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生产要素及其收入讲课稿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75
第六讲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价格决定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一)生产要素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指厂商在一定的时期,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生产要素量。
它也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1、特点:①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引致需求)。
对产品的需求引起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是相互依存的。
②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相互依存的需求(联合的需求)。
任何生产都需要多种生产要素。
各种生产要素之间是互补的,要素合作进行生产。
各种生产要素之间是互替的,要素可以相互替代。
2、生产要素需求的影响因素①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
(同方向)②生产技术状况。
如果是资本密集型的,则对资本需求大;如果是劳动密集型的,则对劳动需求大。
③生产要素价格。
(反方向)④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
要素价格变动有替代效应和产出效应。
要素是替代关系时:当机器价格下降,则替代效应导致劳动需求减少,产出效应(企业生产成本下降则企业扩大产量)导致劳动需求增加,净效应取决于两种效应大小。
要素是互补关系时:一要素价格变化,另一互补要素需求反向变动。
⑤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同方向)决定生产要素需求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边际生产率(力)是指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或收益。
如以实物来表示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称为边际物质产品(MPP),如以货币来表示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称为边际收益产品或边际产品价值(MRP)。
边际收益产品等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和边际收益的乘积,即:MRP=M PP×MR3、生产要素需求曲线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又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根据边际生产率(收益)递减规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曲线(即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0Q 为要素需求量,0P 为要素价格,MPP 为边际物质产品曲线,即向右下方倾斜的边际生产力曲线,也就是要素需求曲线。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第一节完全竞争和要素需求【注】生产要素的需求特点------引致需求企业购买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从中获得收益,部分地要取决于消费者对其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
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而又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一、完全竞争企业的要素使用原则1、企业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VMP)R(Q)=PQ R(Q(L))=PQ(L)dR/dL=P[dQ/dL]=P* MPMP :要素的边际产品(边际生产率)P*MP:边际收益所以:VMP=P • MP即完全竞争企业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收益增加量。
[注]产品的边际收益与边际产品价值的区别:边际收益的自变量是Q,边际产品价值的自变量是生产要素,是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VMP曲线:MP(L):边际产品MP是产量对要素的导数。
根据“边际产品递减规律”,该函数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其边际产品将不断下降;VMP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由于P为正的常数)。
2、企业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w)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的买卖双方数量很多且要素毫无区别,任一企业对要素的购买量都不会影响要素的价格,因此要素价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参数,企业的成本可看成是要素使用量的函数,即C(L)=w·L 所以dC(L)/dL=d(w·L)/dL=w·dL/dL=w 即: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就等于劳动的价格w3、完全竞争企业要素使用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为边际产品价值VMP=P • MP,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为要素价格W ,所以完全竞争企业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VMP=W 或 P*MP=W【注】上式表明此时完全竞争企业就达到了利润最大化,要素数量为最优的要素数量。
如果VMP>W ,意味着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带来收益大于成本,于是,企业就会增加要素投入,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品价值将下降(P 不变) ,最终实现VMP=W 。
第六章生产要素及其收入
本章教学内容:要素理论、分配利率
本章教学重点:要素的需求原则、要素的供给原则、劳动供给曲线
本章教学难点:劳动供给曲线
本章教学目标:1.掌握要素的供给原则。
2.掌握要素的需求原则。
3.理解劳动的供给曲线。
4.理解土地供给和地租。
5.理解资本供给和利息。
支撑课程目标
本章总课时:4
第六章第一、二节完全竞争和要素需求、要素供给问题及原则
一、教学内容:要素需求、要素供给理论
二、教学重点:完全竞争企业要素使用原则、要素供给原则
三、教学难点: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原则
四、教学目标:1.理解完全竞争企业要素使用原则
2.理解完全竞争市场要素使用原则
3.掌握完全竞争市场要素需求曲线
五、学时分配:2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要素需求
要素供给
八、教学反思
第六章第三、四、五节劳动和工资、土地和地租、资本和利息
一、教学内容:劳动、土地、资本要素供给与收入
二、教学重点:劳动供给曲线、资本使用价格和地租
三、教学难点:劳动供给曲线
四、教学目标:1.掌握劳动供给曲线的推导
2.理解土地的使用价格——地租
3.理解资本的价格——利息
五、学时分配:2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精选文档,希望能帮到您
劳动供给曲线
地租
利息
八、教学反思
.
.
可编辑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