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会计硕士考研全盘复习经验参考
- 格式:doc
- 大小:25.05 KB
- 文档页数:5
【2017会计考研科目】2017中央财大会计硕士考研复习经验总结_会计工作总结2017中央财大会计复习经验总结2017央计硕士考研复习经验总结善于总结借鉴别人的好的学习方法与经验可以使的复习更加有效。
考研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我们具有认真,坚持的精神,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那么央财会计硕士考研复习经验有哪些呢?下面就由凯程为您做出专业的总结,祝您在考研中取得优异成绩。
本文系统介绍央财会计硕士考研难度,央财会计硕士就业,央财会计硕士学费,央财会计硕士考研参考书,央财会计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央财会计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央财考研辅导机构!一、央财会计硕士管理类联考综合复习建议1、联考数学:注重做题方法,积累做题技巧,训练速度联考数学是很讲求做题技巧的,需要很好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从哪里来?凯程老师总结:真题!真题做的多了,就能找到不同题目之间的相同点,从而增强思维能力。
凯程考研提供联考数学辅导讲义,并配有名师指导讲解,包括每一部分的重要知识点和常见题型。
凯程老师提醒广大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做题速度,平时通过题量训练速度。
联考考试三个小时,时间对每个人都很紧。
能够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高速度是得到高分的必要条件。
2、联考逻辑:揣摩出题人的意图。
总的还说逻辑这个东西是入门难,但是掌握方法后就简单多了,凯程老师提醒考生注意知识积累,通过真题训练掌握那些逻辑题目需要什么技巧。
凯程考研辅导老师要求学生把历年真题做透,包括历年联考和在职MBA的题目,近几年的题目一定要做的很熟练,要明白每一道或每一种题目所用的知识点在哪里,并通过做一些模拟题得到检验。
随着练习的增多,到最后,在思维中已经形成做题惯性,即当题面读完,便知道正确选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每道题目的知识点可能会有多个,很多情况下的答案也往往难以让人信服(因为逻辑考的是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每个人都有所不同),所以凯程老师建议大家和一起考研的人讨论,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大家一起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这有利于减少固有思维定势,更好地拥有做题时需要的思考模式。
2024年中级财务会计学习总结2024年是我作为中级财务会计学生的第二年,这一年我在课堂上以及实践中学习了许多有关财务会计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____字的学习总结中,我将回顾我所学的内容和经验,并讨论我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未来的目标。
今年在课堂上,我学习了许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我了解了收入与费用的概念,资产与负债的区别,以及资本结构和财务报表的制度。
此外,我还学习了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解释,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这些知识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财务报表,从而更好地理解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除了课堂学习,我还积极参与了一些实践活动,以加强我的实际操作技能。
例如,我参与了一次模拟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
在这个项目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会计软件来编制财务报表,并通过分析这些财务报表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这个实践项目使我深入了解了财务会计的实际应用,并提升了我的财务分析和解读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财务会计是一门相对抽象和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需要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我在理解一些复杂的概念和原则时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消化和理解。
另一方面,财务会计要求严谨和准确。
在实践中,我往往需要精确计算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和指标,这需要我具备良好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并注意细节和精确性。
然而,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首先,我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总结,我能够更清楚地理解财务会计的概念和原则,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况中。
其次,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和使用会计软件,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技能,并能够准确和有效地分析财务报表。
最后,我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每天的复习和练习,我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
在未来,我希望能够在财务会计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
会计硕士考研考研经验必看1 2010年毕业于南京一所非211学校中文系,毕业后回家乡一家制造业公司做着鸡肋一般的工作,2012年6月辞职来苏州,开始我漫长的考研之路。
其实,在正式参加13年考研之前,在12年还工作的时候裸考过南大cc,分数大概在当年国家线10分左右,13年分数137+81,不是很高,数学不好,以上基本情况吧。
一、英语我是7月5日正式开始去苏大图书馆自习。
综合考得也不好,所以略去不谈……说点英语复习的心得吧。
大学四六级裸考一次通过,分数不高,12年裸考的时候英语58,这次是81,考虑难度系数,相当于12年70分的水平吧。
英语用了一本单词书(乱序版),背了四遍吧,阅读用了蒋军虎的80篇,没好好做,150篇,认真做了一遍,不认识的单词都标注了,后来读了2遍,真题用的英语一的,10月份开始做,每天读,有点读烂的那种吧。
12月中旬开始背作文,小作文每种文体背了1篇,大作文背了去年真题1篇,1篇买的真题送的,还买了一本星火英语二的资料,没太看。
今年英语比较简单吧,考场大部分人提前交卷,我也老早写完,但没交,后来我在那1个小时里改了一题阅读,改了2个完型填空吧,结果都改对了,所以不管试卷难易,还是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不能因为简单而掉以轻心吧,几个月都熬过来了,还等不了那一个小时?英语我比较看重单词吧,单词好比一栋大楼的砖头,没有砖头,就算框架再美也是难以完成的,尤其你基础不好的时候更应该好好背单词,还有英语句型就那么多,简单回忆下就好,后面阅读的提高我觉得是水到渠成的问题。
二、专业课关于专业课,我因为跨专业,之前零基础,借贷分不清的那种,所以在开始复习初试的时候,每晚4小时用来看专业课吧,主要是中财和财管,用的是苏大推荐书,哦,一开始看的是注会书,9月份出推荐书才改过来的,到12月底每本看了大概6遍吧。
初试结束后休息了2天继续看专业课。
当时因为综合感觉不好,所以看书状态也不是很好,所以直到2月22日出成绩之前没有看太多,期间主要把成本会计看了好几遍,顺便背背政治(这个最坑爹,因为复试政治一题都没考)。
2021年中央财经会计硕士MPACC考研经验分享一、初试。
初试就是众所周知的两门,英语2和管理类综合,其中管理类综合又分为三部分:逻辑、数学和写作。
考试是全国统一的,但是个人的情况各有不同,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科,所以复习计划还是要按照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
我和一朋友一起,每天学习时间基本都能保证,约定每周休息一次,各门复习也基本同步进行。
但就考完的情况来看,复习的时间略长一些会更好,这样能够增加一些后期模拟的时间,对提升信心有很大好处。
(一)英语二单词:我认为单词是一项需要持续到考试之前的工作。
背诵初期我用的是《考研英语红宝书》,我最初是认真看了的,虽说最后用法也没能全记下来,但肯定对完型和阅读是有帮助的,最重要的是一词多义要重点记忆,别嫌麻烦。
考研单词其实差不多就是四六级单词合集,但是四六级基本裸考,最初的生词量还是挺大的。
最初一两遍的时候确实挺辛苦的,背完基本又不记得了。
背诵后期是通过阅读一遍做阅读一边记单词练翻译。
主要是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历年真题。
通过前面的记忆,现在把重复出现的较为常见的单词在确认一遍意思,掌握每一个意思及用法。
1.完型完型我一直认为是一个很难提高的题型,考察的知识点又细又多,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补起来的,而且分值不大,所以复习的很晚。
我把英语2历年真题的完型都做了,英语1近几年的真题也挑了一些做了,把在其中遇到的短语和语法点都抄录在本子上,反复看了几遍。
后来发现英语2的完型真的不难,只要做上一些找找语感,读的时候如果能把握大概文意也就能填的差不多。
我做完形一般是做两遍的,第一遍先通读一下,大概填一遍,再按照逻辑关系重新捋一遍。
2.阅读阅读是英语里面的大头,练习的也是最多的。
基本也是一直在做,没有间断过。
我做了《老蒋80篇》里面的后40篇。
前40篇简单了一些而且长度较短,基础好的同学基本可以不用做了,后四十篇可以作为初期的练手。
《老蒋长难句解析》也是挺好的一本教材,这本书看似很薄,但因为都是长难句,读起来是要花上一些时间的。
中财会计专硕考研专业课学习方法解读中财会计专硕考研专业课学习方法解读考研复习中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我们的复习事半功倍,无论是公共课的英语政治,还是专业课,都有其专门的复习方法,那么中财会计专硕考研学习方法有哪些呢?凯程老师为大家归纳出基本识记方法,理解记忆方法以及归纳法三种,下面就由凯程老师一一为您做出专业的解答。
本文系统介绍中财会计专硕考研难度,中财会计专硕就业,中财会计专硕学费,中财会计专硕考研参考书,中财会计专硕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财会计专硕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财考研辅导机构!一、中财会计专硕考研的一些学习方法解读“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凯程考研为广大考生整理中财会计专硕考研知识和理解方法。
(一)基本识记方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是基础的基础,任何科目都有一些考生必须记住的非常重要的概念,如会计要素、财务报表、投资的含义、资金时间价值、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本量利分析等等。
这些概念都是各章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选择题、名词解释的好出处。
此外,一些常用的公式也要记住,例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市盈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等。
这些属于基本的常识,也非常重要的。
(二)理解记忆方法抓重点对于文科知识学习是非常有效的。
由于考研的参考书较多,尤其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如果单靠死记硬背是没办法全部记住的,因此最好通过理解抓住重点来有针对性的帮助记忆。
具体做法是大家在复习时认真地记录书本上的重、难点,分清主次来减轻记忆的难度,同时把每一章节或者几个知识点之间进行串联和归纳,这样几轮下来,脑海中就已经脉络清晰,一点也不觉得内容繁杂了。
同时借助一些参考书籍,把握真题命题规律,在此基础上对重点和易考点的记忆就会更有针对性。
2019会计硕士考研:中财MPAcc复试经验及参考书推荐凯程苏苏老师给大家整理了中财会计硕士复试经验、复试内容、复习建议以及复试参考书推荐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一、中财会计硕士复试:笔试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开设的专业硕士项目共有两个专业:会计专硕(MPAcc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审计专硕(MAad),复试大概在5天内的时间进行全部内容的考察。
两个专业的复试考试料目均相同。
复试中最为重要的可以说是专业课的笔试环节了,想必小伙伴们也是对此非常的担心,不过不要焦虑,凯程教育可以帮你们哦,帮你们整理出了重点,并联系了顺利通过考试有经验的“学长”、“学姐”们,向他们取取经,现在让我把复试专业课的笔试精华都一分享给你们吧首先我们要知道笔试成绩占复试总成绩的50%,笔试中的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学四科各占笔试的25%.考试时间2小时。
这四科中每科占25分,其中包括单选题5道多、选题5道、业务题1道,其中单选题每题1分、多选题每题2分、业务题每题10分。
二、中财会计硕士复试参考书《中级财务会计》陈志斌,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第大版《成本管理会计》孟焰、刘俊勇,高等教育出版计,2016第二版《审计学》瑞玲,吴淡,经济科学出版社《财务管理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第七版三、中财会计硕士复试复习建议1.《中级财务会计》基本属于复试四科中复习内容最多、难度最大的一科同学1普遍反映复习《中级财务会计》的时间最长。
具体笔试和复试的考察中,考点十分细致,比如17年笔试真题中考察到的固定资产在建的分录、各个项目时候计人管理费用等。
复习参考用书将近600页,从中却只考5道单选、5道多选和一道业务题。
复习的时候要注重全面,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这一科的复习主要以教材的例题为主,牢固掌握知识点,做至细致地记忆和理解最为重要。
一定要全面的复习,很多人在考前认为绝对不会考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往往会考到。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考研复习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首先先给大家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吧,我是14年应届考研学生,本科来自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考研报考学校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专业硕士。
考研总分为407,总分应该是初试第四名,单科成绩如下:英语:73;政治:77;396联考:132;431专业课:125。
然后给大家说一下整个考研时间的安排吧,我的占据线比较短,刚好是4个月左右,8月份去西安、甘肃、新疆一带玩了一个多礼拜,9月初搬到本部,9月3号正式开始准备考研。
很多人都说我心态好,其实刚开始确定考研,并且看到周围的同学有的看了一轮,有的甚至于看了两轮,自己肯定会有点着急。
所以在这儿给大家先说说考研心态吧,考研确实苦,所以说在准备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我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周围有同学半途放弃开始找工作,也有一边找工作一边考研的,不过我个人认为保持一个单一的心态比较好。
我当时的心态是,4个月好好准备,考上了肯定是比较理想的,没考上可以在3月份春招时找工作,所以在四个月的准备时间里我没有投一份简历,自然也没有关注任何招聘信息。
其次是处理课程与考研之间的关系,大四上学期我们共有两门专业课,所以在准备期间还要上课。
这里比较惭愧的是当时我上课次数比较少,因为学校图书馆座位有限,去上课可能回来就没座位了,所以当时课上的不多,不过最后考试还是抽了不少时间准备。
在整个考研期间,基本上没有出去玩过,我妈来北京看我,出去过1天,然后一直到考研结束都没离开学校。
整个期间有过一些小感冒,但是不会过多影响复习,最大的一次感冒休息了近一周,当时的状态是完全不能看书,所以特别着急,可能也是由于着急反而影响了恢复,所以在这儿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毕竟良好的体质是成功的基础。
接下来说说我的复习安排,复习期间我们学校图书馆是8点开门,所以我会在8点15左右到图书馆,很感谢当时图书馆4楼大叔对我们考研学生的帮助,让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复习。
初试251经验贴不可否认,会计专硕是一条捷径,有人短短时间就拿到了高分,但是我想,踏踏实实准备终究没错,牛人毕竟属少数。
最近出的国家线有点莫名其妙,会计专硕到底有怎样的明天谁都不知道,但是既然决心准备,就不计后果,不要考虑那么多未来的变数,闷头往前奔就是了。
考研的确相当于找工作,过关斩将,最后找到出路。
从去年7月到现在,这段“求职经历”终于告一段落,有了结果。
我本科普通211会计专业,成绩不突出。
会计硕士初试252,综合165,英语87,绝对有运气的成分,但料想也可以谈一点体会和心得。
通过努力做成一件事,对自己也是一个交代。
以下纯属个人的想法,仅供参考,所谓经验都是因人而异,我认为题海战术对我有效,未必适用于大家。
一、备考时间及心态之前从来没有过考研的打算,也没有准备过学硕,6月份才萌生考专硕的意向,买了本2011年的大纲随便做了做,了解了一下题型、考法,7-8月上了20天的辅导班,课余做题很少。
9月开学至考前一直在准备,11月中旬开始每周双休参加辅导班的冲刺模考,中间没有找工作没有考公务员没有考银行。
关于时间:个人认为,专硕这两门,没有必要把战线拉得太长,但是英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靠2、3个月突击出来的。
近阶段无论你看不看综合科,英语多少是要看的,无论是采取什么方式,我六月之前都在准备BEC,可惜差了几分挂了= =。
其次,不要忽视专业课,每个人都是以闯入复试为目标的,专业课总是逃不了,不要丢,没坏处。
并不是每天从早上7点坐到晚上12点就是认真,而要讲究效率,每天早晨制定好当天一定可以完成的计划,高效率地完成了任务就ok了。
因为会计硕士初试只有两门,时间是充裕的。
劳逸结合对我来说是挺重要的,中间一定会遇到不止一次的瓶颈期,不要慌,放松一下。
尤其是到12月,人完全处于焦躁的状态,沉得住气很重要。
关于辅导班:报班向来是因人而异的,暑期辅导班引导我迅速入门,找到方向,大多数时间我还是自己拼命做题。
中央财经大学2016年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高校。
2004年成为全国首批21所具有“会计专业硕士学位(MPAcc)”办学资格的试点院校之一。
2007年9月被教育部授予“会计学国家重点学科”。
2008年1月被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为会计学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0年10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两所院校之一。
一、项目特色(一)“官产学研”相结合的优秀师资团队依托“财经黄埔”的社会声誉和品牌价值,我们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打造了一支“官产学研”相结合的优秀师资团队,既包括了国家级教学名师,同时也涵盖了政府官员、企业家、CFO等资深专业人士。
(二)以行动学习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行动学习是一种在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者亲自实践进而实现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的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反思和质疑、承诺和行动等环节。
我们以行动学习法再造核心课程体系,学员将带着实际问题走入课堂,将带着解决方案离开教室。
行动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将实现学员的全面发展。
(三)以Oracle EPM为核心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我们与全球知名管理软件厂商Oracle公司合作,基于企业业绩管理(Enterpri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EPM)系统打造了全新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
EPM系统整合了战略财务、计分卡、成本管理、预算、合并报表等管理会计模块,学员将在网络化、信息化的平台下全面系统地学习实践管理会计专业知识。
目前,在国内此领域中我校是Oracle公司唯一的合作院校。
学员在获得专业课程学分的同时,也将获得Oracle学院颁发的课程证书,同时也将获得国内外知名咨询公司的实习机会、工作机会。
二、招生人数及学习方式120人。
中财金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类专业课考研经验@才思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中央财经大学,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考研经验,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中财经济类专业中,除了精算专业和新成立的三个研究院之外,其余专业全把801经济学当做初试专业课。
其中包括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90分,政治经济学(逄锦聚主编)60分。
两部分合卷之后恰为150分。
而下面着重说801经济学中央财经大学的专业课向来不是很难,其试题特点为: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题量大,题型多样,跟人大,对外经贸,北大,清华比,难度真的不是很大。
人大的考试科目和中央财经一样,但是考7,8个主观问答题,谁也没有标准答案,批起来随意性很大,能得90多就是高分了;对外考的科目繁多,还包括专业英语,难度稍高,据一个考上对外金融的哥们说,选择题出得活,书或练习册没现成答案;北大清华更是不用说了,经济类专业感觉虽然清华指定了参考书,但是题有可能不从上面出,而出自出题老师自己写的书,这时获取信息很重要,至少金融是这样。
但每年的西方经济学的最后的部分一般为计算题都会有一道较难的题目(一般不能从高鸿业老师的书中找到类似的题目)。
该题目一般来源为:2005、2006分别原题引用了平新乔《微观经济学18讲》的例题及课后计算题;2007年为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的一道课后习题的简单变形,其他的题目一般根据指定教材的知识都可以解决。
因此,复习的重中之重就是课本对于课本的掌握关系专业课的成绩高低。
我建议用80%的时间用在复习西经上,20%的时间用在政治经济学上。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西经90分,我建议用的辅导教材有金圣才的《西方经济学笔记和习题详解》,这本书是结合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讲解的,知识点总结的还是不错的,后面的考研题值得借鉴。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18讲》往年从中出过两道证明题,都是原题,而且其中直接就是例题。
中财会计硕士考研全盘复习经验参考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同大家一样,我也是从大三起决定考研的。
从开始的懵懂无知,到中间的犹豫和徘徊,再到最后的坚持和奋起,半年多的复习时间里,我经历了许多,体会了许多。
如今,能够伫立在央财的校园里,我想我是幸运的,这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对于梦想的执着。
我在高考时候的第一志愿就是中央财经大学,当时我成绩还算不错,模拟时候分数也过线了,便一直坚信自己能够考上理想中的学府。
不过天不遂人愿,高考的结果缺如晴天霹雳一般,最终我差了3分没有考上。
由于志愿的填报也不是很合理,我只是考上了省城的一所不知名的财经院校。
大学的时光是无忧无虑的,但是我在一种抑郁的心情中度过了两年。
同寝室的舍友每天都是Dota和恋爱中挥霍青春,我在上课之余,也报了一些社团活动,参加过一些兼职。
就这样,和很多没有目标的同学一样,我在教室、自习室和社团中间斡旋了很长时间,成绩虽然不算优秀,也差强人意。
这一切并没有让我的心情有所好转,我总觉得,心中有一息尚未燃尽的火焰。
我知道我原本不该属于这里。
千里之外的北京,那里才是我所向往的地方。
大三的寒假,经过了一整个假期的深思熟虑,我决定再次挑战央财,只是为了那份不甘,只因心中,梦想犹存。
半年多的艰苦复习之后,一切尘埃落定。
初试成绩,综合164,英语88分,这样的分数绝非侥幸,在此我把自己的一些复习心得总结如下,希望能够帮助到仍然心怀梦想的学子们。
初试。
大三下学期一开学,我便心无旁骛,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之中。
由于学校并非名校,而且本专业是会计,我想考专硕会更适应目前的大环境和就业需求(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的英语基础偏薄弱,而英语二相对简单一些)。
所以MPAcc就成为了我的报考专业。
开始阶段,我先是了解了一下MPAcc的相关知识,比如各个科目的相对难易程度,各个题型的分值等。
由于之前对MPAcc并没有很深的了解,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很是下了一番苦功。
关于教材,数学逻辑和写作方面,我先是用的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那一套,来作为基本的教程。
北理工[微博]出版社的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核心教程也很不错,加上配套习题,能够在复习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通过长时间的复习,我感觉到,逻辑的题目其实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只要用上述的这些教材按部就班的复习,在正常情况下,逻辑基本上就可以搞定,但是数学却远远没有达标。
也许有些同学会问,管理类联考的数学比高数要简单多了啊。
但是,联考重要的一点就是速度、准确。
学好数学的关键在于多做题、多积累、多总结。
后来我用了一本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60天攻克800题,里面的题目量大而且覆盖全面,对复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很多人都认为题海是下下策,好的方法才是王道。
但是我想说的是,在管理类综合中,一共三大部分,分配给数学的时间实际上是很少的,数学一共25道题,占75分,必须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完成这些题目。
掌握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大量的练习作为支撑,达不到熟能生巧的地步,一定会给你的逻辑和写作拖后腿。
关于作文,建议把上述教程中的范凯程仔细钻研一下,看看有效性论证和说论文的写法是怎样的。
我觉得作文还是几个人一起相互讨论共同学习比较好,这样的话能够发掘别人的优点,识别自己的不足,一起进步。
作文里经常会让我们引用一些观点作为论据,除了我们看的教材和辅导书的范文里的例子,我们还是应该要善于发掘和总结,平时闲暇时候看到的一些期刊、杂志等等,里面都是有很多好的内容可以作为文章佐证的,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找一个小本子摘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写作时候字迹一定要清晰。
当然并不要求你的字有多么好看,短时间内也是改不过来的,但是清楚流畅的字体带给阅卷老师的是好的体验,比起字迹凌乱的试卷,分数的高下显而易见。
最后就是英语,由于我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所以也花费了颇大的力气。
英语二相比英语一来说,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做题的时间也相对比较宽裕。
但是还是要说,英语不是临考突击的,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才能厚积薄发。
首先是单词。
这一点很重要。
只有扫清了单词障碍,才有可能去理解文章意思。
我从开学到暑假以前,首先过了一遍单词,方法是早晨6:00就起床背,晚上睡前背半个小时。
我还下了一个手机背单词软件,并制定一个计划表,搭配好新内容和复习内容,一次背30页。
过程比较痛苦,但是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来,要把重复当做一种乐趣!记得刚刚开学时候一次发高烧,起床都困难,但是只给自己放了一天假,很多次都想过半途而废,但是想到自己日复一日的重复,就会离心目中的央财越来越近,也就咬牙坚持下来了。
单词书我认为并不存在哪本是最佳的,因为一共就是这么多要求的单词,需要的只是耐心、恒心和毅力。
然后就是阅读的复习。
英语还是那句话,得阅读者得天下。
我是从暑假开始投身于阅读复习的,开始时候是看了考研英语二阅读理解精练精讲这本书,这本书的讲的很细很全,但是我的阅读速度却一直没有提上去。
我都是按照考试时候的题量,一次看四篇。
最开始看的时候不要太注重做题的错与对,重要的是理解文章。
文章中不认识的单词,全部都挑出来,整理在本上,继续背,反复的背,然后回头又去看文章,直到把文章大意弄熟透了为止。
这样经历好几个单元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单词就巩固了好多,而且阅读速度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我大概是在8个单元之后觉得差不多了。
然后,你就可以找一本真题模拟测试,看看练习的效果了。
做阅读的话,没有必要扣得很细,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对错即可,不必太苛求,但是起码也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选那个选项,别的选项正确或者错误的道理。
接下来是完型。
我当时买的是黄皮书的完型突破那一本。
做这本书的意义不在于你想要拿完型多少分,而在于它可以给你提供很多地道的英语固定搭配以及释义,无论是你在阅读,单词还是在写作方面都大有裨益。
最后是作文。
英语二的作文还是相对于英语一要容易掌握。
我看的是段落翻译与写作突破这一本书,效果还是不错的。
但是我的建议是,准备英语作文不要只看考研作文那几本,那样子只能保本。
想要拿高分,看看雅思[微博]、托福[微博]作文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在图表作文的措辞方面。
关于英语二真题。
我认为还是要珍惜每一套真题。
可以作为阶段性的自我检验来做。
每做完一套真题,就要详细地研究,从单词,到句子,到出题思路。
真题的重要性我就不过多赘述了,老蒋的真题是必须要做的,陈正康老师真题超精读这本书也可以,在最后阶段查漏补缺,强化复习深度。
复试。
由于本人也是会计专业,所以在专业课的复习上还算驾轻就熟。
复试央财给的四本参考复习教材,都是央财自己学校的教材,蛮厚的,加起来大概有2000页,但是考试内容都在里面,没有超纲,复习起来也没有遇到太大的障碍。
笔试一共100分,会计、审计、成本管理会计、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也就是上面那四本书的内容,每科都是25分。
基本上觉得,央财今年MPAcc复试的笔试,没有涉及太多深入的概念性的东西,都是比较基础的选择,考点知识面比较全面,而计算题也没有为难大家。
对于很多跨专业考生,啃下这几本书可能十分困难,所以建议在暑假前就可以开始复习专业课内容了,尤其是一些专有名词和概念,要记清记牢,夯实基础。
政治的话,把央财指定的教材的大纲背一背就可以了,不要出现方向性的问题。
此外,对于当年的时事热点也要准备一下,以免被老师问起以后无话可说,这样会使得印象分大打折扣。
面试。
面试前,我加入了一些QQ群,请教了许多热心的学长和学姐,还在论坛上潜水了一段时间,总结了一些面试的技巧,总的来说,并没有花费很多的时间。
我认为,面试时专业问题都比较基础,基本上是概念性的问题。
专业英语的话,要对会计专有名词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好好看看两本专业英语的书应该就没问题了。
我所在那一组的老师是首先让我做了自我介绍,我就用了中文自我介绍。
然后问了几个综合素质的问题,然后抽了一道中文题和一道英文题。
中文题目是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的核心区别是什么。
英文题目是关于本量利分析的一段介绍。
介绍完毕后,老师会根据题目问几个基础的问题,简要地回答一下即可。
我认为,面试最重要的一点并不是说扎实的基础知识,而在于正常发挥。
积极的心态,礼貌、谦虚的态度,注意条理清晰,谈吐不卑不亢,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自然会得到不错的分数。
以上就是我的复习以及备考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旨在央财或者MPAcc的同学们。
我想说的是,一时的失败并不可怕,短期的萎顿也并非不可战胜,但是我
们必须要相信自己、心怀梦想。
心目中的学府并非遥不可及,天道酬勤,只要你付出并坚持下去,上天给你的馈赠必将丰厚。
因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