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2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句式变换》
- 格式:pptx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23
专题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要求考题示例常考题型预测热度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选用句式:能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来更好地表情达意E级2018课标全国Ⅱ,212017浙江,52016山东,172015浙江,5选择题主观题★★★☆☆仿用句式:给定仿用“母句”,规定话题或情境,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照应等内容变换句式:能根据一定要求将所提供的句子准确变换为适应语境要求的句子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主要考查修辞特点、修辞效果分析解读 1.选用句式指按照题干的要求结合具体语境选用最恰当的句式来表情达意,除对句式有要求外,还要求语意准确,与语境协调。
2.仿用句式指给出一定的语境,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相似)、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或者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与例句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表达技巧、写作风格与例句一致,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3.变换句式是一种考查语言表达应用能力的常用题型,这种题型要求在保持句子原意的前提下,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句式的变换。
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指积极地、随情应景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形象性、具体性和生动性。
做好修辞题的前提是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
虽然近五年课标卷考查很少,但高考题型无论怎样变化,不变的是对考生基本语言素养、基本表达能力的考查。
以考纲为纲、以语基为本扎扎实实地做好考点复习,这样就能以不变(考点)应万变(题型),也就不会因题型的调整而让我们顾此失彼、舍本逐末地打乱复习计划。
【真题探秘】破考点练考向【考点集训】1.(2019宁夏大学附属中学一模,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示例:一枝一叶总关情,利民之事、兴民之业,以民为本是伟大复兴的康庄道。
考点二句式变换题型1:长短句互换长句与短句是相对的,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一般情况下,修饰语较长、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反之,就是短句。
长句变短句绝不是把一个长句子随意切割成几个短句这样简单,它是有严格的操作步骤的。
第一步,找准主干句。
“主干句”是指重要的、中心的句子,不简单等同于“句子主干”,它可以包含部分修饰语。
找到主干句后,把它暂放一边。
之所以“暂放一边”,一是因为这个句子的位置待定——或放在段首,或放在段尾,一般不在中间;二是因为这个句子在整理成段时或需要“增删词语”。
找准主干句就等于完成了长句变短句的三分之二。
第二步,抽出修饰语独立成句。
把长句的修饰语分别抽出,写成若干个完整的短句。
并列型的修饰语可采用并列关系抽取,包含型的修饰语要根据逻辑关系整理出几个句子。
第三步,整合成连贯的语段。
长句变成短句后,这些短句必须构成一个连贯的语段,而不是互不相干的几个独立句子,所以在操作时不要被题目中给出的序号、标点迷惑。
所谓整合,就是通过合理排序、使用衔接词(借代词和关联词)、增删词语等手段把前两步分析出的短句整理成一段连贯的话。
【即练即悟】1.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传统的现代派绘画——由毕加索、康定斯基、马蒂斯以不同的方式发展起来的抽象艺术是以高度发达的审视技能以及对其他绘画和艺术史的熟谙程度为先决条件的。
答案传统的现代派绘画是抽象艺术。
它是由毕加索、康定斯基、马蒂斯以不同方式发展起来的。
它是以高度发达的审视技能以及对其他绘画和艺术史的熟谙程度为先决条件的。
(二)短句变长句首先,确定长句的主干,分析所给的几个短句中共同陈述的对象,定为长句的主语,然后再依次确定谓语和宾语。
其次,组合附加成分,将短句中的其余内容合理转化为长句的定语、状语或补语。
再次,复查验证排序,检查变换后的句子的主干成分、附加成分、并列成分等的语序是否恰当。
【即练即悟】2.将下面的四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专题12 变换选用句式和紧缩语段扩展语句2021年高考1.【2021年高考江苏卷】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成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礼拜天娱乐。
假设咱们不能怀挟成见,随时随地必需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比如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易产生成见。
B.即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成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维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成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扩展语句,紧缩语段。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试题点评】这是考查学生紧缩归纳的能力。
近三年的高考中都没有出现,今年又出现了,原来江苏卷考查紧缩归纳是借助主观题的形式来考查,今年是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虽然形式发生了转变,但解题思路大体一致。
比如,首先应肯定这段话的句数,比本题的这段话是三句,然后这段文字的叙述中心,找到中心话题,比如第一句说“成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第二句说“它……”,第三句“假设咱们不能怀挟偏见……”,中心话题是“偏见”,概括的时候自然要围绕“偏见”展开,排除C项;再进一步分析这三句话的关系,就可以够一步一步选出答案。
2.【2021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21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21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维持增加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加点。
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21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