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小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爱因斯坦的成功故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是著名的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
他有着很多成功励志的小故事。
以下是店铺分享的爱因斯坦的成功故事,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爱因斯坦的成功故事篇(一)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革命的旗手。
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犹太人家庭。
父亲和叔父开的电气小工厂和家庭的自由派思想,使他童年就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加上音乐熏陶.他从小脑中就充满许多奇思还想,例如4岁时就奇怪为什么罗盘针总是转向南方?它周围有什么东西推动它?小学时排犹浪潮、军国主义教育方式和宗教礼仪等使他厌恶权威,他说:“我这个教徒在12岁时突然终结了,通过阅读科普书籍,我很快领悟到圣经里的许多故事不是真的.我认为青年被政府用谎言故意地欺骗了”.12岁时他一口气读完《几何学原》本,并练习用自己的方法证明定理.他特别喜欢读《自然科学通俗丛书》中如《力与物质》等书.13岁时读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使他的思考转向宇宙、哲学和自然现象中的逻辑.他的数学物理很出色,但其余学业成绩不佳.15岁时,即他中学毕业前一年本已准备“因神经系统状况不佳”休学,学校却以其自由主义思想令其退学.他在辗转意大利和瑞士的高校人学考试中曾因无中学文会和外语、生物课成绩不佳而落榜.1895年在阿。
劳人大学预科班,过了一年愉快的学习生活.他随时将思考记人身边的小本,例如“追光问题”:观察者随光前进时,会不会看见电磁波形成停止的驻波?1896年,他进人瑞士苏黎世工科大学师范系(实即数理系).他喜欢在物理实验室观察实际现象.读科学原著和思考现代物理学中的重大问题.1900年毕业后失业两年才到瑞士专利局任三级鉴定员,这里的七年是他辉煌的科学创造时期.1902~1905年,他和两个青年朋友每晚阅读和讨论哲学与自然科学著作,戏称为“奥林比亚科学院”.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国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1914年任柏林大学教授和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法西斯政权建立后。
爱因斯坦的故事(6篇)爱因斯坦的故事篇一在普林斯顿,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是高等研究所最有名的教授,爱因斯坦的故事。
我去的时候,他刚刚退休。
七十多岁了,他每天仍然从他住的地方步行到研究所去。
在我的记忆中,爱因斯坦大概是不开汽车的,我没有看到过他开汽车。
人们见到他每天从他的家走到办公室,距离大概有两公里的样子。
我跟他的接触很少。
那个时候,研究所里有二十多个博士后,我们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整天讨论。
我们都非常尊敬爱因斯坦,因为无疑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可是,因为他已经退休了,我们觉得不应该去打扰他,所以我们跟他的接触并不多。
1950年前后,他把他的一本叫做“相对论”的小书,加了一个新的。
附录。
在这个附录里,他发展了一个新的统一场论,想把电磁学和广义相对论统一起来,他做了一系列关于这个理论的演讲。
爱因斯坦在年轻时,1905年一年之内写了三篇影响极深远的文章。
后来,他又发现了广义相对论。
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理论,是一个集无数非常复杂的经验,用非常美妙的数学,表现了一个由纯粹思想考虑得出来的结果,教育论文《爱因斯坦的故事》。
我想了想,评论爱因斯坦的工作,也许最好的两个字是“深广”。
他做的东西又深又广。
我介绍大家去看派斯在4年以前所写的爱因斯坦的一个科学传记。
以前虽然有过很多爱因斯坦的传记,但都不是真正深入做理论物理的学者所写的。
这却是第一次,所以立刻就成了一本非常重要的书。
书名取了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上帝不那么简单,可也不是狠毒的。
上帝创造了自然,自然的规律是很妙的,但并不是故意引你入歧途,使你不懂。
只要你弄对了,你就可以懂。
派斯就拿它做了书的名字。
派斯出生于1918年。
他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了十六七年,后来去了洛克菲勒大学做理论物理主任。
近年来,他致力于撰写科学史。
上述这本书使他一举成名。
最近他又写了一本关于20世纪物理学史的书,很有意思。
应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邀请。
我的印象是他将于明年来访。
爱因斯坦的故事30则篇一诙谐相对论一次,一群青年学生包围了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爱因斯坦的住宅,要他用“最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他的“相对论”。
当时,据讲全世界只有几个科学家看得明白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
爱因斯坦走出住宅,对这些青年讲:“比方这么讲——你同一个美丽的小姐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看起来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5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
——喏,这就是相对论!”篇二不死的理想1955年4月13日,在家里工作的爱因斯坦感到右腹阵阵剧痛,同时还出现了不的不祥之兆。
大夫们迅速赶到,会诊结果是主动脉瘤,并建议他连忙动手术进行治疗。
爱因斯坦婉言谢绝了。
在1945年和1948年,他接连做了两次手术之后,差不多发觉主动脉上有一个瘤。
他有预感,那个致命的定时炸弹马上爆炸了,自己也应该走了。
翌日,心脏外科专家格兰大夫从纽约赶来。
尽管他明白爱因斯坦非常虚弱,开刀会有危险,但依旧建议开刀,因为这是唯一的抢救方法,不无选择。
爱因斯坦苍老的脸上出现出疲乏的微笑,摇摇头讲:“不用了。
”格兰大夫又一次警告他:“那个主动脉瘤随时都可能破裂。
”爱因斯坦冷静地讲:“那就让它破裂吧!”4月16日,爱因斯坦病情恶化,住进了普林斯顿那家小小的医院。
一到医院,他就让人把他的老花眼镜、钢笔、一封没写完的信和一篇没有做完的计算题送过来。
他在病床上欠了欠身子,戴上老花镜,从床头柜上抓起了笔。
还没开始工作,他就倒了下去。
宽大的布满皱纹的头顶上冒出一片汗珠,那支用了几十年的钢笔从手里滑落到地上,他实在是没有一点力气了。
4月17日,星期五,爱因斯坦的感受大概略微好了一些。
亲小孩汉斯坐飞机从加利福尼亚赶来看父亲;女儿玛戈尔因病与父亲住在同一个医院,坐着轮椅也来看父亲;还有许多朋友、同事都来看望他。
他平静地对儿女、朋友和同事讲:“那个地点的情况,我差不多做完了。
没什么,不难过,人总有一天要死的。
”1955年4月18日1时25分,爱因斯坦因腹腔主动脉溢血而与世长辞。
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最新6篇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篇一爱因斯坦上小学的时候,因为很少说话,老师一向不太喜欢他。
手工课上,老师从一大堆泥鸭子、布娃娃、蜡水果等作业中,拿出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生气的说:“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呢?”孩子们都笑了起来。
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
老师看了他一眼,严厉的说:“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同学们都陆续低下了头,教室里鸦雀无声。
这时,爱因斯坦站了起来坦然的说:“有的。
”同学们都抬起了头,惊奇的看着爱因斯坦。
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摆在桌子上说:“老师这是我第一次第二次做的,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
他虽然不好,但是比这两个强一些。
”老师看他做事这样认真,有敢于直言,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篇二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带他去给医生检查。
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但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务必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
小爱因斯坦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从不做违心的或骗人的事。
为此,他受到同学们的讥笑,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诚实的约翰”。
普通孩子喜欢玩带有竞争性的游戏,但是他却不喜欢参加。
孩子喜欢打仗的游戏,喜欢看士兵操练,但是他却从小到大不喜欢任何和军事有关的东西。
他是一个不想看到人类互相残杀的和平主义者。
爱因斯坦家的住房周围有花园,他经常一个人长时间地蹲在花园角落的灌木丛里,用手抚摩着小叶片或者凝视着匆匆跑动的蚂蚁。
他很小就喜欢冥想,想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一次,在依萨尔河岸野餐时,一位亲戚说,小爱因斯坦很严肃,当其他的孩子都在互相玩耍、逗乐时,他却独自坐着看湖的对岸。
母亲玻琳深情的为自我的孩子辩护:“他是沉静的,因为他在思索。
等着吧,总有一天他会成为一个教授!”那位亲戚感到可笑,但也理解母亲的情绪。
教授!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有那些聪敏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这个荣誉的称号,这个连话都说不好的笨孩子能成为一个教授吗?在四、五岁时,爱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
爱因斯坦简短小故事30字左右
以下是关于爱因斯坦的5个简短小故事:
1.爱因斯坦小时候不擅长数学,一次他为了向同学证明他能够解决一个复杂
的数学问题,熬夜研究并最终成功。
2.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爱因斯坦曾经因为对学校教育不满而决定退学。
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他本人却很谦虚,认为
自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4.爱因斯坦曾经因为担心核武器的危害而公开呼吁和平,并反对核武器的使
用。
5.爱因斯坦的生活非常简单,他不喜欢穿袜子,经常穿一件旧毛衣,而且喜
欢吃简单的食物。
爱因斯坦的故事10个爱因斯坦的故事(一):少年爱因斯坦十六岁时爱因斯坦仍然整天和一群调皮贪玩的小伙伴在一齐,一个星期日,他正准备和那群小伙伴去河边钓鱼,母叫住了他,满腔慈爱地说:“孩子,你整天贪玩,使得功课不佳,我和你爸爸都为你的前途担忧啊!”“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罗伯特和杰克成绩也不好,不也是天天玩吗”爱因斯坦说。
“话可不能这麼说啊!妈妈明白你喜欢听故事,我给你讲一个吧!“从前,有两只可爱的小白猫在屋顶上玩。
玩著玩著,其中一只猫抱著另一只猫从烟囱里溜了下来。
等它们爬出来时,一只猫很干净,另一只猫却很脏,你明白谁会去洗澡吗”“当然是脏的那只小白猫啦!”爱因斯坦立刻答道。
“恰恰相反,因为那只脏的小白猫见同伴是干净的,以为自我是干净的,所以,他不会立即去洗澡,甚至还四处乱逛,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小白猫回家一照镜子,才发现自我又脏又丑。
”讲到这,母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自我才是自我的镜子。
拿别人当自我的镜子,你就会像那只肮脏的小猫一样犯同样的错误。
”爱因斯坦的故事(二):一个改变爱因斯坦的故事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
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再三告诫他应当怎样怎样,然而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
这样,一向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故事是这样的:“昨日,”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
那烟囱仅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
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
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最终爬上去了。
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
之后,钻出烟囱,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
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
爱因斯坦的故事简短1、爱因斯坦于1879年生于一个犹太商人家里,五岁时,父亲拿一只小罗盘给他玩,爱因斯坦捧着罗盘,见里面的指针转来转去,最后始终指向北方,他奇怪了,他把罗盘捧在胸前,把指针转一圈,又转一圈,不管怎么转,那根针总是指着北方。
他呆呆地站在那里,手里捧着罗盘,默默地想:针四周什么都没有,是什么神奇的力量把针吸住了呢?他呆呆地站在那里想,直到母亲喊他吃饭,他还站在那里思索。
2、秋天,爱因斯坦一家去郊游,当走进一片茂密的树林时,他却不见了,母亲到处找他,焦急地喊他,他却一个人在林间轻轻地穿行,一会儿摘下一片树叶,细心观察树叶的脉纹,一会儿观看阳光从树叶间透出的光斑,到了湖边,他就蹲下身来,一动也不动地望着湖面上起伏的微波。
当母亲好不容易找到他时,他正坐在地上,凝望着一队队忙忙碌碌来回穿梭的蚂蚁。
“阿尔伯特”妈妈一把拉起小爱因斯坦的手,发现他呆的地方离她叫喊的地方很近,“你干吗不答应妈妈,让妈妈来回的跑。
”“没有,妈妈我没听见。
”小爱因斯坦说,妈妈只好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3、为了给这位孤僻的孩子的生活带来一点乐趣,从六岁开始,妈妈开始教他拉小提琴,他对这个乐器发出的声音如对大自然斑澜的色彩一样,十分敏感,他学得专心致志。
从此小担琴成了他漫长生命旅程上不可缺少的伙伴。
每当工作疲倦时,他便拉起小提琴,使内心保持和谐与平静。
4、读小学时,由于他性格孤僻,同学们都歧视他,老师也不喜欢他,老师向他提问题时,他好像听不见一样,总是默默地去思考自己的问题。
于是老师便喊到:“爱因斯坦,站起来,站到大厅里去,等到中午放学回家!”小爱因斯坦便默默地走到大厅,站上两个钟头,老师还说“这孩子真笨,什么功课都不好!”实际上,小爱因斯坦不习惯学校那套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他有自己独特的独立思考的特点,在这种死板的学校环境中感受不到追求知识的快乐。
爱因斯坦不喜欢它,他总希望早点放学,好躲回家去,在家里,他就可以在理想和希望里遨游。
爱因斯坦故事(甄选15篇)爱因斯坦故事(1)在一个深夜里,星光暗淡,我独自坐在沙发上,把爱因斯坦的故事这篇文章读完之后,我对爱因斯坦充满了兴趣。
爱因斯坦的故事主要讲了爱因斯坦小时候非常愚蠢,可是他的叔叔给他出了一道题,为了这道题整整三个都睡不好,吃饭没味道,一有时间就坐在小桌旁,他努力思考终于知道结果了他证明这道题得到叔叔得夸奖。
他16岁那年,向同学们出了一道题,结果谁都不知道题的结果,连他也不知道结果,真是笨鸟先飞。
可是他认真学习,努力思考,不懂就问,后来当上了物理学家。
这篇文章就让我联想到我小时候,有一天,妈妈出了一道题给我做,那道题实在太难了,我一直想都不会,因为我努力思考终于得到结果了,162-68= 94,经过这件事之后,我要认真思考,取得好成绩。
爱因斯坦故事(2)“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觉得这句话对爱因斯坦很有用,因为,在这个故事里,爱因斯坦他一出生就和普通的小孩一样而已,甚至还有一些迟钝呢,并不像有些人说他一出生就是一个天才来的,他从小就究根问底,很善于思考,会提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他不耻下问,就是他那不耻下问的精神让我感到惊奇,他就因这个道理才成名,所以他并不是一出生就是个天才来的。
我读了这片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因为,爱因斯坦他茶饭不思的去想叔叔给他的一个问题,过了三个星期以后终于给爱因斯坦他想出了答案来了,其实爱因斯坦3到16岁之间有个故事,就是:“爱因斯坦3岁时还不会说话,甚至还有些迟钝,连老师都说他笨了,12岁那年,爱因斯坦的某一个叔叔给他出了一个问题,就是AB1+CB1=AC2这是一个勾股定理,然后爱因斯坦就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弄的他3个星期都茶饭不思,就是因为他究根问底才找了出答案来了,最后他的叔叔还赞扬了他,16岁那年他在班了提了一个奇怪了问题,“我门人可以跟着光一起跑吗?班里的人一个人都不会,而且连爱因斯坦和老师都不会,然而爱因斯坦就被同学们笑了,这就成的“讽刺”爱因斯坦还是究根问底,最后他才知道原来我们人是没可能快过光的。
关于爱因斯坦的30个小故事引言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因独特的智慧和开创性的理论而为世人所熟知。
他的思想和发现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物理世界的认知。
然而,在科学领域以外,爱因斯坦的生活也充满了有趣的小故事。
本文将为您讲述关于爱因斯坦的30个小故事,带您一窥这位科学巨人的不为人知的一面。
1. 热爱音乐爱因斯坦不仅在物理学上有卓越造诣,他还对音乐情有独钟。
他自学钢琴,甚至在一些场合里担任钢琴家的角色。
2. 木偶剧爱好者爱因斯坦在业余时间也喜欢看木偶剧,他收集了许多木偶并展示在家中。
3. 喜爱长篇小说虽然作为一个科学家,爱因斯坦对长篇小说情有独钟,尤其喜欢读古典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
4. 创造智慧名言爱因斯坦钟爱思考和反思,他创造了很多深思熟虑的智慧名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不要和愚蠢争论,因为他会把你拉到自己的水平后用经验打败你。
”5. 斯瓦比亚民族荣誉市民斯瓦比亚是爱因斯坦的故乡,他被授予了斯瓦比亚民族荣誉市民的称号,以表彰他对该地区的杰出贡献。
6. 父亲的未来预言爱因斯坦的父亲曾预言他未来必成大器,并将他称为“我的孩子中的傻瓜”。
7. 拒绝欧洲政治职位尽管爱因斯坦思考并发表了许多政治言论,但他曾拒绝了一些欧洲政治职位,因为他宁愿专注于科学研究。
8. 性格温和爱因斯坦被人们描述为一个性格温和、友善、富有耐心的人。
他在处理问题时常常保持冷静和客观。
9. 喜欢漫游爱因斯坦喜欢漫游,他经常骑自行车探索周边地区。
这对他的大脑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10. 国际人士爱因斯坦的思想和理论的影响超越了国界,他成为了一名国际人士,并一直倡导世界和平。
...结论通过这30个小故事,我们看到了爱因斯坦不同寻常的一面。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对音乐、文学和艺术充满热爱的人。
他的才华和思想启发了许多人,并继续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我们应该从这些小故事中研究,鼓励自己追求多样化的兴趣,并用激情和智慧推动自己的成长。
爱因斯坦的幽默小故事在科学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人物,他的理论和发现改变了整个物理学的面貌。
然而,在他的科学事业之外,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幽默和风趣而闻名。
下面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爱因斯坦的幽默小故事。
故事一:观念的差异有一天,爱因斯坦坐上了一列火车。
当列车员递上车票时,他发现爱因斯坦找不到车票,并且非常着急。
列车员很客气地建议:“先生,请您放心,毋需慌张,只要告诉我您从哪里来,我就可以知道到哪里停车,然后您继续找票。
”爱因斯坦立刻松了一口气,说道:“非常感谢!我是从卧室来的。
”这个小故事展现了爱因斯坦与其他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他的回答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思考问题时与众不同的角度。
故事二:博学多才的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爱因斯坦被一位女士问及:“教授,您在智力方面如此出众,是否还有其他值得称道的技能?”爱因斯坦答道:“我还可以吹口哨。
”女士显然对这个回答感到意外,于是她问爱因斯坦能不能给大家演示一下。
于是,爱因斯坦吹了一声哨,场下爆发出了阵阵笑声。
这个故事展示了爱因斯坦善于运用幽默来调和场面气氛的一面。
他以自己的幽默回答让人们产生了共鸣,并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与大家互动。
故事三:爱因斯坦的拉丁语爱因斯坦曾经在一次学术讲座中以拉丁语回答了一个问题,然而面对听众们茫然的表情,他意识到自己的回答太过专业。
于是他立刻悄悄问旁边的同事:“我刚才说错了什么?”同事回答说:“您刚才忘记讲给他们翻译。
”这个故事展示了爱因斯坦天马行空的思维,以及他能够在意识到了问题后,立即以幽默的方式来纠正错误,并与同事、听众们互动。
结语爱因斯坦不仅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个富有幽默感和风趣的人。
他的幽默小故事体现了他特有的智慧和幽默,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启发。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幽默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可以让我们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一个幽默的眼光中,机会和困难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东部的乌尔姆,犹太血统。
他的父亲海尔曼·爱因斯坦很有数学天赋,但父母没钱供他上学,只好弃学经商,爱因斯坦的母亲保里诺·爱因斯坦是富有粮商的女儿,很有音乐天赋。
年幼时,爱因斯坦就开始学习音乐,6岁开始练习拉小提琴,音乐几乎成了爱因斯坦的“第二职业”,小提琴终身陪伴着他。
在爱因斯坦上学之前,他父亲给了他一个罗盘(指南针),罗盘的指针总要指着南北极,使小爱因斯坦着迷了很久。
直到成年,他都还记得这件使他印象深刻的事。
另一次经历给他的印象也很深刻。
在上学几年后,他领到一本欧几里得几何学课本,书中论证得无可置疑的许多公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至于无法按照课程进度学习,而是一口气就将它学完。
爱因斯坦和牛顿一样并不早慧,他到3岁还不会说话,在整个学习期间也无“神童”的表现,甚至在教师眼里显得平庸迟钝,他主要是对教师的呆板教学方法感到不满,而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勤奋自学的探索能力。
他在中学时代就自学了包括微积分在内的基础数学及某些理论物理知识,进入大学后,他经常缺课,独自修读了经典理论物理,研究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爱因斯坦不拘成见,勇于创新。
“怀疑一切”的信条始终贯穿他的整个科学生涯。
当然,爱因斯坦的杰出科学成就来之于他坚持不懈的毅力。
一次,有个青年人请教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给他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
他解释说,A代表成功,X代表你付出的努力和劳动,Y代表你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而Z表示少说空话,要谦虚谨慎。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科学研究好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