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妈妈睡了》教案及反思教学导案教学目的:⑴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⑵正确认读本课16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攒局部词句。
⑶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⑴识字学词⑵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教具准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⑴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⑵看出来了同学们都很喜爱这首歌,歌中唱到了谁?⑶你们平常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生自由发言⑷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课件出示课本插图)他观察了妈妈的什么?生看图答复问习题⑸提醒课习题,板书《妈妈睡了》⑹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个标题呢?⑺生自由答复。
(“睡了”应该读得很轻)练读。
⑻下面我们一起去认识小作者的妈妈。
师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⑴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爱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在读的时候,要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⑵生自由练读。
(1)选择你喜爱的方式在小组内练读,一会儿进行报告朗诵。
(2)指名朗诵。
指导长句子的朗诵。
a、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b、她细软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儿的额头上。
这两个句子较长,注意断句指导。
师范读。
生练读。
三、由扶到放,自主识字⑴同学们的课文读得真仔细,教师相信你们对生字朋友也一定很相熟了,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词,认识哪个读哪个。
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读生词。
⑶去掉拼音,学生认读生词。
⑷开火车读。
抢读。
⑸出示课件“摘苹果识字游戏”这些生字朋友飞出了课本来到生活中你还认识他们吗?⑹生答复苹果树上相应的“禁止抽烟先下后上熟食吸尘器眉笔并说说在哪里见过他们。
四、读中心得,领会深情⑴生字同学们已经牢牢掌握了,下面请同学学习课文,选择自己喜爱的局部练习朗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7妈妈睡了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7妈妈睡了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16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1、识字学词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教具准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2、看出来了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歌中唱到了谁?3、你们平时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生自由发言4、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课件出示课本插图)他观察了妈妈的什么?生看图回答问题5、揭示课题,板书《妈妈睡了》6、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7、生自由回答。
(“睡了”应该读得很轻)练读。
8、下面我们一起去认识小作者的妈妈。
师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在读的时候,要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2、生自由练读。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读,一会儿进行汇报朗读。
(2)指名朗读。
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a、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b、她细软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儿的额头上。
这两个句子较长,注意断句指导。
师范读。
生练读。
三、由扶到放,自主识字1、同学们的课文读得真认真,老师相信你们对生字朋友也一定很熟悉了,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词,认识哪个读哪个。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读生词。
3、去掉拼音,学生认读生词。
4、开火车读。
抢读。
5、出示课件“摘苹果识字游戏”这些生字朋友飞出了课本来到生活中你还认识他们吗?6、生回答苹果树上相应的“禁止吸烟先下后上熟食吸尘器眉笔并说说在哪里见过他们。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妈妈睡了》教学反思
1.识字多样,理解词语。
教学中我采用随文识记的方法识记“哄、先、紧、闭”等生字;通过偏旁归类识记“润、汗、沙”;通过换近义词、反义词识记“乏、紧”等生字。
用看课文插图的方式识记“的、地”字短语,联系生活理解“美丽”“紧闭”“粘”等字词的意思,再通过让学生开火车读、领读等方法巩固学习生字。
2.朗读品味,仿写句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让学生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着重训练了学生提取相关信息,借助词句进行归纳与讲述的能力。
因此,导入环节,我以儿歌《我的好妈妈》切入,在孩子们还未触碰文字之前,先带入情感,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确定课文的情感基调。
接着整体感知课文,抓住第2~4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提炼出词语“真美丽、好温柔、好累”,培养学生借助词句进行归纳、讲述的能力。
通过对比阅读,体会“的”字短语的好处,拓展说出“的”字短语,进而在语句表达中,能准确地使用“的”字短语,凸显出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真正地实现学语文、用语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3.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我设计仿照例句“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说一说,写一写,引导学生想象,说话言之有物,语言的训练落到了实处。
在课堂的结尾处,我设计了课外实践活动,夸夸自己的家人,制作贺卡,锻炼了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7 妈妈睡了【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语言运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读出自己的感受。
思维能力:朗读课文并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审美创造:通过关键词句,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课前解析】关注课题:《妈妈睡了》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想,令人想一探究竟,引起阅读兴趣。
关注课文:本课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妈妈哄孩子午睡的场景,这是一幅我们常常能见到的画面。
对妈妈来说,这是辛劳地操持家务后难得的小憩,所以妈妈睡得沉沉的,睡得好熟,好香。
第二到四自然段详细描写了睡梦中妈妈的样子,用3个并列式的段落描写妈妈的美丽、温柔和劳累。
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使妈妈的形象更加丰满,让人亲近。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描红、书写的生字有8个,“哄、脸、沉、沙”是左窄右宽的字。
“窗”笔画最多,上宽下窄,下半部分中的点一定要出头。
“发”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fà,可以组词“头发、白发”;另一个读音是fā,可以联系之前接触过的“发现、发明”等词语进行读音辨别。
“粘”和“乏”在学生日常中接触不多,是理解的难点。
关注词语:本课需要积累“明亮的眼睛、水汪汪的眼睛、乌黑的头发、波浪似的头发”等短语,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直观理解记忆;会写的“明亮、故事、头发、窗外”四个词语,重点关注易错词“窗外、故事”的记忆。
【教学目标】1.认识“哄、先”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会写“哄、先”等8个字,积累“明亮的眼睛”等短语,会写“明亮、故事”等4个词语。
(重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重点)3.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难点)【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哄、先”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粘”,写好“哄、先、闭、脸”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读出自己的感受。
妈妈睡了教学反思部编二年级语文妈妈睡了教学反思(优秀10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
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小月月帮家人们整理的10篇妈妈睡了教学反思的相关范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教学反思篇一《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
综于以上的理解,我在设计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有层次地朗读,透过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体会词汇的精美,积累语言,训练说话。
又通过启发学生想象,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的妈妈。
教学预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落实的较满意的地方有:1、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但感悟和情感的升华却显得难了些,也更重要了些。
要通过文字向学生传递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词汇即是本课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了。
由此,我重点在“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一段有目标、有层次的培养学生读、悟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句式的对比评价对“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从文中提炼语言,知道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
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明确积累目标,对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做了指导,学生受益颇深。
2、句、段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平时的语言阅读教学就不可疏忽,由此,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时,“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
处理这个问题,我用了读文想象,展开生活联想的方法。
使得学生进一步学习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在教学中,我提出的小练笔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妈妈说些什么,然后写下来。
授课后觉得:一、小练笔的形式单一了,可以写写自己有一位什么样的妈妈,例如“能干、勤劳、善良、美丽……”而且说说自己的理由,例如说:“我的妈妈很善良,她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教学反思两篇篇一:《妈妈睡了》这是一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
课文所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
课堂的难点就是,可能孩子们只是感觉到这是一个孩子在观察自己妈妈睡觉时的样子,并不能深刻领悟到这是一种母子之爱,所以,在授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观察妈妈的作业,可以观察妈妈做饭、洗衣服、陪自己写作业等等,在课前引入时我就用了孩子们的观察日记做铺垫,譬如:姜昊月同学就观察了她妈妈用手洗衣服以及晾衣服的过程,当她说完细致的过程后,我引导;那通过你观察到的这些,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说的话吗?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是一种母爱,是妈妈爱我的表现。
同时我也告诉学生,其实,你这样认真地去观察妈妈,并能感受到妈妈的爱,也是爱妈妈的一种表现。
此时,再让学生去初读课文,就有了一定的铺垫。
虽然这一课教学建议只有两课时,可我竟然用了近四课时才结束了这一课,为的就是能给孩子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初步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种母子之爱后,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采访妈妈”的作业,也是为了第二课时分析课文做下更深刻的铺垫,我给孩子们布置了采访的问题——第一个:请妈妈讲一讲生你时的感受?第二个;你长这么大,最让妈妈担心和害怕的事情是什么?第三个:妈妈有什么想对你说的话?没想到这一项采访活动大大吸引了孩子和家长,很多孩子不仅做了采访,同时妈妈还将采访的过程记录了下来,当我第二天在课堂上朗读采访稿的时候,孩子们被吸引了,很多没有记录采访过程的孩子,居然在中午回家这段时间中又忙着给补回来,下午一来就主动交给我了。
自然,在第二课时深入感受母子之爱的时候,就容易多了,孩子们的发言很踊跃,理解的也很深刻,并且还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畅谈。
为了能将这一课做更好的延伸,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与家长互动的作业,就是在学校里悄悄地给爸爸或妈妈写一封信,说点心里话,说什么都可以。
二年级语文《妈妈睡了》教学反思(10篇)二班级语文《妈妈睡了》教学反思1《妈妈睡了》的教学,我在设计过程中,指导同学进行有层次地朗读,透过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体会词汇的精致,积累语言,训练说话。
又通过启发同学想象,联系同学的生活,让同学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让同学学会爱自己的妈妈。
1、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同学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但感悟和情感的升华却显得难了些,也更重要了些。
要通过文字向同学传递文本中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词汇即是本课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了。
由此,我重点在“睡梦中的妈妈很秀丽“一段有目标、有层次的培育同学读、悟的语文学习力量,通过句式的对比评价对“光明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沟通,从文中提炼语言,知道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
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明确积累目标,对同学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力量训练做了指导,同学受益颇深。
2、句、段的语言表达力量是进入中班级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平常的语言阅读教学就不行疏忽,由此,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温顺”时,“温顺”一词对于同学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
处理这个问题,我用了读文想象,绽开生活联想的方法。
使得同学进一步学习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3、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同学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
更好的依托阅读教学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提出的小练笔一环节,让同学说说自己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写下来。
二班级语文《妈妈睡了》教学反思2《妈妈睡了》这是一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表达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
课文所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看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看时的想象来反映的。
课堂的难点就是,可能孩子们只是感觉到这是一个孩子在观看自己妈妈睡觉时的样子,并不能深刻领悟到这是一种母子之爱,所以,在授课之前,我给同学布置了一个观看妈妈的作业,可以观看妈妈做饭、洗衣服、陪自己写作业等等,在课前引入时我就用了孩子们的观看日记做铺垫,譬如:姜昊月同学就观看了她妈妈用手洗衣服以及晾衣服的过程,当她说完细致的过程后,我引导;那通过你观看到的这些,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说的话吗?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是一种母爱,是妈妈爱我的表现。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哄、先”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会写“哄、先”等8个字,积累“明亮的眼睛”等短语,会写“明亮、故事”等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3.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2.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歌曲《我的好妈妈》。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哄、先”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会写“哄、脸、沉、沙”这4个字,会写“哄人、圆脸”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教学目标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1.歌曲导入:播放歌曲《我的好妈妈》,让我们一起唱唱这首歌,唱给我们的好妈妈听。
2.揭示课题:妈妈每天都要照顾我们,多辛苦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妈妈睡了》。
引导学生用轻柔的语气读课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用儿歌导入,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到课题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用轻柔的语气读课题,确定本课朗读的基调。
二、初读感知,集中识记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1)认读带拼音的词语。
出示课件:哄h ǒn ɡ睡 先xi ān 后 睡梦m èn ɡ 紧j ǐn 闭b ì 红润r ùn 等d ěn ɡ会儿好累l èi 呼吸x ī 发f à卡 粘zh ān 住 汗h àn 珠 额é头 沙s h ā发 f ā 乏f á了指名读,重点指导:“粘”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zh ān ”;“发”也是多音字,在“发卡”中读“f à”;“梦、等”的韵母是“en ɡ”不是“on 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妈妈睡了》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怀和照顾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表达。
2.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和表演跟进文章情节,理解文章。
三、教学方法1.阅读课教学法。
2.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1.《妈妈睡了》课文。
2.讲桌、黑板、粉笔、卡片等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互相支持”几个关键词,并与学生进行讨论:“你们对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互相支持的理解是什么?”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1.这个小女孩的爸爸做的事情有哪些?2.妈妈为什么需要睡觉?3.最后小女孩做了什么?3. 小组讨论让同桌们结合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你们在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情感?2.你会怎样照顾你的家人?4. 情境教学分别给学生分配爸爸、妈妈、小女孩的角色,让他们跟着课文的情节表演出来。
5. 反思让学生在小组内或者班内进行反思,回答以下问题:1.这个课程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你的表演中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3.参加这个课程后,你对你的家人的关心和照顾有什么想法?六、教学要点1.学生需要通过朗读和表演跟进文章情节,理解文章。
2.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情节。
3.学生需要在小组内或班内进行反思。
七、教学后记本次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文章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照顾的重要性。
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情节,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教学后,学生会更意识到亲情的重要性,希望本次课程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亲人之间的爱。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难点:懂得关爱父母,并了解文中部分词语。
课前准备:课件、奖励评价志、磁带、二类字小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总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要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反复的读书体会中,赋予汉字情感,渗透汉字文化,总结识字规律,教会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在舒缓、轻重、抒情的音乐声中,教师在走动中有感情地涌读课文。
师: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想说什么,问什么呢?二、板书课题,初步渗透汉字的内涵。
师:(板书课题《妈妈睡了》)注重看老师写“睡”字,左边是“目”右边是“垂”。
三、分层读课文,在阅读中识字。
1、初读课文,自我识字。
师:在你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铅笔把生字朋友轻轻地圈起来,再用课前提到那些方法认一认,有拼音的拼一拼音,没拼音的查一查,问一问,争取把课文中的每个字音都读对,每个句子都读通。
(教师巡视在学生中,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2、练读长句,认读生词。
(点击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和词)师:课文里还有不认识的字吗?3、在语境中渗透识字方法。
师:你知道妈妈是怎样哄自己的宝宝睡觉的吗?(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而谈,体会妈妈哄宝宝的温柔,点击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师:(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后)睡得好熟好熟,还可以怎么说。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妈妈睡了》教案及反思《妈妈睡了》课文原文妈妈睡了。
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蛋上。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
妈妈微微地笑着。
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挂满笑意。
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
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妈妈睡了》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积累“的”字短语,会写“明亮、故事”等四个词语。
2.多种方式反复练习读课文,达到正确,通顺。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的大致内容。
3.通过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劳累,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母,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1.识字学词。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教学难点】通过读课文,体会妈妈怎样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怎样爱妈妈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设计思路】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
把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反复的读书体会中,赋予汉字情感,渗透汉字文化,总结识字规律,教会识字方法。
通过精读指导,让学生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你们的妈妈呢?她长什么样子?(请同学说)那你们的妈妈睡着的样子你们注意过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小作者观察到的妈妈睡着时是什么样子的。
二、课文练读查读1.请同学们端好书本,自由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妈妈睡了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妈妈睡了教学反思第1篇】《妈妈睡了》以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妈妈午睡时的样子。
文章共四个自然段,二到四段写了妈妈睡着时的样子。
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孩子对妈妈的爱及妈妈对孩子的爱,母子之间的美好感情。
开始时,我先范读课文,为课文正音,再让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接下来集中认识二类字,通过理解字义、偏旁部首法、象形字等来认识生字。
其中“粘”字为多音字,在本文读zhan有个别学生读作nián,我及时让学生对照课文读音,通过跟读,齐读加深印象。
在理解课文时,文中贯穿了一条主线,就是妈妈睡觉时的样子:美丽、温柔、好累。
我借鉴视频,向老教师请教,以此为切入点,一段一段展开。
在读文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能融入感情地朗读课文。
但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就第三段妈妈睡梦中还会梦见哪些场景?几个学生回答的是妈妈一个人的场景,而不是和我一起在做的事情场景,有些偏离本段主题。
课下我反思自己,在引导学生时,提的问题不够细致,没有紧扣课文,如果这样提会比较好:睡梦中的妈妈还会梦见和我在一起的哪些场景?要与我联系起来,学生的回答才不会偏离。
总体来讲,较顺畅的完成了本文学习任务。
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其一,对课文的朗读不够。
低年级的课标要求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也范读和让学生自由读,齐读,但听了其他教师的意见,觉得朗读的太少,还需多读,以多种形式来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读的多了,学生自然就熟悉课文,理解了课文,甚至能达到出口成章,在做题时也就头脑中有课文,心中有数。
二是对学生学情的把握。
一节成功的课堂必定是生动有趣的,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乐学好学,投入其中并有所收获。
我对课堂的调节能力还不强,有时不能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时调节课堂,引起学生的兴趣。
以后要多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课堂技巧。
三是对提出问题斟酌还不够,以致第三段学生联想时,场景是与“我”无关的场面。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教案与反思第【2】篇〗一:直接导入,指导轻声词读音及明了谁做什么师:我们从课题上知道讲的是谁?(妈妈)妈妈怎么样?(妈妈睡了),合起来,谁怎么样?《妈妈睡了》。
轻声词:妈妈、睡了读得真好听,轻轻地再读《妈妈睡了》。
二:同桌合作,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那我们就走进课文去发现妈妈睡了的故事。
一本书两人用,一听读音,二听节奏,三看指读。
现在开始同桌合作,边读边标自然段。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感知妈妈的辛苦与劳累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四个自然段)是的,这篇课文就是由四个自然段组成。
那我们先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妈妈为什么先睡着?还睡得那么香?那么熟?生1:因为妈妈实在是太累了,所以先睡着了。
生2:因为妈妈干了好多好多活,她太辛苦了,所以睡得香,睡得熟。
师:是呀,妈妈本来是哄我睡觉的,可自己太累了,就先睡着了,还睡的这么香,这么熟(随机板书:辛苦、劳累)。
那我们轻轻地读,不要吵着妈妈睡觉。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四:学习第二——四自然段,感知我对妈妈的爱(一)整体感知睡梦中妈妈的样子师:孩子们,妈妈就这样静静地睡着了,睡梦中的妈妈又是怎样的呢?请自读课文第二——四自然段,勾画相关语句后同桌交流。
(指生反馈,相机板书“美丽”、“温柔”、“好累”)(二)以“美丽”为例,搭建合作学习模板师:你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能从文中找出睡梦中妈妈的样子。
请你看到第二自然段(我就看到第二自然段),听,睡梦中妈妈是怎样美丽的呢?谁来告诉我。
生:我来告诉你:妈妈有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
师:谢谢你,你从眼睛、眉毛、脸告诉我们妈妈的美丽。
那请你们通过朗读告诉老师妈妈的美丽。
(生读第二自然段)(三)小组合作学习“温柔”“好累”师:请用提问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妈妈的温柔与妈妈的好累。
(小组四人合作后分组汇报)五:回归课文,指导书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教案与反思第【3】篇〗【教学要求】1.认识“哄、先”等14个生字,会写“哄、先、闭”等7个字,积累“的”字短语。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材料(教学反思参考1)妈妈睡了《妈妈睡了》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妈妈午睡时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
课文所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细致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
课堂的难点就是,可能学生们只是感觉到这是一个孩子在观察自己妈妈睡觉时的样子,并不能深刻领悟到这是一种母子之爱,所以,在授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观察妈妈的作业,然后开课时就引导孩子们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以及自己的想法。
此时,再指导学生进行有层次地朗读课文,通过小作者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体会词汇的精美,积累语言,训练说话。
我又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并联系自己的生活,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
附赠材料怎样掌控你的课堂目标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前排。
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总喜欢房间里某个特定的位置。
人们总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区域呆着,因为大家按自己的习惯行事时会觉得自在。
如果一个人仅仅是喜欢在出席会议时选择房间里的特定位置,这当然没错。
但如果作为教师,却总是习惯站在教室里某个特定的地点,这就有问题了。
这种情况下,距离教师较远的地方,往往更容易出现课堂纪律问题。
多数教师只能照顾到离自己不远的学生。
为什么会有很多学生喜欢后排的座位呢?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距离教师越远,就越可以肆无忌惮。
事实上,如果你询问一个学生,他的老师通常会站在哪里,他或许答不上来。
我们也经常听到教师说:“每当我四处走动时,我的学生都会变得很紧张。
他们不喜欢我靠得太近。
”凡是这么说的教师往往不喜欢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域,因此一旦他开始在教室里四处走动,学生就会感到不适应甚至变得很紧张。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7《妈妈睡了》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充满感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文本。
教学这样的文本,教师往往容易走情感路线,过度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将语文课上成品德教育课,从而架空语言文字的训练。
学生学习之后,情感是被激发了,知道要爱家人了,可是语文能力的训练落空了,语文教学的目标没有了,正所谓“肥了别人的田地,荒了自家的园子”。
因此,在教学中,把握情感教育的度,利用文本扎实进行语言训练就成了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将语言训练与情感教育融合起来,通过品读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来体会情感,始终将情感之花深深地扎根于语言文字的品读之中,并通过创设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在真实的交流中表达情感。
如此,既锻炼了等表达能力,又在丰富的交流中碰撞出了真挚的情感,真正实现言意兼得。
部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教学反思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
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辞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
综于以上的理解,我在设计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有层次地朗读,透过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体会词汇的精美,积累语言,训练说话。
又通过启发学生想象,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的妈妈。
教学预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落实的较满意的地方有:1.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但感悟和情感的升华却显得难了些,也更重要了些。
要通过文字向学生传递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词汇即是本课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了。
由此,我重点在“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一段有目标、有层次的培养学生读、悟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句式的对比评价对“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从文中提炼语言,知道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
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明确积累目标,对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做了指导,学生受益颇深。
2.句、段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平时的语言阅读教学就不可疏忽,由此,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时,“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
处理这个问题,我用了读文想象,展开生活联想的方法。
使得学生进一步学习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
更好地依托阅读教学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提出的小练笔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妈妈说些什么,然后写下来。
授课后觉得:
一、小练笔的形式单一了,可以写写自己有一位什么样的妈妈,例如“能干、勤劳、善良、美丽……”而且说说自己的理由,例如说:“我的妈妈很善良,她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的妈妈很温柔,她能鼓励我。
”等等。
二、由于教师在课中的指导不够,学生只明白自己要写什么,但还是不知道从哪写起,怎么写句子,怎样更好的做到用积累的语言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