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透镜
- 格式:doc
- 大小:4.40 MB
- 文档页数:13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A. (1) 远视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叫做凸透镜;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叫做凹透镜。
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2)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所有照相机前面都有一个镜头,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3) 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人站立时头在上面,而像的头在下面)。
投影仪也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
物体离投影仪镜头比较近,像是放大、倒立的。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B. (1) 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
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如果把感光胶片放在那里,真的能记录下所成的像。
这种像叫做实像。
(2) 实像是来自物体的光通过凸透镜出射后会聚而成的,所以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平面镜所错误!未指定书签。
成的像是虚像,放大镜所成的像也是虚像。
凸透镜成虚像时,通过凸透镜出射的光没有会聚,只是人眼逆着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放置物体那一侧成虚像处发出的,所以物体和虚像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3)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都遵循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近视眼矫正用凹透镜,远视眼矫正用凸透镜。
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即 f 1=φ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
例如,1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11-m ,它的焦距是1m 。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C. (1) 显微镜中,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物镜。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题题 号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 分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7小题。
每空1.5分,共36分。
1. 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处。
2.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料瓶的。
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3.小明同学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他先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当白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0 cm 时,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则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然后他将凸透镜调到距烛焰25cm 的地方,则他观察到的像应是看到的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像.(选填“实”或“虚”).4.眼球相当于一个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视网膜相当于 .眼球和照相机不同的地方在于: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不变的,而眼球中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5.物体从焦点处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的像越来越 ,像到凸透镜距离越来越 .6.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 机的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 机的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 .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 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 的虚像.(选填“放大”或“缩小”)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在实验前,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为了 .(2)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 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 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 、 的 像,利用此原理制成了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第三章:透镜笔记整理必背部分:一:透镜1、透镜的性质:透镜是根据规律制成的。
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等)制成的一种元件。
透镜是折射镜,其折射面是两个球面(球面一部分),或一个球面(球面一部分)、分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双凸、平凸、凹凸三种;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双凹、平凹、凸凹三种。
)主光轴:通过镜面所在球心的连线;(2)光心:通过光心的光线不偏折;(3)焦点:对于凸透镜的焦点是折射光线会聚的,对于凹透镜的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
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
4、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如图(1)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注意:A;凸透镜的对光的会聚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都是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
B;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表明会聚作用越强,反之则越弱。
C;凹透镜表面越凹,焦距越短,表明发散作用越强,反之则越弱。
D;成的。
5、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1)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2)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3)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凹透镜:(1(2)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入射光线这一侧的焦点(虚焦点)。
(3)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蜡烛、凸透镜、光屏、直尺。
一高度。
镜的距离。
三:透镜的应用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够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如小孔成像、照相机成像、投影仪成像、凹面镜成像,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都是倒立的。
虚像:是由实际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不用用光屏承接,但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到,如平面镜成像、倒影、人看水里的物体、放大镜成像,都是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都是正立的。
1、照相机:(1)结构:镜头、胶卷、调焦环、快门、取景窗;(2)原理: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物异侧。
初一科学第3讲凸透镜与凹透镜初一科学第3讲凸透镜与凹透镜初一理科第三讲凸透镜与凹透镜姓名:学校:年级:【知识要点】一、透镜分类:凸透镜(中厚边薄)和凹透镜(薄中厚边)二、凸透镜的作用: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称为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三、凹透镜的作用: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平行于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个点称为虚焦点.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四、重要提示:(1)在被凸透镜折射后,光不一定在某一点相交,有时甚至不相交。
会聚是指从凸透镜拍摄出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靠拢”些。
绝不能将会聚作用理解为就是将光线会聚于一点。
同样,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也是指从凹透镜射出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分开”些。
(2)透镜的三条特殊光路(结合图中所示)a、穿过透镜中心的光不会改变传播方向,如图a和B所示;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折射后过焦点,如图甲b所示;(对凹透镜而言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乙b所示);c、穿过焦点的光被折射并平行于主轴,如图a和c所示;(对于凹面透镜,入射光的前延长线穿过焦点,如图B和C所示)。
a五、凸透镜成像定律1.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取决于物距u和凸透镜焦距f之间的关系.其成像规律如下:1.学生梦想的无限成功与实现!学习热线:28704316初一科学U--物体距离,?--焦距,物体位置,f?2fu?2F位置图像和物体对侧f2F图像和物体对侧f?2F图像和对象的不同侧面??2F大型放大图像的性质,例如缩小图像的大小和同侧对象图像的反转、真实反转、真实反转、真实竖直、虚拟图像应用示例相机幻灯机放大镜f?U2fu?f2。
凸透镜形成真实图像时,物体距离、像距和像的变化规律:物体只能在U?F.当物体距离变大时,图像距离变小,图像变小;当物体距离变小时,图像变大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我们要注意:调节灯泡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及光屏的中心,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确保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典型示例]例1.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a、只有甲、乙b、只有甲、丙c、只有丙d、甲、乙、丙例2。
第三讲《透镜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凸透镜、凹透镜的判别方法及他们对光的作用。
会熟练地画出经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举例,并会归纳出新的特殊点。
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及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会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合作探究的科学精神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觉保护视力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会解决实际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知识整理一、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3、填表: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凸透镜会聚透镜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 倒立缩小实像f<v<2f 照相机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 幻灯机u<f 正立放大虚象|v|>u 放大镜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实验三 透镜焦距的测量Experiment 3 Determining focal length of thin lens透镜是光学仪器中最基本的元件,由透镜组成的显微镜和望远镜是最常用的助视光学仪器,常被组合在其它光学仪器中。
因此了解并掌握透镜焦距的测定方法,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几何光学中的成像规律,也有助于加强对光学仪器调节和使用的训练,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薄透镜焦距并掌握光学元件共轴的调节方法。
实验目的Experimental purpose1.掌握简单光路的分析和调整方法2.掌握物距与像距法、位移法、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原理及方法,了解、辅助透镜成像法凹透镜焦距的原理及方法。
实验原理Experimental principle如图1所示,设薄透镜的焦距为f ,物距为S ,对应的像距为S ′,则透镜成像的高斯公式为fS S 111=-' (1)故 S S S S f '-'=' (2) 应用上式时,必须注意各物理量所适用的符号规则。
本讲义规定:光线自左向右进行;距离自参考点(薄透镜光心)量起,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即距离与光线进行方向一致时为正,反之为负。
运算时已知量需添加符号,未知量则根据求得结果中的符号判图1薄透镜成像规律断其物理意义。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可用以下几种方法:1. 由物距与像距求焦距Getting the focal length with object distance and image distance由光学成像原理可知,实物经会聚透镜后能成实像,故可用白屏接收实像,通过测定物距和像距,利用式(2)即可算出f 。
2. 用位移法测薄凸透镜焦距 Getting the focal length of thin convex glass with displacement method取物与接收屏之间的距离L 大于四倍焦距4f ,此后固定物与接收屏的位置,移动透镜,则必能在接收屏上两次成像,如图2所示,透镜位于I 时,得放大像;透镜位于II 时,得缩小像。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A.远视眼凸透镜 B C.近视眼凸透镜 D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
由图象可知,当物距
、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
(
A B C D
【解析】选C。
本题考查透镜的作图。
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而图A、B凹透镜对光线会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焦点处;折射后的光线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后会发生反射,根据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画出反射光线。
答案:
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如图所示,已知射向凹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如图所示,已知射向凹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实验序号物距(u)
1 u>2f
(1)实验时,她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她将光源移至
_______像;
(3)将光源“F”放在30cm处,其大小如图
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再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像可能是下列四幅图中的 ( )
【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知识。
(1)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
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