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23.20 KB
- 文档页数:7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 041.0. 1课程名称: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开课(二级)学院:针灸推拿学院课程性质:限选课学分:2. 5学分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6学时,实验0学时,教学见习0学时。
前期课程:西医诊断学授课对象:运动医学、中西医结合七年制。
考核方式:考试10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康复医学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一门医学。
它通过来源于不同医学与医学相关专业的人员以小组工作方式, 采取综合性康复的方法解决各种功能障碍问题。
本课程涉及康复医学的概念、基础理论、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手段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等。
大纲内容:一、前言【课程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
健康的概念,医学的模式,都已发生了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对医学体系、对医学生的要求近年来也都有了根本的变化。
全面医学已将康复医学包括在内,成为医学的第四个方面。
医学不仅要治病救命,而且要解决存活后的身、心、社会和职业能力等,因而以功能障碍为中心的康复医学,成为所有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康复医学的概念、基础理论、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手段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等。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目的要求】1.掌握康复定义及范围、目标、服务方式;熟悉政策法规。
2.掌握康复医学定义、对象、范围、工作方式及其与其他临床学科的关系。
3. 了解康复与康复医学形成与发展。
4. 了解康复医学迅速发展的原因。
5.掌握康复医学基础的基本构成。
6.掌握康复评定的重要性及其与临床诊断的区别。
7.掌握常用康复治疗方法。
8.掌握康复治疗小组的工作方式。
9.掌握痊愈与康复的区别;了解康复服务网络体系。
10.康复医学的疗效评定等级。
11.熟悉康复疗效分级标准。
12.掌握开展康复医学工作的迫切性。
《儿童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儿童康复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儿童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各种干预手段帮助儿童克服各种发育和学习障碍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儿童康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理解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供有效的康复策略。
二、课程目标1、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认识各种儿童发育障碍的类型、原因和表现。
2、掌握儿童康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语言疗法、心理疗法等。
3、学会设计和实施个性化的康复计划,结合家庭和社区资源,为儿童提供持续的康复支持。
4、培养学生对儿童康复的热情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儿童康复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介绍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儿童发育障碍的类型、原因和表现。
2、各种儿童康复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物理疗法、语言疗法、心理疗法等,结合案例分析进行教学。
3、儿童康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学习如何评估儿童的身心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实施并监测效果。
4、儿童康复的团队合作和家庭支持:了解如何在团队中协作,与家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儿童提供持续的康复支持。
5、儿童康复的伦理和法律问题:探讨与儿童康复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如隐私权、知情同意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采用讲授、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儿童康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康复实践,如模拟评估、制定康复计划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研究,共同解决问题,加深对儿童康复的理解。
4、专家讲座和嘉宾分享:邀请儿童康复领域的专家和从业者分享经验和观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评估方式1、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进行评估。
2、作业和小组表现:布置相关作业和小组任务,检验学生对儿童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3、期末考试:通过书面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儿童康复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儿童康复医学》是康复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专门研究儿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障碍的康复治疗。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儿童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在儿童康复领域的专业素养。
二、课程目标1、掌握儿童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理解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常见障碍的康复治疗;3、熟悉儿童康复团队的工作模式和协作技巧;4、掌握儿童康复治疗的技能和方法;5、培养学生对儿童康复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儿童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及常见障碍概述;2、儿童康复医学的基本技能:包括儿童康复评估、康复治疗计划制定、康复治疗实施等;3、儿童康复治疗的临床实践:包括运动障碍、智力障碍、言语障碍、行为障碍等常见障碍的康复治疗;4、儿童康复团队的工作模式和协作技巧:包括医生、护士、治疗师、社工等角色的职责和协作;5、儿童康复治疗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为期8周,每周安排两次课程,每次课程时间为2小时。
其中,理论部分占4周,实践部分占4周。
实践部分将安排学生在学校附属的儿童康复中心进行现场实践,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其中,实践操作将占据较大的比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邀请儿童康复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以增加学生对该领域的了解和认识。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将采用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理论考试将涵盖课堂讲解的所有内容,以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考核将要求学生现场演示儿童康复治疗的过程,以测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的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七、教师队伍本课程的教师队伍将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临床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他们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以确保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全面掌握和理解。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康复医学英文名称:Rehabilitative Medicine课程代码:ZB32010995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总学时数:34学时;理论学时:26学时;实训学时:8学时;开课学期:6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必修学分:2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1.课程性质1.教学对象: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专业2.课程特点:康复医学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体系,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它与临床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2.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章节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医学相关基础康复医学评定康复治疗技术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骨关节病损的康复内脏疾病的康复其他常见疾病康复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12446512112410 合计26 8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讲授内容]1.掌握: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残疾的国际三级分类与我国五级分类要点2.熟悉:康复医学的对象、内容及工作方式;残疾的三级预防3.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残疾的概念、形成重点:1.康复与康复医学定义、内涵 2.康复医学的组成与工作方式 3.康复服务的三种方式4.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5.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关系第二章:康复医学相关基础[讲授内容]1.掌握:运动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反应、运动对肌肉、骨代谢的影响;制动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2.熟悉:神经损伤的反应、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可塑性3.了解:人体的力学杠杆、肌肉的收缩形式、影响神经再生的因素重点: 1.运动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反应、运动对肌肉、骨代谢的影响2.制动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3.神经损伤的反应、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可塑性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讲授内容]1.掌握:康复评定的定义、目的、基本要求;关节活动范围测定时注意事项;手法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及注意事项常用的ADL评定方法:Barthel指数分级法及其意义2.熟悉:引起常见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3.了解:电诊断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重点:1.康复评定的目的.基本要求2.关节活动范围测定:测量工具.主要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测量时注意事项3.肌力测定:手法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及注意事项4.肌张力的定义.修订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 5.步态分析:正常行走的步行周期及引起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6.常用的ADL评定方法7、平衡的概念与分类8.生存质量的概念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第一节物理治疗[讲授内容]1.掌握:运动疗法基本技术及临床应用。
康复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随着经济、科技进步,人口老化,自然灾害及战争(恐怖事件)无法防止消除,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
因而健康的概念,医学的模式,都已发生变化。
全面医学已将康复医学包括在内。
医学不仅要治病救命,而且要考虑存活后的身、心、社会、职业能力的尽可能恢复。
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
它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
康复医学所面临的人体各种功能障碍包括:运动功能、感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认知能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系统掌握总论部分、康复评定、各种常用康复治疗方法、各种常见病康复。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科。
二、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掌握理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评定及治疗技术、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
2.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应用于临床。
3.学会与有关临床科室协作为疾病的急性期、恢复早期、后期康复诊疗服务。
4.培养良好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时数分配四、考核要求1.命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好命题的广度和深度, 重点考察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情况, 兼顾综合分析和应用性较强的内容。
2.试题内容为本学科重点,即: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3.试题水平相当于教育目标所确定的预期水平。
4.试题提供的信息要准确,目标要求清楚。
5.试题类型及比例: 填空题20%, 选择题20%, 是非题20%, 名词解释l0%, 问答题20%, 病例分析10% 。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康复的定义、内容范围、概念及康复医学的定义、对象、范围;熟悉康复预防三层次、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临床医师与康复的关系。
课程内容一、康复、康复医学定义范围康复定义、内涵、康复服务方式。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和方法,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其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为康复医学的教学大纲,它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培养合格的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康复医学的教学大纲应该包含相关的基础知识。
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因此,教学大纲应该明确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人体结构和功能、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等。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可以建立起对康复医学的整体认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康复医学的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康复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
因此,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规定学生需要参与到临床实践中,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和掌握康复医学的技能。
例如,学生可以参与到康复科的日常工作中,与康复医师一起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评估等工作。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此外,康复医学的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康复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学科,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
因此,教学大纲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康复医学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实验设计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通过科研,学生可以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康复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康复医学的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康复医学的从业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道德。
因此,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规定学生需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学生可以参与到社区康复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中,通过与不同的人群接触和交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教学大纲还应该强调职业道德的培养,要求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患者的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
综上所述,康复医学的教学大纲应该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康复医学教学大纲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康复医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康复医学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康复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标准化,制定康复医学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是指为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制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目标的文件。
它的目的是确保学生在康复医学领域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临床实践中成为合格的康复医生。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理解和应用康复原理的基础。
这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疾病对这些系统的影响。
2. 康复评估和诊断:康复医学的核心是评估和诊断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康复需求。
学生需要学习各种评估工具和技术,如功能评定、神经肌肉检查和康复评估量表等。
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满足每个患者的特定需求。
3. 康复治疗:康复医学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
他们还需要了解康复设备和辅助工具的使用,以及如何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4. 康复管理和预防:康复医学不仅仅是治疗患者,还包括管理和预防康复需求。
学生需要学习康复管理的基本原则,如康复团队的协作和康复计划的制定。
他们还需要了解康复的预防策略,以减少慢性病和功能障碍的发生。
5. 伦理和法律问题:康复医学涉及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因此学生需要学习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他们需要了解患者权利和机密性的保护,以及如何处理伦理和道德困境。
制定康复医学教学大纲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学生需求:教学大纲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制定。
学生的背景和目标可能不同,因此教学大纲应灵活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
2. 临床实践需求:康复医学是实践导向的学科,因此教学大纲应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经验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康复医学基础》教学大纲《康复医学基础》(050312)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专业运动康复方向)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康复医学基础是康复医治技术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教学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置(医治、训练)等问题,增进病、伤、残者康复的一门医学;本课程别离论述了康复和康复医学的概念、内容、地位、作用、流程。
特别强调了残疾概念、功能障碍和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
另外还涉及到重要相关内容,包括流行病学、医学伦理学、科学方式研究等等,并对康复医学学科的设置和管理规范予以说明。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培育,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人体运动学、人体发育学)。
(2)了解临床医学知识,专门是神经、骨科等方面的临床医学知识。
(3)掌握现代康复医学的大体理论知识。
(4)具有相关临床医疗政策法规与行业规范的知识,熟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置条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等法规或行业指导。
2.能力目标:(1)能具有必然的指导社区康复工作的能力。
(2)能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和训练,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能进行感知觉功能评估和训练。
(4)掌握康复预防三层次。
3.素质目标:(1)具有人文关切精神,遵守行业道德性为规范,有良好的医患关系。
(2)能关心患者的全面康复,发挥相当于一个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帮忙患者重返社会。
(3)具有较强的法纪意识,遵纪遵法,能遵守有关医疗工作及康复医治技术有关制度和法规。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康复与康复医学的概念、服务对象、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及相关知识,为本教材后续残疾学、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与组织形式等章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康复、康复医学的大体概念。
难点:理解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康复的大体概念1.康复:(1)康复的概念;(2)康复的内涵。
康复医学导论-教学大纲第一篇:康复医学导论-教学大纲《康复医学导论》教学大纲一、前言康复医学导论是介绍康复医学的入门书籍。
它的任务是通过介绍康复医学的概念、治疗对象、治疗体系、治疗手段和方法、康复治疗学所涵盖的学科内容,帮助学生确正确的专业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
本课程是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必修课。
康复医学导论在4年制康复治疗学专业第一学年开课,共24学时。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1)使学生了解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2)使学生了解康复医学所涉及的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学习重点,为学好后期的康复医学相关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内容包括: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基础学、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康复医学工程等。
教学形式包括课堂讲授,病例示教和见习。
理论课和实习课(包括课堂病例示教、见习)的比例暂定7∶1。
课程结束时进行一次考试(笔试,闭巻)。
二、课题及时数分配1、康复医学概述 3学时2、康复医学发展史 3学时3、康复基础学 3学时4、康复评定学 3学时5、康复治疗学 3学时6、康复医学生物力学和工程 3学时7、社区康复 3学时8、康复医学导论见习 3学时9、考试 2学时二、教学内容及安排以下教学内容中标记“☆”为掌握内容,标记“●”为熟悉内容,标记“△”为了解内容。
教学中“掌握内容”重点阐述,“熟悉内容”适当叙述,“了解内容”只需简要说明。
(一)康复医学概述(3学时)目的:了解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以及工作方式,熟悉残疾的定义和分类,理解康复医学对现有医疗价值观的冲击,学会应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处理康复医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内容、时数、方法:1、康复医学的基本定义(30分钟)☆2、康复医学的内容(20分钟)△3、残疾的定义和分类(20分钟)●4、医疗价值观(20分钟)●5、美国康复医学模式和启示(10分钟)△6、康复医学实践中的辩证思维(20分钟)●(二)康复医学发展史(3学时)目的:熟悉国际康复医学的发展历史,掌握中国的康复医学发展史,加深理解我国现阶段康复医学的发展与国外的差距和优势,开创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发展道路。
本科课程《康复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课程号(代码):课程类别:选修课Elective course学时:16 学分:1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中、英文)掌握神经系统及骨骼肌肉系统的基本解剖知识,掌握康复医学科常见、多发疾病如疼痛、颈椎病、脑卒中等的定义、分类、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知识。
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医风医德,引导其树立人文关爱意识,培养其交流沟通技巧,促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To master the basic anatomical knowledge of the nervous system a nd skeletal muscle system, and to grasp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common an d multiple diseases, such as pain,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stroke, e tc. in the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This course is also aimed to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medical ethics, guide them to est ablish humanistic care, and cultivate their communication skills, as well as promoting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innovation.三、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屈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Yun Qu,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W 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骨干教师:丁明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Mingfu Ding,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West Chi 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王婷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Tingting Wang,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West C 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何红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Hongchen He,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West Ch 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何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Jing He,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West China H 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魏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Quan Wei,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李凌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Lingxin Li,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中、英文)五、教材(中、英文)屈云主编,康复医学自编讲义,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年.Yun Qu, Teaching Materi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ichuan Uni versity Press, 2018.六、参考资料(中、英文)1. 励建安,黄晓琳,康复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Jian’an Li, Xiaolin Huang,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People's Medica l Publishing House, 2016.2. 黄晓琳,燕铁斌,康复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Xiaolin Huang, Tiebin Ya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People's Medic al Publishing House, 2013.3. 南登昆主编,康复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Dengkun Na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9.4. 弗诺特拉著,励建安,毕胜,黄晓琳译,DeLisa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Walter R. Frontera, Jian’an Li, Sheng Bi, Xiaolin Huang, DeLisa’s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13.5. 屈云主编,实用临床康复医学,西安交大出版社,2017年.Yun Qu, Practical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2017.7. Ralph M. Buschbacher. Rehabilitation after TBI. Physical Medici ne & Rehabilitation, 2007: 1091-1278.Ralph M. Buschbacher. 脑损伤后康复. 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 1091-1278.8. Winstein C J, Stein J, Arena R, et al. Guidelines for adult stroke rehabilitation and recovery[J]. Stroke, 2016, 47(6): e98-e169. Winstein C J, Stein J, Arena R, 等. 成人脑卒中康复指南. 脑卒中, 2016, 47(6): e98-e169.9. DeLisa J A.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5th Edition[M].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10.DeLisa J A. DeLisa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 第五版. Lippi ncott Williams & Wilkins出版社, 2010年.10. Handbook of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M]. Psychology Press, 2 005.神经康复手册. Psychology 出版社, 2005年.11. Oxford textbook of neurorehabilitat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 ess, USA, 2015.牛津神经康复手册. 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2015年.12. 中国抗癫痫协会. 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J]. 2015.CAAE, Clinical guidelines of epilepsy, 2015.13. Fisher R S, Cross J H, French J A, et al. Operational classifica tion of seizure types by the 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 Position Paper of the ILAE Commission for Classification and Ter minology.[J]. Epilepsia, 2017, 58(4):522-530.Fisher R S, Cross J H, French J A, 等.国际抗癫痫联盟的癫痫类型实用性分类. Epilepsia, 2017, 58(4):522-530.七、成绩评定(注明期末、期中、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或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所占的比例)期末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80%。
康复医学适用专业: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总学时数: 34 (理论28学时: 自主6学时)学分数: 2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康复医学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学科。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以及民众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医学学生必须掌握康复医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服务大众,促进人民健康。
本门课程是中医学专业的一门临床课程,于第八学期开设。
其教学目的和要求为:1.明确康复医学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康复与康复医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熟悉常用的功能障碍评定方法、康复治疗技术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史、康复医学工作方式以及康复医学领域的新进展。
通过康复医学课程的学习,了解康复医学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树立早期康复的理念,强化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的观念,并掌握一定的临床康复治疗手段,以便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指导或介绍病人应用康复疗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概论(4 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康复与康复医学的概念、基本工作内容和对象,熟悉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及各专业的职责,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史。
2.掌握功能、残疾和健康的概念; 掌握ICP 国际分类的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ICP框架之上的整体康复观念。
I教学内容1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 康复医学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 康复医学的特点,康复医学学科的内容,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式各类康复机构。
2.残疾的概念; 残疾的国际分类: ICP框架: 残疾的预防。
第二章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3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 人体运动学的概念、骨与关节的运动学、制动时机体的影响、中枢神经的可塑性。
2理解: 运动的生理效应、骨与肌肉的生物力学、神经反射3.了解: 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中枢神经发育机制、脑老化[教学内容]1.人体运动学: 骨与关节的运动学、动力学。
2.人体生物力学: 骨与肌肉的生物力学、骨痂的生物力学、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
3. 运动对机体的影响: 运动的生理效应、制动对机体的重响。
4.神经学基础: 中枢神经发育机制、神经反射、中枢神经的可塑性、脑老化。
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3学时)[目的要求11.掌握:功能评定的基本概念和国际功能分类的定义以及运动功能评定的基本内容。
2.理解: 各种功能评定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等。
3.了解: 康复医学功能评定的新发展。
[教学内容1l.身体结构和功能损伤的评定: 肌力、关节活动度、肌张力、神经反射、步态分析、平衡协调、心肺功能、言语、认知、精神心理的评定。
2个体活动能力和参与的评定: 日常生活话动能力、生活质量的评定等。
3.新进展: 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三维步态分析等。
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4学时)(目的要求]l.掌握: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和言语治疗学的概念及其应用方法。
2.理解: 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和言语治疗学的遇用范围、主要技术分类和基本作用。
3.了解: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和言语治疗学专业领城的新进展。
[教学内容]l,物理治疗学: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和西式治疗手法,如肌力训练、ROM 训练、耐力训练、平衡协调训练、出态训练、关节松动术等,2 作业治疗学: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认知、手支具和环境改造等。
3.言语治疗学: 失语症、构音障碍及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
第五章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康复(8学时)第一节脑卒中康复(3 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意义、目标与原则,脑卒中不同分期康复治疗的重点。
2.理解: 脑卒中功能评定方法和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3.了解: 脑卒中康复的新进展。
教学内容1.脑卒中的功能评定: 运动、言语、吞咽、认知等功能障码碍的评定。
2.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急性期和恢复期康复目标、原则及治疗方法。
3.脑卒中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康复处理: 肩痛、肌肉痉挛的处理。
第二节脊健损伤的康复(3 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 脊髓损伤康复的意义、常用评定方法及常用康复治疗方法。
临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2.理解: 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特点。
3.了解: 脊髓损伤预后的评价及临床处理措施。
[教学内容1.脊髓损伤的功能评定: 损伤水平和程度的评定。
2.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和肠道、压疮等常见并发症的康复处理。
3.脊髓损伤的预后。
第三节小儿脑瘫的康复(2 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 小儿脑瘫的定义、康复治疗原则及常用康复治疗方法。
2.理解: 小儿脑瘫功能障碍的评定、运动的发育过程。
3.了解: 小儿脑瘫损伤的病因、病理生理与临床治疗。
教学内容1.小儿脑瘫的定义和分型。
2.小儿脑瘫的功能障碍与残疾程度评定。
3.小儿脑瘫不同年龄阶段康复原则及方法。
4.小儿脑摊的脑损伤病因、病理生理。
第六章骨骼肌肉系统常见疾病的康复(8学时)第一节骨折的康复(3学时)日的要求1.掌握: 骨折早期康复的重要意义、骨折康复治疗的方法。
2.理解: 骨折相关的各种功能评定。
3.了解: 骨折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1.骨折的临床特征。
2.骨折的评定: 愈合情况、临床及骨性愈合标准等。
3.骨折康复方法: 治疗作用、骨折早期及后期的康复治疗原则及方法。
第二节颈椎病、腰突症的康复(3学时)K目的要求11.掌握: 颈椎病、腰突症的康复意义、治疗原则与常用方法。
2.理解: 颈椎病、腰突症的临床诊断、分型、运动功能的评定及姿势教育。
3.了解: 颈椎病、腰突症的临床处理及分型。
I教学内容11.颈推病的临床分型及特点。
2.颈推牵引疗法的治疗作用、运动疗法及预防。
3.腰突症的定义、临床分型、症状、体征及临床处理。
4.腰突症的牵引治疗、手法治疗、各期的自我锻炼方法及预防。
第三节截肢后康复(2 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 截肢后残肢的评定、穿戴假肢后的康复训练。
2.理解: 截肢后的运动功能评定、康复护理。
3.了解: 截肢后的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1.截肢康复的定义。
2.截肢后的主要功能障碍。
3.截肢后的康复评定内容。
4.截肢后的康复治疗方法。
第七章内脏疾病的康复---心肺功能康复(2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 冠心病、慢阻肺的康复治疗原则与运动处方。
2.理解: 冠心病、慢阻肺的临床诊断与功能评定。
3.了解: 冠心病、慢阻肺的临床基础、预后和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1.冠心病的功能评定,包括心功能分级、运动心电图利定。
2.冠心病的康复程序。
3.呼吸功能评定。
4.慢阻肺的物理治疗和气道廓清技术。
第八章其他疾病的康复---烧伤康复(2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 烧伤创面治疗的常用物理治疗方法、肥厚性瘢痕压力治疗的原则及方法。
2.理解: 烧伤后的相关功能评定、烧伤早期功能障碍的预防措施。
3.了解: 烧伤后的临床处理。
[教学内容]l.烧伤深度、面积及烧伤严重程度的评定。
2.肥厚性瘢痕所致功能障碍的评定。
3.烧伤各期的康复治疗原则和方法。
4.烧伤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方法。
三、教学方法1.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重点讲投,前后联系对比。
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逻辑推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树立早期康复的理念。
2.结合实际案例,或利用声像教学,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
3.采用实训方法,结合模拟教学法成角色扮演法,使学生能够采身体会各种功能障碍带给患者的痛苦与不便,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四、成绩考核方法本课程的成绩为100分满分。
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笔试与各章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期末闭卷笔试成绩占总成绩60%;各章形成性评价成绩占总成绩40%。
形成性评价成绩主要以平时作业成绩、课堂讨论发言情况及实训课表现情况为依据。
五、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为临床课程,在第八学期开设,以医学基础课程与各科临床课程为基础。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在医学体系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可互相参照,互相借鉴。
同时,康复医学的整体功能康复理念与中医学中的整体观念相一致,因此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联系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 康复医学的部分手法治疗技术与推拿学关系密切,且推拿功法学的部分内容即为康复医学中的运动疗法,亦可在教学中将两者加以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康复医学注重人文关怀,可与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等课程相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其综合素质。
六、学时分配七、教材与参考教材成村黄吃啡热快城主编《康复区劳)(第5能.人民卫生出版。
2013年5月参考教材:1.纪树荣主编: 康复医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2.阜大宏主编: 中国康复医学。
华夏出版社(第2版)2005年6月.附: 课程简介康复医学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码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
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学科。
本课程以医学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作为基础,是我校中医学、中西临床医学、针灸推本学专业的一门临床必修课程,于第八学期开设。
通过课程学习。
使学生了解便支医学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树立早期康复的理念,强化预防、治疗、康复一体指导或化的观念,并掌握一定的临床康复治疗手段,以便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
介绍病人应用康复疗法。
执笔人: 孙东云康复医学实训课程名称:康复医学课程类别:专业课实验学时:6授课对象:中医学(五年制)实验教材:《康复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黄晓琳、燕铁斌主编)1、前言康复医学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曾生存质量为目的的医学科。
通过康复医学课程的学习,解康复医学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树立早期康复的理念,并通过实训课程使学生举握一定的临床康复治疗技能,以便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指导病人应用康复疗法。
2、实训项目实训1项目名称: 认识康复设备和仪器(演示实验)项目学时: 2目的要求: 1、认识运动疗法的康复设备和仪器。
2、认识作业疗法的康复设备和仪器。
教学内容: 1、认识运动疗法的康复设备和仪器: 平行杠、阶梯、功率自行车、肩关节训练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平衡板等2、认识作业疗法的康复设备和仪器: 磨砂板、滚简、木钉板、手能训练器、手功能评定器材等教学方式: 由老师讲解并做操作演示,学生观看并进行部分仪器的实操体验。
仪器设备: 运动及作业疗法的康复设备及仪器。
实训2项目名称: 主要康复功能评定的实训(基本操作训练)项目学时: 2目的要求: 掌握康复医学中主要的功能评定方法分组说明: 每组2 人,互相为评定者与被评定者。
教学内容: 平衡协调、肌力、关节活动范围、步态分析的评定。
教学方式:老师演示,学生独立操作练习仪器设备: PT床、平衡板、平衡垫、关节量角器等实训3项目名称:脑卒中的康复实训(综合操作训练)项目学时: 2目的要求: 1、掌握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转移训练、平衡协调及ADL 训练的方法2、熟悉关节被动活动、行走训练、认知训练、言语与吞咽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的方法以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