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看明星高收入现象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从劳动经济学来看明星高收入现象在当今社会,明星群体的高收入现象是显而易见的。
无论是影视明星、音乐明星、体育明星还是网络红人,在其事业顶峰时期,其收入数量级常常超过普通职业从业者的十倍甚至更多。
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讨论。
然而,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明星高收入现象并不完全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也与市场经济中的供需关系和稀缺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明星高收入现象可以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解释。
明星群体拥有独特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
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得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有着巨大的需求。
例如,一部热门电影的主演明星往往是吸引观众购票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们希望通过观看电影来欣赏他们的表演才艺。
同样,一位知名的音乐明星能够吸引大量的粉丝来参加他们的演唱会。
这种市场需求决定了明星群体可以获得高收入的基础。
其次,明星高收入现象还与供给的稀缺性有关。
虽然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明星,但由于市场的竞争和选择,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脱颖而出。
在影视、音乐、体育等行业,只有少数人具备出色的才艺和表演能力,能够吸引大众的注意和赞赏。
这导致了供给的稀缺性,而稀缺性又会推动价格的上升。
明星群体凭借其独特的才艺和知名度,成为了供给鲜有的高品质娱乐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因此,他们可以要求更高的价值回报。
此外,明星高收入现象还与传媒的力量和市场运作机制有关。
明星的高收入往往与其在大众媒体中的曝光度和关注度密切相关。
传媒机构通过报道明星的新闻、综艺节目、广告等手段,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使他们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这种媒体的推波助澜对明星的收入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市场运作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明星高收入现象。
市场竞争的压力和职业发展的策略决策使得明星为了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不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表演才能和形象,提高市场价值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综上所述,明星高收入现象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并不完全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由市场经济中的供需关系和稀缺性所决定的结果。
超级明星现象虽然大多数演员赚得很少,而且还不得不从事侍者这样的工作来养家糊口,但演员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拍每部片子都能赚几百万美元。
同样,尽管大多数人把打网球作为消遣不拿一分钱,但威纽斯•威廉姆斯(Venus Williams)每赢一局都赚几百万美元。
罗宾•威廉姆斯和威纽斯•威廉姆斯在他们的领域中都是超级明星,他们极受公众关注就反映在天文数字般的收入上。
为什么罗宾•威廉姆斯和威纽斯•威廉姆斯赚的钱这么多呢?在一些职业内存在收入差距并不奇怪。
好木匠赚的钱比一般木匠多,好的管道工赚的钱比一般管道工多。
人们的能力与努力程度不同,这些差别都会引起收入差别。
但最好的木匠和管道工没有像演员和运动员中常见的那样赚到几百万美元,用什么来解释这种差别呢?为了解释罗宾•威廉姆斯和威纽斯•威廉姆斯的巨额收入,我们必须考察他们出卖自己劳务的市场的特征。
超级明星产生在有两个特点的市场上:一是市场上每位顾客都想享受最优生产者提供的物品。
二是使最优生产者以低成本向每位顾客提供物品成为可能的是生产这种物品所用的技术。
如果罗宾•威廉姆斯是最风趣的演员,那么,每个人都想看他的下一部电影;看两遍风趣性只有罗宾•威廉姆斯一半的演员的电影并不是好的替代品。
此外,每个人都享受罗宾•威廉姆斯的喜剧也是可能的。
因为产生一部电影的拷贝是很容易的,罗宾•威廉姆斯可以同时向数百人提供他的服务。
同样,由于网球比赛在电视上播出,几百万球迷可以享受威纽斯•威廉姆斯精湛的球艺。
现在我们可以说明,为什么不存在超级明星木匠与管道工。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喜欢雇佣最好的木匠;但与一个电影演员不同,一个木匠只能为有限的顾客提供他的劳务。
虽然最好的木匠也能得到比一般木匠高一些的收入,但普通木匠也仍能过上好日子。
想一想:亲爱的同学们,学完本讲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超级明星现象的呢?相貌的利益人与人之间在许多方面不同。
一种差别是他们有多大的吸引力。
75从劳动经济学来看明星高收入现象秦玉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摘 要】近年来,明星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这其中明星工资率高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本文以明星高收入现象入手,通过研究发现,明星高收入现象成因包括:劳动力市场的补偿性工资差别、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工资差别和劳动力市场的垄断性工资差别。
而明星高收入现象造成的影响包括:影响产业均衡发展、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基于以上内容,结合劳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我认为应对明星高收入现象应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政府进行相应调节、劳动力供给做出相应的转变、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工资差别;劳动力市场;市场需求霍建华和周迅,是前段时间大火的《如懿传》两大明星,据报道,霍建华在如意《如懿传》的薪酬是5070万,而周迅的片酬是5350万。
同时据华视娱乐招股书报道,孙俪及其团队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拿到的片酬为6048万元。
而据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市统计局的数据可知,2017年度北京市职工每人工资仅仅101599元(又称社会平均工资),月每人工资仅仅8467元。
相比较而言,平均工资较高的北京市职工工资与明星工资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
明星高收入现象近年来愈演愈烈,以至于明星片酬以千万起步,模特收入按台步来计算,甚至有人将明星最高片酬制作成收入排行榜来刺激普通民众。
一、那么造成明星高收入现象形成原因是什么呢明星收入与普通民众收入形成一种巨大的差别,这种收入差别可以看作工资差别。
而工资差别可以分为补偿性工资差别、竞争性工资差别和垄断性工资差别。
分析明星高收入现象的成因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明星高收入其实是劳动力市场对明星的一些特殊方面给予的一种补偿,即补偿性工资差别。
首先,是对演员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比如,赵丽颖大家也都知道,她演了十几年戏,但在刚开始前七年她一直在演配角,在这几年她努力提高演技,顶着压力坚持演艺行业,最终获得成功。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域下明星收入现象探析导言:在当今社会,明星收入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一些知名明星的收入高达数亿元,甚至超过某些重要行业的整体收入。
这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质疑,也催生了对明星收入现象的探讨。
本文将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角度出发,对“明星收入现象”进行分析和探析。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商品的交换则是在劳动时间的基础上进行的。
简而言之,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时间决定价值。
二、分析明星收入现象1. 明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明星的风格、才艺、形象等都是他们作为“商品”的特性。
他们通过展示这些特性来吸引观众、粉丝的关注并获得他们的支持。
在市场经济中,粉丝支持转化为明星的知名度和知名度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明星的价值。
随着知名度的增加,明星的收入也随之上涨。
2. 明星劳动的特殊性和劳动时间对明星来说,他们的劳动与传统工人的劳动是不同的。
明星的工作主要是在舞台、影视剧、音乐会等场合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才艺。
与传统工人相比,明星的工作具有更高的精神劳动成分和更少的体力劳动成分。
同时,明星的工作时间相对灵活,可以依据工作内容的需要安排工作时间。
3. 知名度与明星收入在市场经济中,知名度是明星收入的一个关键因素。
明星的知名度越高,他们的市场价值也就相应增加。
因此,明星往往会采取各种宣传营销方式提升自己的知名度,通过扩大知名度来提高收入。
4. 明星收入与市场需求关系紧密明星的收入与市场对其作品或服务的需求有着紧密的关系。
明星的收入高低取决于他们是否能被观众、粉丝认可和追捧。
如果明星的作品受到大众的青睐,他们的收入自然会相应增加。
反之,如果明星的作品不符合市场需求,他们的收入可能会下降。
三、思考明星收入现象的合理性1. 知名度和价值的关系明星的知名度决定了他们在市场中的价值,而明星的价值又决定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在市场经济中,明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能力形成的知名度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
明星经济现象的表现及特征在现今的娱乐市场,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大众消费的市场,对明星的消费可以说是日渐增长,进而引发出明星经济这么一个新的消费经济领域。
从最初的大众只是在电视上、荧屏上看到那些“明”星,到现在随着炒作、代言、广告等手段的不断丰富,明星渐渐的从舞台、荧屏上走出来,深入到大众的生活中,成为一种“民”星,其引发的一系列的消费行为所带动的经济效应也是相当可观的。
所谓的明星消费或者说消费明星,我个人认为不仅仅局限定义于明星被书商、读者及大众无偿的消费,谈论。
从现在的消费现状以及结合现今的形式来看,消费明星也包括大众对明星所生产的产品,如歌曲、电影、广告以及代言的相关产品进行追捧和消费。
而明星经济,我个人认为则是由于上述消费所引起的收益的增加或者某种消费的潮流进而带动某种经济现象的发展,则可以成为明星经济。
其现象和特征可以说是有很多方面的,我个人简单的对其表现和特征进行概括:高消费高收入以及贫富差距明显;明星经济效用广泛影响深远;素食消费三大表现。
在特征方面我概括为:明星的商品化;市场价值大于艺术价值;消费的潮流化。
下面我来一一阐述。
首先,明星经济的首要表现就是明星市场的高消费,高收入的现象进而引发的贫富差距悬殊的现状。
我们先来看看贫富差距的问题。
在简单的文化成产模式中,生产者之间在天赋和劳动投入差别不太大的情况下,其市场价值却有极大的差别。
明星与非明星之间的差别,远远大于普通商品市场上的名牌与非名牌的差别,这就直接导致了作为生产者的贫富差距。
举个例子来说,现在歌坛大大小小的歌手数不胜数,但是在这些歌手里自然会出现当红、一流、二流等等级出现。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从事音乐生产的人们可以是分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
那么有谁能说一个唱街道的“无名”歌手的收入能和现在当红歌星周杰伦的百万身家相比?这种例子不甚枚举。
而其中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呢,我们不得不去看看明星经济里面的高消费,高收入的现象。
顾名思义,高消费则是大众在消费明星是所进行的大量的消费行为和活动,例如参加明星的演唱会,购买电影的入场卷以及相关的代言产品。
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网红收入探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红经济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成为网红,通过在网络上进行直播、发布视频、推广产品等方式来赚取收入。
网红收入的来源和分配方式一直备受争议。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妨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网红收入的现状和可能的变化。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它认为物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物品所需的平均劳动时间。
在这个理论框架下,我们可以对网红收入进行一番分析。
我们需要了解网红收入的来源。
网红多数是通过在网络上进行直播、发布视频等方式来产生内容。
他们的劳动对象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加粉丝数量,并通过各种方式来变现。
直播带货、推广产品、接受赞助等。
这些都是他们在劳动,他们通过这些劳动来获取收入。
问题来了,网红的劳动价值是多少?按照劳动价值论,物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物品所需的平均劳动时间。
那么,网红的劳动价值应该是多少呢?我们可以考虑网红的劳动内容。
他们的内容主要是娱乐、情感交流等,而非像传统工厂中那样进行商品生产。
网红劳动与传统生产劳动有所不同。
网红的劳动同样也是在创造价值,他们的劳动也是被需求的,也是有劳动价值的。
那么,根据劳动价值论,网红的劳动价值应该是由其所创造的价值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网红的收入应该与其所创造的价值成正比。
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很多时候,网红的收入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创造的价值。
相反,一些网红收入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流量、知名度高,而非完全是由其劳动产生的价值所决定的。
这也就引出了网红收入的分配问题。
在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框架下,物品的价值应该由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来决定。
而网红的收入却受到了流量、知名度等因素的影响。
这意味着,网红收入的分配可能存在偏离劳动价值的情况。
那么,对于网红收入这种状况,有什么可以做的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我们可以思考如何更公平地分配网红收入。
虽然网红的收入不完全是根据其劳动价值来决定的,但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一些方式来调整分配。
经济学中的摊薄和明星效应摊薄效应:所谓的“利润摊薄”,就是指经济管理部门⼀旦发现国民贫富的差距过于⼤时,应该出台⼀些政策,使富者的利润适当地减少⼀些、贫者的利润适当地增加⼀些。
这些政策不是什么⾰命运动,只是⼀种宏观调控,例如对富者出台⿎励投资政策、⿎励消费政策,对他们的⾼收⼊实⾏⾼征税政策等;⼜例如对贫者实⾏免费职业培训、免费提供⼩型经营场所以及其他扶持政策等。
从理论上讲,尤其是对那些富翁们,只要他们的财富是靠市场的资本运作所得,他们就有资格参与各种各样的消费(包括⼀般⼈没有资格参与的消费)。
其他的摊薄也差不多吧。
经济学家对明星效应是这样定义的:所谓的明星效应,即是指所有企业的每⼀种产品都应该追求市场的最⼤效⽤——需求数量X的最⼤化,以此为⽬的,树⽴起⾃⼰的品牌形象,以使⼈⼈尽知,以获⼈⼈喜爱,就像培养⼀个⼤明星⼀样培养⾃⼰产品的形象,就像明星们应该⾸先提⾼⾃⾝的素质⼀样提⾼⾃⼰产品的质量。
经济学家认为明星效应跟“利润摊薄”的原理有关。
还拿李宇春来说,假如全国13亿⼈都是她的FANS,只要每⼈追捧李宇春并只需拿出1分钱,那么这看起来很微不⾜道的⼀分钱,就可以培养出李宇春1300万的⾝价。
以夏新请李宇春代⾔为例,除上⾯论述的之所以夏新会选中李宇春那么多重要因素外,夏新其实最看重李宇春所带来的利润摊薄效应。
直帅⼿机定位的价格本来就不⾼,李宇春强⼤的⼈⽓,众多的FANS,夏新⽅⾯会这么来算⼀笔⼩账:喜欢李宇春的FANS假如在全国占1%,那么有1300万⼈,这1300万⼈,如果有1%的⼈因为喜欢李宇春所以购买夏新智帅⼿机这样的逻辑来考虑,那么就有13万⼈会购买价位在2000元左右的智帅⼿机,这样计算⼀下,李宇春带来的“明星效应”可以达到2600万的销售额,⾄少销售13万部⼿机。
按照国家信息产业部2006年6⽉30⽇公布的《2006年1-5⽉电⼦信息产业经济运⾏情况》报告中指出,1-5⽉全⾏业共⽣产⼿机17391万部,平均每⽉3500多万部,按照国产⼿机⽬前30%的市场占有率计算,市场上有1000万部,按照能够销售500万部计算,李宇春此项代⾔就占到2.6%,在国产⼿机销量低迷的情况下,这已经是很⼤的⽐例了。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域下明星收入现象探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域下明星收入现象探析引言:在当今社会,明星收入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明星凭借自己的才艺,通过娱乐产业赚取了巨额收入,使其成为社会上最为富有的一部分人群之一。
然而,一些人对于明星所获得的高收入心生疑问,并质疑这种巨额收入是否符合劳动的价值。
本文将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明星收入现象,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简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体系之一。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中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无论是手工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可以通过劳动时间来衡量。
基于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分析明星收入的合理性。
二、明星收入源自于劳动在马克思的观点中,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明星们拥有独特的才艺和表演技巧,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才能获得高额收入。
明星们的收入来自于他们在娱乐产业中创造的价值,例如电影票房、音乐销量和广告代言费等。
首先,明星们以自己的劳动和才艺创造了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成为了娱乐市场上的热门商品。
观众愿意付出金钱来购买或观看这些作品,从而带动了市场的需求,进而创造了价值。
其次,明星还通过各种演出、表演和音乐会等方式实现了他们的价值。
观众们购买了演唱会门票、电影票和音乐专辑等,来欣赏明星的才艺,这也带动了演出市场的繁荣,并为明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此外,明星还通过代言广告等形式,为公司带来了巨额销售额。
由于明星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的代言产品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这种市场珍惜度转化为销售额,并且明星个人也因此获得了不菲的报酬。
因此,明星的高收入实质上是他们劳动的结果,与普通工人通过劳动创造价值以获取报酬的现象是相类似的。
三、明星收入与劳动价值论的相对性尽管明星的收入与劳动价值论相符合,但是明星的收入却存在着若干争议。
一方面,明星的收入巨大和不平等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质疑。
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网红收入探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红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职业群体。
他们通过在各类平台上发布内容,吸引粉丝,赚取丰厚的收入。
网红的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一直备受争议。
有人认为网红的收入不符合其劳动价值,而是依靠吸引流量和粉丝的能力以及平台算法的“垄断”,存在不公平的情况。
基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探讨网红的收入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红经济,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生产这个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网红的劳动是通过为粉丝制作内容来实现的,他们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在内容的录制、剪辑、发布等环节上。
根据劳动价值论,网红的收入应当和他们所付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成正比。
在实际情况中,网红的收入往往与其劳动价值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存在较大的差距。
网红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商和平台的分成,而不是直接和其所付出的劳动量挂钩。
这导致了有些网红通过炒作、追逐热点话题、制造话题等方式来吸引粉丝和流量,而并非通过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和劳动来赚取收入。
一些网红甚至不得不降低自己的劳动强度,以迎合粉丝的口味,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这种情况下,网红的收入已经偏离了劳动价值的规律。
部分平台对网红的收入分成比例偏低,导致网红无法充分获得自己劳动的价值。
一些平台以提供基础服务和流量为由,抽取了大量的分成比例,令网红的收入被大幅压缩。
在这种情况下,网红不得不拼命增加劳动强度,以获取更多的收入。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收入与劳动成正比,反而导致了更为不公平的情况。
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揭示了网红收入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为网红的劳动价值提供更为合理的体现。
平台方应当合理设定网红的收入分成比例,确保网红能够获得其劳动价值的合理报酬。
政府部门应当出台相应的规范措施,加强对网络经济的管理和监管,保障网络劳动者的权益。
社会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网红通过正当的劳动来获取收入,而非通过炒作、低俗内容等方式获得收益。
从劳动经济学来看明星高收入现象从劳动经济学来看明星高收入现象导语:在当今社会,明星高收入现象越来越引人关注。
明星们的高薪酬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那么,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明星高收入现象是如何解释的呢?本文将从劳动市场的供需关系、市场营销和知名度、专业技能稀缺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劳动市场的供需关系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劳动市场的供需关系。
在劳动市场上,明星因其独特的才艺和知名度,成为劳动力市场的紧缺资源。
供需关系决定着劳动力的价值。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艺术梦想,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而明星的数量却是相对有限的。
这就使得明星的稀缺性进一步提高,从而带动了明星高收入现象的出现。
二、市场营销和知名度在当今娱乐产业中,市场营销和知名度对一个明星的收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明星们通过经纪人、宣传团队等专业团队的精心包装和营销,极大增加了自身的知名度。
知名度不仅为明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还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广泛的影响力。
通过开展商业合作、代言广告、商演等活动,明星们成功地将自己的品牌和形象与商业价值相结合,从而实现了高收入的来源。
三、专业技能稀缺性明星的高收入还与其具备的专业技能稀缺性有关。
在娱乐圈这个特殊的领域中,明星需要具备出色的演技、歌艺或其他特长才能脱颖而出。
在众多的艺人中,只有少数人具备突出的才华和专业能力。
而这种专业技能的稀缺性,使得具备这些技能的明星能够获得更高的报酬。
因此,明星们高收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具备的专业技能在整个劳动市场上的稀缺性和受欢迎程度。
四、名人效应和粉丝经济明星高收入现象与名人效应和粉丝经济密不可分。
名人效应指的是明星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关注热度和影响力。
这种关注热度和影响力使得明星们成为商家和广告商们宠儿,他们愿意付出高额的代言费用以获取明星的影响力。
同时,粉丝经济也是明星收入的重要来源。
明星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大量的粉丝,通过粉丝们的追捧和支持,明星们可以推出专属商品、开展巡演、参与综艺节目等,进一步提高收入水平。
明星收入与经济学明星这种生产要素的高价格和高收入是由其供求关系决定的。
在这种要素供给极为短缺时,决定明星价格的主要因素还是公众和企业的支付愿望与支付能力。
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或这种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是否合理取决于它的决定机制。
如果这种高收入由政府人为决定,无论多少都不合理(如政府给钱让北大、清华教授增加工资就不合理);如果这种高收入是市场决定的,无论多少都合理。
这是我们判断一种收入是否合理的标准。
明星的高收入公正吗?公正是平等的竞争过程的参与权。
如果每一个想成为明星的人都可以从事演艺业,并参与和其他做明星梦的人的竞争,结果只有极少数人成了高收入明星,就没什么不公正的。
如果社会用种种手段限制人们进入演艺业,做明星梦的人之间没有平等竞争权,才会不公正。
市场经济中明星们是竞争出来的,他们成功了,这就实现了公正。
明星的高收入有利于效率吗?作为一种激励制度,明星的高收入的确刺激了演艺业的效率。
演艺业的效率就是充分利用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好更多的演出。
高收入引起高效率的原因在于:第一,使更多的人渴望成为明星,其中必有少数成功者。
明星的增加会使演艺事业繁荣;第二,明星受高收入的激励,到处去表演。
这就给公众带来更多享受,给企业带来更多收入;第三,在竞争中,不断产生高水平的明星,明星的演艺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都繁荣了演艺事业。
这就是效率的提高。
明星的高收入对社会也是有利的。
他们不仅给人们带来更多更高的艺术享受,而且还会拉动经济增长。
一场精彩的体育表演或电影会给多少人带来就业机会?又会拉动相关部门的多大增长?演艺业的活动被称为娱乐经济,它的产值已成为GDP的重要一部分。
没有明星,有娱乐经济的繁荣吗?明星们得到了高收入,也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有什么不合理的?说真的,当我看到一夜走红的明星收入高于十年寒窗苦的教授许多倍时,也难免有不平衡的“酸葡萄”之感。
但从经济学的理性来看,明星的高收入是市场决定的。
市场决定的高收入就是物有所值的。
用供求定理分析明星的高收入摘要:从经济学角度来认识和分析,明星属于特殊商品,其价格应该符合价值规律并受供求定理影响。
而当下社会存在的“明星效应”现象却看似违背了价值规律,脱离了供求定理的作用,即各类明星的劳动力价格远远高于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力价格。
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明星高收入原因以及明星高收入现象的合理性,并提出高收入是一种激励机制,可以将这种薪酬激励机制运用到更广泛的劳动工作领域。
关键词:明星明星效应劳动力价格供求定理一、相关概念1.劳动力的价格劳动力价格是指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源的主要表现形态,自身具有商品属性,劳动力价格就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并围绕劳动力价值上下波动。
在一般情况下,劳动力价格的高低体现了劳动力价值的大小。
2.供求定理需求规律是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依存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称作需求曲线。
需求分为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本文分析市场如何运行,采用市场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总需求量如何随着该物品的价格变动而变动的关系。
供给规律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的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现同方向变动。
把价格与供给量联系在一起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称为供给曲线。
当供给和需求相交于一点时,这点称为市场的均衡。
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
如图1所示,E为均衡点。
L为均衡就业量,P为劳动力价格,市场为劳动者提供的均衡工资W。
图1二、提出问题1.问题的提出2010福布斯名人收入榜公布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百位明星排行榜”,2010年中国100个大中型城市人均GDP收入排行也同时公布。
对比1:福布斯明星榜排名第一的姚明年收入达3亿8千8百万人民币;而中国内地大中型城市人均GDP最高的克拉玛依市,因为拥有特殊能源才使得人均年收入达到34901元。
对比2:明星排行榜上末尾的非一线明星年收入已达408万人民币;而中国内地大中型城市人均GDP最低的兰州市只有3681元,至于较为落后的中小城市、甚至是更为贫困的西部农村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可想而知。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域下明星收入现象探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域下明星收入现象探析引言:在当代社会,明星群体的收入总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无论是电影明星、歌手、体育明星还是网络红人,他们的巨额收入常常引起社会的热议和质疑。
本文将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视角出发,对明星收入现象进行分析,探索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他在《资本论》中阐述的一种解释商品价值的理论。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商品价值由其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的价值就越高;反之,劳动时间越少,商品的价值就越低。
二、明星收入的现象解读1. 社会劳动和个体劳动的不同明星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个体劳动,他们凭借自己的才艺和个人魅力创作或表演,从而引起观众的关注和追捧。
与之相对,大多数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是通过参与社会化生产来实现的。
明星的收入与社会劳动价值的关系并不直接,更多取决于市场需求和观众的评价。
2. 影响明星收入的因素明星的收入水平不仅与个人才艺和知名度相关,还受到市场规模、行业发展和经纪公司议价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在娱乐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下,明星的收入往往受到市场竞争和垄断程度的影响。
同时,媒体报道和社交网络的普及也对明星收入起到了推动作用,明星的知名度和关注度都会直接影响其商业价值和收入水平。
3. 社会认可与明星收入的关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共同劳动所决定的。
然而,在明星收入的现象中,仅依靠个人所创造的价值并不能完全解释明星收入的高额性。
除了个人的创作和表演能力,明星的收入往往还与社会的认可、粉丝的支持和社会需求的推动密切相关。
明星的收入水平也往往成为社会对其价值的一种体现,从而形成一种供需关系的市场化规律。
三、明星收入现象的影响1. 观念误导与社会不平等明星收入的巨额化可能会导致普通劳动者对于劳动价值的判断产生误导,并且加剧社会中的贫富差距。
普通劳动者往往会对明星的收入感到不公平和不理解,进而对社会体制和权力结构产生质疑。
浅议明星收入超过大学教授现在报纸上的新闻更多地关注娱乐了,说这个明星做了三十秒广告,开出了三百万的价格;一位歌星出场唱一首歌,亮亮嗓子就是几十万就到手。
相较之下,大学教授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就是几万元的工资。
这种现象是怎么了?我先从我们经济学上的“需求定律”来分析这个现象。
以众所周知的台湾明星周杰伦为例,他十分有才华,音乐做得很好,演电影又是追求卓越,许多人尤其是一些少男少女们,都视听到他的歌声看到他的形象为一种享受,据说他在中国乃至亚洲、世界都拥有无数的铁杆粉丝,因为人数在不断增加,所以连一个稍稍确定的数字都调查不出来,据报道,其中有不少歌迷对他痴迷到如此程度:全国范围内跟踪听他的演唱会,大多数歌迷在演唱会上激动地声嘶底里、泪流满面,倾己所有也在所不惜,他的粉丝们为此之狂热、为之倾倒。
由此可以看来,他的音乐以及他本人形象的消费需求如此之大,而供给方却只有他一个,也就是说,在市场上他完全拥有垄断地位,具备操纵价格的能力,所以他的出场费、他的收入之高就不难理解了。
概括而言,即一个明星拥有多少粉丝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市场价值,从经济学的理性来看,明星的高收入是由市场决定的。
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教授的需求与供给市场,教授所服务的是求学者,人数上比不上明星的收入来源人群即社会上各界人等得歌迷;从收入上比,求学人的花费自然比不上歌迷在明星上的消费;此外,又与名教授和非名教授有关,名教授本就很少,但在上数两方面的比较上,教授依然不占优势。
可以看来,教授的需求市场没有那么火爆,那么他的收入也就自然比不上一些明星的收入了。
那么会有人说,中国那么多人,凭什么就喜欢他一个人啊?就找不出比他更有才华、比他更有范儿的第二人吗?只不过没有人发现罢了。
即明星是如何产生的?就没有其他的明星来代替他吗?经济学家穆什.阿德勒做过这样的结论:“明星现象是在知识上进行节约的一种市场手段。
”具体说来,人们进行任何一种消费,是需求知识的。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域下明星收入现象探析近年来,明星收入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被普遍认为是高收入的代表。
然而,这种高收入现象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视域下需要进行探析。
本文将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分析明星收入现象的原因,并探讨其中的社会经济问题。
首先,明星收入高涨可以从其劳动付出的角度进行解释。
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商品的价值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明星们通常通过培训和长时间的刻苦努力才能具备特殊的才艺和能力,这些付出的劳动成本使他们能够在演艺领域取得成功。
因此,他们的高收入实际上是对付出努力和时间的一种回报。
然而,明星收入的高涨并不完全符合劳动价值论的预期,这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一方面,马克思曾提到,劳动价值的决定不仅与劳动时间有关,还与劳动的有机构成有关。
在演艺行业中,围绕一个明星的整体生产和运作涉及到了众多的人力资源,如经纪人、导演、剧组成员等。
他们的劳动为明星的成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他们的收入往往较低。
此外,市场的供需关系也会影响明星收入的水平。
当公众对某一明星的追捧程度高时,该明星的市场价值也就相应提升,从而推动其收入上涨。
而明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往往不仅取决于其劳动,还受到市场的塑造和推广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明星收入的高涨也与社会认知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有关。
在当今社会,娱乐文化行业兴盛,人们对明星的痴迷程度加深。
明星代表了娱乐与时尚的象征,他们的形象和生活方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这种社会认知,推动了明星的品牌价值的提升,也进一步推动了其收入的增长。
明星利用自身的形象和品牌效应,通过代言、广告合作等形式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
此外,明星收入的高涨也与社会收入分配的失衡有关。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掌握了对资源分配的主导权。
资本家对明星这一特殊劳动的认可,通过多种形式如发布专辑、参演电影等向其投资,从中获得更高的利润。
而经营者所损失的劳动价值既不归属于明星,也不归属于其他参与明星生产链的工人,而是落入了资本家的掌控之中。
劳动经济学看明星高收入现象
【摘要】近年来,明星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这其中明星工资率高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本文以明星高收入现象入手,通过研究发现,明星高收入现象成因包括:劳动力市场的补偿性工资差别、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工资差别和劳动力市场的垄断性工资差别。
而明星高收入现象造成的影响包括:影响产业均衡发展、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基于以上内容,结合劳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我认为应对明星高收入现象应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政府进行相应调节、劳动力供给做出相应的转变、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工资差别;劳动力市场;市场需求
霍建华和周迅,是前段时间大火的《如懿传》两大明星,据报道,霍建华在如意《如懿传》的薪酬是5070万,而周迅的片酬是5350万。
同时据华视娱乐招股书报道,孙俪及其团队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拿到的片酬为6048万元。
而据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市统计局的数据可知,2017年度北京市职工每人工资仅仅101599元(又称社会平均工资),月每人工资仅仅8467元。
相比较而言,平均工资较高的北京市职工工资与明星工资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
明星高收入现象近年来愈演愈烈,以至于明星片酬以千万起步,模特收入按台步来计算,甚至有人将明星最高片酬制作成收入排行榜来刺激普通民众。
一、那么造成明星高收入现象形成原因是什么呢
明星收入与普通民众收入形成一种巨大的差别,这种收入差别可以看作工资差别。
而工资差别可以分为补偿性工资差别、竞争性工资差别和垄断性工资差别。
分析明星高收入现象的成因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明星高收入其实是劳动力市场对明星的一些特殊方面给予的一种补偿,即补偿性工资差别。
首先,是对演员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比如,赵丽颖大家也都知道,她演了十几年戏,但在刚开始前七年她一直在演配角,在这几年她努力提高演技,顶着压力坚持演艺行业,最终获得成功。
而她的工资也是对她多年的努力的一个补偿。
其次,是对演员效用均等化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因《孔雀舞》名声响遍大江南北的杨丽萍,她曾削去两根肋骨以塑造身形进而创造完美舞姿。
她几十年不吃主食来保持身材,以至于竟达不到体脂的标准而无法生育,她这份对待艺术的衷心,对
艺术付出的代价,就需要市场付出更高的工资去补偿她。
2.明星的高收入可以归结为是一种竞争性工资差别。
我们都知道胡歌,他帅气,而且演技特别好,但我们很少有人知道他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具有大学本科学历。
并且他对自己进行了大量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自己的演技,进而能够更有效率的工作。
他的能力结构超越了一般,因而工资收入也会更高。
3.明星的高收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他们劳动能力结构的自然特征形成的,即垄断性工资差别。
这点在模特身上尤为突出。
大部分模特具有常人不具有的身材比例,而这是一般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也无法得到的,并且具有这些特征的人数量很少。
市场上模特工作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模特公司为了与同行争夺这些模特就会竞相提高模特待遇,因而模特收入就呈现出急剧上涨趋势。
二、尽管明星高收入存在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这种现象也会带来一系列影响
1.明星高收入现象会造成产业发展不均衡。
劳动者一般都是理性经济人,他们会尽力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在选职业时会尽量选择工资较高的职业,因此,对于工资较低的职业会出现缺乏劳动力现象。
而对于较高工资的职业会出现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现象。
就比如近几年来许多人争先恐后的往娱乐圈里钻,学习演艺专业的人越来越多。
而其他职业,比如医生,近年来在中国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真正能招募到的专业人员却很少。
2.这种明星高收入现象可能会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
一项研究表明,零零后大部分以明星为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而科学家等其他职业仅占很小的比例。
现在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电视剧等,使青少年对明星的高收入以及明星拥有的光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科学家等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宣传力度及奖励力度不大,因此,青少年的职业选择也就越来越偏向演艺职业了。
3.这个现象也带来了一个好处,就是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根据福布斯的一则数据可知,仅中国2017年度收入最高的10位明星,合计收入就超过了22亿元人民币。
而2017年预测的中国总GDP是131735.85亿,在这之中娱乐圈中仅仅是前十名总收入合计就高达22亿。
总的来说,明星的高收入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大于其正面影响的。
因此,就需要针对明星高收入现象做出行动,尽可能降低明星收入,缩小其与普通民众之间的收入差距。
三、相关应对措施
1.从政府调控角度来看。
国家应该对明星工资收入进行相应调节,相应降低明星收入,提高其他对社会贡献较大行业的工资收入。
国家可以通过对高收入明星征收高税率、加强对明星缴税的监管以及对其偷漏税增加惩罚力度、打破演艺行业的垄断性行为等措施来调节其工资收入。
2.从劳动力供给角度来看。
工资水平取决个人的现实条件,同时受个人的主观愿望以及个人资源状况的限制。
个人可以通过增加对自己的人力资本投资等来提高自己的价值,进而来提高自己的工资收入。
3.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
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成反比,现在明星工资率高,市场需求量少。
但是,如果市场提高演员需求量,并且给新演员创造更多机遇,就能得更多具有专业化能力的演员,而实力演员量增加,竞争力就会增加,相应的演员的工资率就会下降,明星高收入现象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我们的国家的发展与强大主要依靠科技的力量,然而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些科技人员的工资收入与一些明星相比相差甚远,这也说明明星高收入现象是及其不合理的。
相关部门必须即时采取措施对演艺行业加强监管。
公民也应该有理智的判断,选择职业时不要盲目跟风。
演艺本应属于高尚的艺术事业,它不应被金钱扰乱了方向,希望每一个艺人的终极目标都是为艺术贡献,而不是为金钱而不惜一切代价。
参考文献:
[1]龚基云.西方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J].当代经济,2012.
[2]袁伦渠,王守志,林玳玳.劳动经济学――(四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3]王丹丹.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规避分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
[4]王立花,我国民办高校薪酬管理制度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