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忠毅公逸事

  • 格式:docx
  • 大小:22.82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忠毅公逸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选择典型事例和精要细节刻划人物性格的意义

方法与过程赏析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体会“义法说”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左光斗爱才若渴,坚贞不屈,一心为国的高风亮节,理解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

选择典型事例和精要细节刻划人物性格的意义。

【预习要求】

1、通读课文四五遍。

2、找出在查阅字典、互助讨论后都难以理解的字词句。

3、熟悉并概括每段大意。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检查预习

1、出示并简要解说教学目标。

2、读准文中易错字词的读音。

京畿(jī)庑(wǔ)下防伺(sì)炮烙(páo luò)

草屦(jù)长镵(chán)以指拨眦(zì)蕲(qí)黄潜桐

蹲踞(jù)迸(bèng)落

3、理解文中重要词句含义。

词类活用部分:

①使史更敝衣,草屦

..,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草屦,穿草鞋;手,手拿)

②席.地倚墙而坐(席,以……为席)

③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前,走上前,另例: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重要词语和句式:

①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叩,询问;则,连词表承接,表示后一部分是前一部分的解释或说明,可译为“原来是”“就发现”等,另例: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下,进入,关入;朝夕,名作状,从早到晚;“朝夕”后省略动词“守候”)

③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已,动词,完,完毕;昧,不明;支拄,支撑;者,句末语气词,表疑问,例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二、解题辨体,走进文本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1-2节,思考问题:课文围绕左公共写了哪几件事?

2、师生讨论并概括:①左公识才惜才选才②左公责才护才勖才

概括提示:两段文字都说明,在左公眼里,史可法是可当大任、可承袭自己遗志的人才,围绕“左公”和“才”两个信息展开思考;精读课文,读出段内层次,分别找出识---惜---选,责---护---勖的层次意识。

3、资料链接,补充介绍:方苞与桐城派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以其文统源远流长、文论博大精深、著述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天下文章出桐城”,则是对桐城派散文历史地位形象概括。

创始人方苞以文章道德名于当世,他继承归有光唐宋派古文传统,提出“义法”主张。“义”指中心,即正统的基本观点;“法”指表达中心或基本观点的形式技巧,包括结构、条理、修辞等。“义”与“法”一经一纬,相辅相成,即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

思考:在《左忠毅公逸事》一文中,“义”和“法”是如何体现的?

4、抓准文眼,理解“忠毅”在文章选材和内容上的总领作用。

左公,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别名左遗直、左共之、左浮丘。明朝桐城人,因弹劾大宦官魏忠贤而下狱并死在狱中。弘光时(距左光斗辞世约20年)平反。

忠毅,左光斗的谥号。所谓“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据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作归纳和核心提示:

①课文标题为什么不是《左遗直公逸事》,而是《左忠毅公逸事》?“忠毅”是何意?“忠”体现在哪里?“毅”体现在哪里?

“忠毅”是朝廷对左公一生行事和品格的高度概括,忠君爱国,矢志不渝。

忠:识才惜才选才(第一段文字)

毅:责才护才勖才(第二段文字)

②文章如何表现左公的“忠”和“毅”的?你认为“忠”和“毅”是什么关系?

“忠”集中体现在第一自然段中,表现在左公识才惜才选才上。文章主要用细节描写法来展现。如“阅毕---解貂---覆生---掩户---叩之寺僧”等一系列动作描写,虽是写左公对史可法个人的关爱,但这也正是他为国选才,求贤若渴的爱国忠君情怀的体现。再如,“掩户”的“掩”,意思为关闭,合上,但表示的动作轻柔,如掩卷沉思,掩面而泣。此处若改为“关门”就不能体现左公为国选才、爱才志虑之深沉。

“毅”主要体现在第二自然段,表现在左公责才护才勖才上。文章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现。如“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直接体现左公身受非人残害而坚贞不屈;史可法“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也是对左公“毅”的直接赞美。此外,“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一句,将原本气息奄奄的左公和内心焦虑、神情激愤的左公对比,表现左公宁死不屈的坚毅品格;再有,“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私处”等语句通过侧面紧张环境氛围的渲染来表现左公的处境以及宁折不弯的刚毅之志。

就“忠”“毅”关系而言,从本质上说,“毅”还是“忠”的体现,或者说是寓“忠”于“毅”。所以朝廷给左公的谥号是“忠毅”而不是“毅忠”。

③课文标题为什么不是《左忠毅公遗事》,而是《左忠毅公逸事》?“逸事”可信吗?

逸事,指散失的,不见于正式记载、鲜为人知却又有重大意义的事迹。

以文章传人,可择要述其一生,也可选录部分,以一斑窥全豹。左忠毅公一生,可传之事很多,文中略而不提为众人熟知之事,只是叙说世人不知的一点内容。唯其不为人知,方显材料新鲜珍贵,教育意义显著。若拾人牙慧,选取尽人皆知的材料,则在表现力上有损。

但“逸事”也常易使人生疑,故而全篇起首一句“先君子尝言”,说明是记载先父之言,予人以亲切感、真实感。篇末一段呼应起首一句,注明这些未载入正史的逸事并非街谈巷议,“狱中语”乃左公女婿“余宗老涂山”亲自得之史可法,“余宗老涂山”又“与先君子善”,证实“先君子尝言”确凿无误。所以,结尾一段补说了逸事的由来,强调了材料的翔实可靠,更加令人信服。

④课文标题为《左忠毅公逸事》,为何要单写史可法的事迹?

围绕史可法写了两件事:治军、请安。写史可法的两则逸事,落笔在史可法身上,指归却在左光斗身上,采用的是也侧面烘托法。

写史可法统兵作战时忠于职守,反映左光斗“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的期望已成为现实,说明他识别人才的卓识与为国选才的成效。史可法忠于职守是因为“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可见左公当年期待对他的影响之深。写史可法敬事左公的父母及夫人的作用,也是如此。另外,史可法向人涕泣谈及左公狱中事,说“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这既是对左的赞颂,也是对自己的策励。由此可见,写史即所以写左,史的言行实际是左的精神品德的光辉的折射,把他们联系起来写,使彼此相得益彰。

5、总结:

义:围绕写作中心“忠毅”选材,主线明确,意义深刻,翔实可靠。

法:运用细节描写、对比衬托、侧面烘托等多种手法,将一位可敬可爱的爱国志士形象活脱脱展现在人们面前。

三、拓展阅读,课堂实践

结合本课所学“义法说”的体会,给下面一篇散文拟一个标题,并简要说明拟题的理由。

《》

天气好的时候,楼房的南墙根下,常坐着一位老人。老人实在是太老了,已属耄耋的那个层次,头上捂顶帽子,看不出头发已稀疏花白到了什么程度,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