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油田京515井碱性调剖体系筛选
- 格式:pdf
- 大小:457.05 KB
- 文档页数:2
华北油田稠油油藏采收率计算方法综述
张凌僡;王营营;冯丽娟;王新颖;杜建德
【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
【年(卷),期】2016(000)009
【摘要】本文通过对油藏水驱采收率的计算方法:水驱曲线法、油水粘度比法、童氏图版法、波及系数矫正法等进行了归类对比分析,针对华北油田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计算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形成了适合计算华北稠油油藏水驱原油采收率方法,优选出目前较为适合的的原油采收率计算方法,回归得到研究区块的采收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了华北油田某普通稠油油藏原油采收率.
【总页数】5页(P25-29)
【作者】张凌僡;王营营;冯丽娟;王新颖;杜建德
【作者单位】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0;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0;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0;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0;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0
【相关文献】
1.普通稠油油藏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以古城油田泌124断块下层系为例 [J], 李长宏;甘红军;李怡
2.新疆油田某区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方法研究 [J], 邓彦玲
3.古城油田稠油油藏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研究 [J], 佘文昌;孔柏岭
4.普通稠油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实践
——以孤岛油田B21单元为例 [J], 张娜;元福卿;魏翠华;赵方剑;李菲菲;岳静;李硕轩;王毅
5.普通稠油油藏组合式提高采收率技术——以渤海SZ36-1油田为例 [J], 曹豹;张云宝;李翔;卢祥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52023年5月上 第09期 总第405期TECHNOLOGY ENERGY |能源科技1示踪剂井间监测技术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油藏储集层的物性参数,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可以通过注入示踪剂并监测其在不同井中的浓度变化,从而确定油藏储集层的物性参数,如渗透率、孔隙度等,为油田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监测油藏采收效果,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可以监测油藏采收效果,包括油藏内油水分布情况、采收率等,为油田开发提供实时监测和评估;优化油藏开发方案: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可以帮助优化油藏开发方案,包括注水、注气等工艺方案的优化,提高采收率和开发效益;解决油藏污染问题,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可以监测油藏中的污染物质扩散情况,帮助解决油藏污染问题,保护油藏和环境。
总之,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应用成效显著,可以帮助油田企业优化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和开发效益,同时也可以保护油藏和环境,推动油田可持续发展。
油田开发中通过在注水井中注入一种水溶性示踪剂,在周围监测井中取水样,分析所取水样中示踪剂的浓度,并绘出示踪剂产出曲线。
示踪剂从注水井注入后,首先随着注入水沿高渗层或大孔道突入生产井,示踪剂的产出曲线会出现峰值,同时由于储层物性的不同和注采动态的差异,曲线的形状也会有所不同。
在地层参数解释方面,示踪剂方法比较直观有效。
示踪剂方法可以应用在:分析井间对应受效情况;评价地层非均质性;评价调剖、调驱等措施的效果;分析断层以及隔层封闭性;监测气窜情况;高渗条带渗透率、厚度、喉道半径;剩余油监测。
近年来,先后在京11断块、州16断块、泉241断块的30多个井组,进行井间示踪监测,均收到不错的效果。
井间示踪监测很好地判断了井间对应受效情况,对地层的非均质性做出了评价,及时发现油水井间的高渗通道,对调剖调驱等增油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以京11断块的京617井组为例,介绍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52022年4月下 第08期 总第380期TECHNOLOGY ENERGY |能源科技“拆装井口方法非一种,种种都有新工具,‘一井一策’管理,能令操作更安全更快捷!”�月��日,在华北油田采油二厂靳占忠创新团队工作室,全国技术能手、中石油集团技能专家黄树在创新交流活动上分享“速拆井口五件套”功能。
靳占忠创新团队持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多年致力于改善一线作业环境,提升安全环保水平,切实转变“钻井苦,油建累,又苦又累作业队”的旧面貌。
在创始人靳占忠师傅退休后,团队在中国石油榜样、国务院特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孙连会,全国技术能手、集团技能专家黄树的带领下,坚持创新引领,匠心筑梦,砥砺前行,为企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继续贡献强劲动力。
作业现场拆、装井口是井下作业的重要工序。
井口因大小、压力级别不同有��、��、��、���等多种型号;井口因工作需要不同有油管头法兰、套管头法兰、套管升高短节等多种存在形式。
井口是确保有效井控的关键装备,拆装迅速快捷才能最大限度削减安全风险。
靳占忠创新团队从解决难题的关键症结出发,几年来,相继创新出多种对应工具配合使用方法,解决井口拆装难等问题。
“一种用于旋转法兰盘和短节的工具”于����年研制完成,����年被华北油田公司推广,可以适用多种不同型号的井口法兰和升高短节,可人工旋转也可以液压钳旋转,可单独或组合采用液压油管钳以及人工加力杠旋转拆、装井口法兰盘及套管升高短节,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和速度,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同时可保护法兰盘上的钢圈槽不受外来损伤,已使用��井次以上。
“升高短节的安装拆卸工具”是����年研制,从套管升高短节内腔插入,专为���.�套管短节设计,小巧轻便,涨紧不超��秒钟。
拆卸、安装升高短节速度快,省时、省力,不需要在比较局限的位置频繁装、卸多条紧固螺栓,或旋紧、松脱多条撑紧螺栓,大大缩短了更换井口时的井口无控时间,防范安全隐患,并可以重复使用,已使用��余井次。
调剖现场注入特征曲线与增油效果关系研究——以大港油田采油五厂油水井调剖为例邓鲁强【摘要】调剖井现场霍尔曲线主要存在直线斜率增大、减小和不变三种基本特征,造成直线斜率增大的主要原因为凝胶溶液在地下造成堵塞,造成直线斜率减小的主要原因为调剖过程启动了低渗透层.通过绘制调剖井现场注入霍尔曲线,并将霍尔曲线变化特征与受益井增油效果之间进行对比,发现霍尔曲线的直线斜率增大或减小时调剖效果明显优于未发生变化的情况.研究结果认为霍尔曲线变化特征与调剖效果关系密切,这对今后监控和调整现场注入参数、优化设计方案、预测调剖效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年(卷),期】2015(029)001【总页数】3页(P92-94)【关键词】油水井调剖;霍尔曲线;特征;大港油田【作者】邓鲁强【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天津大港3002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目前,大剂量调剖(调剖剂用量在几千方到一万多方)已成为注水开发油田中后期控水稳油、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之一。
霍尔曲线[1]初期用于注水井分析,国外有将霍尔曲线应用于调剖井施工监测的介绍。
采用矿场调剖数据绘制调剖井霍尔曲线,并对调剖受益油井增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
通过分析调剖井霍尔曲线特征与增油效果之间关系,可以指导矿场施工,甚至进行调剖效果预测。
霍尔曲线来源于对注水井的分析。
假设油藏为单层均质活塞式驱替,单相稳态径向流,利用达西公式,注水井的注入量公式为:将式(1)两边对时间进行积分,得:对于稳定流,井底流压pwf可以表示为:pwf=ptf-Δpf+ρwgD将(3)式代入(2)式,经过变换得:其中式(4)中W代表累积注入流体体积;现场应用中时间t以天为单位。
将等式(4)右边第二部分去掉,绘图得出直线,mH就是直线斜率。
通过对mH分析发现,当注入流体的黏度、水相有效渗透率、波及地层厚度、表皮因子发生改变时都会改变直线斜率。
2024年第53卷第1期第65页石油矿场机械犗犐犔 犉犐犈犔犇 犈犙犝犐犘犕犈犖犜2024,53(1):65 71文章编号:1001 3482(2024)01 0065 07负压振动筛原理及在油基钻井液钻屑减量中的应用侯勇俊1,沈 烁2,谭 劲3,任万年3(1.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成都610500;2.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装备管理部,湖北潜江433124;3.广汉市阿里圣姆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四川广汉618304)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振动筛性能有很大提高,但其对钻屑的脱液能力已达极限。
40年来,应用于钻井固控,效果不明显。
十多年前,经过尝试与高频低幅振动相结合的真空过滤技术应用于钻井固控时,钻屑的脱液能力显著提高,排放钻屑体积大幅减小。
近年来,多种负压振动筛在国内钻井中开展了应用试验。
经过对常规振动筛复合负压过滤的负压振动筛的原理、主要技术参数、现场应用与国内外类似技术的对比分析及现场应用表明,所使用的负压振动筛的处理量、钻屑含液率、钻屑排放减少量、筛网寿命、能效、设备成本、使用经济效益等都均有明显优势。
负压振动筛的应用对节能减排和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其逐渐替代常规振动筛,将是钻井固控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油基泥浆;负压振动筛;泥浆回收;钻屑减量中图分类号:TE926 文献标识码:B 犱狅犻:10.3969/j.issn.1001 3482.2024.01.010犘狉犻狀犮犻狆犾犲犪狀犱犃狆狆犾犻犮犪狋犻狅狀狅犳犖犲犵犪狋犻狏犲犘狉犲狊狊狌狉犲犛犺犪犾犲犛犺犪犽犲狉犻狀犚犲犮狅狏犲狉狔狅犳犗犻犾 犅犪狊犲犱犇狉犻犾犾犻狀犵犉犾狌犻犱HOUYongjun1,SHENYue2,TANJin3,RENWannian3(1.犛犮犺狅狅犾狅犳犕犲犮犺犪狀犻犮犪犾犈狀犵犻狀犲犲狉犻狀犵,犛狅狌狋犺狑犲狊狋犘犲狋狉狅犾犲狌犿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犆犺犲狀犵犱狌610500,犆犺犻狀犪;2.犛犻狀狅狆犲犮犑犻犪狀犵犺犪狀犗犻犾犳犻犲犾犱犛犲狉狏犻犮犲犆狅狉狆狅狉犪狋犻狅狀,犙犻犪狀犼犻犪狀犵433124,犆犺犻狀犪;3.犌狌犪狀犵犺犪狀犃犾犻犛犺犲狀犵犿狌犘犲狋狉狅犾犲狌犿犈狇狌犻狆犿犲狀狋犆狅.,犔狋犱.,犌狌犪狀犵犺犪狀618304,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Sincethevibratingscreenwasintroducedintooildrillingfrommines,itsperformancehasbeengreatlyimprovedafterdecadesofdevelopment,butitsabilitytoremovedrillingcuttingshasreachedthelimit.Inthelast40years,vacuumfiltrationtechnologyhasbeenappliedtodrill ingcementing,withinsignificanteffects.Morethantenyearsago,whenthevacuumfiltrationtechnologycombinedwithhigh frequencyandlowamplitudevibrationwasappliedtodrillingsolidcontrol,theabilitytoremovedrillingfluidfromcuttingswassignificantlyimproved,andthevol umeofdrillingcuttingsdischargedwasgreatlyreduced.Inrecentyears,manynegative pressureshaleshakershavebeenappliedindomesticdrilling.Theprinciple,maintechnicalparameters,fieldapplicationandcomparativeanalysiswithsimilartechnologiesathomeandabroadofanega tivepressurevibratingscreenbasedonconventionalvibratingscreencompoundnegativepressure 收稿日期:2023 07 13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2YFQ0064)。
水平井连续油管产出剖面测试技术现场试验获成功
胜利油田自主研发的水平井连续油管产出剖面测试技术近日在桩106-平15井现场试验取得成功。
该技术填补了国内油田在生产状态下产出剖面测试方面的空白。
水平井由于井身结构的特殊性和水平多相流的复杂性,常规产液剖面测井技术难以满足动态监测的需要。
针对该问题,胜利油田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利用射流泵实现举升,在举升管柱内部下入测试管柱,由连续油管携带测试仪器下入,不断上提连续油管进行水平段测试,实现生产状态下的产出剖面测试。
室内试验完成后他们选择桩106-平15井进行现场试验。
桩106-平15井是一口高含水水平井,由于不能准确测知产液剖面情况,导致其长期无法实施有效的调堵水措施。
新技术现场试验时,技术人员通过连续油管作业对150多米的生产井段进行了完全测试,下入、起出等过程均顺利。
0511井下作业通井、刮蜡、刮削作业规程ICS 75.020 E 14 SYBGF XXXXX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企业标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Q/SY DQ0511-2022代替 Q/SY DQ0511-2000井下作业通井、刮蜡、刮削作业规程The planning of underground operations clearwell scrape wax and scrape2022-03-20 发布 2022-04-01 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发布I前言本标准代替Q/SY DQ0511-2000《井下作业通井、刮蜡、刮削作业规程》。
本标准与 Q/SY DQ0511-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通井、刮蜡、刮削下入深度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内有关信息是保密的,其版权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所有。
未经油田公司质量平安环保部的许可,该标准的任何一局部均不得泄露给第三方,或复制、或储存于可检索系统,也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法〔电、机械复制、抄录〕传播……。
标准使用的管理权属油田公司,用户分两类:a〕油田公司和所属单位在其管理、科研、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有权使用本标准; b〕承包商/分包商、制造厂/供方,以上述第一类组织的名义,为到达下述目的也可被授权使用本标准:——为工程做准备或被授权使用本标准;——确实为这些组织执行任务。
本标准的提供程序是在获得充分的保密保证后才予以提供,并且是永不更改的须知程序,被授权使用本标准的单位,有责任平安保管并保证标准不被用于油田公司之外的目的。
油田公司将寻访这些组织,以确认他们是如何执行这些要求的。
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部提出。
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批准。
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采气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油田开发部、第一采油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文锋。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SY DQ0511-2000。
冀中油区超深井武清1井钻井液技术摘要:武清1井是中油集团公司在冀中地区部署的一口超深风险探井,完钻井深6007m,最大井斜33.43°,水平位移1778.42m,斜井段长3781m,井底温度189℃,钻井液密度1.89g/cm3,期间钻遇玄武岩、白云岩、紫红色泥岩、灰岩等多种特殊岩性,施工难度大。
针对武清1井地层特点以及满足井壁稳定和抗高温等钻井液性能的需要,优选复合盐钻井液体系进行施工,有效解决了高温稳定、井壁防垮、井眼净化、定向托压等难题,保证了武清1井的安全施工,实现了钻井周期119.79天,钻完井周期178天,平均机械钻速7.04m/h,钻机月速1012.98m/台月,深井段双筒取芯收获率100%的成绩,创武清凹陷最快机械钻速、最短钻井周期纪录。
关键词:超深井;钻井液;高密度;井壁防垮;井眼净化前言:随着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向深部地层发展,钻遇高温高压地层的几率逐渐增大,可以预见今后对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大,本文通过研究总结冀中地区超深井武清1井的钻井液技术应用,对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的在冀中地区的技术难点和性能调控技术进行研究,形成一套适用于冀中区块深井、超深井的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为二公司今后在冀中市场承钻井底温度高,压力系数大的深部油气资源的开采提供钻井液技术支撑。
1 工程概况武清1井自上而下钻遇地层分别为平原组,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孔店组,主要岩性为砂岩、泥岩、砾岩、紫红色泥岩、玄武岩、炭质泥岩、泥灰岩为主。
武清1井井身结构:Φ444.5mm×1201m+Φ339.7mm×1200m,Φ311.2mm×4052m+Φ244.5mm×4050m,Φ215.9mm×6007m。
2 钻井液技术难点2.1 高温稳定性根据地温梯度预测,武清1井井底温度达189℃。
在超深井施工中,钻井液的各种性能随着井温的升高而变化,如果钻井液抗温能力不足,高温会使深井钻井液性能恶化,钻井液的抗温能力和热稳定性是保证武清1井安全施工的关键。
碱探1井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摘要碱探1井是青海柴达木盆地碱山构造的一口探索碱山构造基岩层含气性、设计为五开直井型风险探井,目的层路乐河组-基岩,完钻井深6343米;特殊的地质结构,该区块地层存在裂缝发育、长段膏泥岩层、高压盐水层、高浓度CO2、高地温梯度,施工过程中井塌、井漏、溢流、膏泥岩层蠕变缩径等复杂因素相互交织。
气测入侵CO2浓度最高达到59%,钻遇膏泥岩地层440米,目的层段地层孔隙压力系数1.60-1.70,完钻井底温度235℃,为目前国内陆上钻井井底温度最高记录之一。
为保障钻井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对地层特点和高温影响因素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抗高温抗盐抗钙强抑制强封堵高密度钻井液体系配方与现场施工工艺研究,优选出抗温240℃以上、抑制性封堵性及高温流变性能良好的聚胺有机盐钻井液体系,筛选了配伍性较好的抗温240℃以上的抗盐抗钙聚合物降滤失剂、封堵剂、防塌剂REDU240、LH-JEW260、弹性石墨、SOLTEX等耐高温处理剂,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井下情况变化不断优化完善,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钻探目标。
本文重点介绍本井井深5000米以下、井底温度180℃以上井段钻井液技术。
关键词碱探1井超高温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体系水基钻井液高温稳定性1.地质特点和工程简况1.1地质岩性及特点碱探1井所钻地层分别为第四系 -新近系的七个泉组(Q1+2)、狮子沟组-下油砂山组(N23-N21)、上干柴沟组(N1)和古近系下干柴沟组(E32、E31)、路乐河组(E1+2)和基岩等地层。
七个泉组(Q1+2)岩性以浅灰色、灰色泥岩为主;狮子沟组-下油砂山组(N23-N21)岩性以灰色泥岩、钙质泥岩、泥灰岩为主;上干柴沟组(N1)岩性以灰色、棕黄色、灰黄色、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下干柴沟组上段(E32)岩性以棕红色、棕黄色、棕褐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下干柴沟组下段(E31)中上部以棕褐色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互层为主,下部以棕褐色含膏泥岩和砂质泥岩为主; 路乐河组(E1+2)中上部以棕褐色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互层为主,夹灰质泥岩和灰质粉砂岩,下部以棕褐色含膏泥岩和砂质泥岩为主,夹少量泥膏岩和含砾粉砂岩。
秦家屯油田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邵立民【摘要】针对秦家屯油田进行注水井调剖,通过试验优化了聚合物、交联剂、助剂等添加剂的浓度,得出配方为0.3%~0.4%聚合物+0.25%~0.3%交联剂+0.25%~0.3%助剂+0.4%~0.5%核壳体的调剖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了室内试验评价.结果表明,该调剖体系性能良好,溶解性、增黏性、流变性、触变性、热稳定性等均满足秦家屯油田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要求.现场实施5井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进展》【年(卷),期】2014(015)003【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秦家屯油田;调剖;铬冻胶;低渗透【作者】邵立民【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处,长春130062【正文语种】中文秦家屯油田是东北油气分公司的开发老区,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自2001年注水开发以来,已有十多年的水驱开发历史,目前综合含水率已高达85%。
由于长期注水冲刷形成部分高渗通道,使注入水沿高渗主吸水通道单方向指进,导致周围连通的采油井含水上升过快,甚至因过早水淹而停产;而部分注水层受吸水能力控制,出现供液能力不足等现象,影响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急需对水井采取有效稳水、控水措施,实施有效注水[1]。
2012年采用“铬冻胶+核壳体”调剖体系进行调剖工艺,矿场实施了5口井,调剖增油效果显著。
1 调剖体系配方确定经现场试验分析,秦家屯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及裂缝发育致SN142区块窜流是开发低效的重要原因。
2012年进行了调剖体系优化,采用“铬冻胶+核壳体”调剖体系。
铬冻胶是由聚丙烯酰胺、铬交联剂及其他交联剂等组成,低温下能够成胶,成胶后强度高。
选取的无机颗粒堵剂为核壳体,该堵剂为带内核的刚性物质,主要用于增强封堵体系强度,便于调剖体系在地层中堆积形成物理堵塞。
其交联原理是:聚丙烯酰胺中的羧基电离成为羧酸根和氢离子;聚丙烯酰胺通过羧酸根与铬交联剂反应,整个体系交联成体型聚合物。
任丘油田京515井碱性调剖体系筛选
曾磊;谷漾洋;张伟
【期刊名称】《内江科技》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任丘油田京515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存在着断层,注入水易沿裂缝窜进。
为了提高注水效率,筛选了接枝接枝淀粉为主剂的凝胶配方:接枝淀粉3000mg/L、乙酸铬450mg/L、乌洛托品450mg/L、碳酸氢钠1800mg/L。
该体系抗剪切能
力强,剪切后成胶粘度仍然能有15p.s;热老化稳定性较好,在油藏温度下90d粘度仍然能够达到15pa.s;封堵率高,在任丘油田获取的岩心中封堵率接近97%。
【总页数】2页(P150-150,112)
【作者】曾磊;谷漾洋;张伟
【作者单位】新疆油田公司百口泉采油厂,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新疆油田公司百
口泉采油厂,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新疆油田公司百口泉采油厂,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44
【相关文献】
1.井楼油田注汽井调剖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2.华北油田京11断块投球调剖技术应用
3.渤海B油田水平井在线调剖体系研究与应用
4.适用于渤海油田某水平井的EPMSC调剖技术
5.宝浪油田改性淀粉调剖体系配方筛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庆油田南二区试验区井间示踪剂筛选杨二龙;陈彩云;宋考平;刘美佳【期刊名称】《油田化学》【年(卷),期】2007(24)1【摘要】报道了为大庆油田南二区试验区筛选井间示踪剂的结果。
初选非分配性示踪剂为硫氰酸钾,分配性示踪剂为正戊醇、异戊醇(3-甲基丁醇)、正丁醇,在地层水(回注污水)中背景浓度均为零;与地层水配伍;3个浓度的3组示踪剂回注污水溶液在50℃放置10天后,各剂浓度保留率大于80%,其中正丁醇的浓度保留率大于90%;硫氰酸钾在回注污水中的溶液在50℃老化28天,浓度仅减小1%。
正戊醇在油中的分配系数最大,异戊醇次之,正丁醇最小,均符合要求。
50℃下醇在油砂上的吸附大于硫氰酸钾,正丁醇的吸附最大,使用NaOH为牺牲剂使硫氢酸钾和正丁醇的吸附率急剧下降至1.0%-0.1%。
在4.4×4.4×78(cm))的人造岩心和φ2.5×50(cm)非均质储层岩心上进行的流动实验中,出现硫氰酸钾和正戊醇浓度峰的时间差分别为133、472 min,但醇浓度峰较平坦,出现硫氰酸钾和正丁醇浓度峰的时间差分别为1201、25 min,两峰均十分尖锐,由浓度峰时间差计算的岩心剩余油饱和度误差,分别为7.14%、7.12%和4.44%、4.48%。
所选示踪剂为硫氰酸钾+正丁醇,已投入现场应用。
图4表6参6。
【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示踪剂;实验筛选;硫氰酸钾/醇组合;正丁醇;井间示踪剂测试;剩余油饱和度;大庆油田【作者】杨二龙;陈彩云;宋考平;刘美佳【作者单位】教育部提高油气采收率重点实验室(大庆石油学院);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8;TE327【相关文献】1.同位素示踪剂井间监测技术商二区沙二上的应用 [J], 王方超2.姚店油田注水试验区微量物质示踪剂井间监测技术的应用 [J], 陈方鸿;刘春国3.三元复合驱试验区微量物质井间示踪剂产出分析 [J], 禹影4.井间示踪剂技术用于三元试验区 [J], 吴梅;胡春霞;张宪存;刘睿5.放射性示踪剂在大庆油田井间示踪中的应用 [J], 冯宝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