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读与写
- 格式:docx
- 大小:53.69 KB
- 文档页数:1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阅读与写作文我读书,我快乐!因为书是我精神的粮食,是我生命的需要,是生活中不可少的,正是它让我改变了生活上的坏习性,弥补了我生活的空虚,也正是它让我明白了许多生活的道理,所以我读书,我感到快乐。
我读书时快乐得快脱离凡事,把一切都江堰市忘怀了。
记得那天上午,我在家中读书,妈妈会来嘱咐我;“亚儒,呆会把试卷做完。
”晚上,值夜班,不了回去”。
我眼睛盯着书本,糊涂地应当了一声,便沉醉在在书快感中,无法自我,不知不觉三本《少年文艺》读了,天也白了。
过了一会,猛然想起妈妈的话,挑灯夜战,尽管如此心里仍是美滋滋的,“今天可是收获不少呀!”我一边做作业,一边自言自语。
是啊,读书时未曾发现,读书后才发现书的魅力太大了,但也正是这种魅力使我快乐。
仔细观察品书,能够风彩春季的清香,仔细观察品书能够风彩夏季不得志的荷香,仔细观察品书,风彩秋季的碧波;仔细观察品书,风彩它冬季的高傲。
不品,不念,怎能体会书的百味;诸法乐趣,未趣凌驾,怎能回去自我Fanjeaux、读书。
我爱读书,我信步走入公园,手中拿着书在这片树林中,在这棵大树下,我喜欢倚着树去读书。
在书中,我可以身心入临,仿佛眼前就是玛丽亚圣母的大花园;我闲上眼睛,幻想着书中一片自然的精境,托着红花,抚着绿草,迈入大庭,走出小道;我幻想着书中一片金光闪闪的场画,我轻缓地拍击的水雷,撩起一阵水珠,那颗颗血映似玉般地水滴洒落下来,我的眼又不由地睁望望那时我来说如同天使般的书本,笑了。
就是的,我快乐读书,读书让我学至了科学知识,多样了想象力,也正是这种快速增长和多样并使我欢乐。
读书,我欢乐;我愿意搞一只老鹰,在这书的领域中遨翔,我愿意搞一只木筌,在这书的海洋中畅游,我愿搞一名拖山者,走遍每座由书中科学知识沉积的层山------做为一只老鹰,遨翔就是最欢乐的,做为一只木签,畅游就是最欢乐的,做为一名拖山者,走遍群山就是最欢乐的。
作为我,只要读书,我就是最快乐的!有人问我,什么使你如此爱书,我便回答,“书中盛事名,也只有文字优美、精僻才能吸引我。
《读和写》课堂实录(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堂课课程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了阅读理解和写作两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阅读理解:老师首先介绍了阅读理解的重要性,指出通过阅读理解可以提高语文水平和综合素养。
接着,老师讲解了几种常见的阅读理解题型,比如短文阅读和图片阅读。
学生们通过示范题目进行了练,并获得了老师的反馈和指导。
写作:接下来,老师讲解了写作的技巧和要点。
老师强调了写作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以及结构的合理性。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老师以例文为例,分析了其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写作练,并分享了自己的作品。
第二堂课课程内容:这节课主要进行了阅读和写作的实际操作。
阅读:老师布置了一篇短文,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阅读并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随后,老师分析了短文的重点和难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答案。
写作:接着,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写作任务。
学生们要根据给定的话题和要求进行写作。
老师提供了一些写作技巧和范例,帮助学生们开展写作。
学生们积极动笔,互相交流和讨论自己的写作成果。
第三堂课课程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评价和反思。
阅读评价:老师提供了一篇短文作为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评价。
学生们认真阅读短文,并根据提供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和给出建议。
老师引导学生们讨论并分享了各自的评价和观点。
写作反思:接下来,老师带领学生们进行写作反思。
学生们回顾自己的写作过程,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老师对学生们的写作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的方法。
总结: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阅读和写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方法。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读读写写(带拼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读读写写(带拼音)语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本适合七年级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读读写写。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读读写写作为一本优秀的语文教材,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该教材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
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如短文、诗歌、小说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同时,教材中还配有拼音标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文。
其次,该教材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
在每个单元中,教材都设置了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写作。
例如,在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中,教材提供了写作思路和提示,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回忆。
这样的写作任务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该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训练和小组合作,学生可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例如,在一个关于旅行的讨论课上,学生们可以组成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想法和观点。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此外,该教材还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的巩固与扩展。
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来巩固和扩展自己的语文知识。
教材中还设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及时纠正错误。
最后,该教材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
在课文中,教材选取了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篇章,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友善和宽容,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总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读读写写是一本很有特色的语文教材,它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知识的巩固与扩展,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
相信通过使用这本教材,学生们的语文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以上是我对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读读写写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语文七-九年级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归纳(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七-九年级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归纳(七年级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攒(cuǎn):凑在一块儿。
拗(ǎo):这里是用力弯曲的意思。
确(què)凿(záo):确实。
菜(cài)畦(qí):菜地。
畦,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长方形田地。
桑(sāng)葚(shèn):桑树的果实。
轻(qīng)捷(jié):轻快。
动作轻快敏捷。
蟋(xī)蟀(shuài):蟋蟀。
臃(yōng)肿(zhǒng):肌肉肿胀。
这里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
脑(nǎo)髓(suǐ):脑浆。
相(xiāng)宜(yí):适宜。
书(shū)塾(shú):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方(fāng)正(zhèng):正派。
博(bó)学(xué):知识渊博。
蝉(chán)蜕(tuì):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所脱下的壳。
人(rén)迹(jì)罕(hǎn)至(zhì):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人的足迹很少到达。
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人(rén)声(shēng)鼎(dǐng)沸(fèi):形容人声喧闹。
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
沸,水开。
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形容人群的声音嘈杂喧闹,像烧开的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肿(zhǒng)胀(zhàng):指身体某一部分体积增大.叮(dīng)嘱(zhǔ):再三嘱咐。
恐(kǒng)惧(jù):害怕。
骊(lí)歌(gē):告别的歌。
花(huā)圃(pǔ):花园。
第3课:《丑小鸭》安徒生丑(chǒu)陋(lòu):难看。
讪(shàn)笑(xiào):讥笑。
差异化教学研究——班级个性化阅读的具体做法祁玉梅一个人只有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他才会一生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才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自己的人。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
”初中阶段是孩子阅读的最佳时期,是提升自我的黄金阶段,如何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阅读途径,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阅读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下面我结合班级阅读教学经验,谈一点具体的做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年龄的差异、性别的差异、成长背景的差异、知识经验的差异、认知水平的差异等等也带来了阅读兴趣的差异,比如低学段的同学喜欢科学类阅读,高学段同学喜欢人文类阅读;女同学喜欢文学类阅读,男同学喜欢军事类阅读;有的喜欢阅读历史,有的喜欢阅读小说,有的喜欢阅读人物传记、有的喜欢阅读报刊杂志……差异化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差异,提供差异化阅读选择,所以,我每次接手一级新的学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阅读兴趣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目,将采集的信息分类处理,最终确立传记、历史、军事、科技、小说、杂志等类别,然后,有相同阅读兴趣的同学组建成阅读兴趣小组,这一做法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个体阅读差异,而且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采用半开放式选择书目。
阅读书目的选择,一直是阅读教学中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书目的选择,既不能脱离课标要求篇目,又要照顾到学生的阅读兴趣。
但往往是课标规定的篇目学生不感兴趣,学生喜欢的篇目老师不允许读。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采取了半开放式选择书目的方法。
以初二级为例,书目的选择采用老师指定五本(课标要求必读书目《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名人传》),老师推荐与学生自选各五本的半开放式选择的方法,为了尊重学生的阅读差异,照顾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推荐要尽量包含各种类别的书籍,比如:《侏罗纪公园》《空中石子》《征服罗比尔》《霜与火》《最先登上月球的人》《预言未来》《物理王国》《马云十年》《一问一世界》《幸福需要问答》《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了不起的盖茨》《余秋雨散文》《把栏杆拍遍》《品中国文人》《星新一小说》《巴黎圣母院》《纪伯伦作品集》《易中天品三国》《林清玄散文》《未来希望》《绿色狂想》《铸造辉煌》《智慧光芒》《快乐一定有方法》《成功者的信念》《经典智慧故事》《中外名人传记故事》《沈从文散文集》《老舍散文集》等等,这些只是参考书目,学生还可以自由选择其他的作品进行阅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读读写写(带拼音)1.《邓稼先》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XXX先生的事迹。
XXX先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元勋,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基立业,被誉为“两弹一星”功勋。
他被选聘为XXX院士,是我国航天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他曾经面对各种谣言和压力,但他始终坚定不移地背诵昆仑山下的《昆仑奠基歌》,昼夜不停地工作。
他和他的挚友们一起为国家的航天事业付出了可歌可泣的努力,但这些努力鲜为人知。
他一直坚持至死不懈,鞠躬尽瘁,当之无愧。
2.《说和做》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做人要讲究言行一致的道理。
我们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梳头时要注意秩序,深夜时要注意不打扰伴侣的休息,写字时要注意书写工整,做事时要注意成果的硕果累累,要追求卓越。
我们要不断地迭起,澎湃自己的潜力,要大无畏地面对困难,要锲而不舍,不要盲目地追求虚名,而要心无旁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我们要像园丁一样精心呵护自己的心灵,不断地沥尽心血,不要心不在焉,要慷慨淋漓地做事,要气冲斗牛,勇往直前。
3.《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主要是回忆XXX的生活点滴。
XXX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曾经在XXX工作,舀过汤,揩过碟,捆过书,咳过嗽,调过羹,绞过肉,领过薪金,校对过书稿,但他从来不草率,他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很高。
他还喜欢洗澡,悠然自得地享受着这种舒适的感觉。
他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很高,他常常吩咐自己要做到最好,要把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抹杀掉。
他深恶痛绝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不以为然。
4.《黄河颂》这篇文章主要是赞颂黄河的伟大。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她巍峨壮阔,巅峰之处气魄非凡,狂澜之中波涛汹涌,浊流中宛转蜿蜒,她是中华民族的屏障,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是我们研究的榜样。
她浩浩荡荡地奔涌而过,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力量和希望。
5.《老山界》这篇文章主要是描写了老山界的景色和生活。
老山界是一座高山,峭壁陡峭,很难攀登。
在这里,人们的生活很艰苦,但他们仍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
他们攀谈,咀嚼着山里的野果,呜咽着自己的苦难。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读与写:七年级语文(下)久仰民族中学2016年七年级语文(下)期中综合检测卷(120分钟完卷满分120分)一、语言积累运用(25分)1.请给拼音写出汉字,再将句子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注意标点占格)(2分)Bǎo jiàn fēng cóng mólìchū,méi huāxiāng zìkǔhán lái.,。
2.阅读文段找出其中的四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4分)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汤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琦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状美的趣味。
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键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错别字正确字3. 仿照下列示例,在括号里填写意思相反的词组成成语。
(4分)示例:瞻(前)顾(后)不知(甘)(苦)大()如()()入()出假()济()人情()()4. 结合前后语境,仿写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2分)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感激生活对我们的厚爱。
我们没有捕鱼种树,却能品尝到美味佳肴;,。
心存感激,是一种明朗的心情,一种人性的光辉。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
5.名言诗句积累。
(每题1分,共5分,错字、漏字、换字均不得分)(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3)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英勇顽强的雄姿的诗句是:,。
(5)思乡怀亲是一种亘古不变的情怀,请你从积累的古诗句中写出一句与“思乡”相关的诗句(上下句完整,课内外均可):,。
6.名著阅读。
(2分)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
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
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
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以上文段主要描写的是的情景,它出自于法布尔的《》,这部书被誉为“”,书中主要描写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渗透了作者对人类的睿智哲思,表达了作者和对生命的关爱之情。
7.综合性学习。
(2分)下面是某校在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360名初中生“追星对象”的调查统计扇形图,请根据这个“追星对象”的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1)根据图中的有关数据,你的发现是:(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的建议是:8.诗歌鉴赏。
(4分)《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诗中前两句描写日间所见景象,采用与相结合的写法,突出诗人悠闲恬淡的心情。
(2分)(2)给诗中最后两句诗写一点赏析文字。
(2分)二、阅读探究实践(45分)(一)《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12分)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⑦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⑧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⑨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⑩他“说”了。
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1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2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3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4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9.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用文中词句概括)(2分)10.简要概括选段中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的“言”与“行”?(3分)11.选段中画线句“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3分)12.选段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13.在学习生活中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2分)(二)《又是一年粽飘香》(11分)①五月的清愁像一泓流泉,淡淡地漫过我的心间。
我如故乡飘落的一枚树叶,在这人声鼎沸的地方悄然滋长着无尽的乡愁。
②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超市就已经在最显著的位置上堆满了各种口味的粽子。
粽子制作典雅,精巧,如可人的女子一般,给人一种想拥有的冲动。
③淡淡的音乐在超市里飘荡,透着一丝颓废和苍凉,勾起人无尽的遐思。
我站在冷藏柜前,心游离着,脚步踟蹰着,眼睛却在粽堆里漫不经心地寻找着。
④我在寻找什么呢?是寻找一种似曾相似?还是寻找储藏在时光暗河里的那段记忆?抑或是,我只是想重温一段过去?⑤寻觅了好久,最终还是失望地走开了。
尽管面前的粽子玲珑剔透,软糯如玉,仿佛一口咬下去就会甜腻到心里,但却少了一份天然与温情!⑥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母亲都要包几斤糯米粽子给我们解馋。
糯米是自家种的,天然环保,入口润滑,回味悠长;粽叶是在大姨家采摘的,新鲜的叶子,如二月初绽的新绿,捧到手里就有了小小的喜悦。
这份喜悦,是记忆里永不凋谢的三月。
即使花谢了,柳枝萧条了,岁月溜走了,这喜悦依然还在。
⑦端午节的前一天,母亲放下所有的农事,换上干净的衣服,将煮好的粽叶拿到天井里,又将称好的糯米用筲箕淘洗干净,然后沥干水分,调好食用碱,一并拿到天井里待用。
早晨的雾霭还未散去,阳光淡淡地洒在母亲的身上,柔和,清雅。
母亲熟练地做着这些,我像尾巴一样跟着她进进出出,如过年一般,喜滋滋的心态不言而喻。
⑧一切就绪,母亲终于坐下了。
她先将粽叶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将调制好的糯米用汤匙一点一点地放进‘漏斗’里,直到‘漏斗’饱满,轻轻一压就会溢出米来,再用筷子一点一点地扎紧。
筷子扎的时候要轻巧,不然戳穿粽叶就前功尽弃了。
扎好后,母亲用剩余的粽叶一层一层地将其包裹起来,裹成锥形,然后用粽绳牢牢系紧。
⑨整个程序精细,繁琐。
母亲做来却是那样的专注!⑩我蹲在母亲身边,如痴如醉地看着。
母亲的嘴角往上轻轻扬着,浅浅的笑容在眉眼里铺展,流溢;她挺直的鼻梁上,已涔满了细密的汗珠,远远看去,就像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珍珠。
在淡淡的光晕里,母亲竟然是那样的美丽,美得如一尊素净的画,在我心里不停地跳跃,无限地放大......○11粽子的香味很快就在屋子里沸腾了。
来不及等到它冷却,捡肥实的捞起一个,剥去粽叶,轻轻咬一口,便觉得芳香四溢,口舌生津,唇齿飘香。
○12这是我吃到的最好的粽子,它的清香永远盘踞在记忆的最深处。
母亲温情的姿势也永远定格在童年的梦里,清晰如昨……○13母亲去世后,家里再也没有包过粽子,粽子也就成了一种怀念。
每到端阳节,我们也会在街上胡乱买一点,算是应付了节日。
街上的粽子口味繁多,香的,甜的,肉的,素的等等多如繁星,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只是这些粽子披上了商业的外衣,就成了节日的妆点,多了些浮华与世俗。
虽然一样的香糯,但远没有母亲包的好吃。
去年,偶尔闻到那久违了的香味,便寻香找去,见是一个老妈妈推着车子在沿街卖粽子。
老妈妈慈眉善目,温和少言,像极了当年的母亲。
心里那根柔软的弦突然被轻轻触动了,温情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漩漩。
我忙掏钱买了几斤。
迫不及待地回家煮熟,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
香还是香,糯还是糯,却依然少了那一股浓郁的味道。
○14这浓郁的味道,是记忆深处永不飘散的温馨。
它是粽子的味道,也是母亲的味道啊!14.“我”对超市的粽子感到失望,为什么还要不惜笔墨地进行细致描写?(2分)15.品读第○8段,简要概括包粽子的方法过程。
(50字左右,3分)16. 结合全文简要谈谈“我”为什么说母亲包的粽子是“我”吃到的最好的粽子?(3分)17.仿照第○1段划线句另写一句,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比喻恰当。
(3分)(三)《我的母亲》(10分)①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
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②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③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吃,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做面,又给她一些喜悦。
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④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
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
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