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材料概论》第四章玻璃
- 格式:pdf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67
2020智慧树,知到《材料学概论》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材料学概论》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材料让我们成为人,而我们用语言赋予材料生命,这句话对吗?A:对B:错答案: 对2、材料与人类发展:“材料-时代”对吗?A:对B:错答案: 对3、“物质-有用的物品就是材料“这句话对吗?A:对B:错答案: 对4、材料学的基本思想是?A:尺度之上B:应用为王C:物质答案: 尺度之上,应用为王5、“材料是一种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材料”这句话对吗?A:对B:错答案: 对第一章1、珠光体的含碳量是A:0.77%B:2.11%C:6.69%答案: 0.77%2、亚共析钢加热成奥氏体后冷却转变成A:珠光体+铁素体B:珠光体C:铁素体答案: 珠光体+铁素体3、将铁碳合金加热成奥氏体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方式,称为A:回火B:退火C:淬火答案: 退火4、生铁、熟铁、钢的主要化学成分均为Fe,但他们之间的性能差别显著,主要原因是其中()不同A:珠光体含量B:硬度C:含碳量答案: 含碳量5、金属中原子的排列方式A:面心立方B:体心立方C:秘排六方答案: 面心立方,体心立方,秘排六方第二章1、生产普通陶瓷的主要矿物原料是A::石英、粘土、长石B:高岭土、碳酸盐C:粘土、石英、烧碱答案: :石英、粘土、长石2、陶瓷坯料采用可塑成型的方法手工成型时,需要控制其含水量在()范围之内,以保证坯体良好的塑形效果。
A:15~25%B:28~35%C:7~15%答案: 15~25%3、构成敏感陶瓷的主要物质属于()类。
A:导体B:绝缘体C:半导体答案: 半导体4、氧化铝陶瓷的主要特点是A:导电性好B:强度高C:半导体答案: 强度高5、普通陶瓷的主晶相一般为A:高岭石B:莫来石C:长石D:堇青石答案: 莫来石第三章1、矿物材料是指A:A:提取矿石中的有用元素制作出的材料 B:B:对天然矿物经加工得到的可利用的材料C:C:可以燃烧获得能量的材料答案:B2、石墨的很多性能比如导电性、润滑性、耐高温性等都源于其自身具有的()微观结构。
材料概论(双语)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东华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是依据材料组成来划分的。
答案:错2.Metals in general have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and high density.答案:对3.金属材料中不含非金属元素。
答案:错4.铜是黑色金属。
答案:错5.锌是有色金属。
答案:对6.以下哪种是黑色金属?答案:铁第二章测试1.哪种原料为陶瓷体提供玻璃相?答案:长石2.哪种原料为陶瓷体提升白度?答案:石英3.陶瓷瓶的制作一般采用注浆成型。
答案:对4.干燥的方法主要排除坯体中的哪类水?答案:自由水5.Glass is a non-crystalline product of fusion which has been cooled to a rigidcondition.答案:对6.水泥生产用回转窑的高端是进料口,低端是燃料进口。
答案:对7.下列哪个不是硅酸盐水泥的化学组成?答案:氧化钠8.下列哪些是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答案:铝酸三钙;硅酸三钙;硅酸二钙第三章测试1.高碳钢的碳含量在百分之零点六到百分之一点四之间。
是一类硬度最大、强度最高、延性最差的碳钢。
答案:对2.哪种元素是不锈钢不锈的原因?答案:铬3.黄铜的主要合金元素是什么?答案:锌4.青铜的主要合金元素是什么?答案:锡5.黄铜的强度比青铜要高。
答案:错6.相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是气体。
可以是一类纯物质或包含几种组成的溶液。
答案:对7.相图是用以描述一个材料系统在不同温度、压力和组成下存在什么相的图形表示。
答案:对8.二元匀晶合金体系的两种成分在固液两态下能完全互溶。
答案:对9.共析钢的碳含量是多少?答案:0.8%10.Substitutional solid solution是指间隙固溶体。
材料学概论材料学概论《材料学概论》是2012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胡珊、李珍。
该书可作为材料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时可作为材料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1内容简介编辑《材料学概论》共7章。
第1章讲述材料与材料科学研究的内容及任务,材料的类别、性质、应用、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2~4章分别讲述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知识、结构、生产方法、性能特点及应用。
第5章讲述矿物材料基本概念、性能特点,矿物材料的加工及应用。
第6章讲述复合材料的基础知识,增强材料的特性,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生产工艺及应用。
第7章介绍能源、环境、生物、智能、纳米等新型材料的特点、发展及应用。
2目录编辑第1章绪论11.1 材料科学与工程11.2 材料的分类21.3 材料的性能21.3.1 力学性能21.3.2 电学性能41.3.3 热学性能51.3.4 化学性能51.4 材料的应用61.5 材料在人类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8 第2章金属材料112.1 概述112.1.1 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112.1.2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122.2 金属及合金的相图162.2.1 二元合金相图16 2.2.2 铁碳合金相图24 2.3 金属材料的结晶27 2.3.1 结晶的过程272.3.2 结晶的热力学条件28 2.3.3 形核282.3.4 晶核的长大332.4 金属材料的性能36 2.4.1 物理性能362.4.2 化学性能372.4.3 力学性能372.4.4 工艺性能402.5 金属的热处理412.5.1 退火和正火422.5.2 淬火及回火422.5.3 表面热处理432.6 新型金属材料简介432.6.1 形状记忆合金442.6.2 其他金属功能材料46第3章无机非金属材料473.1 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述473.1.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概念及分类473.1.2 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性能及应用47 3.2 陶瓷材料483.2.1 陶瓷的概念及分类483.2.2 陶瓷的显微结构与性能493.2.3 普通陶瓷533.2.4 特种陶瓷543.2.5 耐火材料613.3 玻璃653.3.1 玻璃的概念、特点及分类653.3.2 玻璃的结构663.3.3 玻璃的性质673.3.4 普通玻璃693.3.5 特种玻璃723.4 胶凝材料763.4.1 胶凝材料的定义、分类及发展现状76 3.4.2 普通水泥773.4.3 特种水泥833.4.4 石膏和石灰85第4章高分子材料874.1 概述874.1.1 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874.1.2 高分子材料的命名874.1.3 高分子材料的分类884.1.4 聚合反应884.1.5 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894.1.6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90 4.2 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914.2.1 高分子的结构914.2.2 高分子的物理状态944.2.3 高分子基本性能及特点954.3 常用的高分子材料994.3.1 塑料994.3.2 橡胶1094.3.3 纤维1144.3.4 胶黏剂1164.3.5 涂料1194.4 功能高分子120 4.4.1 离子交换树脂121 4.4.2 高吸水性树脂122 4.4.3 感光性高分子123 4.4.4 导电高分子123 第5章矿物材料1255.1 概述1255.1.1 矿物材料概念1255.1.2 矿物材料学的特点1265.1.3 矿物材料分类1275.1.4 矿物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27 5.2 矿物材料的加工1295.2.1 初加工1295.2.2 深加工1305.2.3 矿物材料深加工技术发展趋势130 5.2.4 矿物材料制品1325.3 单晶矿物材料及应用1325.3.1 金刚石1325.3.2 石墨1345.3.3 刚玉1365.3.4 石英1365.3.5 高岭石1375.3.6 蒙脱石1385.3.7 硅灰石1415.3.8 电气石1425.4 矿物材料的开发及应用1435.4.1 环境矿物材料1435.4.2 保温、隔热、轻质矿物材料148 第6章复合材料1536.1 概述1536.1.1 复合材料概念1536.1.2 复合材料的命名与分类1536.1.3 复合材料性能特点1556.1.4 复合材料现状与发展趋势157 6.2 复合材料的复合原理与增强机理160 6.2.1 复合原理1606.2.2 复合材料增强机理1626.2.3 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1656.2.4 复合材料界面1676.3 增强材料1706.3.1 玻璃纤维1716.3.2 碳纤维1726.3.3 硼纤维1736.3.4 碳化硅纤维1736.3.5 芳纶纤维1736.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1746.4.1 聚合物复合材料基体1746.4.2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175 6.4.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性能176 6.4.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应用177 6.5 金属基复合材料1776.5.1 概述1776.5.2 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178 6.5.3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种类179 6.6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180 6.6.1 陶瓷基复合材料1806.6.2 碳/碳复合材料1816.6.3 无机胶凝复合材料182 6.7 功能复合材料1836.7.1 树脂基功能复合材料184 6.7.2 金属基功能复合材料1846.7.3 陶瓷基功能复合材料185 第7章新型材料1877.1 新型能源材料1877.1.1 太阳能电池材料1877.1.2 储氢材料1887.1.3 锂离子电池材料1907.1.4 燃料电池材料1927.2 磁性材料1937.2.1 材料的磁性1937.2.2 磁性材料的种类及其特点194 7.3 压电材料1957.3.1 压电陶瓷1957.3.2 压电高分子材料1967.4 信息材料1977.4.1 信息技术与信息材料197 7.4.2 信息处理材料1977.4.3 信息存储材料1987.4.4 信息传递材料1997.4.5 信息显示材料1997.4.6 获取信息材料2007.5 智能材料2007.5.1 智能材料的定义及分类200 7.5.2 智能材料的构成与功能200 7.5.3 智能材料的应用2017.6 生态环境材料2017.6.1 概述2017.6.2 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2027.6.3 材料和产品的生态设计2037.6.4 金属材料的生态环境化2047.6.5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态环境化205 7.6.6 高分子材料的生态环境化207 7.7 生物材料2087.7.1 概述2087.7.2 生物金属材料2097.7.3 生物医用无机非金属材料2097.7.4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210 7.7.5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211 7.7.6 生物衍生材料2117.8 纳米材料2117.8.1 概述2117.8.2 纳米结构单元2137.8.3 纳米材料的制备216 7.8.4 纳米材料的性能217 7.8.5 纳米材料的应用219参考文献221。
材料学概论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5题,每题1分,共75分)1.下面哪个不是限制陶瓷广泛应用的因素( )A、脆性B、原材料稀少C、难加工D、工艺复杂,成本高正确答案:B2.若想通过分子量分布改性,使高分子的强度和耐冲击性提高,则需要设计什么样的分子量分布( )A、窄分布,高分子多B、窄分布,低分子多C、宽分布,高分子多D、宽分布,低分子多正确答案:A3.以下用途中主要利用的是光致发光的荧光材料的是?( )A、彩色电视机B、电子显微镜C、白光LEDD、场发射显示器正确答案:C4.磁控气体放电,磁场的作用是:( )A、维持体系的低真空B、加快电子的运动速率C、利用磁场改变二次电子的运动轨迹,增大电子撞击气体产生离子的概率D、提高电子的能量正确答案:C5.陶坯烧结前一般___( )A、涂釉B、不涂釉正确答案:B6.碳浓度低于共析钢为亚共析钢,高于共析钢为过共析钢,那么,共析钢中碳的质量分数是?( )A、1.77%B、3.77%C、0.77%D、2.77%正确答案:C7.铁(Fe)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A、1s22s22p63s23p63d74s1B、1s22s22p63s23p63d8C、1s22s22p63s23p63d64s2D、1s22s22p63s23p63d84s2正确答案:C8.纺丝是合成化学纤维成型的关键工艺,常见的三种纺丝工艺是( ) .(1)干法纺丝(2)湿法纺丝(3)熔体纺丝(4)切片纺丝A、(1)(3)(4)B、(2)(3)(4)C、(1) (2) (4)D、(1)(2)(3)正确答案:D9.高压钠灯采用透明氧化铝陶瓷而不用玻璃的原因是( )A、相比玻璃,氧化铝有更好的热导率B、高温高压的钠蒸气会腐蚀含钠的玻璃或石英玻璃C、氧化铝陶瓷的透明性比玻璃好D、氧化铝陶瓷比玻璃便宜正确答案:B10.下列哪一种泵能达到的真空度最高( )A、扩散泵B、涡轮分子泵C、溅射离子泵D、机械泵正确答案:C11.缩聚反应得到聚合高分子的同时还会产生小分子,下面的缩聚反应得到的小分子和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尿素和甲醛缩聚成脲醛树脂B、苯酚和甲醛缩聚成酚醛树脂C、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成尼龙6,6D、对苯二甲酸甲酯和乙二醇缩聚成聚酯纤维(PET)正确答案:D12.真空的特点不包括( )A、压强低B、分子密度小C、平均自由程大D、没有任何气体分子正确答案:D13.按照真空区域的划分,10-5~10-9Pa属于什么真空区间( )A、超高真空B、中真空C、极高真空D、高真空正确答案:A14.以下金属中熔点最高的?( )A、钨(W)B、钼(Mo)C、锆(Zr)D、镍(Ni)正确答案:A15.常见的高分子聚合反应方法有4种,涂料合成常用( )A、本体聚合B、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C、悬浮聚合D、固相聚合正确答案:B16.润湿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个?( )A、铺展B、浸湿C、沾湿D、增溶正确答案:D17.不同的钢种,特别是经过不同的热处理,硬度变化很大。
第二章1、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合成加工)、(性质与使用性能)。
2、材料的组织是指材料(内部)的微观形貌。
3、材料中原子、分子之间的结合键分为(化学键)和(物理键)两类。
其中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物理键包括(分子键)、(氢键)。
4、固体物质按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以三种形式存在(晶体)、(非晶体)、(准晶体)。
5、化学键中的(离子键)和(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6、金刚石为(原子)晶体。
7、简述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长程有序,并成周期性重复排列.非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不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近程有序,但不具有长程有序.8、分别将晶体、晶格、晶胞填入相对应的图形下面。
(晶体)(晶格)(晶胞)9、写出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特征参量,并简述如何得到的。
晶胞原子数:2配位数:8致密度:68%p1410、晶体缺陷根据其几何形态特征分为:(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11、天然矿物原料按工业用途的不同分为(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燃料矿)。
12、钛白粉属于氧化物无机化工原料中的(化工颜料)。
13、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指的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14、材料的制备方法可分为(气相法)、(液相法)、(固相法)三大类。
15、溶胶-凝胶法属于(液相法)方法,其制备过程包括(溶液)、(溶胶)、(凝胶)、(材料)。
16、材料的成型特性主要表现为(可流动性)和(可塑性变形性)。
根据其特性可将成形方法分为(自由流动性)、(受力流动成型)、(受力塑性变形)和其他成形。
17、固体加热时有三个重要的热效应:(吸热)、(传热)、(膨胀)。
18、物质的介电强度(越大),它作为绝缘体的质量越好。
19、物质在磁场的作用下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磁性。
按照对磁场的影响可将物质分为(抗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铁磁性及亚铁磁性物质)。
第四章 非晶态结构与性质-习题答案4.2 解:聚合物的形成是以硅氧四面体为基础单位,组成大小不同的聚合体。
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石英的分化;中期:缩聚并伴随变形;后期: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温度下,聚合和解聚达到平衡。
4.5解:影响熔体粘度的主要因素:温度和熔体的组成。
碱性氧化物含量增加,剧烈降低粘度。
随温度降低,熔体粘度按指数关系递增。
4.6.解:根据弗伦克尔公式lgη=A+B/T ,结合有关数据,即727℃时,η=107Pa ·s ,1156℃时,η=103Pa ·s ,得出:7lg10727273B A =++ 3l g 101156273B A =++∴A=–6.324,B=13324,当η=106Pa ·s 时,613324lg10 6.324273t =-++,则t=808℃。
4.9.解:根据lgη=A+B/(T-T 0),对于1号熔体,带入数据A=1.631,B=4229,T 0=219;对于2号熔体,带入数据A=1.769,B=4690,T 0=216;去下表中的数据点:由上述数据点画出两种熔体的粘性曲线:4567891011l g η1/T(×10-3K -1)4.14 解:(1)影响玻璃形成的动力学因素:析晶过程必须克服一定的势垒,如果这些势垒较大,尤其当熔体的冷却速率很快时,粘度剧烈增加,质点来不及进行有规则排列,晶核形成和晶体长大均难以实现,从而有利于玻璃的形成。
因此,玻璃形成的关键的熔体的冷却速率,影响玻璃形成的动力学因素还有过冷度、粘度、成核速率、晶体生长速率。
(2)影响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因素有聚合阴离子团大小与排列方式、键强、键型。
熔体中负离子团的聚合程度越低,越不易形成玻璃,聚合程度越高,特别当具有三维网络或歪扭链状结构时,越易形成玻璃。
氧化物的键强越大,结晶的倾向越小,越容易形成玻璃。
具有离子键或金属键向共价键过度的混合键型才能生成玻璃。
4.16.解:对1#玻璃:2232010110Na O CaO Al O ++=>,Al 3+为网络形成离子 12010103602 2.2510260R ++⨯+⨯==⨯+ Z 1=4 11120.5X R Z =-=11122 3.5Y Z R =-=对2#玻璃:22310120Na O Al O =<,Al 3+为网络变性离子。
《材料概论》部分章节内容第一章绪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概念;材料发展简史;材料的分类;材料的基本结构与性能;材料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以及就业与发展。
第二章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的定义、结构特点;日用陶瓷和先进陶瓷的成分差异、性质差异;陶瓷键作用和其性质之间的联系;日用陶瓷和先进陶瓷的生产工艺;日用陶瓷和先进陶瓷制备原材料、制备方法上的差异性;陶瓷在航空、信息、电子等领域的最新发展。
玻璃的成分、定义和分类方法;晶态、无定形结构形式的区分;形成体、修改体的作用;退火的作用和机理;玻璃的化学性质的特点和外来侵蚀作用的主要机理;现代平板玻璃的生产工艺;玻璃在光电领域、通讯领域的应用。
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技术性质和生产方法;水化反应过程、水化产物的成分、硬化浆体水泥的微观结构;新型特种混凝土简介:自密实混凝土、装饰混凝土、轻质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和清水混凝土。
第三章金属材料金属的分类方法和结构特点;黑色金属的成分特点;铁和钢的基本区别;合金钢的基本类型和合金元素对其性质的影响、铸铁和钢的生产方法;有色金属的基本类型;镁及其合金、铝及其合金、铜及其合金的特点;典型金属与合金的物理、力学性能,稀有金属及其特点;金属晶体结构和性能之间的联系;常用的金属防腐处理方法;新型金属材料的设计与性能。
第四章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定义、结构;高分子材料和小分子材料的差异;结构和性质之间的联系;连锁聚合反应机理;逐步聚合反应机理;聚合方法: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高分子材料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功能高分子材料简介;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军事、医学上的最新发展。
第五章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定义;复合材料的主要成分和设计原则;复合材料的基本体系、典型物理、力学性质,及其优点;增强材料处理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复合材料结构对力学性质的影响;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生产;复合材料在军事、结构上的应用;新型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