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6实验程序参考与提升 西南交大
- 格式:docx
- 大小:440.56 KB
- 文档页数:26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测定维生素 C 含量的方法,了解维生素 C 的化学性质和在不同样品中的含量差异,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 C 又称抗坏血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在酸性溶液中,维生素C 能将染料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
当染料被还原后,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利用这个特性,通过滴定法可以测定维生素C 的含量。
在滴定过程中,当溶液中的维生素 C 全部被氧化后,再滴加的染料溶液会使溶液呈现粉红色,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根据染料的用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 C 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新鲜水果(如橙子、柠檬等)、维生素 C 药片。
2、仪器电子天平、容量瓶(100 mL、250 mL)、移液管(5 mL、10 mL)、酸式滴定管(50 mL)、锥形瓶(250 mL)、玻璃棒、烧杯(100 mL、500 mL)、漏斗、滤纸、研钵。
3、试剂2%草酸溶液、0001 mol/L 2,6-二氯酚靛酚溶液。
四、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1)水果样品:称取新鲜水果 50 g,用研钵研碎,加入 50 mL 2%草酸溶液,搅拌均匀,过滤,滤液收集在 100 mL 容量瓶中,用 2%草酸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2)维生素 C 药片:将维生素 C 药片研磨成粉末,称取适量粉末(相当于 50 mg 维生素 C),用 2%草酸溶液溶解并转移至 100 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2、滴定(1)用移液管准确吸取 10 mL 样品溶液于 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20 mL 2%草酸溶液,用 0001 mol/L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溶液呈现粉红色,并在 15 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记录消耗的 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体积(V1)。
(2)同时做空白实验,即在 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 30 mL 2%草酸溶液,用 0001 mol/L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的体积(V0)。
西南交大形势与政策2021秋答案软件关于this指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能在程序中修改this指针B.this指针可以给其他指针赋值,但不正确答案:D串的长度是A.串中不同字符的个数B.串中不同字母的个数C.串中所含字符的个数且字符个数大于零D.串正确答案:D解析:串的长度指的是串中的字符的个数,且其字符个数可以为零。
下列是重载乘法运算符的函数原型声明,其中错误的是A.MyClass operator * (double, double);B.MyC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算符重载。
C++把重载的运算符视为特殊的函数,称为运算符函数。
运算符重载就是函数重载的一种特殊情况。
像对待一般重载函数一样,编译系统能够依据使用运算符的不同环境,即参数(操作数)的数量或类型的差异,区分同一运算符的不同含义。
本题中的选项A重载运算符“*”使用的形参是两个double,而系统中的“*”运算原本就能计算两个double,所以这违反了重载函数的原则,当执行a*b(a、b的类型均为double)这样的表达式时,系统不知道该执行默认的“乘法”还是用户自定义的运算符重载函数。
故答案为选项A。
有如下函数模板声明: template TMax(Ta,Tb){return(a>=b)?a.b;} 下列对函数模板Max()的调用中正确答案:BB。
【解析】引用模板函数和引用一般函数在语法形式上没有任何区别。
说明一个函数模板后,当编译系统发现有一个对应的函数调用时,将根据实参中的类型来确认是否匹配函数模板中对应的形参。
已知某序列为{49,38,65,97,76,13,27},试采用该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为枢轴进行快速排序,则经过一趟快正确答案:27 13 38 49 65 97 7627 13 38 49 65 97 76 解析:快速排序的思想是:从线性表中选取一元素,如本题中的49,将线性表后面小于49的元素移到前边,而前面大于49的元素移到后边。
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程序设计基础教程----C语言版》课程实验指导手册本实验指导手册旨在指导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程序设计基础教程----C语言版》(专业必修课)的实验教学活动过程。
其主要使用对象为本课程主讲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
它可以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辅助参考资料,也可以作为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完成相关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的主要依据。
具体实施过程中,除开各实验中要求的必做题目外,教师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根据学生接受程度作适当扩展。
学生在进行实践设计活动时,也可以结合自身掌握和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选择地实践。
本指导手册仅针对本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而设置。
本实验手册编写的参考书籍:1.《程序设计基础教程----C语言版》,冯山,马廷淮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2.《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谭浩强,张基温,唐永炎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3.《C语言习题集与上机指导(第二版)》,谭浩强,张基温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引言程序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实践也是学好程序设计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程序设计的实践分两个步骤:一是设计和编写解决问题的程序算法流程,并在此基础上编写源程序代码;二是在计算机上对程序进行调试,并使程序完成问题的求解过程,进行相应的逻辑测试。
实验过程中,应当注意如下问题:(1) 上机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训练C语言程序的上机调试能力和分析、解决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程序编写与问题分析能力。
而不是简单地对教材上的实例做验证式的操作;(2) 上机内容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习题,或由老师布置专门的上机习题进行;(3) 为提高上机效果。
必须在上机之前准备好上机的基本内容并编写好上机程序,尽量在上机之前先作好预先的阅读分析工作;(4) 上机调试的基本方法:语法检查(编译)==>逻辑检查(设计者检查)==>测试。
FFT实验报告1.首先启动CCS,打开实验工程文件,对其中主程序文件按要求进行补充、编译并装载程序。
FFT点数为256点,时域信号为60Hz和180Hz情况下,按要求作图,三个图的参数设置分别为:图形结果为A、时域信号波形为:B、对应谱:C、FFT输出结果2. 修改代码为时域信号为60Hz和160Hz两个信号相乘,重复上面作图步骤。
结果为:A、时域信号波形为:B、对应谱:C、FFT输出结果:分析:在修改代码后,频谱的两个峰值发生了变化,其中第一个峰值仍保持在60Hz处,而第二个峰值则由180Hz转移到了160Hz处。
由此可见,频谱是刚好对应了时域相乘的两个信号的频率。
3. 在实验代码基础上修改代码为1024点FFT,进行程序的编译、运行和对应结果的查看代码主要有如下所示几处修改:(1)#define Sample_Numb 1024 // FFT点数 #define Sample_Numb 1024(2)void fft(float datar[Sample_Numb],float datai[Sample_Numb]){int x0,x1,x2,x3,x4,x5,x6,x7,x8,x9,xx;int i,j,k,b,p,L;float TR,TI,temp;for(i=0;i<Sample_Numb;i++){ x0=x1=x2=x3=x4=x5=x6=x7=x8=x9=0;x0=i&0x01;x1=(i/2)&0x01;x2=(i/4)&0x01;x3=(i/8)&0x01;x4=(i/16)&0x01;x5=(i/32)&0x01;x6=(i/64)&0x01;x7=(i/128)&0x01;x8=(i/256)&0x01;x9=(i/512)&0x01;xx=x0*512+x1*256+x2*128+x3*64+x4*32+x5*16+x6*8+x7*4+x8*2+x9;datai[xx]=datar[i];}(3)for(L=1;L<=10;L++){b=1;i=L-1;while(i>0){ b=b*2;i--;}for(j=0;j<=b-1;j++){ p=1;i=10-L;while(i>0) { p=p*2;i--;}p=p*j;for(k=j;k<1024;k=k+2*b){TR=datar[k];TI=datai[k];temp=datar[k+b];datar[k]=datar[k]+datar[k+b]*cos_tab[p]+datai[k+b]*sin_tab[p];datai[k]=datai[k]-datar[k+b]*sin_tab[p]+datai[k+b]*cos_tab[p];datar[k+b]=TR-datar[k+b]*cos_tab[p]-datai[k+b]*sin_tab[p];datai[k+b]=TI+temp*sin_tab[p]-datai[k+b]*cos_tab[p];}}//}图形结果为:A、时域信号波形为:B、对应谱:C、FFT输出结果这一问对输出入信号做FFT变换的点数为1024点,时域信号为60Hz和180Hz的两个波形相加,时域信号采样率为800Hz,因此输入信号对应频谱出现峰值的频率点在60Hz 和180Hz两点,N=1024,Fs=800 Hz,可以分辨到(800/1024)秒,图C所示的FFT输出结果中,第一个峰值点频率约为76.875 Hz ,第二个峰值点约为230.4 Hz,76.875*(800/1024)=60 Hz,230.4 *(800/1024)=180 Hz。
C#程序设计实验指导课程名称:C#程序设计 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鱼阪科扶學院学生实验报告册(理工学生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所属院部:信息技术学院__________ 指导教师:20 12 —— 20 13学年第1学期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实验报告书写要求实验报告原则上要求学生手写,要求书写工整。
若因课程特点需打印的,标题采用四号黑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纸张一律采用A4的纸张。
实验报告书写说明实验报告中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内容与过程、实验结果与分析这四项内容为必需项。
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验具体要求增加项目。
填写注意事项(1)细致观察,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2)准确说明,层次清晰。
(3)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4)外文、符号、公式要准确,应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5)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严禁抄袭、复印,一经发现,以零分论处。
实验报告批改说明实验报告的批改要及时、认真、仔细,一律用红色笔批改。
实验报告的批改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或百分制,按《金陵科技学院课堂教学实施细则》中作业批阅成绩评定要求执行。
实验报告装订要求实验批改完毕后,任课老师将每门课程的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以自然班为单位、按学号升序排列,装订成册,并附上一份该门课程的实验大纲。
实验项目名称:C#编程基础_______________ 实验学时:6 学时同组学生姓名:无_______________ 实验地点: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成绩:批改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改时间:实验1 C#编程基础一、实验目的(1)熟悉Visual 集成开发环境(IDE),熟悉C#源程序语言的编辑、编译和运行过程;(2)学会创建简单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和win dows窗体应用程序;(3)能够使用C#选择、循环等流程控制语句编写并调试程序;(4)掌握使用数组来求解一些现实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参考答案上海交大出版社第1章程序设计题参考答案1.代码1-1如下:2.代码1-2如下:3.代码1-3如下:4.代码1-4如下:5.代码1-5如下:“如何让你的幻灯片动起来”培训课时:一课时。
培训内容:“幻灯片切换”、“自定义动画”和“动作设置”(超链接)在幻灯片中的应用。
培训目标:这次培训要完成最后几张幻灯片的制作,你要对演示文稿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为幻灯片的文字、文本框等内容设置一些动画效果,例如文字显示的效果以及显示的顺序等。
1、为每张幻灯片设置切换效果以及换页方式等。
2、为幻灯片的标题、正文和图片等设置动画效果。
3、设置各个对象适当的显示顺序。
4、添加一些适宜的背景声音效果,以衬托主题内容。
5、合理利用“动作设置”中的“超链接”。
6、幻灯片“动画效果”以及“幻灯片切换”设计的注意事项。
培训过程:导言:到目前为止,你已经制作了幻灯片,学会了不少制作幻灯片的操作,幻灯片中有文字,也有图片,还有声音,你的演示文稿顿时变得既“活泼”又能“悦耳”了起来啦!假如能让幻灯片的文字、图片显示的时候多一些动画效果,让它“动”起来,那么幻灯片的效果一定更妙!新增加一张新的幻灯片,在幻灯片中加入文本框和正文。
(提示:点击菜单项“插入”->“新幻灯片”,在对话框中选择合适的版式)1、为每张幻灯片设置切换效果以及换页方式等。
(1)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幻灯片切换”,出现一个对话框。
这时可以为当前的幻灯片设置切换时的“效果”、“换页方式”以及“声音效果”等。
(2)在“效果”区内选择幻灯片切换放映时的效果方式。
(3)在“速度”中选择显示速度。
(4)在“声音”栏内选择合适的背景声音。
(5)在“换片方式”中,选择下一张幻灯片出现时的操作方式。
(6)如果想把这种设置应用于所有幻灯片,就选择“应用于所有幻灯片”2、为幻灯片的标题、正文和图片等设置动画效果。
(1)选中需要设置动画效果的标题、正文或图片等。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课程《岩土工程》教案简稿土木工程学院:邓荣贵2011年1. 前言1.1岩土工程概念(1)岩土工程的概念包含的意义:1)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一门技术性边缘学科;2)以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土力学、材料力学、弹行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地基基础工程学和力学试验分析等为理论与技术基础;3)解决与岩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服务于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勘察与论证、设计与施工(监理)、监测与检测、营运维护与病害处理、加固与更新等。
(2)岩土工程的服务领域1)工业与民用建筑和市政工程;2)交通运输工程;3)水利水电与能源工程;4)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5)其它。
1.2岩土工程工作的特点1)工作对象的复杂性;2)工作成果的不可预见性;3)工作失误的难以弥补性;4)工作失误的严重性。
1.3岩土工程涉及的具体工程问题1)土地利用的可行性研究;2)工程勘察设计;3)地基基础方案经济技术比较;4)地基、边坡与隧道围岩的利用与处理;5)海岸场地评价及方案设计;6)环境工程;7)地基土改良;8)监测和检测;9)工程抗震及地震工程等。
1.4岩土工程建立的背景(1)国际背景(2)国内背景1)人口增加、耕地减少;2)各种工程规模越来越大;3)可选择场地地质条件变得复杂;4)因岩土工程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工程事故占总事故的70%以上;5)技术经济发展的需要。
1.5岩土工程专业(学科)在土木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1)是土木工程的基础(2)是地质类学科与上部结构类学科的“桥梁”(3)不懂得岩土工程,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师(4)岩土工程典型事例。
参考书1、参考教材:《岩土工程》,汤康民主编,武汉工业出版社;2、参考书:(1)《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2)《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3)《岩土工程治理手册》;(4)《岩土工程监理手册》;(5)《国内外岩土工程案例分析》。
历年期末试题C + +2007---2008C++期末试题一.选择题(10小题,每题3分)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是数据成分、运算成分、控制成分和A)对象成分B)变量成分C)语句成份D)传输成分2. 以下各选项组中,均是C++语言关键字的组是A) public operator this B)shod string staticC)it while>=D)private cout printf3. C++语言的跳转语句中,对于break和continue说法正确的是()A)break语句只应用与循环体中B)continue语句只应用与循环体中C)break是无条件跳转语句,continue不是D)break和continue的跳转范围不够明确,容易产生问题4. for(int x=0,y=o;!x& &y<=5;y++)语句执行循环的次数是()A)0B)5C)6D)无次数5. 下面程序错误的语句是①#include<iostream. h>②void main()③{④int*p=new int[1];⑤p=9;⑥cout <<*p<<eddl;⑦delete[]p⑧}A)④B)⑤C)⑥D)⑦6.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表示m>n为true或m<n为true的表达式为m>n&&m<nB)switch语句结构中必须有default语句C)if语句结构中必须有else语句D)如果至少有一个操作数为true,则包含“‖”运算符的表达式为true7. 下列语句中不是死循环的是A)int i=10; B)for( int i=1:i<10;i++)while(1) {} i--;i--; }if(i==1)break;}C)int i=0; D)int i=1;do{ for(;;)i=i+1;i++;}while(i>=0):8. 下面对静态数据成员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静态数据成员是类的所有对象共享的数据B)类的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静态数据成员C)类的不同对象有不同的静态数据成员值D)静态数据成员不能通过类的对象调用9. 下面关于数组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C++语言中数组的名字就是指向该数组第一个元素的指针B)长度为n的数组,下标的范围是0-n-1C)数组的大小必须在编译时确定D)数组只能通过值参数和引用参数两种方式传递给函数10. 以下程序中,错误的行是①#include<iostream. h>②class A③{④public:⑤int n=2:⑥A( int val){cout<<val<<endl;}⑦~A(){};⑧};⑨void main()⑩{⑩ A a(0);⑩}A)⑤B)⑥C)⑦D)⑩二.写出下列程序运行结果(四小题,每题5分)1. #incudeint f(int);int main(){ int i;for(i=0;i<5;i++)cout<<F(I)<<"";return0; }int f(int i){ static int k=1;for(;i>0;i- -)k + = i;return k; }2. #include<iostream. h>void fun(int*a,int*b){ int x=*a*a=,b;*b=x;cout<<*a<<*b<<” ”;}void main(){ int x=1,y=2;fun(&x,&y);cout<<x<<y<<endl;3.#include<iostream.h>void main(void){ int i,j,n=4;for(i=1;i<=n;i++){ for(j=1;j<=30;j++)cout<<' '; for(j=1; j<= 2*(n-i) ;j++)cout<<' ';for(j=1; j<=2*i-1 ;j++){if (j==1||j==2*i-1) cout<<'*';else cout<<" ";}cout<<endl; }for(i=1;i<=n-1;i++){ for(j=1;j<=30;j++)cout<<' '; for(j=1; j<=7-2*i ;j++) {if(j==1||j==7-2*i) cout<<'*';else cout<<" ";}cout<<endl; } }4.void main(){int i,j,n;cout<<"input 行数: ";cin>>n;for(i=1;i<=n;i++){for(j=1;j<=i;j++)cout<<setw(2)<<i;for(j=i+1;j<=n;j++)cout<<setw(2)<<j;cout<<endl;}}5.#include <iostream.h>void main(){ void fun(int*,int*);int a=5,b=8;while(a!=b){ fun(&a,&b);cout<<a<<'\t'<<b<<endl;} }void fun(int *pa,int *pb){ if(*pa>=*pb) *pa-=*pb;else *pb-=*pa; }6.#include <iostream.h>void main(){char *p; int i;int len(char *ptr);p="asdfghjkl9876";i=len(p);cout<<"length of "<<"\""<<p<<"\""<<" is "<<i<<endl;} int len(char *ptr){ int i;for(i=0;*ptr++!='\0';i++); return(i);}三.编写程序1.求Fibonacci数列的第n项及前n项之和。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班级: 通信工程5班指导老师:周?多姓名:学号: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五日实验一: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实验目的:1、掌握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的物理意义和分析方法;2、观察截短傅里叶级数产生的Gibbs现象,了解其特点及产生的原因;3、掌握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分析方法及其物理意义;4、掌握各种典型的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的频谱特征以及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5、学习掌握利用MATLAB语言编写计算CTFS、CTFT的程序,并能利用这些程序对一些典型信号进行频谱分析,验证CTFT的若干重要性质。
实验要求:掌握并深刻理傅里叶变换的物理意义,掌握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方法,掌握利用MATLAB编程完成相关的傅里叶变换的计算。
实验原理:1.傅里叶级数:2.吉布斯现象:实验内容:1.参照例2-1程序,上机验证周期方波信号的傅里叶级数ck,并画出幅度谱|ck|。
1.1 程序代码(1)准备:定义单位阶跃函数和delta函数% filename u.mfunction y = u(t)y = (t>=0);% filename delta.mfunction y = delta(t)dt = 0.001;y = (u(t)-u(t-dt))/dt;将u.m和delta.m分别保存到work文件夹中,或者保存在自己建立的文件夹中并将此文件夹设为工作路径(file->set path...)(2)验证方波信号的傅里叶级数ck并画频谱图:clear, close allT = 2; dt = 0.00001; t = -2:dt:2;x1 = u(t) - u(t-1-dt); x = 0;w0 = 2*pi/T; N = 5; L = 2*N+1;for k = -N: N; % Fourier series coefficients akak(N+1+k) = (1/T)*x1*exp(-j*k*w0*t')*dt;endamp = abs(ak); k=-N:N;subplot(2,1,1); stem(k,amp); title('amplitude-freq');phi = angle(ak); % Evaluate the phase of aksubplot(2,1,2); stem(k,phi); title('phase-freq');1.2 幅度谱|ck|,相位谱图像:2.参照例2-2程序,上机验证有限项复指数信号合成周期方波信号时的Gibbs现象。
实验__1__实验报告教学班级: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机房)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熟悉C++程序的集成开发环境;2.学习新建和打开控制台应用程序的方法;3.掌握控制计算机输入与输出基本方法。
二、实验任务1.编程实现:屏幕输出一颗“爱心”,显示在屏幕上的点阵布局如图所示。
2.编程实现:屏幕输出一头威武雄壮的雄狮。
,%%%%%%,%%/\%%%%/\%,%%%\c "" J/%%%%. %%%%/ o o \%%%`%%. %%%% _ |%%`%% `%%%%(__Y__)%// ;%%%%`\-/%%%'(( / `%%%%%%%'\\ .' |\\ / \ | |\\/ ) | |\ /_ | |__(___________)))))))提示:雄狮图案中的符号“\”如果不能正常输出,改为“\\”即可。
这是为什么?请参考教材P26转义字符解惑。
三、实验结果(要求:(1)提供源程序;(2)源程序包含必要的注释,包括:在程序头部给出本程序功能的注释、所定义变量的用途注释、程序块的功能注释、子函数的功能注释等;(3)运行结果的窗口截图,程序运行结果中输出的第一行内容必须为:程序作者的学号和姓名。
)1.2.错误的写法:#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void main( ){cout<<" ,%%%%%%"<<endl;cout<<" ,%%/\%%%%/\%"<<endl;cout<<" ,%%%\c "" J/%%%"<<endl;cout<<" %. %%%%/ o o \%%%"<<endl;cout<<" `%%. %%%% _ |%%"<<endl;cout<<" `%% `%%%%(__Y__)%"<<endl;cout<<" // ;%%%%`\-/%%%'"<<endl;cout<<" (( / `%%%%%%%'"<<endl;cout<<" \\ .' |"<<endl;cout<<" \\ / \ | |"<<endl;cout<<" \\/ ) | |"<<endl;cout<<" \ /_ | |__"<<endl;cout<<" (___________)))))))"<<endl;}正确的写法:#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void main( ){cout<<" ,%%%%%%"<<endl;cout<<" ,%%%\c "" J/%%%"<<endl;cout<<" %. %%%%/ o o \%%%"<<endl;cout<<" `%%. %%%% _ |%%"<<endl;cout<<" `%% `%%%%(__Y__)%"<<endl;cout<<" // ;%%%%`\-/%%%'"<<endl;cout<<" (( / `%%%%%%%'"<<endl;cout<<" \\\\ .' |"<<endl;cout<<" \\\\ / \ | |"<<endl;cout<<" \\\\/ ) | |"<<endl;cout<<" \\ /_ | |__"<<endl;cout<<" (___________)))))))"<<endl;}或者:#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void main( ){cout<<" ,%%%%%%"<<endl;cout<<" ,%%/\%%%%/\%"<<endl;cout<<" ,%%%\c "" J/%%%"<<endl;cout<<" %. %%%%/ o o \%%%"<<endl;cout<<" `%%. %%%% _ |%%"<<endl;cout<<" `%% `%%%%(__Y__)%"<<endl;cout<<" // ;%%%%`\-/%%%'"<<endl;cout<<" "<<'\\'<<'\\'<<" .' |"<<endl;cout<<" "<<'\\'<<'\\'<<" / \ | |"<<endl;cout<<" "<<'\\'<<'\\'<<"/ ) | |"<<endl;cout<<" "<<'\\'<<" /_ | |__"<<endl;cout<<" (___________)))))))"<<endl;}实验__2__实验任务1. 键盘输入某台计算机的编号和该计算机的价格,并输出这些信息。
要求:编号为11位数字构成,如10987654321;价格含有小数部分,如998.0元;输出的编号只是由数字组成,不应该出现小数点等非数字符号。
#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void main( ){double b=0.0,j=0.0;cout<<"请输入价格";cin>>j;cout<<"价格为:";cout<<fixed;cout.precision(1);cout<<j<<endl;cout<<"请输入编号";cin>>b;cout<<"编号为:";cout<<fixed;cout.precision(0);cout<<b<<endl;}2. 有一种加密方法是用原来字母的第n个字母代替原来的宁母。
例如把A用其后第4个字母E来替代。
现在有一密文内容为wigvix,编程求出它的原文是什么?(提示:可根据上述加密原理,使用若干字符型变量来实现)。
#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void main( ){char ch1=' ',ch2=' ',ch3=' ',ch4=' ',ch5=' ',ch6=' ';cout<<"请依次输入6个字符:";cin>>ch1>>ch2>>ch3>>ch4>>ch5>>ch6;ch1=ch1-4;ch2=ch2-4;ch3=ch3-4;ch4=ch4-4;ch5=ch5-4;ch6=ch6-4;cout<<"解密后的字符串为:";cout<<ch1<<ch2<<ch3<<ch4<<ch5<<ch6;}3.编程实现:在计算机的提示下输入某学生的学号、英语成绩、高等数学成绩、线性代数成绩,计算得出三门课程平均成绩,并按如下格式输出显示。
成绩单学号20100002****************************************科目成绩-----------------------------------------------------------------英语85高等数学90线性代数88.5****************************************平均成绩87.8#include<iostream>#include<iomanip>using namespace std;void main( ){int num=0;double math=0.0,eng=0.0,dai=0.0,avg=0.0;cin>>num>>math>>eng>>dai;avg=(math+eng+dai)/3.0;cout<<"成绩单"<<endl;cout<<"学号";cout<<" "<<num<<endl;cout<<"****************************************"<<endl;cout<<"科目成绩"<<endl;cout<<"------------------------------------------"<<endl;cout<<"英语"<<setw(14)<<eng<<endl;cout<<"高等数学"<<setw(10)<<math<<endl;cout<<"线性代数"<<setw(10)<<dai<<endl;cout<<"****************************************"<<endl;cout<<"平均成绩"<<setw(10)<<avg<<endl;} 实验__3__实验任务1. 已知一函数⎪⎩⎪⎨⎧>=-<<=-<=)10(113)101(12)1(x x x x x x y ,输入x 的值,求解并输出相应的y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