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地域文化01
- 格式:docx
- 大小:39.45 KB
- 文档页数:7
地域文化(专)地域文化(专)01任务-0001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205050 参考资料地域文化(专)01任务-0001试卷总分:100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3分)贵州省的形成和府、州、县的设置过程,实际上是不断的过程。
参考答案:改土设流2.(3分)贵州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碳酸岩总厚度占沉积盖层总厚度的70%。
参考答案:61.93.(3分)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典型发育的山区。
参考答案:喀斯特地貌4.(3分)贵州地势,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呈三级阶梯分布。
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参考答案:西高东低5.(3分)开宝七年(974年),矩州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这是“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
参考答案:矩州6.(3分)贵州北部有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
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参考答案:大娄、梵净7.(3分)清朝时期,官府和地主阶级互相勾结,对人民敲骨吸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在贵州先后爆发了“”和“”。
参考答案:乾嘉起义、咸同起义8.(3分)贵州降雨丰富,雨量最多的是晴隆、和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县。
参考答案:丹寨、赫章9.(3分)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
草山草坡最多的是和黔东南,最少的是和六盘水。
参考答案:黔南、贵阳10.(3分)贵州高原是中国的发祥地和的发源地之一。
参考答案:古人类、古文化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11.(3分)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B、乌江C、北盘江D、赤水河参考答案:D12.(3分)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
A、广西B、云南C、四川D、贵州参考答案:D13.(3分)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是()A、干旱B、秋风C、凌冻D、冰雹参考答案:A从面上看,贵州最高地区是:()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参考答案:C15.(3分)下列()不仅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教案,也是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
《地域文化》名词解释1.上宅文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平谷盆地发现了主要代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上宅文化遗址和北埝头遗址,统称“上宅文化”。
上宅遗址位于平谷盆地东部韩庄乡上宅村西北的一块台地上,北靠燕山,南临泃河。
遗址中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十分丰富,包括石器、陶器共三千多件,可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艺术品三大类。
据测定,上宅遗址的绝对年代距今约7000~6000年间,属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
在此之前,北京地区缺少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分期序列,上宅遗址的发现填补了这个空白,并为研究北京地区新时代中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同时,从出土器物的形制、纹饰和制作方法上看,上宅文化与东北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以及中原的磁山文化既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差别。
它的发现,表明在距今七千年左右,北京小平原就已显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开始了不同文化的融合。
2.雪山二期文化:1961年考古工作者在军都山旁的雪山村发现了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被命名为“雪山文化”。
雪山二期文化距今约四千多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主要的文化遗存包括半地穴式房址三座以及数量较多的陶器和石器。
陶器中第一次出现了泥质黑陶,采用较先进的办制法制作,器壁很薄。
石器以磨制为主,数量最多的是石斧,也有镞、刮削器一类的细石器。
从出土陶器的制作、纹饰、器形以及石器种类分析,雪山二期文化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有一定关系,因为黑陶和磨制石器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
这表明这一期北京地区的原始文化越来越受到中原原始文化的影响。
3.古燕国:古燕国在历史上专指夏商王朝时北京地区部族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和后来西周分封的燕国不是同一政权,它是一个在本地自然发展建立起来的奴隶制国家,因此史学界通常称之为“古燕国”。
关于古燕国的历史情况,甲骨文和文献资料都有所记载。
商代甲骨文中“燕”字写作“妟”,并有“妟来”和“妇妟”等卜辞。
文献资料中出现这个古燕国始于西周初年,《史记·周本纪》云:“封召公奭于燕”,这说明召公受封之地,原来就叫“燕”,这里应该就是古燕国的所在地。
中国地域文化中国地域文化名词解释1、吴越文化:产生于吴越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其形成、发展与吴越地区融入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序列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吴文化的早期发展过程中,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两种文化所走的是不同的发展道路,而到越灭吴之后,吴越文化才逐步融为一体,成就了吴越文化。
太湖地区属于越文化的范围,宁镇地区是吴文化的中心。
吴、越文化自产生就已经开始互相渗透,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特质,具体表现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聪慧机敏、灵动睿智;经世致用、务实求真;敢为人先、超越自我。
2、三秦文化:产生于三秦大地的一种地域文化。
“三秦”之称始于秦汉之际,雍王、塞王、翟王三分原秦国疆土,号曰三秦,后衍变为陕西的代称。
三秦文化的地域范围,包括今陕西的中部和北部、甘肃的东部以及宁夏的南部。
关中地区作为三秦文化的主要载体,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核心地位,其文化影响时代长久。
三秦文化,从时间上来看,应当包括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文化;从地域上来看,应当是产生在三秦大地的地域文化;从内容上来分析,应当是三秦地区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体现。
三秦文化的特点:以人为主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求真尚礼的厚朴风气,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趋向。
3、燕赵文化:产生于燕赵地区农耕文化,并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发挥作用的一种地域文化,其形成的特点具有历史的长久性、影响深远并对周边地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其文化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华北地区的农耕文化;其次,因特殊的地理环境,燕赵地区形成了便利的交通环境,其交通形势也非常优越;其三,华北平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也形成了燕赵文化中的战争文化。
燕赵文化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里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也形成了燕赵文化的特点: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民俗古朴厚重,更近于古。
4、三晋文化:产生于三晋地区的地域文化,是三晋地区在历史上所存在的一切社会现象,是三晋地区社会化的过程和结果。
三晋文化的地域范围,东至太行山,西至黄河,南以黄河或者汾水为界,北边与草原文化接壤。
客观题共28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第1题(已答). 2007年,闽北籍台资投资兴办了(),该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闽北唯一的一所承接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学校,同时也被福建省台联选定为全省首家台胞培训基地。
A.武夷学院B.华侨大学C.龙岩学院D.厦门大学【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1第2题(已答). 为了有效吸引榕台农业合作,1997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福州建立()。
A.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B.福州台商投资区C.福州保税区D.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1A. 秦代B. 唐代C. 明代D.A. 米B. 糖C. 煤D.提升船政文化、寿山石文化、佛道教文化的交流层次和内涵B.专业化方向发展C.推动南音、评话、伬唱、十番音乐、软木画、脱胎漆器等民间文化的对台交流D.A.厦门B.南平C.三明D.封闭自锁B.发展海上贸易交通C.农村集市发展迅速D.A.十分重视发展海外贸易。
B.商船入闽交易,也有助于闽船从此港发运,驶往台湾。
C.D.霞浦B.杏林C.福清D.A.台湾成为龙岩重要贸易伙伴,台资企业成为带动龙台贸易的中坚力量。
B.对台文化交流合作十分活跃。
C.龙岩是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城市。
D.对错【参考答案】对【答案解析】1。
地域文化01-04任务参考答案单选题(大洋洲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可与安阳殷墟、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相媲美。
(大洋洲遗址)的发掘再次证明,赣江流域曾有一支与中原商殷青铜文明有别的土著青铜文化。
(赣南) 是明清时期闽粤移民的集中地和大本营。
(浒湾镇)是我国最大的刻板印刷基地之一。
(角山遗址)是我国至今发掘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制造原始陶瓷的窑场。
(角山遗址)为目前所知江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商代窑炉。
(南丰)被称为“傩舞之乡”(青花)烧造成功,使景德镇瓷器在全国独占鳌头。
(吴城遗址)的发现,否认了“商文化不过长江”之说。
(吴城遗址)是目前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规模最大、出土物最为丰富的商周文化遗存。
(西周)时期江西地方文化遗址密集出现(弋阳腔)被称为后世高腔之祖“崇仁学派”的开创者是(吴与弼)“鹅湖之会”的地点是(鹅湖寺)“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描述的是江西哪一种商品远销海外(茶叶)“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指的是江西历史上哪种商品(茶叶)“江西”得名于(江南西道)“江西”是以(长江)为座标而得名的?“江西诗派”的创立者是(黄庭坚)“江西填湖广”指的对象是(人口)“马祖”是指(道一)“牡丹一出,几令西厢减价”,“牡丹”指的是汤显祖的戏曲(《还魂记》)“傩”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生自古谁元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诗句。
“四十八家药材行,还有三家卖琉黄”形容的是(樟树镇)“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是指(上栗)“样式雷”家族所从事的行业是(建筑业)“馀汗之水”是指(信江)“元诗四大家”中有(3)人是江西籍的。
《岛夷志略》的作者是(汪大渊)《广舆图》的作者是(罗洪先)《禾谱》的作者是(曾安止)《集古录》的作者是(欧阳修)《六一诗话》的作者是(欧阳修)《十送红军》由(《送郎歌》)改编而来。
《宋史》中,有(86 )江西人有传记。
《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与下列江西哪位历史人物有关(徐稚)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新五代史》的作者是(欧阳修)《舆地图》最早刊石于(龙虎山)安源工人俱乐部成立于(1922)年。
电大地域文化考试1.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历史溶进的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 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7. 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癛君。
11. 后世多以的板楯蛮、槃瓠、癝君后裔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2.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其东西长约470 公里,南北长约450公里,总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
14. 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
15. 1937 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地域文化(专)分校(工作站) 旬邑工作站专业学号学生姓名袁杰2014 年 12 月陕西旬邑特色饮食文化之浅谈摘要旬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北部,东接铜川耀州区,北依甘肃正宁,南傍淳化,西临彬县。
古称豳,秦封邑,汉置县。
周人先祖后稷四世孙公刘曾在此开疆立国,开创了古代农耕文明。
在历史上,旬邑为兵家必争之地,朝代更迭,是西极古域,周人先祖在此立国兴邦,励精图治,有现代稀缺的农耕文明。
黄河剑齿象化石和板齿犀牛化石,秦直道穿境而过,为秦朝政治文化中心,在近代历史革命中,是陕甘宁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北宋嘉佑年间的泰塔,为八角七层阁楼砖石结构;明末清初的唐家民居,有北方的四合院与苏州园林艺术融合,砖雕、木雕、石雕细腻绝伦;洞秒连天,排列规整的赵家洞石窟,为周人穴居之地,旬邑的传统饮食是在充分吸纳了各民族、各地区优秀的饮食元素的基础上,加以改良而形成的,花色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具有很强的容合性。
关键词:荞面饸铬甑(zèng)糕粘(nián)糕御面腊八面花子馍一、荞面荞面是由养麦磨制而成的一种面粉,荞麦在旬邑地区广泛种植,因荞麦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成分.铁、锰、锌等微量无紊比一般谷物丰富.而且含有丰富膳食纤维.是一般精制大米的几倍,所以荞面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
是现代最后大众欢迎的健康食品之一,由于其含糖量低,长期实用,能够降低血糖。
荞面有多种吃法,在旬邑荞面饸铬是一道家常便饭。
荞面饸铬先把荞面用淡碱水和好,然后用一种专门做河漏的工具一河漏(饸铬)床子,把荞面团压成长条,下入锅中煮熟,加蒜末、香油、醋等佐料即可食用,如果你有点感冒鼻子不通,加点芥末,那就太香了。
特点:面条细筋韧,挑起来不断条,清香利口。
冬可热吃,夏可凉吃,有健胃消暑的功效。
二、甑(zèng)糕甑(zèng)糕,旬邑地方食品。
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考,甑糕是从我国最古老的“粉糍”演变而来,唐代趋于定型。
[第1题](单选题)“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中的“濂溪”是指
A.陶澍
B.朱熹
C.曾国藩
D.周敦颐
[第2题](单选题) 在马王堆出土的()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个疾病名称、247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A.《五十二病方》
B.《伤寒杂病论》
C.《天文气象杂占》
D.《黄帝内经》
[第3题](单选题) 距今约6500年前,湖南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A.大溪文化阶段
B.舞水文化阶段
C.澧水文化阶段
D.屈家岭文化阶段
[第4题](单选题)()先后翻译了《日本宪法》、《国际私法》等有关国家制度和法律的著作,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
A.黄兴
B.蔡锷
C.陈天华
D.宋教仁
E.章士钊
F.秋瑾
[第5题](单选题)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湖湘名人是
A.魏源
[第6题](单选题)史前时期湖南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区域,因此盛行作为部族文化的
A.苗蛮文化
B.巫文化
C.孝道文化
D.儒家文化
[第7题](单选题)唐代()曾在湖南留下《右溪记》、《寒亭记》等许多优美的散文。
著名的“摩崖三绝”就是摹刻他的《大唐中兴颂》一文。
A.元结
B.柳宗元
C.颜真卿
D.秦观
[第8题](单选题) 1897年,在湖南总督()的支持下,湖南建立了时务学堂,成为湖南新政的一个核心机关。
A.陈宝箴
B.谭嗣同
C.唐才常
D.梁启超
[第9题](单选题) 1876年,湖南人()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A.郭嵩焘
B.贺长龄
C.魏源
D.陶澍
[第10题](单选题)下列作品不是沈从文创作的是
A.《莎菲女士的日记》
B.《边城》
C.《长河》
D.《萧萧》
[第11题](单选题)近代湖湘散文,与近代湖湘诗歌的思潮流派大体一致。
其中有以()为代表的桐城派——湘乡派散文。
A.曾国藩
B.魏源
C.谭嗣同
D.陈天华
[第12题](单选题)()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京剧改革的先行者。
他创作的话剧有《不要忘了》、《青纱帐里》、《桃花扇》等。
A.欧阳予倩
B.田汉
C.丁玲
D.沈从文
[第13题](单选题) 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 )才开始形成的。
A.宋代
B.唐代
C.明代
D.元代
[第14题](单选题)民间流行的“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便一改而为“湖南熟,天下足”,说明此时湖南的农业生产发展超过了前此任何一个朝代。
A.明代
B.清代
C.魏晋南北朝
[第15题](单选题)()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以《孟轲》、《莎菲女士的日记》轰动文坛。
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巨大变革,奠定了叶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A.丁玲
B.张天翼
C.叶紫
D.沈从文
[第16题](单选题)湖南独立建省是在( )。
A.周朝
B.汉朝
C.清朝
D.明朝
[第17题](单选题)()的《仁学》一方面继承中国传统儒家仁学的优秀成分,一方面借用西方资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和近代自然科学成果对它进行改造创新,使之具有近代内涵。
A.谭嗣同
B.魏源
C.曾国藩
D.陈天华
[第18题](单选题)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的(),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湖湘学派”的奠基者。
A.陶澍
B.朱熹
C.周敦颐
D.胡安国、胡宏父子
E.张栻
F.王阳明
[第19题](单选题)()是中国同盟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先后撰写的《猛回头》和《警世钟》深刻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
和清朝廷卖国投降的种种罪行。
A.黄兴
B.蔡锷
C.陈天华
D.章士钊
E.秋瑾
[第20题](单选题)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湖湘士人再一次充当了急先锋。
以下不属于近代湖湘革命派人物的是
A.黄兴
B.蔡锷
C.陈天华
D.宋教仁
E.章士钊
F.秋瑾
[第21题](判断题)柳宗元在刘禹锡“天人不相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思想,这一思想深刻影响
了后世的湖湘学者。
A.正确
B.错误
[第22题](判断题)屈原的《离骚》既可视为一首想象奇特、气势恢弘的诗歌,又可视为一篇探讨宇宙天道问题的哲学奇文。
这篇奇文一连串问了172个问题,从追问宇宙的起源到诘问传统的天命观,反映了屈原试图将人从天命神权的桎梏中解放出
来的一种尝试。
A.正确
B.错误
[第23题](判断题)魏源把立言和立功视为经世的两条基本途径。
立言包括立他人之言,立自己之言及立人我结合之言三类。
立他人之言指的是将他人蕴涵经世理论,总结历史教训的著述编辑成书,用以指导时人的经世实践。
立人我结合之言是在吸
收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撰写的经世文论,如《海国图志》等。
立己之言是指撰文著书阐明自己学术与治道一致的经世之学。
A.正确
B.错误
[第24题](判断题)洋务运动的领导力量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张之洞等人,都受到魏源思想的影响。
洋务运动就是在“师
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指导和曾、左等人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它开辟了近代中国的民族自救运动的先河。
A.正确
B.错误
[第25题](判断题)“湖湘学派”是指南宋时期以胡安国、胡宏父子和张栻为代表的,在湖南地区产生和传承的一个主张“体用合一”、内圣与外王并重的理学学派。
湖湘学派以其博洽通变的学者群体、独具特色的学术主张、鲜明的精神人格而广受关注。
A.正确
B.错误
[第26题](判断题)东汉时期湖南耒阳人蔡伦改良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国时期零陵人黄盖是蜀国后
期的杰出政治家,被诸葛亮誉为“死节之臣”、“社稷之器”。
A.正确
B.错误
[第27题](判断题)曾国藩有一个著名的学术主张:“为学之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辞章、曰经济。
”
A.正确
B.错误
[第28题](判断题)清代湖南的私学很普遍,有家塾、村馆、门馆三种。
嘉庆以后,湖南显宦、富户无不设家塾以教授子弟;各村落市井,无不设馆育童;一般知识分子和丁忧、罢黜在乡的官吏,无不开设门馆。
因此,受教育的对象很广泛,教学的
质量也有很大提高。
A.正确
B.错误
[第29题](判断题)傩是人类的一种原始文化,是远古人类为了消除灾难、危难而“发明”的一种巫术活动。
A.正确
B.错误
[第30题](判断题)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创作、后来赢得了国际声誉的湘籍小说家中,成就最大的应数沈从文和丁玲。
A.正确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