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税收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12
税收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实证分析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税收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税收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税收理论主要关注税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控税收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
供给学派认为,高税收会对投资和创新造成抑制作用,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通过适当的税收政策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稳定。
在供给学派的观点中,高税收会降低企业盈利水平,减少利润的再投资,从而抑制了经济增长。
此外,高税收对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分配也造成了压力,限制了他们的消费和投资,进一步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而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可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有效调控。
例如,通过减税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税收收入也可以用于增加政府开支,提供公共服务,引导经济发展。
总体而言,税收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通过不同的观点来分析。
供给学派认为高税收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而凯恩斯主义者则强调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
二、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对税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具体验证。
许多经济学家通过统计数据和经济模型,对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一项研究表明,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受到税收政策的调整和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
在经济刚起步的阶段,过高的税收会抑制创新和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而在经济发展相对成熟的阶段,适度的税收政策可以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促进经济增长。
另外一项研究则发现,税收制度的设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采用简化税收制度、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措施,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此外,税收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也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确,存在很多的因素和变量。
例如,税收的分配方式和用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有所差异。
我国税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税收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在国家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税收影响因素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经济学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我国税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对于完善我国税收政策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宏观经济因素对税收的影响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税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经济增长率是影响税收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税基才能得到有效扩大,税收收入才能得到增长。
通货膨胀率对税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货膨胀会推高价格水平,从而引起税基和税收额的扩大。
失业率是影响税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失业率上升将导致个人收入减少,从而减少个人所得税的实际征收额。
宏观经济因素对税收的影响是需要高度关注的。
税收政策是直接导致税收变化的因素之一,包括税收政策的松紧程度、税收种类及税制改革。
税收政策的松紧程度直接影响着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和税收的征收强度,不同的税收政策松紧程度会导致不同的税收收入。
税收种类和税制改革也将对税收收入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税收种类对税收收入贡献不同,税制改革也是税收收入发生变化的重要环节。
市场因素也是影响税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市场供求关系、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等。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税收的征收对象,产业结构决定了税收的来源和税收的收入水平,国际贸易对税收收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市场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也是影响税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人口结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等。
人口结构决定了税基的大小,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对税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政策将导致不同的税收收入水平。
五、技术进步对税收的影响技术进步对税收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税收的成本,提高税收的效率,从而提高税收收入水平。
技术进步是税收影响因素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的税收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本文是对影响我国自1990到2009年的税收收入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选取的自变量有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进出口总额。
然后搜集了相关数据,利用了eviews 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得出结论。
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
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的因素可能有:1、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本源泉,而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所表现的公共财政的需求对当年的税收收入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3、物价水平。
物价水平的上升会导致企业的利润虚增进而增加了国家的增值税收入。
反之,物价水平的下降也会造成国家税收收入一定程度上的减少。
4、进出口总额。
进出口总额的变化会直接导致我国关税收入水平的上升或下降,进而影响我国的税收收入。
一、样本数据围绕以上四个因素,从2011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寻找到了以下数据,见表1:2005 28778.54 184937.37 33930.28 100.80 116921.80 2006 34804.35 216314.43 40422.73 101.00 140971.45 2007 45621.97 265810.31 49781.35 103.80 166740.19 2008 54223.79 314045.43 62592.66 105.90 179921.47 2009 59521.59 340506.87 76299.93 98.80 150648.06二、建立模型:设Y=税收收入、X1=国内生产总值、X2=财政支出、X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4=进出口总额,选取1990-2008年数据作为计算数据,2009年作为预测数据。
(一)、模型线性分析:为分析被解释变量税收收入(Y)和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X1)、财政支出(X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3)、进出口总额(X4)的关系,作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散点图。
我国税收收⼊的影响因素分析我国税收收⼊的影响因素分析11⾦融6班王芳学号:20112730摘要:本⽂根据1998—2011年中国税收收⼊与国内⽣产总值、财政⽀出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实际变化情况,建⽴回归模型,,利⽤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通过模型分析影响中国税收收⼊的因素。
⼀、研究的⽬的要求税收是我国财政收⼊的基本因素,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科学地对税收增长进⾏因素分析和预测分析⾮常重要,对研究我国税收增长规律,制定经济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改⾰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财政收⽀状况发⽣很⼤变化,中央和地⽅的税收收⼊1998年为9262.80亿元,到2011年已增长到89738.39亿元。
税收作为财政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
为了研究影响中国税收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中央和地⽅税收收⼊的增长规律,以及预测中国税收未来的增长趋势,我们需要建⽴计量经济模型进⾏实证分析。
影响税收收⼊的因素有很多,但据分析主要的因素可能有:①从宏观经济看,经济整体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本源泉,⽽国内⽣产总值是反映经济增长的⼀个重要指标。
②公共财政的需求,税收收⼊是财政收⼊的主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完善等都对公共财政提出要求,因此对预算⽀出所表现的公共财政的需求对当年的税收收⼊可能会有⼀定影响。
③物价⽔平。
我国的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以现⾏价格计算的GDP等指标和经营者的收⼊⽔平都与物价⽔平有关。
④税收政策因素。
我国⾃1978年以来经历了两次⼤的税制改⾰,⼀次是1984~1985年的国有企业利改税,另⼀次是1994年的全国范围内的新税制改⾰。
税制改⾰对税收增长速度的影响不是⾮常⼤。
因此,可以从以上⼏个⽅⾯,分析各种因素对中国税收增长的具体影响。
⼆、模型设定为了全⾯反映中国税收增长的全貌,我们选⽤“国家财政收⼊”中的“各项税收”(即税收收⼊)作为被解释变量,⽤Y表⽰,反映税收的增长;选择“国内⽣产总值”(即GDP)作为经济整体增长⽔平的代表;选择“财政⽀出”作为公共财政需求的代表;选择“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物价⽔平的代表。
我国税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我国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税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有助于了解税收的变动和规律,为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结合我国税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分析税收收入的变动和影响因素,以期对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
一、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形势是税收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在宏观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企业利润增加,个人收入增加,从而导致税收收入增加;相反,宏观经济形势不好时,企业利润减少,个人收入减少,税收收入也会相应减少。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税收收入与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等宏观经济指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宏观经济形势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税收收入的增长和减少。
二、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直接影响税收收入的重要因素。
税收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税收收入的增减,包括税率调整、税收征管的强化、税收减免的调整等方面。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税收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税收收入的变动。
2019年我国实施了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了企业税负和个人所得税负,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带动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税收政策的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至关重要。
三、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税收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财政支出的增加会直接促进税收收入的增长,因为财政支出会刺激经济发展,进而促进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的增加,从而增加税收收入。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在我国,财政支出增加会直接促进税收收入的增长,反之亦然。
财政支出是税收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四、消费水平五、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环境是税收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国际经济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和进口贸易,从而对税收收入产生影响。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在我国,国际经济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税收收入的变动。
国际经济环境好的时候,我国的出口和进口贸易增加,带动了税收收入的增长;相反,国际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我国的出口和进口贸易减少,对税收收入产生负面影响。
税收收⼊地影响因素我国税收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姓名:杨⽟婷班级:0331404学号2014210992⽬录1. 引⾔ (4)2. ⽂献综述 (4)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4)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5)3. 建⽴模型 (6)3.1. 变量 (6)3.2. 数据 (6)3.3. 描述性分析 (7)3.3.1. 税收收⼊虽年份变化的关系图 (7)3.3.2. 税收收⼊与各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图 (8)3.3.3. 模型 (9)4. 模型的参数估计与统计检验 (10)4.1. 参数估计 (10)4.2. 拟合优度检验 (11)4.3. 显著性检验(t检验) (11)4.4. 总体显著性检验(F检验) (12)5. 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 (12)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12)5.1.1. 简单相关系数检验法 (12)5.1.2. 辅助回归法 (13)5.1.3. 逐步回归法修正模型 (14)5.2. 检验模型的异⽅差 (16)5.2.1. 图形法 (16)5.2.2. White检验 (17)5.2.3. 加权最⼩⼆乘法修正异⽅差 (17)5.3. 模型的⾃相关检验 (19)5.3.1. 图形法检验⾃相关 (19)5.3.2. ⾃相关DW检验 (20)5.3.3. ⾃相关问题的修正 (21)6. 结论和启⽰ (23)6.1. 模型的最终形式 (23)6.2. 启⽰ (23)7. 参考⽂献 (25)1.引⾔税收是政府为了满⾜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强制、⽆偿地取得财政收⼊的⼀种形式。
基于税收分配⼴度和深度的发展,税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促进作⽤也越来越显著,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映经济。
对税收收⼊的主要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有助于我们运⽤政策⼯具对税收结构进⾏优化,从⽽使税收对经济发展发挥更⼤的促进作⽤。
为了研究影响中国税收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我国税收收⼊的增长规律,以及预测中国税收未来的增长趋势,我们需要建⽴计量经济模型进⾏实证分析。
我国税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引言税收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税收体系日益完善,税收政策不断优化,但税收影响因素的研究仍有待加强。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探讨我国税收的影响因素,为我国税收制度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理论分析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在理论上,税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策因素和社会因素。
1.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外部环境等都会对税收收入产生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税收收入会相应增加;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也会影响税收的结构和规模,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对税收有一定影响。
2.政策因素税收政策是影响税收的重要因素,包括税法、税率、征收机制等。
税收政策的变化会对税收收入产生直接影响,以及通过激励和约束来影响纳税行为,进而影响税收收入。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意识、文化传统、法治环境等。
社会意识的转变、文化传统对纳税意识的影响都会对税收产生影响。
税收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实证分析来深入研究。
三、实证分析我们来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对税收的影响。
通过收集我国近年来的税收数据和国民经济指标,得到了税收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GDP的增长对税收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税收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税收的重要因素。
我们来分析产业结构对税收的影响。
通过研究不同行业税收收入的构成比例,可以看出不同产业对税收的贡献程度。
结果显示,第三产业的税收贡献占比逐渐增加,而第一、第二产业相对逐渐减少。
这说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税收产生了影响。
我们来分析外部环境对税收的影响。
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会带来国际贸易、外资流入等因素的变化,从而对税收产生影响。
通过分析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数据,可以看出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税收收入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来分析税收政策变化对税收的影响。
通过研究我国税收政策的变化与税收收入的相关性,可以看出税收政策的变化对税收收入产生了显著影响。
我国税收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税收收入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国家长期实行积极地财政政策,财政支出持续增加,经济快速健康发展,gap 大幅增长以及对外贸易获得巨大发展,进出口总额长期增长的原因引起的。
与此同时,城乡居民储蓄的长期稳定增加却反方向作用于税收。
文章试图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和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建立我国税收收入模型。
通过eview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模型的数学方程。
说明财政支出、gap、进出口总额以及城乡居民储蓄对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100-03一、引言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税收收入经历了一个快速健康发展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收入总量连年增长,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国的税收收入只有519.28亿元,到了1985年的时候,也只有2004.25亿元,自2003年突破2万亿关口之后,开始大幅度增长。
到了2008年这个数字就达到了54219.62,比刚改革开放时增加了100多倍,税收收入增长速度惊人。
透析我国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概况,我们认识到这是由于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经济快速发展,gdp 增长迅猛;坚持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贸易额不断增加。
这些都刺激经济的全方面快速发展,税收收入不断增加,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我国城乡居民长期的高储蓄则从负方向上影响了税收的增长速度。
在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上,前面的许多学者已经做过大量的工作,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同的分析和阐述,如有的学者认为,税收的快速增长是由许多临时性因素造成的,去掉这些因素,则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大体是相适合的;有的学者认为,加强税收征管是实现税收超常增长的主要原因,并阐明了适当减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税收制度改革应是结构性的减税政策。
有的作者则对税收增长进行了界定,把税收增长分成实增和虚增两部分,并据此对税收超常增长进行预测。
但很多往往局限于对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实证分析,这对多项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方面的研究还是一个相对的空白,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前面的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我国财政支出、gap、进出口总额以及城乡居民储蓄对税收收入增长的具体影响。
以便为我国今后税收收入的继续快速健康增长提出建设性建议。
二、文献综述关于税收收入预测模型的研究,还有一些成果散见于各种公开发表的文章、博士论文及专著中。
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南京审计学院的张伦俊曾经发表了数篇文章;对税收收入预测模型做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张伦俊,1999)初步建立了以gdp为自变量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以时间t为自变量的双指数模型,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税收预测模型,(王家新、张伦俊,2005)通过建立:(一)简单回归模型tax=-281.201+0.146gdp(r2=0.970,f=381.774,s.e=1395.9117)(1-1)(二)多元回归模型t=-4.937x1+0.398x3+2.729x5+2.789x9 (1-2)gdp(x1)、工资总额(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5)、工业生产总值(x9)(三)随机序列模型——arima(p,d,q)自回归模型(q=0)tax=1989.491+0.938ar (1-3)aic=376.4732,s.e=419.0103(四)组合模型由组合模型预测“2004年税收收入为24001.3亿元,误差为6.67%。
若预2005年gdp增长8%的话,则税收收入可达29221.7亿元,加上征管和政策影预计2005年税收收入实际将达到30000亿元左右,比2004年增长16.6%。
”(张伦俊,2003)对1991~2001年我国gdp要素比重进行了实证分析。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税收增长率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税收增长率=-1458.829+15.047“报酬”+7.816“折旧”+25.911“净税”+11.430“盈余”((张伦俊,2000)还建立了第一、第二产业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增长额对税收入增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
得到的结果证明,税收收入增量与三次产业增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但是产业结构之间的税收分配不够合理,我国的税收收过多的受制于第一产业而过少的来源于第三产业。
(赵兴球,许建国,张虎,1999)通过建立arima模型;然后对序列进granger因果检验,建立状态空间模型;最后建立税收政策对税收收入的干预模对我国1998—1999年的税收收入进行预测和比较。
(王乃静,李国锋,2002)用山东省数据对税收收入对数与gdp对数之的协整关系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税收收入对数与gdp对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在此基础上建立误差矫正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政策仿实证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李进江,2004)通过对浙江财政收入与gdp协整分析,得出浙江财政收入对数与gdp对数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并建立了误差矫正模型,反映变量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的程度。
(许雄奇,朱秋白,2004.)对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关系运用协整方法实证研究。
发现:(1)我国的财政收支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财政收支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效应;(2)我国的财政收支之间具备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
(程毛林,1998)认为:我国税收增长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税制结构,税收政策。
通过建立税收收入的回归模型,灰色模型,时序模型,进行了组合预测。
(王伟,2002)应用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对我国十五期间的税收收入做出定量预测。
具体有二次指数模型,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增长模型,还采用马尔可夫预测技术对税收收入进行结构分析和预测。
(李洁,2004)建立了四川省税收收入的逐步回归模型,var模型,ecm模型,并运用组合预测方法对2004年四川省税收收入做出预测。
(刘新利,1999)提出了可以用投入产出法进行税收收入的预测。
即分析价格变动对税收的影响,以及通过税收政策进行模拟观察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等。
(田永青,杨斌,朱仲英,2002)应用目前比较前沿的计算机技术rbp 神经网络建立税收收入预测模型,并用山东省1978~1997年的数据进行了政策仿真。
(漆莉莉,2005)应用逐步回归法建立税收收入预测模型,得到我国税收收入主要取决于gdp,储蓄余额,财政支出。
并用1981~200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三、模型选择本文选择我国税收收入y作为被解释变量,实际上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因素很多,本文不能全面给予说明分析,根据影响因素的大小和模型本身研究的需要,选择了四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如下表):其中,gap及财政支出是税收的动力之源,货物进出口总额是经济发展、税收收入增加的积极贡献因素,而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税收收入增长速度。
因此,上述变量的选择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整理,得到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自1985年至2008年共24年的所有相关数据。
以这些数据为基础,运用eviews5.0软件画散点图,可以发现被解释变量分别和解释变量x1、x2、x3、x4之间都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关系。
经过检验发现,各解释变量t值显著;拟合优度较高;f统计量显著,通过q检验发现序列自相关现象,对模型进行ar(1)滞后项系数修正后得到最终的模型:四、结论1.税收收入y与国家财政支出x1成正相关关系,国家财政支出每增加1%,税收收入就会增加0.808%。
表明随着财政支出总量的增加,税收收入也增加。
因此目前应逐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经常性收支基本平衡原则,从严格控制经常性预算中的一般性支出,适当压缩对企业的直接补偿和事业费支出,增加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再就业补助,在收入一定的前提下,保证重点支出的资金需要。
只有这样,税收收入才能稳步增长。
2.税收收入y与gdp指数x2成正方向关系,gdp指数每增加1%,税收收入就会增加9.8%。
gap对税收的贡献率巨大,税收收入占gdp 的比重逐年大幅增长,所以,采取措施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gap的长期增长是保持税收增长的根本途径。
3.税收收入y与货物进出口x3成正方向关系,货物进出口每增加1%,税收收入就会增加0.57%。
这表明,进出口总额的增加会带来税收收入的增加。
现在关税已经成为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节我国国内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保护和促进本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积累财政资金。
财政资金的筹集除了引进外资和依靠传统农业部门的积累外,另一种方式就是在对外贸易环节争取海关税费。
充分发挥关税在积累国内建设资金方面的作用,仍然是我国目前关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4.税收收入y与居民储蓄x4成反方向关系,居民储蓄每增加1%,税收收入就会减少0.113%。
这表明,随着全国储蓄存款的增加,税收收入会随之减少或者增速放缓。
居民储蓄的增加,说明居民消费支出减少。
总需求下降,税收收入也会降低。
但是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储蓄的增加对税收的收入增加影响不是非常明显。
我们应降低利率,减少储蓄,增强居民消费,扩大需求,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根据经济发展及时做出调整,同税收政策的调整做到同步跟进。
五、政策建议gap的持续快速增加,财政支出的稳步提高,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及城乡居民储蓄降低对于增加我国的税收收入,保证我国经济增长的后劲有重大意义。
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税收和财力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注重经济建设的投资,鼓励消费,扩大开放程度,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随着我国对经济建设的不断投入,我国国有企业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企业所缴纳的各项税收也不断增加,因此政府可以将不断增加的财政收入投入到更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福利当中,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税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此,在上面模型结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再补充以下几条建议:(一)完善税收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多渠道增加税收收入从理论上来说,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对经济有反作用,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税收收入的总量与增幅,税收理论上应当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或大体同步增长。
但从近几年我国实现的税收收入与gdp的实际统计数据来看,税收与gdp的发展速度并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