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四年级奥数30题
- 格式:doc
- 大小:143.01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四年奥数大全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速算与巧算1、9+99+999+9999+99999=2、199999+19999+1999+199+19=3、(1+3+5+...+1989)-(2+4+6+ (1988)4、389+387+383+385+384+386+3885、(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小学四年级奥数题:钢笔的价格1、对任意一个自然数进行变换:如果这个数是奇数,则加上99;如果这个数是偶数,则除以2。
现在对300连续作这种变换,能否经过若干次变换出现100?为什么?2、商店进了一批钢笔,用零售价10元卖出20支与用零售价11元卖出15支的利润相同。
那么每支钢笔的进货价是多少元?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妙算应用题1、黑板上有5和7两个数。
现在规定操作:将黑板上的任意两个数相加的和写在黑板上。
问:经过若干次操作后,黑板上能否出现23?为什么?2、河堤上有一排树共100棵,从左往右数第78棵起往右都是一班种的,从右往左数第67棵起往左都是三班种的,其余都是二班种的,那么二班种了多少棵?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果园里有梨树、桃树、核桃树共526棵,梨树比桃树的2倍多24棵,核桃树比桃树少18棵.求梨树、桃树及核桃树各有多少棵?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填竖式1、在□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乘法竖式成立。
2、在□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除法竖式成立。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应用题1、天天带了一些苹果和梨到敬老院慰问。
每次从篮里取出2个梨和4个苹果送给老人,最后当梨正好分完时,还剩下27个苹果。
这时他才想起原来苹果是梨的3倍多3个。
原有苹果、梨各多少个?2、40名同学在做3道数学题时,有25人做对第一题,有28人做对第二题,有31人做对第三题。
那么至少有多少人做对了三道题?小学四年级奥数题:长方形的数量1、下图中有多少个含@的长方形?2、下图中共有多少个长方形?小学四年级奥数题:还原问题1、某仓库运出四批原料,第一批运出的占全部库存的一半,第二批运出的占余下的一半,以后每一批都运出前一批剩下的一半。
小学四年级数学奥数题100题附答案(完整版)题目1有一个数列:1,3,5,7,9,11,13,15,17,19。
求这个数列的和。
答案: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为1,末项为19,公差为2,项数为10。
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总和= (首项+ 末项)×项数÷2即:(1 + 19)×10 ÷2 = 100题目2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需要2 分钟,那么他从一楼走到六楼需要几分钟?答案:从一楼到三楼,实际上走了 2 层楼梯,用了2 分钟,所以走一层楼梯需要1 分钟。
从一楼到六楼需要走5 层楼梯,所以需要5 分钟。
题目3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240,而减数是差的5 倍,差是多少?答案:因为被减数= 减数+ 差,被减数+ 减数+ 差= 240,所以被减数= 240÷2 = 120。
又因为减数是差的5 倍,设差为x,则减数为5x,所以x + 5x = 120,解得x = 20,即差是20。
题目4两个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 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答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扩大相同的倍数。
所以商还是8,余数是20×10 = 200。
题目5鸡兔同笼,共有头100 个,脚316 只,鸡兔各有多少只?答案:假设全是鸡,那么脚有100×2 = 200 只,比实际少316 - 200 = 116 只。
每把一只鸡换成一只兔,脚就多4 - 2 = 2 只。
所以兔有116÷2 = 58 只,鸡有100 - 58 = 42 只。
题目6一块长方形草地,长18 米,宽12 米,中间有一条宽2 米的小路,求草地(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方法一:整个长方形的面积为18×12 = 216 平方米。
小路的面积为18×2 + 12×2 - 2×2 = 56 平方米。
四年级奥数题50道及答案大全1.如果四位数6□□8能被73整除,那么商是多少?解:估计这个商的十位应该是8,看个位可以知道是6因此这个商是86。
2.求各位数字都是 7,并能被63整除的最小自然数。
解:63=7*9所以至少要9个7才行(因为各位数字之和必须是9的倍数)3.是否用1, 2, 3, 4, 5, 6六个数码组成一个没有重复数字,且能被11整除的六位数?为什么?解:不能。
因为1+2+3+4+5+6=21,如果能组成被11整除的六位数,那么奇数位的数字和与偶数位的数字和一个为16,一个为5,而最小的三个数字之和1+2+3=6>5,所以不可能组成。
4.有336个苹果、 252个桔子、 210个梨,用这些果品最多可分成多少份同样的礼物?在每份礼物中,三样水果各多少?解:42份;每份有苹果8个,桔子6个,梨5个。
5.一副扑克牌共54张,最上面的一张是红桃K。
如果每次把最上面的12张牌移到最下面而不改变它们的顺序及朝向,那么,至少经过多少次移动,红桃K才会又出现在最上面?解:因为[54,12]=108,所以每移动108张牌,又回到原来的状况。
又因为每次移动12张牌,所以至少移动108÷12=9(次)6.爷爷对小明说:“我现在的年龄是你的7倍,过几年是你的6倍,再过若干年就分别是你的5倍、4倍、3倍、2倍。
”你知道爷爷和小明现在的年龄吗?解:爷爷70岁,小明10岁。
提示:爷爷和小明的年龄差是6,5,4,3,2的公倍数,又考虑到年龄的实际情况,取公倍数中最小的。
(60岁)7.两个整数,它们的和恰好是两个数字相同的两位数,它们的乘积恰好是三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
求这两个整数。
解:3,74;18,37。
提示:三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必有因数111。
因为111=3×37,所以这两个整数中有一个是37的倍数(只能是37或74),另一个是3的倍数。
8.学校数学竞赛出了A,B,C三道题,至少做对一道的有25人,其中做对A题的有10人,做对B题的有13人,做对C题的有15人。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1. 简便计算:25×125×4×8答案:(25×4)×(125×8)= 100×1000 = 1000002. 小明在计算加法时,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0 错写成8,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 错写成9,所得的和是532。
正确的和是多少?答案: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0 错写成8,所得的和就多了80;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 错写成9,所得的和就多了3。
所以正确的和是532 - 80 - 3 = 4493. 果园里有梨树、桃树和苹果树共1200 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 倍,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4 倍。
求梨树、桃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答案:苹果树:1200÷(1 + 3 + 4)= 150(棵);梨树:150×3 = 450(棵);桃树:150×4 = 600(棵)4. 某工厂一车间和二车间共有100 人,二车间和三车间共有97 人,一车间和三车间共有93 人。
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答案:三个车间总人数:(100 + 97 + 93)÷2 = 145(人);一车间:145 - 97 = 48(人);二车间:145 - 93 = 52(人);三车间:145 - 100 = 45(人)5. 学校买了4 个足球和2 个排球,共用去162 元。
每个足球比每个排球贵3 元,每个足球和每个排球各多少元?答案:假设全买的足球,总价要多2×3 = 6 元,所以足球的单价:(162 + 6)÷(4 + 2)= 28(元);排球单价:28 - 3 = 25(元)6. 鸡兔同笼,共有头30 个,脚86 只。
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答案:假设全是鸡,兔:(86 - 30×2)÷(4 - 2)= 13(只);鸡:30 - 13 = 17(只)7. 一条公路长1200 米,在公路的两旁每隔20 米栽一棵树,两端都栽。
(完整)小学四年级奥数题100道带答案有解题过程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
已知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先根据“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求出甲、乙的速度和为36÷4=9(千米/小时)。
再用速度和减去甲的速度,即9-5=4(千米/小时),所以乙每小时行4千米。
2.有一堆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余2个,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也余2个,这堆苹果最少有多少个?解:先求出5和7的最小公倍数,5×7=35。
再加上余数2,35+2=37(个),所以这堆苹果最少有37个。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长是宽的2倍,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解:设宽为x厘米,则长为2x厘米。
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可列出方程:(x+2x)×2=24,3x×2=24,6x=24,x=4。
那么长为2×4=8(厘米),面积=长×宽=8×4=32(平方厘米)。
4.在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00,已知商是8,余数是3,求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解:设除数为x,则被除数为8x+3。
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8x+3)+x+8+3=100,9x+14=100,9x=86,x=9.56(此处若考虑除数应为整数,则需要检查题目数据是否有误,但按照题目要求继续计算)。
被除数为8×9.56+3=79.48(同样,此处数据也因除数非整数而带有小数)。
5.小明有一些邮票,他送给小红12张后,还比小红多8张,原来小明比小红多多少张邮票?解:小明送给小红12张后还多8张,那么原来多的数量是12×2+8=32(张)。
6.有一个等差数列:3,8,13,18,…,这个数列的第20项是多少?解:先求公差为8-3=5。
四年级奥数30及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8分)如图,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00m2,图中灰色部分的面积是m2.2.是三位数,若a是奇数,且是3的倍数,则最小是.3.如图,把一个边长是5cm的正方形纸片沿虚线分成5个长方形,然后按照箭头标记的方向移动其中的4个长方形,则所得图形的周长是cm.4.小慧从开始站立的A点向西走了15米,到达B点,接着从B点向东走了23米,到达C点,那么从C点到A点的距离是米.5.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自然数叫做质数,如:2,3,5,7等.那么,比40大并且比50小的质数是,小于100的最大的质数是.6.A说:“我10岁,比B小2岁,比C大1岁.”B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C和我差3岁,C是13岁.”C说:“我比A年龄小,A是11岁,B比A 大3岁.”以上每人所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误的,请确定其中A的年龄是岁.7.在一个停车场,共有24辆车,其中汽车是4个轮子,摩托车是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86个轮子,那么三轮摩托车有辆.8.五个人站成一排,每个人戴一顶不同的帽子,编号为1、2、3、4、5.每人只能看到前面的人的帽子.小王一顶都看不到;小孔只看到4号帽子;小田没有看到3号帽子,但看到了1号帽子;小严看到了有3顶帽子,但没有看到3号帽子;小韦看到了3号帽子和2号帽子,小韦戴号帽子.9.豆豆全家有4口人.今年豆豆哥哥比豆豆大3岁,豆豆妈妈比豆豆爸爸小2岁.5年前,全家年龄为59岁,5年后,全家年龄和为97岁,豆豆妈妈今年岁.10.如图,从一张长5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去边长分别是12厘米和4厘米的两个正方形,则剩余部分图形的周长是厘米.11.甲、乙两个油桶中共有100千克油,将乙桶中的15千克油注入甲桶,此时甲桶中的油是乙桶中的油的4倍.那么,原来甲桶中油比乙桶中的油多千克.1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若长方形的长是1024,宽是1,则正方形的周长是.13.四年级的两个班共有学生72人,其中有女生35人,四(1)班有学生36人,四(2)班有男生19人,则四(1)班有女生人.14.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315米,慢车的车长是300米.坐在慢车上的人看见快车驶过的时间是21秒,那么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秒.【分析】坐在慢车上的人看见快车驶过的时间是21秒:既为人与快车的相遇问题,人此15.甲、乙二人从同一天开始工作,公司规定:甲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乙每工作7天后连续休息3天,则在开始的前1000天中,甲、乙同一天休息的日子有天..【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解:根据分析可得,100÷2=50(平方米)答:图中灰色部分的面积是 50m2.故答案为:50.2.【分析】要使最小,那么百位数字最小是1,那么十位数字是0,这个数就为,然后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确定c的最小值即可.解:要使最小,那么百位数字最小是1,那么十位数字是0,这个数就为,又因为是3的倍数,所以可得:1+0+c的和是3的倍数,所以,c最小是2,则,最小是102.故答案为:102.【点评】本题考查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灵活应用,关键是确定百位和十位的数字.3.【分析】本题考察图形边长的平移.解:画出移动后的图,所得图形的周长是5×2+(5+1×2+2×2+3×2+4×2+5)=10+30=40cm.【点评】本题主要抓住平移后的图形每条边边长为多少即可求解.4.【分析】我们通过画图进行解决,向西走15米,然后再向东走23米其实,从C点到A点的距离是就是23米与15米的差.解:画图如下:从C点到A点的距离是:23﹣15=8(米),答:从C点到A点的距离是8米.5.【分析】根据质数的概念: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其它约数的数;然后列举出比40大并且比50小的质数;求小于100的最大的质数,应从100以内的最大数找起:99、98是合数;进而得出结论.解:比40大比50小的质数有:41、43、47;小于100的最大质数是97;故答案为:41、43、47,97.【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质数的定义,并结合题意,进行例举即可.6.解:根据题干分析,将讨论分析的过程利用表格的形式进行统计如下:×√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A说我10岁×比B小2岁√比C大1岁√B说我不是最小的C和我差3岁C是13岁C说我比A年龄小×A是11岁√B比A大3岁√由上述推理可以得出:A是11岁,则根据A说“比B小2岁,比C大1岁”可以得出:B是11+2=13岁,C是11﹣1=10岁;即A11岁、B13岁、C10岁;将这个结论代入上表中,可以得出B说的C是13岁时错误的,其他两句正好符合题意是正确的,由此可得,此假设成立;答:由上述推理可以得出A是11岁.故答案为:11.7.解:假设24辆全是4个轮子的汽车,则三轮车有:(24×4﹣86)÷(4﹣3),=10÷1,=10(辆),答:三轮车有10辆.故答案为:10.8.解:根据分析,首先从“小王一顶都看不到”判断出小王排在第一位的位置上;然后从“小孔只看到4号帽子”判断出小孔排在第二的位置上;接着从“小严看到了有3顶帽子”判断出小严在第四的位置上;结合小田没看到3,小韦看到3对比可知小田在第三位,小韦在第五位;由于第二位的小孔只看到4,所以小王的帽子编号为4;由第三位的小田看到1,可知第二位的小孔的帽子编号为1;因为第四位的小严没看到3,而第五位的小韦看到了3和2,所以小田帽子编号为2,小严帽子编号为3,小韦帽子编号为5.故答案是:5.9.解:10×4﹣(97﹣59)=40﹣38=2(岁)所以豆豆是3年前出生的,即今年豆豆应该是3岁,今年豆豆的哥哥的年龄为:3+3=6(岁),今年全家的年龄和为:97﹣5×4=77(岁),今年爸爸妈妈的年龄和为:77﹣3﹣6=68(岁),豆豆的妈妈今年的年龄为:(68﹣2)÷2=33(岁).答:豆豆妈妈今年33岁.故答案为:33.10.【分析】剩下部分的周长=原长方形的周长+2个(12+4)厘米,依此列出算式(50+20)×2+(12+4)×2计算即可求解.解:(50+20)×2+(12+4)×2=70×2+16×2=140+32=172(厘米)答:剩余部分图形的周长是172厘米.故答案为:17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和周长公式的掌握情况,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剩下部分的周长=原长方形的周长+2个(12+4)厘米.11.【分析】根据题意,把甲乙两个油桶的共存油看作5份,可以计算出每份是多少千克油,将乙桶中的15千克油注入甲桶后,甲桶占了其中的4份,乙桶占了其中的1份,1份即100÷5=20千克,可以计算出注入后各个油桶的千克,再用乙桶的油减去15千克,甲桶的油加上15千克,即是甲乙两桶原存油的数量,再用甲桶原存油的数量减去一桶原存油的数量,列式解答即可解:100÷(1+4)=20(千克)注入后的甲桶:4×20=80(千克)倒出后的乙桶:1×20=20(千克)原甲桶存油:80﹣15=65(千克)原乙桶存油:20+15=35(千克)甲桶中油比乙桶中的油多:65﹣35=30(千克)答:原来甲桶中油比乙桶中的油多30千克.故答案为:3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注入后甲乙两桶油的关系,即甲桶存油等于乙桶存油的4倍,然后可计算出注入后甲乙两桶油的存量,再计算出注入前两桶油的重量,二者相减即可.12.【分析】若长方形的长是1024,宽是1,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然后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可求出它的周长.解:1024×1=10241024=2×2×2×2×2×2×2×2×2×2=32×32,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是32.32×4=128答:正方形的周长是12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和正方形面积与周长公式的掌握.13.【分析】先用两个班的总人数减去四(1)班的人数,求出四(2)班的人数,再用四(2)班的人数减去四(2)班男生的人数,求出四(2)班女生的人数,再用女生的总人数35人,减去四(2)班的女生人数,就是四(1)班的女生人数.解:35﹣(72﹣36﹣19)=35﹣17=18(人)答:四(1)班有女生 18人.故答案为:18.【点评】解决本题注意理解题意,把总人数按照两种方法进行分类:总人数=四(1)班人数+四(2)班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4.时具有慢车的速度,相遇路程为快车的车长315米,相遇时间为21秒,即人与慢车的速度和为快车与慢车的速度和为:315÷21=15(米/秒);那么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既为人与慢车的相遇问题,人此时具有快车的速度,相遇路程为慢车的车长300米,由于两车为相向而行,所以坐在车上的人看到车通过的速度为两车的速度和.用快车车长除以快车与慢车的速度和即可.解:根据题意可得:快车与慢车的速度和:315÷21=15(米/秒);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300÷15=20(秒);答: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20秒.故答案为:20.【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坐在慢车上的人见快车通过的时间求出两车的速度和,然后再根据相遇问题进一步解答即可.15.【分析】甲的休息天数为4的倍数,即4,8,12,…1000;乙的休息日为:8,9,10,18,19,20,…,那么甲只要在4的倍数天休息就行了,每三个数中有一个数是4的倍数,那么也就是说,乙每工作10天才会有1天与喜羊羊的重合,那么以10为周期,共有1000÷10=100个周期,每一周期有一天重合,那么100周期共有100天重合解:甲的休息天数为4的倍数,即4,8,12,…1000;乙的休息日为:8,9,10,18,19,20,…,那么乙只要在4的倍数天休息就行了,每三个数中有一个数是4的倍数,那么也就是说,乙每工作10天才会有1天与喜羊羊的重合,那么以10为周期,共有1000÷10=100个周期每一周期有一天重合,那么100周期共有100天重合.故答案为:10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公约数与公倍数问题.关键是乙每工作10天才会有1天与甲的重合.。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题目1: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与除数的和是280,商是6,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答案:除数:280÷(6 + 1) = 40被除数:40×6 = 240题目2: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3,积就增加54;如果另一个因数减少4,积就减少96,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多少?答案:一个因数:54÷3 = 18另一个因数:96÷4 = 24积:18×24 = 432题目3: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540 末尾的“0”漏写了,结果得到商是60,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答案:被除数:60×54 = 3240正确的商:3240÷540 = 6题目4:一个数除以25,商是18,余数最大是多少?这时被除数是多少?答案:余数最大是24被除数:25×18 + 24 = 474题目5:甲、乙两数的和是264,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两数相等。
甲、乙两数各是多少?答案:乙数:264÷(10 + 1) = 24甲数:24×10 = 240题目6:小明做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 错写成8,把十位上的6 错写成0,这样算的差是200,正确的差是多少?答案:被减数个位上的3 错写成8,差增加了5;十位上的 6 错写成0,差减少了60。
正确的差:200 - 5 + 60 = 255题目7: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3 杯水,连瓶共重440 克;如果倒进 5 杯水,连瓶共重600 克。
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答案:一杯水重:(600 - 440)÷(5 - 3) = 80(克)空瓶重:440 - 3×80 = 200(克)题目8:某工厂一车间和二车间共有100 人,二车间和三车间共有97 人,一车间和三车间共有93 人。
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答案:三个车间总人数:(100 + 97 + 93)÷2 = 145(人)一车间人数:145 - 97 = 48(人)二车间人数:145 - 93 = 52(人)三车间人数:145 - 100 = 45(人)题目9:4 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82,这4 个数分别是多少?答案:中间两个数的和:82÷2 = 41中间两个数分别为:(41 - 1)÷2 = 20,20 + 1 = 21这4 个数分别是19、20、21、22题目10:在一条长2500 米的公路一侧架设电线杆,每隔50 米架设一根,若公路两端都不架设,共需电线杆多少根?答案:2500÷50 - 1 = 49(根)题目11:一块长方形草地,长18 米,宽15 米,在它的四周向外铺一条宽1 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
四年级奥数题30道简单四年级30道简单的奥数题如下:1.计算:765×213÷27+765×327÷272.计算:(9999+9997+......+9001)-(1+3+ (999)3.计算:19981999×19991998-19981998×199919994.计算:(873×477-198)÷(476×874+199)5.计算: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2×16.计算:297+293+289+······+2097.有七个排成一列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3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3。
求第三个数。
8.有两组数,第一组9个数的和是63,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1,两个组中所有数的平均数是8。
问:第二组有多少个数?9.小明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第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
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几分?10.妈妈每4天要去一次副食商店,每5天要去一次百货商店。
妈妈平均每星期去这两个商店几次?(用小数表示)11.四年级同学参加校办工厂糊纸盒劳动,平均每人糊了76个。
已知每人至少糊了70个,并且其中有一个同学糊了88个,如果不把这个同学计算在内,那么平均每人糊74个。
糊得最快的同学最多糊了多少个?12.轮船从A城到B城需行3天,而从B城到A城需行4天。
从A城放一个无动力的木筏,它漂到B城需多少天?13.小红和小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
小红每分走52米,小强每分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处相遇。
若小红提前4分出发,且速度不变,小强每分走90米,则两人仍在A处相遇。
四年级奥数题应用题30道1. 学校买了4 个足球和2 个篮球,共用去162 元。
每个足球比每个篮球贵3 元,每个足球和每个篮球各多少元?答案:设每个篮球x 元,则每个足球x + 3 元。
4(x + 3) + 2x = 162,4x + 12 + 2x = 162,6x = 150,x = 25,足球价格:25 + 3 = 28(元)2. 一本故事书,原来每页排576 字,排了25 页。
再版时字改小了,每页比原来多排124 字,要排多少页?答案:总字数= 576×25 = 14400(字),改版后每页排576 + 124 = 700(字),页数= 14400÷700 = 20.57,约21 页3. 甲、乙两地相距420 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计划用7 小时到达,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驶10 千米,实际几小时到达?答案:原计划速度= 420÷7 = 60(千米/时),实际速度= 60 + 10 = 70(千米/时),实际时间= 420÷70 = 6(小时)4. 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 页,实际每天多看8 页,结果提前2 天看完。
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答案:设原计划看x 天,12x = (12 + 8)(x - 2),12x = 20(x - 2),12x = 20x - 40,8x = 40,x = 5,页数= 12×5 = 60(页)5. 果园里有苹果树240 棵,梨树比苹果树少20 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 倍,果园里有桃树多少棵?答案:梨树= 240 - 20 = 220(棵),桃树= 220×2 = 440(棵)6. 四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8 人3 小时植树72 棵,照这样计算,20 人植树200 棵需要几小时?答案:每人每小时植树= 72÷8÷3 = 3(棵),20 人每小时植树= 20×3 = 60(棵),200÷60 = 10 / 3(小时)7.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2.5 米,采用新的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节省0.5 米布,原来做60 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答案:总布长= 2.5×60 = 150(米),现在每套衣服用布2.5 - 0.5 = 2(米),可做套数= 150÷2 = 75(套)8. 修一条长2000 米的路,前8 天修了640 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多少天修完?答案:每天修的长度= 640÷8 = 80(米),还剩长度= 2000 - 640 = 1360(米),还需天数= 1360÷80 = 17(天)9. 有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1.8 吨,可以烧30 天,实际每天烧1.5 吨,可以烧多少天?答案:煤的总量= 1.8×30 = 54(吨),实际可烧天数= 54÷1.5 = 36(天)10.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0 千米,5 小时到达。
小学四年级奥数100题(附答案)1、6辆大卡车5趟可以运走50吨沙;9辆小卡车4趟可以运走48吨沙。
现在有大小卡车一共60辆;这些卡车一起运送3趟可以运走沙261吨。
那么有多少辆大卡车?答案:21辆解析:3辆大卡车运一趟是50÷5÷2=5吨;3辆小卡车运一趟是48÷4÷3=4吨。
那么这些车一次可以运261÷3=87吨。
那么大卡车有:(87-20*4)÷(5-4)*3=21辆2、某处楼梯一共有10级台阶;若每步走1级或2级台阶;8步正好走完。
那么;走此楼梯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解析:28解析:每步走1级或2级台阶;则每步必定要走1级;一共10级;所以还剩下10-8=2级;分给8步;有:8*7÷2=283、A和B两个同学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A每分钟行50米;B每分钟行60米;B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若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用了10分钟;则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答案:550米解析:两个人合走了2个全程;所以(50+60)×10÷2=550米4、君君和大伟早晨8点整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君君开车;速度每小时60千米;大伟步行;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如果君君到底乙地后停留1小时立即返回;恰好在10点整遇到正在前往乙地的大伟。
那么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答案:34千米解析:二者的路程之和就是甲乙两地的距离5、在1989后面写一串数字;从第5个数字开始;每个数字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乘积的个位数字。
这样得到一串数字:1;9;8;9;2;8;6;8;8;4;2……那么这串数字中;前2005个数字和是多少?答案:12031解析:先发现乘积个位数的规律;然后计算和6、A、B两地相距40千米;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8小时后相遇。
如果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5小时后甲在乙前方5千米处。
问:甲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答案:3千米解析:设甲的速度是a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是b千米每小时;所以(a+b)*8=40从而得出a+b=5。
四年级奥数练习题
1、计算:⑴ 454十999×999十545
⑵ 999十998十997十996十1000十1004十1003十1002十1001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
( )条线段 ( )个长方形
3、要使上下两排的小猫一样多,应该怎样移?
4、按下面图形的排列情况,算出第24个图形是什么?
(1)○○△□○○△□○○△□……第24个图形是( )
(2)☆◇◇△△☆◇◇△△☆◇◇△△……第24个图形是( )
5、用火柴棍拼成的数字和符号如下图所示,那么用火柴棍拼成一个减法等式最少要用_____________根火柴
6、有学生若干人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组12人,就多11人,如果每组14人,就少9人。
问分成______组,共有______人。
7、村姑卖鸡蛋,第一次卖出一篮的一半又二个;第二次卖出余下的一半又二个;第三次卖出再剩下的一半又二个,这时篮里只剩下二个蛋,问这篮鸡蛋有_______个?
8、一个文具店中橡皮的售价为每块5角,圆珠笔的售价为每支1元,签字笔售价为每支2元5角。
小明要在该店花5元5角购买其中两种文具,他有___________种不同的选择。
9、一个书架上有数学、语文、英语、历史4种书共27本,且每种书的数量互不相同。
其中数学书和英语书共有12本,语文书和英语书共有13本。
有一种书恰好有7本,是_____________书。
10、下面两个算式中,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那么A +B +C +D +E +F +G=_____________。
D C B A G F
E + A B C D E
F
G +
11、芳芳和明明两人集邮,芳芳给明明4张邮票后,
芳芳还比明明多2张.芳芳原来比明明多____张邮票?
12、做一道加法题时,小虎把个位上的6看作9,把
十位上的3看作5,结果和是86,问正确答案应是____________。
13、在1~9这9个数字中间,添上“+、-”两种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1 2 3 4 5 6 7 8 9=100
14、从公园同往湖心的小岛有一条长1020米的小路,在这条小路的两侧,从头到尾每隔15米栽一棵桃树,一共需要栽________棵桃树。
15、在右图中,外圈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那么最中间的小
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
16、一次数学竞赛,共有50人参加,其中第一题做错的有18人,
第二题做错的有21人,第一题和第二题都做对的有17人,那么这
两题都做错的有 ____人。
17、 2、4、6、8、...98这49个偶数的和是___________。
18、一本书有200页,数字1在所有页码中一共出现了________次。
19、有一列由三个数组成的数组:(1,1,1)、(2,4,8)、(3,9,27)......第12个数组中三个数的和比第6个数组中的三个数的和大___________。
20、王林在计算出2000个数的平均数后,把所求得的平均数混在原先的2000个数中,又求得混在一起的数的平均数为2001,则原来的2000个数的平均数是。
21、小明、妈妈、爸爸今年的年龄和是87岁,妈妈的年龄比小明年龄的3倍还大4岁,且比爸爸小2岁,今年小明岁,妈妈岁,爸爸岁。
22、有7只猴子要分90个桃子,其中一个猴子分到3只桃子,其它猴子分到的桃子个不相同,且一个比一个多1,分到最多的一个猴子分到()个桃子。
23、观察下列算式:1+3=4=2×2
1+3+5=9=3×3
1+3+5+7=16=4×4
……
计算:1+3+5+……+2005= 。
24、用一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放两个饼,烙熟饼的一面需要2分钟,两面共需4分钟,现在需要烙熟三个饼,最少需要分钟?
25、甲乙两个冷藏库共存肉92吨,其中乙库存的肉比甲库存的3倍少4吨,甲库存肉多少吨,乙库存肉多少吨?
26、甲乙两人的存款相等,后来甲取50元,乙有存入40元,结果乙存款是甲的2倍,问二人原来的存款各是多少元?(写出过程)
27、烧水沏茶时,洗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洗茶壶要用2分钟,洗茶杯用2分钟,拿茶叶要用1分钟,如何安排才能尽早喝上茶。
(写出过程)
三、附加题:(第题10分,共30分)
28、有一种游戏称作“抢三十”,游戏规则是两人轮流报数,每人每次至少报1个数,最多报4个数,从1到30按顺序连续报数,谁先报到30,谁就获胜,请给出取胜的方法。
(写出过程)
29、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共18只,有118条腿和20对翅膀。
那么,蜘蛛有多少只?蜻蜓有多少只?蝉有多少只?
30、龟兔进行10000米赛跑,兔子速度是乌龟的5倍,当它们从起点出发后,乌龟的不断的跑,兔子跑到某一地点开始睡觉,兔子醒来时,乌龟已经领先它5000米,兔子奋起直追,但乌龟到达终点时,兔子仍落后100米,那么在兔子睡觉期间,乌龟跑了多少米?(写出过程)
1、9990009000
2、1018
3、从三排移三个小猫到下排。
4、□△
5、12根(2-1=1)
6、10组131人
7、44个鸡蛋
8、8种(一个2.5+6个0.5 二个2.5+一个0.5 一个2.5+3个1
5个1+1个0.5 4个1+3个0.5 3个1+5个0.5 2个1+7
个0.5 1个1+9个0.5)
9、是英语书,用假设法去推理。
10、36
11、10
12、63
13、1 2 - 3- 4+ 5- 6+7+8 9=100(不唯一)
14、138
15、8
16、6
17、2450
18、32
19、1626
20、2001
21、113739
22、17
23、1003×1003
24、【分析】:一般的做法是先同时烙两张饼,需要4分钟,之后再烙第三张饼,还要用4分钟,共需8分钟,但我们注意到,在单独烙第三张饼的时候,另外一个烙饼的位置是空的,这说明可能浪费了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先烙第一、二两张饼的第一面,2分钟后,拿下第一张饼,放上第三张饼,并给第二张饼翻面,再过两分钟,第二张饼烙好了,这时取下第二张饼,并将第三张饼翻过来,同时把第一张饼未烙的一面放上。
两分钟后,第一张和第三张饼也烙好了,整个过程用了6分钟。
25、(92+4)÷4=24——甲24×3—4=68---乙
26、甲乙各130元
27、先洗水壶然后烧开水,在烧水的时候去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
共需要1+10=11分钟。
附加题:28、后报的获胜,根据对方报了几个数,自己报的和对方加起来是5就可以了,这样就一定能保证最后剩下5个数,由于对方最多只能报4个数,所以就能获胜了。
29、蜘蛛有5只。
蜻蜓有7只。
蝉有6只。
30、兔子跑10000-100=9900米和睡觉用的总时间,乌龟跑了10000米。
兔子跑9900米的路程,乌龟跑了9900÷5=1980米所以,兔子睡觉期间乌龟跑了10000-1980=80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