它在一般描述性统计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有关数据其他特征的文字与图形描述,显得更加细致与全面,有助于用户思考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的方案。
Descriptives:输出均数、中位数、众数、5%修正均数、标准误、方差、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全距、四分位全距、峰度系数、峰度系数的标准误、偏度系数、偏度系数的标准误;Confidence Interval for Mean:平均值的%估计;M-estimators:作中心趋势的粗略最大似然确定,输出四个不同权重的最大似然确定数;Outliers:输出五个最大值与五个最小值;Percentiles:输出第5%、10%、25%、50%、75%、90%、95%位数。
4.Crosstabs过程(列联表分析)调用此过程可进行计数资料和某些等级资料的列联表分析,在分析中,可对二维至n维列联表(RC表)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χ2 检验,并计算相应的百分数指标。
使用SPSSSPSS中文版统计软件的统计分析操作方法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是一种用于统计分析的软件工具,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
下面将介绍SPSS中文版统计软件的常见统计分析操作方法。
一、数据导入和预处理1. 启动SPSS软件后,在主界面选择"文件"->"打开"->"数据",然后选择要导入的数据文件,如Excel或CSV格式文件。
2.在数据导入对话框中,选择正确的数据类型和分隔符,并指定变量名和数据属性。
3.完成数据导入后,可以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如数据清洗、变量选择、数据转换等。
二、描述统计分析1.在数据导入后,在主界面选择"统计"->"描述性统计"->"频数",然后选择要进行频数分析的变量。
2.设置所需的统计量和显示选项,如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等,并生成描述统计表。
三、数据可视化1.在主界面选择"图表"->"柱形图",然后选择要进行柱形图分析的变量。
2.设置柱形图的样式、颜色和标题等,并生成柱形图。
3.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表,如折线图、散点图、饼图等,以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
四、假设检验1.在主界面选择"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然后选择要进行交叉表分析的变量。
2.设置所需的交叉表分析选项,如分组变量、交叉分类表等,并生成交叉表。
3.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卡方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假设检验方法来比较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差异。
五、回归分析1.在主界面选择"回归"->"线性",然后选择要进行回归分析的因变量和自变量。
16. 统计量与统计图针对连续变量做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量分为:(1)刻画集中趋势——均值、中位数、众数;(2)刻画离散程度——方差、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3)刻画分布形态——偏度、峰度。
一、简单的描述性统计有数据文件:对“数学成绩”、“英语成绩”做描述性统计。
1. 【分析】——【描述统计】——【描述】,打开“描述性”窗口,将变量“数学成绩”“英语成绩”选入【变量】框,2.点【选项】,打开“选项”子窗口,根据需要勾选点【继续】回到原窗口;若需要得到Z标准分数,勾选“将标准化得分另存为变量”;点【确定】得到描述统计量N 全距极小值极大值和均值标准差方差偏度峰度统计量统计量统计量统计量统计量统计量标准误统计量统计量统计量标准误统计量标准误数学成绩50 58 42 100 3789 75.78 1.974 13.960 194.869 -.174 .337 -.651 .662 英语成绩50 62 38 100 3966 79.32 2.280 16.123 259.936 -.725 .337 -.355 .662 有效的 N (列表状态)50注:默认是按变量选入顺序输出上表。
二、探索性描述统计输出统计量和统计图,其主要作用有:(1)检查异常值;(2)检验数据的分布特征(是否服从正态分布);1.【分析】——【描述统计】——【探索】,打开“探索”窗口,将变量“数学成绩”“英语成绩”选入【变量】框注:若在【因子变量】框选入若干分类变量,将按其水平值组合分别统计分析;注意勾选【输出】可选项的“两者都”。
2. 点【统计量】,打开“统计量”子窗口,“M-估计量”——当数据背离正态分布、带长尾、或有极端数据时,M-估计量仍能提供很好的中心趋势估计;“界外值”——可以检验数据是否有极端值存在;3. 点【绘制】,打开“图”子窗口,【箱图】勾选“按因子水平分组”,【描述性】勾选“茎叶图”、“直方图”,勾选“带检验的正态图”(检验数据是否具有正态性)点【继续】回到原窗口,点【确定】得到描述统计量标准误数学成绩均值75.78 1.974 均值的 95% 置信区间下限71.81上限79.755% 修整均值75.92中值75.50方差194.869标准差13.960极小值42极大值100范围58四分位距22偏度-.174 .337 峰度-.651 .662英语成绩均值79.32 2.280 均值的 95% 置信区间下限74.74上限83.905% 修整均值80.30中值85.00方差259.936标准差16.123极小值38极大值100范围62四分位距26偏度-.725 .337 峰度-.355 .662正态性检验Kolmogorov-Smirnov a Shapiro-Wilk统计量df Sig. 统计量df Sig.数学成绩.082 50 .200*.974 50 .340英语成绩.178 50 .000 .913 50 .001*. 这是真实显著水平的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