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现代煤化工特色的化工工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 格式:pdf
- 大小:174.17 KB
- 文档页数:2
《煤化工工艺学》教案中文名称:煤化工工艺学英文名称:Chemical Technology of coal授课专业:化学工艺学时:32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煤化工工艺学是煤化工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工行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化工设计基本思想和产品开发能力的专门人才,为毕业生尽快适应就业后工作要求、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而设立的。
可供从事煤化工利用专业设计、生产、科研的技术人员及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通过对煤低温干馏、炼焦、炼焦化学产品回收和精制、煤的气化、煤的间接液化、煤的直接液化、煤的碳素制品和煤化工生产的污染和防治等的生产原理、生产方法、工艺计算、操作条件及主要设备等的介绍,使学生具备煤化工工艺学的坚实基础,对煤化学工业的原料选择、工艺路线的选择、典型单元操作及化工工艺的实现等有深刻的理解,具备对工艺过程进行分析、改进、开发新产品等能力,以掌握煤化工工艺的开发思想和思路为重点,增强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进一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各章内容及相应学时数本课程由下列7章组成:1章绪论1学时2章煤的低温干馏5学时3章炼焦8学时4章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6学时5章煤的气化6学时6章煤间接液化4学时7章煤直接液化2学时根据本课程的特点,组成为下列内容:1绪论§1.1 煤炭资源§1.2 煤化工发展简史§1.3 煤化工的范畴§1.4 本书简介了解煤化工工业发展历史、煤化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煤化工发展趋势。
掌握化学加工工业的基本概况、特点,掌握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概况。
重点:煤化工的范畴。
引言:煤化学工业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实现煤综合利用的工业,简称煤化工。
煤化工包括炼焦化学工业、煤气工业、煤制人造石油工业、煤制化学品工业以及其他煤加工制品工业等。
、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1.煤炭逐步由燃料为主向燃料和原料并举过渡;2.近些年来,基于煤炭气化的新型煤化工得到了快速发展;3."十一五"期间,在煤炭液化、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方面的示范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工艺学》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化工工艺学》代码:学时:108学分:6适用专业:应用化工一、学习领域课程描述(一)课程定位《化工工艺学》课程是应用化工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它集工艺理论原理与工程实践应用与一体,是学生将来直接用于生产实践的实用技术,本课程构建于《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煤炭气化工艺》等课程的基础上,围绕化工生产工作过程的行动领域内容,本着化工企业化工产品生产需求组织教学内容,为进行化工工艺学提供技能训练,为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化学、物理和其它科学的成就,研究综合利用各种原料,加工成为产品的方法、原理、流程和设备。
以寻求在技术上最先进、经济上最合理的生产途径的学科。
概言之,化工工艺学就是研究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经济地、先进地将各种原料生产出化工产品的技术、过程和方法,是化工产品生产的工程技术、诀窍和艺术。
(三)课程特色本课程主要阐述几种重要化工领域产品的制备原理、生产特点、工艺过程和关键设备,较系统地介绍了一些重要化工产品、石油和煤炭资源的能源化工生产工艺现状,重点地反映了现代国内外化学工业的发展面貌,特别突出了化学工业的一些新的工业进展,如微反应原理与设备等。
二、学习领域目标课程综合能力综述。
(核心能力,基本能力、基本知识,基本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促进综合能力的形成。
)(一)专业知识目标1、具备化工原料分析知识2、具备合成氨原料气制备、净化、合成的原理、方法、设备、流程方面的知识3、具备原油预处理方法、设备、流程等方面的知识4、煤的气化原理、工艺、应用知识。
(二)专业技能目标1、化工原料管理能力2、生产方法分析能力3、工艺流程分析能力4、工艺条件选择评价能力5、反应设备的操作能力6、产品质量监控与分析能力(三)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目标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素质;2、具有组织和协调能力;3、具有团队精神和与他人交流沟通能力;4、具有诚实守信、敬业精神;5、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煤化工)( 专业代码:081101)一、培育目标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化学工业及其有关领域经济建设需要和国际人才市场需求,以面向煤化学工业为特点,具备扎实的化工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激烈的社会责任感、优秀的道德涵养、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国际视线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材。
二、业务要求本专业以煤化工为特点,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遇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术、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可以从事化工生产控制与管理、化工产品研究与开发、化工装置设计与放大等方面工作的工作。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拥有人文社会科学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2.拥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有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3.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拥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认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前沿发显现状和趋向;4.具备设计和实行工程实验的能力,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剖析;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拥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拥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可以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限制要素;6.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问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有关信息的基本方法;7.认识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有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连续发展等方面的目标、政策和法津、法例,能正确认识工程关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8.拥有必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9.对终生学习有正确认识,拥有不停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10.拥有国际视线和跨文化的沟通、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骨干学科和学位课程骨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位课程:高等数学、基础外语、大学物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响工程、分别工程、化工传达过程基础、化工过程控制、煤化学、煤化工工艺学。
煤化工工艺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作者:祁晓津李东来源:《时代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09期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如何能使精品课程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课程网站全面开放,让广大师生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为高等学校教师提供网络交流的平台,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本文笔者以省级精品课程“煤化工工艺学”的建设为例,根据本课程工学结合、实践为先的特色,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对煤化工工艺学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大胆探索,以期将煤化工工艺学课程建成具有示范作用的目标多样化精品课程。
关键词:煤化工精品课程建设思考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09.008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资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课程建设,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提倡和促进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改革阻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促进学校对教学工作的投入,最终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多样化建设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精品课程的建设入手,通过对课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和认真总结,“煤化工工艺学”课程组提出了课程建设中必须重视的四个因素,即观念、特色、队伍和网站,并以此促进本课程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同时为本校以及兄弟院校课程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转变观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前提“煤化工工艺学”课程是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目标多样化课程,这门课程在中国矿业大学老一辈教师的辛勤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学资源,为较高水平的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论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论文篇一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煤化工特色专业建设原则1.1以市场为导向随着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大,我国对开发能源的技术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教育部在1996年将“煤化工”等专业列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促进我国煤化这一特色专业发展。
加强煤化工特色建设,可以扩大煤化工产业,推广清洁能源,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需求。
煤化工特色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将学生的就业与市场相结合,从而保证学生在面对社会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自信,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技术水平,提高就业机会。
1.2发扬创新精神只有发扬创新精神,才能够彰显特色。
特色专业是经过改革后被确定的内容,它本身就具有探索和创新,但煤化工专业发展中,以往的教学经验仍然会对创新有所阻碍,因此在建设有特色的煤化工专业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创新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机制,促进煤化工特色建设。
1.3稳定发展原则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煤化工特色建设,始终坚持煤化工人才培养方向,也有着自身的特色,毕业后学生主要面对钢铁冶金系统,能源方向,因此在建设特色专业是,也要立足根本,找准发现,坚持稳定发展的原则。
煤化工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发展中会面临内部和外部的变化,因此稳定发展,才能适应不确定的变化,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2、建设煤化工特色的对策2.1创新教育观念专业建设是高校办学理念的表现形式,其特色建设的发展方向、过程等都离不开一定的理念指导[1]。
煤化工特色专业的发展与市场分不开,煤化工专业与能源安全与供应、钢铁冶金行业发展与节能减排实现有着很大的关系。
随着能源问题出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摄入,煤化工专业发展也要将观念进行创新,以便适应社会的要求。
可以通过实现教育活动,将教育观点和教学理念进行谈论和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出现了教学理念偏差,要及时用正确的思想观念给予指导。
创新教育观念是培养煤化工人才的必然要求,通过定期考核,加强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将这种观念融入教育,这也是促进我国煤化工产业的重要措施。
【化工工艺学】课程标准英文名称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学分数:3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适应现代化工行业的开展需要,培养学生从事化工生产工艺运行及故障处理、工艺流程的组织与实施等化工工艺运行与技术管理的综合工作能力。
是培养学生从事化工生产职业岗位核心技能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构成重要支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大宗无机化工产品和根本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是支撑整个化工行业持续开展的根底,其产品的生产原理、生产工艺既是发挥化学工程学的理论指导作用的重要成果,也是化学工程学开展的根底,其生产原理、生产工艺对其它化工产品和化工过程开发具有重要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理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化工工艺学的坚实根底,对化学加工工业的原料选择、工艺路线的选择、典型单元操作及化学工艺的实现等有深刻的理解,具备对工艺过程进行分析、改良、开发新产品等能力,以掌握化工工艺的开发思想和思路为重点,增强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进一步的开展奠定良好根底。
三、课程目标总目标:通过介绍无机化工产品、根本有机化工产品和煤化工产品生产原理和工艺流程,使学生了解化学工业的特反响过程的反响规律、机理;引导学生正确化工生产理念,使学生掌握生产化工产品原料路线的选择,工艺流程的设计,最适宜的操作条件,生产过程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规格、结构和材质,产品的质量控制;反响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等内容,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意识,使学生具备设计和开发新化工产品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开展观的素养。
职业核心能力目标是:(1)能够对化工产品工艺路线分析与选择(2)能够分析化工生产影响因素(3)能够正确选择和操作生产设备(4)能够组织生产工艺流程(5)能够标准地进行生产操作及控制 (6)能够分析并解决反响中出现的问题 (7) 理解“SHEQ〞(平安、健康、环保、质量)和“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管理理念。
化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探索
宋先雨;武卫荣;黄美英;李廷真
【期刊名称】《教育信息化论坛》
【年(卷),期】2022(6)19
【摘要】高校教师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主体,建立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分析高校化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准备工作、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评价标准及方式、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四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合理的化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进而提高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总页数】3页(P123-125)
【作者】宋先雨;武卫荣;黄美英;李廷真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探索——以\"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为例
2.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
3.课程思政在现代学徒制煤化工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探索——以"煤质分析及煤化工产品检验"课程为例
4.化工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教学实践——以分析化学课程为例
5.新工科背景下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