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这些图,数学就变得很容易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35
小学数学6类“画图”解题,快教给孩子借助画图解题,是孩子打开解决问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其实很多问题都可以很快速的求解,比如几何问题、路程问题,如果光靠想是很难想出答案的,画图就一目了然,下面整理小学数学6类画图解答题,快为孩子收藏吧。
1平面图对于题目中条件比较抽象、不易直接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答案的问题,可以借助画平面图帮助思考解题。
例1 有两个自然数A和B,如果把A增加12,B不变,积就增加72;如果A不变,B增加12,积就增加120,求原来两数的积。
根据题目的条件比较抽象的特点,不妨借用长方形图,把条件转化为因数与积的关系。
先画一个长方形,长表示A,宽表示B,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原来两数的积。
如图(1)所示。
根据条件把A增加12,则长延长12,B不变即宽不变,如图(2);同样A不变即长不变,B增加12,则宽延长12,如图(3)。
从图中不难找出:原长方形的长(A)是120÷12=10原长方形的宽(B)是72÷12=6则两数的积为10×6=60借助长方形图,弄清了题中的条件,找到了解题的关键。
例2 一个梯形下底是上底的1.5倍,上底延长4厘米后,这个梯形就变成一个面积为6O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求原来梯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根据题意画平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上、下底的差是4厘米,而这4厘米对应的正好是1.5-1=O.5倍。
所以上底是4÷(1.5-1)=8(厘米),下底是8×1.5=12(厘米),高是60÷12=5(厘米),则原梯形的面积是(8+12)×5÷2=5O(平方厘米)。
2立体图一些求积题,结合题目的内容画出立体图,这样做,使题目的内容直观、形象,有利于思考解题。
例1把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就增加了8平方米。
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只凭想象,做起来比较困难。
按照题意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
七年级数学上册图表知识点图表是数学中必不可少的形式之一,它们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大量的数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七年级数学上册中常见的图表类型及其用途。
1. 条形图条形图是用于比较不同项目或分类之间数量关系的图表。
它们通常以垂直或水平的条形为主要形式,每个条形代表一个项目或分类。
在七年级数学上册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创建和解读条形图,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比较数据。
2. 饼图饼图是一种表示数据占比的图表,它们通常以圆形的形式呈现。
在七年级数学上册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创建和解读饼图,并了解如何使用它们来表示不同分类或项目的比例。
3. 折线图折线图是一种用于表示连续数据的图表,它们通常以线段的形式呈现。
在七年级数学上册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创建和解读折线图,并使用它们来分析和比较连续的数据,例如天气变化或股票价格。
4. 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于表示数据之间关联性的图表,它们通常将数据点以二维坐标的形式呈现。
在七年级数学上册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创建和解读散点图,并了解如何使用它们来研究和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
5. 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用于表示数值分布的图表,它们以连续的范围或组为主要形式,每个范围或组都具有一定数量的数据。
在七年级数学上册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创建和解读直方图,并使用它们来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例如测试分数。
总结:在七年级数学上册中,学生将学习各种图表类型及其用途。
这些图表包括条形图,饼图,折线图,散点图和直方图。
通过这些图表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同时提高数学技能和数据解读能力。
中⼩学数学20张经典⼏何动图,孩⼦看完茅塞顿开对于很多⼈来说,学习数学的⽬的有三个:⼀是掌握基本的运算,⼆是培养基本的逻辑思维能⼒,三是培养抽象思维能⼒。
数学中的⼏何部分,还同时考查学⽣的空间想象能⼒。
在中⼩学阶段,⼏何都是难度较⾼的⼀部分,在考试中,分值也同样较⾼。
⼏何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的想象⼒,⼏何证明题重点考察的是学⽣的逻辑思维能⼒,这类题⽬出法相当灵活,更看重的是对重要模型、常见思路的总结。
但是,⼏何中的定律相对抽象,很多孩⼦没理解到位,所以导致了⼏何定理不会灵活运⽤。
以下20张动图,⽣动形象的展⽰⼏何定理,基本包含了从⼩学到⾼中常⽤的,理解更加简单!送给⼤家!⼀、⼏何定律/公式动图展⽰1、三⾓形内⾓和等于180°2、怎样把⼀个四边形剪拼成⼀个长⽅形?3、两个全等三⾓形可以拼成⼀个平⾏四边形吗?4、两个全等梯形可以拼成平⾏四边形吗?5、怎样将⼀个正三⾓形剪拼成正⽅形?6、怎样把两正⽅形剪拼成⼀个⼤正⽅形?7、三⾓形外⾓和为360º的三种动画解释8、圆周率π9、多边形的外⾓之和总是等于 360 度10、椭圆的画法11、弧长等于半径的弧,其所对的圆⼼⾓为1弧度12、sin和cos的追逐游戏13、余弦是正弦的衍⽣物14、正切线15、函数⼴播体操16、神奇的数学之⼼17、画抛物线18、双曲线19、将双曲线表现成 3D 形式,也许你不相信,它完全是⽤直线画成的你甚⾄可以做成这样的效果:20、圆的⾯积S=πr²动图让定率/公式/变式更好理解。
但是对学⽣来说,更主要的是做题的思考⽅式,对于⼏何证明题,有三种思考⽅式可以参考。
⼆、⼏何证明题解题常⽤思维⽅式1、正向思维对于⼀般简单的题⽬,我们正向思考,按照出题⼈逻辑顺序解答即可。
2、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相反的⽅向思考问题。
运⽤逆向思维解题,能使学⽣从不同⾓度,不同⽅向思考问题,探索解题⽅法,从⽽拓宽学⽣的解题思路。
这种⽅法是推荐学⽣⼀定要掌握的。
清华状元总结:高中数学最全的思维导图,只发一次!
很多同学一轮复习已经过半,但还不知道该怎么总结,老师给大家提个建议,要想总结,主要还是首先梳理出脉络来,提到某个知识点,那么关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所有知识你都要弄明白,这样你就成功了一半!下面是8张思维导图,先研究下看看吧!
数学的学习需要思维的同时也离不开总结,很多同学往往一个知识点会学的很透彻但是很多知识点加在一起就不知如何是好了。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的这份思维导图帮你总结高中最全的知识点。
希望大家收藏。
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在自己的薄弱学科上下手,争取做到没有短板,把自己的成绩提高上来!
•文末附有免费完整领取方法。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全)一、数的概念1. 自然数自然数是无限的,可以一直往上数。
自然数是离散的,相邻的自然数之间没有其他数。
自然数是可数的,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出来。
2. 整数整数是可加的,可以相加得到新的整数。
整数是可减的,可以相减得到新的整数。
整数是可乘的,可以相乘得到新的整数。
整数是可除的,可以相除得到新的整数。
3. 分数分数有分子和分母两部分,分子表示被等分的部分,分母表示等分的总份数。
分数可以相加、相减、相乘、相除。
分数可以化简,即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4. 小数小数有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两部分,整数部分表示整体中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表示整体中的小数部分。
小数可以相加、相减、相乘、相除。
小数可以化简,即去掉末尾的0。
二、数的运算1. 加法加法是可交换的,即加数的位置可以交换。
加法是可结合的,即加数可以按照任意顺序相加。
加法的结果是唯一的。
2. 减法减法的结果是唯一的。
减法的结果可以是正数、负数或0。
3. 乘法乘法是可交换的,即乘数的位置可以交换。
乘法是可结合的,即乘数可以按照任意顺序相乘。
乘法的结果是唯一的。
4. 除法除法的结果可以是正数、负数或分数。
除法的结果是唯一的。
三、几何图形1. 线段线段有长度。
线段可以测量。
线段可以比较长度。
2. 角角有大小。
角可以测量。
角可以比较大小。
3. 三角形三角形有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公式计算。
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比较大小。
4. 四边形四边形有面积。
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公式计算。
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比较大小。
四、数学应用1. 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可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物时的找零。
计算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计算物体的面积和体积。
2. 数学游戏数学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兴趣,例如:猜数字游戏。
24点游戏。
数独游戏。
3. 数学竞赛数学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例如: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华罗庚金杯赛。
小学生数学竞赛。
五、数学思维方法1. 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种从具体事例出发,得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式。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图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高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一学年,学生们接触到了许多新的数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构成了他们数学学习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总结和归纳这些知识点,我制作了一张高一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图,以便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一、代数部分1. 一次函数- 定义和性质- 斜率和截距的求法- 函数图像与线性关系2. 二次函数- 定义和性质-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顶点坐标- 函数图像与二次关系- 一般式、标准式和顶点式3. 复数- 定义和性质- 复数的表示和运算- 虚数单位i的运算规律 - 实部和虚部的求法4. 指数与对数- 定义和性质- 指数幂的运算规律- 对数与指数的互化- 常见对数和自然对数二、几何部分1. 平面几何- 平面几何基本概念- 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判定 - 平面几何定理与推理2. 空间几何- 空间几何基本概念- 空间图形的性质和判定- 空间几何定理与推理3. 三角函数- 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定义- 三角函数的性质和运算- 三角函数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4. 向量- 向量的定义和性质- 向量的表示和运算- 向量的模、方向和单位向量 - 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三、概率与统计部分1. 概率-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 概率的定义和性质- 事件的运算和概率计算2. 统计- 统计基本概念-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数据的图表表示和解读四、解析几何部分1. 直线与轨迹- 直线方程的表示与性质- 直线的倾斜角和截距- 不同直线方程的转化和应用 - 图形的轨迹方程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的基本性质和方程- 圆与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切线和切点的性质- 圆的应用问题通过这张知识点总结归纳图,同学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高一数学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这样的总结图还具有良好的可视化效果,方便同学们进行复习和回顾。
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几何图形认识大全,收藏好,孩子数学高分不难很多孩子经常是学了前面忘记后面,对知识没法融会贯通,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找不到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和孩子一起做一个有关小学数学几何图形的知识总结,这会让孩子对几何图形有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把学过的知识都回忆起来,并且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也就会让孩子有个深刻的记忆,经常这样去做知识体系的思维导图,孩子的数学成绩获取高分也就不难了,并且成绩也会非常稳定,这些知识就像大脑细胞结构一样,深刻印在孩子大脑里,下面是我和孩子一起做的有关几何数学图形的思维导图,这只是上部分,下部分还要完善各种几何图形的计算公式,完善后到时再发出来分享。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主要就分为三类:一、基本图形基本图形主要就是分为线和角。
线又分为:直线、射线、线段直线:线的两头无线延伸射线:一个端点,向另一端无线延伸线段:两个端点,不能超出两个端点距离: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长度,叫距离角可以分为:直角、钝角、锐角、平角、圆角对于角我们首先要了解角的表示方法,有边和顶点。
角的性质:角的大小是由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决定,与边的长短无关。
直角:等于90º钝角:大于90º,小于180º锐角:小于90º平角: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是180º圆角:是360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二、平面图形平面图形分为圆、三角形、四边形圆:要了解原点、直径、半径的知识,是个轴对称图形三角形又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有其它三角形。
对于三角形需要了解顶角、底角、底、腰、高这几个概念。
同时清楚等腰、等边、直角三角形的关系和构成。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相等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当然除了这三种三角形,还有其它不规则的一些三角形。
四方形又可以分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菱形还有其它四边形。
10个⾮常有趣的数学动图,告诉你数学也可以这么有意思!对⼤家来说,数学就意味着各种公式数字,⽽这些公式后⾯是⼀个⼜⼀个让⼈头疼的⾮常抽象的思维和逻辑。
但从本质上来说,数学⾮常简单有趣。
数学⼀开始就是为了处理⽣活上的问题⽽衍⽣出来的,它的本质是我们平常见到⼀些浅显易懂的想法和道理。
那些看似繁复的公式,其实前⼈只是为了使⽤⽅便交流的语⾔罢了。
但就是数学简单的本质,在很多⼈眼⾥,数学就是美的代表。
下⾯是⼀些有趣的数学动图,让我们⼀起欣赏⼀下数学的简单与有趣1、勾股定理在平⾯上的⼀个直⾓三⾓形中,两个直⾓边边长的平⽅加起来等于斜边长的平⽅。
如果设直⾓三⾓形的两条直⾓边长度分别是是a和b,斜边长度是c那么可以⽤数学语⾔表达:a²+b²=c²打开今⽇头条,查看更多图⽚2、怎样完美地画⼀个椭圆在数学中,椭圆是围绕两个焦点的平⾯中的曲线,使得对于曲线上的每个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是恒定的。
这张图直观:⼀段绳⼦,两端⽤图钉固定,⽤笔绷直绳⼦之后,移动笔形成的曲线就是⼀个椭圆。
3、圆的⾯积我们都知道圆的⾯积公式,这⾥给出了⼀个⾮常直观简易的求解⽅法之⼀。
4、圆柱形的表⾯积各种⽴体⼏何图形的表⾯积的计算让⼈头痛,更让⼈难以想象理解。
但计算表⾯积不过就是把图形完全展开之后图形的⾯积之总和。
5、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是等地⾯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
6、多边形的外⾓和为360度尽管这个定律有很多的解析⽅法,但是再多的解析⽅法哪⼉有直观地看到和感受到来得更加⼲脆。
7、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之间的关系注意曲轴是如何在⼀个圆中移动的,⽽上下左右移动形似波浪的⽀杆则对应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8、黎曼求和这⾥有⼀块形状不规则的⼟地,要测量它的⾯积,怎么办呢?⼀个叫黎曼的德国数学家(Bernhard Riemann, 1826-1866),他想了个办法:将这不规则图形切成⼀条条的⼩长条⼉,然后将这个长条近似的看成⼀个矩形,再分别测量出这些⼩矩形的长度,再计算出它们的⾯积,把所有矩型⾯积加起来就是这块不规则地的⾯积。
高考数学中的常用图形介绍数学是一门需要形象化和抽象化思维的学科,而图形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在高考数学中,图形不仅是解题的重要手段,还是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的基础。
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对常用的数学图形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一、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是指在平面上的有限点集合,其中每一个点将直线或曲线分成两段。
在高考数学中常见的平面图形有:直线、射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其中,三角形、四边形、圆是高考数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图形。
1. 三角形三角形是三条线段所围成的图形。
在高考数学中,三角形是怎样的?我们来看看三角形的性质:①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为180度。
②三角形两个角之和大于第三个角。
③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每个角都是60度。
④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⑤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2. 四边形四边形是四条线段所围成的图形。
在高考数学中,常见的四边形有:矩形、正方形、菱形、梯形等。
这些四边形有各自的性质,我们来看看它们的性质:①矩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线相等,内角和为360度。
②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具有正则性,每个角都是90度。
③菱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线相互垂直,每个角的度数为90度。
④梯形有两对平行边,底角和顶角相等。
3. 圆圆是由平面上到一个固定点(圆心)的所有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在高考数学中,圆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圆的性质:①圆周上的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②圆的半径是圆心到圆周任何一点的距离,直径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③弧是由圆周上的两点确定的圆周上的一段弧,圆的弧度制是指以圆心为原点的角度制。
二、空间图形空间图形是指在三维空间内的有限点集合,其中每一个点将表面或曲面分成两段。
在高考数学中常见的空间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棱锥、棱台、圆锥、圆柱、球等。
其中,长方体、正方体、球等是高考数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图形。
1. 长方体长方体是指六个矩形所围成的空间图形,它有六条正方形对边,十二条边中每对对边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