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73式拳谱及分动名称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孙式太极拳73式慢动作孙式太极拳精解(上)第一节起式动作要领(1)两脚呈90度,身体直立,如平地立竿,不偏不倚,头部百会穴上顶,项竖直,但不行紧急僵硬。
身体其余部分完全放松。
手自然下垂贴在两腿旁。
此时身体重心平均放在两脚上。
(2)重心移至左脚,右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向内旋转45度(向正前方),并随即向后拉至左脚后,以右脚的踝骨对着左脚的脚跟。
(3)重心移至右脚的同时,两手沿着左脚尖的方向向斜前上方缓缓抬起伸出,胳膊似直非直,不行过于弯曲,手指尖始终指向前方,抬至与肩平齐,稍停。
(4)重心仍在右脚,身体仍保持直立,腿渐渐弯曲下蹲(下蹲幅度视个人力量而定,初学者不宜过低,以下蹲5~10厘米即可),同时把手从原路拉回,收至小腹处。
轻轻贴住。
(5)左脚向脚尖方向轻缓迈出,脚跟先着地,随着右脚前蹬而逐次落满全脚掌,在右脚开蹬的同时,两手再向前伸出,回到原来的位置,一旦左脚踩实落上重心,即将右脚跟上(右脚跟步时脚尖要尽力向上钩起,而不要下垂),脚尖虚点在地放于左脚后,距离10厘米左右,两脚间的夹角仍是45度。
动作精解在孙禄堂老先生的著作中没有“起式”这一节,用的是“无极学”和“太极学”的名字。
而在孙剑云先生1997年版的新著中,把“无极学”和“太极学”合并为“起式”。
名称不同,而动作就是一个,即从两脚分开90度站立到右脚转45度止。
而据笔者的看法,以老先生的叫法似为更妥。
由于前者是如平地立竿,空空洞洞,没有动作,也没有动作的意念,当然是合于无极。
后者脚一转动,即是心念在动,有了意念和动作,从无到有,道自虚无生一气,便是太极了。
依笔者之见,应当保留“无极式”与“太极式”两节作为拳的起点,而不宜笼统地合二而一。
由于,虽然只是右脚转了45度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但本质上的差别却极大。
依笔者之见,孙式太极拳的套路应起于“无极式”和“太极式”,在此之后应有“起式”为第三个动作。
在这里所说的“起式”跟孙剑云先生的又不一样,相当于他们二位的“懒扎衣”中的前三个动作。
最全的太极拳拳谱,总有一款适合你李亦畲《十三势架程序》55式[见《太极拳谱》]与杨谱不同的有:多十字摆莲(不是转身摆莲)、转身踢一脚以及结束的双抱捶。
名称有较多与今不同,如三甬背,倒辇猴等等。
可见李谱与杨定型拳谱有较多不同。
李亦畲(1832-1892)太极拳由武禹襄所传。
武原从杨禄禅学练老架太极拳,后从赵堡陈清萍学过陈氏新架太极拳。
此拳谱为杨禄禅所传,并经武结合自身拳架的创新而作了若干修改。
可见这个拳谱是杨式大架太极拳定型以前的杨式太极拳。
《太极拳十三势名目》杨澄甫[见《太极拳谱》]澄甫(1883-1936)是杨健侯之子。
《太极拳十三势名目》是杨澄甫在1931年太极拳使用法一书出版前使用过的势架程序谱,也即狭义的杨式太极拳谱。
此谱全套编为78式,其中名称37个。
详见下表。
1、太极拳十三势名目1、太极起势2、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势5、白鹤亮翅6、搂膝拗步7、手挥琵琶势8、左右搂膝拗步三个9、手挥琵琶势 10、进步搬揽捶 11、如封似闭 12、十字手 13、抱虎归山 14、肘底看捶 15、左右倒辇猴 16、斜飞式 17、提手上势 18、白鹤亮翅 19、左搂膝拗步 20、海底针 21、山通臂22、撇身捶23、上步搬揽捶 24、揽雀尾 25、单鞭 26、左右云手 27、单鞭 28、高探马 29、左右分脚 30、转身蹬脚 31、左右搂膝拗步 32、进步栽捶 33、翻身二起 34、左右披身伏虎 35、回身蹬脚 36、双峰贯耳 37、左蹬脚 38、转身右蹬脚 39、上步搬揽捶 40、如封似闭 41、十字手42、抱虎归山 43、斜单鞭 44、左右野马分鬃 45、上步揽雀尾 46、单鞭 47、左右玉女穿梭 48、上步揽雀尾 49、单鞭 50、云手 51、单鞭下势 52、金鸡独立 53、左右倒辇猴 54、斜飞式 55、提手上势 56、白鹤亮翅 57、搂膝拗步 77、十字手 58、海底针 59、山通臂 60、白蛇吐信 61、上步搬揽捶 62、进步揽雀尾 63、单鞭 64、云手 65、单鞭 66、高探马带穿掌 67、转身十字腿 68、进步指裆捶 69、上势揽雀尾 70、单鞭下势 71、上步七星锤 72、退步跨虎势 73、转身双摆莲 74、弯弓射虎 75、上步搬揽捶 76、如封似闭 78、合太极《太极拳使用法》杨澄甫1931年文光印务馆出版《太极拳使用法》是杨澄甫定型的杨式大架太极拳,书中'太极拳十三式'就是套路的拳架名目和程序。
孙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是清末著名武术家孙禄堂先生在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身数十年卓绝的研究与实践,揭示武学的本质与基本规律,进而创立的武学思想及理论技术体系,具有柔顺中和、灵活巧变、整实猛烈三大特征,在武术界享有盛誉。
是现代流行着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太极拳中最晚产生的拳种。
孙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主要是:进步必跟、退步必随、动作敏捷、圆活紧凑,犹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每左右转身以开合相接。
孙氏太极拳的第三代传人孙婉容和孙宝亨,孙婉容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与姐姐孙叔容、弟弟孙保亨等合编《孙禄堂武学大全》、《孙氏太极拳竞赛套路教与学》等书。
孙宝亨曾在《武魂》、《武林》、《体育与科技》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关拳术及运动医学方面的论文。
如今孙宝亨一家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孙氏拳,正在制作自己的网站,并准备将孙氏太极的文献资料出版发行。
京派剪纸(申沛农)北京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遍布城乡,质朴而率真,时代感强,近现代以来已形成以申沛农(已故)剪纸为代表的流派,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北京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靳鹤年,1944年生于北京,学习剪纸技艺至今已有30余年。
靳鹤年自幼喜欢绘画和剪纸,1975年参加西城区文化馆素描色彩学习班、美术创作组的活动,经庄平老师引荐,1975年拜申沛农先生学习剪纸创作理论和技术,逐渐从业余爱好转变为专业创作。
靳鹤年创作的京派剪纸一方面继承了民间剪纸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紧密联系时代,增加作品的时代精神。
靳鹤年创作的剪纸作品曾先后参加各类国内外剪纸大赛、展览及文化交流活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在业内享有盛誉。
泥塑彩绘脸谱脸谱的发展跟中国戏曲的发展是不可分隔的。
而京剧脸谱是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京剧形成后逐渐形成的。
经过几代著名演员和戏曲艺术家的不断探索研究、改革,形成现在的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也是至今戏曲舞台上脸谱最多、最完整的脸谱体系。
北京的泥塑彩绘脸谱起源于清代末期住在北京西城的一位姓桂的旗人,辛亥革命以后,泥塑京剧脸谱作为北京民间工艺品开始在京城流行,京剧泥塑脸谱迅速发展。
孙式73式太极拳-全套动作分解体育频道 > 体育列表 > 武术视频: 孙式73式太极拳----(全套动作分解)05:35带口令孙式太极拳73式竞赛套路演练 ...想飞的鱼zpy58,731708:57孙式73式太极拳竞赛套路1-22式教学版 ...想飞的鱼zpy24,724109:45孙式七十三式太极拳分解教学漫舞晨曦7,027006:38孙氏73式太极拳背向演示带字幕口令隆昌龙2,109006:30孙式73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8-73式教学版 ... 想飞的鱼zpy26,996105:4373式孙式太极拳----(全套动作名称+口令)jialanxf4,323206:17孙式七十三式太极拳全套正面演练漫舞晨曦5,361005:33高佳敏孙式太极拳演练桃桃9913,466308:57孙式73式太极拳竞赛套路1-22式教学版 ... 代秀君721006:12孙式太极拳73式背向演示(梦里水乡)速静1ob0su2,491005:37孙氏太极拳73式太极学苑30,1641158:17陈氏太极拳老一路马虹剑寒秋18,786406:01孙氏73式太极拳音乐skying11503005:51孙式太极拳73式(草原夜色美)速静1ob0su2,537004:22孙式73式太极拳竞赛套路23-34式教学版 ... 想飞的鱼zpy14,806106:42带字幕口令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演练吴阿敏想飞的鱼zpy35,439109:18孙氏太极拳150式【丁章倬演练】醉太极丁章倬373002:33孙式73式太极拳竞赛套路35-41式教学版 ... 想飞的鱼zpy12,891005:47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武光六蛇4070。
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图解展开全文第1式起式动作1:身体直立,两手下垂,两肩放松;两足尖分开90度;眼向前平视,心静,稍停(图1)。
动作2:右足尖翘起,用脚跟做轴半面向左转与左足成45度;同时身体稍左转,面向左斜前方,眼平视(图2)。
要点:全身放松,塌腰,但不可僵挺,舌顶上颚,呼吸要自然。
第2式懒扎衣动作1:两臂向前上方慢慢举起,高与肩平,两手心相对内含,相距约18厘米,指尖向前如抱球状;两腿不动;眼看两手中间(图3)。
动作2:两手下落至腹前,同时两腿慢慢弯曲,左足跟随着慢慢提起(图4)。
动作3:左足向前迈步,足跟先着地;同时两手向上、向前慢慢伸出,两手仍如抱球状,胳膊略弯曲;右足随两手伸出向前跟步至左足踝内侧,相距约10厘米,脚尖着地;眼看两手中间(图5、图6)。
动作4:两手平着往右转动,转至面向正前方时,右手外旋,手心向上;左手内旋,手心向下扶着右腕向右转动;同时右足跟落地,左足尖翘起向右转动,右足尖随之向外略摆90度眼看右手(图7、图8)。
动作5:右手向右向后划一半圆,左手随右手转动,当右手转至右肩前,前臂直立,手心斜向上再转向前,左手扶着右腕一齐向前推出,两臂略弯曲;同时右足向前迈出,足跟领先着地;右足逐渐落实,左足随即跟在右足的后边,相距约10厘米,足尖着地;眼看右手,稍停(图9、图10)。
要点:动作要一气贯串,不可间断。
用法:懒扎衣由棚握挤按所组成。
1. 掤,即是架(不是死架硬顶)。
对方若用双手向我扑来,我双臂则向上粘住对方的手,向后坐腰撤左步,微微向右转腰,左手向右拍,右手向右挂,此时对方的力已化去,我应时而发。
拥法的奥妙在“粘”,不丢不顶两臂如弹簧一般,使对方按着若有若无。
拥可用双手,也可用单手,若用单手拥住对方的双手,则更为得势。
2.捋,对方以手击来,我以前手按其腕,向后引,后手迅速找其肘。
若对方来手高,则两手上托其臂向后、向下掘,亦可平着向侧后方掘。
3.挤,即将对方挤出。
意在前臂像锉一样搓住对方的胳膊。
孙氏太极拳73式拳谱孙氏太极拳73式拳谱孙氏太极拳习拳歌(刘振海2010年7月15日):身体须放松,头颈正不偏,两脚分虚实,动作腰引牵。
跟撤蚕蛹动,动作如纺棉,势停念不停,形断意不断。
01、起势02、揽扎衣03、04、开合手05、单鞭06、提手上势07、白鹤亮翅08、09、开合手10、左搂膝拗步11、手挥琵琶12、进步搬拦捶13、如封似闭14、抱虎推山15、16、开合手17、右搂膝拗步18、揽扎衣19、20、开合手21、左单鞭22、肘底看捶23、左倒卷肱24、右倒卷肱25、左搂膝拗步26、左揽扎衣27、28、开合手29、右单鞭30、右云手31、高探马32、左分脚33、右分脚34、践步打捶35、翻身二起脚36、披身伏虎37、左分脚 38、转身右蹬脚39、进步搬拦捶40、如封似闭41、抱虎推山42、43、开合手44、揽扎衣45、左搂膝拗步46、47、开合手48、斜单鞭49、野马分鬃50、揽扎衣51、52、开合手53、左单鞭54、左云手55、云手下势56、金鸡独立57、闪通背58、玉女穿梭59、高探马60、十字拍脚61、上步指裆捶62、活步揽扎衣63、64、开合手65、左单鞭66、单鞭下势67、上步七星68、退步跨虎69、转身摆莲70、弯弓射虎71、双撞捶72、阴阳合一73、收势。
孙氏73式太极拳1.起势2.揽扎衣3.开手4.合手5.单鞭6.提手上势7.白鹤亮翅8.开手9.合手10.左搂膝拗步11.手挥琵琶12.进步搬拦捶13.如封似闭14.抱虎推山15.开手16.合手17.右搂膝拗步18.揽扎衣19.开手20.合手21.单鞭22.肘底看捶*23.左倒卷肱24.右倒卷肱25.左搂膝拗步26.左揽扎衣27.开手28.合手29.右单鞭*30.右云手31.高探马32.左分脚33.右分脚34.践步打捶35.翻身二起脚36.披身伏虎37.左踢脚38.转身右蹬脚39.进步搬拦捶40.如封似闭41.抱虎推山*42.开手43.合手44.左搂膝拗步45.揽扎衣46.开手47.合手48.斜单鞭49.野马分鬃50.揽扎衣51.开手52.合手53.左单鞭*54.左云手55.云手下势56.金鸡独立57.闪通背*58.玉女穿梭59.高探马60.十字摆莲61.上步指裆捶62.活步揽扎衣63.开手64.合手65.左单鞭66.单鞭下势67.上步七星68.退步跨虎69.转身摆莲70.弯弓射虎71.双撞捶72.阴阳合一收势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公文案卷。
32式太极拳口令词〈一〉起势〈二〉右揽雀尾〈三〉左单鞭〈四〉左琵琶势〈五〉进步搬拦捶(孙式)〈六〉如封似闭〈七〉搂膝拗步〈八〉右单鞭〈九〉右云手〈十〉野马分鬃〈十一〉海底针〈十二〉闪通背〈十三〉右揽雀尾〈十四〉转身撇身捶〈十五〉捋挤式〈十六〉右拍脚〈十七〉左分脚〈十八〉右蹬脚〈十九〉进步栽捶〈二十〉左右穿梭〈二一〉肘底捶〈二二〉倒转肱〈二三〉右下势〈二四〉金鸡独立〈二五〉左下势〈二六〉上步七星〈二七〉退步跨虎〈二八〉转身摆莲〈二九〉弯弓射虎〈三十〉左揽雀尾〈三一〉十字手〈三二〉收势40式太极拳1,起势,2,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势,5,白鹤亮翅,6,搂膝拗步,7,手挥琵琶,8,搬拦捶,9,如封似闭,10,斜飞势,11,肘底捶,12,倒卷肱,13,左右穿梭,14,左右野马分鬃,15,云手,16,单鞭,17,高探马,18,右蹬脚,19,双峰贯耳,20,左分脚,21,转身右蹬脚,22,海底针,23,闪通背,24,白蛇吐信,25,右拍脚,26,左右伏虎势,27,右下势,28,金鸡独立,29,指裆捶,30,揽雀尾,31,单鞭,32,左下势,33,上步七星,34,退步跨虎,35,转身摆莲,36,弯弓射虎,37,搬拦捶,38,如封似闭,39,十字手,40,收势。
一,养生太极掌[第一套]1,真人采气,2,托梁换柱,3,顺手牵羊,4,掌推华山,5,白马磨头,6,巧女纫针,7,春风杨柳,8,苍鹰掐嗉[左],9,苍鹰掐嗉[右],10,上工诊脉,11,卧龙藏身,12,顺风转舵,13,紫燕栖巢,14,喜鹊舒尾,15,罗汉安睡,16,野马分鬃,17,上工诊脉,18,卧龙藏身,19,顺风使舵,20,撩衣提袍,21,更鸡独立,22,掩手挑帘,23,孤雁出群,24,二龙戏珠,25,昭君扑蝶,26,母鸡护雏,27,气息归元,28.开合拉气,29,气息归元。
30,宿鸟投林,31,巧女纫针,32,春风摆柳,33,苍鹰掐嗉,34,迎风摆莲,35,顺手牵羊,36,推波逐澜,37,马步单鞭,38,母鸡护雏,39,气息归元。
孙氏太极拳73式拳谱孙氏太极拳习拳歌(刘振海2010年7月15日):身体须放松,头颈正不偏,两脚分虚实,动作腰引牵。
跟撤蚕蛹动,动作如纺棉,势停念不停,形断意不断。
01、起势02、揽扎衣03、04、开合手05、单鞭06、提手上势07、白鹤亮翅08、09、开合手10、左搂膝拗步11、手挥琵琶12、进步搬拦捶13、如封似闭14、抱虎推山15、16、开合手17、右搂膝拗步18、揽扎衣19、20、开合手21、左单鞭22、肘底看捶23、左倒卷肱24、右倒卷肱25、左搂膝拗步26、左揽扎衣27、28、开合手29、右单鞭30、右云手31、高探马32、左分脚33、右分脚34、践步打捶35、翻身二起脚36、披身伏虎37、左分脚38、转身右蹬脚39、进步搬拦捶40、如封似闭41、抱虎推山42、43、开合手44、揽扎衣45、左搂膝拗步46、47、开合手48、斜单鞭49、野马分鬃50、揽扎衣51、52、开合手53、左单鞭54、左云手55、云手下势56、金鸡独立57、闪通背58、玉女穿梭59、高探马60、十字拍脚61、上步指裆捶62、活步揽扎衣63、64、开合手65、左单鞭66、单鞭下势67、上步七星68、退步跨虎69、转身摆莲70、弯弓射虎71、双撞捶72、阴阳合一73、收势。
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分解教学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缓御急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孙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种流派,由孙福全先生创立,其套路风格简洁流畅,动作舒展自然,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喜爱。
为了推广孙式太极拳,提高太极拳爱好者的技术水平,本文将对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进行分解教学,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孙式太极拳的技巧。
一、基本功的训练太极拳的基本功包括站桩、单鞭、提手上势等,这些基本功是太极拳套路的基础,是练好太极拳的前提。
在练习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之前,需要进行基本功的训练。
1.站桩:站桩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其目的是锻炼身体平衡能力和站立姿势。
站桩时,双脚并拢,身体放松,重心下沉,双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保持5-10分钟。
2.单鞭:单鞭是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之一,其目的是练习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单鞭时,右脚向右迈一步,左脚跟随着右脚向右转,左手向左侧伸出,右手向右侧抬起,目视左手。
3.提手上势:提手上势是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之一,其目的是练习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提手上势时,左脚向左迈一步,右脚跟随着左脚向左转,右手向上抬起,左手向左侧伸出,目视右手。
二、套路分解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共有48个动作,包括起式、收势、闭势等。
为了更好地掌握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需要对每个动作进行分解教学。
1.起式:起式是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开头,其目的是调整呼吸和身体状态。
起式时,双脚并拢,双手握拳,放在两侧,慢慢吸气,慢慢呼气。
2.左右野马分鬃:左右野马分鬃是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第一式,其目的是练习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左右野马分鬃时,右脚向右侧迈一步,同时右手向右侧推出,左手向左侧回收。
3.白鹤亮翅:白鹤亮翅是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第二式,其目的是练习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白鹤亮翅时,左脚向左侧迈一步,同时左手向左侧推出,右手向右侧回收。
4.搂膝拗步:搂膝拗步是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第三式,其目的是练习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孙存周传授孙氏拳基本功练法孙存周强调练基本功练要练的准确、坚实、明白。
孙存周把基本功浓缩为无极式、三体式、劈拳、崩拳、单换掌、懒扎衣。
孙存周说:“练技击有三个台阶,第一步是基本功,把基本功练通了,浑身都是拳。
但到了这一步也还是个拳匠。
还不能称师。
第二步是知拍,与人对打,感应确切,应对自如,如是才出得来节奏。
一般人不易做到,到了这一步可以称师。
第三步是拳与性合,遇敌制胜,尽情尽性,喜怒哀乐因拳而出,皆能制敌,则可称家。
如今能至是者极少。
最终至木呐虚无,动静无兆,制敌于不觉中,如家严也。
”孙存周根据自己的切身实践认为,传统武术若得真传是完全不需要添加拳击练习的。
也无需十年、八年才出门。
孙存周认为形意拳比拳击更精简实用。
孙存周自己的实践是仅随父亲苦练三年,便闯荡江湖,未遇敌手。
孙存周认为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出在对基本功的掌握,孙存周还认为,很多名家、大师所以练、用脱节,平时练的东西,对抗时大多用不上。
尤其是一些名家,把拳路都快练成杂技了,看起来很有功夫,但是一打起来,就全没了。
一是对基本功掌握的不准确。
二是实战练习少,距离感差,不知拍。
三是体力不足。
四是意不知毒。
五是志不能坚。
这些都与拳术练习的方法有关。
因此,从这时起孙存周已开始深入系统地研究拳术的教学教法问题。
提出“学习拳术,门派之见,实属万不可有。
然选择拳术,首戒标奇立异。
若二三其志,尤易误入歧途。
但既经选择之后,尤应继循正轨,所谓探骊得珠,贵得其窍。
坚持习练,持之以恒,不特真诠可得,且其成功亦指日可待。
孙家拳的劲是各派拳术中最锐利的,渗透力极强,当你还没有什么感觉时,里面已经受伤。
孙存周教的拳架子更低,其鹰熊合演几乎是贴着地皮练,鹞子翻身的束身几乎是团成了一个球,但不能有低头、猫腰、撅屁股之嫌。
八卦掌走转起来行如奔马,劲力也非常浑厚。
若说孙式拳有明师,刘树林老师无疑是一位。
刘树林是孙存周先生的弟子,因为现在练拳,孙式拳的要领依然无法做到,依然是事倍功半。
陈氏太极拳第73式拳法陈氏太极拳第73式拳法
第一式太极起势
第二式金刚捣锥
第三式懒扎衣
第四式六封四闭
第五式单鞭
第六式金刚捣锥
第七式白鹤亮翅
第八式斜行
第九式搂膝
第十式拗步
第十一式斜行
第十二式搂膝
第十三式拗步
第十四式掩手肱捶
第十五式金刚捣锥
第十六式撇身捶
第十七式青龙出水
第十八式双推手
第十九式肘底看捶
第二十式倒卷肱
第二十一式白鹤亮翅
第二十二式斜行
第二十三式闪通背
第二十四式掩手肱捶
第二十五式六封四闭
第二十六式单鞭
第二十七式云手
第二十八式高探马第二十九式右擦脚第三十式左擦脚
第三十一式左蹬一跟第三十二式前趟拗步第三十三式击地捶第三十四式踢二起第三十五式护心捶第三十六式旋风脚第三十七式右蹬一跟第三十八式掩手肱捶第三十九式小擒打第四十式抱头推山第四十一式六封四闭第四十二式单鞭
第四十三式前招
第四十四式后招
第四十五式野马分鬃第四十六式六封四闭第四十七式单鞭
第四十八式玉女穿梭第四十九式懒扎衣第五十式六封四闭第五十一式单鞭
第五十二式云手
第五十三式摆脚跌岔第五十四式金鸡独立第五十五式倒卷肱
第五十六式白鹤亮翅第五十七式斜行
第五十八式闪通背
第五十九式掩手肱捶第六十式六封四闭
第六十一式单鞭
第六十二式云手
第六十三式高探马
第六十四式十字脚
第六十五式指裆捶
第六十六式猿猴探果第六十七式单鞭
第六十八式雀地龙
第六十九式上步七星第七十式下步跨肱
第七十一式转身双摆莲第七十二式当头炮
第七十三式金刚捣锥第七十四式收势。
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一种传统武术表演,融合了拳、剑、刀、枪、棍等多种武器的技法和身法动作。
其特点是慢而不缓、轻而不虚、柔而不弱、精神凝聚。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
基本要点。
首先,套路分为108式和97式两种,这两种套路难度不同,108
式为更高级的套路。
其次,套路中包含了基本功练习、太极拳的招式、步法以及呼吸等多个方面。
练习时需注意头颈脊椎保持正直,手臂自
然下垂,双腿分前后,脚跟点地,身体稳定,步伐舒畅。
在呼吸方面,需注意吸气顺畅、呼气沉稳,呼吸要与动作配合。
在套路表演中,需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每一个动作都必
须做到完整、到位、端正,手势要自然、圆润,神态要凝神静气,肢
体要收放得当,步法要稳健流畅。
最后,套路表演时,需要注意整体协调性,动作要有节奏感和韵
律感,呼吸和身体配合要自然流畅,气贯长虹,神达意舒,表现出传
统武术的内外功夫和精神风貌。
以上是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基本要点,希望能对爱好武术的朋
友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孙式73式太极拳练习要领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武术项目之一,是一种既能防身又能修身养性的一种运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孙式73式太极拳。
欢迎阅读!孙式73式太极拳练习要领练习太极拳要注意虚实结合,手部动作呈圆弧状,上下融为一体,刚柔并济,是以柔曲为体,以柔克刚。
练拳时讲究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内外相合,干万不可用拙力。
应以意行力,心到力到。
关于太极拳的练法,郝为真先生谈练太极拳有三层意境:初练时,如身在水中,两足踏地,动作如有水之阻力。
第二层则如身在水中,两足浮起,如泅者浮游水中,能自如运动。
第三层则身体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走,临渊履冰,神气内敛,不敢有丝毫散乱,此则拳成矣。
孙式太极拳的姿势、动作,都有一定的要领,并各有其意义。
摘要介绍如下:头:头部正直,眼睛目视前方,下巴自然收缩,身体放轻松,集中精力,太极中讲究的顶、蹬、伸、缩都是需要用意识来掌控的,切记使用蛮力,配合动作灵活转变。
口:口要虚合,舌顶上腭,用鼻呼吸。
胸:胸要含蓄,不可挺出。
胸含则气沉丹田。
胸挺则气涌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漂浮,为拳家所忌。
胸含则气贴于背,力由脊发是为真力。
以上即所谓含胸拔背。
肩:两肩务要松开,下垂。
切忌耸肩,否则气涌于上。
肘:两肘要向下松垂,两臂自然弯曲。
即所谓曲中求直,蓄而后发之意。
手:手部也需要呈现出圆弧的状态,手指张开,手部弯曲,呈半圆状态。
腰:腰必须塌住。
因腰是全身动作之枢,力量之源。
人之旋转、进退、虚实变化全靠腰劲贯串。
腿:两腿弯曲,务必分清虚实,即身体重心要放在一腿上。
如身体重心移于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
反之,左腿为实,右腿为虚。
分清虚实为太极拳之要义,运动起来转动轻灵。
否则迈步重滞,易为人所牵动。
呼吸:所谓气沉丹田(脐下三寸处),就是指深长之腹式呼吸。
但切勿用力往下医气,一定要使呼吸纯任自然。
意与力:太极拳的特点之一是用意不用力。
因太极拳要求用活力,全身要松开,不使分毫拙力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
孙式太极拳谱中英文对照孙式太极拳谱中英文对照孙式太极拳是在武式太极拳基础上,吸收形意拳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八卦掌拧旋敏捷的身法和两门拳术手法,创编成的。
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孙式太极拳谱中英文对照,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1、起式Commencing Form2、懒扎衣Lazy about Tying Coat(In acient China,when fighting with each other,people will tuck their long sleeves to make them comfortable.)3、开手Opening Hands4、合手Closing Hands5、单鞭Single Whip6、提手上势Raise Hands7、白鹤亮翅White Crane Spreads its' Wings8、开手Opening Hands9、合手Closing Hands10、左搂膝拗步Brush Knee and Twist Step,Left Side11、手挥琵琶Playing Pi-pa(a tra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 of China) 12、进步搬拦捶Step Forward, Parry and Punch13、如封似闭Apparent Close-up14、抱虎推山Embrace Tiger Return to Mountain15、开手Opening Hands16、合手Closing Hands17、搂膝拗步(右)Brush Knee and Twist Step,Right Side18、懒扎衣Lazy about Tying Coat19、开手Opening Hands20、合手Closing Hands21、左单鞭Single Whip,Left Side22、肘底看肘Fist under Elbow23、左倒卷肱Step Backward and Whirl Arms On Left Side24、右倒卷肱Step Backward and Whirl Arms On Right Side25、左搂膝拗步Brush Knee and Twist Step,Left Side26、左懒扎衣Lazy about Tying Coat,Left Side 27、开手Opening Hands28、合手Closing Hands29、右单鞭Single Whip,Right Side30、右云手Wave Hands like Clouds,Right Side 31、高探马High Pat Horse32、左分脚Kicking with T oes Forward,Left Side 33、右分脚Kicking with T oes Forward,Right Side 34、践步打捶Step Forward and Punch Downward 35、翻身二起脚Turn around,double Raise Foot 36、披身伏虎Subdue the Tiger near the Body 37、左分脚Kicking with T oes Forward,Left Side 38、转身右蹬脚Turn Body,Heel Kicks,Right Side 39、进步般拦捶Step Forward, Parry and Punch 40、如封似闭Apparent Close-up41、抱虎推山Embrace Tiger Return to Mountain 42、开手Opening Hands43、合手Closing Hands44、搂膝拗步(左)Brush Knee and Twist Step,Left Side 45、懒扎衣Lazy about Tying Coat46、开手Opening Hands47、合手Closing Hands48、斜单鞭Diagonal Single Whip49、野马分鬃Parting the Mane of the Wild Horse 50、懒扎衣Lazy about Tying Coat51、开手Opening Hands52、合手Closing Hands53、左单鞭Single Whip,Left Side54、左云手Wave Hands like Clouds,Left Side55、云手下势Wave Hands like Clouds and Push Down 56、金鸡独立Golden Rooster Stands on One Leg57、闪通背Flash the Back58、玉女穿梭Fair Lady Works at Shuttles59、高探马High Pat Horse60、十字拍脚Cross Hands and Slap Right Foot Kick61、上步指裆捶Step Forward,Lowen Punch62、活步懒扎衣Free Stance,Lazy about Tying Coat63、开手Opening Hands64、合手Closing Hands65、左单鞭Single Whip,Left Side66、单鞭下势Single Whip and Punch Down67、上步七星Step up to Form Seven Stars(Making pose which head,neck,elbow,hand,crotch,knee and foot like the Big Dipper)68、退步跨虎Step back to Ride the Tiger69、转身摆莲Turn around and Sweep the Lotus Leg70、弯弓射虎Shoot Tiger with Bow71、双撞捶Punch with Two Fists72、阴阳合一Mix with Yin and Yang Opposites 73、收式Closing Form。
孙式太极拳的竞赛套路动作练习方法孙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之一,一般在一些竞赛场上用的太极拳套路都是孙式太极拳的竞赛套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孙式太极拳的竞赛套路动作练习方法。
欢迎阅读!孙式太极拳的竞赛套路动作练习方法传统的孙式太极拳是孙禄堂先生合形意、八卦、太极拳为一体创立的,其特点是: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动作舒展圆活,敏捷自然,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
为适应国内外交流及比赛活动的需要,中国武术院组织太极拳专家编创、审定了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已成为全国太极拳、剑、推手的比赛项目之一。
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技术特点:(一)孙式大极拳融形意、八卦、太极拳于一体,其身法、步法具有形意和八卦的特点进步时后足必跟,退步时前足必撤,步法灵活,敏捷紧凑。
(二)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充分体现了太极拳假后天之形,不用后天之力,一动一静,纯任自然的原则动作沉稳、轻灵兼具,劲断而意不断,全套动作练之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三)拳架高低适度,动作纯任自然,无双重之势,符合人体生理特点适合各种体质、年龄的爱好者练习。
孙式太极拳练习方法1.太极拳的规矩孙式太极拳讲究中正平稳、舒展柔和,绝不要跳跃等勉强动作,从起势到收势,各种动作,各种姿势都是相互连贯,一气呵成,使得全身内外平均发展,故有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
正因为中正,既不前俯后仰又不左偏右倚,使得躯体手足上下呼应,内外一体,所以必须有严格的规矩。
头为诸阳之会,为精髓之海,为督任两脉交会之点,统领一身之气。
此处不合,则一身之气俱失,所以必须不偏不斜,不俯不仰,直立顶劲,要顶头竖项。
足能载一身之重,静如山岳,有磐石之稳;动如舟楫车轮,无倾覆之患。
左虚右实,不实则不稳,全实则移动不利,容易倾倒,不虚则不灵,全虚则轻浮不稳,故必须虚实相间,方得灵活自然。
腰为轴心,居一身之中,维持人体重心的是腰,带动四肢活动的也是腰,所以要刻刻留心在腰际。
2.太极拳的调息练习太极拳要心静调息,才能获得好处,经常保持思想集中,不开小差,经常保持正常呼吸,每次呼吸都要细而深长,直贯丹田(腹式呼吸)。
传统《孙氏太极拳》1919年套路名称开头语:这是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先生,1919年出书《太极拳学》的孙氏太极拳传统98式套路名称,书中附有照片。
这是我们知道的《孙氏太极拳》早年套路。
孙剑云先生1957年出书《孙氏太极拳》,是禄堂公晚年的套路。
《孙氏太极拳》传统98式套路名称(1919年)1、无极学2、太极学3、懒扎衣4、开手5、合手6、单鞭7、提手上式8、白鹤亮翅9、开手10、合手11、搂膝拗步12、手挥琵琶13、进步搬拦捶14、如封似闭15、抱虎推山16、开手17、合手18、搂膝拗步19、手挥琵琶20、懒扎衣21、开手22、合手23、单鞭24、肘下看捶25、倒撵猴左式26、倒撵猴右式27、手挥琵琶28、白鹤亮翅29、开手30、合手31、搂膝拗步32、手挥琵琶33、三通背34、开手35、合手36、单鞭37、云手38、高探马39、右起脚40、左起脚41、转身踢脚42、践步打捶43、翻身二起44、披身伏虎45、左踢脚46、右蹬脚47、上步搬拦捶48、如封似闭49、抱虎推山50、右转开手51、合手52、搂膝拗步53、手挥琵琶54、懒扎衣55、开手56、合手57、斜单鞭58、野马分鬃59、开手60、合手61、单鞭62、右通背63、玉女穿梭64、手挥琵琶65、懒扎衣66、开手67、合手68、单鞭69、云手70、云手下式71、更鸡独立72、倒撵猴73、手挥琵琶74、白鹤亮翅75、开手76、合手77、搂膝拗步78、手挥琵琶79、三通背80、开手81、合手82、单鞭83、云手84、高探马85、十字摆莲86、进步指裆捶87、退步懒扎衣88、开手89、合手90、单鞭91、单鞭下式92、上步七星93、下步跨虎94、转角摆莲95、弯弓射虎96、双撞捶97、阴阳混一98、无极还原禄堂公的太极拳照:合手。
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73式拳谱及分动名称
东振王于2014年2月22日星期六改编
第(一)段有22式
第一式起势⑴八字静立⑵扣脚左转
第二式揽扎衣
⑴两臂挑举⑵屈膝下捋⑶跟步伸掌⑷转体平摆⑸上步收掌⑹跟步推掌
第三式开手转体开掌
第四式合手提踵合掌
第五式单鞭跨步单鞭
第六式提手上势收脚提手
第七式白鹤亮翅⑴上步提按⑵跟步双推
第八式开手转体开掌
第九式合手提踵合掌
第十式左搂膝拗步⑴迈步搂手⑵跟步推掌
第十一式手挥琵琶撤步挥合
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⑴进步右穿⑵上步穿扣⑶跟步打捶
第十三式如封似闭撤步收手
第十四式抱虎推山跟步双推
第十五式开手转体开掌
第十六式合手提踵合掌
第十七式搂膝拗步(右)⑴迈步搂手⑵跟步推掌
第十八式揽扎衣⑴撤步下捋⑵跟步平掤⑶撤步收掌⑷跟步推掌第十九式开手转体开掌
第二十式合手提踵合掌
第二十一式左单鞭跨步单鞭
第二十二式肘底看捶虚步看捶
第(二)段有12式
第二十三式左倒卷肱⑴收脚托掌⑵转身搂推
第二十四式右倒卷肱⑴收脚托掌⑵转身搂推
第二十五式左搂膝拗步⑴迈步搂手⑵跟步推掌
第二十六式左揽扎衣
第二十七式开手转体开掌
第二十八式合手提踵合掌
第二十九式右单鞭跨步单鞭
第三十式右云手⑴收脚云合⑵转身云转
第三十一式高探马<西南> 虚步探掌
第三十二式左分脚<左前> ⑴扣脚合手⑵提踵合掌⑶独立分脚
第三十三式右分脚<右前>⑴沉肘合手⑵独立分脚
第(三)段有7式
第三十四式践步打裁捶⑴落脚收掌⑵转体穿掌⑶上步搂托⑷弓腿栽捶第三十五式翻身二起脚⑴翻身撇捶⑵上步钻拳⑶腾空二起
第三十六式披身伏虎⑴撤步伸掌⑵虚步握拳
第三十七式左分踢脚⑴沉肘合手⑵独立分脚
第三十八式转身右蹬脚
第三十九式进步左搬拦捶
第四十式如封似闭东撤步收手
第四十一式抱虎推山东跟步双推
第(四)段有12式
第四十二式开手面北转体开掌
第四十三式合手面北提踵合掌
第四十四式搂膝拗步(左)左后⑴迈步搂手⑵跟步推掌
第四十五式揽扎衣左后⑴撤步下捋⑵跟步平掤⑶撤步收掌⑷跟步推掌第四十六式开手面西转体开掌
第四十七式合手面西提踵合掌
第四十八式斜单鞭南北
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西南和西北
⑴收脚合手⑵迈步分掌⑶收脚合手⑷弓步分掌⑸上步扶腕
第五十式进步揽扎衣⑴进退掤收⑵跟步推掌
第五十一式开手面南转体开掌
第五十二式合手面南提踵合掌
第五十三式左单鞭跨步单鞭
第(五)段有4式
第五十四式左云手向东
第五十五式云手下势⑴跟步推掌⑵迈步推掌
第五十六式金鸡独立⑴提膝挑掌(右)⑵提膝挑掌(左)
第五十七式闪通背⑴退步扇掌⑵虚步按掌⑶进步架推⑷转身架推第(六)段有16式
第五十八式玉女穿梭
⑴转腰裹拧⑵上步架推西南⑶右转架推东北⑷左转架推西北⑸后转架推东南第五十九式高探马东南虚步探掌
第六十式十字拍脚面西⑴摆脚扣手⑵屈膝十字⑶独立拍脚
第六十一式上步指裆捶⑴落脚分掌⑵上步打捶
第六十二式活步揽扎衣
⑴撤步伸手⑵收脚回捋⑶进步双钻⑷上步收拳
⑸跟步前掤⑹撤步收掌⑺跟步推掌
第六十三式开手面南转体开掌
第六十四式合手面南提踵合掌
第六十五式左单鞭跨步单鞭
第六十六式单鞭下势东
第六十七式上步七星跟步搭腕
第六十八式退步跨虎提膝按掌
第六十九式转身摆莲独立摆腿
第七十式弯弓射虎东北弓步伸掌
第七十一式双撞捶东北跟步撞捶
第七十二式阴阳合一面南⑴撤步错拳⑵虚步挽拳
第七十三式收势八字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