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观察
- 格式:docx
- 大小:40.44 KB
- 文档页数:6
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观察
黄静
【摘 要】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入院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手术指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8(029)021
【总页数】3页(P3565-3567)
【关键词】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
【作 者】黄静
【作者单位】余干县人民医院,江西 余干 3351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473.71
子宫肌瘤属于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一种,常表现为腹痛、子宫出血、白带增多、贫血等临床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或是治疗不当,则易引发不孕、流产等严重不良现象,对患者生理上及心理上造成重大影响[1]。外科手术仍然是目前临床中首选治疗方式,但为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缩短康复时间,改善预后,在其围手术期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辅以配合就显得意义重大[2]。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讨论临床对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现实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入院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年龄24~55(39.05±6.22)岁;子宫肌瘤直径 3~10(5.71±1.49)cm。对照组年龄 24~54(39.18±6.40)岁;子宫肌瘤直径 3~9(5.59±1.60)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干预,包括持续观察病情、生活指导、基础护理、用药指导等。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包括:(1)术前-心理疏导。当患者得知自身患有子宫肌瘤疾病,加之对手术充满了未知恐惧感,从而产生害怕、不安、焦躁等负性情绪,对手术进程顺利、手术疗效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护士在术前需加强心理疏导工作,多给予陪伴、关怀与安慰。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积极提供帮助,在每次交谈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的内心情绪变化并进行疏导,可提高其治疗积极性。(2)术前-健康知识普及。主动向患者及其亲属讲解有关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诱发因素、手术流程及原理、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知程度。耐心为患者解答疑惑,必要时还可分享我院成功治疗的病例,提高其对治愈的信念[3]。 (3)术前准备。在术前3d,使用洁尔灭棉球、碘伏清洗阴道;在术前2d,护士需告知患者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流食或半流食)。在术前 12h,常规禁水、禁食[4]。(4)术中-手术室内护理。合理调节手术室内温湿度,确保室内安静、干净与整洁。例如:做好术前清洗、消毒处理,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陪伴患者一同进入手术室,可用微笑、肢体语言与患者交流,有助于缓解或解除术前恐惧感。在术时,保护好其隐私,做到充分尊重患者。在行护理措施过程中,注意操作力度不宜过猛过狠,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感[5]。在手术全程中严密配合手术操作医生,时刻注意观察其脉搏、呼吸、血压、心率、体温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5)术后-常规护理。保证病房内光线适宜、空气通畅。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充分静养,提高睡眠质量,可适当限制室内人员的流动性。医护人员应当加强每日巡房工作,做好预防伤口感染护理,按时更换敷料;观察引流管留置情况。对于长期绝对卧床休息患者,需对肢体进行适当按摩,以免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6]。 (6)术后-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较为常见,因此护士可适当给予镇痛药物、镇痛泵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程度。另外,还可采用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法、深呼吸疗法等,可达到减轻疼痛感的目的。(7)术后-康复训练。术后,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可鼓励其尽早进行早期活动,康复训练量与强度则需根据患者的体质、恢复情况等各方面而定。每次活动时间控制在 0.5~1h 作用即可[7]。
1.3 临床观察指标 评价及对比两组:(1)术后手术指标变化,包括早期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2)生活质量,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3)护理满意程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调查问卷,采取百分制。甲级:90分及以上;乙级:60~89 分;不满意:59 分及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早期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的术后手术指标比较(±s)住院时间(d)研究组对照组n 早期活动时间(h)肛门排气时间(h)50 50 t P 20.05±5.21 25.16±6.58 4.3052 0.0001
24.57±4.19 28.39±6.01 3.6869 0.0004 6.30±1.74 7.66±2.05 3.5764 0.0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n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研究组对照组50 50 t P 85.66±3.51 77.18±3.89 11.4444 0.0001 83.42±4.61
73.06±3.97 12.0411 0.0001 86.15±6.14 75.44±5.45 9.2244 0.0001
87.02±5.14 78.36±5.22 8.3588 0.0001
2.3 两组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程度比较[n(%)]n 甲级 乙级 不满意 满意率研究组对照组50
50 t P 37(74.00)31(62.00)3.3088 0.0689 12(24.00)11(22.00)0.1129 0.7368 1(2.00)8(16.00)11.9658 0.0005 49(98.00)42(84.00)11.9658 0.0005
3 讨论
手术属于一种应激源,会对患者生理上、心理上产生一系列应激性反应,若不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则会对手术效果以及术后恢复产生不良影响[8]。因此,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就显得颇为重要。大多数患者会忧虑手术可能会对其生育方面造成影响,从而心生排斥、抗拒心理[9]。护士通过加强沟通,可有效清除不良情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在本次研究中,以术前、术时、术后为纵轴线,将心理疏导、健康知识普及、术前准备、手术室内护理、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康复训练等护理对策贯穿于综合护理全程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成效,一方面可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手术治愈率,另一方面还可改善生活质量,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引发术后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10]。
本研究表明,研究组的术后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早期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且还可缩短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明显提高,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患者的信任度与满意度,有利于增进护患感情。
综上所述,临床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付 蓉.护理干预缓解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6):107-108.
[2]陈立希.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6,26(4):31-32.
[3]李彩平.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8):14.
[4]王国莲.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26(8):31-32.
[5]程晋琴.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18):49-50.
[6]胡景云.分析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16):39.
[7]冯 慧.腹腔镜下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2):4376-4377.
[8]陈亚非,刘桂英,袁嬡芹,等.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5):34-35.
[9]齐晓向,赵会侠.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5):172-173.
[10]郑宝莹.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9):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