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GHz无线USB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35.39 KB
- 文档页数:3
2.4g模块工作原理
2.4G无线模块是一种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无线通信模块,它采用射频技术实现无线通信,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发射信号:当需要发送数据时,
2.4G无线模块会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经过调制后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
2.接收信号:接收端的天线接收到发射端发出的电磁波后,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并经过解调和数字信号处理后还原成原始的数字信号。
3.数据传输:2.4G无线模块通过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实现高速数据通信和低功耗传输。
4.安全加密: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2.4G无线模块支持多种加密算法,如AES、DES等,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处理,防止数据被非法窃取和篡改。
总之,2.4G无线模块的工作原理基于射频技术,通过电磁波进行数据传输,具有高速、低功耗、安全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等领域。
超低成本的2.4G超远距离⽆线遥控、⽆线传输⽅案随笔其实⽬前2.4G的传输距离为什么近,其最本质的原因是1:该公共频道带宽不⾜,⼿机,蓝⽛,wifi都占⽤这个频道。
2:功率必须符合100mw,增益在17dbm以下,不然过不了FCC、国家标准。
也因此意味着你⽆法通过加⼤功率的办法来增加距离。
有⼈会反问我:⽹络上有看过⼈家wifi能传300km的呢。
是的,我也相信这是真的。
只是这根本没有可⽐性,也没有实⽤价值。
这好⽐你硬要在⾃⾏车上实现飞机那样的速度,你说可以吗?我的答案是完全可以。
我需要增加最先进的动⼒设备,加最轻的机壳材料,加最好的传感器,把飞机上得所有东西放在⾃⾏车上。
相信最后做出来的⾃⾏车飞机,那完全就不叫⾃⾏车了,也许最后我们连⾃⾏车的轮⼦都看不到了。
更可悲的是这个产品的造价也许够⼈家飞机⼚做⼏台这样的飞机出来了。
如果你得产品要获得出⼝到美国,中欧⼀些国家的话。
使⽤2.4G的公共频道是不需要申请的。
但是辐射功率必须在100mv以下。
甚⾄有些国家还要求RF发送的时间间隙要在3ms以上。
否则你的产品没办法在这些国家销售。
中国的话没有强制的要求,但2016年之后中国也会出台相关的强制标准。
那是不是除了上⾯两个条件,就没有其他办法来增加传输的距离了呢?答案当然是可以。
本⽂就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整套的解决⽅案。
⾄于你能不能领悟到其中的奥秘,那就看你的造化了。
废话少说,我们转⼊正题。
⽅案好不好,⾸先我们得要选⼀个好的硬件平台,就好像做饭⼀样,巧妇难为⽆⽶之炊,我们要做⼀个上好的⽜扒,选对⽜⾁是关键。
⽆线传输中,选对⼀个RF芯⽚是⾮常重要的。
那如何选对⼀颗好的芯⽚呢,其实⽆线传输最重要的⼀个指标就是灵敏度和传输速率。
理论上是灵敏度越⾼,传输距离会越远。
传输速率越快,传输距离也会越远。
简单的说,就是你灵敏度⾼了,同样的距离下,你很微弱的信号都能让对⽅接收到,然后你才有条件来作数据的转换,才能变成有效的信息。
2.4G无线鼠标方案介绍2.4G无线鼠标方案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的无线鼠标技术。
相比传统有线鼠标,2.4G无线鼠标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便携性,无需连接电脑即可自由移动。
本文将讨论2.4G无线鼠标方案的工作原理、优点和应用等相关内容。
工作原理2.4G无线鼠标方案采用了2.4GHz无线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该方案将鼠标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实现了无线化。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鼠标发送信号:当用户在鼠标上进行操作时,例如点击或移动,鼠标会将这些操作转换为信号发送到接收器。
2.接收器接收信号:接收器是一个小型装置,连接到计算机上的USB接口。
它可以接收并解码鼠标发送的信号。
3.数据传输和解码: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将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数据,并将其传输给计算机。
4.计算机处理数据:接收到信号的计算机会根据用户鼠标的操作进行相应的响应,例如移动光标或执行特定命令。
优点2.4G无线鼠标方案相比传统有线鼠标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便携性:由于无需通过有线连接,2.4G无线鼠标更加便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
2.灵活性:无线鼠标不受线缆长度的限制,用户可以自由移动鼠标,获得更加舒适和灵活的使用体验。
3.简便性:无线鼠标方案省去了传统有线鼠标的连接步骤,用户无需处理繁琐的线缆连接和插拔。
4.效率:2.4G无线鼠标方案的数据传输速度较快,操作响应更加迅速,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
常见应用2.4G无线鼠标方案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设备和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电脑:垂直市场中最为常见的应用场景是个人电脑。
无线鼠标方便用户进行网页浏览、文件管理以及软件操作等。
2.游戏设备:2.4G无线鼠标方案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适用于电脑游戏。
玩家可以通过无线鼠标进行游戏操控,享受更加自由灵活的游戏体验。
3.会议演示:在教学和商业演示中,使用无线鼠标可以方便地操作计算机,移动光标和控制演示内容,提高演示效果。
4.多媒体控制:无线鼠标方案通常与多媒体功能结合,可以用来控制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等多媒体应用程序,提供便利的操作方式。
2.4g无线方案2.4g无线方案1. 引言2.4g无线方案是一种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2.4g无线方案的概念、原理以及应用场景。
2. 概述2.4g无线方案指的是在2.4GHz频段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技术。
这个频段是属于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应用的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频段,不需申请或者付费就可以使用。
2.4g无线方案主要使用的通信协议有WiFi、蓝牙(Bluetooth)等。
这些通信协议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3. 原理2.4g无线方案的原理是通过采用2.4GHz频段的无线电波进行通信。
无线设备通过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来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的原理包括调制解调、频率跳变以及信道管理等。
调制解调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传输;频率跳变是为了减少干扰和提高信号质量;信道管理是为了在同一个频段内实现多个设备的同时工作。
4. 应用场景2.4g无线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几个主要的应用场景:4.1 家庭网络2.4g无线方案在家庭网络中可以实现无线路由器与各种设备的连接。
通过WiFi协议,用户可以在家中的任意位置无线上网。
4.2 IoT(物联网)设备2.4g无线方案可以实现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
例如,智能家居设备、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都可以使用2.4g无线方案进行数据传输。
4.3 无线音频设备2.4g无线方案可以用于无线音箱、无线耳机等音频设备的连接。
通过蓝牙协议,用户可以无线收听音乐或者接听电话。
4.4 无线键盘和鼠标2.4g无线方案可以实现无线键盘和鼠标与电脑的连接。
用户无需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可以在一定距离内自由移动工作。
5. 优缺点2.4g无线方案有以下优点:- 2.4GHz频段是ISM频段,不需申请或者付费就可以使用。
- 2.4g无线设备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应用。
2.4GHz无线收发器IC及其应用黄一鸣贾波徐群山博通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高速率无线通讯的需求,无线应用产品的工作频率已经从低频段跨入高频段。
作为全球均无需授权即可使用的2.4 GHz ISM频段成为众多无线高端产品首选频段,譬如蓝牙,WLAN,ZigBee等。
博通集成电路公司的2.4GHz无线收发器BK2421采用高达2Mbps的通讯速率和独特的通讯协议,不但保持了 2.4 GHz 频段其他通讯协议优良的射频性能,而且简化了产品设计,节省了产品开发成本,降低了产品功耗,是国内唯一一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2.4GHz无线收发器。
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一收发器产品性能和特点并在最后给出了基于BK2421所完成的PC周边设备方案(包括无线鼠标键盘、无线遥控等),汽车无线防盗和马达自动起动方案和移动支付RFID子系统方案。
BK2421性能和特点BK2421基本性能和特点BK2421是一颗工作在全球开放2.4GHz ISM频段的单芯片无线收发器,集成了无线射频收发前端、频率综合器、数字调制解调器、1对6 星形通信协议以及电源管理。
相比其他2.4GHz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如蓝牙,WiFi等),它以非常低的功耗实现高速率无线传输(最高可以达到2Mbps),接收器正常工作电流为17mA,发射器输出功率0dBm的电流为14mA,关机状态电流为3uA。
BK2421集成两种调制方式,分别为CPGFSK调制(Continuous Phase Gaussian Frequency Shift Key,相位连续高斯频移键控)和CPFSK调制(Continuous Phase Frequency Shift Key,相位连续频移键控)。
其频谱如图1所示,其中BT为3dB 带宽和传输速率的乘积(3-dB bandwidth-symbol time)。
Frequency (MHz)Po w e r /f r e q u e n c y (d B /H z )PSD Comparison of GFSK and FSK图 1 :CPFSK 和CPGFSK 调制频谱CPFSK 调制方式可以显著提高芯片灵敏度。
2.4GHz无线鼠标键盘接收器的设计最高的质量最低的成本——节省70%PCB返修成本查看最近90天中添加的最新产品最新电子元器件资料免费下载派睿电子TI有奖问答 - 送3D汽车鼠标IR 推出采用焊前金属的汽车级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全球电子连接器生产商—samtec 最新断路器保护套摘要:针对RF 无线鼠标传输速度慢、传输距离有限的缺点,提出了一种2.4 GHz 无线鼠标键盘接收器的设计方案。
采用USB 多媒体键盘编码器HT82K95E 和射频收发器nRF24L01 进行设计,以HT82K95E 为核心,完成HID 设备的枚举过程。
控制器利用普通I/O 口模拟SPI 总线,完成了与无线收发模块的数据交换。
采用nRF24L01 无线通信协议中的Enhanced ShockBurst 收发模式,数据低速输入,但高速发射,从而实现了鼠标键盘复合设备与主机间的无线通信功能。
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了2.4 GHz 无线技术,该无线鼠标键盘接收器能够有效传输距离可达10 m,大大降低功耗,增强了抗干扰性能。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近距离无线通信领域出现了蓝牙、RFID、WIFI 等技术。
这些技术不断应用在嵌入式设备及PC 外设中。
2.4 GHz 无线鼠标键盘使用2.4~2.483 5 GHz无线频段,该频段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属于免授权使用,这为无线产品的普及扫清了最大障碍。
用户可迅速地进入与世界同步的无线设计领域,最大限度地缩短 设计和生产时间,并且具有完美性能,能够替代蓝牙技术。
1 系统硬件结构:2.4 GHz 无线鼠标键盘接收器主要实现鼠标、键盘等HID 类设备在PC 机上的枚举识别过程和接收无线鼠标或键盘发送的数据(包括按键值、鼠标的上下左右移动等),并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USB 接口传送给PC 机, 实现鼠标键盘的无线控制功能。
接收器主要由USB 接口部分、MCU 和无线接收部分组成。
系统硬件框图如图1 所示。
2.4g方案2.4G方案1. 背景介绍随着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2.4GHz频段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
2.4G 方案作为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方案,被广泛用于家庭无线网络、蓝牙、无线键盘鼠标等设备中。
本文将介绍2.4G方案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2. 原理2.4G方案采用2.4GHz频段作为通信载波,利用频率、相位、幅度等多种调制方式进行信息传输。
其中,调制方式可以分为两类: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
2.1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模拟载波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模拟调制方式包括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
在2.4G方案中,调幅和调相常用于音频信号的传输。
2.2 数字调制数字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数字载波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数字调制方式包括调频键控(FSK)、正交相移键控(QPSK)和正交幅度调制(QAM)。
在2.4G方案中,数字调制广泛用于数据传输,能够实现高速、高效的无线通信。
3. 特点2.4G方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无线传输距离:** 2.4G方案具有较长的无线传输距离,可达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
这使得2.4G方案广泛应用于家庭无线网络、智能家居等场景。
- **抗干扰能力:** 2.4G方案采用频率扩频技术和信道选择技术,能够有效减少与其他无线设备的干扰,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 **数据传输速率:** 2.4G方案支持高速数据传输,能够满足大多数应用场景的需求。
例如,2.4G无线网络通常可以提供几十Mbps的传输速率,满足普通家庭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
- **成本效益高:** 2.4G方案的硬件成本相对较低,同时由于该频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因此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从而使得2.4G方案具备高度的成本效益。
4. 应用领域2.4G方案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特别突出:- **家庭无线网络:** 2.4G方案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无线通信方案,广泛应用于家庭无线网络中。
Designing a short-range RF link into a consumer-electronics product设计一个连接到消费电子产品的短距无线(RF)设备TuneView原文内容:/article/CA6576137.html?spacedesc=features&text=nordic案例研究:从一个开发小组遭遇的失误和困难中吸取教训, 从草图开始, 直到最后完成一个集成到iPod附件中的短距RF产品.作者: 埃里克.威尔奇Keyspan公司2008年7月8日尽管我们从不认为这是件容易的事, 但当我们开始规划一个连接到iPod控制器和基座的短距双向RF产品时, 头脑中仍然萦绕着那句让设计师头疼的俗语: "这种事要多难就有多难!"Tuneview配备一个1.5英寸的LCD屏, 拥有类似iPod的菜单导航功能, 可以显示"Playlists(播放清单)"和"Artists", 实际操作距离大于50米. 我们很快紧跟iPod的步伐推出了一款升级产品, 通过遥控器和连接到USB口的RF收发器, 可以去控制在Mac或PC上运行的iTunes. 我们的设计团队应该有理由为该产品而感到自豪.可惜,由于这些产品面市的时间延迟了一年,这种自豪感也打了折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我们开始该项目的时候, 大家都缺少射频方面的经验. 而且, 我们当时甚至还没有决定使用哪一种RF模块, 购买哪一种商业软件,或是IP,选择哪种通信协议,而不是从新设计这些东西,我们只有边做边学. 我们发现RF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困难的领域,因为它所涉及的知识实在是博大精深. 如果你和我们一样,工作经验仅限于数字系统的软硬件方面,那么模拟系统的工作将会是巨大的挑战.比如, Tuneview项目要求我们必须成功地集成三个独立的模拟子系统(射频,功率放大和天线). 而用来连接这些子系统的无源器件(电容,电阻和电感)在微波频段(如2.4 GHz)将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性, 寄生效应将变的非常重要. PCB的布板也要遵循全新的规则,而一旦出现问题,解决起来也将非常复杂.我们是从痛苦中获得经验和教训.甚至RF方案的选择也并非一帆风顺. 我们首先想到的技术有Wi-Fi, Bluetooth(蓝牙), 和ZigBee, 但是综合考虑了诸如工作距离,功能,功耗,延迟,以及干扰和安全性等问题后,我们还是放弃了在本项目中使用这些技术.在排除了以上的选择之后, 我们开始注意到一些专有的2.4-GHz解决方案,终于发现了一种能够满足我们要求的技术.在产品面市之后,我们有时间回过头来反思这个项目,我们认为我们的经验对于那些准备设计连接到消费电子产品或外设的短距无线产品的工程师们是有帮助的. 因此我们决定在本文中分享这些经验.RF遥控器的优点Keyspan公司的开发团队已经注意到, RF遥控器可以极大地提高传统单向遥控器的功能, 为用户提供直接的反馈, 让用户随时了解他们正在进行的操作.我们的直觉得到了证实, 在一个MacWorld展览会上, 一位用户走过来对我说:"我喜欢你们的遥控器, 但是我真正需要的是你们正在开发的带有LCD的那款, 这样我在手里就能够看到播放的音乐清单了."我们的设计目标是,遥控器可以与PC或Mac上运行的音乐播放器(比如苹果的iTunes)互动,也可以与插在基座上的MP3播放器(如iPod)互动. 我们不做大块头的高档遥控器,而是倾向于开发一款小巧的,用拇指控制的遥控器,并且在环境光线很暗的情况下也能正常使用. 我们很快否决了那些直接传送音视频的想法,因为那样会造成产品的成本太高. 最后,我们还希望该产品在全世界都能够通过认证. 产品最终被命名为Tuneview, 该项目在2004年12月初开始启动.虽然我们确认了RF双向遥控器作为我们的产品,但是要设计它却是另一码事. RF领域并非Keyspan公司的特长. 到2004为止,该公司的工程师已经开发过USB 转接器,智能电缆,简单的红外遥控器,和一系列网络USB服务器. 我们的专长在于嵌入式系统,快速通信设备,以及便于量产的低成本设计. 我们没有设计过RF 产品; 而且对手持式产品的经验也很有限.尽管RF开发看起来令人畏惧, 我们发现大多数现代数字射频方案都已集成在了单个封装当中,而且已经一边提供了数字CMOS接口,在另一边是天线接口. 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有什么难的?"并且由于我们在手持RF设备,尤其是带LCD屏的那种设备上有些经验,这更使得我们跃跃欲试.一位高级硬件工程师抱着务实的态度, 建议聘请一个顾问来弥补我们的缺陷. 然而事实上根本找不到愿意帮你做底层设计的顾问. 终于我们找到了一位拥有实验室的RF顾问,虽然不能做RF设计, 但他可以在设计阶段对我们的产品进行测试和提供重要的反馈.选择一种射频方案咨询了市场部门的意见后, 开发小组为Tuneview的射频方案定出了以下的初步规格:l少于5美元的器件成本;l工作在2.4-GHz ISM(工业, 科学和医疗全球通用频段);l ITU规定的DSSS 或FHSS工作方式, 以防止Wi-Fi, Bluetooth和Tuneview设备之间相互干扰;l在现场工作环境下, 达到30到50米的穿墙距离;l使用标准AA电池,电池寿命最少为3个月(最好能达到6个月);l100 至300-kbps的有效传输速率;l快速启动(从深度睡眠模式下);l便于用户使用的遥控器与被遥控设备的配对查找方式.我们下面列出了一些成熟的短距, 低功耗无线技术:l ZigBee: ZigBee联盟声称"能让无线控制变的简单", 基于IEEE 802.15.4标准,该技术适合于低速率和低功耗的应用.l蓝牙: 基于IEEE 802.15.1标准.工作在2.4-GHz频段, 已经在移动电话和PC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Bluetooth SIG推出的各种版本已经应用在多种外设上,比如无线耳机.l Wi-Fi: Wi-Fi是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第三代无线技术. 它作为无线局域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hotspots", 家庭和办公室. Wi-Fi主要被用作TCP/IP网络的传输层.l Cypress公司的WirelessUSB: Cypress公司的专利产品-- 和名为"Certified Wireless USB"的产品无关, 那是由基于WiMedia联盟UWB平台的无线USB促进组织开发的. WirelessUSB是一种专利产品,半双工,工作在2.4GHz频段. 它使用DSSS方式以满足ITU的规定, 避免与现有的其它工作在2.4GHz频段的标准产生干扰.l Nordic 半导体公司的nRF2401: Nordic的方案是有专利的, 无线半双工的调制解调器, 工作在2.4GHz频段. 它使用FHSS方式和一个数字化的分段, 可以发送最大256-bit的数据包. 接收方将会丢弃错误的数据包.我们一开始就否决了ZigBee,因为当时该方案还未成熟,然而就算现在重新选择,我们也不会选择ZigBee.开始, 蓝牙技术在PC和Mac上的普及性看起来很有优势. 不幸的是, 仔细研究之后发现,实际上所有计算机配备的都是低功率的蓝牙Class 2或Class 3,工作距离不超过10米. 能够满足我们需求的蓝牙Class 1的成本太高,而且功耗太大. 如果你告诉用户要再去买一个蓝牙接收器, 因为电脑里原配的那个不够好,估计用户会很难接受. 除了成本的因素,蓝牙Class 1(工作在20dBm)消耗的电量使AA 电池无法提供足够的工作时间. 此外,用户使用PC 或Mac进行蓝牙配对也会碰到麻烦.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比如PDA和手机集成了Wi-Fi, 在"热点"附近Wi-Fi主要被用来浏览网页和收发email, Wi-Fi的功耗会使电池电量快速下降(尤其对低容量的AA电池来说). 使用Wi-Fi将无法满足我们要求的3到6个月的电池寿命. 第二,开发小组对Wi-Fi从睡眠模式中唤醒的时间也表示担心,虽然并没有做过严格的测试. 最后,我们还担心Wi-Fi芯片的供应商是否会给我们这样的小公司供货. 没有可靠的供应商,我们将不得不去采购昂贵和体积庞大的模块来做为替代.除了技术上的原因, 这些基于标准的技术也不太适合Tuneview的要求.采用基于标准的技术非常适合于在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之间的进行交互操作,尤其是在PAN(个人小规模网络)中的多个设备同时地进行通信时就非常必要. 然而,为了确保交互操作和PAN的功能,将导致一种性能上的折衷, 这会衍生出非常复杂的协议, 增加电源的负担以及降低工作效率.相反,Tuneview需要的是一个简单的,点对点的,可以错误校正的协议,并且能够为特定的数据流量和功耗进行优化. 这款遥控器不需要与其它厂家的产品进行交互操作, Keyspan会提供所有的设备. 使用基于标准的技术将会加入多余的功能和增加复杂性, 需要添置专业的开发工具因而增加了成本. 此外,还需要一个昂贵的处理器来进行对基带信息的处理.总的来说, 寻找一种专有的RF硬件, 并且开发出一个定制的, 以应用为主的协议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而Keyspan的团队有着十多年的通讯协议的开发经验.我们测试的第一种专有RF技术是Cypress公司的WirelessUSB.由于缺少合适的开发板,开发小组一开始就遇到了障碍,他们自己做了一个USB无线模块. 不幸的是,有效的数据速率远低于广告中声称的62.5kbps,因此该技术被放弃了.(后来Cypress又推出了带宽更高的该系列的芯片.)经过初步测试之后,我们最终选择了Nordic半导体公司的nRF2401A, 作为我们的Tuneview RF项目的专有技术. 按照规格书,nRF2401A是一种GFSK单芯片收发器,最大的数据速率为1 Mbps. 它包括一个完整的频率合成器,一个功率放大器,一个晶体振荡器和一个调制器.通过一个三线的串行接口,可以由程序来调整输出功率和通频率通道. 在发射(TX)功率为–5 dBm时电流低至10.5 mA,在接收(RX)状态下电流为18 mA,供电电压为 1.9到 3.6 V. 该收发器提供一个专有的工作在接收和发射模式下的ShockBurst功能, 简化了协议和软件设计, 使功率消耗最小化, 并且对微控制器的要求也不高.Nordic的产品展示了在成本,接收灵敏度,传输速率,上电时间和功率消耗之间的很好的平衡. 除了这些承诺的性能之外,该产品还满足了开发小组对成本要求. 而且,既然开发者能够建立他们自己的通讯协议,以固件的方式实现基带控制器,他们就能利用该无线产品的优点,而尽量避免它的缺点. 比如,该Nordic产品有个缺点,就是将数据包输入它的缓存然后开始发射之后, 发射器不会提供任何方法去告诉处理器操作已经结束. 开发小组克服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固件中仔细调整延迟的时间.虽然技术上的选择可能是最重要的决定,但也不要低估了选择一个好的供应商的重要性.任何RF项目都会非常复杂,供应商提供的帮助越多,项目的进展就会越顺利. 比如,我们发现Nordic的技术支持做的非常好-- 当经验很少的人设计RF产品时这就显得非常重要-- 和其他供应商对比之后你就会更加明白这个的重要性. 再如,所有从Nordic原厂来的现场工程师和专家都会检查PCB的布板情况. 当工程师无法确认布板的问题时,他们会对好的产品设计的重点提出建议,强力支持我们去RF实验室做专业的网络分析测试,帮助调整器件的阻抗匹配.反复测试虽然我们已经确定了一个合适的技术,聘请了一个有帮助的顾问,找到了一个有能力的供应商,但是,我们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和其他的数字电路的专家第一次进行模拟RF设计一样,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教训就是, 将所有的电路元件安放和连接好,仅仅才是工作的第一步. 在2.4 GHz的工作环境下,PCB上的走线已经不单是元件间的连接线了;事实上他们已经变成了微波传输线.一开始,工程师将电路连接好后,他们发现电路可以工作,但是还有些问题. 发射距离只有几米而且信号质量非常差,BER(误码率)高的惊人. 我们得到了三个重要的教训:l首先,在2.4 GHz的工作环境下,相互连接的元件之间,都需要进行阻抗匹配;l第二,每一个无源元件(电容,电感,电阻和PCB走线)都会产生寄生效应,此时必须把它作为电容加电感再加电阻来对待;l第三,元件的摆放方向也很重要,因为这会影响它的寄生效应.这时, RF顾问和他的实验室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他的设备可以测量出每个器件的特性阻抗, 帮助我们得到匹配与该电路网络的器件的参数值. 一个关键的设备就是频谱分析仪(如图1所示).它可以测量出发射和传导的RF功率,不仅是在2.4-GHz频段,而且可以测量出所有重要的谐波频率,为了减小干扰, 谐波频率的能量要尽可能的小. 另一个有用的设备就是网络分析仪, 它能够通过相应的传输线"看到"电路内部, 测量出它们的特性阻抗.图1. Spectrum Analyzer当涉及到RF元件阻抗匹配的细节问题时, 芯片的供应商(包括Nordic)就帮不了你了. 我们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产品的特性阻抗, 最好搭建一套仿真电路网络. 然而,我们发现这样做对实际电路的帮助不大, 因为元件的阻抗匹配必须考虑到周围的所有因素,包括PCB的材料, 接地层的实际位置, 和电路中其它很多看起来似乎不太重要因素. 如果想让你的2.4-GHz产品工作正常, 就必须准备耗费大量的时间在测试和调整电路的阻抗匹配上. 没有其它的捷径可寻.确认工作距离工作距离是我们产品的关键因素.开发小组也一直认为这是吸引客户的重要原因. 开发小组很早就决定要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来确认是否能达到要求的工作距离. 在这项指标上,工程师们想让产品的性能比市场部门宣传的还要好. 他们认为如果产品在工作距离上表现的不错, 就有助于真实环境中的测试,这对整个产品都会有所帮助.我们从开发板(图2)开始测试,它包括nRF2401A芯片和一个鞭装天线,发射功率是1 mW (0 dBm). 我们计划使用一个片装天线或用PCB上导线作为天线,这将会产生衰减,我们认为开发板的工作距离将会超过30到50米. 不幸的是,我们最多只测得20到25米的工作距离.想要加大工作距离,就必须加一个功率放大器. 这个复杂的电路大大地加剧了阻抗匹配的难度.因为nRF2401A使用了单个的RF I/O 线路,除了被天线使用之外,连接射频,功率放大器和天线需要两条通道.我们使用了两个RF T/R(发射/接收)开关来解决这个问题. 接收通道直接将信号从天线送给芯片,而发射通道将信号送到功率放大器. 我们现在有四个匹配的网络(图3),而原来只有一个(nRF2401A到天线).图2.图3在无线通讯领域,无论是模拟还是数字,信号的质量都可用SNR(信噪比)来衡量. 如果是数字信号,还可用BER(误码率)来衡量. 这就表示在一个给定的距离,SNR要求达到一定的"用户的接收率",在双向,半双工的通讯模式下的要求要远高于单向通讯的模式.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单向连接可以发送多个相同的数据包,假定至少有一个包能够被完整地接收到. 而在双向通讯时,发送一个数据包后,发射方就会开始等待,直到对方应答或是超时, 然后就重发或者发送下一个数据包. 无论是单向或双向通讯, 都会因为信噪比的降低而使性能变差, 但双向通讯受到的影响更大.Tuneview项目要求使用双向通讯,因为遥控器上的LCD要显示出音乐播放器上的数据. 因为我们要求遥控器在一定的距离上有很好的性能,因此我们需要一个高信噪比的很强的信号. 我们增加了一个功率放大器来增强信号,并且艰难地调整出最好的阻抗匹配和尽可能好地放置元件以减少噪音.增加电池寿命对Tuneview这样的产品来说,电池寿命至关重要. 就算用户能够理解多加了一个显示屏,他们也会习惯于老式的红外遥控器的电池寿命, 可以工作几个月甚至是几年. 我们要求Tuneview用两节AA电池至少要能工作三个月.我们选择Nordic的nRF2401A,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的超低功耗的特性. 对比其它基于标准的方案, 比如蓝牙甚至是ZigBee, nRF2401在发射或接收时的能量消耗都低的多. 各家供应商的规格都不相同, 但一个典型的蓝牙芯片在发射和接收模式下的电流为35到45mA, ZigBee芯片是25到30mA, 而nRF2401A是11到18mA, 当所有芯片都工作在0 dBm模式时.除了芯片以外, 通讯协议也会严重影响功率消耗. 如果芯片长时间工作在发射或是接收状态,电池的电量将会很快被用完. 诀窍就在于使"工作"的时间最小化, 然后尽可能快地切换到低功耗的"睡眠"模式.开发小组设计通信协议是这样的, 基于电池工作的遥控器正常情况下收发器都处于睡眠模式, 而基于外接电源的基座的接收器永远都处于开启状态(随时准备接收遥控器的信号), 遥控器开始发射之前会有大约200微秒的延时, 当用户按下一个按键, 发射器将会立刻启动, 发送信号,然后切换到接收状态,接收到应答信号后, 再返回到低功耗的睡眠模式. 我们的协议会尽量减少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 以减少遥控器电池的消耗.遥控器有三种状态(工作,睡眠和深度睡眠). 在深度睡眠时, 处理器会断电-- 重新启动需要1.5秒的时间.遥控器有如下特性:l发射/接收的工作电流: 大约73mA;l睡眠模式的电流: 大约330 μA;l深度睡眠模式的电流: 大约10 μA;l睡眠模式90分钟后进入遥控器进入深度睡眠模式.在典型的工作状态下(假设遥控器每天工作两次,每次工作90分钟):l一天当中收发器工作(有按键被按下)10分钟,每次电流为73 mA,总功率为12 mAhrl 2 ×90分钟处于睡眠模式,总功率为1 mAhrl21小时处于深度睡眠模式,总功率为0.2 mAhrl假设两节AA电池能提供3V,2200 mAhr的电量.l电池寿命= (2200 mAhr)/13.2 mAhr = 167 天或者5.5 个月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假设遥控器的微控制器在正常模式下的工作电流为50 mA,那么就必须要使它进入某种睡眠模式,否则电池的电量将在两天内用完.(2200 mAhr/50 mA = 44 小时)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判断,我们选择的某些型号的微控制器就算工作在低功耗模式下,消耗的电流也会很大而使电池寿命根本无法达到三个月. 当我们不得不对电源电路做出某些改进之后,电池寿命问题有了好的改善(我们发现一些单元的电源总线上出现了一些轻微的干扰,比我们以前遇到的情况要严重)我们加入了一个能够使微控制器完全断电的功能.(这样系统就进入了10-μA的工作模式). 当设备从这种模式中被唤醒,需要大约1.5秒的"重启动"时间.一些更加深入的技术细节避免干扰ITU制定规则来管理2.4-GHz ISM频段,以确保在该频段上工作的设备相互之间不会造成严重的干扰.ITU建议DSSS 或者FHSS. 后来又规定,在单个频道上,发射时间不能超过400毫秒.Tuneview项目使用的Nordic 半导体公司的nRF2401A选择了FHSS方式. 这就意味着,当我们设计自己的通信协议时就要加入一个跳频算法. 首先,建立一个基本频道,和基于Tuneview的唯一序列号的跳转表. 接收方有一个默认的配对频道,这样双方一开始就可以建立连接.一旦配对完成之后, 双方就会设立一个伪随机"同步频道", 以后一旦连接失败, 就可以回到这个"同步频道"再次连接. 正常情况下, 遥控器发送信号时每秒钟变换两到三次频率通道. 这样做可以记录下那些误码率很高的频道, 然后就能暂时避免使用这些频道. 这种自适应算法避免了与附近的Wi-Fi和蓝牙设备相互间的干扰, 而且也能在小范围内同时使用多个Tuneview设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我们觉得通信协议是整个项目中"最有趣"的部分. 就算是信噪比最好的无线通信的效果,也仅仅相当于最原始的电话modem, 根本无法和现代的有线通信相比. 因为设备的工作方式是基本的无线半双工modem, 我们使用了众所周知的通信原理, 这就是基本的误差校正传输机制.由于Nordic的芯片没有提供发射完毕的提示信号, 我们就特别注意了定时时间长度的要求, 然后反复调整, 直到得到一种能很好地使用有效带宽的传输机制. 最后我们完成了一种适当的应变和恢复机制, 以应付一个良好的连接工作一段时间后性能开始下降的情况, 比如用户拿着遥控器远离了接收基座的情况.接着, 我们加入了支持连接层频道的跳频机制. 这样做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非常精确的超时时间和双方都知道的"基本"频道,一旦连接失败,双方就能立刻返回该基本频道. 最后, 我们建立了设备的配对机制, 并且基于产品的唯一序列号而生成了"跳频查找表".我们发现该协议一个有趣的方面在于, 这有利于这种有跳频功能的设备, 当严格遵循ITU和FCC的优化通道的规定, 去选择一定的跳频时间, 会使得性能上有所改善. 在Tuneview项目中, 我们是在完成当前的信息发送之后才进行跳频, 这仍然没有超过规定的400毫秒的时间.当开发小组的工作进展到了一定阶段, 产品的工作距离已达到要求(在穿过几堵墙的情况下超过50米), 并且信噪比(或误码率)也可以接受时, 就要开始考虑产品的认证问题了. 不幸的是,美国的FCC和欧洲的CE测试(FCC Section 15.247 和CE EN 300 328)都认为我们的产品的二次和三次谐波的辐射功率(如4.8 GHz 和9.6 GHz)严重超标(见表1), (15.247标准要求主频段对外辐射的功率必须低于20 dB).这样我们决定要对产品的射频部分进行屏蔽.接下来的工作是这个小组在该项目中最痛苦的经历, 如果你们也打算进行RF设计的话, 就要特别留意了.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重新设计了产品的组装和PCB, 然后设计并初步测试了一个新的"大面积接地", 连接到比2.4 GHz 的波长(大约20 毫米) (图4)更窄的芯片的"条行地线". 我们做的最初的两个样品工作的很正常,都通过了认证测试(并且还有很大的裕量). 接下来就是开始设计屏蔽部分, 我们很快找到了合适的方案, 但是如果每个设备上都要用的话成本就会很高.图4我们然后开始对第三个单元进行工程化工作(用相同的射频电路和布板). (前两个单元分别组成了遥控器和iPod基座. 第三个单元是接在PC或MAC上的USB模块.) 然而, 当我们测试这个单元的时候, 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沮丧的问题, 认证实验室错误地坚持让我们的前两个单元使用恒定载波进行测试, 而不是使用调制载波. 有效的测试标准是测量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调制载波情况下(比如ShockBurst模式)并不会一直处于发射模式, 这样平均发射功率就会降低. 而规定是要求在尽可能接近真实射频工作环境下进行测试-- 这就是说应该使用调制载波进行测试.这给我们的教训就是-- 不要只依赖于测试实验室的测试结果. 自己也要去考虑哪些项目需要测试.另一个重要的教训和供应商有关. 有时候尽管直觉告诉我们不该这样做, 但我们还是想去依赖他们. Nordic半导体公司告诉我们, 没必要给我们的产品增加屏蔽, 虽然我们用了一个12-dB的功率放大器去增加工作距离. 开发小组不情愿的接受了建议, 因为Nordic自己的开发板并不是成熟的消费类产品, 它不带功率放大器, 并且工作在单向通信模式. 最初的测试结果证实了我们的预感, 我们开始怀疑Nordic半导体公司的建议, 并且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去设计屏蔽装置.。
—152—2.4GHz 无线USB 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刘连浩,杨杰,沈增晖(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3)摘要:分析USB 协议和无线通信协议,针对2.4GHz 无线USB 设备的应用,在应用层上提出一种协议模型,使一个从属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主控设备进行通信。
改进直接序列扩频机制和独立通信信道机制,减少通信过程中的干扰和冲突。
利用Cypress CYRF6936和Freescale MC68HC908JW32芯片实现一个应用实例。
关键词:2.4GHz 无线技术;通用串行总线;固件Exploi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2.4GHz Wireless USB TechniqueLIU Lian-hao,YANG Jie,SHEN Zeng-hui(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Engineering,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USB protoco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and introduces a protocol model on application layer aiming at the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2.4GHz USB device.This model realize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one slave and multi master.It improves the DSSS mechanism and independ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 mechanism to reduce noise and conflict during communication.An application example using Cypress CYRF6936and Freescale MC68HC908JW32MCU is realized.【Key words 】2.4GHz wireless technique;Universal Serial Bus(USB);firmware计算机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第35卷第3期V ol.35No.32009年2月February 2009·网络与通信·文章编号:1000—3428(2009)03—0152—03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TP393.02无线通信是通信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在计算机外设上,USB 接口技术凭借其成本低、速度快、即插即用等特点逐渐取代RS-232C 串口成为标准的PC 通信接口。
在Bluetooth,WiFi,2.4GHz 等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技术中,2.4GHz 技术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和快捷的开发周期等优点。
本文将USB 接口技术和2.4GHz 技术有效融合,解决了无线通信能耗和速率限制的问题。
1系统硬件结构无线USB 通信系统硬件主要由USB 接口芯片、无线收发芯片和主控芯片构成,本文采用带High-speed USB 接口的MC68HC908JW32芯片和无线2.4GHz 收发芯片CYRF6936。
CYRF6936[1]的通信频率在国际无执照可用的 2.4GHz ISM 段(2.4GHz~2.483GHz),它包含78个可用通信信道。
芯片内包含GSFK 调制和解调电路、DSSS 基带控制、SPI 接口等电路。
其最高通信速率为1Mb/s ,待机状态的电流消耗仅为0.2μA ,接收灵敏度为-97dBm ,最大发射功率为+4dBm 。
与一般Bluetooth 技术相比,2.4GHz 无线技术适用于短距离(小于15m)的无线数据传输。
计算机连接端的主控芯片采用MC68HC908JW32[2],如图1所示。
它拥有32KB 的内部flash 存储空间和1KB 的RAM 空间,其内部集成了USB SIE ,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2Mb/s ,实现了高速传输。
MC68HC908JW32与CYRF6936之间采用4MHz 的SPI 总线进行通信。
SPI 是4线总线技术,通过片选CS 可以实现对设备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SCLK 是时钟控制线。
MISO 和MOSI 是数据传输线,在SCLK 时钟的控制下,数据在主从设备间传输,且严格地遵守一定通信时序。
在外设端可以是鼠标、键盘、游戏控制器等设备,它们通过2.4GHz 无线通信技术与主机进行数据交换。
MCU 从传感器或其他输入设备中获得的数据,经过CYRF6936的转化调制,载波到2.4GHz 上发射出去。
图1无线USB 通信系统2协议分析2.1USB 协议USB 设备要与PC 建立通信,必须先建立描述符,用于反映设备的功能特征和行为。
一个标准的描述符包括[3]设备描述符、配置描述符、接口描述符、端点描述符和字符串描述符。
由于在USB 连接PC 端要求实现多种设备功能,如鼠标、键盘、控制器等,因此在声明设备描述符时,必须声明一个设备描述符和多个接口描述符。
每个接口描述符对应一个独立功能的设备,要求使用独立的设备端点,以完成各自的数据通信。
比如游戏控制设备声明为第3个接口设备,并使用3号端点与PC 进行数据通信。
每个设备接口分别使用分配给它的端点提交数据。
USB 的传输分为4种方式[4]:控制传输,中断传输,实时传输,批量传输。
每种传输方式的传输速率、传输结构和传输错误检测方式都不同。
本应用中采用控制传输和中断传输。
控制传输主要完成设备状态信息的提交、设备的枚举以作者简介:刘连浩(1959-),男,教授、博士,主研方向:嵌入式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杨杰、沈增晖,硕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08-10-19E-mail :esaying_l@—153—及设备控制命令的下达。
通过扩展USB Set_Report 和Get_Report 设备类请求完成设备特有功能。
USB Set_Report 请求的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
设置阶段数据阶段状态阶段图2USB Set_Report 请求的处理过程2.22.4GHz 无线通信协议2.4GHz 通信协议比蓝牙协议更简洁,能满足特定的功能需求,并加快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
整个协议分为3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包括GFSK 调制和解调器、DSSS 基带控制器、RSSI 接收信号强度检测、SPI 数据接口和电源管理,主要完成数据的调制解调、编码解码、DSSS 直接序列扩频和SPI 通信。
数据链路层主要完成解包和封包过程。
有2种基本封包:传输包和响应包,分别如图3(a)、图3(b)所示。
PSOPLengthPayLoad Data CRC 前导序列包起始符包长度负载区校验(a)传输包结构PSOP前导序列包起始符校验CRC Head Data 包头数据(b)响应包结构(c)负载区结构图3封包结构前导序列用于控制包与包之间的传输间隔。
SOP 用于表示包的起始,包长度说明整个包的大小,采用16位CRC 校验。
根据不同应用设备,应用层有不同定义,在笔者完成的系统中,应用层包括鼠标、键盘、控制器等。
以鼠标为例,传输包的负载区由2个部分组成:包头和数据如图3(c)所示,包头用1Byte 表示,它的高4位用来指示包的类型,其他位保留使用。
传输包类型如表1所示。
表1传输包的类型标识类型说明0000BIND_REQ绑定模式请求包0001BIND_RESP 绑定模式响应包0010CONNECT_REQ 连接模式请求包0011CONNECT_RESP连接模式响应包0100PING 信道检测包0101DATA 数据传送包0110NULL 空包0111KEY加密密钥包每种类型的包在应用层协议中的用途不同。
绑定包用于建立主控端和从属端之间一对一的连接关系。
每个主控端最多有一个从属端,但一个从属端可以有多个主控端。
连接包用于在主控端和从属端失去联系时,重新建立连接,相互更新最新的状态信息。
PING 包用于从属端,用来扫描周围的主控设备,发现新设备时通过BIND 包来建立连接关系。
数据包主要用于传输主从之间的数据信息。
多数无线接收端只能和单一的主控端进行实时通信。
为了与多个主控端同时进行连接,在从属端建立一对多的关系,需要进行有效的信道保护机制和数据接收机制,防止由于数据碰撞而导致无法正确接收数据。
可以利用以下2种机制有效防止信道间的相互干扰。
(1)改进的直接序列扩频(DSSS)。
如图4所示,传统DSSS 将需要发送的每个比特的数据信息用伪噪声编码(PN code)扩展到一个很宽的频带上,在接收端使用与发送端扩展所用相同的PN code 对接收到的扩频信号进行恢复处理,得到发送的数据比特。
而改进的DSSS 对每个字节进行直接扩频,极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并确保只有在收发2端保持相同PN code 的情况下,数据才能被正确接收。
若2端的PN code 不同,则传输的数据将被视为无效数据在物理层被丢弃。
1100110(a)传统DSSS (b)改进的DSSS图42种扩频方式的比较(2)独立通信信道(Channel)机制。
CYRF6936有78个可用Channel ,每个Channel 之间间隔1MHz ,78个可用信道被分成6个子集。
每个子集包含13个信道,每个子集中的信道间隔为6MHz 。
每种主控设备选择一个子集作为传输信道,即设备采用了不同子集中的不同信道,降低了相邻信道容易出现干扰的机率,减少了碰撞。
如图5所示,所有设备都采用第1个子集的信道来建立BIND 连接。
图5主从之间BIND 过程中的信道使用在BIND 过程中使用子集1中的13个信道作为控制信息的交换信道。
从设备在这13个信道上发送PING 包,以获得该信道上的接收信号强度和噪声程度。
如果该信道干净且没有干扰,则从设备将停在此信道上等待主控设备的控制信息,如PN code 、使用的信道子集、CRC 校验方式等。
信息交换成功后,主从设备将跳到预先设定的信道子集中进行连接。
有多个主控设备需要与从设备通信时,从设备在预先确定好的子集中进行扫描,寻找主控设备。
找到第1个主控设备后,—154—从设备再按相同方式寻找第2个主控设备,依此类推。
找到所有主控设备后,从设备在之前找到的主设备的所有信道上进行扫描,来查询是否有数据传输。
改进的DSSS 和特定的信道使用机制提高了数据通信速率,实现了一对多通信,并有效减少了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了通信的正常进行。
3固件设计固件设计使用Motorola CodeWar 编译器[5],图6描述了接收端的无线通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