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技术创新与TRIZ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10.66 MB
- 文档页数:50
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简介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理论(萃智)。
TIRZ(萃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Altshuller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
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以后数十年中,Altshuller穷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TRIZ(萃智)理论的研究和完善。
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的数十家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萃智)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萃智)理论体系。
相对于传统的创新方法,比如试错法,头脑风暴法等,TRIZ(萃智)理论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它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而不是逃避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而不是采取折衷或者妥协的做法,而且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而不再是随机的行为。
实践证明,运用TRIZ(萃智)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
它能够帮助我们系统的分析问题情境,快速发现问题本质或者矛盾,它能够准确确定问题探索方向,不会错过各种可能,而且它能够帮助我们突破思维障碍,打破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觉分析问题,进行逻辑性和非逻辑性的系统思维,还能根据技术进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我们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技术创新方法与TRIZ理论技术创新是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或创造新的技术应用,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
而TRIZ理论则是一种系统性的创新方法,它以解决矛盾为核心,通过分析和系统化的方法来推动技术创新。
本文将介绍技术创新的一般方法,并重点介绍TRIZ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技术创新的一般方法包括:1.需求分析:了解市场和用户需求,找出技术创新的切入点,确定创新目标和方向。
2.技术调研:研究现有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3.创意生成:通过头脑风暴、创新工具等方式,产生尽可能多的创新思路和创意。
4.评估和筛选:对产生的创意进行评估,筛选出有潜力和可行性的创新方案。
5.原型开发:通过原型设计和制作,验证创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6.技术实施:将创新方案从理论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进行技术开发和实施。
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理论是一种创新方法,它是苏联发明家阿尔图尔·佩特舒科创立的,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的创新方法,帮助解决技术创新中的难题。
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解决矛盾,即通过解决技术问题中的矛盾,达到技术创新的目标。
TRIZ理论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和工具:1.矛盾矩阵:矛盾矩阵是TRIZ理论的核心工具,它基于40个矛盾对,通过对应不同的矛盾对,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和创新原则。
2.九窗法:九窗法是一种系统化思考的方法,它将创新问题分为九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3.资源吸引法:资源吸引法是一种从外部引入所需资源的创新方法,通过寻找其他领域或行业的技术和资源,解决内部资源不足或短缺的问题。
4.TRIZ算法:TRIZ理论提供了一系列创新算法,如分析矛盾,递推分析,问题反思等,通过这些算法来解决技术创新中的难题。
TRIZ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和工艺改进:通过TRIZ理论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发现产品和工艺中的矛盾,并提出创新的改进方法。
技术创新方法一TRIZ理论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由苏联科学家爱尔兰·奥列兴(Genrich Altshuller)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性技术创新理论和方法。
TRIZ理论通过研究和总结大量的创新案例,揭示了技术创新的内在规律,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工具和原则,帮助人们解决技术问题和促进技术创新。
TRIZ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技术创新不是一种盲目的试错过程,而是遵循特定规律和原则进行的。
TRIZ认为,创新问题具有普遍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普遍应用。
因此,通过对各个领域的创新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TRIZ理论找出了一些常见的创新模式和规律,并将其表达为一组创新原则和工具。
TRIZ理论包括四个核心要素:矛盾、创新原则、创新工具和创新知识库。
首先,TRIZ理论认为技术创新中存在着矛盾,矛盾是问题的本质,只有解决了矛盾,才能得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TRIZ将矛盾分为两类:矛盾迫使和无法兼顾的矛盾。
矛盾迫使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在一个特定条件下改进一些方面会导致另一个方面变差,而无法兼顾的矛盾是指在创新过程中,两个或多个目标无法同时得到满足。
通过识别和分析矛盾,可以找到突破矛盾的创新方案。
其次,TRIZ理论提出了一组创新原则,用于指导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决策和设计。
这些创新原则总结了各个领域的创新案例中常用的方法和思路,如逆向思维、分离矛盾、改变状态等。
这些原则可以提供启发与引导,帮助创新者思考和产生新的创意。
此外,TRIZ理论还提供了一系列创新工具,用于引导和辅助创新过程。
这些创新工具包括40个发明原理、技术逆推法、功能模块法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创新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思考,发现问题的实质和潜在的创新机会。
最后,TRIZ理论还建立了一个创新知识库,包含了大量的创新案例和技术解决方案。
这个知识库可以帮助创新者查找和参考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避免重复发明轮子,提高创新效率。
[精选]第十章 TRIZ理论与创新设计TRIZ理论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Dr. Nick Le Zeiss教授提出的,他是 TRIZ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在设计活动中,设计者都认为设计已经不存在了,或者还在继续。
在 TRIZ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工作者把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人们为了得到最佳的产品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于是提出了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用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这就是创新设计了。
然而这个复杂繁琐、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Dr. Nick Le Zeiss教授提出了一个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用 TRIZ理论设计一个新型产品。
他认为:把有缺陷的部件进行重新排列、修复、重新设计等创新动作,都是在创造新产品以达到用户要求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
TRIZ理论在汽车领域同样也有其应用空间。
1.改善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为了保证汽车零件的质量,开发人员首先要对产品进行性能分析。
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改进和设计。
设计中需要考虑最小零部件质量的问题;在满足性能要求前,尽可能地保证最小零部件的质量;在保证性能要求后,尽可能地保证最低质量。
而这又与 TRIZ模型非常相似:零部件供应商首先根据 TRIZ理论,对零部件进行适当的强度、刚度分析,并通过改进设计优化来提高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 TRIZ理论对零部件的质量进行改进。
比如:在 TRIZ模型中可以看出,设计人员首先需要进行质量分析和确定零部件的质量等级:然后根据不同的等级分别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和采用不同的技术来保证它们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 TRIZ模型中还需要考虑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中存在的缺陷、缩短装配时间和修理时间、缩短零部件的修理周期等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提高零件的整体性能等因素来保证部件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保证设计性能的前提下,通过改善生产工艺来改善结构质量和结构可靠性也是必不可少的(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