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社会文化课程介绍通识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35.00 KB
- 文档页数:16
当代东南亚社会与文化绪论第一章东南亚的传统社会第一节泰国人的社会组织第二节马来人的宗教信仰第三节爪哇人的家庭结构第四节菲律宾人的人格结构与价值趋向第二章当代东南亚农村社会第一节农民生活与土地问题第二节农村社会结构与农民斗争第三章当代东南亚城市社会与文化第一节经济发展与城市社会变迁第二节都市文化第四章当代东南亚宗教文化第一节传统宗教的嬗变与转型第二节宗教伦理与现代化第五章当代东南亚民族问题第一节民族主义的角色转换第二节民族问题所反映的文化变迁问题第六章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第一节东南亚日常生活的基本原则第二节爪哇和吕宋的社会生活第三节社会变迁中的思想意识第四节文化动力与进程:马、泰、菲、印尼的个案结语第一章东南亚的传统社会第一节泰国人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有两个根本的层面,一个是求生存的组合,由此逐渐发展成政治组织与经济组织;另一个是求繁衍的组合,亦即婚姻的组合,由此发展成亲族组织。
在泰国,通常最基本的社会单元是小家庭(核心家庭),有时会形成一个扩大家庭。
社会间的合作、活动都以家庭为单位,而非个人。
村中的社区由邻居非正式地组成,由居所的位置而组成群,互助耕田,同时亲友也加入此种群。
父亲是一家之主,女儿、儿子继承一样多的田产。
泰人的性格是宽容的。
女人的社会地位很高,可涉足政事,代表先生开会。
在家中母亲是教导者,掌理财务。
与东南亚其它国家相比,泰国农民的社会组织并不发展成一个大家庭或大的亲族组织。
他们的家庭结构较为松散,这可表现为家庭成员的个性较为发展。
泰国农民没有奴役性,且有高度的自信。
土地所有权与职业可用来划分社会群(Social group)而非社会阶层。
如今村长是村中最高首长,但庙中修道长的权力超过他,后者可能占据社区中的最高地位。
泰人所受的约束相当少,这可能是造其快乐民族性的原因。
与追求财富和权力相比,对泰人来说,对宗教的服务更为重要,更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宗教统治了他们的一生。
第二节马来人的宗教信仰由于大多数的马来人都是务农的甘榜(Kampong,村落)居民,就很自然地形成了清真寺集中在甘榜里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