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妈妈的心6人音版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妈妈的心》(降调原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妈妈的心》是一首富有感情色彩的歌曲,歌词质朴感人,旋律优美动人。
降调原速的版本更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演唱水平,能够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更好地把握音准和节奏。
本首歌曲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和兴趣,他们喜欢唱歌,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在音准、节奏和唱腔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妈妈的心》,并能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母爱情感。
2.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
3.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降调原速的演唱对学生的音准要求较高,需要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每个音符的音高。
2.节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丰富,学生需要学会正确把握各种节奏型。
3.唱腔: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唱腔演唱,使歌声更具感染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榜样。
2.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借鉴、提高。
3.个别指导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情感体验法:通过讲述、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妈妈的心》曲谱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教学录音等3.教学道具:图片、故事素材等4.钢琴:伴奏演唱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妈妈的心》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含义,引导学生关注母爱主题。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妈妈的心》曲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唱腔和发音。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妈妈的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妈妈的心》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描绘了妈妈对孩子的深深关爱。
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包括对音乐节奏、旋律、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母亲的爱,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母亲的爱有较深的体会,因此在情感共鸣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感受母亲的爱,并用音乐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妈妈的心》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母亲爱的理解和表达,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提高学生音乐节奏、旋律等方面的表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妈妈的心》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引导学生感受母亲的爱,并用音乐表达出来。
3.音乐节奏、旋律等方面的训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受母亲爱的过程中学会歌曲。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内心感受母亲的爱,并用音乐表达出来。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歌曲学习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师生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音乐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妈妈的心》的教材和伴奏。
2.准备相关教学道具,如图片、视频等。
3.安排课堂活动所需的空间和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亲情,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母亲的爱。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妈妈的心》,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含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熟悉歌曲,提高演唱效果。
《妈妈的心》教案课题:《妈妈的心》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妈妈的心》这首歌,就像一首温柔的摇篮曲,用轻快的旋律和活泼的节奏,传递着孩子对祖国妈妈的深深爱意。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像一幅充满童趣的画卷,用四个简单的乐句,描绘了孩子们对祖国的敬爱之情。
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仿佛孩子跳跃的步伐,第一乐句到第二乐句的八度跳进,仿佛孩子仰望着高高的天空,第四乐句的旋律上行,仿佛孩子稚嫩的歌声在慢慢升华。
第二部分旋律更加欢快,用“啦啦啦”的衬词和跳跃的节奏,仿佛孩子在欢快地歌唱。
旋律上下移三度的模进,像是孩子在不断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音调节奏的松紧变化,则展现了“妈妈的歌”和“儿女的歌”之间的呼应,将情感推向高潮,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点明了歌曲的主题。
最后,歌声在孩子们的祝福声中结束,表达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学情分析孩子们都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歌曲的演唱已经略有了解,也能够感受到歌曲中传递的情感。
但由于年龄较小,对歌曲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一、教学目标1. 审美感知:让孩子们沉浸在优美的旋律和活泼的节奏中,感受孩子对祖国妈妈的爱国情怀。
2. 艺术表现:用清脆悦耳的声音演唱歌曲《妈妈的心》,并能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变化,仿佛孩子在用歌声诉说着对祖国的爱。
3. 创意实践: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比如分角色演唱,用肢体语言来演绎歌曲,让课堂充满活力。
4. 文化理解:引导孩子们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从小树立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2. 教学难点:理解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并能灵活运用,使歌曲的演唱更加流畅自然。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引导孩子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互动式教学: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视听结合法:利用多媒体课件,使课堂更生动有趣。
妈妈的心课程背景本课教案为2022-2023学年音乐三年级上册人音版教材的一节课,适用于学习五线谱的学生。
本节课以儿童歌曲《妈妈的心》为主题,通过教唱和练习五线谱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五线谱的基本原理。
教学目标•了解五线谱的基本原理•学会识谱、读谱、唱谱教学内容1. 音乐素养本节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即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五线谱基础知识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教授五线谱的基本知识。
首先,介绍五线谱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其次,通过识谱、读谱和唱谱等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五线谱的理解。
3. 儿歌《妈妈的心》本节课程的重点歌曲是儿歌《妈妈的心》。
通过教唱、歌曲赏析等活动,帮助学生对歌曲进行深入理解,并加强学生对于歌曲内容的记忆。
教学步骤步骤一:欣赏歌曲通过播放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基础知识,如曲调、歌词等。
步骤二:讲解五线谱介绍五线谱结构和基本原理,并进行图示讲解。
让学生理解五线谱的排列、音符的位置和时值等知识点。
步骤三:识谱针对儿歌《妈妈的心》,通过识谱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五线谱的理解。
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加练习难度。
步骤四:读谱通过读谱练习,让学生掌握五线谱的基本读法,如升降记号、休止符等。
逐步提升学生的读谱能力,使其能够熟练地读懂五线谱上的音乐符号。
步骤五:唱谱通过唱谱练习,让学生掌握儿歌《妈妈的心》的唱法和节奏,并能够同时辨认五线谱上的音符和时值。
步骤六:课堂小结在课堂结束前,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
另外,老师也可以留下一些练习题或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课堂答题•实际应用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到了五线谱的基本原理和儿歌《妈妈的心》的唱法和节奏,能够熟练地识谱、读谱和唱谱,并在实际应用中得以巩固和提高。
相信这些技能和知识点对于学生们未来的音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妈妈的心》教学设计教学FI标1、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唱好《妈妈的心》,通过学习歌曲《妈妈的心》表达幸生活的儿童热爱祖国妈妈的一片深情。
2、学会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
3、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并了解其在音乐中的作用、意义,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1.能够用优美、流畅、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妈妈的心》2.体会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唱准附点音符。
教学难点1、歌曲高潮的局部,用自然的呼吸,轻声唱;2、用不同的力度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三角铁、双响筒。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旋律练习。
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妈妈,那妈妈最疼爱的人是谁啊?(妈妈的儿女)。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位共同的妈妈,你们知道她是谁吗?(我们亲爱的祖国)。
对,我们有两个妈妈,除了生你的妈妈,还有我们亲爱的祖国,两个妈妈一样爱我们,我们也深深地爱着她们,我们生活在爱的怀抱里,聪明健康快乐。
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四四方方一片红云,闪闪烁烁五颗金星。
”请同学们来猜猜,这是什么呀?(出示国旗图片)告诉孩子国旗可是我们祖国妈妈的象征呢!到今年为止,我们的祖国妈妈已经有69周岁了,可是她却越来越美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祖国妈妈的美丽。
(配乐欣赏祖国山河风光图)我们的祖国强大吗?美丽吗?这样的祖国妈妈,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赞美祖国妈妈的歌《妈妈的心》。
二、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我们聆听歌曲录音,请你用心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情感?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中速。
表达了我们与祖国妈妈之间的深厚情感。
三、学习歌曲这首歌曲好听吗?接下来老师就来唱这首《妈妈的心》I.范唱导入,学习休止符教师范唱歌曲,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老师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停顿了一下?再请同学们讨论:音乐停顿在歌谱上是怎样表示的?仔细观察这条节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导学生学会带有四分休止符的节奏型。
小学音乐课《妈妈的心》教案小学音乐课《妈妈的心》教案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妈妈之歌》2、学唱歌曲《妈妈的心》3、表演歌曲《妈妈的心》4、音乐知识:掌握四分休止符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妈妈之歌》,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婉转起伏、宽广绵长,充分表现了母子间的真挚。
歌曲的歌词朴实无华,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二、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妈妈的心》,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幸福生活的儿童热爱祖国妈妈的一片深情。
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在音调上节奏的松、紧变化,唱出了“妈妈的歌”、“儿女的歌”使人感到心潮起伏,激动万千,把情绪推向高潮。
三、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节奏练习:自选(结合学习作品的节奏进行)。
二):新课学习:1、导入(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你知道妈妈的心中最牵挂、最关心的是谁?生:自由回答)2、放录音,(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妈妈的心》,听后说说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内容?用什么速度演唱?出示大歌片《妈妈的心》听录音范唱两遍,学生轻轻跟着录音哼唱注意区分:533 . 1 │230│妈妈的心里3、引入四分休止符(问: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谱上有“0”?板书“0”简单介绍: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就是用“0”表示,“0”是四分休止符(板书)四分休止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练习: 1)念与拍:ХХ 0∣ХХ 0‖0 ХХ∣0 ХХ‖2)再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3)讨论:这首歌中的休止符“0”起到什么作用?表达怎样的心里状态?结论:这里四分休止符表达出儿女与妈妈心心相印之情4)学生轻声跟唱(注意四分休止符的停顿)谈话:歌曲中“儿女”“妈妈”“祖国”三者的关系能理解吗?你能唱出对妈妈、对祖国的爱吗?5、教师范唱6、分段练唱再连起来唱(教师弹旋律,学生用打击乐进行合作排练。
《妈妈的心》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祟高品格2.用亲切的歌声演唱《妈妈的心》二、教材分析:《妈妈的心》是一首结构规整,曲调流畅,主题鲜明的儿童歌曲。
它以第一人称的内心表白,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幸福生活的儿童热爱祖国妈妈的一片深情。
歌曲为2/4拍,宫调式,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
第一乐段在四个乐句中,都运用了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第一乐句到第二乐句的八度跳进,及第四乐句的旋律上行和充满深情、富有儿童语气的自白,表达了儿女对祖国妈妈发自内心的崇敬情感。
第二乐段、用“啦啦啦”衬词和跨小节切分节奏,在旋律上下移动三度的模进,在音调上节奏的松、紧变化,唱出了“妈妈的歌”、“儿女的歌”使人感到心潮起伏,激动万千,把情绪推向高潮,与前段形成强烈的对比,点明了主题,歌声在儿女们对祖国妈妈的祝福中结束一一祝灿烂的祖国永远昌盛繁荣。
教学重难点:1、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三、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音阶、音准、发声练习2、导入:(提问)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你知道妈妈的心中最牵挂最关心的是谁?生:自由回答。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妈妈的心》,听后说说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内容?用什么速度演唱?3、歌曲学习:听录音,师生交流上述设问。
4、听录音范唱两边,学生轻轻跟着录音哼唱注意区分: 5 3 3.1 | 2 3 0 |妈妈的心里5 3.3 | 2 3 0 |我的心里5、学唱歌谱(教师范唱教学)练唱一、二段跟琴学唱,纠正音准节奏等问题6、重难点讲解:设问: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谱上有“0” ?板书“0” 讲解: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就是用“0”表示,“0”是四分休止符(板书)四分休止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7、拍打节奏:XX 0 I XX 0 II 0 X X I 0 X X II “0”8、再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要求:看到谱上“0”要休止)师生讨论:这首歌中的休止符“0”起到什么作用?表达怎样的心里状态?这里四分音符表达出儿女与妈妈心心相印之情四、内容延伸:1、设问:歌曲中“儿女” “妈妈”“祖国”三者的关系能理解吗?你能唱出对妈妈、对祖国的爱吗?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环
节
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
一、课前发声练习剪辑歌谱中的音乐
片段进行发声练习。
本节课为唱歌
课,练习发声打
开喉咙,同时也
为解决教学难点
做好铺垫。
二、师生
问好上课伊始,创设音乐小曲,进行师生问好。
同学们好!
您好!您好!老师您
好!
进入上课状态,
为学生的积极学
习做好准备。
体
现音乐课的特
点。
三、情景导入
同学们,有一种爱,让你任意地索取和
享用,却不求任何的回报;有一个人,无论
你走到那里都舍不下对你的牵挂;每当我们
提到她,就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温暖,她就
是——妈妈。
是啊,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
很多!你有没有想要说的?
播放母爱主题图片。
教师深情朗诵对白。
激起学生情感共
鸣。
四、初步体验
听了同学们的描述之后,我也想用歌声
来表达一下对妈妈的爱。
同学们想听吗?
听!我的歌声是活泼欢快的、还是优美抒情
的?速度又是怎样的?
教师范唱,学生聆听
音乐同时思考问题。
聆听歌曲的情绪
特点和速度。
初
步把握作品风
格。
五、小组合作思考歌曲表达内容。
其中的“儿女”、“妈妈”
和“祖国”的关系。
学生们看歌词、听音
乐,思考歌曲表达内
容并讨论三个角色
帮助学生理解歌
曲的内涵,以便
学生更好的演唱。
妈妈的心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妈妈的心》,培养学生爱祖国妈妈、爱人民、热爱长辈的崇高品质。
2、学会为歌曲伴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明确其意义及用法
2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音乐课对他们来说虽然是不陌生,但确是一个提升和转折阶段,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强,在本学期中,他们要学习的歌曲已经不再是简短的歌曲,所有的音乐知识的难度有增无减,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题材、形式,增加简易的合唱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
长,提高总体水平,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层层深入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领学生学习音乐,理解音乐。
3重点难点
1、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并明确其意义及用法。
2、有感情的唱歌,通过歌声来抒发孩子们对祖国妈妈的爱。
4教学过程
新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课前律动,接龙律动
2、生模仿老师进行律动
3、师生音乐问好
(二)、聆听歌曲
1、聆听云南纳西族民歌《妈妈之歌》。
提问
师:孩子们,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内容?(找学生回答)
师: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师:孩子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妈妈,妈妈最疼爱的人是谁呢?
生、自主回答
2、师、小结,从而引出新课。
(三)、新课导入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妈妈最疼爱的是你们自己,除此之外,我们祖祖辈辈还有一个共同的妈妈,你们知道是谁吗?
师、出示国旗,讲解国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那我们共同的妈妈就是------?生、我们伟大的祖国。
师、请同学们看几幅图:屏幕上出现(奥运会开幕式、神七飞天、万里长城、天安门等等)
师、我们的祖国强大吗?美丽吗?想不想用歌声来赞美她?
生、想。
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首赞美祖国妈妈的歌《妈妈的心》,
四、新授歌曲
1、聆听歌曲《妈妈的心》,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2、分析旋律,复习常用音乐要素。
调号、拍号、小节线、终止线、反复跳跃记号、力度记号、圆滑线、连音线、反复记号。
3、这首歌写了什么内容?(找学生回答)
师:小结,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我们就生活在这里,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才知道是伟大的祖国在养育着我们,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心都在祖国的怀抱里。
下面,就让我们用感恩的心来学习这首歌。
4、师、同学们,这首歌我们用什么速度演唱?十六分音符下面的字怎样唱?圆滑线下面的字呢?
生:中速、十六分音符下面的字唱轻声而且短、圆滑线内所有的音长一个字。
5、师:同学们,在旋律中,你有没有发现“0”?
6、生:有
7、师:同学们,它叫四分休止符,在简谱中用“0”表示,它与四分音符一样是1拍,它的下面带一个横线的,叫八分休止符,和八分音符一样是半拍。
如旋律中的-------------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窍门,看到四分休止符时,闭嘴、握拳,
把拍数想哑语一样画出来,试试看,把《妈妈的心》这首歌中出现的休止符打几遍,练习休止符用法
8、在听录音范唱(体会休止符用法)
五、总结下课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妈妈的心》这首歌曲,那么通过学习这首歌你打算怎样做?生:好好学习------
师:同学们将自己的想法表达的很好,那么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将来用聪明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来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在这里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蒸蒸日上,永远走在世界的前列。
最后,伴随歌曲师生律动并演唱,结束课程。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活动
1、小组合作讨论这首歌休止符“0”起到什么作用?表达怎样的心态?(学生讨论,找学生回答)
2、师:小结,在这首歌中,休止符表示儿女对妈妈的甜蜜爱心;儿女与妈妈的心心相印之情。
教师伴奏,完整唱歌曲。
同时强调力度记号“----”的作用,高潮部分声音宏亮,结束渐强。
3、自制教具,为歌曲伴奏。
及时强调强弱规律。
4、分小组演唱,其它小组为他们伴奏
师:看哪个小组最勇敢?最能表达对母亲的爱?(通过各种方式复习歌曲)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回家自学一首赞美祖国的歌曲,看谁的歌曲最能表达对祖国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