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word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30.93 KB
- 文档页数:7
图18.2-2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学习目标1.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2.体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经历直角三角形判别条件的探究过程,体会命题、定理的互逆性。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简单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设计意图教学流程二次学习通过简单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初步感知以3、4、5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推导做准备。
【知识链接 课前自我学习】1、勾股定理的内容: ___ (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2、在Rt △ABC 中,∠C =90°,已知a =8,c =10,则b =3、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和4,则斜边上的高是【课堂新知探究】1、三边长度分别为3 cm 、4 cm 、5 cm 的三角形(△ABC )与以3 cm 、4 cm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Rt △A 1B 1C 1)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得到的?Rt △A 1B 1C 1中,由勾股定理求得斜边A 1B 1=____cm ,在△ABC 和Rt △A 1B 1C 1中,三边对应相等吗?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因此,猜想以3、4、5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2 、根据上题,你能证明以6cm 、8cm 、10cm 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3.此定理与勾股定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1)什么叫互逆命题?_________和_________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__________,另一个叫___________。
(2)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
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定理,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逆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图18.2-2,若△ABC 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c b a =+,试证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请简要地写出证明过程.小结:1、勾股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勾股定理逆定理的用途:已知三角形的 ,可判定三角形的 。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二课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能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重点难点】重点: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时数】第二课时【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叙述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2、在Rt△ABC中,∠C=90°。
(1)已知a=6, c=10, 求b.(2)已知a=40, b=9, 求c.3、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和4,则斜边上的高是。
4、判断下列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1)a=3, b=5, c=6;(2)a=3/5, b=4/5, c=1;(3)a=3, b=2√2, c=√17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教材例2,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1)如何画出示意图,建立数学模型?(2)、“海天”号轮船的航行方向会有几种可能?三、课堂展示四、感悟释疑五、课堂小结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六、达标测试1、教材练习第3题。
2、如下图所示:三个村庄A、B、C之间的距离分别是AB=5km,BC=12km,AC=13km,要从B修一条公路BD直达AC,已知公路的造价2600万元/km,求修这条公路的最低造价是多少?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B=90°,AB=4,BC=3,AD=13,CD=1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课后反思】2019-2020学年初二下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如图所示,点A 是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的一点,过点A 作AB ⊥x 轴,垂足为B ,点C 为y 轴上的一点,连接AC 、BC .若△ABC 的面积为5,则k 的值为( )A .5B .﹣5C .10D .﹣102.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B=∠CB .∠A :∠B :∠C=1:3:2C .a=2,b=3,c=4D .(b+c)(b-c)=a²3.如图, 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4AC cm =,120AOD ∠=︒,则BC 的长为( )A .43cmB .4cmC .23cmD .2cm4.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且kb <0,则在直角坐标系内它的大致图象是( ) A . B . C . D .5.如图,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A=60º,点M 是边AB 上一点,点N 是边BC 上一点,且∠ADM=15º,∠MDN=90º,则点B 到DN 的距离为( )A .22B .2C .3D .26.已知(4+3)•a=b ,若b 是整数,则a 的值可能是( )A .3B .4+3C .4﹣3D .2﹣37.以下问题,不适合用普查的是( )A .了解全班同学每周阅读的时间B .亚航客机飞行前的安全检测C .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D .某企业招聘部门经理,对应聘人员面试8.直线11:l y k x b =+与直线22:l y k 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12k x b k x +>的解为( )A .x >-1B .x <-1C .x <-2D .无法确定9.如图,菱形ABCD 中,AB =2,∠A =120°,点P 、Q 、K 分别为线段BC 、CD 、BD 上的任意一点,则PK +KQ 的最小值为( )A 3B .1C .2D 3110.某烟花爆竹厂从20万件同类产品中随机抽取了100件进行质检,发现其中有5件不合格,那么请你估计该厂这20万件产品中合格产品约有( )A .1万件B .18万件C .19万件D .20万件 二、填空题1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cm ,设其底边长为y cm ,腰长为x cm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写x 的取值范围)12.在Rt ABC ∆中,90C ∠=︒,30A ∠=︒,32BC =,AB =_______. 13.若一个矩形的长边的平方等于短边与其周长一半的积,则称这样的矩形为“优美矩形”.某公园在绿化时,工作人员想利用如图所示的直角墙角(两边足够长)和长为38m 的篱笆围成一个“优美矩形”形状的花园ABCD ,其中边AB ,AD 为篱笆,且AB 大于AD .设AD 为xm ,依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14.小刚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2km ,其中一段是lkm 的平路,一段是lkm 的上坡路.已知小刚在上坡、平路和下坡的骑车速度分别为akm/h ,2akm/h ,3akm/h ,则小刚骑车从家到学校比从学校回家花费的时间多_____h .15.在函数y=1x 5-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16.有5张正面分别标有数字-2,0,2,4,6的不透明卡片,它们除数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先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从中任取一张,将该卡片上的数字记为a ,则使关于x 的不等式组3435x x x a >-⎧⎨->⎩有解的概率为____________;17.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CB =1,分别以AC 、BC 为边,在AB 的同一侧作等边△ACD 和等边△CBE ,连接DE ,AE ,∠CDE =30°,则△ADE 的面积为_____.三、解答题18.如图,已知抛物线y =ax 2+bx+1与x 轴分别交于A(﹣1,0),B(3,0),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解析式;(2)在直线BC 上方的抛物线上有点P ,使△PBC 面积为1,求出点P 的坐标.19.(6分)解方程:(1)2(3)9x -=;(2)2210x x +-=20.(6分)如图,已知点M ,N 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AB ,DC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MCN 为平行四边形.21.(6分) (1)如图1,将矩形ABCD 折叠,使AB 落在对角线AC 上,折痕为AE ,点B 落在点1B 处,若66DAC ∠=︒,则BAE ∠= º;(2)小丽手中有一张矩形纸片,9AB =,4=AD .她准备按如下两种方式进行折叠:①如图2,点F 在这张矩形纸片的边CD 上,将纸片折叠,使点D 落在边AB 上的点1D 处,折痕为FG ,若5DF =,求AG 的长;②如图3,点H 在这张矩形纸片的边AB 上,将纸片折叠,使HA 落在射线HC 上,折痕为HK ,点A ,D 分别落在1A ,2D 处,若73DK =,求1A C 的长. 22.(8分)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P 和正方形给出如下定义:若正方形的对角线交于点O ,四条边分别和坐标轴平行,我们称该正方形为原点正方形,当原点正方形上存在点Q ,满足PQ≤1时,称点P 为原点正方形的友好点.(1)当原点正方形边长为4时,①在点P 1(0,0),P 2(-1,1),P 3(3,2)中,原点正方形的友好点是__________;②点P 在直线y=x 的图象上,若点P 为原点正方形的友好点,求点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乙次函数y=-x+2的图象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若线段AB 上存在原点正方形的友好点,直接写出原点正方形边长a 的取值范围.23.(8分)如图1,在△ABC中,按如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②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D;③连结BD,与AC交于点E,连结AD,CD.(1)填空:△ABC≌△;AC和BD的位置关系是(2)如图2,当AB=BC时,猜想四边形ABCD是什么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在(2)的条件下,若AC=8cm,BD=6cm,则点B到AD的距离是cm,若将四边形ABCD 通过割补,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cm.24.(10分)计划建一个长方形养鸡场,为了节省材料,利用一道足够长的墙做为养鸡场的一边,另三边用铁丝网围成,如果铁丝网的长为35m.(1)计划建养鸡场面积为150m2,则养鸡场的长和宽各为多少?(2)能否建成的养鸡场面积为160m2?如果能,请算出养鸡场的长和宽;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25.(10分)某公司对应聘者A,B,进行面试,并按三个方面给应聘者打分,每方面满分20分,最后打分结果如下表,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仪表形象A 14 18 12B 18 16 11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仪表形象三项成绩得分按6: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D【解析】【分析】连结OA ,如图,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OAB ABC SS 5==,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得到1k 52=,然后去绝对值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k 的值. 【详解】解:连结OA ,如图,AB x ⊥轴,OC//AB ∴,OAB ABC SS 5∴==, 而OAB 1S k 2=, 1k 52∴=, k 0<,k 1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在反比例函数k y x=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 轴和y 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 .2.C【解析】【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或最大角是否是90°即可.【详解】A 、∠A+∠B =∠C ,可得∠C =90°,是直角三角形,错误;B 、∠A :∠B :∠C =1:3:2,可得∠B =90°,是直角三角形,错误;C 、∵22+32≠42,故不能判定是直角三角形,正确;D 、∵(b+c )(b ﹣c )=a 2,∴b 2﹣c 2=a 2,即a 2+c 2=b 2,故是直角三角形,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3.C【解析】【分析】利用矩形对角线的性质得到OA=OB .结合∠AOD=120°知道∠AOB=60°,则△AOB 是等边三角形;最后在直角△ABC 中,利用勾股定理来求BC 的长度即可.【详解】解: 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4AC cm =,122OA OB AC cm ∴===. 又120AOD ∠=︒,60AOB ∴∠=︒,AOB ∴∆是等边三角形,2AB OA OB cm ∴===.∴在直角ABC ∆中,90ABC ∠=︒,2AB cm =,4AC m =,22224223BC AC AB cm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OA 、OB 的长,题目比较典型,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4.A【解析】【分析】先根据函数图像得出其经过的象限,由一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因为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可得:k<0,因为kb<0,可得:b>0,所以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像与系数的关系,即一次函数y=kx+b(k 0)中,当k<0,b>0时函数的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5.B【解析】【分析】连接BD,作BE⊥DN于E,利用菱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证得△ABD和△BCD是等边三角形,从而证得BD=AB=AD=2,∠ADB=∠CDB=60°,进而证得△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得点B 到DN的距离.【详解】解:连接BD,作BE⊥DN于E,∵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ABD和△BCD是等边三角形,∴BD=AB=AD=2,∠ADB=∠CDB=60°∵∠A=60°,∴∠ADC=180°-60°=120°,∵∠ADM=15°,∠MDN=90°,∴∠CDN=120°-15°-90°=15°,∴∠EDB=60°-15°=45°,∴BE=2BD=22=∴点B 到DN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作出辅助线,构建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分析】找出括号中式子的有理化因式即可得.【详解】解:(×()=42-2=16-3=13,是整数,所以a 的值可能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化因式,正确选择两个二次根式,使它们的积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7.C【解析】【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判断即可.【详解】A 、了解全班同学每周阅读的时间适合普查,故A 不符合题意;B 、亚航客机飞行前的安全检测是重要的调查,故B 不符合题意;C 、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适合抽要调查,故C 符合题意;D 、某企业招聘部门经理,对应聘人员面试,适合普查,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8.B【解析】【分析】如图,直线l1:y1=k1x+b与直线l2:y2=k2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求关于x的不等式k1x+b >k2x的解集就是求:能使函数y1=k1x+b的图象在函数y2=k2x的上方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详解】解:能使函数y1=k1x+b的图象在函数y2=k2x的上方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1.故关于x的不等式k1x+b>k2x的解集为:x<-1.故选B.9.A【解析】【分析】先根据四边形ABCD是菱形可知,AD//BC,由∠A=120°可知∠B=60°,作点P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P'',连接P'Q,PC,则P'Q的长即为PK+QK的最小值,由图可知,当点Q与点C重合,CP'⊥AB时PK+QK 的值最小,再在Rt△BCP'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P'C的长即可。
八年级数学下册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1、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和过程;2、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勾股数的概念及互逆命题之间的关系;3、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学习重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学习过程一、自学导航ABC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_________的平方____等于______的_______,即___________、2、填空题(1)在Rt△ABC,∠C=90,8,15,则。
(2)在Rt△ABC,∠B=90,3,4,则。
(如图)二、合作交流1、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下面的三组数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5、12、137、24、258、15、17(1)这三组数满足吗?(2)分别以每组数为三边长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猜想命题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问题二:命题1:命题2:命题1和命题2的和正好相反,把像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那么另一个叫做由此得到勾股定理逆定理:命题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已知:在△ABC中,AB=c,BC=a,CA=b,且求证:∠C=90证明:三、展示提升1、判断由线段、、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1);(2)、2、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1)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4)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3、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长,能构成三角形的是____________,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①3,4,5 ②1,3,4 ③4,4,6 ④6,8,10 ⑤5,7,2 ⑥13,5,12 ⑦7,25,243、在下列以线段a、b、c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a=9,b=41,c=40B、a=b=5,c= C 、a∶b∶c=3∶4∶5 D a=11,b=12,c=154、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的平方分别为:32,42,x2,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x2的值是()A、42B、52C、7D、52或7课题:17、2勾股定理逆定理(2)学习目标: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实际应用;2、通过用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体验数形结合、学习重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实际应用。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定理的概念、关系及勾股数;._________三角形..2+b2=c2.C′=b,B′C′=a,A′B′C′(________) .∴∠C____∠C′_____90°,即△ABC是__________三角形.角形.特别说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且满足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判断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对应的角为直角.典例精析例1(教材P32例1变式题)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 c=3:4:5,试判断△ABC的形状.方法总结:已知三角形三边的比例关系判断三角形形状:先设出参数,表示出三条边的长,再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其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此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中有两个相同的数,那么该三角形还是等腰三角形.例2(1)若△ABC的三边a,b,c,且a+b=4,ab=1,c=14,试说明△ABC是直角三角形.(2)若△ABC的三边a,b,c 满足a2+b2+c2+50=6a+8b+10c. 试判断△ABC的形状.例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F是CD的中点,E为BC上一点,且CE=14CB,试判断AF与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针对训练1.下列各组线段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2,3,4 B.3,4,6C.5,12,13 D.4,6,7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是3,4,5,则该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 )A.4 B.3 C.2.5 D.2.43.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a2+b2-c2)=0,则△AB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2:勾股数要点归纳:勾股数: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常见的勾股数:3,4,5;5,12,13;6,8,10;7,24,25;8,15,17;9,40,41;10,24,26等等.勾股数拓展性质:一组勾股数,都扩大相同倍数k(k为正整数),得到一组新数,教学备注2.探究点1新知讲授(见幻灯片5-17)3.探究点2新知讲授(见幻灯片18-20)A.3,4,7B.5,12,132.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扩大同样的倍数,则得到的三角形( ) Array A.是直角三角形 B.可能是锐角三角形C.可能是钝角三角形D.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3.在△ABC中,∠A, ∠B, ∠C的对边分别为a,b,c.①若∠C- ∠B= ∠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②若c2=b2-a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③若(c+a)(c-a)=b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④若∠A:∠B:∠C=5:2: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以上命题中的假命题有()A.1个B.2个C.3个D.4个4.已知a、b、c是△ABCc a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5.(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cm,20cm,25cm,则该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______cm;(2)“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逆定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式子3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3B.x≤3C.x>3D.x<32.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B.1,1,2C.6,8,11D.5,12,233.下列各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9B.7C.20D.0.3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5-3=2B.149=213C.8-2=2D.2(25)-=2-55.方程|4x-8|+x y m--=0,当y>0时,m的取值范围是()A.0<m<1B.m≥2C.m≤2D.m<26.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6,8,x,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x的值是()A.8B.10C.27D.10或277.将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都缩小或扩大同样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A.可能是锐角三角形B.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C.仍然是直角三角形D.可能是钝角三角形8.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A.AB∥CD,AD=BCB.AB=CD,AD=BCC.∠A=∠B,∠C=∠DD.AB=AD,CB=CD9.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当AB=BC时,它是菱形B.当AC⊥BD时,它是菱形C.当∠ABC=90°时,它是矩形D.当AC=BD时,它是正方形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3题图第15题图10.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D、AD上的点,且CE=DF,AE、BF相交于S △AOB =S 四边形DEOF 中正确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已知最简二次根式43a b +与126b a b +-+可以合并,则ab = .12.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a 、b ,且满足269a a -++|b -4|=0,则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13.如图所示,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作半圆,其中两个半圆的面积S 1=258π,S 2=2π,则S 3= .14.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C ⊥BD,且OB=OD,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四边形ABCD 成为菱形(只需添加一个即可).15.如图,△ABC 在正方形网格中,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的形状是 .16.已知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BAD=120°,AC=4,则该菱形的面积是 .17.△ABC 中,若AB=15,AC=13,高AD=12,则△ABC 的周长是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A (10,0),C (0,4),点D 是OA 的中点,点P 为线段BC 上的点.小明同学写出了一个以O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ODP 的顶点P 的坐标(3,4),请你写出其余所有符合这个条件的P 点坐标 .三、解答题(共66分)19.(8分)计算下列各题: (1)48-18-13-0.5;(2)(2-3)2015·(2+3)2016-2×|-32|-(-3)0.20.(8分)如图是一块地,已知AD=4 m,CD=3 m,AB=13 m,BC=12 m,且CD⊥AD,求这块地的面积.21.(8分)已知9+11与9-11的小数部分分别为a,b,试求ab-3a+4b-7的值.22.(10分)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D为AC边上中点,过D 点作DE⊥DF,交AB于E,交BC于F,若AE=4,FC=3,求EF的长.23.(10分)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BC=90°,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E为AC的中点,BD平分∠ABC,点F在AB上,且BF=BC.求证:(1)DF=AE;(2)DF⊥AC.24.(10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菱形绿地,其周长为402 m,∠ABC=120°,在其内部有一个四边形花坛EFGH,其四个顶点恰好在菱形ABCD各边的中点,现在准备在花坛中种植茉莉花,其单价为10元/m2,请问需投资金多少元?(结果保留整数)25.(12分)(1)如图①,已知△ABC,以AB、AC为边向△ABC外作等边△ABD和等边△ACE,连接BE,CD,请你完成图形,并证明:BE=CD;(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②,已知△ABC,以AB、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FD和正方形ACGE,连接BE,CD,BE和CD有什么数量关系?简单说明理由;(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如图③,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两点B,E的距离,已经测得∠ABC=45°,∠CAE=90°,AB=BC=100米,AC=AE,求BE的长.八年级数学下期末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1个B.2个C.3个D.4个2.x的取值范围为()A.x≥4B.x≠3C.x≥4或x≠3D.x≥4且x≠3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22 D.-154.在Rt△ABC中,∠ACB=90°,AC=9,BC=12,则点C到AB的距离是()A.365B.1225C.94D.3345.平行四边形ABCD中,∠B=4∠A,则∠C=()A.18°B.36°C.72°D.144°6.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菱形的周长是20 cm,AC∶BD=4∶3,则菱形的面积是()A.12 cm2B.24 cm2C.48 cm2D.96 cm2第6题图第8题图第10题图7.若方程组的解是.则直线y=-2x+b与y=x-a的交点坐标是()A.(-1,3)B.(1,-3)C.(3,-1)D.(3,1)8.甲、乙两人在一次百米赛跑中,路程s(m)与赛跑时间t(s)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的速度相同B.甲先到达终点C.乙用的时间短D.乙比甲跑的路程多9.在我市举行的中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这些运动员跳高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1.70,1.65B.1.70,1.70C.1.65,1.70D.3,410.如图,在△ABC中,AB=3,AC=4,BC=5,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 ⊥AC于F,M为EF中点,则AM的最小值为()A.54B.52C.53D.6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当x= 时,二次根式x+1有最小值,最小值为.12.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关系式222c a b--+|a-b|=0,则△ABC的形状为.13.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13,AC=10,DB=24,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14.如图,一次函数y1=k1x+b1与y2=k2x+b2的图象相交于A(3,2),则不等式(k2-k1)x+b2-b1>0的解集为.第14题图第16题图第18题图15.在数据-1,0,3,5,8中插入一个数据x,使得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则x的值为.16.如图,□ABCD中,E、F分别在CD和BC的延长线上,∠ECF=60°,AE∥BD,EF ⊥BC,EF=23,则AB的长是.17.(山东临沂中考)某中学随机抽查了50名学生,了解他们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则这50名学生一周的平均课外阅读时间是小时.1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EF的顶点E、F分别在BC和CD上,下列结论:①CE=CF,②∠AEB=75°,③BE+DF=EF,④S正方形ABCD=3其中正确的序号是.(把你认为正确的都填上)三、解答题(共66分)19.(8分)计算下列各题:(1)2-3|-212-⎛⎫-⎪⎝⎭18(2)先化简,再求值:a ba+÷(-a-22ab ba+),其中a=3+1,b=3-1.20.(8分)如图,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若BC=10 cm,AB=8 cm.求EF的长.21.(9分)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2)和点B(-2,-4).(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求图象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3)如果点M(a,-12)和点N(-4,b)在直线AB上,求a,b的值.22.(9分)(湖北黄冈中考)为了倡导“节约用水,从我做起”,黄冈市政府决定对市直机关500户家庭的用水情况做一次调查,市政府调查小组随机抽查了其中的100户家庭一年的月平均用水量(单位:吨),并将调查结果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1)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求这10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3)根据样本数据,估计黄冈市直机关500户家庭中月平均用水量不超过12吨的约有多少户?23.(10分)(山东德州中考)目前节能灯在城市已基本普及,今年山东省面向县级及农村地区推广,为响应号召,某商场计划购进甲,乙两种节能灯共1200只,这两种节能灯的进价、售价如下表:(1)如何进货,进货款恰好为46000元?(2)如何进货,商场销售完节能灯时获利最多且不超过进货价的30%,此时利润为多少元?24.(10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F为边BC的中点,DF与对角线AC交于点M,过M作ME⊥CD于点E,∠1=∠2.(1)若CE=1,求BC的长;(2)求证:AM=DF+ME.25.(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y=kx+6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 两点,且△ABO的面积为12.(1)求k的值;(2)若点P为直线AB上的一动点,P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AO是以OA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连接PO,△PBO是等腰三角形吗?如果是,试说明理由;如果不是,请在线段AB上求一点C,使得△CBO是等腰三角形.。
八年级( )班 第 组 姓名: 教学目标:1.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2.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3.能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难点: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尝试自学1.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练习: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2. (量一量)用三角板量一量下图中的∠C ,判断一下它们是否都是直角. (1) (2∠C 90°(填“=”或“≠” ) ∠C 90°(填“=”或“≠” ) 算一算上面数量关系:()()2222b a +=+ ()()2222 b a +=+= =()==22c ()==22 c∴22b a + 2c (填“=”或“≠” ) ∴22b a + 2c (填“=”或“≠”) 由上可知: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二)主干讲解例1. 如图,已知△ABC 和△'''C B A 中,∠'C =90°,BC C B ''=,AC C A ''=,且△ABC 的三边长满足222AB BC AC =+, 求证:︒=∠=∠90C C '. 证明:在△'''C B A 中,∠'C =90°∴根据勾股定理有:='2'B A + ∵BC C B ''=,AC C A ''=,且△ABC 的三边长满足222AB BC AC =+ ∴ =AB 在△ABC 和△'''C B A 中⎪⎩⎪⎨⎧===AB B A AC C A BCC B '''''' ∴△ABC ≌△'''C B A ( ) ∴ = =90° 【归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且边 所对的角为直角.例2. 判断由线段a ,b ,c 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1)a=2,b=3,c=4 (2)a=6,b=8,c=10 解:∵()()2222b a +=+ 解:=()==22c∴2232+ 24(填“=”或“≠” ) ∴这个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三)局部训练:A 组题1. 判断由线段a ,b ,c 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1)a=3,b=4,c=5; ( )理由是:2243+ 25(填“=”或“≠” ) (2)a=6,b=8,c=12; ( )理由是: (3)a=9,b=15,c=12; ( )理由是:22129+ 215(4)a=15,b=17,c=8; ( )理由是: 2. 若一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为12和5,则第三边的长为( ) A.13 B.13或119 C.13或15 D.15 3. 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b c a -=,则这个三角形是( ) A.等边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4. 如图,已知△ABC 中,BC=25,AC=24,AB=7,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B 组题:5. 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2,5 B.1, 2,3 C.3,4,5 D.6,8,126. 测得一个三角形花坛的三边长分别为5cm ,12cm ,13cm ,则这个花坛的面积是( ) A.302cm B.2cm 265 C.782cm D.1302cm 7. 三角形的a ,b ,c 满足()2ab c b a 22+=+,则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8.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3,AD=4,BC=12,CD=13,∠A =90°,(2)求∠DBC的度数;(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9.△ABC中,AB=13cm,BC=10cm,BC边上的中线AD=12cm,求AC.。
学校班级姓名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2课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学习目标:1.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2.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的数学问题.重点: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的数学问题.一、知识回顾1.你能说出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内容吗?2.快速填一填:(1)已知△ ABC中,BC=41,AC=40,AB=9,则此三角形为_______三角形,_________是最大角;(2)等腰△ABC中,AB=AC=10cm,BC=12cm,则B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_cm.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典例精析例1如图,某港口P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 “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16海里,“海天”号每小时航行12海里.它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分别位于点Q,R处,且相距30海里.如果知道“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海天”号沿哪个方向航行吗?分析:题目已知“远航”号的航向、两艘船的一个半小时后的航程及距离,实质是要求出两艘船航向所成角,由此容易联想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方法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构建几何模型(从整体到局部);标注有用信息,明确已知和所求;应用数学知识求解.变式题如图,南北方向PQ以东为我国领海,以西为公海,晚上10时28分,我边防反偷渡巡逻101号艇在A处发现其正西方向的C处有一艘可疑船只正向我沿海靠近,便立即通知在PQ上B处巡逻的103号艇注意其动向,经检测,AC=10海里,BC=8海里,AB=6海里,若该船只的速度为12.8海里/时,则可疑船只最早何时进入我领海?课堂探究自主学习教学备注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配套PPT讲授1.情景引入(见幻灯片3-5)2.探究点1新知讲授(见幻灯片6-14)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可得△ABC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PD,然后再利用勾股定理便可求CD.例2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①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和∠DB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的尺寸如图②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针对训练1.A、B、C三地的两两距离如图所示,A地在B地的正东方向,C在B地的什么方向?2.如图,是一农民建房时挖地基的平面图,按标准应为长方形,他在挖完后测量了一下,发现AB=DC=8m,AD=BC=6m,AC=9m,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他检验一下挖的是否合格?探究点2: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综合应用典例精析教学备注2.探究点1新知讲授(见幻灯片6-14)分析:连接AC,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先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ACD是直角三角形.方法总结:四边形问题对角线是常用的辅助线,它把四边形问题转化成两个三角形的问题.在使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时,它与勾股定理是“黄金搭挡”,经常配套使用.变式题1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已知AD=3cm,AB=4cm,CD=12cm,BC=13cm,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变式题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DC,△ADC的面积为30 cm2,DC=12 cm,AB=3cm,BC=4cm,求△ABC的面积.针对训练1.如图,△ABC中,AB=AC,D是AC边上的一点,CD=1,BC= 5 ,BD=2.(1)求证:△BCD是直角三角形;(2)求△ABC的面积.教学备注配套PPT讲授4.课堂小结(见幻灯片27)5.当堂检测(见幻灯片20-26)教学备注配套PPT讲授3.探究点2新知讲授(见幻灯片15-19)二、课堂小结1.医院、公园和超市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超市在医院的南偏东25°的方向,且到医院的距离为300m,公园到医院的距离为400m.若公园到超市的距离为500m,则公园在医院的北偏东______的方向.2.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摆放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3.如图,某探险队的A组由驻地O点出发,以12km/h的速度前进,同时,B组也由驻地O出发,以9km/h的速度向另一个方向前进,2h后同时停下来,这时A,B两组相距30km.此时,A,B两组行进的方向成直角吗?请说明理由.4.如图,在△ABC中,AB=17,BC=16,BC边上的中线AD=15,试说明:AB=AC.当堂检测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应用认真审题,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来解决问题航海问题与勾股定理结合解决不规则图形等问题方法教学备注5.当堂检测(见幻灯片20-26)5.在寻找某坠毁飞机的过程中,两艘搜救艇接到消息,在海面上有疑似漂浮目标A、B.于是,一艘搜救艇以16海里/时的速度离开港口O(如图)沿北偏东40°的方向向目标A的前进,同时,另一艘搜救艇也从港口O出发,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向着目标B出发,1.5小时后,他们同时分别到达目标A、B.此时,他们相距30海里,请问第二艘搜救艇的航行方向是北偏西多少度?6.如图,在△ABC中,AB:BC:CA=3:4:5且周长为36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沿CB边向点B以每秒1cm的速度移动,如果同时出发,则过3秒时,求PQ的长.【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中考数学知识点代数式一、重要概念分类:1.代数式与有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1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习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和过程;2、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勾股数的概念及互逆命题之间的关系;3、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学习重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学习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学习过程 一、自学导航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_________的平方____等于______的_______,即___________.2、填空题(1)在Rt △ABC ,∠C=90°,=a 8,=b 15,则=c 。
(2)在Rt △ABC ,∠B=90°,=a 3,=b 4,则=c 。
(如图) 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有一个角是 ;(2)两个锐角 , (3)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4)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 边是 边的一半.二、合作交流1、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下面的三组数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 5、12、13 7、24、25 8、15、17 (1)这三组数满足222c b a =+吗?(2)分别以每组数为三边长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AB C abc猜想命题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问题二:命题1: 命题2:命题1和命题2的 和 正好相反,把像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 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 ,那么另一个叫做 由此得到勾股定理逆定理:命题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已知:在△ABC 中,AB =c ,BC =a ,CA =b ,且222c b a =+ 求证:∠C =90°思路:构造法——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与原三角形全等, 利用对应角相等证明. 证明:三、展示提升1、判断由线段a 、b 、c 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Ab acC'A'ab(1)17,8,15===c b a ; (2)15,14,13===c b a .2、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 (1)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4)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四、达标检测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长,能构成三角形的是____________,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①3,4,5 ② 1,3,4 ③ 4,4,6 ④ 6,8,10 ⑤ 5,7,2 ⑥ 13,5,12 ⑦ 7,25,24 2、在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5,6,7 B.1,4,9 C.5,12,13 D.5,11,123、在下列以线段a、b、c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5 C 、a∶b∶c=3∶4∶5 D a=11,b=12,c=15A、a=9,b=41,c=40B、a=b=5,c=24、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的平方分别为:32,42,x2,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x2的值是() A.42 B.52 C.7 D.52或75、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1)它的逆命题是。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习目标知识:1.体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能力: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情感: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关系。
学习重点:1.重点: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证明。
学习难点: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导课】创设情境:⑴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⑵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对比,从勾股定理的逆命题进行猜想。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例1(补充)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⑴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
⑵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两个实数平方相等。
⑶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⑷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分析:⑴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说逆命题时注意将题设和结论调换即可,但要分清题设和结论,并注意语言的运用。
⑵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原命题有真有假,逆命题也有真有假,可能都真,也可能一真一假,还可能都假。
解略。
例2(P74探究)证明: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⑴注意命题证明的格式,首先要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写已知求证。
⑵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现在只知道若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从而将问题转化为如何判断一个角是直角。
⑶利用已知条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再证明和原三角形全等,使问题得以解决。
⑷先做直角,再截取两直角边相等,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斜边A 1B 1=c ,则通过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证。
⑸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好图形后剪下放到一起观察能否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再探究理论证明方法。
充分利用这道题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由实践到理论学生更容易接受。
证明略。
例3(补充)已知: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a=n 2-1,b=2n ,c=n 2+1(n >1)bB CA1C1求证:∠C=90°。
分析:⑴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①先判断那条边最大。
②分别用代数方法计算出a2+b2和c2的值。
③判断a2+b2和c2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是直角三角形;若不相等,则不是直角三角形。
⑵要证∠C=90°,只要证△ABC是直角三角形,并且c边最大。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证明a2+b2=c2即可。
⑶由于a2+b2= (n2-1)2+(2n)2=n4+2n2+1,c2=(n2+1)2= n4+2n2+1,从而a2+b2=c2,故命题获证。
【训练检测目标探究】1.判断题。
⑴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条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⑵命题:“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30°,那么它所对的边是另一边的一半。
”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如果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⑷△ABC的三边之比是1:1: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2.△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如果∠C-∠B=∠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B.如果c2= b2—a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
C.如果(c+a)(c-a)=b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D.如果∠A:∠B:∠C=5:2: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3.下列四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a=8,b=15,c=17B.a=9,b=12,c=15C.a=5,b=3,c=2D.a:b:c=2:3:44.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分别为下列长度,判断该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指出那一个角是直角?2,c=5;⑵a=5,b=7,c=9;⑴a=3,b=22,c=1。
⑶a=2,b=3,c=7;⑷a=5,b=6【迁移应用拓展探究】基础训练有关训练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授课时间:累计课时: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学习目标知识: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情感:学习重点:1.重点: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1.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导课】创设情境:在军事和航海上经常要确定方向和位置,从而使用一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多元互动合作探究】例1(P75例2)分析:⑴了解方位角,及方位名词;⑵依题意画出图形;⑶依题意可得PR=12×1.5=18,PQ=16×1.5=24, QR=30;⑷因为242+182=302,PQ2+PR2=QR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QPR=90°;⑸∠PRS=∠QPR-∠QPS=45°。
小结:让学生养成“已知三边求角,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意识。
例2(补充)一根30米长的细绳折成3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比较短边长7米,比较长边短1米,请你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分析:⑴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先求三角形的三边长;⑵设未知数列方程,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5、12、13;⑶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52+122=132,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解略。
【训练检测目标探究】1.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80m后,又走了60m,再走100m回到原地。
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了80m后,又走60m的方向是。
N2.如图,在操场上竖直立着一根长为2米的测影竿,早晨测得它的影长为4米,中午测得它的影长为1米,则A 、B 、C 三点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为什么?3.如图,在我国沿海有一艘不明国籍的轮船进入我国海域,我海军甲、乙两艘巡逻艇立即从相距13海里的A 、B 两个基地前去拦截,六分钟后同时到达C 地将其拦截。
已知甲巡逻艇每小时航行120海里,乙巡逻艇每小时航行50海里,航向为北偏西40°,问:甲巡逻艇的航向?【迁移应用 拓展探究】1.一根24米绳子,折成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的三角形,则三边长分别为 ,此三角形的形状为 。
2.一根12米的电线杆AB ,用铁丝AC 、AD 固定,现已知用去铁丝AC=15米,AD=13米,又测得地面上B 、C 两点之间距离是9米,B 、D 两点之间距离是5米,则电线杆和地面是否垂直,为什么?3.如图,小明的爸爸在鱼池边开了一块四边形土地种了一些蔬菜,爸爸让小明计算一下土地的面积,以便计算一下产量。
小明找了一卷米尺,测得AB=4米,BC=3米,CD=13米,DA=12米,又已知∠B=90°。
布置作业板书设计AB教后反思授课时间:累计课时: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学习目标知识: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能力: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情感: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学习重点: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学习难点: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教学流程【导课】勾股定理和它的逆定理是黄金搭档,经常综合应用来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
【多元互动合作探究】例1(补充)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
试判断△ABC的形状。
分析:⑴移项,配成三个完全平方;⑵三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都为0;⑶已知a、b、c,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例2(补充)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D∥BC,AB=4,BC=6,CD=5,AD=3。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分析:⑴作DE∥AB,连结BD,则可以证明△ABD≌△EDB(ASA);⑵DE=AB=4,BE=AD=3,EC=EB=3;⑶在△DEC中,3、4、5勾股数,△DEC为直角三角形,DE⊥BC;⑷利用梯形面积公式可解,或利用三角形的面积。
例3(补充)已知:如图,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且CD2=AD·BD。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AC2=AD2+CD2,BC2=CD2+BD2∴AC2+BC2=AD2+2CD2+BD2=AD2+2AD·BD+BD2=(AD+BD)2=AB2【训练检测目标探究】1.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a2+b2-c2)=0,则△ABC是()A.等腰三角形;AB CECD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
2.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a :b :c=1:1:2,试判断△ABC 的形状。
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AB=1,BC=43,CD=413,AD=3,且AB ⊥BC 。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4.已知:在△ABC 中,∠ACB=90°,CD ⊥AB 于D ,且CD 2=AD ·BD 。
求证:△ABC 中是直角三角形。
【迁移应用 拓展探究】1.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a 2+b 2+c 2+50=6a+8b+10c ,求△ABC 的面积。
2.在△ABC 中,AB=13cm ,AC=24cm ,中线BD=5cm 。
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
3.已知:如图,∠1=∠2,AD=AE ,D 为BC 上一点,且BD=DC ,AC 2=AE 2+CE 2。
求证:AB 2=AE 2+CE 2。
4.已知△ABC 的三边为a 、b 、c ,且a+b=4,ab=1,c=14,试判定△ABC 的形状。
布置作业EDD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授课时间:累计课时: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