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之病句突破辨析和修改搭配不当的语病素材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9
高考二轮复习语用专题辨析并修改病句:搭配不当知识梳理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
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的搭配要符合这一结构规律。
搭配不当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是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
常见的搭配不当类型有以下几种:搭配不当类型1.主谓搭配不当2.动宾搭配不当3.主宾搭配不当4.动补搭配不当5.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6.关联词搭配不当7.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用来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并列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如: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
解析:1.先划分句子成分:(局部生态环境的)(定语)改善(主语)〔并不能〕(状语)遏制(谓语)(整体恶化的)(定语)态势(宾语),(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定语)速度与面积(主语)〔仍然在不断〕(状语)扩大(谓语)。
2.分析:“速度”不能“扩大”。
判断主谓是否搭配合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凭借语感,判断句子是否顺畅;(2)重视语法分析,确定主语和谓语;(3)注意多个主语和单个谓语是否顾此失彼;(4)注意是否暗中更换主语。
常见主谓搭配不当类型:1.主语+谓语。
语句的主语和谓语都是单个词语,语义上搭配不当。
两者往往离得较远,考生容易忽略。
如:高考改革定会借助更多专家的力量,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才出台。
【主语“高考改革”和谓语“出台”不能搭配,可在“高考改革”后加“方案”。
】2.主语+复杂谓语。
语句中,主语只有一个,但谓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容易造成主谓搭配不当的现象。
3.复杂主语+谓语。
主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语句,容易与后面的谓语搭配不当。
修改下面病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一生,创作了九十多部小说,给世界文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答案】1.先划分句子成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定语)一生(主语),创作了(谓语)(九十多部)(定语)小说(宾语),〔给世界文学〕(状语)留下了(谓语)(宝贵的)(定语)遗产(宾语)。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题中的搭配不当考得比较多,句子各成分之间的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8种形式,分别是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并列短语做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否定不当。
下面就搭配不当的各种情况作细致分析,帮助考生一举学会做病句中的搭配不当题。
1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并列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错例1: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全国Ⅰ卷)【解析】“社会公众专利意识”与“不断提高”不能搭配,可改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专利意识不断增强”。
错例2: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
(辽宁卷)【解析】搭配不当和表意不明,只有“挖掘机”才能“挖土”,这些机器车辆,也不可能自动听指挥,应改为:“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工作。
”错例3: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天津卷)【解析可将“创造的”改为“创造了”,使主语为“王维”。
错例4: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湖南卷)【解析】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承前省略了,如果补出主语来,这个分句就是“中国史学家显示出学术含量”,主谓搭配不当。
在“越来越”前加“其著作”。
错例5:蚂蚁治疗类风湿专科门诊开诊不久……小小蚂蚁的神效开始走向世界。
(《生活与健康报》)错例6:冬季天寒,乘客迅猛增大。
(《北京交通安全》)错例7: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错例8: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辨析和修改搭配不当的语病搭配不当,主要是指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之间.附加成分与中心词之间搭配不当。
一、主谓搭配不当1.有的句子主语或谓语使用的词语不恰当,造成病句。
例如:①就这样,竞赛搞得轰轰烈烈,增产节约的战场越来越开阔,工人们的劲头越来越高。
分析:句中“劲头”习惯上只说大小,不说高低,“高”应改为“大”。
②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首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
(1992年全国高考试题)分析:紧缩后为“运载火箭圆满成功”,显然主谓不当。
应去掉“首枚”前的“的”字,让“我国……发射……火箭”主谓短语作主语。
③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2004湖南卷)分析:该句后一分句主语是"生产量",谓语是"供应""销往"。
一看便知不搭配,应删"的生产量"。
④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2004吉林卷)分析:后一分句的主语"时间"与谓语"进行"不搭配。
删"进行"。
2.有的句子主语或谓语是并列短语,前后不能一一搭配,造成病句。
例如:①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分析:“官兵”可以“放弃休假”,“消防车”不可以说“放弃休假”“坚守岗位”。
应该把"210辆消防车”删去。
②这些琐细平凡的小事,是他生命火花的闪耀,是他对党的无限热爱,对人民无限忠诚,是他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境界的体现。
分析:主语“小事”和谓语中的第二个“是……热爱,……忠诚”搭配不当。
可改为“是他对党的无限热爱,对人民无限忠诚的体现。
”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转变。
高考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详解一、语序不当1.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
例:在这次校运动会上,作为代表队的我们班一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句中“我们班”是种概念,“代表队”是属概念,前者(定语)限制后者(中心语)。
画线句应改为“作为我们班的代表队”。
2.定语、状语错位。
例:这种设施要不要更新,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句中“广泛”是修饰“议论”的,作定语,在句中却放在“引起”前充当谓语动词的状语,明显不合适,画线处应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议论”3.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例:王总把我们几个厂里的部门经理召集到一起,语重心长地说:“只要大家能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就一定能把我们厂的经济效益搞上去!”句中“几个厂里的部门经理”有歧义。
是几个厂的经理呢,还是一一个厂里的几个经理?根据句意,“几个”应作“部广门经理”的定语,要把这个意思明确下来,应改为“厂里的几个部门经理”。
注意: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4.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例:这期培训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办的。
“联合”和“于今年五月底”都是作动词“举办”的状语,这两个状语应互换位置,改为“于今年五月底联合”。
注意:多项状语排列大致为: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c.表范围或频率的;d.表情态或程序的;e.表对象。
5.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例:如果我们只注意目前的利益,而忘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或只看到长远目标,而看不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历的步骤,就会背离党的基本路线。
“如果”要放在“我们”后面,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就要放在主语的后面;当各分句是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就要放在主语的前面。
6.分句位置不当。
一般句子的结构与成分图(定语)+ 主语+(状语)+谓语+(补语)+ (定语)+宾语主语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宾语一般也由名词和代词充当。
判断病句的方法(1)(一)、紧缩法。
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
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于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
例如: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
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缩法也适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
例如: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
”这样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
紧缩法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
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
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
(二)、类比法。
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
例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个经验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个经验值得他们的学习”“这个经验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三)、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例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辨析病句类型的口诀:辨析病句要认真,雾里看花莫慌神;基础知识先到位,再察病源记类型。
语序颠倒结构乱,搭配失调意不明;成分残缺或累赘,逻辑荒唐理不真。
辨识从来有标准,合符规范当乎心。
或凭语感漫审读,多年经验不可轻;或将枝干勤疏理,删繁就简看得清;或造样句多类比,伪装识破现原形;或推事理查判断,偶向逻辑求救兵。
句首出介词,当心残缺或赘余;句中并列词,注意逻辑和搭配; 句中关联词,位置搭配要恰当;句中有代词,指向明确细辨析; 数量词看对象,数量减少不成倍;不及物不带宾,因果复句防赘余; 见到长句莫心急,定状叠加有章程;见到短句莫大意,赘语多从此处生;见到“是”“否”找对应,小心双提与单承;见到“无”“不”快相乘,多重否定迷宫深。
语修逻上功夫到,确保辨句不失分!一.语序不当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定语与中心词语序不当虚词位置不当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主语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方法1、记典型句子各一个,找出对应词性,逐一套用――查中心词前多层修饰语的语序(中心词可以是全句的主谓宾,也可以是句中的某个带修饰语的名词或动词)1.多层定语的次序。
(记句子――谁的-多少-怎样的-属性)牢记类句: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篮球(e 名词)女(f名词)教练。
例句①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2.多层状语的次序。
(记句子――何时-何地-何范围-何种情态,“怎样”--表对象“同谁”)。
牢记类句: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
例句①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床上。
方法2、一般来说,修饰语和虚词放在谁的前面就修饰谁。
要查看修饰得是否合适。
例句①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工作,就可能会出问题。
运用:原名想表达的意思是要“趁现在赶快检查工作”,“不”是虚词,现在放在“赶快“的前面,成了修饰“赶快检查一下工作”,而遗漏了“趁现在”的意思,所以语序不当。
辨析和修改搭配不当的语病搭配不当,主要是指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之间.附加成分与中心词之间搭配不当。
一、主谓搭配不当1.有的句子主语或谓语使用的词语不恰当,造成病句。
例如:①就这样,竞赛搞得轰轰烈烈,增产节约的战场越来越开阔,工人们的劲头越来越高。
分析:句中“劲头”习惯上只说大小,不说高低,“高”应改为“大”。
②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首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
(1992年全国高考试题)分析:紧缩后为“运载火箭圆满成功”,显然主谓不当。
应去掉“首枚”前的“的”字,让“我国……发射……火箭”主谓短语作主语。
③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2004湖南卷)分析:该句后一分句主语是"生产量",谓语是"供应""销往"。
一看便知不搭配,应删"的生产量"。
④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2004吉林卷)分析:后一分句的主语"时间"与谓语"进行"不搭配。
删"进行"。
2.有的句子主语或谓语是并列短语,前后不能一一搭配,造成病句。
例如:①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分析:“官兵”可以“放弃休假”,“消防车”不可以说“放弃休假”“坚守岗位”。
应该把"210辆消防车”删去。
②这些琐细平凡的小事,是他生命火花的闪耀,是他对党的无限热爱,对人民无限忠诚,是他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境界的体现。
分析:主语“小事”和谓语中的第二个“是……热爱,……忠诚”搭配不当。
可改为“是他对党的无限热爱,对人民无限忠诚的体现。
”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转变。
分析:主语是并列短语"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谓语是"提高和转变",其中"消费水平"只能用"提高","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只能用"转变",应将"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对调。
二、主宾搭配不当例如: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1996高考题)分析:句中并列短语"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作宾语,只有"严肃处理"与中心词"事件"搭配,"批评教育"不能。
三、动宾搭配不当1.有的句子动词谓语部分或宾语部分选用的词不恰当,造成动宾搭配不当。
例如:①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培养新生力量,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史学后继无人的状况。
分析:句中“解决”和“状况”不相应。
或把“状况”改为“问题”,或把“解决”换成“改变”。
②今晚,天津队将同北京队争夺团体冠亚军。
分析:句中“争夺”和“冠亚军”不相应。
可把“冠亚军”改“冠军”。
2.有的句子动词谓语或宾语不止一个,前后不能完全搭配,造成病句。
例如:①这个文学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1993年“六省市”高考试题)分析:句中“培养”和“失足青年”不相应。
把“和培养”删掉。
②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分析:句中“安排”和“应注意的问题”不相应。
可把“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删去,或改为“并讨论了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③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2004重庆卷)分析:这是一个单句。
谓语"看到"所带的宾语有"乡亲"、"小屋"、"街道"、"乡音",显然"乡音"是不能"看到"的。
四、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1.定中不搭配例如:①《女神》是五四时代的产物,其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突出地表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分析:句中“杰出”修饰的对象一般是人物或其才能,成就等,而不包括某一事物的“意义”。
可把“杰出”改成“巨大”、“重大”、“伟大”等。
②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分析:句中“研制””开发”与“新工艺”、“新技术”不能一一搭配。
可改为“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
③“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2004辽宁卷)分析:句中并列短语"深刻而宽广"作定语修饰"内涵"。
"内涵""深刻"可以,"宽广"显然不妥,应改为"丰富"。
④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采集50万朵的花粉。
分析:花粉是不可数名词,因此不能用数量词限制或修饰,应将"朵"后加上"花"字,使之构成名词来限制花粉。
注意:数量词与不可数名词(短语)不能搭配。
2.状中不搭配例如:①每个人都必须深刻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分析:句中“深刻”不能修饰人的动作,一般修饰人的精神活动。
可把“深刻”改为“积极地”。
②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和政策上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分析:句中“从理论和政策上”与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不能搭配。
可改为“从理论上作了深刻的说明,从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
③人们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残疾人作家的发言。
分析:"以亲切的目光" 同"注视"搭配,同"倾听"不搭配。
应改为"人们都以……目光着这位残疾人,倾听着他的发言"。
五、介宾搭配不当例如:①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分析:句中介宾搭配不当,把“关于”改为“对”。
②陈小珊省吃俭用,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给蓟县希望工程小学师生买了一批工具和学习用具。
分析:句中介宾搭配不当,把“把”字改为“用”字。
六、中补搭配不当例如:真对不起,上次我们对你照顾得太不周全了。
解析:"周全"与"想、考虑"搭配,此处应改为"周到"才能同谓语"照顾"搭配。
七、两面同一面搭配不当例如: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004青海卷)分析:“好坏”“优劣”“高低”都是两方面,后文如果仅仅是“发展”的话,尚有快慢之分,而句中是“健康发展”,只能是一方面,显然无法同前面对应。
修改和辨析语序不当的病句语序不当,主要是指在造句时词语的排列顺序或不符合语法结构的规则,或不符合人们的习惯。
一、多层修饰语错位有些句子的中心词前常有多层修饰,其排列必须讲究一定的次序或符合一定的语言习惯,否则就会造成修饰语错位,最常见的是多层定语或多层状语错位。
(一)多重定语顺序不当多重定语一般规律是: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定语离中心词最远;其次是表示中心词“怎么样的”动词、动词性短语;再次是表示中心词“什么样的”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离中心词最近的是表示“性质的”名词或名词短语。
例如:1、国家队里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2、两位优秀的有三十年教龄的我校语文老师被选为市人大代表。
解析:应把表领属的“我校”移到最前面,将“优秀的”放在“教龄的”之后。
属于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语序一般是:领属性词+数量+动词(短语)+形容词+名词+中心词。
(二)多重状语顺序不当多重状语按照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它们的排列顺序一般是:离中心词最远的应该是表示时间的或表示原因、目的的词语;接着是形容词或一般副词;再次是表示地点或方向的词语;离中心词最近的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
例如:1、他星期天又在图书馆里埋头钻研了一整天。
2、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就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解析:应把状语“任意”移到“列强”之后。
属于多项层语语序不当。
多层状语的语序一般是:条件+时间+处所+范围或否定+程度+情态+对象+中心词。
如,几位非典康复人员在医护人员陪同下昨天在医院里都十分高兴地同家人见了面。
如果有表对象的介宾短语,则介宾短语必须紧靠中心词。
3、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2004湖南卷)解析:应将“没有”移到“把自己……感受”前面,让“把自己……感受”紧靠中心词“倾注”才通顺。
二、修饰语与中心语错位诊断这种句子的病因,可采用紧缩句子的办法。
只留下句子的主干成分,即容易找到病因之所在。
例如:1、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冷战。
解析:句中的“不禁”一词,应修饰“打”,这里让它修饰“寒风”的谓语“使”。
造成语序颠倒,层次不当。
应把“不禁”移到“打”之前。
2、我认为青少年的大多数是好的。
解析:句中的“大多数”一词应修饰“青少年”,这里却让“青少年”修饰“大多数”,语序颠倒应该把“青少年”与“大多数”的位置调换一下。
3、作为一种助学贷款的消费信贷,市场需求的潜力很大。
大力发展这项贷款业务,为商业银行开拓信贷市场,培育业务增长点提供了契机。
解析:“助学贷款”属于“消费信贷”的一种,应改为“作为一种消费信贷的助学贷款”。
属定语与中心语错位,4、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对抵御这次国家金融风暴的冲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解析:应将“充足”后加“的”,调至“国家外汇”前,变成“充足的国家外汇储备”,以和第一句结构相同。
属谓语与定语错位.三、复句中分句的次序不当。
此病常出现于递进、承接、因果关系的复句中。
分句次序不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同一层次内部分句次序乱排。
例如:如果能够学得超过前人,也不要自满自足,大夸自己的成绩,否则就会一落千丈,就会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