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丁翠敏-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典型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2.66 MB
- 文档页数:59
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静脉血栓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观察严昭仪;丁时玲;马艳辉【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静脉血栓优质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PICC继续使用率、满意度比较.结果观察组PICC继续使用率96.66%(29/30)优于对照组53.33%(16/30),护理满意度93.33%(28/30)优于对照组66.66%(20/30),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静脉血栓优质护理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缓解患者的静脉血栓症状,减少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7(023)017【总页数】3页(P181-183)【关键词】PICC置管;静脉血栓;优质护理【作者】严昭仪;丁时玲;马艳辉【作者单位】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腹部肿瘤二科,江西九江 332000;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腹部肿瘤二科,江西九江 332000;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腹部肿瘤二科,江西九江 332000【正文语种】中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 ly inser ted cent ral venous catheters,PICC)通过导管对患者外周静脉进行穿刺,使导管能够靠近患者心脏大静脉部位,是临床上治疗肿瘤疾病的常见置管方法[1]。
其具有长期进行置管操作的优势,对于长期需要输液的患者,能够避免反复穿刺对其造成疼痛,能够避免药物直接接触静脉,减少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刺激,具有保护患者的静脉血管,减少静脉炎发生的作用。
不足的是,PICC置管容易引发患者静脉栓塞,因此,在患者置入PICC置管后,应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尽量降低静脉栓塞的发生[2]。
若出现静脉栓塞,应给予及时的护理和治疗,临床上常规的护理干预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达比加群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雍熙;李思璇;严响;江乾龙;江璐伽;张富钊;宁俊洁;康藤耀;郑江华【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24(39)5【摘要】目的:探究达比加群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长期抗凝的依从性。
方法:选取27例妇科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2):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标准治疗剂量抗凝;实验组采用达比加群酯口服150 mg,2次/d抗凝,疗程3个月。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 d、1周、2周及1、2、3个月测量下肢周径、血清D-二聚体、凝血功能、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方便性、依从性,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双下肢血栓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健、患侧肢体大、小腿周径差、血常规指标、肝肾功指标、D-二聚体在治疗后1 d、1周、2周及1、2、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TT)在治疗后1 d、1周、2周及1、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有2例血栓复发,实验组无血栓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简便性、依从性量化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达比加群对于妇科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服药依从性。
【总页数】5页(P593-597)【作者】雍熙;李思璇;严响;江乾龙;江璐伽;张富钊;宁俊洁;康藤耀;郑江华【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川北医学院肝胆胰肠研究所;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05【相关文献】1.达比加群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2.达比加群酯治疗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3.达比加群酯治疗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4.活血通络汤联合达比加群酯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观察5.达比加群酯治疗胸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2例肿瘤患者PICC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对策王红磊;张汝赞;胡跃云;高静芳;巩雪;朱玉欣;郭书爱【摘要】总结12例PICC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原因分析及对策包括:导管异位,PICC操作者确保导管定位准确;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造成患者脱水,体液不足,鼓励患者进食水,遵医嘱补液增加血容量;化疗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使肿瘤患者血液处高凝状态,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或口服抗血栓形成药物;血管内皮损伤,导致附壁血栓形成,PICC操作者减少反复穿刺致血管内皮损伤,置入PICC前做好评估,对锁骨下静脉压迫及上腔静脉有部分梗阻者禁忌置管.本组12例患者经积极护理与治疗,复查B超检查血栓机化,未见新发静脉血栓,酸胀、疼痛等症状缓解,均未发生血栓脱落、肺栓塞等并发症.【期刊名称】《护理学报》【年(卷),期】2017(024)011【总页数】2页(P52-53)【关键词】PICC;深静脉血栓;原因分析;对策【作者】王红磊;张汝赞;胡跃云;高静芳;巩雪;朱玉欣;郭书爱【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邢台市第九医院,河北邢台 0552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9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减少了化疗药物及高渗营养液对静脉的损伤和刺激,降低了外周静脉炎发生,保证治疗过程顺利进行,为肿瘤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并广泛应用于临床[1]。
同时,PICC也存在着诸多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刺部位感染、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等,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为最严重并发症,一旦血栓脱落栓塞重要脏器可能导致肺栓塞、心肌梗塞、脑梗死等,病情危重者甚至造成非预期死亡[2]。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模型的研
究进展
张长喜;开维司尔克孜·开色尔;罗琴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
【年(卷),期】2024(14)1
【摘要】总结恶性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并对风险评估工具的基本特征、应用优缺点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开发符合中国国情及恶性肿瘤患者群体特征的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模型与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总页数】8页(P971-978)
【作者】张长喜;开维司尔克孜·开色尔;罗琴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呼吸神经内科乌鲁木齐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疾病(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2.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腹部手术患者发生VTE有效性分析
3.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疾病(VTE)
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4.肺癌患者发生VTE的临床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和预后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人恶性肿瘤患者PICC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成人恶性肿瘤患者PICC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患有恶性肿瘤的成人患者常常需要接受化疗或静脉输液治疗,部分患者需要长期静脉通道的建立和维持。
而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经皮导管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虽然PICC具有较高的使用成功率和较低的感染率,但血栓形成是一个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如何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病是临床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以最新的临床研究和最佳证据为基础,总结成人恶性肿瘤患者PICC血栓预防的最佳方法。
一、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在预防PICC血栓形成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临床研究表明,年龄、肿瘤类型、化疗药物(如长期使用铂类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曾经有过静脉血栓栓塞病史、肥胖、高血压、吸烟、血管损伤等都与PICC相关性血栓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二、药物预防方法1. 肝素预防:肝素被广泛应用于PICC血栓预防中。
临床研究表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能够有效降低PICC相关性血栓病的发生风险,但同时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肝素预防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
2. 直接口服抗凝治疗:利用口服的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华法林进行PICC血栓预防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但在临床实践中,这一方法的效果并不明确。
三、物理性预防方法1. 运动:研究显示,加强活动和肢体运动可以促进血液流动,降低PICC血栓发生的风险。
建议患者每天进行适量的肢体活动,如走动、上楼梯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2. 外部压迫装置:在严重活动受限的患者中,可以考虑使用外部压迫装置,如弹力袜等,来帮助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四、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病的监测1. 临床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下肢肿胀、疼痛、发红等。
及时发现可能的血栓形成症状,以便及时干预。
2. 影像学检查:可以通过超声、静脉造影等影像学技术对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进行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血栓形成。
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作者:于小翠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第30期【摘要】目的对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进行PICC置管术的出现静脉血栓的肿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
结果在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护理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肿瘤;PICC致静脉血栓;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0..02【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ause and nursing of PICC patients with venous thrombosis caused by tumor.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were PICC catheterization in venous thrombosis in 72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tim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ith general nursing,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The nursing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In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ing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Key words】Tumor;PICC induced venous thrombosis;Nursing现阶段,通常采用PICC化疗方法进行治疗,PICC指的是利用导管从外周静脉通过导管方式提升药物的刺激性和高渗性[1]。
腹部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丁敏;金梅保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专科版)》
【年(卷),期】2016(000)010
【摘要】报告了100例四级腹部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Wells评分中、高度风险的患者,分析其发病原因,总结所采取的治疗护理干预手段。
认为腹部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则应积极治疗护理。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丁敏;金梅保
【作者单位】215001 苏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普外科;215001 苏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妇科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J], 王红
2.腹部手术后病呃逆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J], 石淑英;孟泉辛;王琳琳
3.优质护理对腹部全麻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效果评价 [J], 杨涛
4.腹部术后寒战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J], 陈映兰;林华瑶;谢少花
5.腹部术后寒战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J], 陈映兰;林华瑶;谢少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