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四年级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5
沈阳市2019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卷3(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阅读理解。
蝙蝠和雷达(节选)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竭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bìmì)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营)光屏(bǐnɡpínɡ)上。
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 . 用“\”划去文段括号中不正确的字、音。
2 . 文中加点的词“终于”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 照样子,把下面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蝙蝠→(_______)→超声波→(_______)→超声波→(_______)雷达→(_______)→无线电波→(_______)→无线电波→(_______)4 . 课内阅读。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款待)晏子。
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2019年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附有答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题一、(一)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时却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有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问题:1、哪些句子是写云的“姿态万千”的?请用“”画出。
2、哪些句子是写云的“变化无常”的?请用“”画出。
3、请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
(二)“飞翔”的蜘蛛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带着这个疑问,我把院子里所有的蜘蛛网都搅毁了。
后来,经过我细细地观察,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行,小心翼翼地翘起尾部,不让丝落在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
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者说它满意了,再把丝收紧。
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多小时,直到成一条直线。
以后的进程一般比第一根丝的安置要快多了,尽管它很复杂,但蜘蛛对此十分熟练,操作起来,仿佛是一种愉快的表演似的。
于是,我记着了:蜘蛛是不会翱翔的,但它照样能把网结在空中。
奇迹是执著创造的。
问题:1.题目中的“飞翔”为什么带引号?2.蜘蛛的第一根线是怎样拉曩昔的?3.结尾作者为什么说“奇迹是执著创造的”?你能再举几个例子说明这句话吗?二、绿孔雀寨古时候,橄榄坝人的先人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
一天,忽然从天上传来一阵阵叫声:“到橄榄坝去,何处会让你们过上幸福的好日子!”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绿孔雀,XXX说完,就展翅向远处飞去。
人们跟着XXX向前跑。
课内阅读专项第一元:一、文直通。
《潮》片段午后一点左右,向来隆隆的响声,忧如雷。
人来人往,有人告我,潮来了!我着脚往望去,江面是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化。
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水天相接的地方出了一条白,人又沸起来。
那条白很快地向我移来,逐(),(),横江面。
再近些,只白浪翻,形成一堵()的水。
浪潮越来越近,好像千万匹白色(),()地奔而来;那声音忧如(),忧如大地都被震得起来。
1.段是依照()序来写的。
A.由及近B.由近及2.段从()、()。
两方面来描述大潮来的情形,令人感觉身其2.境。
在段落中的括号内填写合适的。
4.段中分把浪潮比作()、()和()。
画的句子写的好?什么?二、文直通。
《走月亮》片段啊,我和阿走月亮⋯⋯有,阿我月亮的故事,古老的;有,却什么也不,可是静静的走着,走着。
阿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阿身上的气味。
走月光的溪岸,走石拱;走月影的果园,走庄稼地和菜地 ,,啊,在我仰起看阿的候,我突然看,美的月亮着那些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走月亮!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
()()的月亮的夜晚()()系文内容写出你“走月亮”的理解。
文中显然是“我和阿走月亮”,什么作者写“我突然看,美的月亮着那些的小星星,忧如也在天上走着,走着,,”?写出你文章最后一句的理解。
第二元:三、课文直通车。
《蝙蝠和雷达》节选蝙蝠是在夜里翱翔的,还能够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向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一根极细的电线,它()能灵巧地避开。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
在一间房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好多绳子,绳子上系着好多铃铛。
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房子里飞。
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遇到。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房子里飞。
济南市2019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阅读训练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我是一条明亮的小河我不停地向前奔跑。
晴朗的天空给我穿上了一件明净的蓝衣服。
我跑过田野,看见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迎春花,我换上了一件鲜艳的花衣服。
我是一条快乐的小河。
我跑过果园,果园里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梨花也开了。
春风把花瓣儿撒了我一身。
我带着花瓣儿向前跑,一路散发着花香。
我跑过田野,跑过果园,跑过树林,跑过山坡,到处听到动听的歌声。
我又带着歌声奔向远方。
远方的小河也穿着鲜艳的花衣服,散发着花香,带着歌声跑来了。
我们拉起手来,向前跑啊,跑啊,一直奔向大海。
1 . 填空。
(1)小河跑过田野,看见了、、。
(2)小河跑过果园,看见果园里、、。
(3)小河带着花瓣儿向前跑,一路,到处都。
2 . 照样子仿写句子。
我带着歌声奔向远方。
我带着花瓣儿奔向。
我带着奔向。
带着奔向。
3 . 短文有__________个自然段。
课外阅读。
黄山游记黄山,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没想到,我居然有机会跟妈妈一起去游览,这多么令人兴奋啊!一进黄山,我简直不知道看什么好了。
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飞流直泻的瀑布,像一条银白色的绸带,,从半空中挂下来,夹带着哗哗的水声,急流奔腾,气势雄伟。
瀑布顺着山沟蜿蜒曲折流到了我的脚边,成了温顺柔和的叮咚泉水。
那泉水真清啊!就像一块透明的玻璃,一眼就可以望到水底的沙石。
爬上山坡,抬头一看,黄山陡峭的峰峦令人惊叹!黄山真高啊!高得望不到顶,一座座山峰直插云端,我们家乡的铁臂山和它相比,只能算是一个小土堆了!黄山真奇啊!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成吃西瓜,还有的像武松打虎……黄山真险啊!上天都峰的山路几乎全是直上直下,与地面成九十度角,非得拉着铁索,用力才能爬上去。
2019年部编版⼩学四年级语⽂《⾮连续性⽂本》阅读题及答案2019年部编版⼩学四年级语⽂《⾮连续性⽂本》阅读题及答案⼀、阅读短⽂,完成问题。
(26分)关于班级同学近视问题的调查报告(⼀)问题的提出为了了解班内同学近视的情况,查找近视的原因,更好地进⾏预防,我对班内同学的视⼒状况进⾏了调查。
(⼆)调查⽅法1.通过观察、询问和计算,了解班级同学近视的⼈数和⽐例。
2.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同学在⽣活和学习中的⽤眼习惯。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近视的原因,统计其他国家学⽣近视的情况。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1.四(1)班学⽣近视情况。
2.中国学⽣与其他国家学⽣近视率⽐较。
(四)结论1.⼀些同学没有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在年级升⾼、学习压⼒增⼤的情况下,休息时间呈递减趋势。
2.抗疲劳眼药⽔与眼保健操对眼睛都有很好的治疗作⽤,但同学们却没有引起重视。
有些同学近视但未治疗和佩戴眼镜,说明对近视问题不够重视。
3.除遗传因素之外,姿势不正确、⽤眼习惯不良以及营养和睡眠不⾜都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
1.这份报告调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采⽤的主要⽅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2.在本次调查中,作者还了解了其他国家学⽣近视的情况。
有⼈说,这与所在班级学⽣的近视情况关系不⼤。
你认为能不能去掉?为什么?(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给四(1)班的同学提出⽤眼的建议。
(⾄少2条,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设计⼀则富有情趣、能打动⼈的保护眼睛的提⽰语。
2019年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山的背(阴荫)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衰竭。
朝阳处雪已(溶、融)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
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
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更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开江乐!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我和人们一起站在江岸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江的(坚、艰)冰崩溃了。
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
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
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训、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春水在阳光下欢笑这,在清风中舞蹈着,仿佛在告诉沿途碰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株刚刚露出地面的小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恰当的打“√”。
(4分)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4分)进攻()增强()寂静()寒冷()3、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9分)(1)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从第二自然段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请抄写在下面(写三至四个)。
(3分)(2)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3分)“挤”和“扯”这两个词表现了什么?这个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3)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甲)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
(乙)(丙)描写景色从以下方面进行:①描绘形状;②描摹声音;③描写颜色。
2019 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单元阅读训练一)暴风雨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不能入眠。
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地轰鸣,使人惊恐。
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墙上,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变成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了人间黎明的来临。
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得更加明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喷薄欲出的朝阳。
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艳丽的玫瑰散发出阵阵的芳香。
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1.本文所写的时间是从到。
2.第六段中,“铿锵的乐曲变成节奏单一的旋律”是指3.第七段__________ 处应填的动词是()。
A.点缀B.擦洗C.洗涤D.擦拭4.这篇文章题为“暴风雨”,却又花了将近一半的篇幅写“更加绚丽的早晨”,这样构思的意图是什么?5.请用“/”给文章划分层次。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6.品读全文,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描写了早晨的美景,其中写听觉的句子有;写嗅觉的句子有(二)我爱家乡的秋夜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
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合肥市2019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阅读理解专项训练5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阅读理解。
大象你听过瞎子摸象的故事吗?古时候,在印度,有几个瞎子想知道象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天,他们在一头大象前各自摸起来。
有的说它像一堵墙,有的说它像一根柱子,有的却不同意,说它像把大蒲扇,还有的得意地说它像一条又长又粗的绳子。
但是,他们谁也没有说对,因为象太大了,他们只是摸到象的一部分。
大象高三米五左右,头尾长七米多,就连矮个的亚洲象也高达三米二呢。
至于体重,也有五千斤左右。
大象是现代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大象的鼻子灵巧有力,除了闻味道外,用处可多呢。
大象的鼻子向上翘可以摘树叶果实向下垂可以卷起地上的青草芦苇甚至能捡起一根绣花针炎热的夏天,大象能用鼻子吸足水弯向身体,把水喷到身体上,再吸泥沙当痱子粉喷在身上,以此来散热止虫咬。
如果发现“敌人”,大象就用鼻子重重地甩向对方,要不然就把对方高高地卷起,扔得远远的,以此来保护自己和小象的安全。
大象是很通人性的。
训练过的大象不仅可以当“保姆”,而且非常称职。
它不会让孩子跌痛,还能逗孩子玩,让孩子骑在它的鼻子上荡秋千。
有些训练有素的大象还会用鼻子卷着钓鱼竿钓鱼,看到浮标往下沉,知道有鱼上钩了,就机灵地往上举,并高兴地将钓到的鱼送给主人。
别看大象的身躯那么庞大,可它生性温和,又特别灵巧能干,难怪人们都十分喜欢这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1 . 给短文第4自然段的空白处补上正确的标点。
2 . 文中“称”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称职”的意思是________。
3 .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_____)大象生性温和,又特别灵巧能干,(_____)人们都非常喜欢它。
(2)大象的鼻子(_____)可以采摘食物,(_____)是强有力的武器。
拉萨市2019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阅读训练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邓稼先的十元奖金①“两弹元勋”邓稼先,当年作为总指挥,每次核试验,都要带头钻到巷道里去取样,甚至还要跑到沙漠里寻找爆炸后的原子弹碎片。
由于当时的防护条件很差,天长日久,他的身体遭受超剂量的核辐射。
1986年,邓稼先因全身核辐射造成大面积溶血性出血,被迫住进北京的一家医院。
②住院期间,他的好友杨振宁来探望时,曾问他:“研究原子弹,国家究竟给了你多少奖金?”邓稼先回答:“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
”当年原子弹爆炸成功,国家给的奖金是1万元,加上单位拿出的十几万元,最终按10元、5元、3元三个档次,分别发给当时从事研制的科研人员。
邓稼先拿的是10元。
③这点奖金,现在看来,的确是可怜兮兮,不值一提。
但重要的是,获奖者的着眼点不在这里,而是“志存高远”。
邓稼先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境界,为此作出了鲜明注脚。
④为了研制“两弹一星”,邓稼先35岁隐姓埋名,离开繁华的都市,走进大漠深处。
这一走,就是28年!28年看不见故乡的花开花落,看不见长安街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妻儿的欢声笑语。
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住在干打垒里,面前永远是如血的夕阳、如豆的灯光,是无边无际的荒漠、绵延起伏的雪山。
当时,科研条件也很差,没有高性能计算机,没有现代化车间,只能用古老的算盘计算实验数据。
邓稼先绝不是为了奖金之类的个人名利,而是要用满腔热血造出原子弹,浇铸共和国强盛的根基。
⑤曾经有一位战友问他:“稼先,你说再过几十年,人们还记得我们这些人的名字吗?”邓稼先微微一笑,说:“记得或者不记得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为国家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
”他想的,绝不是奖金之类的个人名利,而是为了深爱的祖国和人民,自己该做的事做到了没有。
他是这样说的,更为此践行了一生。
2019年四年级语文阅读题试题试卷冬天来了,西北风hūxiùo ér lǎi (),吹起地上的落叶,吹动了树枝上还悬挂着的残叶。
有时天空还飞舞着雪花,被杉树叶铺盖着的地面上,树干上,远处近处的屋顶上,都蒙上一层白雪,大地变成了fěn zhuāng yùqì( )的世界。
我们和往常一样来到杉树林,高兴地玩了起来,有的堆雪人,有的掷雪球,空中回荡着喊叫声、打闹声┅┅1、在选文的括号中根据拼音写词语:(2分)2、给文中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3分)铺()盖,它的另一个音是(),组词()树干(),它的另一个音是(),组词()3、缩句:树干上和远处近处的屋顶上都蒙上一层白雪 ( 2分)4、照样子写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例:悬挂、(2分)4、按要求写你课外积累词句:①描写雪景的四字词、(6分)②描写雪景的句子:第一句第二句(一) 郑板桥爱子(共18分)郑板桥不仅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而且是深深懂得家教的教育家。
他非常讲究“爱子之道”。
郑板桥在外任职时,曾将他6岁的儿子小宝留在乡下,由他的弟弟郑默代为抚养,郑默对小宝十分宠爱。
小宝常炫耀道:“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小宝还欺侮人家的孩子,这些事(使、替、让)郑板桥知道了,心里非常焦急,就给弟弟写信道:“(我52岁才生一个儿子,哪有不爱的道理?)但教更重于养。
”他要求弟弟对孩子严加管教。
当郑板桥病危(后、时、了),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突然提出要吃儿子做的馒头,待儿子将馒头送到父亲病床前时,父亲已经断了气。
小宝悲痛地大哭,忽然发现旁边有张纸条,上面写道:“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上了“自立”的一课。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分)2、“炫耀”中的“耀”字,用音序法应查字母,用部首查应查用数笔画法查应查画。
这个词语中“耀”应取第几种解释“耀”的解释①光荣②夸耀③光线强烈地照射。
2019年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四年级语文试题冬天来了,西北风hūxiùo ér lǎi (),吹起地上的落叶,吹动了树枝上还悬挂着的残叶。
有时天空还飞舞着雪花,被杉树叶铺盖着的地面上,树干上,远处近处的屋顶上,都蒙上一层白雪,大地变成了fěn zhuāng yùqì( )的世界。
我们和往常一样来到杉树林,高兴地玩了起来,有的堆雪人,有的掷雪球,空中回荡着喊叫声、打闹声┅┅1、在选文的括号中根据拼音写词语:(2分)2、给文中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3分)铺()盖,它的另一个音是(),组词()树干(),它的另一个音是(),组词()3、缩句:树干上和远处近处的屋顶上都蒙上一层白雪 ( 2分)4、照样子写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例:悬挂、(2分)4、按要求写你课外积累词句:①描写雪景的四字词、(6分)②描写雪景的句子:第一句第二句(一) 郑板桥爱子(共18分)郑板桥不仅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而且是深深懂得家教的教育家。
他非常讲究“爱子之道”。
郑板桥在外任职时,曾将他6岁的儿子小宝留在乡下,由他的弟弟郑默代为抚养,郑默对小宝十分宠爱。
小宝常炫耀道:“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小宝还欺侮人家的孩子,这些事(使、替、让)郑板桥知道了,心里非常焦急,就给弟弟写信道:“(我52岁才生一个儿子,哪有不爱的道理?)但教更重于养。
”他要求弟弟对孩子严加管教。
当郑板桥病危(后、时、了),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突然提出要吃儿子做的馒头,待儿子将馒头送到父亲病床前时,父亲已经断了气。
小宝悲痛地大哭,忽然发现旁边有张纸条,上面写道:“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上了“自立”的一课。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分)2、“炫耀”中的“耀”字,用音序法应查字母,用部首查应查用数笔画法查应查画。
这个词语中“耀”应取第几种解释“耀”的解释①光荣②夸耀③光线强烈地照射。
(2分)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2分)焦急()清贫()4、把文中加括号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2分)5、文中写了郑板桥爱子的哪些事?(4分)6、简要写出文中划线的句子给你的启发。
(2分)7、你的父母是如何爱你的?举一例说明。
(4分)(二)最贵的项链(共22分)店主站在柜台后面,望着窗外。
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
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怀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开在柜台上,兴(xìng xīng )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
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
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
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在上面系(jìxì)了一条绿色的丝带。
他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小心点。
”小女孩连蹦带跳地回家了。
//①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
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儿买的吗?多少钱?”“本店商品的价格是买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宝石项链却是货真价实。
她买不起的。
”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②1、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2分)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3分)①形容非常的谨慎和小心。
()②实实在在,一点不假。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6分)(3分+3分)⑴小女孩很想买那项链,这可以从文章第一节中“”、“”这两个词了解到。
第三小节中“连蹦带跳”一词写出了小女孩买到项链后的心情。
⑵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知道,题目“最贵的项链”中的“贵”有两层意思,一是;二是4、概括第一段段意,(3分)5、想象写话。
(4分)请你根据“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这句中“出神”一词,联系文中的有关内容,想象一下这个小女孩当时会想些什么?小女孩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心想6、简要回答。
(4分)请选择店主、小女孩和小女孩的姐姐这三个人物中的一位,说说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用二、三句话说明产生这一印象的原因。
爬山虎的脚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技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
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在下面词语的左边横线上写反义词,右边横线上写近义词。
(3分)细小逐渐仔细(2)文中已用“||”把短文分成三层,写出每层的意思。
(3分)1层:2层:3层:(3)这段短文主要写的是什么?(1分)(4)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2分)休想…………像……毛泽东爱读书的故事毛泽东一生特别喜欢读书。
几十年来,毛泽东日夜操劳党和国家大事,工作一直是很忙的,可是,毛泽东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即使在到外地出差的列车上,也不放过读书的机会。
有一年夏天,毛泽东出差到武汉。
在大“火炉”里,毛泽东每天晚上坚持看书,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往下淌。
他风趣地对工作人员说:“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流下汗水,才能学到知识!”毛泽东的床上办公桌上饭桌上,都放着书,一有空闲就手不释卷地看起来。
他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
每当沉浸在书中的时候,他就忘了吃饭,工作人员催促他,他总是笑着说:“还有一点,看完再吃。
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没法估计。
除了马列著作外,古代的和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哲学家的著作,他都读过,文学方面的书,毛泽东特别喜欢李白、李贺和李商隐的诗和辛弃疾的词。
毛泽东有一部解放前出版的《鲁迅全集》,他从延安带到北京,1964年出国时还随身携带着。
从50年代到60年代,毛泽东总是把鲁迅先生的著作放在床边,直到晚年病重,还在随时翻阅。
(1)查字典“廷”查()部()画;“颊”查()部()画;“版”查()部()画。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的意思。
a.毛主席出差到武汉,在大“火炉”里他每天晚上都坚持看书。
“火炉”的意思是:b一有空闲,毛主席就手不释卷地看起来。
“手不释卷”的意思是:(3)在原文上用“||”分段,并写出各段大意。
(4)“毛主席一生特别喜爱读书。
”文章是抓住哪几点来写的?(4)写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2019年四年级语文阅读过关考试卷 (I)学校:班级:姓名:学号:成绩:第一部分:我的积累(30分)一、我知道很多1、雾锁山头山锁雾,__________________。
2、五月石榴红似火,__________________。
3、一径竹阴云满地,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送鹅毛,__________________。
5、张飞穿针——()小葱拌豆腐——()6、高尔基说:“书籍是。
”7、鲁迅先生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
”二、默写古诗1、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入竹万竿斜。
3、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
4、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
5、葡萄美酒夜光杯,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
7、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
8、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10、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写成语1.成语接龙:特立独行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写带“鼠”的成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写带反义词的成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1、第二部分:课内阅读(30分)【一】观潮(节选)共30分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èn mēn)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卧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zhèn chàn)动起来。
1、给正确的读音和词语打“√”。
(6分)2、我能写近义词。
(4分)顿时()犹如()颤动()逐渐()3、照样子写词语。
(3分)浩浩荡荡:__ 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4、我还能写出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
(3分)山崩地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________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___________。
(2分)6、从第一段话中的“_______ ”“______ ”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
(2分)7、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有几句划几句。
这些句子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 )。
(只填序号)(3分)①景色非常美丽②所听到的声音③所看到的样子④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样子8、“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中的“水墙”实际指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
(2分)9、短文中第二段话是按照从_______到的顺序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