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 从婴语到英语
- 格式:doc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48
想想,3岁能能外国人交流,3岁半被鉴定英语综合素质超英语母语国家同龄孩子水平!妈妈却是英语菜鸟!怎么做到的?都用了哪些资源?你有没有发现,你的孩子如何学会母语的呢?其实就是你不断地和他说,不断地输入,然后到了时间,他便将母语输出,于是,学会了母语。
那何不在孩子7岁以前的黄金语言敏感期,输入英语呢?在输入与输出的时间,值得我们去等待。
这两年,零星和许多妈妈谈到过英语启蒙,但都是围绕某位妈妈的某一方面问题展开,只言片语、琐碎零散,难有痛快淋漓之感,今天咱们就用2个小时时间,系统地说一说英语启蒙。
开场之前,先介绍一下想想的英文水平:想想,4岁,爱“听动画片”的魔力小男孩。
已精读逾400本原版绘本,精听逾800小时音频。
3个月:开始英语启蒙。
1岁:说英文单词和词组。
2岁:背诵400多字的原版绘本和大量儿歌。
3岁:自主掌握自然拼读规则;与外国人自由交流。
3岁半:经知名英文培训机构外教评定,英语综合素质超英语母语国家同龄孩子水平。
4岁:能看The Polar Express,Chicken Run等难度的无字幕电影,自主阅读1500字的原版绘本,直接听Chuggington等20多部动画。
接着,有必要交代一下我的英文水平,想必大家也有一些猜想,与儿子的英文水平严重不匹配,我是个英文菜鸟级妈妈。
既不是教育科班出生,也没有一口令人羡慕的地道口语,大学英语六级,考研前曾做过4个月的英语复习攻坚,读研期间也零星上过几堂口语和翻译课,如果这些忽略不计的话,已经有十多年没有系统接触英语了。
这期间,工作上没有使用英语的机会,生活中没有使用英语的爱好,可以想象这样的尴尬局面。
当年唯一对“发音”还有点自信,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被真正标准的发音给打击没了。
所以,坚持每天给孩子念英文书,日常不说英文,只在孩子主动说英文时被动回应。
说我是英文菜鸟级妈妈,一点都不夸张,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和孩子在英语启蒙道路上走得顺畅愉悦,因为父母的英文水平并不决定孩子的英文水平,英语不好的父母,一样能培养出英语很棒的孩子。
家庭启蒙英语学习推荐前言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习得语言的天赋,尤其在语音语调方面。
低年龄段的孩子对外语材料尚不排斥,外语启蒙更容易。
孩子如果能从幼儿阶段开始接触外语,普遍能够习得一口地道的外语。
那么,如何为孩子进行英语启蒙呢?孩子的英语启蒙,只凭一腔热血是没用的!第一步绝不应该是从“磨耳朵”或者“字母学习“开始,而是爸妈首先从“目标”“理论”“路线”“资源”4个方面武装自己:1.有明确目标不盲目跟风。
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英语启蒙,也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学英语。
假如孩子以后不打算出国或者不从事与英语牵扯太多的工作,只是为了升学考试,校内课堂英语足够!假如只因别的孩子在学去跟风,或者满足于孩子蹦个单词的虚荣,那就更没必要了。
要有一个长期的目标和规划!2.爸妈可以不擅长英文但要懂英语教学理论。
现实中很多爸妈看不进去一些理论,只想知道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没理论,如何判断一个方法科学与否?只能是盲目跟风或没有主意。
有了理论,才能指导实践,才能判断什么是目的,什么是手段,才能创造性地改造别人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独一无二的孩子身上,实现因材施教。
这里说的理论不是看几篇自媒体文章,廖彩杏的《用有声书轻松听出英语力》,想想妈的《0~6岁从婴语到英语》,安妮鲜花的《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汪培珽的《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吴敏兰的《绘本123每个妈妈都能胜任的英语启蒙》......都很不错的。
3.了解英语启蒙的一般路线。
路线正确孩子才能少走弯路,才不会丧失学习兴趣。
无论什么样的路线,没有省事省心的!都需要去坚持!能使人进步的事情都不会太轻松~一般来说的大致路线可以是:磨耳朵—听音辨音训练—自然拼读—分级阅读学句型语法—学科英语学术英语。
当然每个阶段又可细分很多知识。
4.无限资源,有限利用。
没有哪一个资源完全匹配某个孩子,给孩子提供TA所需资源的10倍只是其一,只是一个开始。
每个资源怎样使用,怎样搭配使用,都是需要下功夫的!孩子对英语的兴趣,其实也就是根据孩子不同发展阶段提供合适资源的过程。
0~6岁英语启蒙路线作者:安妮鲜花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3年第04期名词点击:双语教育双语教育就是在学习母语的同时,还学习另外一种语言。
双语教育不仅在中国有,在国外也在实施,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双语人才或追求共同的语言,而且大多数是源于文化认同等社会需要。
0~6岁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发展母语的同时进行另外一种语言的启蒙,只要方法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语启蒙从磨耳朵开始过去一提英语,很多人大脑中出现的就是背单词、记语法、套句型,却忽略了最重要的语感培养。
语感如何培养?就是从磨耳朵开始。
磨耳朵,其实是听力输入的俗称。
之所以叫磨不叫灌,体现的是不同的儿童观——孩子是独立的主体,听英语素材是因为喜欢其中的韵律、故事和情节而主动选择的行为。
听什么、怎么听,大人可以引导帮助却不能代替孩子做出选择。
磨耳朵的素材包括:儿歌、童谣、动画片以及绘本、音频等。
通过这些素材,磨辨音、磨韵律节奏、磨听力理解能力,并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0~6岁的宝宝,根据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磨耳朵的素材和侧重也有所不同。
注意从儿歌童谣中培养语言的韵律节奏感,是英语母语国家早期教育非常重视的内容,我们孩子的中文母语发展亦是如此。
大家看幼儿园的语言类课程,大都是儿歌童谣起步,并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0~6岁磨耳朵的素材选择1岁以内的宝宝,辨音能力最强。
国外有研究称,9个月以内的宝宝是世界公民,可以识别母语以外的其他语音,9个月以后这种能力就开始退化。
所以一岁以内的宝宝磨耳朵重点在于语音的积累。
而且语言风格越宽泛越好。
所以如果家长听英语广播,听Talk show,宝宝跟着一起听,也是一种辨音积累和训练呢。
这个阶段,如果把儿童动画片提取出来音频,也是很好的素材。
很多妈妈会问如何听的问题,因为越小的宝宝对听到的内容没有反馈,妈妈总是担心宝宝听懂了吗?我要怎样才知道他听懂没听懂?其实这些都大可不必。
儿童英语学习必经五大语言阶段语言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方能达到精通地步的,少儿英语也是如此,瑞思学科英语拥有数十年少儿英语教育经验,对这个观点也是持肯定态度的,对于一门外语,瑞思专家认为,从启蒙到精通要有5个必经的阶段。
即前语言期、早期语言期、语言形成期、语言流利期和语言精通期这五个阶段。
下面就来细细剖析一下一前语言期前语言期是从孩子启蒙英语开始至掌握将近500个英语词汇的这个阶段。
由于每个孩子的语言启蒙不同,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及学习途径也有所不同,这是孩子英语沉默时期(silentstage)。
在这段时间里,听英语儿歌,童谣,读初级英语绘本是前语言期孩子的最有效学习方法。
二早期语言期时期语言期顾名思义,就是孩子走出前语言期,掌握并理解将近1000个英语单词的这个阶段。
在这个时段里,尽管孩子没有语法上的习得,时常会犯语法错误。
但由于他们牢记了一些英语单词和词汇,所以他们也会试着使用这些英语单词和短句和人用交流。
这时父母要尽量鼓励和赞扬孩子为说英语而努力。
三语言形成期进入这个阶段的少儿英语期的孩子,大约能够掌握3,000个英语词汇,并且能用简单英语词组和句子,进行简单沟通和交流。
在语言形成期,孩子的英语理解能力高于表达能力,这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因为,孩子的英语理解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开始用他们所学英语进行读和写。
四语言流利期走出语言形成期的少儿英语学习者们,则能掌握了近有6,000英语单词和词组。
他(她)们可以用英文进行听说读写,也会使用更复杂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语言流利期的少儿英语学习重点是,用英语来思考,这样更能帮助孩子提升英语口语能力。
五语言精通期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如果要精通一门外语,一般需要4-10年(有的认为是7-10年)持续不断的学习。
那么,持续攻克以上四个时期的语言学习时段,对这门外语的掌握能力也达到了最高等级——语言精通期。
为了保持自己英语会话的流畅度,孩子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使用英语参与讨论的机会,这样孩子的英语才不会流失。
幼儿学英语口语启蒙0-6岁书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在当今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幼儿时期开始接触英语,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语言基础,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因此,幼儿学英语口语启蒙0-6岁书成为了越来越多家长关注的话题。
为什么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学习英语从幼儿时期开始学习英语有许多好处。
首先,幼儿时期是孩子接受新知识和信息的黄金时期,孩子的大脑在这个时期对语言的学习具有天然的优势。
通过早期的英语启蒙,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对英语的自然感知和敏感度,为将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掌握英语有助于孩子更好地与世界接轨,在国际间交流合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学习英语还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认知能力。
如何设计适合幼儿学习的英语口语启蒙书籍针对0-6岁幼儿的英语口语启蒙书籍需要考虑到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语言习得规律。
在内容设计上,可以采用生动有趣的图画和故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内容上可以注重基础词汇和简单的句型,通过重复和互动的方式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英语说话技能。
此外,可以结合音频和视频资源,引导孩子模仿英语口语,提高他们的语音准确性和语调感知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手工制作、游戏互动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家长在幼儿学英语口语启蒙中的作用家长在幼儿学习英语口语启蒙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鼓励孩子学习英语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家长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与孩子一起使用英语进行交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另外,家长还可以通过阅读英语绘本、听英语歌曲等方式,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学习中,家长应该注重与孩子的互动,耐心倾听孩子的发声并给予正确的反馈,帮助他们不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结语幼儿学英语口语启蒙0-6岁书的设计和实践需要综合考虑幼儿的认知特点、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确保教育目标的达成和孩子全面发展。
儿童词汇量发展的特点一、0 - 1岁。
1. 特点。
- 词汇量非常有限,从出生到1岁左右主要是简单的发音练习阶段。
- 这个阶段以单音节词为主,如“爸”(bà)、“妈”(mā)、“奶”(nǎi)等,多为名词,是儿童对身边亲近人物的称呼。
这些词的发音简单,是儿童通过模仿成人发音逐渐学会的。
2. 发音特点。
- 发音不准确,例如把“爸爸”可能发成“baba”(近似音),这是因为儿童的口腔肌肉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发音器官的控制能力较弱。
- 声调也可能不准确,但是随着不断练习,逐渐向正确发音靠近。
二、1 - 2岁。
1. 特点。
- 词汇量开始快速增长,能掌握50 - 200个左右的词汇。
- 除了名词外,开始出现动词,如“走”(zǒu)、“拿”(ná)、“吃”(ch ī)等。
名词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包括生活用品(“碗”wǎn、“勺”sháo)、身体部位(“眼”yǎn、“耳”ěr)等。
- 开始出现简单的形容词,如“大”(dà)、“小”(xiǎo)。
2. 发音特点。
- 发音仍然存在一些不准确的情况,但相比0 - 1岁阶段有所改善。
对于一些较难的发音,如舌根音(g、k、h)和舌尖后音(zh、ch、sh、r)可能还存在混淆。
例如把“哥哥”(gēgē)发成“dēdē”。
- 双音节词的发音逐渐清晰,但是对于一些连读的双音节词可能会出现简化现象,如把“汽车”(qìchē)发成“qìe”。
三、2 - 3岁。
1. 特点。
- 词汇量持续增加,可达到300 - 1000个左右。
- 各类词性更加丰富,增加了副词,如“不”(bù)、“也”(yě)。
代词开始出现,如“我”(wǒ)、“你”(nǐ)、“他”(tā)。
- 名词的抽象性增强,除了具体事物的名词,开始理解像“时间”(shíjiān)、“空间”(kōngjiān)等较为抽象的概念名词。
- 动词的种类增多,包括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如“想”(xiǎng)、“喜欢”(xǐhuan)。
“婴语”四六级开考!新手爸妈必背的单词红宝书从宝宝呱呱坠地开始,他就在用自己独有的语言--“婴语”来与这个当今世界进行交流。
新手爸妈刚刚“上路”,也许要懂得宝宝啼哭、微笑等简单的意义,但是面对某些不能看清楚的“婴语”时,往往会措手不及。
例如宝宝出现了某种疾病的信号,如果不能及时撷取看透宝宝身体所传递地“婴语”,可能会诱发不可逆转的影响。
那么,小宝宝到底有哪些难懂的“婴语”呢?各位父母认真学习如下表所示“婴语”单词红宝书,一定能顺利通过“婴语”四六级!“婴语”单词--湿疹释义:湿疹是常见的新生儿和宝宝过敏性湿疹,多发生于新生儿至2岁的宝宝。
大多表现在头面部、颈背和四肢,出现米粒样大小的红色囊肿或斑疹。
湿疹与遗传过敏体质、缺钙等因素均有关,过敏体质的宝宝,食用如鸡蛋、鱼虾类含蛋白质的食物会已引起引起皮肤过敏而发生风湿病。
而缺钙引起低钙性痉挛也会加重湿疹,湿疹的宝宝头皮敏感,环境过干、过热、过度暴晒等都可能刺激湿疹加重;每天给宝宝洗澡,应尽量少用化学洗浴用品,适当补钙。
脚气密集成片或痒得厉害时,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婴语”单词--肠胶痛释义:宝宝不会说话时,有能源需求便会用哭闹的手法方式告诉妈妈饿了、尿了、热了等等,这是很非常容易分辨的。
但是,有一种哭闹总是出现在傍晚或凌晨,而且不容易哄,这往往是由于肠胶痴造成的。
在宝宝未满4个月时,其肠壁神经退化尚不成熟,肠道蠕动不规则、蠕动过快,非常容易导致痉挛疼痛。
肠绞痛发作时,宝宝多以高分贝的哭声和握拳踢腿的动作来表达,家长可适当抱着宝宝进行安抚或是轻揉宝宝腹部,以缓和肠痉挛带来的疼痛。
“婴语”单词--夜惊释义:如果宝宝在夜间总是不省人事,如同等受了惊吓一般,此外还伴有夜间咳嗽尤其是后半夜出汗、枕秃等表现,宝宝则可能正处于佝偻病早期阶段,是身体缺乏维生素D或钙质的信号。
育儿专家提醒家长,宝宝身体缺乏维他命D和钙时可激起一系列神经激发起症状,如夜间多汗、夜惊、哭闹都与植物神经调节能力失调有关。
看看美国04岁幼儿是怎么学习英语的专门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小孩如何都学可不能英语,看看美国0-4岁幼儿是如何学习英语的。
事实上只要缘故是学习英语的方式不对,应试教育的英语教学违反了听说读写的语言学习原理。
看看美国0-4岁幼儿是如何学习英语的小孩刚出生,听到大量母语,小孩耳朵听多了,自然会用母语表达自己的身心需求。
那个过程,比系鞋带还要容易。
幼儿开口说话,是由需求驱动的。
美国娃娃出生后不久,没到 5 个月的时候,家长就能从小孩的嘟哝中,觉察到mama 一词的语音。
小孩发出mama 那个词的声音,本身就带着“交际意图”。
小孩嘟哝mama 那个词,为的是表达需求,比如期望被抱起来,或者想吃东西。
美国娃娃8 个月到12 个月大时,开始说话。
15 个月大时,小孩只能说10 多个单词。
1 岁半时,小孩大约能说出50 个单词,同时每天学会1—2 个新词。
美国娃娃1 岁半到2 岁时,由于把握了一些单词,因此慢慢开始说句子。
只是,幼儿说出的句子,类似国内80 年代“发电报”的风格,能省的字,差不多都省了。
比如,幼儿玩玩具时,本应说That is mine(那是我的);幼儿却说成:That mine.小孩除了说句子“省掉单词”,念单词的时候,也会“省掉音节”。
比如,小孩说“spaghetti(意大利面)”那个词的时候,那个单词由三个音节构成:“spa·ghet·ti”,其中第二个音节ghet 是重读音节,幼儿吸取单词的时候,对重读音节专门敏锐。
因此,幼儿说“spaghetti(意大利面)”那个词的时候,并不把整个单词的发音说全,而是只把重音音节说出来,小孩只发出/ ge / 那个音。
美国娃娃2 岁多的时候,没有语法意识。
举个例子,2岁多的美国娃,对“系动词”没什么概念。
比如,幼儿听妈妈说:“It's a doggie.(小狗狗耶)”,小孩往后就用“It's”表示“什么什么东西”。
比如,往后小孩看到什么东西掉地上,就大喊道:It's fell. 而标准的语法,应该是:It fell.再比如,2 岁的美国娃,经常混用“人称代词”。
幼儿词汇的发展知识点总结幼儿词汇的发展是指儿童从出生开始,逐渐学会认知和使用词汇的过程。
在幼儿词汇的发展中,儿童会逐渐学会听、说、认读和书写各种词汇,为后续的语言和认知发展打下基础。
下面将对幼儿词汇的发展知识点进行总结及分析。
一、幼儿词汇的发展阶段1. 前语言期:出生至1岁在出生至1岁的阶段,儿童开始学会发出一些基本的声音,如啼哭、咿呀等,同时也能够逐渐学会识别一些常见的声音,例如妈妈的声音、爸爸的声音等。
儿童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还不够成熟,因此在语言上呈现出单词的使用还不够丰富,但是这个阶段的语言环境对儿童的语言和认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一字阶段:1岁至2岁在1岁至2岁的时期,儿童的语言能力逐渐开始迅速发展。
他们能够逐渐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汇表达自己的需求,如“妈妈”、“爸爸”、“奶奶”等。
在这个阶段中,儿童的词汇量还不够丰富,但是能够逐渐学会使用简单的句子进行表达。
3. 两字阶段:2岁至3岁在2岁至3岁的时期,儿童的词汇量开始逐渐增加,他们能够学会使用一些带有两个字的词汇,如“大树”、“小狗”、“红花”等。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更加全面的提升,他们能够逐渐学会使用更加复杂的句子进行表达,同时也能够逐渐学会使用一些形容词和副词进行修饰。
4. 多字阶段:3岁至6岁在3岁至6岁的时期,儿童的词汇量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他们能够学会使用更加复杂的词汇,并能够逐渐学会理解和使用一些抽象的概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他们能够逐渐学会使用各种语言工具进行表达,如比喻、象征等,同时也能够逐渐学会使用一些复杂的句子进行表达。
二、幼儿词汇的发展影响因素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幼儿词汇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个语言环境丰富、家庭成员都能够充分关注和引导儿童语言发展的家庭中,儿童的词汇发展会得到更好的促进。
相反,在一个语言环境贫乏、家庭成员不够关注和引导儿童语言发展的家庭中,儿童的词汇发展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但是每个阶段的孩子有每个阶段的特点,所以应该采取不一样的方式。
4 陪伴孩子读简单的短篇故事。
能使用较为复杂的句子,开始懂得因果关系与推论概念。
如:天黑了,爸爸要回来了没?
幼儿学英语还具有许多成人不具备的优势,例如,他们不担心考试,可以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没有压力地“玩”着学,即使讲错了,也不会遭到别人的讥笑。
力,比如用游戏、歌曲、故事等方式,让幼儿融入其中,进而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幼儿学英语还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选择一本好教材。
我们所说的教材,既包括书报、画册,也包括录音、录像和电视节目。
教材的形式和版本可以五花八门。
选择教材要慎重,种类不宜过多,最好是录相或电视节目,然后按这本教材系统地学到底。
2.注意发音。
幼儿学英语,家长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极为关注,并为孩子创设积极的英语会话气氛,对孩子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但有些父母的英语是“中国式”的,如果不加纠正地教给孩子,容易使孩子发音不准,到大时就难以纠正了。
因此,父母教孩子要注意发音,如果自己说不准,应尽量让孩子跟老师或电视学。
英文:Early Childhood English EducationEarly childhood English education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introducing young children to the language of English, typically starting from the ages of infants to preschoolers. This form of education aims to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in language development, cultural awareness, and cognitive skills through the use of English.The benefits of early childhood English education are numerous. Firstly, it enhances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by stimulating their minds with new language patterns and structures. Secondly, it exposes children to a global language, preparing them for a more interconnected and globalized world. Additionally, early exposure to English can improve children's language proficiency, making it easier for them to learn other languages in the future.In terms of implementation, early childhood English education should be fun, interactive, and age-appropriate. Teachers should use a variety of methods such as games, songs, stories, and puppets to engage children's interest and make learning enjoyable. The content should be tailored to the children's level of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ve capabilities, ensuring that they are not overwhelmed or bored.Moreover, early childhood English education should not be seen as a replacement for other subjects or as a form of early specialization. Instead, it should complement the overall education of children, providing them with additional tools and skills that will enhance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other subjects as well.In conclusion, early childhood English education is a valuable investment in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By providing a fun, interactive, and age-appropriate learning environment, we can prepare our children for a more globalized and interconnected future, equipping them with the skills and knowledge they need to succeed.中文:婴幼儿早教英语婴幼儿早教英语指的是将幼儿从婴儿期到学前期引入英语这门语言的过程。
幼儿英语启蒙最佳的年龄段是什么时候?家长们必须要了解!我们不能武断地说3岁开始学英语就一定比12岁开始学好,只能说12岁以前开始学习英语,可以更多地采取接近母语习得的学习方法。
有一种说话是,人脑子里有一个学习语言的“零件”,这个零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
我们在这个零件还充满活力的时候,除了学好母语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一下它的机能来学习其他语言。
观点一:幼儿0-6岁语言天赋强 12岁后日渐消失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的“LAD理论”认为幼儿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语言获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Device ,简称LAD)。
它是幼儿获取语言的直接渠道,在0~6岁非常活跃,随年龄增长逐渐弱化,12岁后其作用将日渐消失。
按照乔姆斯基的理论,语言信号进入幼儿大脑后,LAD装置会辨识他所听到的这些信号,并进行记忆。
乔姆斯基认为,儿童是主动生成与发展语言的主人,而不是只会对刺激做出被动反应的模仿者。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通常情况下任何一位四、五岁的儿童都能无师自通地基本掌握母语中日常交流所需的语言,同时说明在这个年龄阶段语言能力发展的必要性(包括母语能力和第二语言能力)。
许多有作为的科学家、艺术大师、文学家等,都在这个年龄阶段有良好的语言训练。
如法国的法学家威特、大诗人歌德,都是在5-6岁前接受3-6门的语言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启迪智慧,后来才成了不平凡的人。
LAD理论说明,幼儿英语学习的具有先天的生理优势,他们在语言学习上不但不会发生像成年人一样的不同语言间的混淆,而且会自然的在所提供的语言条件下,迅速掌握一门或几门语言。
观点二:学习英语年龄并不重要应从兴趣入手英国幼儿英语专家汤姆林森说,全球幼儿学习英语的年龄有提前趋势,比如西班牙政府曾规定幼儿学习英语的门槛是6岁,但今年已提前至5岁。
中国孩子在父母督促下也早早赶考。
他认为,学习年龄提前不是问题,关键是处理好外语与母语学习的关系。
零基础的学龄前儿童几岁学英语比较好
我们一般会建议3-6岁开始系统的英语学习。
语言学习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听音辨音的能力;二是能够根据接收到的语音信号,在语境中进行内化整合和输出信号。
幼儿时期是一个语言敏感期,孩子对不同的语音信号会格外敏感。
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子在学英语时常常能很快模仿到纯正的语音语调,而成人则由于母语听音辨音习惯的影响,很难达到同样的效果。
所以,在这个时期如果在一个纯正、地道的外语环境下学英语,发音、语调都会更标准。
语调实际上挺重要的,美国私塾的教师也曾接触过很多学英语的成年人,有时他们口音不够地道,不是因为发音不标准,而是语调已经难以改变了。
在收发语音信号方面,3岁左右的儿童,还处于一个自然学习的阶段,他们会一边游戏一边琢磨语言符号的内涵。
比如想说有一点点大,他们会根据已知的英语信号说“it’small big.”而在老师纠正“oh, it’s a little bit big”或者“It’s not very big”后,孩子们通常会马上自我纠正并记住。
从几次对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来看,比起学龄前儿童,他们更敢于尝试,也更愿意跟着老师模仿。
从小学才开始学习英语的孩子,会更害怕说错而不敢开口,而这种语言的创造性也常常会随着年纪增长而逐渐减少。
当然6岁以后,并不是说就学不会纯正的外语,但的确3-6岁间的条件是最好的,也是人一生中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时期。
童年语言发展历程在童年时期,语言发展是孩子认知和社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孩子的语言发展历程中,可以分为几个关键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咿呀学语期,通常出现在6个月到1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模仿成人的语音,并尝试发出各种音节和音素。
他们可能会发出一些"ba-ba"和"ma-ma"等简单的音节,这些是他们试图模仿成人语音的结果。
这个阶段的语言发展主要是通过听觉和发声来实现的,孩子正在尝试从环境中学习和理解语言。
接下来是词汇爆炸期,通常发生在1岁到2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掌握越来越多的词汇,并开始将它们与特定的对象和概念联系起来。
孩子会用单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说"水"、"妈妈"等。
这个阶段的语言发展主要是通过听觉、观察和模仿来实现的,孩子正在努力扩大他们的词汇和理解力。
在此后的阶段中,孩子开始组织词汇和语法规则,形成句子和语言结构。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2岁到3岁之间。
孩子开始使用更复杂的句子和短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逐渐掌握了语法规则和语言表达的结构。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语言发展主要是通过模仿和实践来实现的,他们正在不断学习和运用语法结构和词汇。
在童年的后期,孩子进入了扩展语言能力的阶段。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3岁到5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使用更复杂的句子、词汇和语言结构,表达更多的观点和想法。
他们不仅能理解和使用基本的语言规则,还能够运用语言进行逻辑思考和表达情感。
这个阶段的语言发展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来实现的,孩子正在逐渐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总的来说,童年时期的语言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模仿和发声开始,到词汇和语法的积累,最终到较复杂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高。
这个过程对于孩子的认知和社交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际交往奠定了基础。
幼儿英语学习必经五大语言阶段语言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方能达到精通地步的,少儿英语也是如此,瑞思学科英语拥有数十年少儿英语教育经验,对这个观点也是持肯定态度的,对于一门外语,瑞思专家认为,从启蒙到精通要有5个必经的阶段。
即前语言期、早期语言期、语言形成期、语言流利期和语言精通期这五个阶段。
下面就来细细剖析一下一前语言期前语言期是从孩子启蒙英语开始至掌握将近500个英语词汇的这个阶段。
由于每个孩子的语言启蒙不同,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及学习途径也有所不同,这是孩子英语沉默时期(silentstage)。
在这段时间里,听英语儿歌,童谣,读初级英语绘本是前语言期孩子的最有效学习方法。
二早期语言期时期语言期顾名思义,就是孩子走出前语言期,掌握并理解将近1000个英语单词的这个阶段。
在这个时段里,尽管孩子没有语法上的习得,时常会犯语法错误。
但由于他们牢记了一些英语单词和词汇,所以他们也会试着使用这些英语单词和短句和人用交流。
这时父母要尽量鼓励和赞扬孩子为说英语而努力。
三语言形成期进入这个阶段的少儿英语期的孩子,大约能够掌握3,000个英语词汇,并且能用简单英语词组和句子,进行简单沟通和交流。
在语言形成期,孩子的英语理解能力高于表达能力,这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因为,孩子的英语理解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开始用他们所学英语进行读和写。
四语言流利期走出语言形成期的少儿英语学习者们,则能掌握了近有6,000英语单词和词组。
他(她)们可以用英文进行听说读写,也会使用更复杂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语言流利期的少儿英语学习重点是,用英语来思考,这样更能帮助孩子提升英语口语能力。
五语言精通期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如果要精通一门外语,一般需要4-10年(有的认为是7-10年)持续不断的学习。
那么,持续攻克以上四个时期的语言学习时段,对这门外语的掌握能力也达到了最高等级——语言精通期。
为了保持自己英语会话的流畅度,孩子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使用英语参与讨论的机会,这样孩子的英语才不会流失。
【V课堂·第28期】非英语专业家庭的“傻瓜式”启蒙指导书:《0-6岁从婴语到英语》时间:2015年4月14日下午13:00-15:00主题:想想妈为你解码:0-6岁从婴语到英语前年5月,受接力出版社之邀,开始着手写一部非英语专业家庭的“傻瓜式”启蒙指导书,历时近两年,《0-6岁从婴语到英语》终于完稿,特别感谢影视明星罗海琼女士、新阅读发起人朱寅年先生、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魏葆霖教授以及香港大学英语教育博士应单君女士联袂推荐此书。
这两年,零星和许多妈妈谈到过英语启蒙,但都是围绕某位妈妈的某一方面问题展开,只言片语、琐碎零散,难有痛快淋漓之感,今天咱们就用2个小时时间,系统地说一说英语启蒙。
开场之前,先介绍一下想想的英文水平想想,4岁,爱“听动画片”的魔力小男孩。
已精读逾400本原版绘本,精听逾800小时音频。
3个月:开始英语启蒙。
1岁:说英文单词和词组。
2岁:背诵400多字的原版绘本和大量儿歌。
3岁:自主掌握自然拼读规则;与外国人自由交流。
3岁半:经知名英文培训机构外教评定,英语综合素质超英语母语国家同龄孩子水平。
4岁:能看The Polar Express,Chicken Run等难度的无字幕电影,自主阅读1500字的原版绘本,直接听Chuggington等20多部动画。
接着,有必要交代一下我的英文水平,想必大家也有一些猜想与儿子的英文水平严重不匹配,我是个英文菜鸟级妈妈。
既不是教育科班出生,也没有一口令人羡慕的地道口语,大学英语六级,考研前曾做过4个月的英语复习攻坚,读研期间也零星上过几堂口语和翻译课,如果这些忽略不计的话,已经有十多年没有系统接触英语了。
这期间,工作上没有使用英语的机会,生活中没有使用英语的爱好,可以想象这样的尴尬局面。
当年唯一对“发音”还有点自信,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被真正标准的发音给打击没了。
所以,坚持每天给孩子念英文书,日常不说英文,只在孩子主动说英文时被动回应。
说我是英文菜鸟级妈妈,一点都不夸张,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和孩子在英语启蒙道路上走得顺畅愉悦,因为父母的英文水平并不决定孩子的英文水平,英语不好的父母,一样能培养出英语很棒的孩子。
大家不必惊讶哈,英语启蒙一点都不高深、神秘,千万别被传统的刻板印象给吓跑。
很多亲对英语启蒙的理解存在误区,应试教育当中我们曾有过的背单词、背句型的不太美好的经历,被不自觉地印成标签贴在了幼儿英语启蒙上,使得大家对启蒙心存疑虑,唯恐自己不够优秀的英文误导了孩子,或是不忍让孩子早早陷入学英语的痛苦,犹犹豫豫就错失了英语启蒙的良机,所以说,父母的英语观决定了孩子的英语力。
一、认知上的误区误区一:做英语启蒙,父母要英文很好才行。
首先,大家要清楚:英语启蒙不是让家长教孩子英语,而是让父母陪伴孩子学英语——这句话很重要!是不是顿时觉得压力小了很多?其次,幼儿学英语与成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成人学语言是有意识的、受认知影响的、真正的“学习”;而幼儿面对语言,是从大量的语言接触和使用中,自然吸收语言信息,无意识地获得语言感知和理解能力,像学母语那样,学会并掌握语言却并不感觉是在学习,因此称作“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
这里谈到的语言接触,不要求来自父母,原版的视听素材完全可以做替补,而这些替补素材如今可谓俯拾皆是,这就意味着启蒙的客观条件人人都具备,谁都可以做家庭英语启蒙。
如果一定要给父母一个能力标准,我认为:只要父母通过查字典预习,能完整朗读完一本绘本里的文字,即使发音不准,也完全具备了英语启蒙的语言水平要求。
但是,仅具备语言水平还不够,英语启蒙更多考验的是父母两方面的品质:1、坚持到底的精神。
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它的重要性不必多说。
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英语启蒙初期尤为重要,体现在生活中,就是父母要有规律地提供各类资源,固定时间亲子阅读、每天听音频磨耳朵,并且做到日复一日坚持不懈,每天哪怕只有15分钟,久而久之也能成为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会使人省去许多精力,用最少的努力,取得较高的效率。
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将来想要纠正习惯将耗费更多精力。
很多妈妈说自己的孩子不爱看/听英文,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努力地孩子养成看/听的习惯2、敏锐的洞察力。
英语启蒙是个旷日持久的过程,必须让孩子从英文中找到内心的愉悦感,有了美好的学习体验,才能保持学习热情长期不退减。
所以各类资源的提供,都应从孩子当下的喜好出发,这个“喜好”的把握,就要求父母要有敏锐的洞察力,知孩子所想、所好,并能根据生活经历和喜好的变化及时调整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展孩子说英语、学英语的积极性。
如果说英语启蒙是在拼妈,拼的一定不是英语水平,而是谁更能坚持、更能准确把握孩子的喜好。
这正是我对自己要求较高的地方,所以在孩子1岁时成功地交出了音频控制权,3岁时成功地交出视频控制权,我只负责拷资源,几时用、用多久完全交由孩子控制。
想想4岁前800个小时的精听量,其中有700小时是他自主选择的结果,而这700个小时,在他英文能力的培养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误区二:缺了语言环境,孩子不可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
培训机构有外教,肯定比父母教的好。
语言环境固然重要,这就好比母语的学习,浸泡在母语环境中,即使你什么都不教,孩子也能自然习得母语。
但英语不一样,能讲一口地道英语的中国父母毕竟凤毛麟角,非英语专业家庭想要通过搭建语言环境来启蒙可以说不现实。
那么,缺了语言环境,就一定学不好英语吗?显然不是。
台湾著名教育专家洪兰教授在《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一书中提到“未上补习班、未请过家教,只是平时常收听英语广播及看英语小说,最终托福考满分”的成功案例,廖彩杏女士主张以100本有声英文绘本,让孩子说上一口字正腔圆的好英文;汪培珽女士的亲子英语秘诀则在于桥梁书及名家绘本的共读,近年内地类似的成功案例也不在少数,想想也是案例之一。
综观英语学习的各家之道,不难发现有三个重要的共通之处:1.没有外来培训机构的参与。
现在各类英语培训班主打欧美模式、全程外教,且不论收费何其昂贵,仅靠每周一两次、每次一两个小时的英语“熏陶”,离习得一门语言的目标相差太远,充其量只能是“锦上添花”。
所以,问我报培训班行不行的妈妈们,我都回答:行,只要您除了学几个句子和一些单词别无他求。
2.重点依靠家庭的力量。
通过亲子的方式,不是主要靠对孩子“说”来学,而是靠陪孩子“听”和“读”来学,让孩子每日“浸泡”在英语学习的氛围中,养成习惯,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3.给孩子纯正的第一手学习资源。
通过大量原汁原味的听力输入与优质童书的亲子共读和自主阅读,让孩子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最终掌握一门纯正的语言。
所以说,对非英语专业家庭来讲,用心打造英语学习环境比纠结于语言环境更有意义得多。
误区三:妈妈发音标准,才能开口教孩子。
发音问题,困扰了很多妈妈。
如果我们秉持同一套标准看待母语和英语,会发现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比如说听英文童谣,有人说太难,我都听不懂,孩子就更不懂。
听童谣为什么要纠结于孩子懂不懂?我们小时候妈妈教《小兔子乖乖》的时候,妈妈也不怕我们听不懂“乖乖”是不是?听童谣的目的不是为了听懂,只是感受一种语言的韵律节奏。
发音问题也是这样,可以说,华东、华南一带普通话标准的妈妈并不多,但这丝毫不影响妈妈们亲子共读的热情,大家在念中文故事书时,不是也不苛求普通话一定要标准么?英文学习同理,科学研究表明,幼儿具有自动正音的能力,只要标准音的输入大于非标准音,孩子就能自动趋于标准音。
这在现实中很容易验证:有些家长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他们都有工作,孩子则由爷爷奶奶照看,但爷爷奶奶讲普通话多带地方口音,在这种语言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虽长时间与有口音的祖辈相处,普通话却很标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通过与父母交流、在学校学习以及在其他环境(如电视、广播等)下接受的标准普通话输入超过了有口音的普通话输入。
所以,孩子的英语发音标准程度并不单纯取决于父母的发音标不标准,而取决于标准音输入的量,这个量从何而来?靠的就是原版优质音频。
有音频在,妈妈们就放心大胆地读吧。
所以,孩子的英语发音标准程度并不单纯取决于父母的发音标不标准,而取决于标准音输入的量,这个量从何而来?靠的就是原版优质音频。
有音频在,妈妈们就放心大胆地读吧。
儿童是用不同的脑区掌握不同的语言的,浸泡在双语环境下的孩子,头脑中存在两个语言系统,多种语言的输入并不会造成儿童的语言混乱,相反,及早学习外语,会使孩子的双语能力和智力得到比单一语言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更快得提升。
已有实证研究证实,学习第二语言能显著改变脑的功能和结构,“在左侧顶下皮层有一个区域,双语或者多语者的这个脑区的面积要比单语者更大,而且,小时候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或者那些外语非常流利的人,这个脑区的面积更大。
”关于英语启蒙的时间,曾经有几年讨论极其热烈,现在都已经不做讨论了,因为毫无疑问,语言学习越早越好同时,学习双语能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自制力,在理解他人的想法方面,“双语儿童”也要比“单语儿童”更强。
用外语思考还能减少深层的、误导性的偏见,从而使人正确权衡风险利弊,做出更合理、理性的决定。
此外,同龄情况下,同时掌握两种及以上语言的儿童的词汇量和知识之和,远远超过只会单一母语的儿童,因此,从小学外语对孩子自信心、自豪感的培养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所谓的多种语言输入混乱,无非是在孩子渡过语言静默期,尝试输出时,时间会比单一语言输入的儿童可能晚一点,但一旦输出,整体输出量远远大于单一语言儿童简而言之,英语启蒙远不如想象中恐怖、高深,只要稍作努力,任何妈妈都可以启蒙。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探讨:启蒙,目的何在?如果对启蒙时间有疑义,建议大家翻翻看两本权威的书,一本叫《脑的阅读》,一本叫《儿童大脑开窍手册》二、缘何启蒙?这两年,听到不少英语启蒙的速成案例,您若问我英语启蒙有没有捷径可走?答案很肯定:有!身边启蒙1年多能读章节书的孩子有好几个,几乎都是用分级读物启蒙,直接教拼读或让孩子识字,快速走向自主阅读。
这些孩子,我知道能力上可以朗读章节书,发音纯正,至于读懂了几成、爱不爱读、面对英文内心快不快乐、后来是否还保持有读章节书的习惯,不得而知。
想想的英语启蒙,我曾在书的自序里谈到,是个偶然。
“英语启蒙”这个概念也只是这两年才兴起。
在他98天时,引领我们走进原版绘本阅读的参考书是松居直先生的《幸福的种子》,只是因为我深知绘本对孩子心灵成长、亲子关系构建的重要意义,并且没把“语言”当回事,还略知音频磨耳朵的作用(上大学时曾听说有个小宝宝出生时天天听BBC,后来能脱口而出大段英文),就这么大无畏地搜罗了许许多多绘本(不论中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孩子喜欢的绘本音频也拷出来海听,我把它当做亲子陪伴、品读幸福的一种方式,直到一年以后正儿八经地读到英语启蒙类的参考书,才知道,哦,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英语启蒙,那时想想已经是个原版绘本迷、对音频的喜爱胜过鸡汤、且能输出英文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