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山铜矿低碱度铜硫分离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566.72 KB
- 文档页数:4
造铜锍过程中锍与渣的分离在铜冶炼过程中,铜锍是一种含有高浓度铜和少量杂质的物质。
锍与渣的分离是铜冶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的目的是将锍中的铜分离出来,以便进一步加工和提炼。
铜锍是由冶炼矿石经过熔炼和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
在冶炼过程中,矿石被加热至高温,使其中的铜矿物质发生熔化,形成熔融的铜锍。
这个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杂质,它们会与铜锍中的铜形成固态的渣。
锍与渣的分离有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两种常用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重力分离法。
这种方法利用了锍和渣在密度上的差异。
由于铜的密度较大,锍的密度也相应较大;而渣中含有较多的非金属杂质,密度较小。
在分离过程中,可以利用重力使得锍沉淀在底部,而渣则浮在上方。
这种方法常用于较小规模的铜冶炼工艺中,通过调节渣锍比例、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可以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第二种方法是浮力分离法。
这种方法利用了锍和渣在浮力上的差异。
在冶炼过程中,可以通过向锍中注入气体或其他浮力助剂,使得锍中的铜形成气泡并上升,而渣则下沉。
这样,锍和渣会在冶炼炉中分离出来,便于进一步处理和提炼。
这种方法常用于较大规模的铜冶炼工艺中,具有分离效果好、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无论是重力分离法还是浮力分离法,为了提高分离效果,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操作。
首先,需要对锍进行冷却和固化,以便减少锍中固态杂质的含量。
其次,可以通过磁选、气浮、离心和过滤等方法,进一步去除锍和渣中的杂质。
最后,通过熔炼和铸造等工艺,可以将锍中的铜进一步提纯和加工,得到高纯度的铜材料。
总之,锍与渣的分离是铜冶炼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合理选择和优化分离方法,可以将铜从锍中分离出来,为后续的加工和提炼提供了基础。
同时,为了提高分离效果,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操作,以去除锍和渣中的杂质。
这样才能得到高纯度的铜材料,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城门山铜矿采选挖潜扩产技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稿)九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二○○六年十二月城门山铜矿是一座以铜、硫为主,共生钼、铁、锌,伴生金、银和稀散元素的大型多金属矿,从1958年开采铁帽时发现铜矿至今,已有47年的历史,1979年国家正式将其划归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管辖。
20多年来,在矿区进行了大量的建设前期准备工作,1993年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12000t/d可行性研究报告,但由于大矿开发投资大、资金筹措困难,以及当时硫精矿的销售渠道未落实而被搁置,决定在大矿总体规划基础上,先建1200t/d起步规模,实行由小到大的建矿原则。
2000年6月底1200t/d 起步规模主体工程基本建成,7月1日投入试生产。
通过几年的试生产及生产工作,矿山现已基本实现达产达标目标,矿山的整体效益也十分显著,为此城门山铜矿提出在起步规模(1200t/d)的基础上进行挖潜扩建。
2004年初,综合考虑矿山开发的具体情况后,提出了城门山铜矿规模发展的三套思路,推荐“将现1200t/d的选矿厂生产能力改扩至2000t/d,并新增3000 t/d的处理能力,形成5000t/d采选综合生产能力”的二期扩建方案。
城门山铜矿采选挖潜扩产技术改造工程(采选规模2000t/d)是城门山铜矿规模发展规划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年产铜精矿23700.86t、硫精矿122709.60t,估算总投资11207.94万元。
为切实做好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和《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城门山铜矿于2006年8月委托我所承担城门山铜矿采选挖潜扩产技术改造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所工作人员在踏勘现场和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编报了《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城门山铜矿采选挖潜扩产技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江西省环保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于2006年11月13日以“赣环评估纲[2006]72号”对评价大纲出示了评估意见,本报告书是根据评价大纲和省环保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对评价大纲的评估意见要求进行编制的。
低碱条件下新型抑制剂实现铜硫高效分离的试验研究
张洋;崔毅琦;童雄;王靖;黄丹;闫增达;张宇
【期刊名称】《有色金属工程》
【年(卷),期】2024(14)5
【摘要】针对铜硫浮选分离过程中大量添加石灰引起的管道堵塞、矿浆环境差等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黄铁矿抑制剂BY,应用于缅甸某硫化铜矿浮选试验并获得了良好的指标。
该矿石含铜1.4%、硫8.95%,主要含铜矿物为黄铜矿,含硫矿物为黄铁矿和磁黄铁矿。
采用抑制剂BY通过一粗两精一扫的浮选工艺流程,获得的铜精矿Cu品位为25.13%、回收率为93.47%,S品位为33.97%、回收率为19.93%。
与石灰相比,精矿中铜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0.99和0.16个百分点,硫品位和回收率分别降低了1.01和2.14个百分点,闭路试验粗选pH值可由12降低至9.7,可实现低碱环境中铜硫的高效分离。
【总页数】7页(P81-87)
【作者】张洋;崔毅琦;童雄;王靖;黄丹;闫增达;张宇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矿尾矿资源绿色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52
【相关文献】
1.用组合抑制剂实现铜铅高效分离的试验研究
2.新型铜抑制剂BK511用于某矿铜钼分离浮选的试验研究
3.低碱度铜硫浮选分离新型有机抑制剂应用研究
4.内蒙古某低铜高硫铜矿石的新型抑制剂低碱度铜硫分离试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造铜锍过程中锍与渣的分离模版铜锍是通过冶炼铜矿石得到的重要产品之一,而在铜锍生产过程中,锍与渣的分离是一项关键工艺。
本文将详细介绍造铜锍过程中锍与渣的分离模板。
一、造铜锍的背景和必要性造铜锍是将铜矿石通过冶炼工艺提取铜的过程,是铜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铜锍中含有大量的铜和其他有价金属,因此,实现锍与渣的有效分离对于提高铜锍的质量和产品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铜锍的构成和性质铜锍是指从铜矿石中提取的铜金属的混合物,一般含有约30%至40%的铜。
此外,铜锍中还含有其他的有价金属如银、金、锡等,以及一定量的贵金属和稀土元素。
铜锍的性质可以通过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试等手段进行表征。
造铜锍过程中锍与渣的分离模版(二)1. 原料准备铜矿石被破碎、研磨、浸出等初步处理后,得到含有铜的浸出液。
浸出液中的铜以及其他有价金属是铜锍的主要来源。
2. 温度控制在锍与渣的分离过程中,温度的控制是关键,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加热或冷却来控制温度。
温度的控制可以使得锍和渣的分离更容易进行。
3.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造铜锍过程中常用的分离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加入化学试剂,如酸、碱等来改变锍和渣的化学性质,使其发生反应并分离。
4. 机械分离机械分离是造铜锍过程中常用的分离方法之一。
可以利用离心力、重力、筛选等机械原理,将锍和渣进行分离。
5. 磁分离磁分离是一种适用于含有磁性金属的分离方法。
通过利用磁性材料对锍和渣进行磁分离,可以将磁性金属从铜锍中分离出来。
6. 浮选浮选是一种常用的固体颗粒分离方法,可以通过控制固液体系中的气泡分布密度和粒径分布来实现锍与渣的分离。
7. 过滤过滤是造铜锍过程中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之一。
通过过滤设备,如压滤机、离心机等,将锍和渣进行分离。
8. 蒸发结晶蒸发结晶是一种通过控制溶液浓度,使其达到饱和度从而实现锍与渣的分离方法。
9. 沉淀分离沉淀分离是一种利用沉淀速度差异实现固液分离的方法。
通过加入沉淀剂,使其中一种物质沉淀下来,然后通过过滤、离心等手段实现锍与渣的分离。
2023年造铜锍过程中锍与渣的分离2023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铜锍的制备过程中的锍与渣的分离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改进。
在传统的铜冶炼过程中,铜锍是指铜矿在冶炼过程中得到的含铜精矿,其中混杂有大量的非铜金属和其他杂质物质。
铜锍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破碎、磨矿、浮选、脱硫、炼铜等环节,其中锍与渣的分离是整个工艺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铜锍制备过程中,锍与渣的分离通常采用重力分离和磁力分离等方法。
但是由于铜锍中含有大量的非铜金属和其他杂质物质,这些杂质物质的密度和磁性与铜锍差异较小,传统的分离方法往往效果不理想。
在2023年,随着科技的进步,锍与渣的分离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新的分离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得锍与渣的分离更加高效和精确。
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主要的锍与渣的分离技术。
首先,采用传感器技术的自动分选系统。
这种技术利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对铜锍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和分选,能够将锍与渣进行准确的分离。
通过测量铜锍中的电导率、磁导率、密度、磁性等物理特性,将锍和渣分别识别出来,并进行分离。
这种自动分选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分选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和环境污染。
其次,采用化学分离技术。
化学分离技术是指利用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方法,将锍和渣进行有效分离。
例如,利用锍和渣中不同金属的化学性质差异,可以通过溶解、沉淀、过滤等过程,将锍和渣分离。
这种化学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但需要对铜锍进行较为复杂的前处理和后处理,成本较高。
再次,采用机械分离技术。
机械分离技术是指利用不同的物理性质,通过机械设备将锍和渣进行有效分离。
例如,利用锍和渣的颗粒大小、形状、密度等差异,可以通过震动筛、离心机、气流分类机等设备,将锍和渣分离。
这种机械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但需要对铜锍进行较为细致的物料分析和设备调试。
除了上述几种分离技术,还有许多其他的新兴技术在锍与渣的分离领域得到了应用。
造铜锍过程中锍与渣的分离范本铜锍是从含铜矿石中提取出的铜的原始产物,它包含着一定的杂质和渣滓。
在铜锍的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对铜锍进行精炼和分离,以得到纯铜锭或其他铜产品。
在分离的过程中,锍与渣被分离开来。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铜锍的分离过程。
铜锍的分离主要包括分离锍和渣。
分离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式进行的,依靠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实现分离。
下面我们将逐步介绍铜锍的分离过程。
首先,经过粉碎和研磨处理后的铜锍进入矿石浮选池。
浮选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分离方法,它利用矿石颗粒和泡沫的特性来实现。
在浮选过程中,铜锍会与泡沫剂一起加入浮选池,泡沫剂可以使铜锍颗粒上升到表面形成泡沫。
泡沫中的铜锍被抽取出来,形成铜锍浓缩液。
而其他不易浮选的杂质和渣滓则沉入池底形成渣浆。
接下来,铜锍浓缩液进入浓缩池。
在浓缩池中,通过调节药剂浓度和温度等条件,使铜锍浓缩液中的水分蒸发,从而提高铜锍的浓度。
在浓缩过程中,一些较轻的杂质和渣滓在蒸发的过程中被带出,形成了浓缩液渣滓。
浓缩液中的纯铜锍则被收集起来。
然后,浓缩液进一步经过电解和熔炼等步骤进行精炼。
在电解过程中,浓缩液中的铜离子通过电解的方式被还原成纯铜金属,并附着在阴极上。
同时,一些杂质则以气体或溶解的形式从阳极上释放出来,进一步实现了锍与渣的分离。
熔炼是将纯铜锍进行熔化,去除其中的其他杂质和渣滓的过程。
在熔炼过程中,铜锍会被加热到高温,使其中的杂质和渣滓熔化并浮到熔炼底部,这样就实现了锍与渣的分离。
最后,经过精炼后的铜锍可以进一步进行铸造或其他加工过程,得到所需的铜产品。
而熔炼底部的渣滓则会经过冷却固化,形成熔渣。
熔渣中还可能含有一定的铜含量。
为了回收其中的铜,通常会将熔渣再次进行熔化和提炼。
总的来说,铜锍的分离过程主要包括矿石浮选、浓缩、电解、熔炼等步骤。
通过这些物理和化学的方式,可以使铜锍与渣滓分离开来,从而获得纯铜锍或其他铜产品。
这些分离步骤是铜冶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保证了铜制品的质量和分离后渣的安全处理。
铜硫浮选分离的研究进展(国外金属矿)综述铜硫浮选分离的研究进展李崇德3 孙传尧3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摘要本文从分析铜硫浮选的难点问题出发,回顾和总结了铜硫浮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进展。
理论方面包括黄铜矿和黄铁矿的电化学浮选研究,以及黄铜矿和黄铁矿微生物浮选研究。
应用方面包括硫化铜矿物选择性捕收剂及新药剂制度的应用、铜硫在低碱矿浆条件下的浮选分离、被高钙强烈抑制的黄铁矿活化以及铜硫浮选分离工艺优化。
关键词浮选铜硫分离引言硫化铜矿的浮选是获取铜金属的重要粗加工环节,而硫化铜矿物的浮选主要是将硫化铜矿物与硫化铁矿物及脉石分离,因此,提高铜硫浮选分离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见,铜硫浮选分离就是硫化铜矿浮选处理的重要技术问题。
本文从分析铜硫分离浮选的难点出发,回顾和总结了铜硫浮选分离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进展。
1 铜硫浮选分离的难点〔1、2、3〕1)黄铁矿可浮性变化的影响铜硫矿石浮选的关键是铜矿物与硫化铁矿物的分离,生产实践中大都采用抑制硫化铁矿物,浮选出铜矿物的工艺,其中包括铜硫混浮后再抑硫浮铜、优先浮铜再活化选硫的工艺。
在铜硫矿石中硫化铁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因而黄铁矿的浮游性能直接影响到铜硫浮选分离的效果。
黄铁矿是易浮的硫化矿物,适当氧化的黄铁矿容易用黄药、黑药、脂肪酸及皂类捕收剂浮选。
同时,黄铁矿的可浮性变化很大。
不同矿床,即使在同一矿床中,因产出地段不同,铜矿物的可浮性也有很大变化,这时因为不同产出地的黄铁矿,其表面结构不均匀性,以及晶格缺陷不同所致。
黄铁矿的可浮性还与以下因素有关:第一,杂质含量,含Au 、Cu 、Co 的黄铁矿可浮性较好;第二,结晶形态,八面体的黄铁矿可浮性比六面体的好;第三,铜离子的活化,矿床中受铜离子活化的黄铁矿可浮性好。
黄铁矿可浮性的变化,使铜硫分离难以控制,因此,对黄铁矿的有效抑制是铜硫矿石浮选的难点之一。
2)被抑制黄铁矿的活化问题对于原矿品位低的铜硫矿石,采用优先浮选、半优先浮选或等可浮的浮选工艺,会遇到对硫的先抑制,然后活化捕收硫的问题。
某铜矿低碱度铜硫分离试验付强【摘要】针对江西铜业公司某铜矿次生铜和氧化铜含量较高、铜矿物嵌布粒度较细且与硫矿物共生密切等性质特点,采用半优先半混合—混合精矿再磨—铜硫分离的工艺流程,在球磨机中加入适量的硫化钠活化氧化铜矿及消除可溶性铜对浮选的影响,铜硫再磨后分离过程中以 DT-4取代石灰,实现了低碱度铜硫分离。
最终闭路试验获得了良好的选别指标,同时伴生元素金、银等贵金属得到了有效回收。
%In view of property characteristics of secondary copper and copper oxide copper content is high,copper mineral fine disseminated,sulphur mineral symbiotic closely of a copper ore in Jiangxi coppercompany.Through half priority and half bulk-regrinding on mixed concentrate-separation on cop-per and sulphur process,add appropriate amount of sodium sulphide in ball mill for activation of copper oxide and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soluble copper on flotation,copper and sulphur separation after re-grinding process using DT-4 instead of lime,realized the low alkalinity copper and sulphur separation.E-ventually closed circuit test obtained good indicators,and associated precious metals such as gold and sil-ver got effective recovery.【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4页(P74-77)【关键词】次生硫化铜;可溶铜;半优先半混合;再磨;硫化钠;DT-4【作者】付强【作者单位】江西铜业公司德兴铜矿【正文语种】中文铜、硫共生是一种常见的硫化铜矿石类型,硫化铜矿的浮选是获取铜金属的重要粗加工环节,而硫化铜矿物的浮选主要是将硫化铜矿物与硫化铁及脉石矿物分离[1-3]。
造铜锍过程中锍与渣的分离炉渣和铜锍相的分离1)在造锍熔炼中,炉渣的主要成分是FeO和SiO2,铜锍相Cu2S 和FeS。
所以当炉渣和铜锍共存时,最重要的关系是FeS―FeO―SiO2和Cu2S―FeS―FeO。
根据研究,无SiO2存在时,FeO和FeS完全互溶,但当加入SiO2时,均相溶液出现分层;SiO2足量时,两相几乎完全分离。
另外,当渣中存在CaO或Al2O3时,将对FeS―FeO―SiO2系的互溶性质产生很大影响,它们的存在均降低FeS在渣中的溶解度。
所以,高CaO和高Al2O3炉渣,炉渣和锍相的分离特性将进一步加强。
2)这就解释了在铜冶炼厂熔炼炉出现的排放过程中冰铜、炉渣明显分离,冰铜和炉渣流动性级差大的情况。
针对这一情况,为保证炉渣的正常排放,一是降低操作熔池面;二是在铜溜槽可承受范围内尽可能提高炉渣温度;三是通过配比计算和精良的操作,将炉渣组分严格控制在低熔点区域,提高炉渣流动性。
另外,适当增加搅动,也将会有一定帮助。
3)同时,由于炉渣溶解FeS的能力降低,使得反应:Fe3O4+SiO2+FeS===2FeOSiO2+SO2的反应不能在炉渣熔池中完成,使得很容易形成高磁性铁或高硅两个极端的高熔点炉渣。
除调整控制精矿配比外,应考虑通过进一步加强横向搅动,来促使精矿落入炉渣熔池后,能在渣层中即充分完成其分解和造渣反应,形成尽可能多的铁橄榄石炉渣。
4、炉渣成分对炉渣性质的影响SiO2FeOFe3O4Fe2O3CaOAl2O3MgO温度升高粘度电导率-密度表面粘力-造铜锍过程中锍与渣的分离(二)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然而,在铜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杂质和非铜成分,这些杂质通常以残留物或渣滓的形式存在。
为了获得纯度高的铜材料,需要进行锍与渣的分离过程。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铜锍与渣的分离过程。
铜锍是指富含铜的矿石熔化或冶炼后得到的液态金属。
真正的铜锍中除了铜还存在一些其他金属和非金属杂质,例如铁、硫和铅等。