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边三角形1[上学期]--浙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696.50 KB
- 文档页数:15
等边三角形1浙教版陈献中等边三角形1 浙教版名称图形概念性质与边角关系判定等腰三角形B1.两腰相等.A 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1.两边相等。
2.等角对等边,2.等边对等角,3. 三线合一。
4.是轴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1 浙教版等边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底边与腰相等,这时,三角形三边相等。
我们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1 浙教版等边三角形性质探索: 1.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吗?为什么?A 由已知:AB=AC=BC, ∵AB=AC ∴∠B=∠C (为什么?) 同理∠A=∠C ∴∠A=∠B=∠C ∵ ∠A+∠B+∠C=180° ∴ ∠A=∠B= ∠C=60 °BC结论: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等于60 °.等边三角形1 浙教版等边三角性质探索: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若是,有几条对称轴?结论: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等边三角形1 浙教版等边三角性质探索: 3.等边三角形每边上的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都三线合一吗?为什么? 结论:等边三角形各边上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都三线合一,它们交于一点,这点叫三角形的中心. AO B C等边三角形1 浙教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等于60 °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3.等边三角形各边上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都三线合一.等边三角形1 浙教版等边三角形判定探索:1.三个内角都等于60 边三角形. ∵∠A=∠B=∠C=60 ° ∴AB=AC=BC (为什么) ∴三角形△ABC是°的三角形是等ABC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1 浙教版等边三角性质探索: 2.有一个内角等于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 假若AB=AC.则∠ B= ∠ C 当顶角∠A=60 °时, ∠ B= ∠ C= 60 °B C∴ ∠A= ∠ B= ∠ C=60 ° ∴ △ABC是等边三角形. 当底角∠ B= 60时, ∠ C=60 °, ∠A=180 ―(60° +60 °)=60. ° ∴ ∠A= ∠ B= ∠ C=60 ° ∴ △ABC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1 浙教版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内角都等于60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内角等于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1 浙教版1如图,等边△ABC中,三条内角平分线AD,BE,CF相交于点O.(1) △ AOB. △ BOC和△ AOC有什么关系? 请说明理由. (2) 求∠ AOB, ∠ BOC, ∠ AOC的度数.△ABC绕O旋转,问要旋转多少度,就能和原来 A 的三角形重合(只要求说出一个旋转度数.)F E OBDC等边三角形1 浙教版粉嫩公主酒酿蛋.cn/65/2022年-03-11/7447.html 崛蒈等边三角形1 浙教版1.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____三角形. 602.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____ 度. 33.等边三角形有____ 条对称轴.4.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的交点叫中点___. 120 度.才能和等边三角形绕中心至少旋转___ 原来的三角形重合.等边三角形1 浙教版2.已知:等边△ABC中,DB是AC边上的高,E是BC延长线上一点,且DB=DE,求∠ E的度数.BC D EA等边三角形1 浙教版3.如图, △ABC为等边三角形, ∠ 1= ∠ 2= ∠ 3 (1)求BEC的度数. (2)DEF为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A 1 FD B 2E3 C等边三角形1 浙教版1.等边三角形三条对称轴的交点到各边的距离都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E,F分别是各边上的一点,且AD=BE=CF.试说明△ DEF是等边三角形.3.D,E是△ABC中BC上的两点,且BD=DE=EC=AD=AE.求∠ B与∠ BAC的度数.A D E C B F B D C E A等边三角形1 浙教版(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等于60 ° 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 3.等边三角形各边上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都三线合一. (2)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内角都等于60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内角等于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 第6讲 等边三角形知识要点:1.等边三角形及其性质: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中线所在直线;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反之也成立.例题精讲例1、如图,△DAC 和△EBC 均是等边三角形,A 、C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AE 、BD 分别与CD 、CE 交于点M 、N ,AE 与BD 交于点F (1)求证:△ACE ≌△DCB; (2)求∠AFD 的度数; (3)判断△CMN 的形状类题演练1.如图,在正△ABC 中,D ,E 分别是BC 、AC 上的一点,且AE =CD .AD 与BE 相交于点P ,且BQ ⊥AD 于Q .求证BP =2PQQ C2.如图,过边长为1的等边△ABC 的边AB 上一点P ,作PE ⊥AC 于E ,Q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当P A =CQ 时,连接PQ 交AC 于D ,求DE 的长.例2、P 是△ABC 内一点,∠PBC =30°,∠PBA =8°,且∠P AB =∠P AC =22°,求∠APC 的度数解析:直接利用相关知识,求不出来,那就必须要作辅助线了。
看到角平分线,常见的辅助线有三种(在第二讲中学习过)。
在AC 的延长线上截取AF=AB ,连BF ,PF ,延长AP 交BC 于D ,交BF 于E 显然△APB ≌△APF (SAS ) ∴ PB=PF ,∠ABP=∠AFP=8°,∠APB=∠APF又∵∠P AB =∠P AC =22° ∴∠FPE=∠BPE=30°,故∠BPF=60°∴ △PBF 为等边三角形 ∴ ∠PBC =∠FBC=30°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知,BC 垂直平分PF ∴ CP=CF ,故∠CPF =∠CFP=8° ∠BPE=∠BAP +∠ABP =30°=∠PBC 则△APB ≌△APF∴AP 垂直平分BF ,∠AFP =8°∴∠APC=180°-∠FPE -∠CPF =142°类题演练3.如图,D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一点,E 为△ABC 外部一点,满足DA =DB ,BE =BA ,∠DBE =∠DBC .求∠BED 的度数.4.如图.D 是△ABC 外一点.AB =AC =BD +CD ,∠ABD =60°求∠ACD 的度数.C B A C BB例3、如图1,△ABC 等边三角形,△BDC 是顶角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 为顶点作60°的角,它的两边分别与AB 、AC 交于点M 和N ,连接MN .(1)探究:BM 、MN 、NC 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2)若点M 、N 分别在射线AB 、CA 上,其他条件不变,再探究线段BM 、MN 、NC 之间的关系,在图2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就结论说明理由类题演练5、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AD ,∠BAD =60°,∠BCD =120°,求证:AC =BC +DC .例4、问题: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 内有一点P ,且PA=2, PB=3, PC=1.求∠BPC 度数的大小和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李明同学的思路是:将△BP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如图2).连接PP′,可得△P′P B 是等边三角形,而△PP′A 又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证).所以∠AP′B=150°,而∠BPC=∠AP′B=150°.进而求出等边△ABC 的边长为7.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参考李明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如图3,在正方形ABCD 内有一点P ,且PA=5,BP=2,PC=1.求∠BPC 度数的大小和正方形ABCD 的边长.图3B类题演练6、M 为等边△ABC 外一点,∠BMC=120°,把△ABM 绕着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到△CAN 的位置。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教学目标:1、 了解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 会用等边三角形得相关判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应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几何问题的代数解法。
难点:理解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论依据。
教学设计:一、回顾旧知,引入新知1、等边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
2、等边三角形的概念: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提出下列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问题: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就是等边三角形?1、 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归纳出等边三角形的和判定方法。
2、 由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就可以得到:⑴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⑵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⑶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二、新课学习1.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的证明 ⑴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已知:ΔABC 中,∠A =∠B =∠C.求证:△ABC 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 =∠B ∴AC=BC 同理:AB=AC∴AB=AC=BC ∴△ABC 是等边三角形⑵已知,在△ABC 中,AB=AC ,∠A=60°。
(1)求证:△ABC 是等边三角形。
(1) 如果把∠A=60°改为∠B=60°或∠C=60°结论还成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由上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AB=AC ∴∠B =∠C=(180°-∠A )=(180°-60°)=60°∴∠A =∠B =∠C ∴△ABC 是等边三角形归纳:在判定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时(1)若三角形是一般三角形,只要找_三边相等__或_三个角相等___ ;(2)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一般是找_有一个角等于60°____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两个含30°角的三角尺摆一摆,猜一猜,证一证。
2.2 等边三角形(1)一、选择题1.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3,依次在边AB 、BC 、CA 上取点A 1、B 1、C 1,使AA 1=BB 1=CC 1=1,则△A 1B 1C 1的面积是( )A .B .C .D .2.在Rt △ABC 中,∠C=90°,AB=10.若以点C 为圆心,CB 为半径的圆恰好经过AB 的中点D ,则AC=( )A .5B .C .D .63.将四根长度相等的细木条首尾相接,用钉子钉成四边形ABCD ,转动这个四边形,使它形状改变,当∠B=90°时,如图1,测得AC=2,当∠B=60°时,如图2,AC=( )A .B .2C .D .2二、填空题4.如图,在正三角形ABC 中,AD ⊥BC 于点D ,则∠BAD= °.5.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的面积是 .6.如图,正△ABC 的边长为2,以BC 边上的高AB 1为边作正△AB 1C 1,△ABC 与△AB 1C 1公共部分的面积记为S 1;再以正△AB 1C 1边B 1C 1上的高AB 2为边作正△AB 2C 2,△AB 1C 1与△AB 2C 2公共部分的面积记为S 2;…,以此类推,则S n = .(用含n 的式子表示)7.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BD为中线,延长BC至E,使CE=CD=1,连接DE,则DE= .8.由于木质衣架没有柔性,在挂置衣服的时候不太方便操作.小敏设计了一种衣架,在使用时能轻易收拢,然后套进衣服后松开即可.如图1,衣架杆OA=OB=18cm,若衣架收拢时,∠AOB=60°,如图2,则此时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cm.9.我们规定:将一个平面图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直线叫做该平面图形的“面线”,“面线”被这个平面图形截得的线段叫做该图形的“面径”(例如圆的直径就是它的“面径”).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它的“面径”长可以是(写出1个即可).10.三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 °.1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高AD、BE相交于点H,BC=4,在BE上截取BG=2,以GE为边作等边三角形GEF,则△ABH与△GEF重叠(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 度.13.如图,直线a∥b,△ABC是等边三角形,点A在直线a上,边BC在直线b上,把△ABC沿BC方向平移BC的一半得到△A′B′C′(如图①);继续以上的平移得到图②,再继续以上的平移得到图③,…;请问在第100个图形中等边三角形的个数是.14.如图,点B1是面积为1的等边△OBA的两条中线的交点,以OB1为一边,构造等边△OB1A1(点O,B1,A 1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称为第一次构造;点B2是△OB1A1的两条中线的交点,再以OB2为一边,构造等边△OB2A2(点O,B2,A2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称为第二次构造;以此类推,当第n次构造出的等边△OBnAn的边OAn与等边△OBA的边OB第一次重合时,构造停止.则构造出的最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5.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是2,以BC边上的高AB1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一个等边三角形AB1C1,再以等边三角形AB1C1的B1C1边上的高AB2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二个等边三角形AB2C2,再以等边三角形AB2C2的边B2C2边上的高AB3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三个等边AB3C3;…,如此下去,这样得到的第n个等边三角形ABn Cn的面积为.16.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高为4,在这个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有一点P,若点P到AB的距离是1,点P 到AC的距离是2,则点P到BC的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分别是.三、解答题17.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DE∥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F的度数;(2)若CD=2,求DF的长.初中数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