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数学含答案

2017年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数学含答案

2017年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数学含答案
2017年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数学含答案

2017年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理科数学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z 为复数z 的共轭复数,且()11i z i -=+,则z 为( ) A .i - B . i C .1i - D .1i +

2.已知集合11|

<22,|ln 022x A x B x x ?????

?=≤=-≤???? ??????

?,则()R A C B = ( ) A . ? B .11,2??- ??

?

C .1,12

??????

D .(]1,1-

3. 若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1222x y x y ≤??

≤??+≥?

,则22z x y =+的最小值是( )

A

B .45

C .1

D . 4

4.已知向量,a b

满足()1,0a a b a a b =-=-= ,则2b a -= ( ) A . 2 B

.5. 已知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22n n S a =-,则54S S -的值为( ) A . 8 B .10 C. 16 D .32 6.已知函数()2sin cos 222x x f x ??π?++?????

?=<

? ????????

?,且对于任意的x R ∈,

()6f x f π??

≤ ???

.则 ( )

A .()()f x f x π=+

B .()2f x f x π??

=+

??

?

C. ()3f x f x π??=-

??? D .()6f x f x π??=- ???

7. 函数()()ln sin 0f x x x x x ππ=+-≤≤≠且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D .

8.关于x 的方程ln 10x x kx -+=在区间1

,e e ??????

上有两个不等实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1,1e ??+ ??

? B .(]1,1e - C. 1

1,1e e

??+-???

?

D .()1,+∞

9.机器人AlphaGo (阿法狗)在下围棋时,令人称道的算法策略是:每一手棋都能保证在接下来的十几步后,局面依然是满意的.这种策略给了我们启示:每一步相对完美的决策,对最后的胜利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下面的算法是寻找“1210,,,a a a ”中“比较大的数t ”,现输入正整数“42,61,80,12,79,18,82,57,31,18“,从左到右依次为1210,,,a a a ,其中最大的数记为T ,则T t -= ( )

A .0

B . 1 C. 2 D .3

10.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中的虚线部分是 ( )

A .圆弧

B .抛物线的一部分 C. 椭圆的一部分 D .双曲线的一部分 11.已知抛物线E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过F 的直线m 与E 交于,A B 两点,,

C

D 分别为

,A B 在l 上的射影,M 为AB 的中点,若m 与l 不平行,则CMD ?是( )

A .等腰三角形且为锐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且为钝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 .非等腰的直角三角形 12. 数列{}n a 满足12sin

122n n n a a n π+??

=-+ ???

,则数列{}n a 的前100项和为( ) A . 5050 B .5100 C.9800 D .9850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某厂在生产甲产品的过程中,产量x (吨)与生产能耗y (吨)的对应数据如下表:

根据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直线方程为?0.65y

x a =+.当产量为80吨时,预计需要生产能耗为 吨.

14. ()()4

121x x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 .

15.已知l 为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

-=>>的一条渐近线,l 与圆()222

x c y a

-+=(其中222

c a b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a =,则C 的离心率为 .

16.如图,一张4A 纸的长、宽分别为,2a .,,,A B C D 分别是其四条边的中点.现将

其沿图中虚线掀折起,使得1234,,,P P P P 四点重合为一点

P ,从而得到一个多面体.关于该多面体的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①该多面体是三棱锥; ②平面BAD ⊥平面BCD ;③平面BAC ⊥平面ACD ; ④该多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

5a π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2

cos cos cos sin A C A C B -+= .

(1)证明:,,a b c 成等比数列;

(2)若角B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且6,2BAD BCD b S S ??==,求BD .

18.如图,在以,,,,,A B C D E F 为顶点的多面体中,AF ⊥平面ABCD ,DE ⊥平面ABCD ,

0//,,60,244AD BC AB CD ABC BC AF AD DE =∠=====.

(1)请在图中作出平面α,使得DE α?,且//BF α,并说明理由; (2)求直线EF 和平面BCE 所成角的正弦值.

19.某校为了解校园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的成效,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意识测试,根据测试成绩评定“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同时对相应等级进行量化:“合格”记5分,“不合格”记为0分.现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答卷,统计结果及对应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所示.

(1)求,,a b c 的值;

(2)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评定等级为“合格”和“不合格”的学生中选取10人进行座谈.现再从这10人中任选4人,记所选4人的量化总分为ξ,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 ξ; (3)某评估机构以指标M (()

()

E M D ξξ=

,其中()D ξ表示ξ的方差)来评估该校安全教育活动的成效.若0.7M ≥,则认定教育活动是有效的;否则认定教育活动无效,应调整安全教育方案.在(2)的条件下,判断该校是否应调整安全教育方案?

20. ABC ?中,O 是BC 的中点,BC =,其周长为6+,若点T 在线段AO 上,且2AT TO =.

(1)建立合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点T 的轨迹E 的方程;

(2)若,M N 是射线OC 上不同两点,1OM ON = ,过点M 的直线与E 交于,P Q ,直线QN 与E 交于另一点R .证明:MPR ?是等腰三角形. 21. 已知函数()()ln 11,f x mx x x m R =+++∈.

(1)若直线l 与曲线()y f x =恒相切于同一定点,求l 的方程; (2)当0x ≥时,()x

f x e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3cos 1sin x t y t ??=+??=+?

(t 为参数),在以坐标原

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圆C 的方程为4cos ρθ=. (1)求l 的普通方程和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当()0,?π∈时,l 与C 相交于,P Q 两点,求PQ 的最小值.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124f x x x =++-. (1)解关于x 的不等式()9f x <;

(2)若直线y m =与曲线()y f x =围成一个三角形,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并求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ABBAD 6-10: CDADD 11、12:AB

二、填空题

16. ①②③④ 三、解答题

17.解法一:

(1)因为()2

cos cos cos sin A C A C B -+= ,

所以()2

cos cos cos cos sin sin sin A C A C A C B --= ,

化简可得2sin sin sin A C B =,

由正弦定理得,2

b a

c =,故,,a b c 成等比数列.

(2)由题意2BAD BCD S S ??=,得

11sin 2sin 22

BA BD ABD BC BD CBD ∠=?∠ , 又因为BD 是角平分线,所以ABD CBD ∠=∠,即sin sin ABD CBD ∠=∠, 化简得,2BA BC =,即2c a =.

由(1)知,2

ac b =,解得a c == 再由2BAD BCD S S ??=得,

11222AD h CD h ??

=? ???

(h 为ABC ?中AC 边上的高)

, 即2AD CD =,又因为6AC =,所以4,2AD CD ==. 【注】利用角平分线定理得到4,2AD CD ==同样得分,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cos

2b c a A bc +-===

在ABD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

2cos BD AD AB AD AB A =+-

即(2

22

42428

BD =+-??=,求得BD =

解法二:(1)同解法一.

(2)同解法一,4,2AD CD ==.

在ABC ?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cos 2b a c C ab +-==, 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cos BD CD BC CD BC C =+- ,

即(

2

2

2

22228BD =+-??=

,求得BD =解法三: (1)同解法一.

(2)同解法二,4,2AD CD ==.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543

cos 2724

a c

b B a

c +-=

==, 由于2

cos 12sin

2B

B =-

,从而可得sin 2B =, 在ABC ?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cos 2b a c C ab +-==

,求得sin C = 在BCD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 sin CD BD CBD C =∠

,即sin sin CD C

BD CBD

=

=∠ . 【注】若求得sin A 的值后,在BDA ?中应用正弦定理求得BD 的,请类比得分. 解法四: (1)同解法一.

(2)同解法一,4,2AD CD ==.

在BCD ?

中由余弦定理得,(2

22

2214

cos 224BD BD BDC BD BD +--∠=

=??,

在BDA ?

中由余弦定理得,(2

2

2

2456cos 248BD BD BDA BD

BD

+--∠=

=??,

因为BDA BDC π∠+∠=,所以有cos cos 0BDC BDA ∠+∠=,

221456

048BD BD BD BD

--+=,

整理得,2384BD =,即BD =18.解:(1)如图,取BC 中点P ,连接,PD PE ,则平面PDE 即为所求的平面α. 显然,以下只需证明//BF 平面α; ∵2,//BC AD AD BC =, ∴//AD BP 且AD BP =, ∴四边形ABPD 为平行四边形, ∴//AB DP .

又AB ?平面PDE ,PD ?平面PDE , ∴//AB 平面PDE .

∵AF ⊥平面ABCD ,DE ⊥平面ABCD , ∴//AF DE .

又AF ?平面PDE ,DE ?平面PDE , ∴//AF 平面PDE ,

又AF ?平面,ABF AB ?平面,ABF AB AF A ?=, ∴平面//ABF 平面PDE . 又BF ?平面ABF ,

∴//BF 平面PDE ,即//BF 平面α.

(2)

过点A 作AG AD ⊥并交BC 于G , ∵AF ⊥平面ABCD ,

∴,AF AG AF AD ⊥⊥,即,,AG AD AF 两两垂直,

以A 为原点,以,,AG AD AF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A xyz -.在等腰梯形ABCD 中,∵060,24ABG BC AD ∠===,

∴1,BG AG ==

))

1,0,B

C

-.

∵44AF DE ==,∴()()0,2,1,0,0,4E F ,

∴(

)()

0,4,0,BC BE ==

.

设平面BCE 的法向量(),,n x y z =

由00

n BC n BE ?=??=??

,得4030y y z =???

++=??,

取x =BCE

的一个法向量)

n =

.

设直线EF 和平面BCE 所成角为θ,

又∵()0,2,3EF =-

sin cos ,n EF θ

==

=

故直线EF 和平面BC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6

. 19.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得分在[)20,40的频率为0.005200.1?=, 故抽取的学生答卷数为:

6

600.1

=, 又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得分在[]80,100的频率为0.2, 所以600.212b =?=,

又2460b a b +++=,得30a b +=, 所以18a =.

18

0.0156020

c =

=?.

(2)“不合格”与“合格”的人数比例为24:36=2:3, 因此抽取的10人中“不合格”有4人,“合格”有6人. 所以ξ有20,15,10,5,0共5种可能的取值.

ξ的分布列为:

()()()43122

66464444101010183

20,15,1014217C C C C C P P P C C C ξξξ=========,

()()13464444101041

5,035210

C C C P P C C ξξ======

. ξ的分布列为:

所以()20151050121421735210

E ξ=?+?+?+?+?=. (3)由(2)可得

()()()()()()2

2222

18341201215121012512012161421735210

D ξ=-?

+-?+-?+-?+-?=,

所以()()12

0.750.716

E M D ξξ===>,

故我们认为该校的安全教育活动是有效的,不需要调整安全教育方案. 20.解法一:

(1)以O 为坐标原点,以BC

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

依题意得,B C ???

?? ??????

.

由6AB AC BC ++=+6AB AC +=, 因为故6AB AC BC +=>,

所以点A 的轨迹是以,B C 为焦点,长轴长为6的椭圆(除去长轴端点),

所以A 的轨迹方程为()22

21399x y x +=≠±. 设()()00,,,A x y T x y ,依题意13

OT OA =

所以()()001

,,3x y x y =,即00

33x x y y =??=?,

代入A 的轨迹方程222199x y +=得,()()22

323199

x y +=,

所以点T 的轨迹E 的方程为()2

2

211x y x +=≠±.

(2)设()()()()()1122331,0,,0,1,,,,,,M m N m Q x y P x y R x y m ??

???

. 由题意得直线QM 不与坐标轴平行, 因为11QM y k x m =

-,所以直线QM 为()1

1y y x m x m

=--, 与2

2

21x y +=联立得,

()()()2

2222211111122120m

mx x m x x mx x m x +---+--=,

由韦达定理222

1111221

212mx x m x x x m mx --=+-,

同理2

22

222111*********

11

1122121112x x x mx m x x m m x x x x m mx x m m ????-- ? ?--????===+-????

+- ? ?????

, 所以23x x =或10x =, 当23x x =时,PR x ⊥轴, 当10x =时,由()

()

21122

12112m x x x m

mx -+=

+-,得2221

m

x m =

+,

同理3222

122111m m x x m m ?? ?

??===+??

+ ???

,PR x ⊥轴.

因此MP MR =,故MPR ?是等腰三角形. 解法二:

(1)以O 为坐标原点,以BC

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

依题意得,22B C ????

-

? ? ? ?????

. 在x

轴上取12,F F ??

? ?? ??????

因为点T 在线段AO 上,且2AT TO =, 所以12//,//FT AB F T AC ,

则(

)1

21211

6233

FT F T AB AC F F +=+=?=>= 故T 的轨迹是以12,F F 为焦点,长轴长为2的椭圆(除去长轴端点), 所以点T 的轨迹E 的方程为()2

2

211x y x +=≠±.

(2)设()()()1,0,,0,1,M m N n m n m ?

?

≠=

???

,()()()112233,,,,,Q x y P x y R x y , 由题意得,直线QM 斜率不为0,且()01,2,3i y i ≠=,

故设直线QM 的方程为:x t y m =+ ,其中11

x m

t y -=

, 与椭圆方程2221x y +=联立得,()

222

2210t y mty m +++-=,

由韦达定理可知,21221

2

m y y t -=+ ,

其中

()2

222

12

1112

2

112222x m x mx m y t y y --+++=

+=,

因为()11,Q x y 满足椭圆方程,故有2

21121x y +=,

所以22

12

1

122mx m t y -++=. 设直线RN 的方程为:x sy n =+,其中11

x n

s y -=

, 同理222

11322

1121,22nx n n y y s s y -+-=+=

+ , 故()()()()()(

)222

2222122222

31321122211222m m s m s y y y t n y y y n t t s --+++====---+++ 22

212

12122

112

11221111212nx n m m x y m m mx m mx m

y -+??-+ ???=-=-=--+-+ , 所以23y y =-,即PR x ⊥轴,

因此MP MR =,故MPR ?是等腰三角形.

21.解:(1)因为直线l 与曲线()y f x =恒相切于同一定点, 所以曲线()y f x =必恒过定点,

由()()ln 11f x mx x x '=+++,令()ln 10x x +=,得0x =, 故得曲线()y f x =恒过的定点为()0,1.

因为()()ln 111x f x m x x ??

'=++

+ ?+??

,所以切线l 的斜率()01k f '==, 故切线l 的方程为1y x =+,即10x y -+=.

(2)令()()()[)ln 11,0,x

x

g x e f x e x mx x x =-=--+-∈+∞,

()()[)1ln 1,0,1x x

g x e m x m

x x '=--+-∈+∞+. 令()()[)1ln 1,0,1x

x h x e m x m

x x =--+-∈+∞+, ()()[)()2

11,0,,01211x

h x e m x h m x x ??

''=-+∈+∞=-??++????

. ① 当0m ≤时,因为()0h x '>,

所以()h x 在[)0,+∞上单调递增,故()()()00h x g x h '=≥=, 因为当[)0,x ∈+∞时,()0g x '≥,

所以()g x 在[)0,+∞上单调递增,故()()00g x g ≥=. 从而,当0x ≥时,()x

e f x ≥恒成立.

② 当1

02

m <≤

时, 因为()h x '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0120h x h m ''≥=-≥, 故与①同理,可得当0x ≥时,()x

e f x ≥恒成立.

③ 当1

2

m >

时,()h x '在[)0,+∞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0x =时,()h x '在[)0,x ∈+∞内取得最小值()0120h m '=-<. 取410x m =->,

因为()()()22111111111x

h x e m x m x x x x ????

'=-+≥+-+????++++????????, 所以()11111

41440164284

h m m m '-≥-

->?-->, 前述说明在()0,41m -内,存在唯一的()00,41x m ∈-,使得()00h x '=,且当[]00,x x ∈时,()0h x '≤,

即()h x 在[]

00,x 上单调递减,

所以当[]00,x x ∈时,()()()00h x g x h '=≤=, 所以()g x 在[]

00,x 上单调递减,

此时存在00x x =>,使得()()000g x g <=,不符合题设要求. 综上①②③所述,得m 的取值范围是1,2

??-∞ ??

?

.

说明:③也可以按以下方式解答: 当1

2

m >

时,()h x '在[)0,+∞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0x =时,()h x '在[)0,x ∈+∞内取得最小值()0120h m '=-<,

当x →+∞时,()2

11,011x

e m x x ??

→+∞-+→??++????

,所以()h x '→+∞, 故存在()00,x ∈+∞,使得()00h x '=,且当()00,x x ∈时,()0h x '<, 下同前述③的解答.

22.解一:(1)由直线l 的参数方程3cos 1sin x t y t ?

?

=+??

=+?(t 为参数),

消去参数t 得,()()3sin 1cos 0x y ??---=,

即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sin cos cos 3sin 0x y ????-+-=, 由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ρθ=,得()2

4cos 0*ρρθ-=,

将222

cos x x y ρθρ

=??+=?代入(*)得, 2240x y x +-=, 即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

2

24x y -+=.

(2)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代入()2

224x y -+=得,()2

2cos sin 20t t ??++-=,

()2

4cos sin 80???=++>,

设,P Q 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12,t t , 则()12122cos sin ,2t t t t ??+=-+=-,

所以

12PQ t t =-=

=

因为()()0,,20,2?π?π∈∈, 所以当3,sin 214

π

??=

=-时,

PQ 取得最小值【注:未能指出取得最小值的条件,扣1分】 解法二:(1)同解法一

(2)由直线l 的参数方程知,直线l 过定点()3,1M , 当直线l CM ⊥时,线段PQ 长度最小. 此时()2

23212CM

=-+=

,PQ ===

所以PQ 的最小值为解法三: (1)同解法一

(2)圆心()2,0到直线()()sin cos cos 3sin 0x y ????-+-=的距离,

cos sin 4d π????

?=-=- ??

?,

又因为()0,?π∈, 所以当3

4

?π=

时,

d

又PQ == 所以当3

4

?π=

时,

PQ 取得最小值23.解:(1)()33,11245,1233,2x x f x x x x x x x -+≤-??

=++-=-+-<

.

①当1x ≤-时,由不等式339x -+<,解得2x >-. 此时原不等式的解集是:{|21x x -<≤-.

②当12x -<<时,由不等式59x -+<,解得4x >-. 此时原不等式的解集是:{}|12x x -<<.

③当2x ≥时,由不等式339x -<,解得4x <, 此时原不等式的解集是:{}|24x x ≤<. 综上可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4-.

(2)由(1)可得,函数()f x 的图像是如下图所示的折线图. 因为()()()min 16,23f f x f -===,

故当36m <≤时,直线y m =与曲线()y f x =围成一个三角形, 即m 的范围是(]

3,6. 【注:范围正确,不倒扣】 且当6m =时,()()max 1

316362

S =

+-=.

2017年福建省中考

2017年福建省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3的相反数是() A.﹣3 B.﹣C.D.3 2.如图,由四个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A.B.C.D. 第2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36 000,其结果是() A.0.136×106B.1.36×105 C.136×103D.136×106 4.化简(2x)2的结果是() A.x4B.2x2C.4x2D.4x 5.(4分)下列关于图形对称性的命题,正确的是() A.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B.正三角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C.线段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6.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A.﹣3<x≤2 B.﹣3≤x<2 C.x≥2 D.x<﹣3 7.某校举行“汉字听写比赛”,5个班级代表队的正确答题数如图.这5个正确答题数所组成的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10,15 B.13,15 C.13,20 D.15,15 8.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上位于AB异侧的两点.下列四个角中,一定与∠ACD互余的角是()A.∠ADC B.∠ABD C.∠BAC D.∠BAD 9.若直线y=kx+k+1经过点(m,n+3)和(m+1,2n﹣1),且0<k<2,则n的值可以是()A.3 B.4 C.5 D.6 10.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图中线段AB和点P绕着同一个点做相同的旋转,分别得到线段A'B'和点P',则点P'所在的单位正方形区域是() A.1区B.2区C.3区D.4区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计算|﹣2|﹣30=. 12.如图,△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线DE.若DE=3,则线段BC的长等于. 第12题图第15题图 13.一个箱子装有除颜色外都相同的2个白球,2个黄球,1个红球.现添加同种型号的1个球,使得从中随机抽取1个球,这三种颜色的球被抽到的概率都是,那么添加的球 是. 14.已知A,B,C是数轴上的三个点,且C在B的右侧.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3,如图所示.若BC=2AB,则点C表示的数是. 15.两个完全相同的正五边形都有一边在直线l上,且有一个公共顶点O,其摆放方式如图所示,则∠AOB等于度. 16.已知矩形ABCD的四个顶点均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且点A的横坐标是2,则矩 形ABCD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8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1. 18.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D. 19.如图,△ABC中,∠BAC=90°,AD⊥BC,垂足为D.求作∠ABC的平分线,分别交AD,AC于P,Q两点;并证明AP=AQ.(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武汉市2017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武汉市2017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计算36的结果为( ) A .6 B .-6 C .18 D .-18 2.若代数式 41-a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a =4 B .a >4 C .a <4 D .a ≠4 3.下列计算的结果是x 5的为( ) A .x 10÷x 2 B .x 6-x C .x 2·x 3 D .(x 2)3 4.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则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众数分别为( ) A .1.65、1.70 B .1.65、1.75 C .1.70、1.75 D .1.70、1.70 5.计算(x +1)(x +2)的结果为( ) A .x 2+2 B .x 2+3x +2 C .x 2+3x +3 D .x 2+2x +2 6.点A(-3,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3,-2) B .(3,2) C .(-3,-2) D .(2,-3) 7.某物体的主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物体可能为( ) 8.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n 个数:-2、4、-8、16、-32、64、……,若最后三个数的和为768,则n 为( ) A .9 B .10 C .11 D .12 9.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7、8,则其内切圆的半径为( ) A .23 B .23 C .3 D .32 10.如图,在Rt △ABC 中,∠C =90°,以△ABC 的一边为边画等腰三角形,使得它的第三个顶点在△ABC 的其他边上,则可以画出的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最多为( ) A .4 B .5 C .6 D .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计算2×3+(-4)的结果为___________ 12.计算1 11+-+x x x 的结果为___________ 13.如图,在□ABCD 中,∠D =100°,∠DAB 的平分线AE 交DC 于点E ,连接BE .若AE =AB ,则∠EBC 的度数为___________. 14.一个不透明的袋中共有5个小球,分别为2个红球和3个黄球,它们除颜色

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五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全年级用 一. 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试题,突出了三个特点:一是强化了知识体系,突出了本册书中主要的内容,指向明确。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要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二是思维含量较高,无论是填空、选择这样的小题,还是计算、综合应用,都需要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思考后解答,注重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三是题型多样灵活,更具开放性。如“用你喜欢的方法…”、“自己确定图例及数据设计…”,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二. 考试概况 从本次测评的情况来看,学生在相对较容易的基础知识的解答中,能从容应对, 得分情况相对乐观,但在稍具思维含量,或是需要认真斟酌的题目面前,得分率急剧下降,有些题目仅为百分之几,做对的学生寥寥无几,导致整体成绩不容乐观,年级测评概况如下:

四?典型错例分析 1填空第6小题。 错例:从0、4、5、6中组成一个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三位数()错因:要想做对此题需要学生综合考虑:2、5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还要从四个数字中选取三个,组成最大的三位数。出错的学生大都因为考虑问题不全面,只满足了其中的几个条件,导致出现了像654、650等这样的错误。 2 .填空第11小题。 错例:两个完全相等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后长方体的表面积占两个正方体表面积的()。 错因:此题既涉及到了长正方体拼的知识,又有分数的相关应用。对于这两点学生并不陌生,如果单独考查某一个,学生的正确率一定会很高的。从试题的角度来看,这道题出得是很巧妙的,除了知识,还有一些考虑问题的切入点类似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分析清楚,如学生习惯了利用一些显性的数据来做题,在没有数据作支撑的情况下,如何能解答此类问题,这是一个思考角度的问题。学生可能觉得不太适应。如果从拼成前后正方形“面”的多少来考虑,问题就很简单了;如果学生自己举出某个数据表示正方体的棱长来实实在在的计算,问题也会解决,但对学生来 说,这样的尝试太少了,面对这样综合性思维性很强的题目,往往会束手无策,应加强方法上的引导。 3.选一选第19小题。 错例: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至少

武汉市2017年四调数学试题

武汉市2017年四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计算16的结果为( ) A .2 B .-4 C .4 D .8 2.若代数式2 1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 B .x >-2 C .x ≠0 D .x ≠-2 3.下列计算的结果为x 8 的是( ) A .x ·x 7 B .x 16-x 2 C .x 16÷x 2 D .(x 4)4 4.事件A :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刚好射中靶心;事件B :连续掷两次硬币,都是正面朝上,则( ) A .事件A 和事件 B 都是必然事件 B .事件A 是随机事件,事件B 是不可能事件 C .事件A 是必然事件,事件B 是随机事件 D .事件A 和事件B 都是随机事件 5.运用乘法公式计算(a +3)(a -3)的结果是( ) A .a 2-6a +9 B .a 2+9 C .a 2-9 D .a 2-6a -9 6.点A (-1,4)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1,4) B .(-1,-4) C .(1,-4) D .(4,-1) 7.由6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一个几何体,其俯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放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为( ) 8.男子跳高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成绩/m 1.50 1.60 1.65 1.70 1.75 1.80 人数 2 3 2 3 4 1 根据表中信息可以判断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众数分别为( ) A .1.70、1.75 B .1.70、1.80 C .1.65、1.75 D .1.65、1.80 9.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四边形覆盖如图所示,被覆盖的网格线中,竖直部分的线段的长度之和记作m ,水平部分的线段的长度之和记作n ,则m -n =( ) A .0 B .0.5 C .-0.5 D .0.75 10.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y =(x -h )2 +3,当1≤x ≤3时,函数有最小值2h ,则h 的值为( ) A .2 3 B .2 3或2 C .2 3或6 D .2、2 3或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计算:8+(-5)的结果为___________ 12.计算1 11 ---x x x 的结果为___________ 13.袋中有三个小球,分别为1个红球和2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随机取出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取出一个小球,则两次取出的小球颜色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 14.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为边AB 的中点,将△CBE 沿CE 翻折得到△CFE ,连接AF .若∠EAF =70°,那么∠BCF =___________度

福建省2017年数学中考真题试卷和答案

福建省2017年数学中考真题试卷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3的相反数是() A.﹣3 B.﹣1 3 C. 1 3 D.3 2.如图,由四个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A.B. C.D.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36 000,其结果是() A.0.136×106B.1.36×105C.136×103D.136×106 4.化简(2x)2的结果是() A.x4B.2x2C.4x2D.4x 5.下列关于图形对称性的命题,正确的是() A.圆既是轴对称性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B.正三角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C.线段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6.不等式组:x?2≤0 x+3>0的解集是() A.﹣3<x≤2 B.﹣3≤x<2 C.x≥2 D.x<﹣3 7.某校举行“汉字听写比赛”,5个班级代表队的正确答题数如图.这5个正确答题数所组成的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10,15 B.13,15 C.13,20 D.15,15 8.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上位于AB异侧的两点.下列四个角中,一定与∠ACD互余的角是() A.∠ADC B.∠ABD C.∠BAC D.∠BAD 9.若直线y=kx+k+1经过点(m,n+3)和(m+1,2n﹣1),且0<k<2,则n的值可以是() A.3 B.4 C.5 D.6 10.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图中线段AB和点P绕着同一个点做相同的旋转,分别得到线段A'B'和点P',则点P'所在的单位正方形区域是() A.1区 B.2区 C.3区 D.4区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计算|﹣2|﹣30=. 12.如图,△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线DE.若DE=3,则线段BC的长等于.

期末数学考试总结与质量分析

2017下半年数学期末考试总结与质量分析 一、组织形式 按照教育局统一安排,我校于1月25日进行了期末知识检测。本次检测由教导处具体组织实施,调配监考,阅卷采用流水线作业,学校统一筹算分数,确保考试成绩的真实性在考试结束后,我们先是以每位老师对自己任教的班级进行客观、详细的质量分析,然后我们教研组组织了一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的研讨活动,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挖掘学生错误背后潜藏着的学习行为、思维等问题,现将我校本次期末考试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二、成绩分析 数学:一年级平均分98.2分,通过这次考试,大部分学生对本册知识掌握的不错,能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但个别学生考的不理想,主要问题有: 1、口算掌握较好,有四个学生出现错误,主要是粗心错。 2、知识活用掌握较好,只有两人出错都错在圆柱的数量上。 3、对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很好,都能选择正确方法,错在计算。 二年级平均分96.6分,在本次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

基础计算总体还不错,说明学生掌握了前段所学知识。多数学生能按要求正确答题,有一定的能力。1、口算中出现的0×9错误率稍高,说明学生对0乘任何数都得0的含义还是不理解。。2、错误最多的是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两个数相加的和大。平时练习中出现过2+2与2×2、0×几与几的比较,但未给学生归纳总结,考试时学生找这种个例比较困难。 3、个别学生对够不够的问题和乘加问题掌握还不到位。。 三年级平均分94.7分,通过对本次试卷的分析,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从试卷中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粗心出错,有的学生横式忘写得数。但总的来说学生全对的还是大多数。2、有的学生应用题解题方法、分析方法掌握不牢,缺乏用正确分析事理的方法分析相关条件与问题联系的方法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四年级平均分96.2分,本次命题难度适中,形式灵活,试卷出的很好,建议以后就以这样的形式围绕基础又突显孩子对于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的考察,同时还注重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本次试卷的分析,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从试卷中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这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应辨能力比较差。2、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会,而

2017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2017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计算的结果为() A.6 B.﹣6 C.18 D.﹣18 2.若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A.a=4 B.a>4 C.a<4 D.a≠4 3.下列计算的结果是x5的为() A.x10÷x2B.x6﹣x C.x2?x3D.(x2)3 4.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则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众数分别为()A.1.65、1.70 B.1.65、1.75 C.1.70、1.75 D.1.70、1.70 5.计算(x+1)(x+2)的结果为() A.x2+2 B.x2+3x+2 C.x2+3x+3 D.x2+2x+2 6.点A(﹣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3,﹣2)B.(3,2)C.(﹣3,﹣2)D.(2,﹣3) 7.某物体的主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物体可能为() A.B.C.D. 8.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n个数:﹣2、4、﹣8、16、﹣32、64、…,若最后三个数的和为768,则n为()A.9 B.10 C.11 D.12

9.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7、8,则其内切圆的半径为() A.B. C.D. 10.如图,在Rt△ABC中,∠C=90°, 以△ABC的一边为边画等腰三角形,使得 它的第三个顶点在△ABC的其他边上,则 可以画出的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最多为()A.4 B.5 C.6 D.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计算2×3+(﹣4)的结果为.12.计算﹣的结果为. 13.如图,在?ABCD中,∠D=100°,∠DAB的平

2017福建省中考数学卷及答案

A B C D (第 7 2017年福建省中考数学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1、 3的相反数是( ); A . B . C . D .3 2、 三视图。下面三个并排正方体,压一个正方体,问左视图; 3、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136000的结果是( ); A .0.136×106 B .1.36×105 C .136×103 D .1.36×106 4、 化简 的结果是( )A . B . C . D . 5、 下列关于图形对称性的命题,正确的是( ) A .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B .正三角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 C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 D .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6、 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A . B . C . D . 7、 某校举行“汉字听写比赛”,5个班代表队的正确答题数 如图。这5个正确答题数所组成的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和 众数是( ); A .10,15 B .13,15 C .13,20 D .15,15 8、 如图,是直径,C 、D 是⊙O 上位于异侧的两点, 正

下列四个角中,一定与∠互余的角是( ) A .∠ B .∠ C .∠ D .∠ 9、若直线过经过点(m ,3)和(1, ), 且 ,则n 的值可以是( ) A .3 B .4 C .5 D .6 10、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图中线段和 点P 绕着同一个点做相同的旋转,分别得到线段和 点,则点 所在的单位正方形区域是( ) A .1区 B .2区 C .3区 D .4区 二、填空题:(共24分) 11、 12、△中,E 、F 分别是、的中点,连线,若3, 则; 13、一个箱子装有除颜色外都相同的2个白球,2个黄球,1个红球。 现添加同种型号的1个球,使得从中随机取1个球。这三种颜色 的球被抽到的概率都是,那么添加的球是 14、已知A 、B 、C 是数轴上的三个点,且C 在B 的右侧。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是1、3。如图所示,若2,则点C 表示的数是 15、两个完全相同的正五边形都有一边在直线l 上,则∠等于度 A B C D E (第12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 本张试卷重视考查学生掌握数学核心概念,建立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等情况,既检查了数学学习结果,又检查了数学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中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理念。 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1、成绩分析 班级人数42人,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及格率:60分以上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例;优秀率:85分以上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例。 2、这份试卷难易适中,从题量和时间安排上来说题量不是很大. 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本试卷基本上能够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也能够通过此次测试从中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以改进教学方法。 三、学生答题分析 1、我会填。本部分着重测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生对本册概念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较好地掌握元、角、分与小数的计算、质量单位的认识及互换,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分数的意义及大小比较等,正确率较较低。特别是对货币单位与小数之间的换算还存在一定的困惑,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造成答题错误。如:第2题8厘米=()

米,学生都写成了0.8米;第3题小东身高1.35(),学生都写成单位厘米。其实这两题考察的内容是一样的都是单位之间的换算,从中反应出学生并没有很好理解小数。 2、判一判。本部分涉及面广,着重测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提供和信息认真思考,做出正确判断,正确率较高。也有部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误,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如,第1题不能正确理解“平均数”。 3、选一选。本部分着重测查学生的审题、分析、推理以及筛选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认真思考,选择正确的答案,正确率较较低高。部分学生不够细心,如第4题没有认真理解题意,第3题很多学生没有看见“下午”这个词,就把答案理解为24时计时法,导致错误。 4、我会算。本部分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口算,列竖式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养成认真审题等良好习惯。抽样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进行两位数乘法,小数加减计算,口算的正确率高,较好地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正确地掌握两步计算的四则运算顺序,正确率达75%以上。但有个别学生乘法口诀掌握不扎实;列竖式时数位没有对齐,商中间或末尾的0没有写;计算时抄错数字等。 5、我会画。本部分着重测查学生的操作能力,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大部分学生能正确画出两个图形,但有个别学生没有看清题意,只画一个,还有极个别学生不会画。通过测试发现,学生比较好地掌握这两部分内容,正确率

-2017年大梦杯福建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2017年“大梦杯”福建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 2017年3月19日 9∶00-11∶00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每道小题均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不填、多填或错填都得0分) 1.设a =1 a a + 的整数部分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 B 【解答】由2226a =+-=,知a = 于是1 a a + =2111()62866a a +=++=+,214()9a a <+<。 因此,1 a a + 的整数部分为2。 (注: a ==== 2.方程2 2( )32 x x x +=-的所有实数根之和为( ) A .1 B .3 C .5 D .7 【答案】 A 【解答】方程2 2( )32 x x x +=-化为2222(2)3(2)x x x x -+=-。 即3251060x x x -+-=,2(1)(46)0x x x --+=。 解得1x =。经检验1x =是原方程的根。 ∴ 原方程所有实数根之和为1。 3.如图,A 、B 、C 三点均在二次函数2y x =的图像上,M 为线段AC 的中点,BM y ∥轴,且2MB =。设A 、C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t 、2t (21t t >),则21t t -的值为( ) A .3 B . C .± D .【答案】 D 【解答】依题意线段AC 的中点M 的坐标为22 1212 ()22 t t t t ++,。 (第3题)

由BM y ∥轴,且2BM =,知B 点坐标为22 1212 (2)22t t t t ++-,。 由点B 在抛物线2 y x =上,知22 212122()22 t t t t ++-=。 整理,得2222 121122 2282t t t t t t +-=++,即221()8t t -=。 结合21t t > ,得21t t -= 4.如图,在Rt ABC △中,90ABC ∠=?,D 为线段BC 的中点,E 在线段AB 内,CE 与AD 交于点F 。若A E E F =,且7AC =,3FC =,则c o s A C B ∠的值为( ) A .37 B . C .314 D 【答案】 B 【解答】如图,过B 作BK AD ∥与CE 的延长线交于点K 。 则由AE EF =可得,EBK EAF AFE BKE ∠=∠=∠=∠。 ∴ EK EB =。 又由D 为BC 中点,得F 为KC 中点。 ∴ 3AB AE EB FE EK KF FC =+=+===。 ∴ BC === ∴ cos 7 BC ACB AC ∠= = 。 或解:对直线AFD 及BCE △应用梅涅劳斯定理得, 1BD CF EA DC FE AB ??=。 由D 为线段BC 的中点,知BD DC =。 又AE EF =,因此,3AB CF ==。 结合7AC =,90ABC ∠=? ,利用勾股定理得,BC = 所以,cos 7 BC ACB AC ∠==。 D B A E (第4题) K

2017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中考数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计算的结果为() A.6 B.-6 C.18 D.-18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6 故选A. 考点:算术平方根. 2.若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 【答案】D.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3.下列计算的结果是的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A.=x8,该选项错误; B.与不能合并,该选项错误; C.=,该选项正确;

D.=x6,该选项错误. 故选C. 考点:1.同底数幂的除法;2.同底数幂的乘法;3.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 4.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成绩/ 则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众数分别为() A.1.65,1.70 B.1.65,1.75 C. 1.70,1.75 D.1.70,1.70 【答案】C. 【解析】 考点:1.中位数;2.众数. 5.计算的结果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x2+2x+x+2= x2+3x +2. 故选B. 考点: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6.点关于轴对称的坐标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可得: 点A(-3,2)关于y轴对称的坐标为(3,2). 故选B. 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7.某物体的主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物体可能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只有选项A的图形的主视图是拨给图形,其余均不是. 故选A. 考点:三视图. 8.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个数:-2,4,-8,16,-32,64,….若最后三个数的和为768,则为() A.9 B.10 C.11 D.12 【答案】A. 考点:数字变化规律. 9.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7,8.则其内切圆的半径为()

数学教学质量检测分析

数学教学质量检测分析 一、试题类型:期末考试和本次月考的题型主要是以填空、判断、选择、计算、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展现,都能突出重点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占的比重比较大。 二、成绩统计: 1、期末考试成绩统计: 两次考试的成绩还是比较不错的,尤其是期末考试成绩要好于本次月考的考试成绩,虽然月考没有复习时间,但是我想从这次月考的成绩也可以反映出我们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现就本次月考情况结合上学期末数学考试情况,作以简要分析。 (三)、取得的成绩: (一)、卷面比较干净、整洁。 3~6年级学生用钢笔答卷,从本次月考中可以看出,虽然还有个别学生有涂抹勾划和用涂改液的现象,但从卷面的整体情况上看

有一定的提高,在考试巡视的过程中,也发现我们老师在监堂的过程中,也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书写要求,所以本次考试的卷面比较干净整洁。 (二)、学生整体计算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计算是数学能力的基础。从上交的试卷看,计算这部分得分比较高,一年级数学试卷中的基本计算题只有三名同学去了0.5分,一名同学去了2分。二年级的计算题稍微复杂,失分率高一些,口算题中加减乘除混合计算,个别同学把运算顺序弄错了。第2题竖式计算,每题3分,导至失分较多。所以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数学课前的口算题卡训练中可以适当的加上一些这样的题目。这些都说明我们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从计算的准确率上看,中低年级要好于高年级。希望我们老师以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答题习惯。 (三)、概念性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 判断题和选择题中多数都是概念的记忆和理解的题目。从上次期末数学考试和本次月考情况上看,这咱类型题答得比较好,失分率比较低。例如月考五年级数学试卷选择的第8题把长1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两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60平方厘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A60立方厘米B6000立方厘米C3000立方厘米,学生在理解表面积比原来增加部分理解的非常好,这道题就是考察学

2017-2018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普通用卷

2017-2018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1.方程x(x?5)=0化成一般形式后,它的常数项是() A. ?5 B. 5 C. 0 D. 1 2.二次函数y=2(x?3)2?6() A. 最小值为?6 B. 最大值为?6 C. 最小值为3 D. 最大值为3 3.下列交通标志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4.事件①: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事件②:购买一张彩票,没中奖,则() A. 事件①是必然事件,事件②是随机事件 B. 事件①是随机事件,事件②是必然事件 C. 事件①和②都是随机事件 D. 事件①和②都是必然事件 5.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连续抛掷2次必有1次正面朝上 B. 连续抛掷10次不可能都正面朝上 C. 大量反复抛掷每100次出现正面朝上50次 D. 通过抛掷硬币确定谁先发球的比赛规则是公平的 6.一元二次方程x2+2√3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A. m>3 B. m=3 C. m<3 D. m≤3 7.圆的直径是13cm,如果圆心与直线上某一点的距离是6.5cm,那么该直线和圆的位 置关系是()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相交或相切 8.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4,D、E、F分别为边AB、BC、 AC的中点,分别以A、B、C三点为圆心,以AD长为半 径作三条圆弧,则图中三条圆弧的弧长之和是() A. π B. 2π C. 4π D. 6π 9.如图,△ABC的内切圆与三边分别相切于点D、E、F,则 下列等式:

①∠EDF=∠B; ②2∠EDF=∠A+∠C; ③2∠A=∠FED+∠EDF; ④∠AED+∠BFE+∠CDF=180°,其中成立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二次函数y=?x2?2x+c在?3≤x≤2的范围内有最小值?5,则c的值是(). A. ?6 B. ?2 C. 2 D. 3 11.一元二次方程x2?a=0的一个根是2,则a的值是______. 12.把抛物线y=2x2先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的解 析式是______. 13.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随机 摸取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5的概率是______. 14.设计人体雕像时,使雕像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 部(全身)的高度比,可以增加视觉美感.按此比例,如果雕像的高为2m,那么上部应设计为多高?设雕像的上部高x m,列方程,并化成一般形式是______.15.如图,正六边形ABCDEF中,P是边ED的中点,连接AP, =______. 则AP AB 16.在⊙O中,弧AB所对的圆心角∠AOB=108°,点C为⊙O上 的动点,以AO、AC为边构造?AODC.当∠A=______°时,线段 BD最长. 17.解方程:x2+x?3=0.

武汉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8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考试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2018年6月20日14:30~16:30 、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温度由-4℃上升7℃是( ) A .3℃ B .-3℃ C .11℃ D .-11℃ 2.若分式 2 1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 B .x <-2 C .x =-2 D .x ≠-2 3.计算3x 2-x 2的结果是( ) A .2 B .2x 2 C .2x D .4x 2 4.五名女生的体重(单位:kg )分别为:37、40、38、42、42,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2、40 B .42、38 C .40、42 D .42、40 5.计算(a -2)(a +3)的结果是( ) A .a 2-6 B .a 2+a -6 C .a 2+6 D .a 2-a +6 6.点A (2,-5)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2,5) B .(-2,5) C .(-2,-5) D .(-5,2) 7.一个几何体由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其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中正方体的个数最多是( ) A .3 B .4 C .5 D .6 8.一个不透明的袋中有四张完全相同的卡片,把它们分别标上数字1、2、3、4.随机抽取一张卡片,然后放回,再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则两次抽取的卡片上数字之积为偶数的概率是( ) A . 4 1 B .2 1 C .4 3 D . 6 5 9 平移表中带阴影的方框,方框中三个数的和可能是( ) A .2019 B .2018 C .2016 D .2013 10.如图,在⊙O 中,点C 在优弧AB ⌒ 上,将弧BC ⌒ 沿BC 折叠后刚好经过AB 的中点D .若⊙O 的半径为5,AB =4,则BC 的长是( ) A .32 B .23 C . 23 5 D . 2 65

数学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汇编

2015年春期三年级数学期末教学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次试卷基本上涵盖了三年数学上册教材的知识体系,重视考察学生的双基础,考察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体现考试评价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水平,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本次考试所出习题注重基础知识,注重了计算能力的培养。无论从考试的深度还是知识面的广度,此次试卷基本上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2、试卷的特点等方面 (一)注重基础知识。 本套试题考查面广,涉及知识点多,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其中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是本次考察的重点。 (二)联系生活实际。 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化、情景化,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1、成绩分析(另附) 2、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等。 试卷的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强注重各个知识点的答题。 三、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学生整体答题情况较好,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认真审题,仔细答题。

比如: (1)、计算方面:大部分学生在这个部分做得不错,扣分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计算粗心出错如:抄错数字、忘记进退位、受表内乘法的影响把2+3算成等于6 、2+4算成等于8等等。 (2)、解决问题方面在试题的取材上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这几道解决问题,强调了应用题对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在这个部分做得比较好。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一)口算和竖式计算。学生错的原因是计算上的马虎,忘记进位等。 (二)填空题中错的较多的是4、5、这两题错的原因在于学生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灵活运用不够好,第7题错因有的学生不理解题意,有的学生估算错了。 (三)画一画。学生失分较多原因有(1)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只画了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没有仔细读读两个不同的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2)学生找不出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说明对长方形的周长的实际应用不够好。 (四)选择题。失分较多的是5、8题。第5题学生受惯性的影响没有认真审题直接选择相等。第8题有的学生没有理解题意,没有认真找出比三大的数和比三小的数。 (五)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做的很好,个别错的原因在于没有认真审题或计算的错误。 四、思考与建议 (1)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口算、笔算、估算的教学。 (2)加强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以达到灵活应用、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湖北省武汉市2017年中考试题(数学)[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计算36的结果为( ) A .6 B .-6 C .18 D .-18 2.若代数式4 1 a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a =4 B .a >4 C .a <4 D .a ≠4 3.下列计算的结果是x 5 的为( ) A .x 10 ÷x 2 B .x 6 -x C .x 2·x 3 D .(x 2)3 4.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成绩/m 1.50 1.60 1.65 1.70 1.75 1.80 人数 2 3 2 3 4 1 则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众数分别为( ) A .1.65、1.70 B .1.65、1.75 C .1.70、1.75 D .1.70、 1.70 5.计算(x +1)(x +2)的结果为( ) A .x 2 +2 B .x 2 +3x +2 C .x 2 +3x +3 D .x 2 +2x +2 6.点A (-3,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3,-2) B .(3,2) C .(-3,-2) D .(2,-3) 7.某物体的主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物体可能为( ) 8.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n 个数:-2、4、-8、16、-32、64、……,若最后三个数的和为768,则n 为( ) A .9 B .10 C .11 D .12 9.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7、8,则其内切圆的半径为( ) A .2 3 B . 2 3 C .3 D .32

10.如图,在Rt △ABC 中,∠C =90°,以△ABC 的一边为边画等腰三角形,使得它的第三个顶点在△ABC 的其他边上,则可以画出的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最多为( ) A .4 B .5 C .6 D .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计算2×3+(-4)的结果为___________ 12.计算 1 1 1+- +x x x 的结果为___________ 13.如图,在□ABCD 中,∠D =100°,∠DAB 的平分线AE 交DC 于点E ,连接BE .若AE = AB ,则∠EBC 的度数为___________ 14.一个不透明的袋中共有5个小球,分别为2个红球和3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随机摸出两个小球,摸出两个颜色相同的小球的概率为___________ 15.如图,在△ABC 中,AB =AC =32,∠BAC =120°,点D 、E 都在边BC 上,∠DAE =60°.若 BD =2CE ,则DE 的长为___________ 16.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y =ax 2 +(a 2 -1)x -a 的图象与x 轴的一个交点的坐标为(m ,0).若2<m <3,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2017年福建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数学试卷 第1页(共20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20页) 绝密★启用前 福建省2017年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数学 ...................................................... 1 福建2017年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数学答案解析. (5) 福建省2017年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数学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的相反数是 ( ) A .3- B .13 - C .13 D .3 2.如图,由四个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 A B C D 3.用科学计数法表示136 000,其结果是 ( ) A .6 0.13610? B .5 1.3610? C .3 13610? D .6 13610? 4.化简2(2)x 的结果是 ( ) A .4 x B .2 2x C .2 4x D .4x 5.下列关于图形对称性的命题,正确的是 ( ) A .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B .正三角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C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 .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6.不等式组20, 30x x -??+?≤>的解集是 ( ) A .32x -<≤ B .32x -≤< C .2x ≥ D .3x <- 7.某校举行“汉字听写比赛”,5个班级代表队的正确答题数如图.这5个正确答题数所组成的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 A .10,15 B .13,15 C .13,20 D .15,15 8.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D 是O 上位于AB 异侧的两点.下列四个角中,一定与ACD ∠互余的角是 ( ) A .ADC ∠ B .ABD ∠ C .BAC ∠ D .BAD ∠ 9.若直线1y kx k =++经过点(,3)m n +和(1,21)m n +-,且02k <<,则n 的值可以是 ( ) A .3 B .4 C .5 D .6 10.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图中线段AB 和点P 绕着同一个点做相同的旋 转,分别得到线段A B ''和点P ',则点P '所在的单位正方形区域是 (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题-------------------- 无-------------------- 效 ----------------

(完整版)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计算的结果为() A.6 B.﹣6 C.18 D.﹣18 2.(3分)若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a=4 B.a>4 C.a<4 D.a≠4 3.(3分)下列计算的结果是x5的为() A.x10÷x2B.x6﹣x C.x2?x3D.(x2)3 4.(3分)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1.50 1.60 1.65 1.70 1.75 1.80 成绩 /m 人数232341 则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众数分别为() A.1.65、1.70 B.1.65、1.75 C.1.70、1.75 D.1.70、1.70 5.(3分)计算(x+1)(x+2)的结果为() A.x2+2 B.x2+3x+2 C.x2+3x+3 D.x2+2x+2 6.(3分)点A(﹣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3,﹣2)B.(3,2) C.(﹣3,﹣2)D.(2,﹣3) 7.(3分)某物体的主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物体可能为() A . B . C . D . 8.(3分)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n个数:﹣2、4、﹣8、16、﹣32、64、…,若最后三个数的和为768,则n为() A.9 B.10 C.11 D.12

9.(3分)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7、8,则其内切圆的半径为()A.B.C.D. 10.(3分)如图,在Rt△ABC中,∠C=90°,以△ABC的一边为边画等腰三角形,使得它的第三个顶点在△ABC的其他边上,则可以画出的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最多为() A.4 B.5 C.6 D.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3分)计算2×3+(﹣4)的结果为. 12.(3分)计算﹣的结果为. 13.(3分)如图,在?ABCD中,∠D=100°,∠DAB的平分线AE交DC于点E,连接BE.若AE=AB,则∠EBC的度数为. 14.(3分)一个不透明的袋中共有5个小球,分别为2个红球和3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随机摸出两个小球,摸出两个颜色相同的小球的概率为. 15.(3分)如图,在△ABC中,AB=AC=2,∠BAC=120°,点D、E都在边BC 上,∠DAE=60°.若BD=2CE,则DE的长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