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大学2018年《建筑学基础》考研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90.08 KB
- 文档页数:2
天津大学356城市规划基础考研大纲2019年与2018年对比一览表
天津大学356城市规划基础2019年考研大纲已经公布,但是考研的同学都清楚如何利用吗?考研大纲是目标院校唯一官方指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是规定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权威指导性文件。
考研大纲作为唯一官方的政策指导性文件在专业课备考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各大高校的考试大纲均在9月中旬左右才公布,对参照前一年的考研大纲已经复习大半年的莘莘学子来说可谓姗姗来迟。
借此,我们天津考研网特别推出考研大纲的对比、变化情况的系列专题,及时反映相关的考研动态,以此来消除学子们的复习误区;使学子们尽早捕捉到官方的细微变化。
为考研之路保驾护航!
以上是天津大学356城市规划基础2019年与2018年考研大纲的对比情况,从对比文件可以看出,天津大学356城市规划基础的考研大纲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报考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研友们可以安心的按照已定的专业进行有计划的复习备考。
天津大学356城市规划基础考研资料请到天津考研网官网咨询查看。
天津大学732城乡规划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考研大纲2019年与2018年对比一览表
天津大学732城乡规划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2019年考研大纲已经公布,但是考研的同学都清楚如何利用吗?考研大纲是目标院校唯一官方指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是规定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权威指导性文件。
考研大纲作为唯一官方的政策指导性文件在专业课备考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各大高校的考试大纲均在9月中旬左右才公布,对参照前一年的考研大纲已经复习大半年的莘莘学子来说可谓姗姗来迟。
借此,我们天津考研网特别推出考研大纲的对比、变化情况的系列专题,及时反映相关的考研动态,以此来消除学子们的复习误区;使学子们尽早捕捉到官方的细微变化。
为考研之路保驾护航!
以上是天津大学732城乡规划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2019年与2018年考研大纲的对比情况,从对比文件可以看出,天津大学732城乡规划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的考研大纲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报考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研友们可以安心的按照已定的专业进行有计划的复习备考。
天津大学732城乡规划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考研资料请到天津考研网官网咨询查看。
考试科目代码:613 考试科目名称:风景园林综合理论招生专业:083400风景园林学-----------------------------------------------------------------------------------------------------------------【提示】: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和。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类型有三个,即、、。
3. 城市园林绿地的三大效益分别是:,,。
4.一般认为,世界园林有、、三大系统。
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朝鲜及东南亚。
主要特色是、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与建筑相结合。
5. 地形的表现方式有:、、、其它表示法。
6. 园林构图的素材主要包括、、、等自然景观及和等人为景观。
7. 行道树常用的种植方式有、两种。
8.公园出入口一般分为、和三种。
9.沙里宁于1942年写的《城市,他的生长、衰退和将来》一书,提出了“”理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 园林规划设计:2.人工山水园:--------------------------------------------------------------------------------------------------------考试科目代码:613 考试科目名称:风景园林综合理论招生专业:083400风景园林学-----------------------------------------------------------------------------------------------------------------3.一池三山:4. 绿化覆盖率:5. 地被植物:6.适地适树: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园林道路有哪些类型,各起什么作用?2.园林中改造地形要考虑那些因素?地形设计和改造的方法有哪些?3.居住区绿化树种应如何选择?4.试举例图文说明5株树木组合设计的方式?5.花坛的设计特点与功能?6.如何进行草坪草种的选择?说出你所在地区主要草坪种类?四.举例并分析说明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含蕴的风格特点。
考试科目代码:611 考试科目名称建筑理论综合招生专业:081300建筑学-----------------------------------------------------------------------------------------------------------------【提示】: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本科目考试实行同一套试卷A、B两类试题,考生应根据报考方向自己任选一类进行解答。
A类:中外建筑历史+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史部分:(本部分共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四阿屋顶:2、月梁:3、抱厦:4、铺作:5、过白: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任写出一个《园冶》中的主要观点。
2、任写出明清北京紫禁城中五个不同类型屋顶及特点。
3、斗栱的主要组成构件及作用。
4、简述楼阁式塔的作用造型特点并举一例。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取得圆满成功,再次将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了美丽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
该建筑以“鸿雁展翼,汉唐飞--------------------------------------------------------------------------------------------------------考试科目代码:611 考试科目名称建筑理论综合招生专业:081300建筑学-----------------------------------------------------------------------------------------------------------------扬”为设计理念,“(设计者)将汉唐建筑风格作为设计方案中的主体元素,希望将“汉唐盛世”与中国现在的蓬勃发展相呼应,展现中国的美丽与自信。
”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1、比较汉、唐建筑外观的异同。
天津城建大学2018年《818测量学》考研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要求准确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应用,遵循测量的程序与原则,掌握观测、计算与绘图等三种基本技能,能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测量的基本知识(10%)理解水准面和大地水准面的概念;掌握高斯投影的概念及性质;掌握我国常用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理解高程和相对高程的概念,以及我国高程基准的确定方法;理解直线定向的方法;掌握方位角、坐标方位角、子午线收敛角、磁偏角的概念;掌握点的平面位置的确定方法。
2.角度测量(10%)理解水平角、竖直角和竖盘指标差的概念;掌握测回法和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操作步骤和计算方法;掌握竖直角的观测步骤和计算方法;掌握水平角观测的误差来源及其减弱措施3.水准测量(10%)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与方法;理解水准测量的路线布设形式和方法,掌握水准测量外业实施步骤;理解闭合差的概念,掌握附合水准和闭合水准的内业计算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减弱措施。
4.测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10%)理解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理解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概念,理解偶然误差的统计特性;理解中误差、相对误差和极限误差的概念;掌握利用真误差计算中误差和利用改正数计算中误差的方法;掌握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的计算方法;理解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理解权的概念及权的确定方法;掌握加权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和加权平均值中误差的计算方法;掌握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方法;理解间接平差原理及其解算方法。
5.控制测量(15%)理解控制测量的概念、理解控制测量的作业步骤;理解导线测量的外业实施方法;掌握正算和反算;掌握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的计算方法;理解导线测量的严密平差方法。
理解前方交会、后方交会的原理。
6.地形图的基本知识(5%)理解地形图的概念和应表示的主要内容;理解比例尺和比例尺精度的概念;理解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理解不同形式的地貌类型等高线的特点;掌握地形图的判断方法;理解地形图的主要应用;掌握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
天津市考研建筑学复习资料建筑设计与建筑材料概述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建筑结构、建筑形式、建筑功能等多个方面。
在天津市考研建筑学复习资料中,建筑设计与建筑材料概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对这一部分进行详细讨论。
一、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1. 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建筑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功能要求,通过设计方案的创造性整合,以满足人们的居住、工作、学习等各种生活需求为目标的活动过程。
它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环境、功能等因素,力求在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等方面做到最好。
2. 建筑设计的原则(1)功能原则:建筑设计应以满足建筑功能为核心,充分发挥建筑物的使用价值。
(2)结构原则: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结构优化,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3)美学原则:建筑设计应追求美学价值,创造具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建筑作品。
(4)经济原则:建筑设计应注重经济性,合理利用资源,控制造价。
二、建筑设计的要素与步骤1. 建筑设计的要素(1)功能要素: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包括住宅、商业、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建筑所需的功能要求。
(2)空间要素:即建筑物的内外部空间布局,包括平面布局、高度、体量等要素。
(3)结构要素:包括建筑物的结构体系、结构材料和结构形式等要素。
(4)设备要素:包括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照明等设备系统。
2. 建筑设计的步骤(1)需求分析:对建筑功能需求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设计目标。
(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几种设计方案供选择,并进行评估。
(3)初步设计: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包括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等。
(4)深化设计: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结构设计、设备系统设计等。
(5)施工图设计:将深化设计方案转化为可供施工的图纸,包括平面图、剖面图等。
(6)施工与验收:根据施工图进行施工,并进行验收。
三、建筑材料的分类与选择1. 建筑材料的分类(1)金属材料:包括钢材、铝材、铜材等,常用于建筑结构、幕墙等部位。
考试科目代码:355 考试科目名称:建筑学基础招生专业:建筑学(专业学位)(全日制)--------------------------------------------------------------------------------------------------------本套试题共包括四个部分,请完整作答建筑设计原理部分:(一--二题共45分)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公共建筑分区的原则有哪些?2单一空间是构成建筑最基本的单位,对于研究它的形式处理与人的精神感受方面的联系,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3环境对建筑设计有哪些影响?4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规模的确定因素?5公共建筑剖面设计内容及应考虑的影响因素?二、论述及作图题(每题5分,共20分)1. 如图所示,请论述A、B、C三种空间比例类型各自的特点类型及适用范围。
2.某居住小区建设用地拟建住宅(耐火等级二级)用地范围及周边现状如图所示.规划条件为,建筑退用地红线5米,日照间距系数1.2,新建建筑考虑与已有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绘出多层住宅的最大可建范围,绘出高层住宅的最大可建范围,按设计条件标出相关尺寸。
考试科目代码:355 考试科目名称:建筑学基础招生专业:建筑学(专业学位)(全日制)------------------------------------------------------------------------------------------------------------------------------------------3.请以下图为原型,简述空间由开敞到封闭进行变化的4种手法考试科目代码:355 考试科目名称:建筑学基础招生专业:建筑学(专业学位)(全日制)------------------------------------------------------------------------------------------------------------------------------------------4.请结合课程内容及自己的观点,对建筑功能、形式和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论述。
考试科目代码:804 考试科目名称 :土木工程概论招生专业: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提示】: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1. 在我国,建筑设计的原则是( )。
A .耐久、可靠、美观;B .实用、大方、美观;C .适用、经济、美观;D .实用、耐久。
2.就现阶段来说,下列不属于土木工程未来发展方向的是( )。
A.高空;B.地下;C.太空;D.森林。
3.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600(m/s)se v =,场地覆盖厚度070m d =,则该场地类别应为()类。
A.I ;B.II ;C.III ;D.IV 。
4.考虑多台吊车竖向荷载时,多跨厂房的每个排架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不应()台。
A.1;B.2;C.3;D.4。
5.我国规范规定,设防烈度为7度时,框支层的层数不宜超过( )层。
A.2;B.3;C.5;D.7。
6.两端为固定支承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固端弯矩为( )2ql 。
A.1/6;B.1/12;C.1/24;D.5/48。
7.( )是工程结构中主要承受压力,有时也同时承受弯矩的竖向构件。
A.板;B.梁;C.柱;D.屋面。
8. 以下选项属于特种结构的是()。
A.电视塔;B.土生建筑;C.木结构;D.索结构。
9.因混凝土屋面膨胀,在砖墙中常引起()裂缝。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考研本学科主要有以下研究方向:城市建筑风格研究;城市居住生态环境研究;居住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
其各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为:1、城市建筑风格研究面对当前都市建筑风格趋同化、国际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在满足城市功能的前提下,如何延续都市自身的传统建筑文脉和地域特色,以保持原有都市的风貌和建筑风格。
我国众多的传统文化名城原有风貌正在消失的现状已经引起专家和普通百姓的忧虑和关注,尽管对这方面的研究开始较早,但远跟不上城市建设的速度。
同时,由于没有可操作性结论,因此不能引起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并指导实际工作。
我们对这方面的研究正是以可操作性研究为基础,探索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体现城市的建筑文脉和特色。
2、城市居住生态环境研究主要特色是:针对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状况,尝试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探索解决城市问题的对策,试图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理论框架体系,并以之重新认识城市的意义、功能及人类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行为,提倡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研究的重点针对新世纪城市发展道路,建设新型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环境品质的改善。
3、居住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主要特色是:针对城市住宅的商品化、我国传统的福利式住宅分配制度的改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条件和环境要求的改变,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居住建筑和环境。
住居,是国计民生的大事。
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与空间是建筑师的责任。
在满足居民居住的基本需求后,重点解决质的问题。
本研究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岩土工程(081401)4、环境岩土工程本方向是一门应用岩土工程学和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以便合理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工程地质环境的新兴学科。
本方向已经在区域稳定工程地质评价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目录天津城建大学2018年公开招聘硕士等人员公共科目大纲 (1)天津城建大学2018年辅导员、组织员岗招聘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2)天津城建大学2018年城市艺术学院硕士教师岗招聘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4)天津城建大学2018年外国语学院硕士教师岗招聘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4)天津城建大学2018年国际教育学院硕士教师岗招聘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6)天津城建大学2018年理学院硕士教师岗招聘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8)天津城建大学2018年体育部硕士教师岗招聘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9)天津城建大学2018年公开招聘硕士等人员公共科目大纲一、考试方式及适用对象2018年天津城建大学公开招聘硕士等人员公共科目笔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
本大纲适用于天津城建大学2018年公开招聘硕士等人员方案中报考所有岗位的人员。
二、作答要求应试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应试者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三、考试大纲主要测查应考者从事事业单位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潜能和技能。
考试内容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四个部分。
四、基本题型1.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主要考查应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
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根据考试目标,试题一般有两种题型: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
2.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查应考者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根据考试目标,共有三种题型: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阅读理解。
3.判断推理判断推理主要考查应考者的逻辑推理及判断能力。
判断推理能力测验分为语言文字和图形两大类,试题分为事件排序、图形推理、演绎推理等三种类型。
4.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着重考查应考者对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计算能力。
根据考试目标,资料分析试题一般有三种题型:图形、表格及文字试题的分析、计算。
天津城建大学2018年辅导员、组织员岗招聘专业科目考试大纲一、考试方式及适用对象2018年度天津城建大学辅导员、组织员岗招聘专业科目笔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
天津城建大学2018年《风景园林基础》考研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考试内容包括城市规划原理、中外园林史、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园林工程、花卉学、树木学等几方面的理论知识。
需要考生具备相关的风景园林实践知识,掌握一定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综合理解运用,触类旁通,展现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及在学习中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城市规划原理:满分20分。
要求考生了解并熟悉城市规划原理教材及有关参考书目中学到的关于城市规划学科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观点,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有关技术经济等问题。
了解城市用地分类,城市详细规划及居住用地规划的相关内容。
①考试内容以城市规划原理教材为主,辅以所列有关参考书目和城市规划的相关杂志及近年来的新观点和新思潮等内容。
②能准确地解释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各种名词和基本概念。
③能正确、清楚、简明扼要地表述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有关技术经济问题。
④能有理论、有实例、有分析、有观点的正确表述关于城市规划学科的各种理论、观点、思潮以及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满分40分。
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城市绿地规划的相关知识内容,明确城市绿地分类方法,掌握城市绿地建设指标和定额,能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程序参与绿地系统规划。
掌握城市景观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了解景观规划的内容和要求。
能较熟练地进行城市绿化植物多样性规划和树种规划。
掌握下列城市绿地分类规划及设计的方法和内容:①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②道路广场绿地③企事业单位绿地④公园等3.中外园林史:满分20分要求考生熟悉并掌握中外园林产生及发展的各个阶段,明确古典园林的类型和园林史的分期、特点,熟知中外古典园林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园林的特点,能了解部分有代表性园林的造园特色。
考生应在掌握古典园林史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有关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杂志和文献的新观点的理解,具有良好的叙述与综合分析能力以及通过文字进行良好表达的能力。
天津城建大学2018年《材料科学制备与技术》考研大纲招生专业代码:085213招生专业名称:建筑与土木工程(绿色墙体材料研究方向-专业学位)考试科目名称:材料科学制备与技术考试形式:笔试卷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各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技术的基本概念、制备原理以及其在各类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理解并掌握混凝土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新技术,了解新材料的研究发展趋势。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1.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与技术(约占40%)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土材料的定义、分类及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技术。
要求掌握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理解各种新型纤维增强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研究、混凝土微观结构及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
2.陶瓷材料及其制备与技术(约占20%)主要内容包括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的性能、特种粉体制备技术、成型方法、烧结技术和新型成型加工技术。
要求了解陶瓷组成、微观结构及其对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理解各种陶瓷材料的组成与物理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传统陶瓷和特种陶瓷制备方法和加工技术。
3.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与技术(约占20%)主要内容包括高分子的物理性质、高聚物材料的力学性能、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
要求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聚合物的流变性等性能,掌握高分子类防水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高分子材料成型新工艺。
4.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技术(约占20%)主要内容包括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和性能。
要求掌握水泥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原理、方法和技术。
三、试卷类型及所占分值总分:100分。
其中:名词解释(15分)、选择题(20分)、简答题(20分)、计算及论述题(45分)四、说明1、考题注重基本理论和概念;2、强调灵活性和综合能力。
五、参考书1.《材料制备科学与技术》,朱世富,赵北君编著,高教出版社2.《混凝土材料学》,管学茂,杨雷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3.《高分子材料》,高俊刚,李源勋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4.《复合材料》,吴人杰,天津大学出版社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课考试《建筑学基础》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适用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画图题、简答题、论述题●●参考书目:教材:高等学校的教学参考书:1、《中国建筑史》中国建工出版社2、《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中国建工出版社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4、《中国建筑史图集》5、《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基本内容:总纲及基本要求:1、总纲:建筑史是建筑学本科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对于它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中外建筑史的发展概况、规律,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设计信息,这对于建筑学的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2、基本要求:⑴熟练掌握建筑发展历史的基本脉络;⑵掌握各历史时期建筑的风格、流派以及特点;⑶掌握典型建筑(或布局)的设计人、平立面图(教材上)及主要特点;⑷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一些相似或相近的建筑风格、流派进行比较与分析;⑸对一些理论问题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进行分析和论述,表达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⑹对现代建筑应该广泛涉猎,弥补教科书上的不足;⑺答题中尽量多采用图文并茂形式,可以更好的说明试题,并表现本专业特色。
考核重点:1、考生对各时代建筑特点、结构形式及技术情况的掌握;2、考生对各时代代表性建筑的掌握;3、考生对整体风格的全面把握;4、考生对各时代有代表性的建筑师的了解。
涵概内容及要求:1、《中国建筑史》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了解各时期建筑发展的情况,尤其注意它对后期建筑形成的影响。
§1 原始社会建筑原始居住方式的种类,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2 奴隶社会建筑各朝代建筑、城市特点: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3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各朝代建筑、城市特点: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4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各朝代建筑、城市特点: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考试科目代码:833 考试科目名称机械设计基础招生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提示】: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一、填空题 (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非矩形螺旋副自锁条件为 。
螺旋升角越小,螺旋副传动效率越(高或低)。
2.齿轮传动的重合度越大,表示同时参与啮合的轮齿对数越 (多或少),齿轮传动也越 。
3.在使用缝纫机时,有时会出现踏不动或带轮反转的现象,这是因为机构正处于位置引起的。
4.为保证带传动的工作能力,一般规定小带轮的包角度。
为使三角带传动中各根带受载均匀,带的根数不宜超过根。
5.平面四杆机构中,若各杆长度分别为a=30mm,b=50mm,c=80mm,d=90mm,当以a为机架,则该四杆机构为。
6.平键的工作面是键的面;楔键的工作面是键的面。
7.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值越大,则轴承的承载能力越(高或低)。
在相同工作条件的同类型滚动轴承,通常尺寸越大,其寿命越(长或短)。
8.带传动的主动轮直径d1 =180mm,转速n1=940r/min,从动轮的直径为d2=710mm,转速n2=233r/min,则其弹性滑动系数ε为 。
9.由于渐开线齿轮的传动比等于 ,所以即使两轮的安装中心距略有偏差,也不影响两轮的传动比。
10.要将主动件的连续转动转换为从动件的间歇转动,可用 机构。
二、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下面的联轴器中,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并可缓冲、吸振的是( )。
A凸缘联轴器 B万向联轴器C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D齿式联轴器2.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没有发现局部自由度,则机构自由度就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3.高速凸轮机构,为减少冲击振动,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应选取( )运动规律。
355《建筑学基础》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建筑学基础》考试是为报考建筑学方向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设置,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建筑学理论知识素养。
二、考试目的和要求《建筑学基础》包含《中外建筑史》、《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及《建筑构造》三部分内容。
主要考核对建筑学基础知识的把握情况和灵活应用的能力。
考核的目的主要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建筑理论以及专业综合知识修养,是否具备理论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在建筑创作中运用专业综合知识的能力。
《中外建筑史》主要考核考生能否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外古典建筑和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历史、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了解欧美现代建筑流派及其理论;了解中外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了解中外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主要考核考生能否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了解国家,地方有关建筑设计的政策法规。
了解国内外建筑与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和发展动向。
《建筑构造》主要是考核考生对常见的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面掌握情况,以及应用所掌握的知识来灵活设计一些简单常见的建筑构造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满分150分。
2. 答题时间:3小时。
3. 考试内容的比例:《中外建筑史》、《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各占试题满分的1/3。
4. 题型构成:(1). 概念题:约20%(2). 简答题;约30%(3). 绘图题:约20%(4). 论述题及分析题:约30%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中国建筑史部分第一篇绪论第一章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概述(1)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2)近现代城市类型及变化特点(3)中国近现代建筑师的活动情况和创作思想第二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与延续性(2)建筑分类(3)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及空间特征第三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原始社会建筑特征(2)奴隶社会建筑特征(3)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特征(4)封建社会中期建筑特征(5)封建社会后期建筑特征第二篇史官文化与城市、宫殿、住宅第一章城市(1)城市起源与发展(2)城市选址(3)筑城办法(4)城市布局结构(5)中国城市建设第二章宫殿(1)早期宫殿形制(2)发展中的宫殿形制(春秋至南北朝)(3)成熟的宫殿形制(隋唐)(4)过渡阶段(宋、元、明初)(5)明、清北京故宫第三章住宅(1)起源与发展(2)横向分布及各地建筑特征(3)学习意义(4)实例分析第三篇宗教文化与坛庙、陵墓、寺观第一章坛庙(1)自发宗教与坛庙(2)坛庙建筑的内容(3)礼与坛庙(4)实例第二章陵墓(1)原始宗教与墓葬(2)陵墓的组成(3)陵墓建筑实例第三章寺庙、塔、观(1)佛教寺院(2)塔与石窟(3)道教祠观(4)伊斯兰教清真寺第四篇士大夫文化与园林(1)园林的产生与发展(2)演变的影响(3)格式塔原理看中国园林的意境(4)中国古典园林分析(5)私家园林的设计步骤及一般设计手法第五篇中国古代建筑技术(1)中国古代建筑组成及特征1、平面2、立面3、剖面4、设计与施工特点(2)特色与作法1、类型2、屋顶3、大木作4、小木作及诸作选用教材:潘谷西主编.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主要参考书:刘敦桢主编. 中国古代建筑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二、外国建筑史部分绪论史前社会的建筑(1)人类文化发源地说(2)史前社会建筑的发展概况;第一篇欧洲奴隶制社会的建筑第一章古埃及建筑(1)了解古埃及金字塔的演化形成过程;(2)理解古埃及神庙建筑;(3)了解古埃及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
天津城建大学2018年《建筑学基础》考研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中外建筑历史三部分
(1)建筑设计原理部分(45分)
要求学生掌握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住宅建筑设计原理、高层建筑设计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及方式、建筑的艺术处理手法以及环境处理方法。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知识全面、能解决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了解当代建筑设计思潮,了解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及原理。
(2)建筑构造部分(45分)
要求学生基本概念清楚﹑知识全面,掌握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基本的构造设计方法;能够清晰﹑完整、准确的绘制典型部位的构造及做法,掌握较为先进的建筑技术。
理解建筑设计相关规范的含义及应用。
(3)建筑历史部分(60分)
包括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
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建筑历史发展演变的进程,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各种建筑特点;掌握典型的古典建筑技术的做法名称;能够分析历史上各种建筑创作思想、总结传统经验以适应现实需要。
考生应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阅读理解、叙述、绘图与综合分析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考试科目试卷题型:
试卷一般都含有名词解释、填空、绘简图、简答、评述等内容(具体题型会根据内容调整)。
2、考试内容及比例:
①建筑设计原理(约占45分)
内容包括:民用建筑设计原理、住宅设计原理、高层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绿色建筑设计原理
掌握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民用建筑的基本组成、特点、分类、作用以及建筑设计阶段的内容及过程;建筑设计中如何进行总体环境布、功能分析、交通流线组织;多种建筑结构形式的特点,中小型建筑设计的结构形式的选择、结构、设备专业技术特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民用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的基本方式;建筑形式美原则及基本构图原则;民用建筑设计艺术处理的特点、空间处理及外部体型处理的方式;目前国内外建筑设计领域的主要动态和发展趋势。
掌握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套型设计及各类空间设计的原则、了解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方法。
掌握住宅建筑立面设计方法。
掌握高层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空间组合方式、交通组织方式等。
了解城市规划原理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内容,掌握建筑设计通则及规范的相关内容。
了解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技术。
②建筑构造(约占45分)
要求掌握中小型民用建筑构造基本原理;掌握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方法;掌握常用及新型建筑材料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能;了解建筑工业化以及大型公共建筑构造的一般构造原理和基本构造方法。
了解高层建筑主要部位的构造特点及做法;能根据方案设计图综合运用建筑构造理论和方法、建筑材料及一般结构知识进行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平﹑立﹑剖面及构造详图的设计。
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绘制方法。
③中国建筑史(约占30分)
主要内容包括典型建筑及做法名词解释;重要建筑史实;典型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结构)、屋顶和建筑类型形象及著名建筑作品形象。
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建筑,亦可包括近现代建筑同古代传统的关联。
要求考生了解中国建筑发展中形成的各种法式规则及其社会文化意义,了解中国建筑的材料构造技术对造型的影响;掌握中国建筑的基本类型、它们的形成过程、典型特征和现有著名实物,能从各时代作品的演变(包括城市和园林)、从群体到单位、从结构到装饰对它们做出叙述与评论。
④外国建筑史(包括古代及近现代)(约占30分)
要求比较准确地表达典型历史建筑风格或著名作品以及其平、立、剖面或结构与造型特征;内容包括历史时间,主要建筑风格、建筑思潮及其历史文化背景与艺术特点,著名人物与观点,著名作品特征等各方面史实。
对历史上的建筑形式特点、建筑艺术观点等做出分析评价。
参考书目: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三版张文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三版朱昌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构造(上)》第社四版李必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构造(下)》第四版刘建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史》第五版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四版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