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灾害;⑤石油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铁路交通为主,人口稠密,聚落多为多边形。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名称
分
布
特
点
长江 中下 游平 原
巫山-东海、 黄海,淮河 干-南岭。 包括江汉平 原、洞庭湖 平原、鄱阳 湖平原、长 江下游沿江 平原、长江 三角洲(太 湖平原)
①我国第三大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积而成, 东西呈狭长形,轮廓破碎;②地势比华北平更低,下 游的长江三角洲海拔在10米以下,河汊纵横交织,湖 荡星罗棋布,有“水乡”之称;③由于地势低平,土 壤肥沃,气候高温多雨,盛产稻米、油菜、棉花,河 湖众多,是我国炎水渔业最发达地区,素有“鱼米之 乡”的美称;④长中下游干流江阔水深与众多支流构 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被誉为“黄金水道”。加上铁 路网,水陆交通便;⑤有丰富的铁、铜等矿产资源, 工农业发达,沿江城市密布,形成一条发达的经济地 带,长江三角洲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二)、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黄土 高原
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40°N
青藏高原
30°N
80°
我国第一大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 我国西南部,在昆仑山、 多雪山、冰川;地势起伏不大,远看是 祁连山、横断山脉及 山,近看是川;有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 喜马拉雅山之间;包 群。聚落(人口、农业)主要分布在雅 括青海、西藏和四川 鲁藏布江谷地,盛产青稞,太阳能与水 的西部。 能丰富
黄土高原:
黄土 高原
38°N 35°N
105°E 113°E
位置范围
地形特征
世界上黄土分布最深、广的地区;水 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 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东端的乌鞘岭、南到秦岭、 沟壑纵横。海拔1000-2000米;多 北至古长城;包括山西的 煤、多梯田、多窑洞,盛产小米(主 全部、陕甘宁的部分地区。 要粮食作物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