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校园主要楼宇、道路命名实施方案根据2009年校党委、行政工作精神,为了配合完善五台、江宁校区的功能布局,凝练校园文化底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命名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大学的楼宇、道路等设施,是广大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和依托。
校园楼宇、道路的命名,是校园文化景观和视觉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校园楼宇、道路等的命名工作,对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幽雅、励志、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爱校、建校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命名工作的基本要求校园楼宇、道路的命名,是一项严肃认真、意义深远的工作。
应当从我校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充分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育人特色和发展要求。
1、着重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历史底蕴和办学特色。
能充分反映南医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展现时代精神和育人功能,激发学生志存高远、勤奋学习。
2、展现个性,基本反映其属性和功能。
楼宇的命名,应对功能、性质(教学、科研、办公等)有标示作用,应具有容易识别、不易混淆等特点。
现已命名的“博学楼”,与其作为教学楼的功用十分贴切,可以沿用。
道路的命名,应具有基本的指示作用、容易辩识等特点,最好能与建筑物的命名相互呼应。
3、充分考虑楼宇、道路名称的文化内涵,既不能过分直白,又不要过分深奥难懂。
同时,应避免与其他高校名称相重,还要防止其谐音出现歧义。
4、使用规范汉字,符合汉语语法规范和语言习惯。
应注重“音、形、意”的结合,做到言简意赅、好读易记、寓意深刻、认可度高,具有生命力和传播力。
对楼宇、道路名称的含义,要作简要说明。
三、命名思路举例1、根据楼宇、道路所处方位及植物分布特征,以选取一种有代表性的药用植物命名为主。
如丁香路、紫荆路、玉兰路。
2、根据学校办学理念、校训的基本含义。
如至善路、广德路、博学路。
3、根据医学教育典故、医学道德词汇。
如济世路、精诚路等。
4、根据文化词汇。
XX中医药大学**校区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拟稿)命名原则:1。
彰显大学文化精神2。
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3。
遵循建筑物使用功能一、校门命名1。
岐黄门(北门)轩辕黄帝问于歧伯,乃成《黄帝内经》,中医医术乃为歧黄之术,学子入岐黄之门乃做岐黄传人.2。
玄晏门(XX门)皇甫谧(公园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XX县)人.是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其又称针灸XX,著有医学经典《针灸甲乙经》.皇甫谧沉静寡欲,有高尚之志,隐居不仕,自号玄晏先生。
后因以”玄晏先生"泛指高人雅士或山林隐逸.唐钱起《过曹钧隐居》诗:”谁当举玄晏,不使作良臣。
”3。
当归门(南门)当归既为XX道地药材之代表,同时又具有学子归来之义,一语双关。
二、楼宇建筑命名数字编号XX建筑名称XX(建议命名)1号行XX楼(明德楼,取“XX志,立德树人"之义)2-5号教学楼群(共4栋,分别命名为:仁术、勤和、格物、致知,取自中医学与大学之内涵要义)6号图书馆7号 1食堂(闻馨园,食物馨香而闻尝之)8号师生活动中心9号XX院部及实验楼整体楼群(琢玉XX,取“琢玉成器"之义,体现我校“仁术勤和玉汝于成”的教育理念)10号XX院部及实验楼整体楼群(至成XX,取“玉汝于成”之义,体现我校“仁术勤和玉汝于成”的教育理念)11号2食堂(赏馨园,食物馨香而品赏之)12号游泳馆13号体育馆14号田径运动场15—21号大学生公寓区楼群(梓莘园/杏林,“梓莘”字面义草木欣欣向荣,象征学子勤奋学习,又梓莘花为传说之花卉,象征纯洁美好,此处也可指代学生。
杏林指代中医界.XX公寓楼可按“甲、乙、丙、丁……依次排序)22号国际教育学院(鸿远楼/弘远楼,立志鸿远、弘扬医术、传播文化、远达海外)23号博物馆(玄晏阁,取自皇甫谧之号“玄晏先生",后引申为高人雅士或隐逸山林之义,同时此建筑邻近学校XX门/玄晏门)24号实验楼(至成别院,此楼与10号建筑群“至成XX“临近,其功能也为实验楼,故名为“至成别院”。
兰考二高教学区景观命名方案(草案)学校楼名路名校区名的命名,不应成为孤立行为,只有将其纳入学校文化战略的总体架构中策划,才能与学校的文化性格融为一体,并彰显出本校的文化特征.由此,我们对学校建筑物、道路的命名,便以“崇文尚德揽月志,追求卓越育栋梁"为红线贯穿,弘扬“崇文尚德,追求卓越”的校训,力争形成我校的文化品牌。
具体设计便是以此十四字组词、因字取义,力争“无一字无出处”,同时“虽引古事,而莫取旧辞”,达到“凡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出”的效果.贯穿主线:崇文尚德可致远追求卓越育栋梁释义:思想,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在蕴涵和精神特质。
德,内涵“礼让”、“谦逊”、“友善"、“关怀”,此为内倾之德。
它是建立在个性化的心理修为上的一种文化品质。
德者,仁也。
仁者,爱也.而仁爱又以谦指出“和”是礼的最为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和”是“礼”的内在基础,“礼”是“和"的外在表现。
有“和”、有“礼”,是为德。
在内倾之德的基础上,“德"还有一种外在形式,这便是儒家文化所倡导的“达则兼济”,“外圣而王”,治国平天下. 明代的东林学人读书不忘国家,表现出他们对天下苍生的人文关怀,对开启未来事业的雄心大志。
由此可见,“德"有三层重要含义:一是礼让、谦逊之德,有此之德,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求得与他者的和谐;二是友善、关怀之德,即以人文情怀,良善之心关怀他人,关注民生疾苦,关心百姓利益,在全社会营建一种互爱互助的和谐氛围;三是开拓、创新之德,即建构一种对事业、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未来发展的责任感,发挥个人的才智,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为社会争做贡献,在更高的社会进步的层面上追求新的和谐。
崇文,文,文化、科学、技术,重教育、重科技、重文化、重创新,形成我们学校文化内涵。
“尚德修,方可达崇高卓越之境,屹立于世人之前。
这也是一所学校应当崇尚的学术气氛。
若师生皆修身有法,并有追求卓越、敢为天下先之风气,则不愁学校一日无名气,因必有一朝天下无人不识君.故以此二句十四字为基,设计我校主要楼名、路名。
南校区楼宇、道路以及景园区命名方案(一)一、命名原则:铭记学院历史,突出防灾特色,弘扬大学精神(主要体现“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二、基本设想:(一)道路:1、主路(南校区为南北向、北校区为东西向)以水系或涵“水”义的与学校发展历史有密切关系的地名来命名;(理由:第一,以水喻德,突出学院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
来源于老子“上善若水”;第二,以水喻发展。
水是生物之源;第三,以水补缺,我们学院在北方,本来水就很少;在加上学院地盘有限、资金有限,不可能像其他大学那样,在校园内搞一个人工湖,所以只能将象征意义的水引进我们学院。
第四,从学院的历史来看,不管是以前学院所在地的“天水”还是现在学院所在地的“三河”,都与水很有缘份。
且不管是“天水”还是“三河”,“天”为大,“三”为多,寓意都很深很好。
)2、辅路(南校区为东西向、北校区为南北向)以国内外著名台站来命名。
(二)楼宇1、非学生宿舍楼(1)办公楼、教学楼、家属楼办公楼、教学楼、家属楼等以弘扬学院精神为主线,以“干事立业”为着力点,结合楼宇功能,后缀“业”字来命名。
(说明:第一、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大家以很强的事业心去做;第二、目前学院正处于“二次创业”期,同样需要大家以很强的事业心来做。
这样命名的根本目的,主要是为了营造一个开创事业、成就事业的氛围。
)(2)实验楼:根据功能和学科方向分别以著名科学家、防灾减灾领域大师(历史上著名科学家、学科创始人或突出贡献人)名字命名。
2、学生宿舍楼:学生宿舍楼以励志为主线,以弘扬校训精神为着力点命名。
(三)景园区景园区以时间为主线,分别冠以历史、现代和未来之寓意的名称,并石刻以名言警句,以期师生们铭记历史、把握现在、开创未来。
三、具体命名:(一)道路1、主路:天水大道(南天河大道或天河南路;北校区主路:北天河大道或天河北路)2、东侧南北向路:黄河路3、西侧南北向路:渭河路(长江路)4、南边东西向路:鹫峰路5、北边东西向路:红山路(二)楼宇1、学生公寓:一号学生公寓:崇德楼二号学生公寓:博智楼三号学生公寓:扶危楼四号学生公寓:定倾楼五号学生公寓:至善楼2、实验实训楼基础实验楼:张衡楼防震减灾实训中心:善邦楼化学实验楼(新八间):嘉锡楼3、教学楼:一号教学楼:创业楼五号教学楼:展业楼六号教学楼:兴业楼4、家属楼:一号家属楼:敬业楼二号家属楼:忠业楼三号家属楼:诚业楼四号家属楼:乐业楼五号家属楼:勤业楼;5、其它楼图书馆:启业楼体育馆:健业楼交流中心:和业楼学生食堂:香业楼浴室:美业楼锅炉房:旺业楼三、花园东花园:新麦积;西花园:新崖湾。
校园道路、建筑、景观等统一命名方案(征求意见稿)一、命名更名基本原则1.遵循国家和地方等关于命名、更名的法律法规。
2.已有名称并被广泛认同的继续保留,对确需修改和尚无名字的予以命名。
3.遵循整体化、序列化、规范化通则。
4.避免重名、谐音、同音、歧义和有时代局限的名称。
5.体现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特点,弘扬文化传统,彰显人文底蕴。
6.中英文同步推进。
二、命名更名范围1. 校园园区(教学、科研和生活等公共区域)2. 道路(教学、科研和生活等公共区域)3. 典型建筑物4. 校门5. 文体活动场馆6. 人文自然景观三、命名更名依据和方法(一)专名的依据和办法1. 以植物命名2. 以山水命名3. 以功能命名4. 以方位命名5. 以格言、典故等命名(二)通名的依据和方法1.点状地名的通名分为6类:馆、山庄(酒店)、楼、舍、栋、校门。
2.线状地名的通名不分类别:通称路。
3.面状地名的通名分为5类:园、苑(邨)、场、湖、山(岭)。
四、命名更名具体建议(一)园区名称按照办学资源相对集中、地标位置固定、师生员工联络方便的原则,对全校集中的典型园区进行命名。
文理学部:樱园、桂园、梅园、枫园、湖滨、杨园工学部:栎园(栎树为工学部典型树木之一,“栎”音同“力”)信息学部:星园医学部:杏园(二)道路名称所有的道路,以“路”命名;除主干道路外,一般道路依园区名称加方位取名;直接贯通的道路,不能有2个名称;校训进入道路命名。
(三)公用房屋对建筑体量较大、使用期限较长、建筑设计优美的教学、科研、办公楼房取名;体量小、质量差、临时性的公用房屋不命名;已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公用建筑沿用原名称。
(四)校门名称我校的校门大都分布在沿湖、沿路地带。
为便于识记,按校门所处自然环境、区位和方位命名。
(五)体育场馆名称命名原则:1. 依所在园区名称取名。
2. 保留历史上已定的名称。
(六)人造景观名称1. 广场2. 塑像及其它(七)自然景观名称。
学校雁山校区道路、楼宇、凉亭、湖泊、宿舍命名建议方案命名的总体原则和基本思路1.符合国家法律和有关道路等命名的规定。
2.着重体现桂林理工大学的历史底蕴、办学特色与校园生态美的特点,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精神,核心在于“育人”。
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和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理念。
3.有整体感,区位感强,对所在方位有标识作用,便于记忆和使用。
命名与提炼、创作言简意赅,韵味深长,容易记诵,名称读音易读响亮,琅琅上口,便于传颂。
4.寓意内蕴丰厚、平正通达,不媚不俗、不偏不怪,顺口入耳;意义指向单纯,避免误解和歧义,避免出现负面影响。
一、道路命名建议方案从其他高校道路命名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用与学校有关的知名人物如校友、教师、科学家命名的;2.用学校道路栽种的主要树木命名的;3.引用《大学》、《论语》等名篇带有启迪、引导意义命名的;4.以道路所处地理方位命名的;5.以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典故的地理名称命名的。
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利用主要树木命名和带有教育引导意义命名两者相结合,体现“生态校园、人文校园”的理念”,同时也便于识别。
备注:3栋、4栋教学楼之间(3栋的西面,4栋的东面)的道路栽种的是蓝花楹树,可考虑命名为蓝雾路。
(见图中用蓝色“蓝雾路”字样标出部分)二、楼宇命名建议方案从其他高校楼宇命名来看,主要是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体现德育功能,有教化启迪意蕴;2.体现学校学科专业特色,譬如文科、工科、医科等有所区分;3.以楼宇承载功能命名,简单直接;建议学校楼宇命名体现较好的德育导向性,同时结合楼宇使用单位的学科性质、特色等,尽量做到通俗易记但又能潜移默化实现环境育人功能。
三、凉亭命名建议方案四、湖泊命名建议方案五、宿舍命名建议方案学生宿舍命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栽种树木或花卉命名,如松园,荔枝园等,一种是以单字命名,简单易记同时能给人联想。
考虑实际情况,建议采用第二种方式命名。
枣阳阳光学校校园建筑道路命名征集方案
八年级李磊
1. 阳光大道(知行路)寓意:德才兼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 南北1号路(怀德路)寓意:希望我们的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胸怀远大,视野开阔。
3. 南北2号路(温新路)寓意:学习了一天,回宿舍休息时,行走在路上,“温故而知新?”。
“温新”与“温馨”谐音,能引起美好的联想。
4. 南北3号路(文体路)寓意:文体两开花。
5. 南北4号路(凌云路)寓意:少年壮志,鸿鹄凌云。
6. 南北5号路(志学路)寓意:希望同学们像孔子那样趁着青春年华,有志于学。
7. 名师楼(厚德楼)寓意:君子以厚德载物。
8. 1号宿舍楼(自强楼)寓意:追求卓越,自强不息。
9. 2号宿舍楼(卓越楼)寓意:追求卓越,自强不息。
10. 3号宿舍楼(宁远楼)寓意:宁静而致远。
11. 4号宿舍楼(博雅楼)寓意:博学而雅致。
12. 5号宿舍楼(明志楼)寓意:非淡泊无以明志,表明心志。
13. 旧楼(德馨楼)寓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4. 餐厅(沁香园)寓意: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
15. 新楼(清源楼)寓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各种鲜活的知识,方能才思不断。
16. 西教学楼(毓秀楼)寓意:钟灵毓秀,凝聚天地灵气,孕育优秀人物。
高校楼宇\道路\景观命名的文化自觉摘要:当下高校楼宇、道路、景观的命名应有一种文化自觉。
高校楼宇、道路、景观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承载着历史痕迹,展示着人文精神,若再取一个能彰显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校历史、人文底蕴和品味个性等有文化内涵的名称,不仅可起标识作用,而且能阐释文化、传递文化,营造文化氛围,发挥育人效应,真正起到锦上添花和画龙点睛的作用。
考察国内高校校园楼宇、道路、景观名称来历与命名实践,可以窥探到命名的基本原则和文化路径。
只要遵循这些原则,选择一条合适的文化路径,就可能茅塞顿开,获得与之匹配的最佳命名。
关键词:高校;楼宇;道路;景观;命名;基本原则;文化路径高校被誉为“象牙塔”和“才智之都”,对校园楼宇、道路、景观的命名理应有一种文化自觉。
然而,一些高校对校园楼宇、道路、景观的命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认为名称仅仅是一种辨认标识,采用方便和约定俗成的方式来命名就可以了;有的甚至长期没有命名,由师生各自表述。
我们通常耳闻目睹的有:“一号楼”、“公寓B栋”、“东门”、“后街”、“实验楼”、“生物楼”、“广场”、“蘑菇亭”等名称,这些名称一般由顺序词、方位词、功用词、外观词加通用名构成,仅停留在使用功能层面,只强调标识作用,方便识记和定位,却没有特色,缺乏文化内涵。
其实,高校楼宇、道路、景观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承载着历史痕迹,展示着人文精神,如果再冠以彰显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校历史、人文底蕴与品味个性等有文化内涵的名称,不仅可起标识作用,而且能阐释文化、传递文化,营造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师生的人文意识,发挥育人效应。
如北大的未名湖、博雅塔,名与实相得益彰,遂成为北大的标志象征。
近年来,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深入精细发展,一些高校已把校园楼宇、道路、景观命名提上议事日程,甚至在全校范围广泛征集,有的领导和教师为之上下求索而数典穷经,经历千回百转的琢磨而殚精竭虑,这是高校文化自觉的一种表征。
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
(征求意见稿二)
一、道路
1、环道:金寨路;萃英路;环校东西南北路
2、学生公寓东侧路:笃学路;明德路
3、学生公寓之间路:仁和路
4、教学楼前东西向路:厚德路;笃学路
5、沿湖曲径:蹊径;泽兰径
6、实验楼西侧路:笃行路;健行路
二、建筑
1、行政楼:集贤楼;精业楼
2、教学楼:博学、知行;笃学、致远
3、实验楼:仁德、济世、致知;笃真楼1-3;致知楼1-3
4、学生公寓:学生公寓1-8号;紫苑公寓1-8
5、食堂:食堂;中标企业冠名
6、图书馆:图书馆;博学馆;求知馆
三、景观
1、山岭:立山
2、湖泊:静(思)湖;书香湖;养浩湖
3、广场:仁济广场;风华广场
4、凉亭:昕亭;静思亭
5、运动场:运动场;时珍运动场;天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