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体育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282.66 KB
- 文档页数:15
大学一年级体育理论考试试题库《大学现代体育》第2章走、跑、跳、投与健身李岳峰一、选择题:1、要强壮心脏,增加心博出量,脉博增至100次/分以上,应以速度行走。
(B)A、500米/小时B、5000米/小时C、3000米/小时2、距离5公里的快步走要求每分钟走步。
(B)A、200步B、190步C、180步3、远足时以中速行走的时间以小时为宜。
(A)A、1小时B、1.5小时C、2小时4、规则上竞走的定义是脚与地面保持接触,连续向前迈进,没腾空过程,且要求腿触地瞬间至身体垂直部位应该。
(A)A、伸直B、弯曲C、略弯后伸直5、发展有氧代谢能力的跑应以跑为主。
(B)A、快速跑B、耐久跑C、跨拦跑6、长跑脚落地时应是顺势打开小腿缓冲着地,用向后“扒地”。
(A)A、全脚掌B、前脚掌C、脚后跟7、跑步时要求上体保持正直或适当前倾,手臂应摆动。
(C)A、直臂前后摆动B、屈臂左右摆动C、屈臂前后摆动8、利用下坡跑训练步频时,要采用适当的下坡角度,一般以为好。
(A)A、20°—30°斜坡B、40°—50°斜坡C、60°左右斜坡9、现在运动医学界都采用12分钟跑来测定一个人的心肺功能与耐久跑能力,一般成年男子以跑完米为合格。
(B)A、2200米泉市B、2400米C、2000米10、马拉松跑的距离应为公里。
(C)A、53公里B、41.812公里C、42.195公里11、跳远、三级跳远比赛,前8名运动员,每人预赛投3次,决赛投3次,其成绩的确定以最高成绩为最后成绩。
(A)A、全赛中B、决赛中C、预赛中12、跳高、撑杆跳高比赛中如遇成绩相等,应首先看决出名次。
(B)A、全赛中失败次数多少B、成绩相等高度上试跳次数多少C、同一高度上失败次数多少13、跳高、撑杆跳单项比赛时,横杆的升降高度每次应分别为厘米。
(A)A、2—5B、3—10C、4—614、助跑投掷可增加投掷器械出手时的。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追求肌肉发达的锻炼可采用()重量而重复次数在7~12次的练习。
A、较小或中等B、中等或较大C、超大D、极限答案:C2.耐力锻炼的效果与运动频率的关系基本上成()。
A、正比B、不等C、对等D、反比答案:A3.人类形态学把()作为一个综合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发育状况的整体指标。
A、身高B、胸围C、肌肉力D、体重答案:D4.决定运动负荷的因素是()。
A、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B、运动速度和运动时间C、运动节奏和运动时间D、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答案:D5.根据学校的特点,大学生在制定锻炼计划时,应以()为锻炼周期。
A、一个月B、三个月C、一学期D、全学年答案:C6.根据我国体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育用于广义时,通常就是指()。
A、竞技体育B、体育教育C、健康教育D、体育运动答案:D7.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体现。
A、套路运动B、搏斗运动C、武术功法和技法D、硬气功答案:C8.以下哪种训练方法是发展快速力量最常用方法。
A、大重量的极限力量练习B、中小重量的快速练习C、长距离的跳跃练习D、小重量多重复次数的练习答案:B9.健美操是融体操、舞蹈和()为一体的一项运动。
A、武术B、拳击C、音乐D、柔韧答案:C10.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骨密质可增厚()毫米。
A、0.5-1.0B、1.5-8C、8-12.5D、12-20答案:B11.()提出了“体育乃是一个由儿童至成年整个发展过程的一个部分”的学说。
A、英国哲学家洛克B、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法国教育家顾拜旦D、法国起蒙思想家卢梭答案:D12.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关节损伤是()。
A、腕关节B、肩关节C、踝关节D、挫伤答案:C13.最大力量练习时,它的负荷强度一般掌握在()。
A、50%~60%B、60%~70%C、80%~95%D、75%~90%答案:C14.人在完成某种运动表现的力量,若不考虑与本人体重的关系,称为()。
一、什么是亚健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亚健康是一种自感不适,但检查无病,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
饮食不合理,休息不足,特别是睡眠不足,过度紧张,压力太大,长久的不良情绪影响是产生亚健康的主要原因。
即适时缓解过度紧张和压力,顺应好生物钟,调整好休息和睡眠,通过有氧代谢运动等增强自身免疫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可以有效预防亚健康。
二、试述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1体育锻炼能促进心肌增厚,增加心肌纤维中收缩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使心肌中毛细血管大量增生,心肌的重量、容积、横断面等有所增大,经常参加锻炼的人的心机重量比一般人的心机重量100-150克,心肌容量打240-250毫升,心肌横切面大2-3厘米。
2体育锻炼能促进心肌有力,心搏徐缓。
心缩力增大和每搏血液输出量增大,使心肌机能得意增强。
二、体育锻炼能发展人体的哪些身体素质?发展力量素质发展速度素质发展耐力素质发展灵敏、柔软性素质提高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三、为什么体育锻炼必须持之以恒?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具有“用进废退”的特点,因此,只有坚持经常有规律地进行锻炼,锻炼效果才明显、持久。
虽然短时间的锻炼也能对身体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一旦停止锻炼后,这种良好的影响作用就会逐渐消退。
一次性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但这种作用自停止体育锻炼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就会消失。
四、简述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操作方法?1、身高:方法:受试着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测量计的底板上,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
测试人员站在受测试着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受测试者头顶,读数。
2、体重:测试方法:受测试者赤足,站在秤台中央,衣着短裤、短袖。
3、肺活量:方法:受测试者面对仪器站在,手持吹起口,先进行一到两次的深呼吸,向口嘴处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呼气至不能呼出为止。
每人两次,读数。
4、握力:方法: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成直立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一手持握力计全力紧握。
大一体考理论知识点一、基本概念体育考试是大学生选拔体育课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身体素质和理论知识的综合评价。
大一体考理论知识点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方面内容。
二、运动解剖学1. 骨骼系统:了解人体骨骼的构成、主要骨骼名称及其位置、骨骼系统的功能等。
2. 肌肉系统:掌握人体肌肉的分类、肌肉功能、肌肉名称及其位置等。
3. 关节系统:理解人体关节的分类、关节结构、关节功能等。
三、运动生理学1. 心血管系统: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 呼吸系统: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了解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3. 营养与能量代谢:理解营养对运动的重要性,掌握运动中的能量代谢过程。
四、运动心理学1. 运动心理学基本概念:了解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
2. 运动心理素质:掌握自信心、注意力、动机、意志力等运动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3. 运动心理调控:了解运动中心理调控的方法和技巧,如放松训练、形象训练等。
五、运动训练学1. 运动训练基本原理: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如适应性原理、超负荷原理等。
2. 训练方法与计划: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的制定。
3. 运动损伤与康复: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措施,以及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六、总结通过对大一体考理论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体育考试的成绩。
不仅能够更科学地进行运动训练,还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所以,希望大家认真对待大一体考理论知识的学习,为自己的体育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就是大一体考理论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一体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体育课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其主要任务是()。
A. 传授体育知识B. 增强体质C. 培养体育兴趣D. 以上都是答案:D2.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包括()。
A. 缓解焦虑B. 增强自信C. 增加抑郁D. 改善情绪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有氧运动的特点?()A. 强度低B. 有节奏C. 持续时间较长D. 无氧代谢供能答案:D4. 运动中出现肌肉拉伤的主要原因是()。
A. 肌肉力量不足B. 肌肉柔韧性差C. 肌肉疲劳D. 以上都是答案:D5. 运动后不宜立即进行的活动是()。
A. 休息B. 补充能量C. 洗冷水澡D. 拉伸放松答案:C二、填空题1. 体育锻炼的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面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经常性原则、个别性原则、适量性原则2. 运动处方的FITT原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requency(频率)、Intensity(强度)、Time(时间)、Type(类型)3. 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擦伤、扭伤、拉伤、骨折4. 运动后恢复的三个阶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动后即刻恢复、短期恢复、长期恢复5. 运动中补充水分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少量多次、避免过冷、及时补充三、判断题1. 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可以预防运动损伤。
()答案:正确2. 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可以快速补充流失的水分。
()答案:错误3. 运动后立即进行冷水浴可以快速恢复体温。
()答案:错误4. 运动后立即躺下休息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答案:错误5. 运动中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帮助。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体育的本质功能是()A. 娱乐B. 竞技C. 教育D. 社交答案:C2.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格言是()A.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B. 更快、更高、更强C. 公平竞争D. 团结、友谊、进步答案:B3. 下列哪项不属于田径运动项目?()A. 短跑B. 长跑C. 跳远D. 游泳答案:D4. 体育比赛中,裁判员的最终判决是()A. 可以申诉B. 不可更改C. 可以复议D. 可以上诉答案:B5. 以下哪项是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A. 射门B. 投篮C. 挥拍D. 击球答案:B6.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A. 身体素质B. 运动技能C. 团队精神D. 以上都是答案:D7.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是其竞技状态的重要体现。
A. 心理素质B. 身体素质C. 技术能力D. 战术运用答案:B8. 以下哪项是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则?()A. 每队上场人数为5人B. 比赛分为4节,每节15分钟C. 比赛用球为5号球D. 进球得分多的一方获胜答案:D9.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的培养。
A. 学生的兴趣爱好B. 学生的专业技能C. 学生的竞技水平D. 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答案:D10.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是其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A. 装备B. 场地C. 教练D. 意志品质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A. 运动技能B. 运动兴趣C. 团队合作D. 公平竞争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属于体育比赛中的不正当行为?()A. 服用兴奋剂B. 故意伤害对手C. 拒绝裁判判决D. 比赛中使用违禁设备答案:ABCD13. 体育活动对青少年有哪些积极影响?()A. 增强体质B. 培养意志C. 促进社交D. 提高学习成绩答案:ABC14. 以下哪些是体育比赛中的常见项目?()A. 乒乓球B. 排球C. 围棋D. 网球答案:ABD15.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应遵守哪些原则?()A. 尊重对手B. 遵守规则C. 全力以赴D. 保持公平竞争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但对心理健康没有影响。
大一体育课考试知识点体育课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
在大一体育课的考试中,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大一体育课考试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系统性地准备考试。
一、篮球知识点1. 犯规和技术犯规:了解篮球比赛中的犯规和技术犯规的具体规定,如进攻犯规、防守犯规、侵犯对手个人隐私等。
2. 球场规格和布局:掌握标准篮球场的尺寸,了解场地的布置和标志的含义,例如三秒区、罚球线等。
3. 球队战术:了解篮球比赛中常见的战术,如固定战术、快攻战术、盯人防守等。
4. 基本技巧:掌握篮球的基础技巧,如传球、投篮、运球、盘带等,并能熟练地进行实际操作。
二、足球知识点1. 规则和比赛规章: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和规章制度,如比赛时间、换人规则、越位判罚等。
2. 球场规格和布局:熟悉足球场地的尺寸和布局,了解球场标志的含义,如中圈、禁区等。
3. 个人技术:掌握足球的个人技术,如传球、射门、带球、争顶等,并能在实际比赛中运用。
4. 团队战术:了解不同的足球战术,如442、433、352等,并能灵活应用于比赛中。
三、排球知识点1. 规则和比赛规章:了解排球比赛的规则和规章制度,如发球顺序、总传三次、进攻方式等。
2. 场地规格和布局:熟悉排球场地的尺寸和布局,了解场地标志的含义,如界线、中线等。
3. 基本技术: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如发球、扣球、传球、接发球等,并能灵活运用于比赛中。
4. 配合和战术:了解排球比赛中的配合技巧和战术,如二传、拦网、进攻组合等,并能在团队中进行协同配合。
四、田径知识点1. 赛事项目:了解常见的田径赛事项目,如短跑、长跑、跳远、铅球、引体向上等,包括项目的规则和技术要领。
2. 训练方法: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训练方法,如耐力训练、灵敏度训练、力量训练等,并能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科学训练。
3. 技术要点:掌握各项田径项目的基本技术要领,如起跑姿势、转身技巧、投掷技术等,并能进行正确的操作。
大学一年级《单选题》题库1根据我国体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育用于广义时,通常就是指D:体育运动2根据目的、对象和社会施予的影响不同,目前普遍认为,体育可由哪三个主要部分组成?A: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3学校体育作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它D:既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民体育的基础4学校体育在解决与之有关的各项任务中,应以下列哪项任务为中心?B:增强体质5学校体育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下列哪四种组织形式?B:体育课、课余体育训练、课外体育锻炼及体育运动竞赛6竞技体育欲最大限度地挖掘体力、智力与运动才能,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首先应建立的基础是A:全面发展身体素质7在原始社会,体育与生存需要之间的天然联系,主要表现在A:谋生与防卫需要中8 经原始教育提炼和改进后的身体运动,由于增添了强身手段,使之有可能通过提高各种身体效能和活动技巧的训练,为学习和掌握生存的本领提供了方法。
但其根本目的仍在于B:维持生存9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体育在学校所起的教育作用,集中在下列哪一方面A:发展身体素质10体育作为一种传播体育价值观的理想载体,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及培养社会公德方面所起的教育作用,是要教育人们D:树立个人奋斗目标11教育功能是体育最基本的功能,他的作用出表现在学校这个特定领域,也深刻影响着D:整个社会12体育的娱乐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下列哪些方面的需要?C: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要13 体育的经济功能,最初是由体育本身的发展,间接通过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在转化为C:生产劳动力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与政治之间有什么联系14C:体育与政治有关体育的经济功能,有下列那个因素决定?15D:体育促进了劳动生产力提高我国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16B: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体育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的基本课程之一,使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17A B:基本组织形式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各高校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身体素质较好,并由体育专长的大学生进行系统训练的一种专门18A B:教育过程素质教育是人整体发展的基本素质其内容包括19B:品格、知识、能力、身心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20C:高校体育身体锻炼的指导性原则21A:自觉积极性原则适用于以保健为目的的锻炼者的锻炼手段22A:普通散步法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是23D:武术适合普通大学生锻炼的符合心率范围为24A:130-170次/min评价肺活量指数的公式为25D:评价指标=肺活量(ml)÷体重g适宜春季锻炼的运动方式是26D:长跑适宜冬季锻炼的运动方式是27B:长跑适宜秋季锻炼的运动方式是28A C:排球按空气温度可把空气浴分为三种,其中凉空气浴的范围值29B:15-20C体重轻于正常标准的学生体质类型为30C:消瘦型人体神经肌肉系统紧张或收缩时对抗或克服阻力的能力是指31A:力量素质B:耐力素质C:速度素质D:灵敏素质按照一定要求持续进行规定动作身体锻炼方法是32A:重复训练法B:变化训练法C:循环训练法D:连续训练法培养学生运动团结协作的运动项目是33A:自行车B:排球C:拳击D:体操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兴趣爱好在制定锻炼任务,内容,方法时,必须有所区别于其他的锻炼身体的基本原则是34A:持之以恒原则B:因人制宜原则C:全面发展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优秀运动员每百毫升血中血红蛋白可达:(单位,克)35A:12—14B:16—18C:14—16D:18--2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子红血球数量:(单位,万个)36A:500B:600C:700D:80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男子红血球数量:(单位,万个)37A:500B:600C:700D:80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每搏输出量是:(单位ml)38A:50—70B:70—90C:90—120D:120--150优秀运动员心跳频率为:(单位,次/分)39A:25—35B:35—45C:45—55D:55--6540 一般人安静时每分钟呼吸频率是A :12—14B :16—18C :12—18D :9--1641影响肺活量测试结果最显著的因素是A :体重B :身高C :年龄D :性别42 计算肺活量体重指数时,肺活量单位为毫升,测试时保留__A :整数B :小数1位C :小数2位D :小数3位4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可达:(单位ml)A :4000B :5000C :6000D :700045男子立定跳远的满分为A :2.66米B :2.50米C :2.45米D :2.40米46女子立定跳远的满分为A :2.00米B :1.96米C :1.91米D :2.07米47某大学男生身高为170CM ,体重为70KG ,他属于下列哪个标准A :较低体重B :正常体重C :超重D :肥胖48某大学女生身高为160CM ,体重为50KG ,他属于下列哪个标准A :较低体重B :正常体重C :超重D :肥胖49《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高标准体重占总得分A :10分B :20分C :25分D :30分50《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台阶实验占总得分为A :15分B :20分C :25分D :30分5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肺活量体重指数占总得分为A :15分B :20分C :25分D :30分5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立定跳远占总得分为A :15分B :20分C :25分D :30分5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握力体重指数、坐位体前屈占总得分为A :15分B :20分C :25分D :30分54 坐位体前屈是反映人体什么素质的项目A:力量B:速度C:灵敏D:柔韧握力是反映人体什么素质的项目55A:力量B:速度C:灵敏D:柔韧跳远是反映人体什么素质的项目56A:力量B:速度C:爆发力D:柔韧身高体重的生长发育高峰期,第二阶段的年龄是57A:12—21B:11—20C:11—15D:15--20人体发育的最重要的年龄阶段是58A:10—12B:14—16C:11—14D:12--16中年期生理上的过渡期是人体生命中59A:由盛转衰期B:由衰转盛期C:持续旺盛期D:持续衰弱期人体生长发育产生变化的原因是60A:新陈代谢B:同化作用C:异化作用D:遗传人体运动的杠杆是61A:骨骼B:关节C:肌肉D;韧带人体运动的枢纽是62A:骨骼B:关节C:肌肉D:韧带人体运动产生收缩的动力是63A:骨骼B:关节C:肌肉D:韧带有造血及储备钙磷等元素的机能的是64A:骨骼B:关节C:肌肉D;韧带调查表明,同龄大学生中坚持体育锻炼的身高比不经常锻炼者身高平均高65A:1--2厘米B:3--4厘米C:5--6厘米D:4--8厘米构成人体健美的外在表现是66A:骨骼B:关节C:肌肉D:韧带一般人的呼吸差是67A:1--2厘米B:2--3厘米C:4--6厘米D:5--8厘米68与呼吸深度有关的是A :胸廓B :胸骨C :肋骨D :躯肌序号大学一年级《判断题》题库 1 学校体育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全面提高身你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并与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全国外语院校统编教材体育理论知识篇第二章体育与健康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爱默生第一节健康现代观一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身体、精神、社会适应及道德健康方面的完美状态。
二健康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十条标准:一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紧张;二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三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五能够抵御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六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八牙齿清洁,无蛀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九头发有光泽,无头屑;十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日本专家提出的“五快”、“三良好”健康标准:一吃得快,有良好的食欲,不挑食,并能很快的的吃完一顿饭;二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且感觉良好。
三睡得快,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四说的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五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四大基石:一具有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二具有良好的处事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良好的自控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三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三亚健康现代医学将健康称为第一状态,把疾病称为第二状态;将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也称亚健康。
亚健康常见症状:头痛、头晕、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
总之,自觉身体不适、心理疲惫、对社会适应能力差,但医学上往往并无明确的机体疾病,这种状态就是亚健康。
导致亚健康的因素:首先,由于工作生活过度疲劳,使身心透支而入不敷出;其次,由于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如不吃早餐、偏食、暴饮暴食、生活不规律等引起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而使机体功能失调;第三,由于环境污染,接触过多的有害物质。
2012复习纲要1.体育的概念即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2.体育的功能本质功能有:• 体育的健身功能• 体育的教育功能• 体育的娱乐功能(1)体育的教育功能(2)体育的健身功能(3)体育的娱乐功能非本质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3.实现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 体育课程• 课外体育活动• 课余体育训练• 体育竞赛4.人体基本生理指标(低血糖、血压、血红蛋白、乳酸、最大摄氧量等)及其医务监督作用血红蛋白:一般情况下,血液中红细胞数多,则Hb的含量也相应多。
正常成年男性的含量为12 ~ 15克/100毫升血液 女性的含量为11 ~14克/100毫升血液Hb具有运输O2和CO2的作用,因此有氧耐力与Hb的含量密切相关。
血压:正常人安静时的动脉血压较为稳定,变动范围较小,收缩压(高压)为90 ~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为60 ~90毫米汞柱。
血压是随着性别、年龄、及其它生理情况而变化的,男性一般比女性略高,年龄增大,动脉血压也逐渐升高。
乳酸:血糖:空腹血糖正常值是6.1或109毫克以下。
空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7.0或者是126毫克,可以看出正常值和糖尿病的空腹诊断是有差距的。
我们管这种症状叫做空腹血糖增高。
另外,饭后血糖也是很重要的,饭后血糖的正常值是:7.8或140m毫克以下。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11.1或200毫克以上。
那么140和200之间也有一个差距。
如果血糖在这个阶段,我们管它叫做餐后血糖增高。
不是糖尿病,也不是正常人。
5.肌肉收缩基本形式及其例证分析(1)向心收缩,又称缩短收缩例如,跑步时后蹬的力量,投掷时器械出手的力量等都与向心收缩有关。
(2)离心收缩,又称拉长收缩例如蹲起动作,在屈膝下蹲时,股四头肌在收缩的同时被拉长,以控制重力对身体的作用,又如,当人从高处往下跳时,足一接触地面,就反射性的引起股四头肌和臀大肌产生拉长收缩,使下肢保持屈曲状态,以减缓和制止身体下落,避免摔倒和损伤。
大一体育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人体的哪些能力?A. 心肺功能B. 肌肉力量C. 协调性D. 所有以上选项2.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哪些积极影响?A. 减轻压力B. 提高睡眠质量C. 增强自信心D. 所有以上选项3. 以下哪项不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A. 传授体育知识B. 培养运动技能C. 促进身体健康D. 教授数学公式4. 体育课中的热身运动有什么作用?A. 预防运动损伤B. 提高运动表现C. 促进血液循环D. 所有以上选项5.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哪些积极作用?A. 促进骨骼生长B. 增强肌肉力量C. 改善心肺功能D. 所有以上选项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体育锻炼可以完全替代药物治疗。
(错误)2. 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是正确的做法。
(错误)3. 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人的社交能力。
(正确)4. 运动前不需要做热身运动。
(错误)5. 体育锻炼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
(正确)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体育锻炼对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的作用。
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个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风险。
同时,通过体育锻炼,人们可以释放压力,提高情绪,增强社交能力,从而提升整体的生活质量。
2. 描述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体育锻炼有助于青少年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运动还能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3. 解释体育教学中“三基”教学法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三基”教学法指的是基本技能、基本体能和基本运动规则的教学。
这种教学法强调从基础出发,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是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运动兴趣的重要途径。
4. 阐述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健康的益处。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来说,有助于维持和提高身体机能,预防和缓解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同时,运动还能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第2章健康——人类不懈的追求一、填空1、健康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
2、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健康新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
3、我国教育部门向大学生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人人去锻炼,锻炼为人人,幸福为人人,充分说明体育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人们的普遍的重视。
4、生活方式是指建立在文化继承、社会关系、个性特征及遗传等综合因素基础之上的稳定的行为方式。
5、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
6、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 ,串有疾病的人占20% ,而75% 的人处在亚健康的状态。
二、简答1、简述身体健康基本特征?【P12】具有强壮的体力和体魄,主要指生理功能状态良好,没有疾病,并能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身体发育匀称,体重标准,能适应自然环境变化。
2、简述心理健康基本特征?【P12】是在认知、情绪、人格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良好的社会状态。
在心理上有自我控制能力;能恰当对待外界的各种刺激与影响,并使自己的心理处于良好的状态。
3、简述良好社会适应基本特征?【P12】能够与家人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常地工作、生活,参与某些社会活动,具有自我调节、适应各种环境及其应变能力。
4、简述道德健康基本特征?【P12】做到不损人利己;接受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并以此来约束、支配自己的言行;具有为他人健康和幸福做出自己奉献的思想与行为;具有辨别善恶、美丑、荣辱、是非的能力。
5、简述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P14—16】(1)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3)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心理因素。
(4)卫生保健因素。
(精选)大学体育理论考试资料(超全)理论课试题1、体育是一种特别的社会现象,它是以进展躯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C____活动。
A、生产B、劳动C、社会文化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C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B、大学体育C、学校体育3、学校体育是指经过体育课教学、__C___和训练以及运动比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进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B、课间操C、课外体育锻炼4、群众体育是指广阔国民以锻炼躯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B___活动。
A、经济B、体育C、商业5、体育的功能包括__A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B、健美功能C、健康功能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算是以运动和 B 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举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习惯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进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B、躯体练习C、体育比赛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经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 A 培养审美和制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躯体机能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C 、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B、体育比赛C、体育课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举行的 A和比赛。
A、运动训练B、理论教学C、基础练习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B ”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B、生命在于运动C、活动是日子的基础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妨碍具有提高心理素养宣泄情绪 A 、调节日子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C、完美人格个性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 C 、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复习资料大学体育一、基本概念【体育】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就是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依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与技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体育也称体育教育,它就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就是一个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与意志品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它与德育﹑智育与美育密切结合,就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广义的体育就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生长发育与机能活动规律,以身体练习作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体育的功能】①健身功能②教育功能③娱乐功能④经济功能⑤政治功能【体质】人在遗传性与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躯体,心理与社会方面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健康】不仅就是没有疾病与虚弱状态,而且就是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趋近完美状态的能力。
三维健康观: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
五维健康观:智力,社会适应能力,情感力,精神力与身体能力。
七维健康观:身体,心理,心灵,社会适应,道德,智力与职业。
【身体健康】人体各个系统运转良好,身体形态正常。
【损伤】外界各种因素作用于人体,使其产生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或功能上的损伤,并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
【体育欣赏】观赏者对体育运动这一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的一种审美活动。
【养生】根据人体活动发展规律,通过调养精神,改善气血,调节生命活动规律等方法手段来自我保健,以达到保养本体,增进健康,减少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体育养生】以中华传统养生哲学为思想指导,以西方现代体育生理学为科学依据,以身体锻炼为基本练习手段,通过调身,调息与调心来修身养性,促进健康,延年益寿,以提高生活质量,使人,自然,社会三者与谐。
大一体育理论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体育科学的发展史可追溯到哪个时期?A. 古代文明时期B. 工业革命时期C. 近现代时期D. 当代时期2.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强体质B. 锻炼技能C. 提高竞技水平D. 社交交流3.以下哪项不属于体育训练的基本原则?A. 持续性原则B. 个体差异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重复性原则4.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方面?A. 增强心肺功能B. 培养合作精神C. 提高协调能力D. 培养自律意识5.体育训练中伴随着酸痛感的物质是什么?A. 乳酸B. 肌红蛋白C. 肌酸磷酸D. 肌动蛋白二、判断题1. 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益,但对肌肉力量的提升作用有限。
( )2. 运动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恶心等症状是正常现象,无需过于担心。
( )3. 体育锻炼只有身体层面的益处,对心理健康没有明显影响。
( )4. 女性在运动时应该与男性保持相同的运动强度和训练量。
( )5. 慢跑是一种不适合减肥的运动方式,更适合增强心肺功能。
( )三、简答题1. 什么是运动生理学?2. 请简要解释静态和动态体力指标的含义。
3. 举例说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4. 解释乳酸堆积对运动的影响。
5. 如何正确进行热身和拉伸活动?四、应用题1.小明每天坚持进行固定时间的有氧运动,但体重几乎没有下降。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2.某学校要举办年度运动会,你作为组织者需要制定合理的比赛项目和规则,请提出你的建议。
以上是大一体育理论考试题库的一部分,希望对你进行考试复习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
大一体育课考试知识点汇总体育课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体育课,学生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力,同时也能够学到很多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体育课考试,本文将对大一体育课考试的知识点进行汇总。
以下是具体内容:一、篮球知识点篮球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大家在体育课上也会接触到篮球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在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篮球的规则、比赛要点、基本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篮球知识点的概述:1. 篮球规则:大家应该熟悉篮球比赛的规则,包括得分规则、进攻和防守规则等。
2. 篮球比赛要点:了解篮球比赛中的战术要点,如进攻策略、防守策略等。
3. 篮球基本技术: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包括运球、传球、投篮、篮板球等。
4. 篮球战术:了解篮球比赛中的战术体系,如快攻战术、反击战术、半场进攻等。
5. 篮球明星:熟悉一些篮球明星的事迹和成就,如迈克尔·乔丹、科比·布莱恩特等。
二、足球知识点足球是全球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大家在体育课上也会接触到足球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在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足球的规则、比赛要点、基本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足球知识点的概述:1. 足球规则:熟悉足球比赛的规则,包括得分规则、进攻和防守规则等。
2. 足球比赛要点:了解足球比赛中的战术要点,如进攻策略、防守策略等。
3. 足球基本技术: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包括控球、传球、射门、盘带等。
4. 足球战术:了解足球比赛中的战术体系,如442战术、433战术等。
5. 足球明星:熟悉一些足球明星的事迹和成就,如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梅西等。
三、羽毛球知识点羽毛球是一项身体素质与技术相结合的运动,大家在体育课上也会接触到羽毛球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在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羽毛球的规则、比赛要点、基本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羽毛球知识点的概述:1. 羽毛球规则:了解羽毛球比赛的规则,包括得分规则、发球规则等。
2012复习纲要1.体育的概念即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2.体育的功能本质功能有:• 体育的健身功能• 体育的教育功能• 体育的娱乐功能(1)体育的教育功能(2)体育的健身功能(3)体育的娱乐功能非本质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3.实现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 体育课程• 课外体育活动• 课余体育训练• 体育竞赛4.人体基本生理指标(低血糖、血压、血红蛋白、乳酸、最大摄氧量等)及其医务监督作用血红蛋白:一般情况下,血液中红细胞数多,则Hb的含量也相应多。
正常成年男性的含量为12 ~ 15克/100毫升血液 女性的含量为11 ~14克/100毫升血液Hb具有运输O2和CO2的作用,因此有氧耐力与Hb的含量密切相关。
血压:正常人安静时的动脉血压较为稳定,变动范围较小,收缩压(高压)为90 ~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为60 ~90毫米汞柱。
血压是随着性别、年龄、及其它生理情况而变化的,男性一般比女性略高,年龄增大,动脉血压也逐渐升高。
乳酸:血糖:空腹血糖正常值是6.1或109毫克以下。
空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7.0或者是126毫克,可以看出正常值和糖尿病的空腹诊断是有差距的。
我们管这种症状叫做空腹血糖增高。
另外,饭后血糖也是很重要的,饭后血糖的正常值是:7.8或140m毫克以下。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11.1或200毫克以上。
那么140和200之间也有一个差距。
如果血糖在这个阶段,我们管它叫做餐后血糖增高。
不是糖尿病,也不是正常人。
5.肌肉收缩基本形式及其例证分析(1)向心收缩,又称缩短收缩例如,跑步时后蹬的力量,投掷时器械出手的力量等都与向心收缩有关。
(2)离心收缩,又称拉长收缩例如蹲起动作,在屈膝下蹲时,股四头肌在收缩的同时被拉长,以控制重力对身体的作用,又如,当人从高处往下跳时,足一接触地面,就反射性的引起股四头肌和臀大肌产生拉长收缩,使下肢保持屈曲状态,以减缓和制止身体下落,避免摔倒和损伤。
(3)等长收缩6.运动时如何进行合理的呼吸(1)口鼻并用其有利因素:(1)可以减少呼吸道阻力,增加气体流量。
(2)减少呼吸肌为克服阻力而增加的额外负担,推迟疲劳出现。
(3)暴露满布血管的口腔潮湿面,增加散热途径。
在冬季运动时,口不宜开过大,尽可能使吸入空气由口腔加温后再通过咽喉入肺部。
(2)加大呼吸深度,调整呼吸频率(3)呼吸与运动技术的配合周期性运动时,如长跑采用2~4步一呼,2~4步一吸。
游泳可采用2~4划臂一呼,2~4划臂一吸。
(4)合理运用憋气7.影响肌肉收缩力量的因素及其应用(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纤维越多,生理横断面越大,肌肉力量就越大。
锻炼可以使肌肉纤维增粗,从而使肌肉力量增大。
(2)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在肌肉收缩前适当的拉长,能增加肌肉的力量。
(3)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4)肌群的协调能力(5)肌肉收缩的代谢适应8.能量供给原理及其应用三磷酸腺苷(ATP)是肌肉活动的唯一的直接能量来源。
肌肉活动时ATP的再合成:(1)磷酸肌酸(CP)的分解--磷酸原系统CP是贮存在肌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化物,当肌肉收缩时,随着ATP 迅速分解,CP即迅速分解放能,使ADP磷化合成ATP。
(2)肌糖原的酵解--乳酸能系统在大强度、持续时间较长,机体供氧不足的情况下,运动所需要的能量,只能靠肌糖原的酵解来合成ATP。
机体所产生的乳酸在氧供应充足时,一部分氧化释放能量,另一部分合成肝糖原。
乳酸是强酸,当它在体内集聚过多时,会使机体工作能力下降。
(3)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有氧氧化系统在氧供应充足下,机体利用糖和脂肪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的能量来合成ATP。
这种有氧氧化供能过程称为有氧氧化过程。
如果持续小强度的运动12分钟以上,就可以消耗储藏在体内的脂肪,达到减肥健美的目的。
9.准备活动在人体从普通的状态进入到运动状态之前,都要进行适应性的活动,使身体的各项机能水平调动到当前所需要的水平,这一系列的活动称为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意义:(1)一切的人体状态需要心理作为其基础,要使生理的水平调整到运动所需要的状态,采用适合其运动特点的准备活动有利于良好的进入运动状态。
如篮球、平衡木、射击,他们对运动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而准备活动就是帮助运动者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灵活性、适应性,尽快地进入与之相应的状态。
(2)准备活动以后体温有所升高,可以提高体内酶系统的活性,使新陈代谢加强,从而提高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
(3)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使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流向肌肉的血液增加,开放血管数量增高,使肌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加强,以利于保证人体对氧和营养物质的需要。
(4)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动员潜在的能力,使呼吸加深,肺通气量增加,使氧债减少。
(5)可以降低肌肉和韧带的粘滞性,提高其弹性和伸展性,从而有利于肌肉的力量、速度、耐力、爆发性、柔韧等水平的发挥。
同时还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避免肌肉的拉伤和关节损伤。
准备活动应根据运动水平的高低和运动项目的特点决定准备活动的时间长短,如果时间长,可能会因为消耗能量过多而影响体能。
如果准备活动与正式的活动间隔过长,体温会下降,影响身体的激活水平。
10.运动负荷负荷量指运动强度(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运动时间(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和运动密度(每一次锻炼中,运动与运动之间间隔的次数和时间的长短)三个部分的总和。
在运动中,心率在120次~140次/分是较适中的11.牵张反射、姿势反射原理应用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反射。
牵张反射,在正常机体内,肌肉被固定在骨的两端,当肌肉处于被拉长状态,肌肉内的本体感受器不断有冲动传入骨髓,反射性地引起肌纤维收缩,称为牵张反射。
姿势反射: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肌紧张或产生效应的运动,以保持或改变身体在空间的姿势,这类反射总称为姿势反射。
姿势反射包括状态反射,翻正反射,旋转运动反射,升降反射,着地反射。
状态反射:状态反射是指头部在空间位置改变时,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的位置改变时,可反射性地改变躯体骨骼肌的紧张性,称状态反射。
头向前俯时,后肢伸肌紧张性加强,而前肢伸肌紧张性降低。
如做前滚翻时,低头,利于腿后部肌肉的用力。
短跑起跑的时候,如果能够保持身体的前倾,就有利于后大腿的肌肉做有力的后蹬。
头后仰时,前肢伸肌紧张性加强,而后肢紧张性降低。
如跑步时,如果头后仰,臂的摆动就紧张,腿的后蹬地力量就差,影响向前的效率。
在做屈臂悬垂的动作时,可适当的头后仰,帮助前臂伸肌发挥其力量。
头向一侧转时,下颏所指的一侧伸肌紧张性加强,而对侧两肢舒张;当身体向一侧倾斜时,肌紧张的变化与头扭转时的变化类似。
弯道跑时,为了加强外侧腿的蹬地,获得向心加速度,头需要向圆心内倾。
如在直道上跑短跑的时候,头向一边侧,就会导致不能直线的前进。
12.身体锻炼的原则(1)自觉积极性原则不同的态度所产生的锻炼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如果体育锻炼是为了完成体育课的任务,就有可能成为你的一份负担。
因为没有平时的锻炼,去完成有些练习,非旦没有好处,有时候还会有伤害。
如果认识到体育是你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你不仅会经常的从事它,而且会在运动中获得很多的乐趣。
(2)因人制宜原则从事身体锻炼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诸如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体质水平、生活条件等不同情况,合理的选择和确定锻炼的内容、方法、运动负荷和强度等。
参加身体锻炼的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
有些人喜欢剧烈的运动,有些人喜欢舒缓的运动,有些人喜欢独自进行活动,有些人喜欢集体分享性的活动。
此外,还要根据你时间、地点、季节、体育锻炼设施条件,因地置宜的选择锻炼的方式。
(3)适量运动负荷原则运动负荷是指身体练习所给予人体的生理负荷。
适宜负荷是指锻炼时负荷量要适合自身的情况,过小负荷的刺激,不能起到锻炼的效果;过强的负荷则有损与健康。
因此,身体锻炼的负荷一定要因人而异,锻炼者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建库状况等实际情况掌握运动负荷量。
对同一人来说,运动负荷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机体的适应能力的提高,负荷量由小到大,逐步给予机体以新的刺激,使人体机能保持不断地增长的趋势。
“量”是指完成练习的数量、次数、组数、时间、距离和重量;“强度”是指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包括动作的速度、练习的密度、练习的间隙的长短、负重的重量、投掷的距离、跳高的高度等。
一般来说,强度大、量要小;强度小,量要大。
减肥为目的的运动负荷是单位时间内的运动强度小,而运动持续的时间要长(强度小,量大)。
象慢跑、游泳、登山、自行车、爬台阶、跳绳等运动,持续练习的时间要12分钟以上,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负荷量指运动强度(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运动时间(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和运动密度(每一次锻炼中,运动与运动之间间隔的次数和时间的长短)三个部分的总和。
在运动中,心率在120次~140次/分是较适中的。
(4)循序渐进原则锻炼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的安排顺序,都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不断提高。
比如2400米跑,乃至10000米跑并不可怕,只要你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逐步地增加跑的距离,你就可以跑到你的目标。
(5)持之以恒原则要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身心的发展水平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一个能够坚持的人,就可以获得成功。
有心者,事竟成。
(6)全面性原则健康锻炼需要尽量地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各系统的机能和各方面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运动可分为有氧练习和无氧练习,小肌肉群练习和大肌肉群练习,上肢练习和下肢练习等,每一项运动都应该有所涉猎。
13.有氧耐力练习原理及其应用耐力素质是反映人体肌肉连续长时间紧张工作的能力。
或者说,人在一段时间内所完成的最大功,抗疲劳的能力。
分为有氧和无氧耐力。
有氧耐力素质是通过有氧锻炼来实现的。
从事有氧的目的是使身体在一定时间内加大吸氧量,这时锻炼者会快速吸入大量空气,加速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同时加强氧运输能力,以便使身体的各个角落都得到氧的供应,这就需要心肺和血管系统的功能保持强而有力。
(1)有氧耐力的负荷强度心率一般控制在每分钟140~170次,大约为锻炼者所能承受最大强度的75%~85%。
如果负荷强度太低,心率在每分钟140次以下,心输出量达不到较大值,同时吸进的氧气也少。
如果强度高于每分钟170次,机体就会产生氧债,不利于发展有氧耐力。
有氧耐力锻炼持续时间最少5分钟,一般在15分钟以上。
(2)发展有氧耐力经常采用持续负荷的方法进行具体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连续负荷法,在较长时间内速度保持不变;另一方面是交换负荷法,是在连续负荷的基础上,短时间加大负荷强度,使机体的呼吸能力和血液循环产生良性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