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手持式电动工具怎样分类《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将手持式电动工具分为三类:1、I类工具。
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除了依靠基本绝缘外,还采用接零保护;2、II类工具。
工具本身具备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不采取保护接地等措施;3、III类工具。
由安全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部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由于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过程当中需要经常移动,工作人员经常与之接触,而且多在紧握的情况下使用,所以危险性比较大,使用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一般场所选用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和安全隔离变压器。
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垫)上。
2、在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进行作业,应选用II类或I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0.1秒的漏电保护器。
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金属管道内等)应选用I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0.1秒的漏电保护器。
4、特殊环境、如湿热地点、室外(雨雪天),以及有危险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电工工具应当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5、I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线,其中黄绿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6、III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II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以及II、III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转接器等应放在外面,并设专人在外监护。
7、使用之前应检查工具外壳、手柄有无断裂和破损,接零(地)是否正确,导线和插头是否完好,开关工作是否正常灵活,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8、使用电动工具时不许用手提着导线或工具的转动部分,使用过程当中要防止导线被绞住、受潮、受热或碰损。
9、严禁将导线线芯直接插入插座或挂在开关上使用.。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管理规定凡属下列小型设备均为手持电动工具:电动扳手、手电钻、手用电砂轮、电改锥、冲击钻、角向磨光机、胀管器、瓷片切割机等。
一、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根据GB/T3878-201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规定,手持电动工具按电击保护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1.Ⅰ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即把易触及的导电原件与设施中固定布线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使易触及的导线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不能变成导电体,具有接地端子或接地触头的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工具也认为是Ⅰ类工具,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线)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零件在基本绝缘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2.Ⅱ类工具:它的防电击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依靠附加的安全措施,如算层绝缘或附加绝缘,没有保护接地措施也不依赖安全条件。
3.Ⅲ类工具:它的防电击保护依靠特低电压供电,工具内不产生高于特低电压的电压。
二、工具应用场合划分1、一般作业场所,可使用Ⅱ类工具;2、在潮湿作业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场所,应使用Ⅱ类或Ⅲ类工具;3、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作业场所,应使用Ⅲ类工具或在电器线路中装设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剩余动作电流保护器的Ⅱ类工具。
三、使用条件1、在一般场所使用Ⅰ类工具,还应在电器线路中装设额定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措施,其中剩余动作保护器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的要求详见GB3883.1-2014的规定。
2、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Ⅱ类工具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及Ⅱ、Ⅲ工具的电源控制箱和电源耦合器等应放在作业场所的外面。
在狭窄作业场所作业时,应有人在外监护。
3、在潮湿、雨雪等作业环境,应使用具有相应防护等级的工具。
4、当使用带水源的电动工具时,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的要求符合GB3883.1-2014的规定,且安装在不易拆除的地方。
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加强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采购、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报废等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分为以下三类:1、Ⅰ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2、Ⅱ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
3、Ⅲ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三、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采购1、采购部门应选择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认证标志的手持式电动工具。
2、采购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其性能、参数应满足工作需要。
3、采购人员应向供应商索取产品说明书、保修卡等相关资料,并妥善保存。
四、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使用1、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熟悉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性能、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操作人员在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前,应检查工具的外观是否完好,电源线是否破损,插头是否松动,开关是否灵活可靠,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等。
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3、Ⅰ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或四芯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或护套软线,其中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4、Ⅱ类工具的电源线应采用双重绝缘的橡皮护套软电缆或护套软线。
5、Ⅲ类工具的电源线应采用特低电压的电源插头和插座,且插头和插座应有专用的保护接地触头和保护接零触头。
手持电动工具分类及管理规定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手持电动工具分类及管理制度依据GB37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将手持式电动工具分为三类:1、I类工具。
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除了依靠基本绝缘外,还采用接零保护; I类工具为金属外壳,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适用于干燥场所;2、II类工具。
工具本身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不采取保护接地等措施;II 类工具不仅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同时外壳也是绝缘体,即具有双重绝缘性能,工具铭牌上有“回”字标记,适用于比较潮湿的作业场所;3、III类工具。
由安全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部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Ⅲ工具由安全电压电源供电,适用于特别潮湿的作业场所和在金属容器内作业。
由于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移动,工作人员经常与之接触,而且多在紧握的情况下使用,所以危险性比较大,使用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一般场所选用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和安全隔离变压器。
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垫)上。
2、在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进行作业,应选用II类或I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秒的漏电保护器。
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金属管道内等)应选用I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秒的漏电保护器。
4、特殊环境、如湿热地点、室外(雨雪天),以及有危险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电工工具应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5、I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线,其中黄绿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6、III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II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以及II、III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转接器等应放在外面,并设专人在外监护。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手持电动工具是现代工业生产和家庭维修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各样的工作,从简单的家庭维修到复杂的建筑工程。
手持电动工具的种类繁多,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分类。
1. 电钻电钻是最常见的手持电动工具之一。
它们通常用于钻孔和螺丝拧紧。
电钻有两种类型:有线和无线。
有线电钻需要插入电源插座,而无线电钻则使用电池供电。
无线电钻更加方便,但是它们的电池寿命有限,需要经常更换。
2. 电锤电锤是一种用于钻孔和敲击的工具。
它们通常用于钻混凝土和石头等硬质材料。
电锤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钻头或锤头进行旋转或敲击。
电锤通常比电钻更加强力,但是它们也更加重。
3. 电锯电锯是一种用于切割木材、金属和其他材料的工具。
它们通常有两种类型:手持电锯和台式电锯。
手持电锯通常用于户外工作,而台式电锯则用于室内工作。
电锯的切割能力取决于它们的电机功率和锯片的质量。
4. 砂轮机砂轮机是一种用于磨削和切割的工具。
它们通常用于金属和石头等硬质材料的加工。
砂轮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砂轮进行旋转。
砂轮机的切割能力取决于它们的电机功率和砂轮的质量。
5. 喷枪喷枪是一种用于喷涂和清洗的工具。
它们通常用于汽车喷漆和家庭清洁。
喷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空气将涂料或清洁剂喷出。
喷枪的喷涂效果取决于它们的喷嘴大小和涂料的粘度。
手持电动工具是现代工业生产和家庭维修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它们的种类繁多,每种工具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优点。
在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遵守使用说明书中的安全规定。
手持电动工具分类及管理制度依据GB37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将手持式电动工具分为三类:1、I类工具。
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除了依靠基本绝缘外,还采用接零保护; I类工具为金属外壳,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适用于干燥场所;2、II类工具。
工具本身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不采取保护接地等措施;II 类工具不仅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同时外壳也是绝缘体,即具有双重绝缘性能,工具铭牌上有“回”字标记,适用于比较潮湿的作业场所;3、III类工具。
由安全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部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Ⅲ工具由安全电压电源供电,适用于特别潮湿的作业场所和在金属容器内作业。
由于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移动,工作人员经常与之接触,而且多在紧握的情况下使用,所以危险性比较大,使用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一般场所选用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和安全隔离变压器。
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垫)上。
2、在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进行作业,应选用II类或I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0.1秒的漏电保护器。
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金属管道内等)应选用I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0.1秒的漏电保护器。
4、特殊环境、如湿热地点、室外(雨雪天),以及有危险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电工工具应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5、I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线,其中黄绿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6、III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II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以及II、III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转接器等应放在外面,并设专人在外监护。
7、使用前应检查工具外壳、手柄有无断裂和破损,接零(地)是否正确,导线和插头是否完好,开关工作是否正常灵活,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
国标GB38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将手持式电动工具分为三类:
I类工具为金属外壳,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适用于干燥场所;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除了依靠基本绝缘外,还采用接零保护;
II 类工具不仅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同时外壳也是绝缘体,即具有双重绝缘性能,不采取保护接地等措施;工具铭牌上有“回”字标记,适用于比较潮湿的作业场所;
Ⅲ工具由安全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部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适用于特别潮湿的作业场所和在金属容器内作业。
由于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移动,工作人员经常与之接触,而且多在紧握的情况下使用,所以危险性比较大,使用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一般场所选用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和安全隔离变压器。
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垫)上。
2、在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进行作业,应选用II类或III
类工具。
如果使用I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秒的漏电保护器。
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金属管道内等)应选用III 类工具。
如果使用I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秒的漏电保护器。
4、特殊环境、如湿热地点、室外(雨雪天),以及有危险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电工工具应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5、I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线,其中黄绿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6、III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II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以及II、III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转接器等应放在外面,并设专人在外监护。
7、使用前应检查工具外壳、手柄有无断裂和破损,接零(地)是否正确,导线和插头是否完好,开关工作是否正常灵活,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8、使用电动工具时不许用手提着导线或工具的转动部分,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导线被绞住、受潮、受热或碰损。
9、严禁将导线线芯直接插入插座或挂在开关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