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_妈妈睡觉的样子
- 格式:docx
- 大小:15.60 KB
- 文档页数:2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之情。
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丁当响。
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
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三个馒头。
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
”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
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的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
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
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
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
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
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我回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渣也没一点儿了。
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
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
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小学二年级妈妈睡了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篇小学二年级的课文《妈妈睡了》,这篇简单而又温馨的文章,让我的内心泛起了层层涟漪。
文章描绘了一个孩子在妈妈睡着时的观察和感受。
孩子看着睡梦中的妈妈,发现妈妈的眼睛紧闭着,眉毛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妈妈微微地笑着,好像在睡梦中做着一个甜甜的梦。
看着这样的妈妈,孩子的内心充满了爱和温暖。
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孩子对妈妈深深的爱和依赖。
在孩子的眼中,妈妈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温柔的人。
即使妈妈在睡梦中,孩子也能从妈妈的脸上看到那份熟悉的慈爱。
这种情感是那么的纯真和无邪,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对妈妈的依赖和眷恋。
文中对妈妈睡容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让我仿佛也看到了那个安静沉睡的妈妈。
孩子注意到妈妈的呼吸那么沉,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这一切都展现出妈妈的疲惫。
然而,即便在睡梦中,妈妈的脸上依然带着微笑,也许是因为她在梦中正和孩子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
从这篇文章中,我也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
妈妈平日里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
她们可能会因为照顾家人而疲惫不堪,但却总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当看到妈妈在睡梦中都无法完全放松时,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心疼的感觉。
同时,这也让我思考起自己与妈妈相处的时光。
我们常常忙碌于生活的琐碎,有时会忽略妈妈的付出和爱。
这篇文章提醒着我,要更加珍惜和妈妈在一起的每一刻,要学会关心她、照顾她,让她也能感受到我的爱和温暖。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文章能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颗爱的种子。
让他们懂得去观察、去感受身边亲人的爱,并且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爱。
这对于孩子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这篇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非常符合小学二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
它用简单的文字描绘出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让孩子们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情感。
这也让我意识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选择适合他们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内容,用简单而生动的方式引导他们去学习和思考。
爱睡觉的妈妈作文400字第一篇:《爱睡觉的妈妈》说起我妈妈啊,那可真是个睡觉高手。
每天早晨闹钟响了足足十分钟她才迷迷糊糊地伸个懒腰,然后又倒头继续睡,非得我亲自去喊她好几次才肯起床。
有时候周末,太阳都晒屁股了,她还赖在床上,说是要补觉。
我呢,只好自己先起来,弄点面包牛奶凑合着吃。
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本来约好一起去公园玩,结果妈妈居然在沙发上打起了盹,弄得我们一群人在客厅里轻手轻脚的,生怕吵醒了这位“睡美人”。
不过,别看妈妈这么爱睡觉,其实她工作很辛苦。
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很晚,回到家还得操心家里的事。
所以啊,我特别能理解她为什么那么爱睡觉,毕竟白天忙忙碌碌的,只有晚上才能好好休息一下。
有时候,我会悄悄地帮她把被子盖好,看着她安静的样子,心里暖暖的。
虽然妈妈总是呼呼大睡,但我知道,那是她用自己的方式来放松,来照顾自己。
第二篇:《爱睡觉的妈妈》我的妈妈啊,简直就是个“睡神”。
平时早上叫她起床简直比登天还难,明明定了一堆闹钟,结果没一个管用,最后还得我亲自上阵。
一次,学校有个重要的家长会,前一天晚上我还特意提醒她了好几遍,结果第二天还是赖床,差点误了大事。
哎呀,那时候真是急得我团团转,生怕因为迟到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可是呢,妈妈也不是故意的,她每天上班都很累,晚上还要陪我复习功课,有时候看着她疲惫的样子,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
后来,我就开始学着自己独立一些,早上自己定闹钟,自己准备早餐,尽量不让妈妈那么辛苦。
偶尔看到她睡得很香甜,我就觉得挺开心的,因为她终于有机会好好休息一下了。
虽然妈妈老是爱睡觉,但我知道,她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来守护这个家。
妈妈睡觉的样子写作文妈妈睡着了这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道作文题:《妈妈睡觉的样子》。
老师还特别交待,一定要仔细地观察,写出各自妈妈的特点。
肖秋林是语文课代表,作文写得不错,他开始还觉得这道题并不难,可提起笔来却又不知道怎样写,因为他压根儿就想不起妈妈睡觉是个什么样子,好在还有几天时间,于是,他就特别留意,准备亲眼观察观察妈妈睡觉的样子。
肖秋林的妈妈在一家洗浴中心当搓澡工,也许就是职业的习惯吧,尽管每天很晚回家,她除了检查肖秋林的家庭作业外,还要给他洗脸个澡,为他搓搓脖子搓搓腰,使儿子舒舒服服地回去睡。
这天晚上,肖秋林洗完澡没有马上去睡,而是一个劲儿催妈妈去睡觉。
妈妈问他咋还不睡?肖秋林说:“先睡吧,我想……想看看您睡觉的样子。
”“小孩子家别缘浅,妈妈睡存有什么漂亮的!再说,我一时半会儿也睡觉没法,好多家务活还没有略过呢!”笑了笑,妈妈竺梅着肖秋林回去睡,自个儿又熬回去了。
肖秋林拗不过妈妈,只好躺在自己的小床上佯睡,心里盘算着,等妈妈忙完家务睡觉的到时候,自己再偷偷起来观察。
可是,不一会儿,他自己便迷糊过去了,等他一觉醒来时,天已大亮。
睁开眼睛一看,妈妈还在厨房里忙乎呢。
呃,难道说妈妈一夜忘不掉?不可能将!一定就是妈妈睡得早起得晚的缘故!认为,必须想要看见妈妈睡的样子,一定必须比妈妈起至得更早,干脆,半夜出来看看!这天,肖秋林找同学借了个小闹钟,睡前定好时间放在自己的枕头边。
夜里一点整,小闹剧准时叫醒了肖秋林,他轻轻地爬起来,见妈妈卧室的房里漆黑一片,门虚掩着,他便蹑手蹑脚溜了过去,开门一看,床上却不见妈妈,妈妈在哪里呢?肖秋林四处寻找,一看,卫生间里还亮着灯,他轻手轻脚地摸了过去,见卫生间的门也虚掩着,里面却没有一点动静,从门缝里看去,妈妈原来躺在浴缸里。
肖秋林悄悄地推开门,这一次,他终于看到了妈妈睡觉的样子……第二天,就是交作文的时候了,可以当老师评阅全班同学交上来的作文时,却唯独不见踪影肖秋林的。
跟随着丈夫游牧于科尔沁大草原上的乌日娜,多大的辛苦她都能承受,最难承受的是那对双胞胎的儿女先天的反应迟钝,都10岁了,还在一年级里遭受着比他们小的孩子们称呼“傻瓜”的嘲笑。
一个秋日的午后,那位慈眉善目的老师来家访,再次不无遗憾地告诉乌日娜一个令她悲伤无比的事实——她的一对儿女有明显的智力障碍,很多非常简单的问题都听不明白,恐怕又要重读一年级了。
听到她一向信赖的老师那不容置疑的评语,一股寒冰般的凉意在她的心底掠过,迅速地弥漫了周身。
难道一双可爱的儿女就要在弱智、蒙昧中度过他们凄然的一生吗?望着茫然无知地在草地上追逐蝴蝶的儿女,乌日娜浸满悲哀的眼睛里面,忽然坚定地进出一个不肯屈从命运的“不”字。
乌日娜做出了一个连她自己都惊讶的选择——她要靠自己来教育一双儿女,要让他们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有出息。
只读过六年书的乌日娜,对培养孩子的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几近于零。
但为了孩子的未来,她愿意从头开始学起。
她去镇上求教老师,又来到呼和浩特市找大学教授咨询,还跑到北京最好的智障学校听课……那些年里,她风尘仆仆地四处奔波,像一个被饥饿困扰了许久的乞丐,不停地寻觅着培养儿女的良方。
她还买来了一大堆的书籍,没黑没白地艰难地啃读起来。
丈夫说她简直是发疯了,左邻右舍都带着同情地连连摇头,因为他们都不相信乌日娜会改变儿女似乎早已注定的命运。
可乌日娜固执地相信儿女的智障完全有可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加以克服。
在翻阅大量的中外成功的教育范例过程中,她的这个强烈的信念更加坚定起来,尤其是美籍墨西哥人昆塔尼拉的教育经历,更是深深地震撼了她的心灵——她相信奇迹也会在她和自己的儿女身上出现。
很少有人知道乌日娜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刚过40岁的她那一头曾叫人羡慕的乌丝全都斑白了,额角深深的皱纹也在讲述着岁月对她沉重的磨砺;很少有人知道她以怎样的刻苦,拿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自学本科毕业证书后,又获得了内蒙古大学的硕士学位;很少有人知道她以怎样锲而不舍的耐心,一点一滴地开发着儿女的智力,丰富着他们的知识,让他们终于在去年凭优异的成绩迈进了重点高中的大门,开始自信地圆他们的大学梦……这是来自内蒙古的一位特级教师给我讲述的一位母亲真实的故事,在她唏嘘不已的讲述中,她多次重复乌日娜的一句爱意充盈的话——“我相信,爱是完全可以打败智障的。
第一次参加高考时,我知道自己考不上大学,很早就知道了。
小时候爸爸妈妈三天一大吵,隔天一小吵,吵完之后没人管我,那时我就彻底放弃学习了。
我不上课,每天和一些小混混泡在一起,在街头巷尾游荡,对着漂亮女孩吹口哨,在游戏室通宵打电玩,甚至向低年级的学生勒索。
有一天,爸爸把我从游戏机室揪出来当众暴打了一顿。
爸爸一路揪着我的耳朵,把我拽回家,一进家门便和妈妈开始对我进行男女混合双打,打完之后便让我拖着行李搬家了。
后来我才知道,一个被我勒索过几十元钱的10岁小学生的家长找到了我家,扬言如果家里不好好管教我,就要把我废了。
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就要中考了。
我想上中专,上了中专以后我就不用学习了!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爸爸妈妈的时候,他们俩又以一顿暴力对我进行了深刻教育:务必上高中,以后务必上大学!就这样我被爸爸妈妈逼着上了高中。
当年我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也许是为了报复父母对我的暴力和冷漠,也许是永远无法忘怀他们带给我的伤害,所以我学习一直不努力。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故意气他们:你们不是想让我上大学吗?你们让我失望了这么多年,你们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给过我一个幸福平和的家,我又凭什么要成全你们的梦想?高中那三年我也是这样混着,高考结束后一切恶梦就结束了,我将考不上大学,然后被父母扫地出门,远走高飞的感觉是多么美好啊!高考结束了,我只等着分数出来后,父母将我暴打一顿后赶出家门。
可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妈妈看到我两百多分的分数条时,痛哭失声。
她一边哭一边说:你真的只考了这么点儿分,你怎么办啊?你以后的日子怎么办?我以为她看到分数条的那一刻会扑上来打我,可是那天她没有,她只是一遍一遍地看着分数条哭,问我爸爸“怎么办”。
爸爸也没有打骂我,他坐在妈妈对面一声一声叹气。
这个夏天成了记忆里印象最深的一个夏天。
无数个傍晚,我坐在那栋租来的破楼的5楼阳台上,看着天边残阳如血,大片大片的红云席卷而来。
爸爸妈妈的身影在夕阳的照射下拉得很长很长,他们俩搀扶着一步一步蹒跚走来。
那会儿,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辛勤劳作一年,连全家的口粮都挣不够。
可我偏偏又喜欢读书,念完了初中,又考上了县城的高中。
于是,全家人勒紧腰带供我上学。
能继续读书,我已心存感激,怎能再让家人为我受苦?我暗暗地给自己订了一个最低的伙食标准:早上不吃饭或者只喝两碗稀溜溜的粥,中午就着咸菜吃三两大馇子干饭,最少时每天仅花五毛钱。
如此的“节俭”自然无法糊弄肠胃,常常是上午第三节课后,肚子就开始咕咕地叫唤着提意见了。
先是抱着肚子忍耐,实在忍不住了,便跑到自来水龙头跟前,咕咚咕咚灌些凉水对付一下。
好容易盼到开午饭了,三两大馇子干饭兑多半饭盒开水,畅快淋漓地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回到教室接着看书。
那会儿,我很少运动,主要是为了节省点儿能量,让肚子里有限的一点儿粮食能多支撑一会儿。
一天上午,我的肚子又闹情绪了,难受得我坐卧不安。
这时,坐后面的女生李素洁悄悄地从桌子底下塞给我一个蒸熟的土豆。
奇怪,握着那个圆圆的土豆,饥饿竟减轻了许多,直到午饭吃过了,那个土豆还没舍得吃掉。
那时,在中学里男女生之间界限分明,彼此交往的很少,特别是像我这样来自乡下的一向腼腆的学生,跟女同学说句话都要憋得脸通红,更不要说跟家住县城里的李素洁深入地交往了。
记得下课时,我是慌乱地冲着李素洁微微一笑,算是表达满心的感激了。
没想到,此后她又接连好几天偷偷地在我的书桌里塞进一些吃的东西,什么烤土豆、发糕、烧饼、李子、沙果等等,有一回竟是一小把红润润的花生豆。
虽说没有什么太精美的食品,送得最多的是土豆,可在我看来那已是美味佳肴了。
我不能安然受之,便约她到校外,问她将吃的给了我,她的午饭怎么办。
她说她吃得少,有一点儿就够了,还要我帮帮她,她正要减肥哪。
其实,她几乎算得上是班级里最苗条的女生了。
面对她纯洁的双眸和善意的谎言,我只能感激地道声“谢谢”,同时劝她以后不要再给我吃的东西了。
她却摇头,依旧送给我一些吃的东西。
后来,她真的每天都要送给我一点儿吃的,渐渐地同学们都知道了这件事,就有同学打趣道:“她是不是对你有点儿‘意思’了?要不怎么单给你吃的?”我自然是不承认,不过有时在心里也想,她可能不止是因为不忍看着我饿肚子吧?想着想着,一种说不出的情愫便潜滋暗长起来,再看她的眸子里,似乎也闪着一丝朦胧的意思。
凯恩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小职员家中。
此前,他的父母桑德斯夫妇已经为他生下了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桑德斯夫妇都是当地冶金公司的普通职员,似乎自己的后半生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了,但他们很骄傲——三个孩子都很聪明,学习成绩都很优秀,又各有特长,谁都相信他们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桑德斯曾不无自豪地向邻居们夸口:“我的孩子一个比一个棒,他们都会成为国家的栋梁。
”然而,桑德斯夫妇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的小儿子凯恩居然一点儿也不像他的哥哥姐姐。
一生下来,他就呆头呆脑,手脚笨笨的,做什么都比同龄的孩子慢半拍。
上小学了,凯恩较低的智商进一步显现出来,他不仅比他的哥哥姐姐当年的表现要差许多,甚至连镇上那几个桑德斯不屑一顾的笨孩子都赶不上。
每每看到凯恩做什么事情总比别的孩子差那么一大截时,桑德斯便会急切地批评他:“你的数学不如比特,你的绘画不如玛莎,你的体育不如约翰,你的语言不如弗朗斯……总之,跟别的孩子比,你差得太多了,你要向他们学习,要追赶他们。
如果你敢不上他们,真不知道你将来的生活会是多么糟糕。
”凯恩也很苦恼自己不像哥哥姐姐那样聪颖,他也曾千方百计地努力过,也曾试过“笨鸟先飞”,但效果总是不大明显,无论他怎样试图把事情做得更好,有时甚至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仍然赶不上别的孩子,他们似乎做什么事情都很轻松,而且做得都那么好。
这让他很苦恼而无奈,少年的心中蒙了一层挥不去的阴影。
凯恩在读小学期间,他几乎成了各科老师特别关照的“焦点”,老师们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选定追赶的对象,焦急地期待他能有所进步。
在那几年里,充斥他耳朵的经常这样的话——凯恩,你跟某某学习学习,看看人家计算得怎么那么快;凯恩,你跟某某比比,人家怎么能把文章写得那么流畅;凯恩,你再努力一下,你跟某某比比,人家成绩怎么提高得那么快;凯恩,你要是能追上某某,你就能够考上大学……诸如此类激励的、批评的、焦虑的、关切的劝导和教诲,陪着他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尽管他很卖力地追赶,但他还是几乎在所有的方面都落在别的孩子后面,他仍是令老师们失望的“总也赶不上其他同学”的“最落伍”的那一个。
默特尔念小学二年级时,有一天,一放学回家他就扑进妈妈的怀里抽泣着说:“课间休息时,一个男同学高声说:‘默特尔,默特尔,慢得像龟没法逃,长得这样胖怎么好?’然后人人都跟着他说了。
他们为什么要嘲笑我?我该怎么办?”
“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他们要开你的玩笑,你就跟他们一起闹好了。
”
“怎么闹?”
“我们不妨用同心糕试一试。
”妈妈说,她的眼睛闪闪发亮。
“同心糕?”
“对!默特尔的同心糕。
我们现在就来做。
”
很快厨房里就弥漫着烘烤巧克力、椰丝、奶油和果仁的香味。
面粉团刚烤成浅咖啡色,妈妈就把蛋糕从烤箱里取出。
“你的班上有多少个同学?”她问。
“一共二十三个。
”默特尔回答道。
“那么我就把同心糕切成二十八块。
每个学生一块,老师汤姆金斯太太一块,再给她一块带回去给她的丈夫,还有一块给校长——剩下两块我们现在就吃。
”
“明天我开车送你到学校之后,”妈妈说,“会先去跟汤姆金斯太太谈谈。
到时候她会叫你的同学排好队,然后一个接着一个地对你说:‘默特尔,默特尔,请你给我一块同心糕!”’
“跟着,你就从盘子里铲起一块来,放在餐巾纸上,对同学说:‘我是你的朋友默特尔,这是你要的同心糕!’”
第二天,妈妈所说的全都实现了。
从此以后,同学作的第一首打油诗没有人再念了。
默特尔反而不时听到同学念道:“默特尔,默特尔,给我烤个同心糕!”
妈妈在万圣节、圣诞节和情人节都烤同心糕,给默特尔带到学校分给同学。
昔日嘲笑他的人都成了他的朋友。
这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道作文题:《妈妈睡觉的样子》。
老师还特别交代,一定要仔细地观察,写出自己妈妈的特点。
肖秋林是语文课代表,作文写得不错,他开始还觉得这道题并不难,可提起笔来却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因为他压根儿就想不起妈妈睡觉是个什么样子,好在还有几天时间,于是,他特别留意,准备仔细观察观察妈妈睡觉的样子。
肖秋林的妈妈在一家洗浴中心当搓澡工,也许是职业的习惯吧,尽管每天很晚回家,她除了检查肖秋林的家庭作业外,还要给他洗个澡,为他揉揉脖子搓搓背,让儿子舒舒服服地睡觉。
这天晚上,肖秋林洗完澡没有马上去睡,而是一个劲儿催妈妈去睡,妈妈问他咋还不睡,肖秋林说:“你先睡吧,我想……想看看你睡觉的样子。
”
“小孩子别瞎闹,妈妈睡觉有什么好看的!再说,我一时半会儿也睡不着,好多家务活还没做完呢!”说完,妈妈硬逼着肖秋林去睡觉,自个儿又忙活去了。
肖秋林拗不过妈妈,只好躺在自己的小床上装睡,心里盘算着,等妈妈忙完家务睡觉的时候,自己再偷偷起来观察。
可是不一会儿,他便迷糊过去了,等他一觉醒来时,天已大亮,睁开眼一看,妈妈正在厨房忙活呢。
咦,难道妈妈一夜没睡?不可能,妈妈一定是睡得晚起得早!看来,要想看妈妈睡觉的样子,一定要比妈妈起得更早,干脆,半夜起来看!这天,肖秋林找同学借了个小闹钟,睡前定好时间放在自己的枕边。
夜里一点整,小闹钟准时叫醒了肖秋林,他轻轻地爬起来,见妈妈的卧室门虚掩着,里面一片漆黑,他蹑手蹑脚溜了过去,开门一看,妈妈却不在床上。
妈妈在哪里呢?肖秋林四处寻找,一看,卫生间的门也虚掩着,里面没有一点动静,从门缝里看去,妈妈确实躺在浴缸里。
肖秋林轻轻地推开了门,这一次,他终于看到了妈妈睡觉的样子……
第二天,是交作文的时间了,可当老师批改全班同学交上来的作文时,却唯独不见肖秋林的。
老师问肖秋林为什么不交作文。
肖秋林红着脸,嗫嚅了半天说:“妈妈不让交。
”
“为什么?”
“她说,我写了她的个人隐私,不能让别人知道。
”肖秋林的话刚一说完,全班同学“轰”的一声笑开了。
老师好容易才忍住笑,说:“你妈妈也太夸张了吧,谁都有睡觉休息的时候,这是人们正常的生活,不是什么隐私。
”
“老师,实话对您说吧,我妈睡觉的样子真的很……很不正常。
其实,我当时看见她那个样子也很不好意思。
”肖秋林说到这里,脸一下红到脖子根儿。
同学们似乎也想象到了什么,忍不住在底下窃窃私语起来,有的甚至“嘻嘻”笑出声来。
“老师,我真的不好说,不过,我都把它写在作文里了,”肖秋林顿了顿,扫了一眼周围的同学,小心翼翼地对老师说,“我有个请求,这篇作文只能给您一个人看,好吗?”
老师点了点头。
肖秋林掏出作文本,双手递给老师。
老师仔细地看了全文,脸上显出从未有过的神情,他的眼眶微微湿润了,因为作文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看见妈妈赤裸着身子躺在浴缸里,头耷拉在胸前,臂弯里搭着一条湿漉漉的毛巾。
她很像一尊圣母雕像,显得那么神圣而庄重,面对妈妈这个样子,我真的有些不好意思,我怕妈妈会发现我在偷看她,其实妈妈早已睡着了,鼾声断断续续的,妈妈是在洗澡时不知不觉地睡着的。
自从三年前爸爸病故后,家庭的重担全压在妈妈一个人身上,她太劳累了……那时候,我真想走近她的身旁,像她给我搓澡那样,也给她轻轻地、轻轻地搓个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